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起砂原因与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表面起砂原因与防治方法

混凝土表面起砂是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不善,相关人员在思想上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不够。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施工队伍发展也迅速,许多施工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对如何预防和消除工程质量通病也缺少实践经验。现就混凝土表面起砂问题,笔者谈谈个人看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1 起砂现象

混凝土表面粗糙,光洁度差,一般颜色发白,不坚实。一经走动或车辆辗压后,表面先起灰,随着走动或辗压次数的增多,砂粒逐步松动或成片脱落。

2 起砂原因分析

发生混凝土表面起砂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总的来说,主要原因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

2.1 人的原因

人是第一因素,人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企业应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任用会执行的人来提高执行力,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是防止发生工程质量通病与质量事故的根本。

2.1.1 施工方面

(1)随着现代化施工机械和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多数施工人员比过去懒散,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不强。在许多工程施工中,无论浇筑什么部位,都希望混凝土拌合物自流平最好,并一味追求施工进度(越快越好),很少顾虑质量和成本(现场加水现象普遍存在),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而且造成了成本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可以说,这些不良行为已成为我国混凝土技术进步和工程质量的绊脚石,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和工程使用寿命。

(2)许多单位基础工作不塌实,没有真正把“质量第一”落实到实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往往流于形式。

(3)有些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前不进行技术交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较少,对工序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力度不够。

(4)许多工程发生质量问题与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经验不足,或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不强有关,特别是应用预拌混凝土的工程,自认为出了问题有搅拌站“垫背”,因此降低了责任心。

2.1.2 生产方面

(1)目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基本建设的高峰期,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在快速增长,许多小城市也都纷纷建立了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导致预拌混凝土生产行业出现管理与技术人员紧缺,有些搅拌站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在配合比和用料上存在一些问题。

(2)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由于很少配有检测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混凝土组成材料及拌合物的质量往往处于失控状态,质量远不及预拌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更多,更严重。

(3)搅拌时间短,混凝土不均匀,匀质性不符合要求。

2.2 配合比及材料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拌制的混凝土匀质性差,易出现泌水,粉煤灰掺量过多。

(2)砂的粒径过细,水用量大,水胶比大,强度低。

(3)骨料含泥量过大,影响水泥与骨料的黏结力。

(4)使用的水泥强度低,或使用了过期水泥、受潮水泥。

(5)预拌混凝土生产时使用的刷车水中固体含量过大,搅拌时间短,混凝土振捣后表面容易出现浮浆,凝结后强度极低或没强度,严重起灰。

2.3 施工方法原因

(1)没有掌握好压实抹光的时机,抹光时间过早压不实;抹光时间过迟水泥浆已经终凝硬化,只得洒水抹压,造成表面疏松,大大降低面层强度和耐磨性能。另外,没按规定遍数抹压。(2)在干燥环境条件下施工时,未对模板或基层用水湿润,造成混凝土失水过快,影响了水泥的正常水化,强度降低。

(3)养护不当。水泥与水拌合后即开始产生水化作用,并经过初凝和终凝进入硬化阶段。水泥的水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向水泥颗粒内部深入进行,强度随着水化的深入而不断提高。但是,水泥的水化作用必须在湿润的环境下才能正常进行,因此,如果保湿养护不及时或时间不够,在干燥环境中混凝土的水分将迅速蒸发,水泥的水化作用就会受到影响,

严重时甚至停止水化,导致表面强度的大幅度降低,抗耐磨性差。但是,保湿养护也不能过早,在混凝土较“嫩”时浇水会导致大面积脱皮,砂粒外露,使用后起砂。

(4)炎热刮风天气浇筑混凝土,拆模过早,造成混凝土表面快速脱水,产生表面疏松。

(5)冬期低温浇筑混凝土,未及时保温,使混凝土结构表面早期遭受冻害。

(6)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浆骨分层,并产生浮浆。

(7)混凝土产生泌水,使混凝土表面形成含水量大的砂浆层,而且未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硬化后强度低,完工后一经走动就出现起砂现象。

(8)收面时撒干水泥容易引起脱皮。

(9)混凝土面层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推车等,造成起砂。

2.4 机械原因

(1)对于泵送施工的结构,如果泵送设备功率小,输送管道长,只得放大坍落度和提高砂率,这将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特别是表面质量。

(2)生产计量设备发生故障,计量失准,偏差大;搅拌设备零部件损坏、搅拌功能降低等,影响混凝土的拌合物质量。

2.5 环境因素原因

(1)遭遇天气突变,如混凝土浇筑后突遇大风、大雨、大雪等,一般来不及覆盖,不仅容易引起表面起砂,对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2)工程转包再分包,不赶工期没利润,多用人工影响“老板”收益,因此对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重视或顾不上,存在质量“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

3 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可针对以上原因,制定预防混凝土表面起砂的措施。

3.1 人员与管理方面

(1)施工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加强材料、生产、浇筑、抹面、养护等工序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力度。

(2)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认真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

操作方法和奖惩制度。

(3)管理必须能体现“以人为本”,多关心员工,不应让工人疲劳作业。

(4)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能确保匀质性符合要求。

(5)加强生产计量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3.2 材料与配合比方面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用水量不宜过多,防止拌合物产生泌水现象。

(2)用天然砂比用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耐磨性好,因此,对于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地面、路面等,应尽量使用天然砂配制。

(3)尽量不用刷车水生产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地面、路面等混凝土。

(4)为确保混凝土硬化后表面有足够的强度,水泥用量不宜过少,粉煤灰掺量不宜过多。(5)应尽量采用二级配或三级配的粗骨料和中砂拌制混凝土。

(6)粗骨料含泥量应小于1.0%,细骨料含泥量应小于3.0%;当使用人工砂时,亚甲蓝MB 值必须合格,且石粉含量不应大于7.0%。

(7)不应使用低强度等级水泥,或过期、受潮水泥。

3.3 施工方面

(1)对于混凝土表面观感要求较高的部位,如车间、仓库、车库等,在混凝土浇筑后抹面时,可均匀地撒一薄层硬化剂再抹光,硬化后表面很坚实,且光感非常好,不会产生脱皮、起砂现象。(2)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坍落度要尽量小。

(3)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养护工作,应有专人负责。

(4)炎热的夏季施工时,应尽量选择夜间浇筑混凝土,或有防止太阳直接暴晒新浇混凝土的防护措施。

(5)冬期低温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保温措施,确保不使混凝土早期遭受冻害。

(6)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应及时覆盖,避免混凝土拌合水快速损失。

(7)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在浇筑路面、地面、楼板过程中,不应集中布料,不宜用插入式振动棒赶料,高出的部分用铁耙摊平,接着进行“梅花式”振捣,振捣棒插入的点与点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