荣格简介
荣格分析心理学
![荣格分析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d56a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a.png)
激发潜能
荣格心理学对个体差异的重 视有助于教育者实施个性化 教育,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 潜能,教育者可以设计更具 针对性的培训和课程,激发 学生的潜能。
培养情感智慧
荣格心理学对情感和人际关 系的关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情感智慧,提高其人际交往 能力。
提升学习效果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 教育者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和 实施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 果。
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如神经科学、 社会学等,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心理。
提高实证研究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实证研究,提高荣格理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心理障碍的理解
认知行为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主 要源于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而荣格分析心理学则认为心理障 碍源于个体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
05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挑战与 未来发展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局限性
文化背景的局限性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基于欧洲文化背 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 探讨。
学术背景与贡献
01
深入研究弗洛伊德的精 神分析学派
02
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 丰富了精神分析理论
03
强调人格类型和原型理 论,对人格结构和发展 有独到见解
04
对梦境和神话学研究有 重要贡献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01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形成受到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影响,同时也 吸收了东方哲学和宗教思想。
心理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01心理类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代个体在认知、 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倾向性。
02
荣格
![荣格](https://img.taocdn.com/s3/m/2304fa8f680203d8ce2f24ec.png)
释梦
他也在解梦方面有杰出成就。据他估计,自己 一共大约解过80000个梦。荣格的学说与弗洛 伊德最大的分别,是他的理论得到较广泛的考 察证据。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 心理进行考察,提出集体无意识这一重要的心 理学概念。此外,他提出内向和外向的心理类 型。
荣格美学
“原型——无意识”理论为荣格美学奠定了基础,他把它运用于 文艺观中,主张用艺术治疗人的精神的内部分裂,使分裂对立的 部分重新协调;艺术的本质是对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艺术的社会 意义在于影响时代意志,迎合时代的社会精神需求。 艺术家个 人被荣格区分为作为个人的艺术家及作为艺术家的个人,艺术作 品超越个人的范围,属于一个时代;作为艺术家的个人却是客观、 无个性的,只是作为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进行艺术创作。 荣格认为人有内倾、外倾两种基本的心理类型,应用到审美态度 上,形成抽象、移情两种审美形式。怀有抽象态度的人内心充满 对世界和对象的恐惧;怀有移情态度的人倾向于对世界和对象的 信任,他认为两者都源于无意识的投射,并断言艺术家多属于内 倾性格。
美学评价
荣格以集体无意识为理论基础,将艺术家、艺 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审美态度融为一体, 他的美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弗洛伊德思 想中的片面性,但他的“集体”的人也是抽象、 朦胧、无法把握的存在。荣格理论,深刻地影 响了西方批评界的原型批评派。
荣格是一位学贯东西的学者
他对中国道教《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 《易经》,及佛教《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 入研究。他也对西方炼金术著迷。他在《太乙 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 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心性。
老师对他的影响
荣格关于无意识的理论是从弗洛伊德那里发展而来, 但荣格的研究无论 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超越了弗洛伊德。这一超越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本能观的扩展。荣格不接受弗洛伊德的里比多理论, 这是二人分歧 的核心。荣格认为, 对里比多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性本能的领域, 而应拓 宽为整个的生命能量。这就决定了荣格的无意识观具有更宽厚深广的根 基, 笔者认为, 这也是产生集体无意识思想的根源。 二是对无意识内涵的理解加深。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念, 从而使 人的心灵本质有了整个人类历史积淀的深度, 而不是局限于个人的历史 性, 并且这种先验遗传的历史积淀构成了原型象征最重要的形式。 三是对无意识作用的理解不同。荣格认为, 不可把无意识理解为只表现 与人类理性、社会秩序相背的方面, 而应该是更加注重发挥无意识和意 识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 这就决定 了荣格的无意识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运用中都更有生机和开放性
性格心理学第5讲荣格的理论课件
![性格心理学第5讲荣格的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8a3d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4.png)
荣格的理论背景
01
荣格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在某些观点上与弗洛 伊德存在分歧。
02
荣格对人类潜意识的探索和解释,为心理学研究开 辟了新的领域。
03
荣格的理论还涉及到人类文化、宗教和神话等领域, 展现了他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可以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一 种评估员工认知风格和职业倾向的方法,从而 更好地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
荣格的理论强调个体潜力的发挥,鼓励组织管 理者关注员工的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帮助员 工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THANKS
感谢观看
判断与知觉功能
01
判断功能
以计划和组织为主要特征,强调对事物的控制和 组织,通常用于制定计划和目标。
02
知觉功能
以感知和理解为主要特征,强调对事物的感知和 理解,通常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01 荣格的理论为心理咨询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咨 询师理解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 地指导咨询过程。
02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为个体差异提供了框架,有 助于咨询师理解不同个体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 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02 荣格的理论强调个体潜力的发挥,鼓励咨询师关 注个体的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帮助个体克服心 理障碍,实现自我成长。
在教育中的应用
1
荣格的理论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性 格特点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理智功能
以逻辑和理性思考为 主要特征,强调客观 事实和逻辑分析,通 常用于解决问题和做 出决策。
情感功能
以情感和情绪为主要 特征,强调主观感受 和情感表达,通常用 于理解和表达自己的 情感。
卡尔古斯塔夫 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 荣格](https://img.taocdn.com/s3/m/bf75966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c.png)
人物生平
1
孤独童年
2
求学与就业
3
与弗洛伊德的 友谊
4
著书立派
5
晚年生活
孤独童年
荣格 卡尔·荣格1875年出生于瑞士的凯斯威尔(Kesswil),家里八个叔叔及外祖母都是担任神职人员,父 亲则是一位虔诚的牧师。他有两个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其父母不和睦,母亲的性情反复无常。自小荣 格便是个奇怪而忧郁的小孩,他大都是和自己作伴,常常以一些幻想游戏自娱。
心理学史家舒尔兹说:“荣格的观念能激发人们的思想,而且新颖,他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的乐观主义的概念, 这种概念在许多人认为是由于背离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欢迎的变化。”
就荣格与弗洛伊德二人的比较而言,另一位心理学史家墨菲认为弗洛伊德与荣格都是负有非常不同使命的先 知,弗洛伊德看到的是浩瀚的力量横扫一切,人世也不免罹难,只能略做些敷衍塞责的抗议,然而在荣格看来, “有不断扩大的领域容许同那庄严和那神圣的东西进行直接的接触,有一种患者和医生都甘愿接受的鼓励,自由 无阻地朝着神秘追求的方向运动。”人们或许会这样设想,前者是一位坚定的人物,“勇敢地对抗着一个异于宇 宙的虽然宏大却凄凉萧瑟的力量”,对于这个宇宙,人类只可能提出局部而有限度的防御;而后者却是一位通往 极富挑战性的世界的向导,在他看来,对于这个世界,人类是真正与之协调一致的。
自1916年开始,他为自己的研究结果出版著作应邀演讲,在巴黎就自我和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了一次讲座。 此后他又在1923年和1925年作了类似的讲座。
1918年,他从诺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和炼金术中得到灵感,开始以一个全新角度研究意识心理学。
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探讨意识头脑对于世界可能产生的态度,此书出版后荣格在心理学界的 声名大振。
哲学大师荣格简介
![哲学大师荣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fa7d91559eef8c75fbfb3cb.png)
自性(Self):也就是心、性、或本性,人心灵的中心。
[编辑]其他学说/概念
情结(the complex):情结是个人无意识中的成份。
共时性(synchronicity):荣格认为两件或多件事于同时发生有其特殊的意义。在有翅膀的菲利门出现前,荣格发现一只少见的鱼狗死在湖畔。他认为这两件事于同时发生有关联。
卡尔·荣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荣格)
跳转到:导航,搜索
卡尔·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也是个精神科医生。他是分析心理学的始创者。
目录
[隐藏]
1生平
2个性化
3集体潜意识
4原型
5其他学说/概念
6著作列表
[编辑]原型
原型(archetype)是集体潜意识中荣格所发现人类不分地域与文化的共同象征(symbols)。
阿尼玛(Anima):男人潜意识中的女性性格,只有一个。阿尼玛也是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形象。当男人对女人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时,他可能是将他心目中阿尼玛的形象投射在这女人身上
阿尼玛斯(Animus):女人潜意识中的男性性格,可有多个。
荣格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世界心理学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是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编辑]个性化
个性化(Individuation)或译个体化:心灵成长的目标,也就是自性的实现(Self Realization),其方法为融合有意识的自我(ego)与无意识中的阴影与阿尼玛或是阿尼玛斯让自性实现。
他也在解梦方面有杰出成就。梦反映潜意识,是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据他估计,自己一共大约解过80,000个梦。荣格的学说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分别,是他的理论得到较广泛的考察证据。相对于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的隐晦表达,荣格更强调梦具有一种补偿作用。梦不是伪装和欺骗,而是一部用特殊语言写成的书。在梦的分析上,荣格强调不应该仅局限于单独的梦,而是关注梦的系列,着重分析与个人有重要影响的“大梦”。同时,荣格对梦的一些神秘现象也产生了兴趣。荣格按时间顺序把梦分成指向过去的梦(即通常的对过去生活进行回应的梦)、同时不同地的梦(即梦见的一件事正好在现实的某一角落同时发生)和指向未来的梦(即预言的梦)。对于后两者因违反因果律,在当今科学无法得到解释。荣格认为应该用现象学的观点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排斥。
荣格在心理学界的地位
![荣格在心理学界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212d5c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7.png)
荣格在心理学界的地位荣格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观点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荣格的贡献不仅仅是在心理学领域,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荣格在心理学界的地位以及他的主要贡献。
一、荣格的生平荣格是瑞士人,于1875年出生于瑞士小城坎顿的基尔希伯格。
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母亲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性。
荣格在年轻时就对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产生了兴趣。
他在苏黎世大学学习了医学,之后在巴塞尔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荣格的职业生涯始于他在苏黎世大学的医学实习。
他后来成为了一名精神病医生,并在苏黎世的布尔克利疗养院工作了数年。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许多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并开始了他的研究和探索之旅。
二、荣格的理论荣格的理论被称为“分析心理学”,它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扩展和发展。
荣格认为,人类的心灵是由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部分构成的。
个人无意识是指个人的经验和记忆,而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共同的经验和记忆。
荣格的理论中还包括了“原型”和“自我实现”的概念。
原型是指一种基本的、原始的心理模式,它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并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思考。
自我实现是指个人在生命的旅程中不断地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
荣格的理论还包括了“个性类型学”的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个性类型,这种类型是由心理能量的分配和使用方式决定的。
荣格将人类分为了十二种不同的个性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倾向。
三、荣格的贡献荣格的理论和观点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不仅仅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扩展和发展,更是对心理学领域的一次革命。
荣格的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深度心理学”,它强调对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探索和理解。
荣格的理论也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影响。
他的观点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
他的理论对心理治疗产生了影响,推动了心理治疗的发展。
荣格还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荣格社会潜意识理论
![荣格社会潜意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6a3a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a.png)
社会潜意识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06 社会潜意识理论的争议与 批判
理论局限性与缺陷
概念模糊性
荣格的理论语言较为晦涩,且某些概念的定 义不够明确,这使得理论在理解和应用上存 在一定的难度。
缺乏实证支持
尽管荣格的理论具有启发性,但缺乏足够的实证研 究支持其观点,这使得理论的说服力受到质疑。
了验证理论的难度。
对潜意识概念的争议
潜意识概念的界定
关于潜意识的定义和范围,学界存在 不同的看法,这影响了对荣格理论的
接受程度。
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
荣格关于潜意识与意识关系的描述引 发了深入的讨论,不少学者对其进行
了重新解读和批判。
潜意识的心理学意义
对于潜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界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也影响了对
社会潜意识理论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 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 和挑战。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潜意 识,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减少文化冲突。
文化研究与教育
深化文化理解
社会潜意识理论有助于深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教育改革
通过了解学生的社会潜意识,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 因材施教,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荣格的理论对心理学、哲学、文学、 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 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 一。
02 社会潜意识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社会潜意识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 在,但未被个体意识到或意识模糊的 心理现象。
概念
社会潜意识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 形式,它包含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积 淀,是集体记忆和经验的体现。
精神分析--荣格分析
![精神分析--荣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751a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3.png)
⒉荣格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新领域。
他的心理类型理论使他成为人格类型研究方面的先驱和最 重要的代表之一。他的类型理论已经得到广泛的验证和认 可,并被改编成人格类型问卷,在教育、管理、医学和文 学等领域有实际的应用。
⑴梦的起源
他把梦看做潜意识与人的交谈,认为梦有两个来源:
①童年期的经验 ②由遗传获得的人类各种原始意象或心理积淀,即集体无
意识。
⑵梦的语言
他认为,意象就是梦的语言。
释梦主要是“翻译梦的语言”:
通过梦者自己所做的提示和联想,或者,通过历史资料的 考察,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以及文学、艺术、神话、 宗教等方面的意识知识来分析梦的无意识含义。
必然失之偏颇。荣格注意到弗洛伊德的错误倾向,就使他的理论更接近现实。
荣格的许多观点对他以后的心理学家都产生影响。如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对弗洛姆产生影响,后者以后提出了社会潜意识。再如他对人格类型的划分,
在拓展心理类型学方面作了一大贡献。他所提出的内倾-外倾的划分方法为大
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至今仍是划分人格的主要依据之一。
八个叔叔及外祖母都是担任神职人员,父亲是一位虔诚的 牧师
两个哥哥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
父母不和睦,母亲的性情反复无常
1895年荣格进入巴赛尔大学主修医学
1900年的12月毕业,成为苏黎世大学伯戈尔私立精神病院 的助理医生,开始接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1904年至1905年期间,荣格积极地参予由布雷勒领导的有 关于早发性痴呆(后改为精神分裂症)的实验计划。
精神分析之荣格篇
![精神分析之荣格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0bb5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7.png)
目录
• 荣格简介 • 荣格心理学理论 • 荣格心理治疗方法 • 荣格理论的应用 • 荣格学派的争议与批判
01
荣格简介
生平简介
1875年出生于瑞士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913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独立发展 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19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巴黎跟 随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学。
02
荣格认为词语联想测验可以揭 示个体的无意识内容,从而帮 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 世界。
03
通过词语联想测验,可以发现 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问题, 为心理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和 方向。
04
荣格理论的应用
心理咨询与治疗
荣格理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集体无意识的 探索,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
VS
内倾型:内倾型个体倾向于关注内部 世界,他们通常较为安静、保守、内 敛和沉思。外倾型:外倾型个体倾向 于关注外部世界,他们通常较为开朗、 活泼、好动和善于交际。
梦的解析
荣格认为梦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 梦是潜意识的表达,通过梦可以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发展。
方法。
荣格提出“共情”的概念,要求治疗 师深入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以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荣格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认为个 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 影响,因此治疗时应关注个体与集体 的动态平衡。
荣格还强调对梦境的分析,认为梦境 是通往集体无意识的门户,通过对梦 境的解析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 态和问题根源。
05
荣格学派的争议与批判
对荣格理论的质疑与批判
荣格的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荣格简介
![荣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855beebaeaad1f346933f8e.png)
荣格简介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荣格是一个智力早熟的人,他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
十几岁时就广泛阅读过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世纪经院神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
早期曾和S.弗洛伊德合作。
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破裂。
他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而声名远扬。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中点起一盏灯来。
"--C.G.荣格一、精神在荣格心理学中,人格作为一个整体就被称为精神(psyche),它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我对精神的理解如下:1.精神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创造了这个概念,并赋予其内涵。
2.精神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其社会属性,它是心理学所有分支的研究对象。
对精神的研究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潜藏着的联系有时候是令人不敢相信的,许多奇迹由此而生。
而其实呢,究其本质就像禅宗所说的:"是一不是二,谓之不二"。
找到如何帮助人重新获得一个完整的人格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职责。
精神由若干不同的然而彼此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
我们可以从中区分出三个层次,这就是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二、意识意识是伴随着人类的智慧成长而逐渐出现的,意识是我们心中所能意识到的部分,而相对应,无意识是我们心中所意识不到的部分。
其实意识,只意味着较多地意识,较少的无意识,而无意识,只意味着较多的无意识,较少的意识,两者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尤其是在我们睡觉或是做白日梦的时候。
荣格心理学中的意识的内容由四种心理功能和两种心态组成。
设:A={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心理功能;B={外倾,内倾}心态;给出公式:"个体的类型=ba 型(b属于B,a属于A)";一共会有八种组合分别是: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荣格
![荣格](https://img.taocdn.com/s3/m/107abe3a10661ed9ad51f364.png)
• 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派,将神话、宗教、哲 学与灵魂等佛洛伊德忽略的问题,引入了 分析心理学派中。
理论
性格的类型:内倾型和外倾型 心灵四层次:
1.个人意识,也称自我,是人有意识的心智,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以及记忆的那部分。
2.个人潜意识,其之于个别心灵而言是独特的,但无法被察觉;由心灵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 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构成。它类似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 3.客体心灵,或称集体潜意识,人格中最深、最不易碰触到得层次。在荣格看来,如同我们每个人在个人潜意识 里积累并存放所有个人记忆档案那样,同样人类集体作为一个种族,也在集体潜意识里存放着人类和前人类物 种的经验。
4.集体意识,其显然是人类心灵普遍存在的结构;集体意识中的世界,有共同价值与形式的文化世界。
梦的理论
• 荣格认为,反映着个人体验的个人无意识以及继承而来的集体无意识都能反映 在人们的梦中,尽管集体无意识的活动是非常稀少的,然而正是这种集体无意 识负责那位奇怪的、生动的、富有想像的梦,那些使我们醒来后惊叹不已的梦。 • 荣格认为,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思想,他指 出,梦虽有象征作用,但梦的象征作用主要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只有经过 “放大”后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含义和原型。在他看来,“象征”是人格原型 寻求和谐平衡的一种尝试,就是说,梦提供了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恢复平衡的 信息。因此,荣格提出了梦的功能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它们总是强调另一方 面以维持心理平衡,”“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 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譬如,一个人工作了很长时间,整个 大脑里充塞着工作,他就会在睡眠中梦到参加某种体育运动或他所熟悉的某种 消闲活动,可见,在荣格看来,梦是试图告诉梦者一些重要事情——他必须处 理以改进生活质量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梦所告诉我们的内容呢? •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https://img.taocdn.com/s3/m/49ab69a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a.png)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荣格是什么人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荣格是一个智力早熟的人,他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
十几岁时就广泛阅读过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世纪经院神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
早期曾和S.弗洛伊德合作。
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破裂。
他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而声名远扬。
"。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中点起一盏灯来。
"--C.G.荣格2.荣格是什么人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荣格是一个智力早熟的人,他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
十几岁时就广泛阅读过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世纪经院神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
早期曾和S.弗洛伊德合作。
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破裂。
他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而声名远扬。
"。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中点起一盏灯来。
"--C.G.荣格3.读书笔记名人名言怎么填1、活得快乐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生有事干、有人可去爱,以及生命中有所冀望。
——约瑟夫·艾迪生2、把你的名字刻在人们的心里,而不是刻在大理石上。
——约瑟夫·艾迪生2、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罗素3、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决定着一切。
---卡尔-荣格4、寂寞是一种心的疾病,单独是一种治疗。
---《奥修谈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5、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卡尔-荣格6、学习去变得缺德吧,从你旧生命的灰烬上,建立起一个新的自我。
---欧文-亚隆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1d4c3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c.png)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个体心理的深层结构是由集体无 意识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05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心理学的影响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后世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精神分析和临床心理学领域。他的理论 为后来的心理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促进了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心理类型
心理类型
心理类型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倾向性特征。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类型,这些类型决定 了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外倾型与内倾型
荣格认为,外倾型的人倾向于关注外部世界,而内倾型的人则更关注内部世界。他认为,这两种类型各有优缺点,它 们是人类心理多样性的表现。
理智型与情感型
荣格认为,理智型的人倾向于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而情感型的人则更注重情感和感性体验。他认为, 这两种类型也是人类心理多样性的表现。
04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实践
梦境分析
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
梦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荣格认为梦境是个人潜意识的表现, 通过分析梦境,可以了解个体的内心 世界和无意识的动机。
荣格认为梦境与现实生活是相互关联 的,梦境中的内容往往反映了现实生 活中的问题、冲突和愿望。
THANKS
感谢观看
19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 位,随后在苏黎世大学
担任精神病学讲师。
02
1920年代开始独立发展 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并 逐渐形成了分析心理学
的体系。
04
学术背景与成就
01 02 03 04
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灵中遗传下来 的共同经验和潜在智慧的集合。
分析心理学_荣格
![分析心理学_荣格](https://img.taocdn.com/s3/m/ed872c265901020207409c4d.png)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荣格家中一共有9个牧师,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培养助长了荣格的神秘主义倾向,他有两个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他的父母不和睦,经常吵架,母亲的性情反复无常。
荣格常常是一个人玩,自己做各种模仿宗教仪式的游戏;他常常沉湎在梦、幻觉和离奇的想象中,他喜欢独自面对美丽的湖光山色,享受与大自然默契的愉悦,领悟大自然给他的神秘启示。
这一切使得荣格自小就非常内向、敏感。
荣格曾经是弗洛伊德热切的信徒,但两人的亲密关系毕竟不能掩盖他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思想上的分歧。
他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友谊、合作和往来至1914年结束,但终其一生,他都保持着对弗洛伊德真诚的敬意。
(一)荣格的生平荣格生于瑞士康斯坦茨湖畔的凯斯威尔小镇。
父亲是个牧师,母亲是一位神学家的女儿,因此,他家里的宗教气氛十分浓厚。
这对他以后试图在分析心理学中调和宗教传统和现代科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荣格于1900年从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医学院毕业,同年成为苏黎世大学伯格尔斯立精神病院的助理医生。
随后几年中,他和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字词联想测验,发现了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确实存在压抑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丛------后来被他称为情结。
1912年,他写了《里比多的变形与象征》,用神话分析的方法来解释梦和幻想,提出了对里比多的不同于性欲的理解;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学》,标志着分析心理学的创立。
30年代以后,他的论述除了涉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外,更是广泛涉及人的本性、象征、神话、文学、艺术、炼金术和宗教等领域,从而使分析心理学成为人类20 世纪科学和文化史上最显要的理论之一,他也成为20 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巨人之一。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荣格把自己的思想叫分析心理学,是为了区别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
同时,荣格认为,分析心理学实际上可以包括一切对潜意识心理现象的研究的学说。
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荣格
![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荣格](https://img.taocdn.com/s3/m/f077b53e5727a5e9856a6138.png)
历史上,唯有极少数的灵魂拥有宁静的 心灵,以洞悉自己的黑暗。而开创分析 心理学的大师-荣格,便是这少数之一。 他是佛洛伊德最具争议性的弟子,并将 神话、宗教、哲学与灵魂等佛洛伊德忽 略的问题,引入了分析心理学派中。他, 是现代思潮中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之 一。忽略了他,便忽略了与现代社会紧 密攸关的整个思想。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 荣格简介 • 荣格-性格类型理论 • 荣格-心灵的四个层次 • 荣格-集体无意识 • 荣格-荣格和弗洛伊德观点的分歧 • 荣格-人物评价
荣格简介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 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 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 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 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 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 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 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机能类型
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 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 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 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 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 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 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 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八 种性格类型
荣格理论简介
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①意识 或自我②个人无意识③集体无意识。他 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原型和作 为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为心理学中 的重要概念,对哲学和文学研究也有深 刻的影响。荣格著作极丰,全集共19卷, 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论体系的主干,包 括心理类型、心理结构与动力,原型与 集体无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在心理学的类型理论中,以瑞士心 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 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 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 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 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 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 特点。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 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荣格_精品文档
![荣格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3ae4d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6.png)
三、人格类型(心理类型)
荣格早年在字词联想实验中就发现,不 同性格类型的人,其情结的表现也不同。 1913年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他 第一次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人格。1921年 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又作了详细的 阐述。荣格对心理类型的研究已成为分 析心理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也使他成 为人格差异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4、阴影(或阴暗自我)(shadow):
也称同性原型,这是代表一个人自己的性别, 并影响这个人与同性别的人的关系的原型。 它是精神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比任何 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纳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
在荣格看来,阴影的动物本性是生命力、自 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他认为,不利用自己 阴影的人容易变成忧郁的毫无生命力的人。 像一切原型一样,阴影也寻求外部的表现形 式。它象征妖Leabharlann 鬼怪等形象并投射于世界。第三章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人格理论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 精神分析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出 生于瑞士的开斯威尔的一个宗教家庭。宗教 信仰是荣格早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于1900年获巴赛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接 着到苏黎士大学精神病诊所任职。弗洛伊德 的《梦的解释》一书出版后,他开始在实践 中运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并将应用效果写成 《早发性痴呆心理学》(1907)一书。
荣格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 原型,他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 诸如出生的原型、再生的原型、死亡的原型、 力量的原型、巫术的原型、英雄的原型、儿 童的原型、母亲的原型、上帝的原型、魔鬼 的原型、骗子的原型,还有许多自然物或人 造物的原型,如太阳、月亮、风、火、水、 武器、劳动工具等等的原型。在这些原型中, 荣格研究得比较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 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出生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出生](https://img.taocdn.com/s3/m/1662cd7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b.png)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出生
1875年7月26日,精神病学先驱卡尔·荣格出生于瑞士的凯斯威尔。
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因理念不和分道扬镳。
荣格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并与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功能类型进行匹配。
他还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行考察,提出集体潜意识这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其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人及其象征》《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等。
荣格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受家庭影响,荣格自小性格十分孤僻,1895年荣格进入巴赛尔大学主修医学。
1900年的12月,他在苏黎世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担任助理医师,开始接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1905年,荣格升任苏黎士大学的精神医学讲师,主讲精神心理学,也讲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原始人心理学。
1907年3月,荣格与弗洛伊德两人会面,并进行深入合作。
1912年荣格出版了《无意识心理学研究》,这标志着他与弗洛伊德的彻底决裂。
1921年荣格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让他在心理学界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1961年6月6日,荣格安然病逝于湖上的家中,终年8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格简介历史上,唯有极少数的灵魂拥有宁静的心灵,以洞悉自己的黑暗。
而开创分析心理学的大师-荣格,便是这少数之一。
他是佛洛伊德最具争议性的弟子,并将神话、宗教、哲学与灵魂等佛洛伊德忽略的问题,引入了分析心理学派中。
他,是现代思潮中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之一。
忽略了他,便忽略了与现代社会紧密攸关的整个思想。
宗教世家出生的荣格荣格1857年出生於瑞士的康斯维尔,一个对宗教相当热衷的家族,他八个叔叔及外祖母都是担任神职人员,父亲则是一位虔诚的牧师,几乎把信仰当成他生命的全部。
自小他便具有特别的个性,是个奇怪而忧郁的小孩,他大都是和自己作伴,常常以一些幻想游戏自娱。
到了6岁之後,除了父亲开始教他拉丁语课外,也开始他上学的生涯,藉著和同学们的相处,荣格慢慢发现家庭之外的另一面。
多年之後回想起来,他将自己分成了两个人格-一号和二号。
一号性格是表现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此时的他就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学念书、专心、认真学习;另一人格犹如大人一般,多疑、不轻易相信别人,并远离人群,靠近大自然。
十二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确实改变命运的事情。
一个初夏的中午他等待同学时,一个男孩猛然推倒了他,脑部受到了重击。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似乎有种神秘的咒语萦绕在荣格的脑中,每当必须回到学校或者面对功课时,便陷入了昏厥的状态。
这种状况的持续使其父母忧心不已,从各处请来的医生亦无法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癫痫的状态。
但慢慢的,他用意志力来面对这个问题:一开始,在认真十分钟後,晕眩的感觉袭上心头,但荣格未放弃,持续地强迫自己继续看著父亲的拉丁文书,经过了几个星期的努力後,一切又回复了原状,彷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日後回忆起这件事,他视其为经历一次「精神官能症」。
这个精神官能症对他而言是个秘密,一个可耻的秘密。
但它却诱发了荣格一种非同寻常的勤奋,每天五点准时起床,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并非做做样子罢了。
同一时期内,荣格还有一段重要的经历。
这段经历就如同刚从浓密的云层探出头来一般,他找到了他自己,开始摆脱了以别人的意志来过生活,对自己有绝对的权威,过著自己想过的生活,学校和都市生活则是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
渐渐地,他越来越认同一号人格以及所发现的新自我,二号人格的世界则慢慢地消逝,二号人格容易让他感到沮丧,他从二号人格的先入之见中解脱出来。
他亦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史,系统性的探讨自己所拟定的问题,深深为柏拉图、毕达歌拉斯、恩培多克勒所吸引。
对荣格而言,他们的思想很美,富有学术气息,不像亚里斯多德式的唯智论令人生烦。
在其中,最令荣格兴趣的莫过於叔本华(Schopenhauer)的著作,他对世界阴暗面的描述相当的符合荣格的看法:对於上帝,他们皆认为上帝乐於唤起人们的阴暗面更胜於光明且积极的一面,这对自幼便开始怀疑上帝是否为完美的荣格而言,无疑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
正式走上医学研究之路年纪越大,荣格越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游移不定,虽然将真理建立在事实上的科学颇受荣格的青睐,但是和比较宗教学有关的一切,像是希腊、罗马、埃及史学考古亦吸收了他的注意力,并对埃及和巴比伦的一切感到兴趣,而想成为一个考古学家。
就在进退两难时,他忆起了曾祖父曾经是个医生,而学医至少可和科学结缘,医学的范围又相当广,以後也有许多机会专攻某项领域,所以他一脚踏入其中。
大学生活对荣格而言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他结交了许多和一样对叔本华、康德有兴趣的朋友,在几次兄弟会会议中,他亦发表了关於神学和心理学的演说。
大一时,他对某位神学家论述精神现象的书发生了兴趣,这本书详述了「唯灵论」的起源,书中都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例子,像鬼魂这类的描述。
对荣格而言,这个新天地为他的生活带来一片色彩,虽然连最亲的朋友都认为这比他沉迷於神学还糟糕。
毕业後,荣格选习精神医学方面的课程和临床实习,但课程内容却不是那样的让人感兴趣。
在当时的医学界中,精神医学并未有完整的发展,医生们和门外汉差不了多少,精神疾病就犹如无药可治的绝症一般。
就在一次参加国家考试的经历中,他掀开了由埃宾所编的教科书,映入眼帘的序言「大概是由於精神医学的发展还未完全,精神医学的教科书或多或少被贴上了主观的烙印。
」震撼了他的心灵,作者将精神病患归类为人格方面有问题,在这一闪即逝的启示中,荣格获得清晰的概念,认识到精神医学是一生中唯一的目标。
1900年的12月,他在苏黎士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了助理医师的执照,离开充满腐朽传统气息的巴塞尔,这所严格一如修道院的精神病院开启荣格的精神医学之旅。
头几年,他一直对「精神病患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但是身边的人却无法完整的回答他,和这个问题比起来,如何去诊断这些人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以当时的趋势而言,病人的人格和个性是毫无关系的;病人们按照他的诊断病历和详细纪录而硬性分类,病患们的心理状况无法吸引医师们的兴趣。
1904年至1905年期间,荣格并积极的参予由布雷勒领导的一个实验计划,主题是如何治疗早发性痴呆的问题,後来布雷勒则将它改名成精神分裂症。
在布雷勒的指导下,荣格进一步的发展了「字词联想」的测验方式,藉著病患们对一连串经过挑选的字词的回答方式和反应时间,来分辨出不同型态的心理情结及其原因。
接著,他也尝试将电压检流计探测皮肤和和线的方式来量度病患们的心理状态,试著把字词联想测验使用在侦测罪犯上。
1905年,荣格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升任为苏黎士大学的精神医学讲师,并在同年升格为精神科医院的资深医师,主讲精神心理学,也讲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原始人心理学。
隔年,他寄给佛洛伊德有关於字词联想的研究结果,为生命带来了另一项转捩点。
和佛洛伊德的师生之谊及决裂经过一段时间的书信往来,荣格决定亲身一访这位大师,1907年3月,两人正式在维也纳会面,并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
对荣格而言,佛洛伊德是他所遇见最重要的人,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对佛洛伊德而言,荣格非犹太人的背景正好可以破除只有犹太人才关心心理分析的偏见,而他在伯戈尔茨利医院的心理医疗背景和经验,他的智慧和日渐高涨的名声,更让他成为心理分析阵营的新星。
数年之後,他被推选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第一届的会长,同时也是该协会第一本心理分析期刊的主编。
慢慢的,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出现了差距,除了对心理学的看法不同之外,佛洛伊德有如父亲式的权威亦让荣格受不了。
在一次的交谈之中,佛洛伊德说:「荣格,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放弃性的理论,我们要让它变成一种教条,一种不可撼动的堡垒。
」但荣格对佛洛伊德的性的理论抱持著许多疑点,更无法认同「教条」及「堡垒」这样的字眼,彷佛要压下所有对性理论的怀疑,而这一切和科学判断扯不上关系,只是个人的权威的扩张罢了。
在这次的谈话过後,荣格便知道两人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了,佛洛伊德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能毫无保留的接受他的理论,但荣格需要的却是一个能和他切磋琢磨,将心理学发扬光大的夥伴,并且他不想牺牲自己思想的独立性。
1909年3月,就在荣格拜访佛洛伊德的最後一个晚上,佛洛伊德认命荣格为心理分析运动的继承者,并开始对他描述自己的看法,但每当荣格问及对灵学的看法时,佛洛伊德却常常以物质主义者的偏见来反驳,斥为无稽之谈。
而对於佛洛伊德浅薄的实证主义,荣格有好几次想做出尖锐的辩解。
就在这受封为继承人的夜晚,荣格竟然尝试要推翻整个佛洛伊德理论的架构。
这次的交谈,对他们的关系有著致命性的打击。
心理分析学派也面临分裂成维也纳和苏黎士──也就是佛洛伊德和荣格两派的危机,直到桑德˙法兰兹发表了著名的声明:「荣格正式不再信仰佛洛伊德。
」,分裂方告公诸於世。
跟佛洛伊德决裂之後,荣格开始了他的危险历程。
此时的他,39岁,犹如走入一条死胡同,朋友和同事们背弃了他,他也对科学书籍不感兴趣,在1914年时,他辞掉了职位,开始了一连串的旅行,并专心的去探讨自己的潜意识。
1918年,他踏上面对潜意识的道路,竭力寻找历史人物心路历程的资料,以避免因自身的个人偏见对病人产生误判。
他认真研究诺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因为它们最早正视潜意识世界,并探讨其内容和受到直觉世界影响的种种意象。
他又从炼金术学中找到和诺斯替教派的历史关联,并发觉这个奠基於中世纪的自然科学其实可称为古代和现代的潜意识心理学沟通的桥梁。
荣格发现,分析心理学以一种奇特方式和炼金术学不谋而合;在阅读古老的书本时,他发觉所有的事物都能各得其所,包括各种幻想意象、他在实践时所累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他从其中所得到的结论。
在荣格的看法,意识心理学能满足对现实生活的解释,但如果要解释精神官能症,一份既往病史则是必须的,因为它比意识里的知识更深刻地反映一个人;另外,每当需要作非比寻常的决定时,我们就会做梦,如何诠释这个梦,也需要比个人记忆中更多的知识才行。
成立分析心理学派之路自1916年开始,他为自己的研究结果出版著作或是应邀演讲,在巴黎就自我和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了一次讲座:并於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他希望能藉著这本书来界定自己的观点和佛洛伊德及阿德勒是有所出入的,主要的目的在於探讨个人对世界、他人、和事物的关系,并讨论了五花八门的意识层面,亦即意识头脑对於世界可能产生的态度。
接著,他就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发表著作,出版「基督教时代」,尝试解释基督的出现如何符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对基督现象的研究,让荣格重新思考如何依据个人的体验来表达自身的现象问题,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发展,以及人格对每个人的冲击。
慢慢的,他将心中的思绪结合,合成了他分析心理学的大纲。
他的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灵的结构和动力,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後者扮演补偿意识型态的角色,如果意识太过於偏执相对的,无意识便会自动的显现,以矫正平衡。
潜意识可以透过内在的梦和意象来调整,也可能成心理疾病,它的内容可以外显出来,以投射作用的方式出现我们的周遭生活。
找到心灵力量的动向则是心理分析人员最重要的工作。
他指导许多前来求诊的人,让他们接受并学习他的方法,成为心理分析家。
但是他常告诉他的学生们:「分析是面对面的参与,每一个病人都是独特的例子,而且,只有受过伤的医生才知道要如何助人。
并且记住,不要追问病人婴儿时期的记忆,不要忘了灵性方面的问题,更不可忘记病人的秘密故事。
」晚年的荣格继续为寻找现代人面临的精神矛盾找寻答案,他隐居於在苏黎士湖旁,完全按照自己设计规划的塔楼式住屋中。
他在这个安静、能和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地方默默的思考著,陪伴的是在1925年前往东非途中所遇到的英国女人露丝.贝利,太太艾玛早在1955年就过世了。
1961年6月5日,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他饮下最後一瓶葡萄酒,这位当代思潮中最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安然的病逝於湖上的家中。
参考资料1. <心理推理>系列荣格自传-回忆、梦、省思, 张老师文化2. 启蒙学丛书思潮与大师经典漫画荣格, 立绪出版社心理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