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 下册 数学思维训练 教案

合集下载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学前班数学思维活动教学设计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学前班数学思维活动教学设计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学前班数学思维活动教学设计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学前班数学思维活动教学设计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都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在学前班阶段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成为了许多家长和教师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前班的孩子以趣味活动的方式培养数学思维。

一、利用故事情景创设数学思维活动通过故事情景创设的数学思维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

比如,在故事中引入动物园的场景,可以通过数数动物的数量、分辨动物的图形等活动,让孩子在参与故事情境中培养对数字和几何形状的认知能力。

二、利用玩具和游戏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玩具和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且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可以利用积木、拼图等玩具,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玩耍的同时学习数学。

比如,捏面团制作各种形状、用积木建造简单的几何图形等,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运算能力。

三、结合自然环境进行数学思维拓展自然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可以借助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公园中进行数数游戏,让孩子统计公园中的花朵数量或者鸟类种类;在菜市场中让孩子用秤称水果的重量等。

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孩子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四、通过数学游戏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游戏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有效工具。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应用。

比如,猜数字游戏、数学拼图游戏等,这些游戏既能引发孩子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借助科技工具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科技工具为培养孩子数学思维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利用数学APP、数学学习网站等线上工具,让孩子在娱乐的同时增强数学能力。

通过这些科技工具,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学习,拓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在学前班阶段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针对性的早期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本教案旨在为幼儿园的数学思维训练提供一套全面有效的教学方案。

二、数学思维的培养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

3. 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4. 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和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策略1. 组织情境化教学:通过有趣、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发幼儿的思维活动。

2. 强调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发展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问题、启发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强调巩固和复习:巩固和复习是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要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反复巩固和复习。

四、数学思维训练的具体教学内容(一)观察分类练习通过观察和分类,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分类思维。

(二)数量对比练习通过对比不同数量的物品,培养幼儿的数量意识和数学思维。

(三)形状识别练习通过识别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幼儿的形状意识和几何思维。

(四)问题解决练习通过提出简单问题,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五、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活动设计(一)观察分类练习1. 活动名称:找一找活动内容: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并观察教室中的物品,然后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

最后让幼儿解释他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数量对比练习1. 活动名称:果蔬大比拼活动内容:准备一些水果和蔬菜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数量,然后让幼儿按照数量进行排序,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数量意识,让幼儿学会对不同数量进行比较。

幼儿园数学教案:数学思维训练

幼儿园数学教案:数学思维训练

幼儿园数学教案:数学思维训练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好的数学思维基础,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并探索数学世界,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一、数形结合,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的兴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难以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意愿。

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将数学知识与幼儿园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创造多种趣味性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化和绘本化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例如,在形状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具体事物的形状辅助,比如:教室的窗户是正方形、圆面镜子、长条形的沙发等,帮助幼儿理解形状的概念;在数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具体的实际情境,如儿童节会发糖果,每个幼儿可以拿几个糖果等。

这些情境既能让幼儿深刻理解各种形状和数字,也可以树立幼儿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意识。

二、创造多元化教学方式教育领域中,讲解、演示、实验、问答、观察、记录、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都被广泛运用。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兴趣和学习特点,适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数字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卡片、数字积木等辅助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及认识数字大小关系,通过数字游戏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还能让幼儿在愉悦美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

数学思维是指在数学知识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发现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学应该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思考题目、鼓励幼儿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等方式,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提升。

比如,在形状教育中,教师指导幼儿通过比较、分类、复合等方面,发现形状潜在规律;在数字教育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玩数字游戏,提高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激发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数学思维训练教案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2. 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难点: 1. 引导幼儿进行抽象思维; 2. 培养幼儿的创意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学思维训练卡片、数学游戏道具; 2. 纸笔、彩色纸、剪刀。

教学内容安排:一、引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数学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使用一张关于数字的图片或数学谜题。

2. 向幼儿提问:“你们喜欢数学吗?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哦!今天我们要进行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思维训练,一起来看看吧!”二、活动一:观察练习(15分钟) 1. 教师拿出数学思维训练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图片或模式。

2. 教师将卡片分发给每个幼儿,然后挑选一个卡片进行展示。

3. 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卡片上的内容,然后向其他幼儿描述卡片上的图片或模式,其他幼儿需要据此画出相同的图片或模式。

4. 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绘制出正确的图片或模式。

三、活动二:问题解决(20分钟) 1. 教师准备一系列数学问题,可以涉及数学运算、几何形状、数量关系等。

2. 将问题以界面呈现给幼儿,例如使用PPT、海报等。

3. 引导幼儿仔细阅读问题,然后让他们动脑答题,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4. 鼓励幼儿在解题过程中互相讨论,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幼儿讨论答案的正确性。

四、活动三:数学游戏(20分钟) 1. 教师准备数学游戏道具,例如拼图、计数棋盘、植物叶子等。

2. 分发游戏道具给每个幼儿,然后向他们解释游戏的规则和目的。

3. 在游戏中,要求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例如拼图的形状和位置、计数棋盘上的数字规律等。

4.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逻辑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逻辑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逻辑思维训练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数学活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数学教具和素材,如数字卡片、计算器、几何图形等。

2. 教室环境的布置,例如把教室分成不同的学习区域:数字区、形状区等。

3. 教学辅助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和导入(15分钟)1. 利用数字卡片和计算器,让幼儿回顾数的认知和基本计算。

2. 提问幼儿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如“1+1等于几?”、“你会数数到多少?”等。

二、逻辑思维训练(30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让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利用数字卡片,让幼儿进行数的排列和组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幼儿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如“如果A在B的左边,那么C在哪边?”等。

三、创造性思维激发(30分钟)1. 制作一些数学游戏和谜题,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

2. 给幼儿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解答。

3. 利用故事、图画等方式,让幼儿联想和创造与数学相关的内容。

四、巩固和拓展(20分钟)1. 综合运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数学活动,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2. 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幼儿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数学教育活动,幼儿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训练。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地设计适合幼儿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的数学教育活动,以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数学思维教案学前班

数学思维教案学前班

数学思维教案学前班一、引言数学思维是一种培养儿童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学前班阶段,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和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基本数学概念。

本教案旨在为学前班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

二、目标1.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2.引导幼儿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4.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1. 数字认知活动名称:数字卡片游戏活动内容:教师准备一组数字卡片,卡片上印有从1到10的数字。

幼儿可以通过触摸和数数的方式来认识数字。

教师鼓励幼儿按照顺序排列卡片,并与幼儿一起念出每个数字。

2. 数量比较活动名称:量比较游戏活动内容: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将一组物品分成两组,让幼儿观察并判断哪一组的数量多。

通过比较图形、颜色、大小等特征,引导幼儿理解数量的概念。

3. 形状认知活动名称:幻灯片形状游戏活动内容:教师准备一组幻灯片图片,每个图片上有不同的形状。

幼儿可以观察形状,并尝试用手指指出相同形状的图片。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形状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引导,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

4. 排序和分类活动名称:颜色分类游戏活动内容:教师准备一组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小球,并逐步教授颜色名称和分类方法。

四、教学方法1.操作性教学法: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操纵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方法。

2.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3.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相互帮助、互动和分享。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思维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

2.口头回答:教师提出简单问题,让幼儿口头回答,评估幼儿的数学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教案幼儿园数学思维训练

小班教案幼儿园数学思维训练

小班教案幼儿园数学思维训练教案:幼儿园数学思维训练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数学思维的训练,幼儿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小班幼儿提供一系列数学思维训练活动,帮助他们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并学会运用数学思维。

2. 目标-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 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活动3.1 观察力训练活动一:图形辨认在黑板上或大屏幕上展示不同的图形,要求幼儿观察并辨认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每个幼儿有机会回答问题或描述图形。

活动二:找不同准备一组相似的图形,其中一个图形与其他图形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之处。

让幼儿观察并找出不同之处。

3.2 逻辑思维训练活动三:序列排序提供一组由数字、形状或图案组成的序列,要求幼儿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四:图形推理展示一些图形,并根据一定的规律,让幼儿推理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逐渐增加难度,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3.3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训练活动五:物品分类准备一些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将它们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活动六:建造模型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建造自己喜欢的模型。

4. 教学过程- 在活动开始前引导幼儿思考并预测活动的内容。

- 解释活动的规则和目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

- 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讨论和总结,强调活动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5.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收集幼儿在解决问题中的思考和解决策略。

- 记录幼儿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和观察到的思维发展。

6. 结束语数学思维训练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本教案中的训练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思维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也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学前班教案幼儿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培养

关于学前班教案幼儿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培养

关于学前班教案幼儿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培养学前班是孩子教育中的重要阶段,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学前班,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学前班教案,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

一、培养数学思维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具体的教具或玩具,通过有趣的游戏或活动,让幼儿主动参与并感受数学的乐趣。

2. 引导观察与发现幼儿是天生的观察者和探索者,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及发现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可以利用教具或实物,组织幼儿进行分类、配对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

3. 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例如,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和几何意识。

4. 体验数学乐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感官的参与来体验数学的乐趣。

例如,可以让幼儿亲自参与计数、加减法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培养逻辑思维1. 培养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

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培养推理思维推理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幼儿的推理思维,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推理题目和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推理和归纳。

3. 培养排序与比较能力排序与比较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故事或图片,让幼儿进行排序和比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4. 引导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教案设计示例以下是一个教案设计示例,旨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主题:水果分类目标:培养幼儿的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

活动流程:1. 引导导入:老师向幼儿展示几种不同的水果,并让幼儿观察、发言。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1-100的数字。

2. 能够正确识别最基本的图形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3. 能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简单的计数和运算。

二、教学重点1. 数字的认知。

2. 最基本的图形。

3. 简单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1. 数字的读写。

2. 图形的认知和计数。

3. 简单的运算。

四、教学步骤1. 数字认知(1)认识数字1-1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2)认识数字11-2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3)认识数字21-3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4)认识数字31-4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5)认识数字41-5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6)认识数字51-6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7)认识数字61-7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8)认识数字71-8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9)认识数字81-9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10)认识数字91-100,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2. 最基本的图形(1)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

(2)通过游戏、绘画等进行图形的认知。

(3)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良好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简单的运算(1)认识加减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游戏、绘画等进行简单的运算。

(3)激发幼儿对运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良好思维习惯和计算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幼儿喜欢的游戏、绘画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采用适当的比较和归纳方法,使幼儿快速掌握知识点。

3. 采用集体活动和独立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

六、教学评估1. 从数字认知、图形认知、运算能力的掌握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估。

2. 采用笔试、口头提问、游戏等方式进行评估。

3. 根据幼儿的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数字卡、计算棋盘、数字拼图等数学教具。

2. 图书、游戏等教学资源。

八、教学反思1.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学需要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3篇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3篇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第一篇: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数数游戏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按顺序用口语数到5。

2.学生能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到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运用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数。

二、教学重点1.数数的过程。

2.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如何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表达口语数数。

四、教学准备1.零食一些。

2.计数的数码卡片。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自我介绍,学生了解教师与同学。

(二)核心环节1.计数的数码卡片被散布在桌子上面,一个同学要来计数。

2.其他同学听到后,口语模仿这个同学所数的数数。

3.教师可以在数数过程中提出下一个数应该是什么。

4.当所有的数码卡片都被数完了,教师会给每个同学一些零食当小奖励,让他们互相分享。

(三)阶段总结1.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值得严格关注并理解。

2.口语计数是合理并有效的方法进行计数。

3.数码卡片可以在计数过程中有助于辅助学习。

六、教学建议1.游戏的获胜者不应重视,应该强调合作。

2.建议提前安排一些小奖励作为激励,可以增加就餐时间对同学的意愿。

3.游戏的接受范围应该是学生能够学习并适应的范围。

第二篇: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思维教案-数量比较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从数量上对物品进行比较。

2.学生能够针对不同数量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

3.学生能够理解大小优于数量。

二、教学重点1.物品的大小比较。

2.数量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的进行物品的大小比较。

2.学生如何理解数量和大小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1.不同数量的玩具小车。

2.测量尺。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展示两辆玩具小车并询问同学,这两辆车大小是否相同。

(二)核心环节1.教师出示三辆玩具小车,同时告知学生如何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教师询问学生哪一辆车最大,然后让学生进行测量。

4.教师让学生知道大小并不一定与数量有关。

学前儿童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案

学前儿童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案

学前儿童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案教案:学前儿童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训练,学前儿童将能够:1.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2. 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材料1. 数学教具:拼图、拼珠、积木等;2. 数学练习册;3. 讲解材料: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数学?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了数学思维的例子?Step 2:讲解和示范(10分钟)1. 引导学生认识并操作数学教具,如拼图、拼珠等。

2. 通过示范演示拼图和拼珠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形状、颜色、数量等。

Step 3:实践操作(25分钟)1. 分发数学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

练习内容可包括数字识别、数量排序、简单加减法等。

2.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针对性辅导和指导。

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概念总结与巩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简单的游戏或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册和讨论中的表现,给予个别评价和反馈。

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他们需要加强的地方,并提供相关教学资源。

五、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或闲暇时间,组织相关的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

同时,家长也可参与其中,与孩子一同探索数学的乐趣。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数学练习册中相关的习题,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训练,学前儿童将能够在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得到有效发展。

教案中的整洁美观排版和通顺流畅的语句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关于学前班的数理思维教案

关于学前班的数理思维教案

关于学前班的数理思维教案针对学前班幼儿的数理思维,需要通过安排合适的教育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教学时长、教学程序、评价方法等方面,全面介绍一份学前班数理思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数理游戏、实验等活动,激发幼儿对数理思维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分类能力等数理思维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沟通合作等综合素养。

4. 建立幼儿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培养积极探索世界的习惯。

二、教学时长本教案适用于学前班幼儿,建议每周安排1次数理思维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

三、教学程序1. 热身环节(5分钟)幼儿带来自己最喜欢的数理游戏、书籍等,与小伙伴们分享。

2. 活动一:数字塔(20分钟)a.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b. 活动内容:教师准备一组数字卡片,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地上,每个幼儿手中拿有一个数字卡片,并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在地上。

然后,教师宣布某个数字,幼儿要快速找出它所在的卡片,然后将找到的卡片插到数字卡片组成的塔中,构建一个高度更高的“数字塔”。

3. 活动二:体验水的变化(20分钟)a.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究能力。

b. 活动内容:教师将一个盛满水的水杯放在桌子上,并问幼儿如果往杯子里面放入冰块,会发生什么变化。

然后,让幼儿逐个加入冰块,观察水的变化。

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变化。

4. 活动三:数学拼图(20分钟)a.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拼图能力和认知能力。

b. 活动内容:教师将一组由数字组成的拼图片散落在地上,幼儿需要合理地拼凑出对应的数字图形,并将图形和数字匹配起来。

5. 活动四:小队合作游戏(20分钟)a.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沟通合作和团队精神。

b. 活动内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围成一个圈,其中一个幼儿手中拿有一个球,其他幼儿需要传递这个球,最后传到指定位置的幼儿手中。

如果传球途中有幼儿失误,需要重新开始。

数学逻辑思维学前班教案

数学逻辑思维学前班教案

数学逻辑思维学前班教案教案概述:课程名称:数学逻辑思维学前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3. 培养幼儿合作与观察能力;4. 培养幼儿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和数学概念;2. 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3. 培养幼儿的分类与排序能力;4. 培养幼儿的形状与空间感知能力;5. 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2. 数字的数量意义;3. 数字的比较与排序;4. 形状的认知与分类;5. 空间的感知与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 数字的概念建立;2. 形状与空间的感知差异;3. 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思维训练。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计数器、计算器;2. 形状图示卡片、拼图等;3. 益智玩具:积木、拼图、套圈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认识数字和数学概念1. 导入:通过唱歌、拍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注意力。

2. 呈现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并模仿。

3. 利用计数器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感受数字的数量含义。

第二节: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1. 导入:放置一些小球,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计数。

2. 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者数字卡片进行计数,逐渐增加计数的难度。

3. 利用计数器进行游戏,提高幼儿计数的准确性和速度。

第三节:培养幼儿的分类与排序能力1. 导入:出示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分类。

2.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物品排序,如按大小、颜色等。

3. 利用拼图或图示卡片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分类与排序能力。

第四节:培养幼儿的形状与空间感知能力1. 导入:出示不同的形状图示,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名称。

2.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并描述特定的形状。

3. 利用积木、拼图等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形状感知与空间关系。

第五节: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1. 导入:呈现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找出答案。

2. 利用益智玩具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互动游戏。

3. 引导幼儿模仿并创作自己的数学问题,与小伙伴分享并讨论答案。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学前班数学思维培养活动教学设计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学前班数学思维培养活动教学设计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学前班数学思维培养活动教学设计数学思维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学前班阶段,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数学思维培养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水平,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合学前班的数学思维培养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概述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互动、启发与实践的活动,引导学前班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游戏、故事、实物操作等不同的形式,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观察并描述数学问题。

3. 培养孩子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认识和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 发展孩子的计数和排序能力。

3. 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和几何思维。

4. 提高孩子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5. 开启孩子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数学故事时间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其中,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故事中可以穿插一些数字、形状等数学元素,在故事结束后,提醒孩子们说出故事中的数学知识点,并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总结。

活动二:数学游戏互动设计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如数字拼图、形状配对、计数接龙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游戏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游戏中的策略和心得。

活动三:实物操作探索准备一些数学教具,如计数棒、几何模型等,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和探索。

通过实践,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概念和形象的理解。

活动四:问题解决挑战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鼓励孩子们动脑答题。

学前班教案培养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学前班教案培养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学前班教案培养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学前班教案:培养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认识和理解基本数字概念,如数目、数字符号等;2. 培养观察和发现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3. 掌握基本的计数和计算技能;4.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卡片、计算器、玩具积木等;2. 图书:《数学智慧大冒险》、《小猴子学数学》等;3. 录音设备或音响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通过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让学生数出有多少个相同的物品,如老师桌上的书、学生椅子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计数能力。

2. 数字概念的引入(约15分钟)a. 准备计数卡片,分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依次排队,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教师提问:“请问谁能告诉我排队的第一个数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直至学生排队结束。

b. 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卡片上的数字符号及其对应的数量,让学生尝试一边唱数一边用手指指向卡片上的数字。

c. 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数字符号,并拓展一些常见数字的书写。

3. 数的组成和分解(约15分钟)a. 呈现一些玩具积木,让学生分别选择两个不同数量的积木进行组合,然后向全班展示并说出组合的数量。

比如,“我有3个积木,再加上2个积木,一共是5个积木。

”b. 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或计算卡片来探究相等关系,例如:2+3=5、5-2=3等。

4. 数字的比较(约15分钟)a. 准备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图片,并将它们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一起观察并发现哪个水果的数量最多、最少。

b. 继续展示其他物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排列出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

5. 数的应用(约15分钟)a. 教师通过图书《数学智慧大冒险》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字进行计数和排序。

b. 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6. 总结巩固(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提问学生:“什么是数字?数字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总结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思维简单加减教案

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思维简单加减教案

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思维简单加减教案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思维:简单加减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培养数学思维,重点教授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概念与技巧。

通过具体的实物操作和游戏,引导学前儿童逐步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础知识,并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前儿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前儿童对加法和减法的兴趣与积极性。

3. 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提高学前儿童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材料:1. 实物:水果、玩具、计数卡片等。

2. 游戏道具:数字卡片、数独游戏、连连看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唱数儿歌、展示计数卡片等方式引起学前儿童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认识加法和减法(10分钟)通过实物展示和简单的示范,让学前儿童观察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可以拿出一些水果进行演示,问学生:“如果我有两个苹果,再加上三个橘子,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回答并体验加法操作,然后再进行减法的示范。

3. 实物操作练习(20分钟)准备一些计数卡片,每张上面印有1至10的数字。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计数卡片,让他们根据老师提问的数学问题,互相交流并使用卡片进行计算。

示范练习:老师出示一张计数卡片上面写着数字8,然后问学生:“如果我拿走5个,还剩下几个?”学生可以借助卡片进行计算,培养他们的减法思维。

4. 游戏巩固(15分钟)通过一些策略性游戏,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巩固加减法的学习成果。

可以选择数字卡片游戏、数独游戏或连连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进行实践。

5. 总结和拓展(10分钟)在本节课的结束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以触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的欲望。

例如,提问:“如果我有三个苹果,你有两个橘子,我们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再加上四个香蕉,又是多少个水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幼儿园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幼儿园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幼儿园数学思维培养教案学前教育教案:幼儿园数学思维培养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将来学习其他学科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幼儿园时期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讨论,主要包括独立思考、观察分析、问题解决和创新探索等方面。

一、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期正是孩子开始形成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思考呢?1. 小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例如拼图、积木等,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促使幼儿互相倾听和思考,在合作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2. 提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并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例如,当教师介绍一个新概念时,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觉得它有什么特点?”通过回答问题,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3. 游戏启发: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启发幼儿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谜题,让幼儿自己思考并找出答案。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培养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分析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

幼儿处在世界探索的阶段,如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

1. 自然环境观察: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

例如,带领幼儿到花园里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和数量,并通过提问促使幼儿思考,“你觉得不同花朵之间有什么不同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2. 数学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如比较不同容器中的水量,观察变化规律,并逐步引导幼儿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涂色图案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图案的规律,并完成漏填涂色的图案。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

幼儿时期,教师应培养幼儿主动提问、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班 下册 数学思维训练 教案

学前班 下册 数学思维训练 教案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周课时:1总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猜测、严格检验和不断修正等思考程序,就能发现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重、难点: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例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集体练习15分钟,写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例1 下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找出它的变化规律后,试填出所缺少的图形。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

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第二行最右边的位置。

所以第三行“?”处应填:例3 下图的一组图形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解:每行的第一和第二个平移重叠后变成第三个图形。

可见第三行“?”处为:教学反思:需要老师的提醒大部分同学们才能往规律哪方面想。

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要加强。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改变运算顺序周课时:2总课时:2教学目标: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教学重、难点:找出规律和简便的方法教学准备:例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练习15分钟,写作业20分钟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凑十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2+8=103+7=104+6=105+5=10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 计算1+2+3+4+5+6+7+8+9+10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1+2=3 3+3=66+4=10 10+5=1515+6=21 21+7=2828+8=36 36+9=4545+10=55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

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教学反思:凑十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要运用到很长的算式中,同学们就看不出来了,多做这样的练习应该会熟练些。

学前班教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案

学前班教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案

学前班教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案第一部分: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基础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其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更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创造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学方法,帮助学前班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通过游戏、故事和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理解并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

2.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解决问题、排序和分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性: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数字认知与数量概念教学内容:- 数字0-10的认知与书写;- 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卡片游戏、数数游戏等进行数字认知训练;- 利用实物教具或图片,让学生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 数的分类与排序教学内容:- 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

教学方法:- 使用数卡片,让学生进行数字的排序练习;- 利用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感知数字的大小关系。

3. 数的组合与分解教学内容:- 理解数字的组合与分解;- 掌握简单加法和减法概念。

教学方法:- 利用故事情境,让学生进行数字的组合与分解练习;- 使用计数棒或其他教具,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形状与空间教学内容:- 认识基本的二维形状;- 理解物体位置和方向。

教学方法:- 利用拼图游戏、塑料几何体等教具,让学生认识并描述基本形状;- 进行方位指挥、寻找物体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第四部分:课堂活动设计1. 识数游戏- 活动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

- 活动过程:老师或学生出示不同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回答数字名称和书写正确的数字。

2. 数字排序-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排序能力。

- 活动过程:准备一组无序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数学思维训练幼儿减法教案

数学思维训练幼儿减法教案

数学思维训练幼儿减法教案教案标题:数学思维训练幼儿减法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或数学符号卡片(包括加减号和等号)。

2. 图片或实物道具,用于引入减法概念。

3. 工作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入减法概念: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数量的变化。

例如,展示一张有5个苹果的图片,然后拿走2个苹果,问幼儿还剩下几个苹果。

引导幼儿理解减法是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得到剩余的数量。

2. 引入减法符号:“-”和“=”。

解释减法符号的含义,并示范如何使用减法符号表示减法运算。

活动一:口头练习1. 通过口头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减法思维训练。

例如,问幼儿:“你有3个糖果,你吃掉了1个,你还剩下几个?”鼓励幼儿用口头语言回答问题,并帮助他们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活动二:实际操作1. 使用数字卡片或数学符号卡片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例如,给幼儿发放数字卡片,让他们模拟减法运算。

例如,给幼儿两张卡片,一张写有数字“5”,另一张写有数字“2”。

引导幼儿将两个数字卡片放在一起,然后拿走“2”的卡片,问幼儿还剩下几个。

鼓励幼儿用卡片表示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三:游戏练习1. 设计一个减法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减法训练。

例如,准备一些彩色笔和工作纸,在纸上画一些简单的图形,然后让幼儿选择一个图形,用彩色笔涂掉一部分,问幼儿涂掉了几个部分,还剩下几个部分。

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总结:1. 复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符号。

2. 强调减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激励幼儿继续进行减法思维训练,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评估:观察幼儿在口头练习、实际操作和游戏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减法概念和运算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周课时:1总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猜测、严格检验和不断修正等思考程序,就能发现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重、难点: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例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集体练习15分钟,写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例1 下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找出它的变化规律后,试填出所缺少的图形。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

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第二行最右边的位置。

所以第三行“?”处应填:例3 下图的一组图形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解:每行的第一和第二个平移重叠后变成第三个图形。

可见第三行“?”处为:教学反思:需要老师的提醒大部分同学们才能往规律哪方面想。

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要加强。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改变运算顺序周课时:2总课时:2教学目标: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教学重、难点:找出规律和简便的方法教学准备:例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练习15分钟,写作业20分钟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凑十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2+8=103+7=104+6=105+5=10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 计算1+2+3+4+5+6+7+8+9+10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1+2=3 3+3=66+4=10 10+5=1515+6=21 21+7=2828+8=36 36+9=4545+10=55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

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教学反思:凑十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要运用到很长的算式中,同学们就看不出来了,多做这样的练习应该会熟练些。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速算与巧算(二)周课时:4总课时:4教学目标:1、改变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2、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凑整法,找规律教学准备:例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练习15分钟,写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简单的凑整法有的同学还是能听懂,但找规律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综合练习周课时:5总课时:5教学目标:1、能按单双数的规律填数。

2、能找不同。

3、能数出图形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能按单双数的规律填数。

能找不同。

能数出图形的个数。

教学准备:练习教学时间:新授30分钟,练习30分钟教学过程:1、按规律在()里填数。

(1)3,5,7,( ),11(2)2,4,6,8,( ),( )。

(3)1,2,4,7,11,( ),( )。

3、数一数。

4、一根绳子有2个头,三根半绳子有()个头。

5、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乓球,每人打了()小时。

6、8个人排成一排,从左边数起,小明排第7,从右边数起,小明排第()。

7、红花、黄花一共有9朵,猜一猜,红花最多有()朵。

8、华华家上面有3层,下面有2层,这幢楼共有()层。

9、把4本本子分给小方和小兰,小方最多可以分()本,最少分()本。

教学反思:隔一个数大部分都能看出规律,单数双或双数有部分同学能看出规律,3个数以上的规律基本要老师提醒。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按规律画图周课时:6总课时:6教学目标:会根据规律画图教学重、难点:找规律教学准备:习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练习10分钟,写作业30分钟教学过程:1、找规律画。

2、每个杯子放进两块糖后,哪杯最甜?请在()里打“√”。

()()()()3、找规律,画一画。

4、按照事情的顺序,排列图的次序,把编号写在()里。

()()()()5、数一数。

()个正方形()个长方形6、单人椅只坐1个小朋友,双人椅能坐2个小朋友,当这些椅子坐满时,还有()个小朋友没有座位。

7、请你数一数,图中玩绳的小孩有()个。

8、有8个人,每人坐一把椅子,少了3把,有()把椅子。

9、使横排、竖排的3个数相加都等于9。

23 210、华华走向公园的时候,迎面来了三个大人三个小孩,那么到公园去一共有()人。

教学反思:简单的相间的变化还行,稍微变化复杂一点,如从前到后的变化需要提醒。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综合训练周课时:7总课时:7教学目标:1、学会锯木头问题。

2、学会年龄问题。

3、会填未知数。

教学重、难点:学会锯木头问题,学会年龄问题,会填未知数。

教学准备:习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练习30分钟,写作业30分钟教学过程:1、小红用同样的钱可以买3只蛋糕或者4只面包,蛋糕贵()还是面包贵()。

2、 3个男同学与3个女同学进行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都要与每个女同学比赛1次,一共需要比赛()次。

3、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次。

4、二年级有50名运动员参加学校长跑比赛,号码排到50。

这些号码中共出现了()个“1”。

6、把10、20、30、40、50、填在圈里,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7、数一数。

有()个长方形8、第一次游走6只小鸭,第二次游走8只小鸭,两次游走()只小鸭。

9、在括号里填数。

4+7=8+() 16-9=14-() 76-()〉72-2()+2=2+40 60-()=7+310、小李今年11岁,奶奶今年60岁,5年后,奶奶比小李大()岁。

教学反思:计算题的填空是个弱点。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综合训练周课时:8总课时:8教学目标:1、年龄问题。

2、按规律画图。

3、按规律填数。

4、数图形。

教学重、难点:年龄问题,按规律画图,按规律填数,数图形教学准备:习题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练习20分钟,写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1、小力今年6岁,小力的奶奶说等小力9岁的时候奶奶就55岁了,那么奶奶今年()岁。

2、找规律画图。

3、1,2,4,5,7,8,10,11,(),(),16,17……4、我家养了6只兔子,其中有2只是黑兔,4只是白兔。

每只白兔又生了3只小兔,家现在一共有()只兔子。

5、晚上回到家,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再拉一次开关,灯又不亮了。

淘气的小狗一回家拉了10次开关,你说这时候灯亮了(),还是不亮()。

拉47次呢,亮(),不亮()。

6、数一数。

()个长方形()个圆形7、你能把下面的正方形分成4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吗?8、把4、5、6、7、9、13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①()+()=()②()-()=()9、小红参加唱歌比赛,她和参赛的小选手每个人握1次手,一共握了6次,参加唱歌比赛一共有()人。

教学反思:数图形的个数学生老师漏数。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综合训练周课时:9总课时:9教学目标:1、按规律填数。

2、剪绳子问题。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综合训练周课时:10总课时:10教学目标:1、排队人数问题。

2、数图形。

教学重、难点:排队问题,数图形教学准备:练习教学时间:新授20分钟,练习20分钟,写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1、天平板上有8个同样的乒乓球,左边4个,右边4个。

(如下图)如果拿掉1个球,板上还有()个球。

2、小朋友排队去公园,小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10个人。

小华排在第()个,一共有()个小朋友去公园。

3、图中共有()个长方形。

4、小动物开运动会,50米赛跑的成绩表如下;请在跑得最快的动物下面打“√”,跑得最慢的打“×”。

动物名小兔()小鹿()小()小猪()时间12秒 8秒 11秒 15秒9、张老师带了男女同学各10名去看电影,一共要买()张电影票。

10、把没有按规律写的数划去;(1)1、3、5、6、7、9、11;(2)3、6、9、12、15、16、18;(3)2、5、8、11、12、14、17;(4)1、5、6、9、13、17、21;教学反思:找数字的规律还要加强。

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图形与空间(一)周课时:总课时:11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图形与空间(二)周课时:总课时:12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找不同(一)周课时:总课时:1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找不同1.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教学反思: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找不同(二)周课时:总课时:14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找不同4.jpg 教学反思: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排队人数问题周课时:总课时:15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7个人,后面6个人,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二、小朋友排队报数,正着报数小明是第8,倒着数小明是第10,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三、3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去旅游,从排头往后数,小刚是第10个;从排尾往前数,小丽是第5个,问小刚和小丽中间有几个人?四、一队中男孩有6人,老师要求在2名男孩中间插进1名女孩,问可插进几名女孩?教学反思: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综合练习周课时:总课时:16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把一根木棍要锯成5段,已知一分钟锯1段,问几分钟锯完?二、用分别写有数字0、1、2的三张卡片,能排出多少个不同的二位数?三、如图把2、3、4、5、6四个数填在五个空格,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都得11,怎么填?四、数图形有()个三角形有()个长方形教学反思: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综合练习周课时:总课时:17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从下面的五个图形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四个不一样的图形圈起来。

二、从下面的五个图形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四个不一样的图形圈起来。

三、下列图中阴影部分是整体图形大小的几分之一?四、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分成八等份,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折叠方法来?教学反思:第学前班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1.在正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长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在正方形又在长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4.既在正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5.既在长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既在正方形又在长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正方形里比6大的数是________.8.在正方形和长方形外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9.在长方形和圆形外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10.如果把正方形拿掉,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请画出来?11.如果把长方形拿掉,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请画出来?三、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教学反思:2 8 6 7 6 5 66 6 12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