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文言文二则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二则《学弈》ppt课件
![文言文二则《学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21117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4.png)
无论是《学弈》中的学棋故事,还是文同学画、孔子学琴的故 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那就是——
专心致志,方能成功。
创意写作坊
如果《学弈》中的两个人都专心致 志,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请按照这 个思路,写一篇《学弈》故事新编。
创意写作坊
《学弈》故事续编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弈秋与别人谈话。别人问弈秋:"你有几 个徒弟?" "有两个。" "他们两个谁更优秀呢?" "过几天我让他 们比试一下就知道结果了。"
还有一个成语”三月不知肉味“,意思是:三个月内,吃肉都 不知味道,形容做事专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这个故事的主人 公是孔子。他聆听《韶》入了迷,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明孔子欣赏、学习古乐到了痴迷的程 度。
最后,回到《学弈》这个故事。同样一个老师,两个态度不同 的学生——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两人学习结果可想而知。
对比
(一人专心致志,一人分神,形成了对比,表达了观点)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故事的内容。
第四句: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因为。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故事的内容。
第五句: 曰:非然也。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故事的内容。
第三层: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读书要求:
• 练习正确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经典诵读台
习作公告栏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专心致志,方能成功。
创意写作坊
如果《学弈》中的两个人都专心致 志,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请按照这 个思路,写一篇《学弈》故事新编。
创意写作坊
《学弈》故事续编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弈秋与别人谈话。别人问弈秋:"你有几 个徒弟?" "有两个。" "他们两个谁更优秀呢?" "过几天我让他 们比试一下就知道结果了。"
还有一个成语”三月不知肉味“,意思是:三个月内,吃肉都 不知味道,形容做事专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这个故事的主人 公是孔子。他聆听《韶》入了迷,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明孔子欣赏、学习古乐到了痴迷的程 度。
最后,回到《学弈》这个故事。同样一个老师,两个态度不同 的学生——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两人学习结果可想而知。
对比
(一人专心致志,一人分神,形成了对比,表达了观点)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故事的内容。
第四句: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因为。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故事的内容。
第五句: 曰:非然也。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故事的内容。
第三层: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读书要求:
• 练习正确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经典诵读台
习作公告栏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0张)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0张)](https://img.taocdn.com/s3/m/76bd78d0ddccda38366baf4b.png)
▪ 学弈图文动画(1).flv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 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学弈
▪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联系注释理解句子 熟读成诵 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 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今夫(fú) ①弈之为②数③,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④不得⑤也。
——孟子
参考注释:
① 今夫:可以翻译为“比如说吧”。 ② 为:作为。 ③ 数:技术,技艺。 ④ 则:就。 ⑤ 不得:学不会。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
5.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 解说词 ,多用 文学、 散文手 法,既 抒情又 有解释 说明, 语言绚 丽多彩 ,情感 真挚浓 郁。
▪
6.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 教,必 须通过 形象的 语言实 物进行 描绘, 就像报 告文学 是报告 事实和 文艺创 作一样 ,解说 词是说 明和描 写的结 合,具 有文学 的一些 特点, 好的解 说词是 一支感 人的歌 ,一首 动人的 诗。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 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学弈
▪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联系注释理解句子 熟读成诵 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 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今夫(fú) ①弈之为②数③,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④不得⑤也。
——孟子
参考注释:
① 今夫:可以翻译为“比如说吧”。 ② 为:作为。 ③ 数:技术,技艺。 ④ 则:就。 ⑤ 不得:学不会。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六年级下语文14 文言文两则:学弈ppt优秀课件部 编版(10 张)
▪
5.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 解说词 ,多用 文学、 散文手 法,既 抒情又 有解释 说明, 语言绚 丽多彩 ,情感 真挚浓 郁。
▪
6.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 教,必 须通过 形象的 语言实 物进行 描绘, 就像报 告文学 是报告 事实和 文艺创 作一样 ,解说 词是说 明和描 写的结 合,具 有文学 的一些 特点, 好的解 说词是 一支感 人的歌 ,一首 动人的 诗。
语文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课件(共27张PPT)
![语文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9610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a.png)
wèi
fú yú
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为是其智弗弗若与与?曰:非然也。
学弈
弈秋,通国之 / 善弈者也。使 / 弈秋 / 诲 / 二人弈,其一 人 / 专心致志,惟 / 弈秋 / 之为听;一人 / 虽 / 听之,一心以 为 / 有鸿鹄 / 将至,思 / 援弓缴 / 而射之。虽 / 与之 / 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 / 其智 / 弗若与?曰:非然 /也。
自学要求: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尝试说出全篇的大意。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 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 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 然也。
弈秋,棋艺高超。《弈旦评》称他为围棋“鼻祖”。他 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围棋 名人。
不_________,则不得也。
作业 选择一个影响学习进步的因素,结合具体事例写一段话。
神态
动作
心理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态度影响结果。
学弈
具体事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弈秋,通国之 / 善弈者也。使 / 弈秋 / 诲 / 二人弈,其一 人 / 专心致志,惟 / 弈秋 / 之为听;一人 / 虽 / 听之,一心 以为 / 有鸿鹄 / 将至,思 / 援弓缴 / 而射之。虽 / 与之 /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 其智 / 弗若与?曰:非然 /也。
《学弈》PPT【完美版课件】
![《学弈》PPT【完美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d37e8376a20029bd642da6.png)
14文言文二则二人学弈师从弈秋学习之理贵在专心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成功另一人三心二意失败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的好一个学的不好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14 文言文二则
自读《学弈》,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wéi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 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14 文言文二则
不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句意: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 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14 文言文二则
同“欤”,句末语 气词,表示疑问。
这样。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全国。
善,善于。善于 下棋的人。
(课后第二题)
句意: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句话包含哪些信息?
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
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弈秋。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春秋时期鲁国
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 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 时下棋的第一高手。
14 文言文二则
孟子名句节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 文言文二则
一、解释词意。 弈:下棋 善:擅长 援: 引、拉 弗若:不如
诲:教导 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俱:一起 然:这样
14 文言文二则
14 文言文二则
通读课文,我们发现文中有很多 “之”字,找一找,说一说它们的意 思有什么不同?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14 文言文二则
自读《学弈》,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wéi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 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14 文言文二则
不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句意: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 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14 文言文二则
同“欤”,句末语 气词,表示疑问。
这样。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全国。
善,善于。善于 下棋的人。
(课后第二题)
句意: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句话包含哪些信息?
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
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弈秋。
14 文言文二则
弈秋,春秋时期鲁国
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 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 时下棋的第一高手。
14 文言文二则
孟子名句节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 文言文二则
一、解释词意。 弈:下棋 善:擅长 援: 引、拉 弗若:不如
诲:教导 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俱:一起 然:这样
14 文言文二则
14 文言文二则
通读课文,我们发现文中有很多 “之”字,找一找,说一说它们的意 思有什么不同?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1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2ca9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1.png)
提高声调或重读的方法读出反问语气。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你认为哪里要重读? 作者对二人有怎样的不同态度?
读出肯定和否定态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该怎样读?
语调上扬,读出反问语气。 读出重音,强调“非”字。
指导背诵
文 章 的 层 专心学习的人 次 结 构
无心学习的人
学习结果
反复朗读
尝试自己读课文 示范朗读
怎样读才能读准字音,分享你的心得?
如 “一心以为为有鸿鹄将至” 联系下文发现:
“为”当“认为”讲,所以读?
“为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当“因为”讲, 所以读?
通过注释可以知道:
读不准的字音,联系注释和上下文,理解字 义,从而确定读音。
你能把握节奏和停顿,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吗?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 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
“矣、也、与、乎”这些叫什么词?
语气词
如 “弗若之矣”
“非然也”
要读出恰当的语气
可用重读的方法读出陈述、判断语气。
“为是其智弗若与”
言和神态 分小组讲述,一个学生讲,其他同学补充,结合生活经验,根据 课文内容展开适当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前289)名轲, 邹(今属山东)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后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 称为“孔孟”。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 思想,捍卫儒家的思想原则,提出了自 己完整的思想体系。他主张天人合一, 认为人性本善,将道德规范概括为仁、 义、礼、智,并将伦理与政治结合起来, 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
六年级语文下册14课文言文二则(学弈)(共26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14课文言文二则(学弈)(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739b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a.png)
课文研读
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学 弈
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弗若:不如。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 前一个学得好。
课文研读
六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年
级
非然也。
语
文
下
册
学 弈
为:因为。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里读yú。
然:这样。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册
学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弈
•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学弈》新课导入
总结技巧(一) 下 载 后 此 页 可 删 除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文言文,题掉目叫做《学弈》。在开始这 篇文言文的学习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的棋艺也大师可弈编秋的辑故修事改?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地学习这篇文言文,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样可以让文章更加有重点和条理,避免偏离主题或文不对题。
2《学弈》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小学升初板中书的“作学文弈选”材技,巧请如同下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学弈)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 只听弈秋的教导。
课文研读
六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年
级
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语
文
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两则-学弈》课件(共33张PPT)
![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两则-学弈》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492e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2.png)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聪明才智 )( 不如 )
课堂练习
六 翻译下列句子
年
级 语
使弈秋诲二人弈。
文
下 册 学
(__人__们__)__让__弈__秋__教__两__个__人__下__棋_。_________________
弈
思援弓徼而射之。
想__着__引__弓__箭__去__射__天__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
教导
集中精神
的教诲
语
文
下
册 学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弈
句意: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 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课文讲解
指天鹅、大雁
六 年
一类的鸟
拉、引
级
语
文
下
册 学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
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
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六 注释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学 弈
缴(zhuó):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为是: 是因为。为,因为。 弗若: 不如。 与: 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然: 这样。
全文朗读,注意红色字读音
六
年
级
语 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下
册 学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zhuó 弓缴 jiǎo 缴获,缴纳
yú 同“欤”
与 yǔ 与其,与时俱进
yù 参与,与会
多音字
六
年
学弈---完整版-PPT课件
![学弈---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6e3d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2.png)
彼一时,此一时也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者简介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 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被认 为儒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 “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 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译文:弈秋,是全国下围棋好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①使:让。 ②诲: 教,教导。 ③其: 他们。指学弈的两个人。 ④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⑤惟: 只。
译文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答道: 不是这样的。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专心致志成功
一心二用失败
文言文常识:
“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 “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 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 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 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 这样。
知识巩固 (一)
一、解释词意。
弈: 下棋 善:善于,擅长 援:引,拉 弗若: 不如
诲:_教_导__ 鸿鹄: _天_鹅__ 俱:一_起___ 然: _这_样__
说说“之”和“其”各当什么讲
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者简介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 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被认 为儒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 “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 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译文:弈秋,是全国下围棋好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①使:让。 ②诲: 教,教导。 ③其: 他们。指学弈的两个人。 ④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⑤惟: 只。
译文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答道: 不是这样的。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专心致志成功
一心二用失败
文言文常识:
“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 “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 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 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 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 这样。
知识巩固 (一)
一、解释词意。
弈: 下棋 善:善于,擅长 援:引,拉 弗若: 不如
诲:_教_导__ 鸿鹄: _天_鹅__ 俱:一_起___ 然: _这_样__
说说“之”和“其”各当什么讲
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 文言文两则:学弈| 部编版 (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 文言文两则:学弈| 部编版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9a9ffd58fafab068dc0212.png)
学弈
联系实际,说一说用心做 事对学习、生活的作用
学弈
学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 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作单中的题,讨论完后由组长负 责记录。
2、限时6分钟,组员做到蜂 音。
yì
弈
学弈
下棋
弈秋
棋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其一人专 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思考讨论
这两个人拥有哪些相同的条件?最后 学习的结果是怎样的?(用原文答)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孟 子
古文学习方法、步骤
通读古文 理解文意
明白道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 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小组合作要求: 1、组长和组员共同完成合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阅读《孟子.告子》
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两则《学弈》课件(共31张PPT)
![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两则《学弈》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74a0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7.png)
年
级
师:没有关系,即使你没有听说过弈秋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通过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来了解这个故事
语 文 下 册 学
深入挖掘。:现对在于让小我学们升一初起中来的探学索生这来个说有,趣选的择故自事己吧熟。悉的材料非常重要。可以从家庭 、学校、【生板活书等课方题面】选学择弈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主题,写出有真情实 感的文章【。播放课文录音】
学
弈 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
就不再搬家了。
作者简介
六
年 级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语
文 下 册
名轲,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战
学
弈 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
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字词学习
六
多音字
年
级
语
文
六 年
不如
这样
级
语 文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下
册
学 弈
通假字“与”:同“欤”,句末语气
词,表示疑问,跟“吗”“呢”相同。
精读品析
六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
学
弈 句话的意思连起来。
精读品析
六 年
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
级
语
文 下
出相关的句子。
册
学
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新课导入
孟母三迁
六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
年
级 语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两则:学弈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两则:学弈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69863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6.png)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
之: 他,指前一个人。 俱: 一起。 弗若:不如。 矣: 了。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 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 得好。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 的。
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
)
其一人专心致志( 其中
)
其
为是其智弗若与( 他的,指后一个人 )
练一练
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1.一人虽听之 ( 弈秋)的教诲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鸿鹄) 3.虽与之俱学 ( 他,指)前一个人 4.弗若之矣 ( 他,指) 前一个人
总结
通过读《学弈》,有哪些收获?
孟子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 义、礼、智”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今 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短文《学弈》,就是他谈 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 例子。
yì
弈
下
围棋
棋
我会认
yì yǔ jù
fú yǐ
学弈 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huì hón ɡhú zhuó yú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 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学弈》就 是一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 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 含着警示众人的道理。
学
yì
弈
弈
下 棋
同学们,你们知道孟子吗?
孟子:名轲(kē)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一书是 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汇编而 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d4016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07.png)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结果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你们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表现吗?
说说你的心得体会。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课下作业 同桌互相讲故事。背诵课文。
谢谢观赏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 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 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 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 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 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深化认识
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弈》
————《文言文两则》第一课时
《孟母三迁》
•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 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 (现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 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 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
学习目标
• 1.会写“援”“射”“俱”“弗”“矣”等生字。
•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èi 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①读时速度放慢 ②停顿要适当
自由读课文,对照 注释,弄懂每句话的 意思,理解故事的内 容。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 3.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能参考课文注释把握课文大意。 (重难点)
• 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重点)
结果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你们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表现吗?
说说你的心得体会。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课下作业 同桌互相讲故事。背诵课文。
谢谢观赏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 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 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 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 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 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深化认识
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弈》
————《文言文两则》第一课时
《孟母三迁》
•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 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 (现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 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 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
学习目标
• 1.会写“援”“射”“俱”“弗”“矣”等生字。
•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èi 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①读时速度放慢 ②停顿要适当
自由读课文,对照 注释,弄懂每句话的 意思,理解故事的内 容。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 3.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能参考课文注释把握课文大意。 (重难点)
• 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重点)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49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05987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d.png)
学 弈①
弈秋②,通国③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 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鸿鹄⑤将至弈,秋思是援全⑥国弓最缴擅⑦而长射下之棋。的虽人与。之⑧俱学,弗若⑨ 之矣。为⑩是其智弗若与⑪?曰:非然⑫也。
②[弈秋]“秋”是人名,因为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③[通国]全国。
恭喜! 顺利通过
第三关 明道理 悟写法
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 例说明观点的。
观点: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事例:
两人跟弈秋学下棋的具体事例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对 比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摆观点就行,还要举事例呢?
说服力更强
观点更鲜明
道理
明写法,试背诵
介绍弈秋 列举两人学弈过程
总结学习的结果 提出观点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敬仰
第一个徒弟是怎么学习的?
学 弈①
弈秋②,通国③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④;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⑥弓缴⑦而射 之。虽与之⑧俱学,弗若⑨之矣。为⑩是其智弗若 与⑪?曰:非然⑫也。
学 弈①
弈秋②,通国③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 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鸿鹄⑤将至,思援⑥弓缴⑦而射之。虽与之⑧俱学,弗若⑨ 之矣。为⑩是其智弗若与⑪?曰:非然⑫也。
读准读精
学 弈①
弈秋②,通国③之/ 善弈者也。使/ 弈秋/ 诲/ 二人弈, 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④;一人/ 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⑥弓缴⑦ /而射之。 虽/ 与之⑧俱学,弗若⑨之矣。为⑩是/ 其智弗若与⑪? 曰:非然⑫也。
恭喜! 顺利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 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 道的理论。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援射
左右 结构
射俱 援
我会写
俱 弗矣
上下 结构
上下 结构
弗
矣
shè
射
笔顺 组词 射箭 造句: 他射箭的功夫了得。
你下过棋吗?如果下过的话, 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学会的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 看看古人是怎么学的吧!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 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 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 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一起
弗 若 之 矣。
不如
了虽与Biblioteka 俱学,弗若之矣。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这样的结果你猜到了吗?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 的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
他,后一个人
为 是 其 智 弗 若 与?
谓,说
吗
这样 曰:非 然 也。 说 不是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 “秋”是人名,因为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 全国。 鸿鹄: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鸿鹄
词语解释
缴(zhuó): 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
可以将箭收回。
弗若:
不如。
与:
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然:
这样。
1.齐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再读课文。
朗读节奏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
3.用恰当的成语评价弈秋的两个弟子。
第一个人: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一心一意。 第二个人: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见异思迁、心猿意马、 魂不守舍。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把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心思。为此努力,拼搏,不舍昼夜。每个人的内心都充 满了魔鬼,学会控制他。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忍一时之 气,免百日之忧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是你自己。想过去是杂念, 想未来是妄想,最好把握当下时刻。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计较少。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 要看他有谁相伴。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里60块,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 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10、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往往有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成功者会说:“我帮你做点什么吧!而失 败者说:那不是我的事。成功三个条件:机会;自己渴望改变并非常努力;贵人相助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一个讯息从地球这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 0.05秒,而一个观念从脑外传到脑里却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不成功。成功99%是心志,1%是能 力。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两个字——恐惧。一个会向别人学习的人就是一个要成功的人。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真者,精 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对时间的慷慨,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天下之事常成 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企业家收获着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你生而 有翼,为何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世上那有什么成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代名词罢了。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 下去的人。微笑不用本钱,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气力。分享不用过度,但能倍增快乐。微笑向阳,无畏悲伤。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等于没发生,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并不 代表不存在。我们渴望成功,首先要志在成功。我要让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感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小鸟眷恋春天,因为它懂得飞翔才是生命 的价值。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 一切成就都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已经碰了很多钉子了。幽默胜过直 �
板书设计
一人专心致志 学 弈
结
深
对果
刻
比
不 同
道 理
一人三心二意
1.看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 学弈 )
ɡōnɡ zhuó ( 弓 缴)
fú ruò (弗 若)
hóng hú (鸿 鹄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使弈秋诲二人弈。 _(__人___们__)___让___弈__秋___教__两___个__人___下___棋__。________ 思援弓徼而射之。 _想__着___引__弓___箭___去__射___天__鹅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 _难__道___是__因___为___他__的___智__力___不__如___前___一__个___人__吗___?
jù
俱
笔顺 组词 与生俱来 临危不惧
不要写成两个横哦
造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yǐ
矣
笔顺 组词 悔之晚矣
下面不要写成“失”哦
造句: 事已如此,我们悔之晚 矣。
识字方法
加一加: 身+寸=射 比较识字: 弈——奕
多音字
wéi
我们选小明为班长。
为
wèi
为了考上好的大学,红红 非常努力学习。
词语解释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你认为是否是两人的智力不同从而导致的差异呢? 如果不是的话,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跟小组一起 讨论一下吧!
通过讲述 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 的故事,说明了在 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 们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的道理。
让
教导
其一人专心致志,
其中
注意力高度集中
惟 弈 秋 之 为 听;
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 虽 听 之, 虽然 弈秋的教导
一 心 以 为 有 鸿 鹄 将 至,
拿起来拉
天鹅
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
生丝,文中指缠着丝线的箭。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 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 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
两个人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猜一猜, 两人最终的学习结果相同吗?
前者专心学习,后者三心二意。 我们往后学习就知道相不相同啦。
他,前一个人 虽 与 之 俱 学,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2.对照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 (重点) 3.从文章中领悟到凡事都需专心致志的道理。(难点)
棋子
棋盘
棋钟
棋谱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属琴棋书画 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 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 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全国 之:的
善:擅长,善于
者:……的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 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是当 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手,棋艺高超,《弈旦评》 推崇他为国棋“鼻祖”。
使 弈 秋 诲 二 人 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