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分析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诵课文,研讨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理解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材分析】

1、《故都的秋》是必修2散文单元的第二篇,它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现代散文名篇。但由于学生对作者并不熟悉,再加上当时的年代过于久远,学生在学习中把握文章内含的意蕴和情味会比较困难,因此在学习前要让学生对相关的背景有所了解。

2、抓住课文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的全文的文眼,总领了作者故都的秋的描述,文章围绕其展开。

3、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将自己代入进去。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初中时已接触过朱自清先生的《春》,《背影》等散文,前面又学过了《荷塘月色》,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都知道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如何结合文章去理解仍有所欠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兴趣去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鉴赏各类散文作品的能力。【教学方法】

1、移情法。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诵读法。“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

3、合作探究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朗读感知、把握文章的结构。

第2课时:探究文本,研讨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检查,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已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一起来背一下其中描写秋景的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词中简单几笔就勾勒了一幅充满生机画面绚美的湘江秋景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都的秋》,看看秋之于作者,又有怎样的秋色、秋声、秋味?

二、分析点拨

(一)知人论世:

1、郁达夫(1895-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代表作: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2、《故都的秋》写作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二)学生合作,破题感知:

问题1:“故都”当时叫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所谓故都的秋也是北平的秋,那么你觉得把题目改为北平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故都”二字点出了北平的人文内涵,而“秋”是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因此标题,既体现了人文景观又体现了自然景观,蕴含着作者对这座历史名城的深情眷恋和向往。

三、研讨任务:(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任务1:故都的秋给作者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文中找出原句勾画)

任务2:为了表现故都秋味,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几幅秋天的画面?试做概括。

任务3:除了故都的秋,文中还写了哪里的秋?它有何特点?

(学生展示,教师明确):

任务1:原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点拨:全文的文眼。

文眼的作用:总领全文,文章围绕其展开;作者感情的凝聚点,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画龙点睛,点出文章主旨。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任务2:秋晨小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任务3:南国之秋(江南之秋):

特点:“慢,润,淡,多雨而少风”,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手法:对比,通过对比展现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喜爱、赞美和向往。

四、小结归纳。

1、复习相关文学常识,文章写作背景。

2、选择一幅你喜欢的秋景图,朗诵,品读。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检查,课前诵读

学生课前自主诵读,熟悉文章情感。

二、分析点拨

1、研讨本文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教师朗诵或学生代表朗诵3-11段:

其他学生任务:

一是圈出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任务 1:观秋色:

(1)现在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明确: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2)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调。

(3)面对这么多的冷色,作为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自然会产生一种冷清的感觉,这也正是作者所说的故都的秋的“清”。正如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

任务2:听秋声:

(1)色彩的角度也就是视觉的角度,作者以眼前所见表现心中所感。那么除了视觉的角度,本文还有什么角度?

明确:听觉

(2)文中主要有哪些声音?

明确:鸽飞声、蝉声、风雨声、互答声。

(3)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明确: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举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任务3.品秋味

(1)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青天下,连鸽子飞这样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以声衬静,通过描写人闲坐院内,静听鸽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孤独、悲凉。这“悲凉”就是故都的秋味。

任务4:情景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