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月 Vol.40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Sep. 2018
────────── 收稿日期:2018-04-23 修回日期:2018-05-25 作者简介:尹新瑞(1986-),男,山东滨州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政策。
-66-
哲学经济学研究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尹新瑞
(南开大学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系,天津 300071)
摘 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三种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也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在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上,三种理论流派采取了不同的理论预设,从而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咨询治疗技术。
文章分析了三种主要心理学理论关于人性的不同观点以及所采取的心理咨询技术,认为社会工作学界和实务界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研究和运用以上三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时,应注重对中国文化特异性的考察。
关键词:人性观;性善论;性恶论;儒家 中图分类号:C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8)05-0066-05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5.013
Good and Evil of Human Nature: Three Major Schools’ Psychological Ideas
of Human Nature and its Indigenization
YIN Xin-rui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Humanistic psychology, psychoanalysis, and behavioral psychology are three major schools of psychology which are also called three major forces of psychology. In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three theoretical schools adopted different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s and thus determined their different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Thre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echniques adopted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e best way to apply the abov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treatment models should focus on specificity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 the theory of sexual evil; Confucianism
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和社会工作界常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
由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三种理论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咨询技术。
本文在对三种理论关于人性不同假设及其治疗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传统儒家人性观思想的分析,探讨以上三种理论及治疗模式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本土化路径。
一、人性观:性恶论、性善论、无善无恶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
1. 决定论的人性观
首先,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是一种决定论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的形成受当时主流的科学学说和其他哲学流派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物理学领域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学中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的确立,不但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心理活动创造了条件。
人类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影响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定,使他的人性观深深打上了物理学和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烙印。
受此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所有行为和思想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
尹新瑞: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67-
有其原因,每一动作、动机都有决定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如果人们对人类的行为仍然感觉是神秘的,那是因为对人类内心的驱动力量和影响行为的体验揭示的不够[1]。
弗洛伊德这种决定论思想影响了他关于人性的论点,因此在对人性的认识上他认为人性是由无意识本能决定的。
弗洛伊德早期关于人性的认识中,他认为人是无意识的,决定人的无意识以及给予人的无意识活动以巨大能量的是人的性欲或性本能,性欲或性本能是人性的根本内容。
弗洛伊德曾经认为人有两种基本本能,“一种是自我保存的本能或自我本能,另一种是性本能”[2]。
后来弗洛伊德修正了这个观点,他发现这两种本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将这两种本能统称为“性本能”或“生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是无意识的动物而不是有意识的动物;人是性欲的动物而不是理性的动物,人和动物相比没有特异性。
后来弗洛伊德修正了他早期的本能论点,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在其学术生涯后期的重要著作《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写道“最近我发展了本能的观点,在这里我坚持这个观点并把它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按照这个观点,我们把本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本能或叫作爱的本能(Eros ),它
是一个非常惹人注目和比较容易研究的本能。
”
[3]弗洛伊德在强调人的动物性和本能的同时并未完全忽略人的社会性。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升华就是人的社会性,他指出每个人都从自我利益出发,追求自身的幸福,在此过程中个体将他人作为达成自身目的的手段。
因此,弗洛伊德虽然承认人的社会性,但他这种观点仍然是从其本能论观点出发而讨论的。
总体而言,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是一种决定论的人性观,人本身没有自主性,人的行为是受非理性因素、本能和潜意识决定的。
2. 性恶论的人性观
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既然是从动物进化而来,那么人身上应该保留了动物本能。
基于此,弗洛伊德指出跟动物一样人的行为也受潜意识和本能的影响,并且人和动物一样是非理性的,具有各种本能和潜意识内驱力。
这种本能和内驱力是人行为的动力,它们按照唯乐原则行事,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使人表现出性
欲、攻击、残酷、毁灭他人与自身等“恶”[4]。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写道“人类并不是希望被人爱的仁慈生物,也不是在遭受攻击时最善于保护自己的仁慈生物;相反,他们属于那种被认为在本能天赋中攻击性占最大份额的生物……。
”[5]弗洛伊德强调为避免本能和潜意识内驱力造成破坏性后果,社会需要创设一系列的监督和规约机制用以压抑和制约本能和潜意识内驱力。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是人性本善,至少是中性的,这种观点建立在该学派的类本能论、潜能论和实现论的基础上[6,p379]。
1. 类本能论
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不同,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是受类本能的激发,类本能是善的,是令人赞美的,马斯洛认为“如果我们的本能冲动与其说是掠夺性的,不如说是友爱性的;与其说是使人憎恶,不如说是令人赞美的”[6,p379]。
马斯洛进一步指出“这些微弱的类本能倾向是好的,值得人们期望的,是健康的而不是邪恶的”,甚至他认为“在人的本性中没有一丝一毫趋向邪恶行为的类本能倾向”[6,p379]。
2. 潜能论
马斯洛认为人都有不断发展、完善的潜能,这些潜能深蕴于人的内部天性中,并使人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
潜能不仅仅“将要是”或“可能是”,而且它们现在就存在着。
人不仅具有生物潜能而且还具有心理潜能,这种心理潜能由遗传而来,并能够持续存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类本能,或者说是人类一种高级需要或冲动即对于友爱、公正、审美等的需要,这些需要虽然比较微弱,但是只要环境条件适当,便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对人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3. 实现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认为人具有不断发展和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决定着人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前进发展的驱力。
罗杰斯认为,这种倾向是人性本善的根本驱力和唯一动机,在这种倾
第40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月 -68-
向的引导下,人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马斯洛也认为,因为自我的内核是美好的、值得信任和有道德的,因此只要外部条件能够使个体拥有自我选择的自由,那么个体能够按照自身需要作出最优选择。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善,人性具有道德性、建设性、可信赖性等价值取向。
与弗洛伊德对人性持悲观论调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对人性持一种乐观主义态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坚持“习性论”,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否认遗传和本能的作用,心理学也不需要本能这个词,认为人除了身体结构外,没有在其祖先或父母那里遗传任何东西。
华生认为人类行为都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匹配或者刺激之后的强化。
在经典刺激反应公式S-R 中,刺激(S )指的是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变化,反应(R )则是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这样华生将人类行为简化为某种物理化学的变化引起的另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人类本身是完全被动的,人类行为完全是外部环境或内部化学变化的被动产物。
基于此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没有善恶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二、问题界定与治疗:不同的思路与方法
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人性观的不同预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人类心理问题的界定和治疗方法。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从人性本恶的原则出发,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和潜意识驱力决定的,本能和潜意识驱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其本身是非理性的,因此为了限制这些本能冲动,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通过增强“自我”功能以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从而限制“本我”。
由于自我、本我、超我等处于不同的意识层次,它们之间的冲突处于无意识层次,神经症患
者很难察觉。
因此,患者虽然能够感知自己出现的各种神经症的症状,但却并不知道导致这些神经症的原因。
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不在于消除各种心理症状,而是重点揭示冲突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将无意识层次发生的各种紧张、冲突,通过心理治疗技术导引到意识层面,使患者能够意识到并领悟冲突产生的原因,一旦患者能够在意识层面认识到无意识层次出现的冲突,神经紧张等症状则会消失。
为此,在治疗过程中,精神分析理论特别强调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治疗师通过催眠、自由联想等方法协助受助者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潜意识驱力和本能冲动,从而消除患者神经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不过由于以下原因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十分冗长。
一方面由于无意识层次的冲突很难通过患者进行回忆而呈现出来,治疗师本身对患者具体压抑了哪些个人经历不得而知,因此无法进行心理分析。
另一方面,由于所谓的“两级获益”①
患者本身也不愿意在患病状态下走出,因此导致治疗的困难。
再者,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验对当前认知、情感、行为等的影响,因此在治疗中往往通过多种治疗方法协助患者追溯其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验,这也导致了治疗过程的反复与冗长。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性本善论出发,认为人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和倾向,人不需要控制自己的需要,正因为现实世界中设置的诸多障碍对人类的需要加以控制,才使人表现出“恶”。
人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能力,而这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需要的能力与人的现实状况之间存在张力,因此人具有引导、调控、发现自己问题并消除问题的能力。
治疗者的任务就是引导、帮助患者认识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与这种理论一致,人本主义者建立了非指导性疗法、患者中心疗法等。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理论家和代表人物,马斯洛特别指出非指导性疗法在治疗中的作用,他强调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不应告诉患者怎么做,或者以命令的方式对待患者。
马斯洛用哥哥与弟弟的关系来形容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治疗师的理想角色和任务是承担责任的
尹新瑞: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69-
兄长帮助弟弟进步,换句话说治疗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该协助患者按照其自然具有的天性来选择自己成长的方式和道路,而不是只告诉患者应该怎么做。
另外马斯洛强调在治疗关系中要顺其自然而非刻意干预,他指出“好的咨询家是尊重求助者的内在本性、本质和精华所在,让他认识到让他达到美好生活的最佳途径就是充分的成为他自己”[7,p266]。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马斯洛认为治疗师应该采取一种被动的策略,在接受的意义上去聆听患者的主诉,而不是干扰或者是指导,他写道“优秀的治疗家必须能在接受的意义上而不是在获取的意义上去听,以便能够听到实际说的是什么,而不是听到他期望听到的,或他要求听到的东西,他必须不对自己施加影响而是让话自然地流到他耳朵中来,能否成为接受的和被动的,这是划分任何学派优秀的和蹩脚的治疗家的标准”[7,p78]。
罗杰斯的案主中心疗法强调治疗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情境,使患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朝积极的方向不断迈进。
基于此,案主中心疗法致力于发展自由接纳的关系,促进患者积极的自我辅导。
案主中心疗法并不认为治疗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是有效的,治疗师的介入和指导并不一定产生积极的后果。
在案主中心疗法中,治疗师的责任在于协助患者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提高个体的自主性和统和性,依靠患者自身的力量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罗杰斯认为问题并非治疗的焦点,焦点在于充分激发案主潜能,协助案主成长,当案主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个体能够更加整合和完整地接纳自己,那么患者进而能够以更自主、更负责的方法处理任何现在和将来面临的问题。
总之,在案主中心疗法中,治疗者的责任在于善于倾听患者的陈述,挖掘案主潜能,帮助患者成长,从而使患者能够消除那些扭曲了的个人经验,并且接受那些一直被否定的情绪和经验,最终促成相关问题的解决。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人性本无善恶,人类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环境和外部刺激对人类行为的形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基于此,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正常行为的产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对问题行为
的矫正应采取产生正常行为的方法来进行。
从治疗对象方面看,行为主义重点关注患者的非适应性行为,并且更加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由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否认本能及本能的作用,因此与精神分析疗法相比,行为主义疗法不关注个体行为的深层次动因,而且行为主义疗法更加系统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从治疗过程来看,行为主义疗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行为分析、实际治疗和效果评估。
在行为分析阶段治疗师一般会对非适应性行为进行初步分析,探索问题产生的动机,最后确定靶向行为;此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治疗方式和治疗计划,治疗计划完成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从具体方法上看,行为主义心理学所主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冲击疗法、思维阻断法、强化疗法、放松训练法等。
三、本土化:对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
由于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认知不同,导致了它们在对人类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然而,以上三种理论和方法主要基于西方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并且在被纳入社会工作理论和治疗体系后,经过西方社会工作学者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提炼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工作治疗模式,因此这种理论体系和治疗模式必然是契合西方社会文化和案主需求的。
由于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治疗模式的缺乏,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仍然主要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治疗模式为研究和实践蓝本。
就人性观而言,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关于人性的观点与西方文化语境中产生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体系有很大不同。
总体而言,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关于人性的观点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三品论”等观点,主流的观点是“性善论”。
然而无论是对人性主张何种观点,都认为应该发挥人性中的善性,如孟子的“集义”“明道”“配义于道”,陆九渊的“切己自反”“发明本心”,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都主张对本性中的善端加以发挥,从而“养浩然之气”“尽心、知性、知天”。
即使是主张“性恶论”“性善情恶”“性三品”等
第40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月 -70-
观点的学者,也主张通过后天的教化和道德修养去掉人性中的恶性,恢复和发扬人性中的善性。
如荀子主张“解蔽”“化性起伪”,董仲舒主张“教化”,李翱主张“复性”等[8]。
因此,总体来看儒家学者对人性都持一种积极的看法,认为无论是“性善”“性恶”,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激发的,都承认人有良知,人性中有善的一面,通过后天努力、道德修养不但可以保有善性甚至可以“复性”,使善性克服恶性从而使人性得以完善,塑造儒家式的完美人格。
不同于精神分析理论将人与动物相等同从而得出人性恶的论点,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善性,人可以通过保有或后天的修养发挥自己的善性从而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同时儒家也主张个体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或挫折时,“反求诸己”通过自省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来探究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存在的矛盾。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人性本善,似乎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强调的性善论存在某种相似性,然而两者之间仍存在实质性差别。
根本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性本善思想根植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强调个体人性的发展与完善,甚至认为外界环境对人性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主张个体拒绝外界环境对自身的干扰。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性善论强调个体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和后天教育来保有和发扬个体的善性,后天教育和环境在人性善性发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儒家对人性的研究是将其置于人与人、社会、自然等更宏大的环境中加以考察,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视作孤立封闭的个体的观点有很大不同。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比,儒家思想关于人性的观点并未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孟子主张的“反求诸己”以及荀子的“化性起伪”等观点都强调个体通过道德修养和后天教育对发扬人性善端的重要性,这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单纯将人视为外界环境和刺激的被动产物是不同的。
除了人性观之外,儒家强调个体对家庭、家族、社区、国家的责任以及个体在族群和社会群体中的角色和期望,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天人合一的人伦秩序等,在伦理修养和道德行动上强
调个体的自我内省和修养,强调邻里互助和人际和谐,尊老爱幼,注重人伦关系和血缘亲情。
以上构成了中国传统人伦关系和社会生活格局,这些特质迥异于西方文化和价值伦理。
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开展、实施的,因此作为社会工作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对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的自反性、自明性和反身性,避免将西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视为研究和实践的蓝本而忽略本土文化和地方性文化的特异性[9]。
同时,社会工作研究者、教育者和实务工作者应不断对实务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发展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注释]
①两级获益:两级获益指的是一方面患者本身的患病状态
使无意识得到了虚幻的满足;另一方面,患者的患病使其能够获得亲人、朋友的特殊照料,从而降低了应激压力。
[参考文献]
[1] Robert D Nye.石林,袁坤,译.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
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9.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苏晓离,刘福堂,译.精神分析引论
新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110.
[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林尘,张焕民,陈伟奇,译.自我与本
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89.
[4] 秦彧.论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的转换及其意义[J].商丘
师范学院学报,2009,25(5):113.
[5] 赫根汉.何瑾,等译.人格心理学[M].海口:海南人民出
社,1986:45-46.
[6]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379.
[7] 马斯洛.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
民出版社,1987:78,266.
[8] 韩丽华.回归诚明:李翱《复性书》研究[M].成都:巴蜀
书社,2015:66.
[9] 李芳.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唐山师范学院学
报,2008,30(3):148-150.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