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机械制造技术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机械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95b8359ec3d5bbfc0a7486.png)
≤0. 1
主轴轴向圆跳动 / μ m
≤0. 1
滑台运动的直线度 / μ m
≤1/150
横滑台对主轴的垂直度 / μ m
≤2/100
主轴前静压轴承(φ100mm)的刚 径向
度 /(N/μm)
轴向
1140 1020
主轴后静压轴承(φ80mm)的刚度 /(N/μm) 640
纵横滑台的静压支承刚度 /(N/μm)
基座
周缘 护板
T形布局的金刚石车床
11
➢ 金刚石车床主要性能指标
金刚石车床主要性能指标
最大车削直径和长度 /mm
400×200
最高转速 r/mm
5000~10000
最大进给速度mm /min
5000
数控系统分辩率 /μm
0. 1~0.01
重复精度(±2σ) / μ m
≤0. 2/100
主轴径向圆跳动 / μ m
3
◆ 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的发展
加工误差(μm)
加工设备
测量仪器
102
普通加工
车床,铣床 精密车床
卡尺 百分尺
磨床
比较仪
101
精密加工
坐标镗床
气动测微仪
坐标磨床
光学比较仪
100
金刚石车床 光学磁尺
10-1 超精密加工
10-2
精密磨床
电子比较仪
超精密磨床 激光测长仪 精密研磨机 圆度仪轮廓仪
超高精密磨床 激光高精度
720
12
◆ 金刚石刀具
➢ 超精切削刀具材料:天然金刚石,人造单晶金刚石
➢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规整的单晶金刚石晶体有八面体、 十二面体和六面体,有三根4次对称轴,四根3次对称轴和 六根2次对称轴(图7-20)。
5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1
![5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1](https://img.taocdn.com/s3/m/8389150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78.png)
5.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工艺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y系统
yx
y刀架
Fy
1 k刀架
1 (l k 头座
x )2 l
k
1(
尾座
x l
)2
k系统
Fy y系统
1
1 1 (l x)2
1 ( x)2
k刀架 k头座 l
k尾座 l
5.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切削力变化引起的误差
➢ 通常要求定位误差和夹具 制造误差不大于工件相应 公差的1/3。
31
三、 调整误差
试切法(图 a)
➢ 测量误差。 ➢ 试切时与正式切削时切削厚度
不同造成的误差。 ➢ 机床进给机构的位移误差。
调整法(图 b)
➢定程机构误差。 ➢样件或样板误差。 ➢测量有限试件造成的误差。
a)
b)
试切法与调整法
32
通常将机械制造质量分成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两个方面来研究。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
一、基本概念
1.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 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 度。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 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提高加工精度意义重大。对于特定产品只 要求满足规定的公差要求即可。
作业
第五章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产品质量
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 产品质量包括范围
产品的设计质量; 产品的制造质量; 产品售后服务质量。
第五章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机械制造质量组成
1 零件几何精度
零件几何误差,包括尺寸误差、几何形 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机械加工精度名词解释
![机械加工精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7528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3.png)
机械加工精度名词解释
机械加工精度指的是针对零件或工件加工过程中所要求的尺寸、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精确度。
精度是指实际测得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或误差程度,常用的机械加工精度名词包括以下几个:
1. 尺寸精度:指零件加工后尺寸测量值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这是表征零件尺寸准确程度的指标,通常用公差表示。
2. 形状精度:指零件加工后形状特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例如,平整度、圆度、直线度等,用来描述零件表面的平整程度以及曲线、直线等特征的精确程度。
3. 位置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特定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
常用的位置精度名词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用来描述零件特征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4.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光洁程度。
常用参数包括Ra(平均粗糙度)、Rz(Z向平均粗糙度)等,用来描述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这些机械加工精度的指标对于确保零件的质量和功能至关重要,能够影响到零件的装配性能和使用寿命。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ppt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481c1aa32d7375a4178093.png)
(3)展成刀具 (如齿轮滚动、插齿刀、花键滚 刀等)切削刃的形状及有关尺寸,以及其安装、调 整不正确
(4)一般刀具 (如普通车刀、单刃镗刀、面铣 刀、刨刀等)的制造误差
3.夹具
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 对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 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 对工件的加工精度 (特别是 位置精度) 有很大影响。
5. (1)由于工艺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图5-18 车削外圆时工艺 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 的影响
5. (2)由于切削力变化引起的误差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的加工余量发生变 化、工件材质不均等因素引起的切削力变化,使 工艺系统变形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加工误差。
图5-19 毛坯形状误差的复映
5. (3)由于夹紧变形引起的误差
实际加工不可能把零件做得与理想零件完全 一致,总会有大小不同的偏差,零件加工后的实 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 工误差。
2.加工经济精度
图5-2 加工成本与加工误差之间的关系
3.原始误差
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 系统 (简称工艺系统) 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产生,这 些误差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工作条件下都会以各种不同 的方式 (或扩大、或缩小) 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的误差是“因”,是根源;工件的加工误差 是 “果”,是表现;因此,我们把工艺系统的误差 称为原始误差。
1.机床的几何误差
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 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 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机床制 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 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机床的 磨损将使机床工作精度下降。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https://img.taocdn.com/s3/m/6ab1526b0242a8956aece42a.png)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加工后的表面层状态,它是判定零件 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表面质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1.表面的微观几何特征:即表面粗糙度。 2.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即指表面层加工硬化(冷作硬化)、表面层 金相组织的变化和表面层残余应力三个方面。
一、表面粗糙度的控制
分析
要实现各轴颈不同的表面质量要求,一般需要用车削和磨削的方法。 表面粗糙度值大于或等于Ra1.6μm的表面可采用车削方法作为终加工。 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1.6μm的表面则需采用磨削方法作为终加工。 图中有Ra1.6和 Ra0.4两种表面粗糙度要求,则加工方法应有区别。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形成机理不同,控制表面粗糙度的措施也不同。
面形状和表面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实际几 何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越高,则加工精度越 高,反之,则加工精度越低。
实际几何参数通常指零件加工后通过测量得到的几何参数。
理想几何参数就是当公差值趋于零时的几何参数。
60 0.066 0.020 二、机械加工精度的内容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 精度。
2.加工误差的构成
五、典型表面的常见加工误差分析
腰鼓形圆柱度误差
马鞍形圆柱度误差
锥形圆柱度误差
直线度误差
直线度误差
圆度误差
圆柱度误差
垂直度误差
平面度误差
第二节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1.掌握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2.掌握直接减少误差法的加工方法 3.掌握误差补偿与抵消的方法 4.掌握误差转移法的方法 5.了解误差分组的方法 6.了解误差平均法的方法 7.了解就地加工的方法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bc14a31ff00bed5b9f31d40.png)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1.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实际加工不可能做得与理想零件完全一致,总会有大小不同的偏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2.加工经济精度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精度是不同的。
任何一种加工方法,只要精心操作,细心调整,并选用合适的切削参数进行加工,都能使加工精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这样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加工成本。
加工误差δ与加工成本C成反比关系。
某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不应理解为某一个确定值,而应理解为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说是经济的。
3. 原始误差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产生,这些误差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工作条件下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扩大、或缩小)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主要有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以及原理误差、调整误差、测量误差等。
4.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a) 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分析计算法和统计分析法。
b) 采用滑动轴承时主轴的径向圆跳动二、工艺系统集合误差1.机床的几何误差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
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
机床的磨损将使机床工作精度下降。
主轴回转误差机床主轴是装夹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将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件或刀具,主轴回转误差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精度。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它可分解为径向圆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产生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轴几段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各种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第五部分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第五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0414abf6294dd88d0d26be2.png)
第五部分: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课本第五章)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大方面。
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内容?加工表面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加工表面几何形貌包括哪些内容?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表面结构)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和表面缺陷等四个方面。
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包括哪些内容?(1)表面层加工硬化(冷作硬化)。
(2)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
(3)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
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有哪些?1.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1)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的影响。
不是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耐磨,在一定工作条件下,摩擦副表面总是存在一个最佳表面粗糙度值,表面粗糙度Ra值约为0.32~0.25μm较好。
(2)表面纹理方向对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纹理方向影响金属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和润滑液的存留情况。
轻载时,两表面的纹理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一致时,磨损最小;当两表面纹理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垂直时,磨损最大。
重裁情况下,由于压强、分子亲和力和润滑液的储存等因素的变化,其规律与上述有所不同。
(3)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对耐磨性的影响。
由于加工硬化提高了表面层的强度,减少了表面进一步塑性变形和咬焊的可能。
一般能提高耐磨性0.5 ~ 1倍。
过度的加工硬化会使金属组织疏松,甚至出现疲劳裂纹和产生剥落现象,从而使耐磨性下降。
2.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1)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表面粗糙度、划痕、裂纹等缺陷员易形成应力集中,并发展成疲劳裂纹,导致零件疲劳破坏。
因此,对于重要零件表面如连杆、曲轴等,应进行光整加工,减小表面粗糙度值,提高其疲劳强度。
(2)表面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影响极大)拉应力加剧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残余压应力,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扩展,而使零件疲劳强度提高。
(3)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对疲劳强度影响。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5章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5章机械加工精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0a2f3b43323968001c9202.png)
用。
§5.2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5.2.1 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
在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主要有下述四种:
1. 试切法——是指操作工人在每一工步或走刀前进行 对刀,然后试切出很少一部分加工表面,测量其尺寸 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再适当调整,再试切,
再测量,直到被加工尺寸达到精度要求为止,再切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方向的原始误差对加工误差的
影响程度是不同。当原始误差与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时, 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
这是分析加工精度问题时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三角形0AA′中,有如下关系:
ΔY2=R2-R02=(R0+ΔR)2-R02=2R0ΔR+ΔR2
刀尖在Y方向上的位移引起Leabharlann 径的加工误差为:P =πm
因π为无理数,而车床交换齿轮齿数是有限的,不可
能得到精确值,必然导致工件导程误差。这是因近似
速比的成形运动所引起的加工原理误差。
注意:采用近似加工原理,一定会产生加工误差,
但是它确保了加工的可能性,并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
的前提下,可简化加工过程,简化机床、刀具的结构, 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1)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2) 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
(3) 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
响及控制; (4) 加工总误差分析与估算; (5) 保证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
2.机械加工精度的研究方法 1) 单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等方法, 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要分析单项 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的变化规律。一般不考虑其 它因素的同时作用。
机械加工精度(完整版)
![机械加工精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ee566327d3240c8447efa7.png)
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和加工表面质量两方面
3
一、机械加工精度
• 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机械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9
2.2 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0
一、加工原理误差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 的刀刃轮廓代替理论的成形运动或刀刃形状进行 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数控加工原理误差:直线或圆弧插补(功能强、 精度高的机床配B样条插补)近似的成形运动。 展成刀具加工成形表面误差: (1)采用阿基米德蜗杆或法向直廓蜗杆代替渐开 线基本蜗杆而产生的刀刃齿廓形误差 ; (2)由于滚刀刀齿有限,实际上加工出的齿形是 一条由微小折线段组成的曲线,和理论上的光滑 渐开线有差异,从而产生加工原理误差。
41
铰刀的类型
(a)直柄机用铰刀(b)锥柄机用铰刀c)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 (d)手用铰刀(e)可调节手用铰刀(f)套式机用铰刀(g)直柄 莫式圆锥铰刀(h)手用1:50锥度铰刀 42
加工槽类铣刀
43
拉刀的类型
44
图3-27 车刀磨损过程
45
11
二、调整误差
工艺系统两种调整方法:试切法和调整法 (1) 试切法 测量误差 机床(微量)进给机构的位移误差(精度) 切削层厚度的影响(试切与正式切削的切削厚 度不同),对精加工影响尤甚 (2) 调整法加工 定程机构的误差 样件或样板的误差 测量有限试件造成的误差(调整尺寸的误差)
14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https://img.taocdn.com/s3/m/d09d4c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4.png)
正反加卸载变形曲线
• 先在正方向加载,得加载变形曲线,然后 卸载,得到卸载变形曲线。可见两条曲线 不重合,产生类似“磁滞”现象,
• 这主要是由于接触面上的塑性变形,零件 位移时的摩擦力消耗以及间隙的影响。
• 同理在反方向加载和卸载,又可得到加载 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两者也不重合。
①变形曲线是非线性的,有凸形和凹形两种。 可根据曲线求瞬时刚度和平均刚度。
②加载变形曲线与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且 不回到起始点。
③多次重复加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随着重 复次数的增加,变形曲线逐渐接近。
④单件零件的变形曲线与一个机器或部件的 变形曲线相差很大。
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因素
(1)接触面的表面质量 接触面间的变形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2)几何形状精度 限制加工表面宏观几何形状 误差,如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直线度 等;
3)相互位置精度 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面的 相互位置误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 度、位置度等。
几何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有关系吗?
零件公差必须大于形状位置误差
注: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圆度、圆柱度等不 需要特别标注
接触刚度
机床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一台机床或 部件的受力变形,除了零件本身的变形以 外,还有零件之间接触面的变形。
加载变形曲线
刚度曲线
(1)接触变形影响 (2)刚度很差零件存在
• 这种变形曲线又可以分为两类,
1 是凹形曲线 2 是凸形曲线
• 凹形曲线的特点是开始变形很大,逐渐刚 度变好;
• 而凸形曲线的特点是开始刚度较好,随着 载荷的加大,刚度愈来愈差。
转子受热膨胀,对转子间隙的影响 压差可以计算,转子受力变形可以知道 刀具的变化磨损,热伸长都是变值误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五章 机械加工精度 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五章 机械加工精度 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58fe2f3169a4517723a309.png)
1.什么是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两者含义有何异同?加工精度都包括哪些方面?答: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零件的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
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零件的几何参数偏离程度。
它们都是和理想零件的比较结果,但加工精度考虑是符合程度,而加工误差考虑的是偏离程度。
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2.获得零件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答:获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精度法。
(4)自动控制法。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1)轨迹法。
(2)成形法。
(3)展成法。
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1)多次装夹加工时,依靠夹具的正确定位。
(2)工件一次装夹多个表面时,依靠机床的精度来保证。
3.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哪些?答:1)原理误差。
2)安装误差。
3)测量误差和调整误差。
4)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精度和磨损。
5)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的受力变形。
6)机床、刀具、工件的受热变形。
4.何谓“原理误差”?它对零件加工的精度有何影响?答:原理误差是因利用近似加工原理或近似的刀具切削刃形状而产生的误差。
5.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其对加工精度有哪些影响?6.普通车床主轴前端锥孔或三爪卡盘夹爪的定心表面,出现过大的径向跳动时,常在刀架上安装内圆磨头进行自磨自的修磨加工,修磨后的定心表面,其径向跳动量确实大为减小,试问:(1)修磨后是否提高了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2)在机床主轴存在几何偏心的情况下,以精车过的轴套工件的外圈定位来精车轴套内孔时,会产生怎样的加工误差?7.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有哪些途径?在实际生产中转移主轴回转误差常用的工艺方法有哪些?8.何谓误差敏感方向?试举例说明导轨误差在不同机床上的误差敏感方向?9.。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讲解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6797cd6551810a6f52486b6.png)
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15
5.2 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二)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1. 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越大,抗疲劳破坏的能力越差。 对承受交变载荷零件的疲劳强度影响很大。
(一)加工 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1.表面层冷作硬化的产生
冷作硬化: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层金属受到切 削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晶 粒间产生剪切滑移,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碎化, 从而使表面层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加 工硬化,又称冷作硬化和强化。
34
5.4 影响加工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机械加工中,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几 何因素和物理力学因素两个方面。
(一)切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1. 几何因素
••刀主尖偏圆角弧kr、半副径偏rε 角kr′ •进给量f
22
残留面积高度H的计算:
当刀尖圆弧半径rε=0时,残留面积高度H为
H
f
cotkr cotkr
f: 进 给 量 , Kr主 偏 角 , Kr'副 偏 角
(一)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1. 表面粗糙度对耐磨性的影响
零件耐磨性的影响因素: 摩擦副的材料;润滑条件;表面质量(接触面积)。
零件磨损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图5-1 磨损过程的基本规律
11
5.2 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1. 表面粗糙度对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太大和太小都不耐磨 表面粗糙度太大,接触表面的实际压强增大,粗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eb03bbf121dd36a32d82d1.png)
第5章习题及答案5-1机床的运动按功用分为哪几种?答:分为表面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两大类。
直接参与切削过程,使之在工件上形成一定几何形状表面的刀具和工件间的相对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
机床上除表面成形运动外的所有运动都是辅助运动。
5-2如何衡量切削加工的质量?答:零件切削加工的质量主要由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来衡量。
加工精度就是指零件加工后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等方面的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相符合程度,两者的差距愈小,加工精度愈高。
零件的表面质量对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抗腐蚀性、密封程度、接触刚度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5-3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哪几项?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切削用量是切削过程中最基本的操作参数,包括切削速度v c、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 p,其分别表示切削刃与过渡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待加工表面转化为已加工表面的速度、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对于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切削加工时应当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确定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合理组合。
背吃刀量要尽可能取得大些,最好一次走刀能把该工序的加工余量切完。
进给量的选择主要受机床、刀具和工件所能承受的切削力的限制。
精加工时,一般背吃刀量不大,切削力也不大,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工件表面粗糙度。
选定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以后,根据合理的刀具耐用度,用计算法或查表法选择切削速度。
5-4切削层尺寸平面要素包括哪几项?答:切削层尺寸平面要素包括切削层的公称厚度h D、公称宽度b D和公称横截面积A D。
5-5试述刀具的结构和刀具的角度。
答:刀具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夹持部分和切削部分。
夹持部分俗称刀柄或刀体,主要用于刀具安装与标注的部分。
切削部分俗称刀头,是刀具的工作部分,由刀面、切削刃(又称刀刃)组成。
其组成要素包括:1)前面。
又称前刀面,切削过程中切屑流出所经过的刀具表面。
2)主后面。
又称主后刀面,是切削过程中与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0ba6dc89eb172ded63b738.png)
误差增大,加工最 低成本不变
加工成本与加工误差之间的关系
一种加工方法介于A、B之间的精度为经济加工精度
6
二、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4)自动控制法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成形刀具法 2)轨迹法 3)展成法 3.获得位臵精度的方法 1)直接找正法 2)划线找正法 3)夹具定位法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臵精度三者之间关系
:
通常形状公差限制在位置公差内,而位置误差一般限制 在尺寸公差之内。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 形状精度也要求高。但形状精度或位置精度要求高时,相应 的尺寸精度不一定要求高,这要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来决定。 4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一、加工精度概念
态下的误差 传动误差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包括夹紧变形)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刀具磨损 测量误差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
19
原始误差构成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原始误差)
热变形 对刀误差 F 设计基准 夹紧误差
定位误差
菱形销
定位基准 导轨误差
活塞销孔精镗工序中的原始误差
20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原始误差)
误差敏感方向
21
四、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1.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等方法
7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先试切部分加工表面,测量后,适当调整刀具相 对工件的位臵,再试切,再测量,当被加工尺寸达 到要求后,再切削整个待加工面。
试切
测量
调整车刀
试切法效率低,精度主要取决于工人技术,用于单
件小批生产。
8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https://img.taocdn.com/s3/m/acaa052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2.png)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主要涉及到钣金加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加工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精度和误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精度指的是加工零件尺寸与设计图纸所规定尺寸之间的偏差,而加工误差则是指加工零件实际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之间的差异。
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机械加工中精度和误差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的精度主要包括工件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
1. 工件尺寸精度工件尺寸精度指的是加工出的工件的各个尺寸参数的精度程度,这种精度关系到一个零部件是否能够与其他零部件匹配,从而保证整个装配的精度。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尺寸精度主要由机床本身的精度、刀具和夹具等的精度、加工材料的性质以及机工操作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决定。
在机械加工中需要控制的工件尺寸精度可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高精度:±0.001mm以内(2)中等精度:±0.01mm 以内(3)一般精度:±0.1mm以内2. 几何精度几何精度是指加工出的零件与其要求的几何形状要求之间的误差。
几何精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倾斜度、同轴度、互相垂直度、翻转度和角度误差等。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几何精度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1)高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都要求在0.005mm以内。
(2)中等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不超过0.01mm,而其他几个精度值需达到中等精度要求即可。
(3)一般精度: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需达到一般精度要求(0.1mm以内),而其他几个精度值可以稍高一些。
二、机械加工误差机械加工误差是由于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法避免的错误,包括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误差、机床刚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及非机械因素带来的误差等。
1. 设备误差设备误差是指加工设备本身的误差造成的误差,包括机床热变形、运动误差、加工速度误差、机床导轨偏差等因素。
机械加工精度分析
![机械加工精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34f1da7f1922791688e836.png)
理论分布曲线
实践证明,当被测量的一批零件(机床
上用调整法一次加工出来的一批零件) 的数目足够大而尺寸间隔非常小时,则 所绘出的分布曲线非常接近“正态分布 曲线”
正态分布曲线的方程为:
1 y e 2
( x x )2 2 2
利用正态分布曲线可以分析产品质量;
几种产生内应力的工艺过程
毛坯制造中产生的内应力
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因 热胀冷缩不匀以及金相组织转变 冷校直带来的内应力
切削加工的附加应力
切除金属后,破坏了原有的内应力平衡 高温、高压下,局部表面层因不均匀的 塑性变形而产生内应力
时效中产生的二次应力 时效过程冷却阶段产生的二次残余应力
缩短切削力作用点和支承点的距离,
提高工件刚度
选择合理的零件结构和断面形状
提高刀具刚度;改善材料性能 合理装夹工件,减少夹紧变形
4.工艺系统热变形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现象 工艺系统受热升温而使工件、刀具及机 床的许多部分会因温度升高而产生复杂 变形 改变工件、刀具、机床间的相互位置 破坏刀具与工件间相互运动的正确性 改变已调整好的加工尺寸 引起切削深度和切削力改变 破坏传动链的精度
近似的刀具轮廓带来的误差
例如用模数铣刀铣齿轮,由于:铣刀的
成形面不是纯粹的渐开线;模数相同而 齿数不同的渐开线齿轮齿形是不同的, 一把铣刀铣一组齿数的齿轮,故存在原 理误差
再如,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时,滚刀也
是采用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蜗 杆代替渐开线蜗杆
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机床几何误差 包括机床本身各部件的制造误差、安装 误差和使用过程中磨损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零件加工中的各种误差
•调整误差 •机加工前,对机床、夹具、刀具调整中; •定位误差 •夹紧误差 •制造误差 •由切削力、惯性力、刀具磨损、切削热等引起; •测量误差 •因残余应力产生的误差 •工件加工、测量好后; •加工原理误差 •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方法。
•机加工中的原始误差可归纳为:
•分析:这是椭圆的参数方程,加工出的孔呈椭圆形, 圆度误差为A。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2) 车削时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4.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的影响因素
•主轴的误差
•影响主轴回转运动 误差的主要因素
•轴承的误差 •轴承的间隙 •与轴承配合零件的误差
•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和热变形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床,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三、机床误差
• 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损都直接影响 工件的加工精度。机床误差可归纳为:
•机床误差
•机床导轨导向误差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 •机床传动链的误差
•1、机床导轨误差
• 机床导轨是实现直线运动的主要部件,其制造和装配精度 是影响直线运动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这时,引起调整误差的因素有: • 1)测量误差。由量具本身精度度、测量方法及使用条件引起。
• 2)进给机构的位移误差。在微量调整刀具的位置、低速微量进给中,
常常出现进给机构的“爬行”现象,其结果使刀具的实际位移与刻度盘上的 数值不一致、造成加工误差。
• 3)试切时与正式切削时切削层厚度不同的影响。精加工时,切
•(2)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
• 对滚动轴 承适当预紧
•可消除间隙 •增加轴承刚度 •均化滚动体的误
差
• 微量过盈可使轴承内、 外圈和滚动体的弹性变形相 互制约,这样既增加轴承刚 度,又对滚动体的误差起均 化作用,因而可提高主轴的 回转精度。
•(3)使主轴的回转精度不反映到工件上 • 常采用两个固定顶尖支承,主轴只起传动作用。工件的回 转精度完全取决于顶尖和中心孔的形状误差和同轴度误差,而 提高顶尖和中心孔的精度要比提高主轴部件的精度容易且经济 得多。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原始 •误差
•工 艺系 统
•加工 过程
•工艺系 统制造 和磨损
•机床的制造和磨损 •夹具的制造和磨损 •刀具的制造和磨损
•工艺系 统热效应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工件残余应力变形
•调整误差
•定位误差、夹紧误差
•制造误差
•测量误差
•加工原理误差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削刃只起挤压作用而不起切削作用,但正式切削时的深度较大工件。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2)调整法调整 •影响调整精度的因素有:
•1)上述影响试切法调整精度的因素,因为采用调整法对工艺系统进行调整 时,也要以试切为依据。 •2)用定程机构调整时,调整精度取决于行程挡块、靠模及凸轮等机构的制 造精度和刚度; •3)用样件或样板调整时,调整精度取决于祥件或样板的制造、安装和对刀 精度; •4)工艺系统初调好以后,—般要试切几个工件,并以其平均尺寸作为判断 调整是否准确的依据。由于试切加工的工件数(称为抽样件数)不可能太多, 不能完全反映整批工件切削过程中的各种随机误差,故试切加工几个工件 的平均尺寸与总体尺寸不能完全符合,也造成加工误差。
•注意:实际中常是这几种误 差的合成。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 端面圆跳动——瞬时回转轴线 沿平均回转轴线方向的轴向运动。它 主要影响端面形状和轴向尺寸精度。
• 径向圆跳动——瞬时回转轴线始 终平行于平均回转轴线方向的径向运 动b。它主要影响圆柱面的精度。
• 角度摆动——瞬时回转轴线与平 均回转轴线成一倾斜角度,但其交点 位置固定不变的运动。在不同横截面 内,轴心运动误差轨迹相似,它影响 圆柱面与端面加工精度。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4.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 •(1)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
•首先应提高轴 承的回转精度
•选用高精度的滚动轴承 •采用高精度的多油楔动压轴承 •采用高精度的静压轴承
•其次应提高轴承 组件的接触刚度
•提高箱体支承孔的加工精度 •主轴轴颈的加工精度 •与轴承相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三、误差的敏感方向
• 在加工过程中,各种原始误差的影响会使刀具和工件间正 确的几何关系遭到破坏,引起加工误差,各种原始误差的大小 和方向各不相同,而加工误差则必须在工序尺寸方向度量。因 此.不同的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有不同的影响。 • 当原始误差的方向与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时,其对加工 相度的影响最大。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20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11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5.1 概 述
•零件的加工质量是保证机械产品工作性能和产品寿命的基础。
•加工精度 •衡量进行加工质量的指标有两方面 •表面质量
•本章的任务是讨论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问题。
•一、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
差 •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刀具和工件
•尺寸精度 •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 •(1)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和形状精度也要 求高。形状公差应限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公差应限制在尺 寸公差内。
•(2)当形状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不 一定要求高。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4、加工精度与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关系 •一般地,加工精度要求↑ ,加工成本↑ ,生产效率↓ 。 •5、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 • 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就是弄清各种原始误差对加工精 度影响的规律,掌握控制加工误差的方法,以获得预期的加 工精度,必要时能指出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二、调整误差
• 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是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这样或 那样的调整工作不可能绝对地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
•工 艺 系 统 的 调 整 的 基 本 方 式
•(1)试切法调整 •(2)调整法调整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1)试切法调整 •应用:单件小批生产中。
• 方法:对工件进行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直到达到 要求的精度为止。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3. 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端面圆跳 动 •1)对圆柱面的加工
•无影响;
•2)对加工端面的影 响
•如图(a)
•3)对螺纹加工的影 响
•如图(b)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2)径向圆跳 动 •使工件产生圆度误差,但影响程度因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异。如: •1)镗孔时 •设原始误差:主轴径向回转误 差表现为y向简谐运动。 h=•A在co任s一时刻刀尖a的位置为:
•6、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结合起来应用。一
•因素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
是先用统计分析法寻找误差的出现规律, 初步判断产生加工误差的可能原因,然后 运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试验,以便
迅速、有效地找出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原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二、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1、原始误差 •机床 •夹具 •刀具 •工件
•下面以外圆车削为例说明两者的关系。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 如图,车削时工件的回转轴线为O,刀尖正确位置在A。设某一瞬时由
于各种原始误差的影响,使刀尖位移到A’,AA’即为原始误差δ,它与OA间 的夹角为φ,由此引起工件加工后的半径由R0=OA变为R=OA’,故半径上 的加工误差△R 为:
•可以看出:
•构成了机械加工系统
•亦称机械加 工工艺系统
• 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的形成,归根 到底取决于工件和刀具在切削过程间的相互位置。由于工艺系
统存在各种原始误差,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反映为加工误
差。由此可见:
•工艺系统误差是“因”,是根源; •故:工艺系统误差称为 •加工误差是“果”,是表现。 原始误差。
• 机床导轨误差多达21项。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 机床导轨误差多达21项。3× 6+3=21 。
• 机床导轨误差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1)直线导轨导向精度的主要内容有: •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 •导轨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 •导轨面间平行度(扭曲)误差 •导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误差
间的正确位置发生偏移,因而加工出来的零件不可能与理想的
要求完全符合,两者的符合程度可用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
来表示。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1、机械加工精度: • 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 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2、加工误差: • 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 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加工精度越高,则加工误差越小,
•3、滚齿加工
• 滚齿加工用的齿轮滚刀有两种误差: • 一是切削刃齿廓近似造形误差,由于制造上的困难,采用阿基米德基本 蜗杆或法向直廓基本蜗杆代替渐开线基本蜗杆; • 二是由于滚刀刀齿数有限,实际上加工出的齿形是一条折线,和理论上 的光滑渐开线有差异。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 注意:采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虽然会 带来加工原理误差,但往往可简化机床或刀具的结构,提高生 产效率,有时反而能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因此,只要具误差 不超过规定的精度要求、在生产中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 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是指主轴的瞬时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 回转轴线(瞬时回转轴线的对称中心),在规定测量平面内的变 动量。变动量越小,主轴回转精度越高;反之越低。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2.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的形 式
•端面圆跳动(轴向漂移)
•主轴的回转运 动误差的基本形 式
•径向圆跳动(径向漂移) •角度摆动(角向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