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8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教学课件
特点。中国建筑往往把精华和高潮放到最里面,放到最后面,而前
面则只是朴质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其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
层的内蕴之中。“中庸”思想决定了中国古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
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第
知识归纳
三 章
节
知 识 卡
科学小论文 定义: 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
文 章 梳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结合文中关于建筑的 理 “文法”和“词汇”的说法,分析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占有独特
地位的原因。
①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认为建筑有如语 言文字一样,也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手法,因此,将它称为建筑的“文法”。所 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 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 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 独特的个性。② 每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构建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建筑法式。遵照 这种沿袭下来的法式,结合各国的历史文化特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会有独 特的建筑式样。从中国建筑来看,其“文法”是独特的,主要采用了梁架结构法; 其“词汇”也是独特的,主要采用了木框架而非砖石结构,而此结构方法的运用 使中国的建筑区别于欧洲希腊、罗马等建筑体系。中国建筑的词汇,如 “梁”“柱”“枋”等是独特的,它遵循中国建筑的框架轮廓等“文法”,创造 出留传千年的中国建筑体系。
第
总结归纳
四 章
节
主
题
归
纳
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中国建筑
的九大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提
3.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ppt(共33张)
作者介绍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 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 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 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作者介绍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 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 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 坚实的科学基础。
①标画出每段的重要信息,概括其特点。 ②标识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和效果。 ③小组内交流。 ④小组间交流、讨论、补充,对重点含义进行探讨。 ⑤小组代表展示,明确特征及其说明方法。 ⑥教师及时给出评价。适当补充。
新知讲解
全文结构: 一、(1-2)中国建筑的影响(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 二、(3-13)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三、(14-17)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四、 (18-20)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 艺术的热爱之情。
预习检测
朗读课文,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脊吻(jǐ )
接榫 ( sǔn )
水榭 (xiè )
蒙古( měng )
额枋(fāng )
墁地 (màn )
穹窿(qióng lóng) 屋檩 ( lǐn ) 琉璃(liú li )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 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举行婚礼。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 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像力,也具 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 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 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
【识记】(1)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2)千变万化:有千万种变化,形容变化非常多。(3)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运用】(1)亲子类节目扎堆现象引热议,形式内容大同小异。( √ )(2)“蚁族”“胶囊公寓”“群居”这些看似“变态”的居住方式,在如今的大都市中已经变得喜闻乐见。( × )
举例子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作比较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作者用这些说明方法,阐述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使原本抽象的专业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使说明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审题】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文章在第18段提出“可译性”这一概念,在第19段用“语言和文学”做比喻具体论述。“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求……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答案】
师生探究
1.文章第十五段和第十九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
写作背景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实现了梁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
举例子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作比较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作者用这些说明方法,阐述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使原本抽象的专业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使说明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审题】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文章在第18段提出“可译性”这一概念,在第19段用“语言和文学”做比喻具体论述。“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求……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答案】
师生探究
1.文章第十五段和第十九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
写作背景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实现了梁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同样的问题——怎样选择建址、怎样使地基更 坚实、怎样使结构更稳定牢固、怎样让装饰更加引 人注目……
同样的情感——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希腊的 神殿、北京的天坛……基于对人的怀念之情,和对 神的敬畏之情。
分析第五部分:
学习第20段:
【写作目的探讨】
读了此文,你觉得梁先 生写作此文目的何在?
写作目的: 探求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呼吁
屋 颜构建 顶 色件材 翘 装装装 角 饰饰饰
整体感知:
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 顺序介绍的?
九大特征的说明顺序
总 立体构成 整
体 平面布局 体
中 国 建 筑
结 构 特征主
特 征结 构 方
木材结构
斗拱
局
举折和举架 部
法 屋顶的装饰作用
的 特 征
次
装 大胆着色 饰 部件的装饰作用
特 材料的装饰作用
梁启超长子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 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 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 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 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 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 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喻体已经写出,请根据文本写出本体
语言和文学
文法 词汇 大文章 小品
建筑学
中国建筑的规则和惯例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宫殿、庙宇等 山亭、水榭等
分析第四部分:
学习第19—20段:
中国的华表柱与巴黎的图拉真纪念柱
同样的情感——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希腊的 神殿、北京的天坛……基于对人的怀念之情,和对 神的敬畏之情。
分析第五部分:
学习第20段:
【写作目的探讨】
读了此文,你觉得梁先 生写作此文目的何在?
写作目的: 探求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呼吁
屋 颜构建 顶 色件材 翘 装装装 角 饰饰饰
整体感知:
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 顺序介绍的?
九大特征的说明顺序
总 立体构成 整
体 平面布局 体
中 国 建 筑
结 构 特征主
特 征结 构 方
木材结构
斗拱
局
举折和举架 部
法 屋顶的装饰作用
的 特 征
次
装 大胆着色 饰 部件的装饰作用
特 材料的装饰作用
梁启超长子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 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 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 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 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 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 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喻体已经写出,请根据文本写出本体
语言和文学
文法 词汇 大文章 小品
建筑学
中国建筑的规则和惯例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宫殿、庙宇等 山亭、水榭等
分析第四部分:
学习第19—20段:
中国的华表柱与巴黎的图拉真纪念柱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秀课件
04
中国建筑的风格演变
古代建筑风格
传统木结构
古代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梁柱式结构,利用木材之间的卯榫连接进行构造。这种 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庭院布局
古代中国建筑注重庭院布局,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庭院中有着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结 合山水、植物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砖石和土木材料在中国建筑中也有 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基础、墙体和 防水构造。
建筑布局与空间
中轴线布局
中国建筑常常采用中轴线布局 ,强调对称和平衡,体现儒家
思想中的等级观念。
庭院与园林
庭院和园林是中国建筑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水景、山景、 植物等元素营造宜人的空间氛
围。
室内空间分隔
中国建筑的室内空间常常采用 屏风、隔扇等元素进行分隔, 以满足通风、采光和隐私需求
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以后的建筑。这个时期,中国建筑开始走向
现代化,吸收了西方现代建筑的元素,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
特色。
中国建筑的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的建筑风格以北 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为代表 ,注重庭院和空间的利用 。
江南地区
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以苏 州园林和杭州古街为代表 ,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
通过加强对中国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 中国建筑走向世界舞台,为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06
结语
学习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传承
中国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建 筑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文 明。
VS
中国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园林、庭院等元素体现了绿色 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中融入中国 建筑风格,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完美)优秀课件精选全文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二】 了解说明方法2.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第六个特征“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一段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提示:①比较说明,用“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突出中国建筑中屋顶的特征和重要性;②引用说明,引用《诗经》中的语句说明屋顶的建筑特征。3.文章的第15段“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在结构上和手法上各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这段文字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筛选概括要点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如此安排体现了怎样的匠心?其中着重说明了哪几项特征?提示: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总体特征(包括个体建筑特征、群体建筑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展开的。其中(三)(四)(五)项属于结构特征,(六)(七)(八)(九)项属于装饰特征。而(一)(二)项因为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所以既涉及结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在材料的安排上,作者总结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主要要构结架构,方法——采用木结构,用柱、梁、
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枋、檩之类木结构互相牵搭起来,形成“间” 的主要构架。
作用: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梳理文本内容】第二部分(3—13段)之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
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
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
(以2“)帷两幕柱之”间比也喻常墙用壁墙,壁,形但象墙生壁动并地不说负重明,了只中是国像建“筑帷幕中”墙一壁样的,作用用以:隔断“内隔外,
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明确3):建以筑“的文“章文”章比”喻也建可筑因,不用同“的大命文题章,”有,“比大喻文宏章大”壮或观“的小建品筑”,。用大“文小章品如”宫比喻 殿小巧、别庙致宇的等建等筑;,“让小读品者”利如用山对亭文、章水大榭小、的一感轩觉、经一验楼,。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
(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 极其重要的位置......当屋顶是四面坡 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
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 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
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 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 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
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屋顶特点:四角翘起。 作用:具有装饰性。
目 录
第
第
四
三
章
章
第
第
二
一
章
章
小
深
结
入
作
研
业
讨
整
激
体
趣
感
导
知
入
壹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完整版
干旱地区
建筑需注重集水和节水,采用 雨水收集系统、蓄水窖等集水 措施,以及滴灌、渗灌等节水
灌溉方式。
07
CATALOGUE
中国建筑现代传承与发展趋势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符号如斗拱、檐口、雕花等 被巧妙地融入,使现代建筑既具有时代感,又散发出浓郁 的文化气息。
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西方建筑风格的同 时,也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融 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
01
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传入中国,强调功能主义、理性
主义和机器美学。
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
02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具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
当代建筑师积极挖掘和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通过 学术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建筑 的精髓和特点。
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
建筑师在设计中将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 理念相融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功能需求又具有 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创新传统建筑技艺
在传承传统建筑技艺的基础上,建筑师不断进行 技艺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为现代建 筑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窗花艺术
窗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窗花多采用纸、布等材料制作,通过剪、刻、贴等 工艺手法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样。窗花的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既美化了建筑外观,又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06
CATALOGUE
中国建筑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风格差异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 征,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建筑技术 ,提高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建筑需注重集水和节水,采用 雨水收集系统、蓄水窖等集水 措施,以及滴灌、渗灌等节水
灌溉方式。
07
CATALOGUE
中国建筑现代传承与发展趋势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符号如斗拱、檐口、雕花等 被巧妙地融入,使现代建筑既具有时代感,又散发出浓郁 的文化气息。
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西方建筑风格的同 时,也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融 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
01
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传入中国,强调功能主义、理性
主义和机器美学。
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
02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具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
当代建筑师积极挖掘和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通过 学术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建筑 的精髓和特点。
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
建筑师在设计中将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 理念相融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功能需求又具有 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创新传统建筑技艺
在传承传统建筑技艺的基础上,建筑师不断进行 技艺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为现代建 筑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窗花艺术
窗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窗花多采用纸、布等材料制作,通过剪、刻、贴等 工艺手法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样。窗花的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既美化了建筑外观,又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06
CATALOGUE
中国建筑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风格差异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 征,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建筑技术 ,提高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苏派:园林式布局,曲径通幽,藏而不露。
闽派:土楼。
晋派:高墙深院,白墙黑瓦、四水归堂。还有窑洞,利用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凿洞而成,坚固,冬暖夏凉。
川派:川西吊脚楼、傣族竹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是指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原理、问题等,进行专门 的考察、分析、研究所写成的科学小论文。
③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科学小论文里,要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 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 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任务一:通读全文,梳理层次,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1.提取关键词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论文。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阅读文本,提
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结 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 问题,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 中国的建筑”的热切愿望。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 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 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梁思成(《中国 建筑史》)
2.“独特”概括了中国建筑体系的成就和地位,表现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示例】① 第2段: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 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3500年” 突出了中国建筑历史之悠久,“高度水平”和“辉煌成就”透露出作者对中国传统建 筑取得成就的自豪)
④第15段段末连用5个“极不相同”展现中国建筑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中国的建筑 ,你看都是千篇一律,同时千变万化——梁思成)表现对中国建筑的赞美和自豪。
闽派:土楼。
晋派:高墙深院,白墙黑瓦、四水归堂。还有窑洞,利用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凿洞而成,坚固,冬暖夏凉。
川派:川西吊脚楼、傣族竹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是指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原理、问题等,进行专门 的考察、分析、研究所写成的科学小论文。
③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科学小论文里,要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 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 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任务一:通读全文,梳理层次,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1.提取关键词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论文。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阅读文本,提
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结 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 问题,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 中国的建筑”的热切愿望。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 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 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梁思成(《中国 建筑史》)
2.“独特”概括了中国建筑体系的成就和地位,表现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示例】① 第2段: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 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3500年” 突出了中国建筑历史之悠久,“高度水平”和“辉煌成就”透露出作者对中国传统建 筑取得成就的自豪)
④第15段段末连用5个“极不相同”展现中国建筑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中国的建筑 ,你看都是千篇一律,同时千变万化——梁思成)表现对中国建筑的赞美和自豪。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纽约联合国大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人民英雄纪念碑 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 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
题目释义
研
究 中国建筑
对 象
探究重点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
的 特征
研 究 方 向
内容分析
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这九大基本特 征,并说说这九大特征可以概括为几个角度?它 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的?
拓展延伸
面对今天城市化的进程,高楼林立,现代建筑焕发出无与伦无 的美,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还能保留下去吗?我们还能不能找到中国 建筑的印迹?
结语
当我们走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它的 建筑。建筑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生活 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保护这份 记忆,就是让我们的文化得以更绵长的传承,让我们的子 孙可以在这些建筑中找寻到父辈留下的气息,以及一个民 族的记忆。
依据课文,填写下表。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词汇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文法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大文章 小品
宫殿、庙宇等 山亭、水榭等
思考 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热河普陀拉和文艺复兴建筑
天坛皇穹宇和布拉曼特的设计
罗马凯旋门和北京琉璃牌楼
巴黎纪念柱和北京华表
思考 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一种比喻,用“语言和文学”的比喻。 中国的建筑,在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建筑
特征,而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 的建筑风格,风格虽然不同,但解决的本质问题却是相同的,作 者把它称作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我们了解中国建筑的 特征,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体现出的中中国建筑的美。
题目释义
研
究 中国建筑
对 象
探究重点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
的 特征
研 究 方 向
内容分析
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这九大基本特 征,并说说这九大特征可以概括为几个角度?它 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的?
拓展延伸
面对今天城市化的进程,高楼林立,现代建筑焕发出无与伦无 的美,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还能保留下去吗?我们还能不能找到中国 建筑的印迹?
结语
当我们走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它的 建筑。建筑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生活 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保护这份 记忆,就是让我们的文化得以更绵长的传承,让我们的子 孙可以在这些建筑中找寻到父辈留下的气息,以及一个民 族的记忆。
依据课文,填写下表。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词汇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文法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大文章 小品
宫殿、庙宇等 山亭、水榭等
思考 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热河普陀拉和文艺复兴建筑
天坛皇穹宇和布拉曼特的设计
罗马凯旋门和北京琉璃牌楼
巴黎纪念柱和北京华表
思考 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一种比喻,用“语言和文学”的比喻。 中国的建筑,在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建筑
特征,而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 的建筑风格,风格虽然不同,但解决的本质问题却是相同的,作 者把它称作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我们了解中国建筑的 特征,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体现出的中中国建筑的美。
8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古建筑,其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 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象征着皇权的 至高无上。
仙人骑凤的来历与传说
汉族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
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 “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 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 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狮子
的气势。
海马 天马
狎鱼 古代汉族传说的海中异兽,传说它和狻猊都是兴云作
雨,灭火防灾的神。龙生九子排行第八。
狻猊 狻猊在汉族神话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
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
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
遗像。又说狻猊就是狮子的古称。
立柱 横梁
梁架(承重)
四、斗拱
五、举折、举架 构成斜面屋顶
六、屋顶的装饰作用
四角翘起
檐牙高啄
如如 鸟翚 斯斯 革飞
七、大胆着色 朱红与彩绘
脊吻 霸王拳 垂脊吻
瓦当
门
三
环
福
云
八、部件的装饰作用
木浮刻雕
九、建筑材料 的装饰
彩漆 琉璃
2、九大特征的说明顺序
整体 总
局部
中国建筑的特征
结构 特征
五脊六兽的来历
汉族建筑形式中,硬山式建筑可为老百姓用,悬 山式一般是商业使用,庑殿式建筑为中国最至高 无上的汉族宫殿建筑形式,只有皇家理事的地方 才能使用。所以,五脊六兽所说的建筑形式是硬 山式建筑。但老百姓家所用的建筑形式为卷棚式, 不是起脊式的。一是起脊的建筑需要主人的身份 和权利,二是造价高。所以一般老百姓家的建筑 只有两条排山脊。所说的“五脊六兽式”的建筑 要么是达官贵人用,要么就是家财万贯的人用。
仙人骑凤的来历与传说
汉族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
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 “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 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 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狮子
的气势。
海马 天马
狎鱼 古代汉族传说的海中异兽,传说它和狻猊都是兴云作
雨,灭火防灾的神。龙生九子排行第八。
狻猊 狻猊在汉族神话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
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
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
遗像。又说狻猊就是狮子的古称。
立柱 横梁
梁架(承重)
四、斗拱
五、举折、举架 构成斜面屋顶
六、屋顶的装饰作用
四角翘起
檐牙高啄
如如 鸟翚 斯斯 革飞
七、大胆着色 朱红与彩绘
脊吻 霸王拳 垂脊吻
瓦当
门
三
环
福
云
八、部件的装饰作用
木浮刻雕
九、建筑材料 的装饰
彩漆 琉璃
2、九大特征的说明顺序
整体 总
局部
中国建筑的特征
结构 特征
五脊六兽的来历
汉族建筑形式中,硬山式建筑可为老百姓用,悬 山式一般是商业使用,庑殿式建筑为中国最至高 无上的汉族宫殿建筑形式,只有皇家理事的地方 才能使用。所以,五脊六兽所说的建筑形式是硬 山式建筑。但老百姓家所用的建筑形式为卷棚式, 不是起脊式的。一是起脊的建筑需要主人的身份 和权利,二是造价高。所以一般老百姓家的建筑 只有两条排山脊。所说的“五脊六兽式”的建筑 要么是达官贵人用,要么就是家财万贯的人用。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40页)
问题,深化主题。
第四部分 (18-20段) 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
代社会中发扬光大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 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①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 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 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 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 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②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 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生字词
jù
遽变
màn
墁地
qiónɡ lónɡ
穹隆
huī
如翚斯飞
chsēnǔgn
接榫
fānɡ
额枋
yì
翼
jǐ
脊吻
xiè
水榭
03. 整体感知
ZHENGTIGANZHI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1-2段)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第二部分 (3-13段)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 (14-17段) 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
2.怎样理解文中 提出的“中国建 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 “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 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 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 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 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 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 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 特的个性。
第四部分 (18-20段) 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
代社会中发扬光大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 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①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 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 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 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 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②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 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生字词
jù
遽变
màn
墁地
qiónɡ lónɡ
穹隆
huī
如翚斯飞
chsēnǔgn
接榫
fānɡ
额枋
yì
翼
jǐ
脊吻
xiè
水榭
03. 整体感知
ZHENGTIGANZHI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1-2段)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第二部分 (3-13段)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 (14-17段) 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
2.怎样理解文中 提出的“中国建 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 “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 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 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 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 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 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 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 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批判。
小结
通过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不仅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 科学知识,而且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学习到科学的说明顺序和合 理的说明方法对文章的重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 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中国的建筑都有而且都应有自 己的特征。建筑如此,所有的文化 形式也是如此。我们是文化的创造 者,更是传承者。只有继承了优良 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才有自己的特 点,我们的民族才有灵魂。
影响:从利的方面讲可以促进本民族建筑风 格、建筑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的 交流,让本民族建筑特色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从弊的方面分析,这也可能导致本民族的建筑风 格和文化被其他民族建筑的风格和文化替换而至 于消失。
为何梁思成要谈及“可译性”话题?有何写作目的?
把中国建筑体系融入到世界建 筑体系之中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梁思成
01 知人论世
梁思成,广东省新会县人,我
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 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 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 筑系,后主持创建中国营造学社。主 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 筑史》。
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
一贯风格,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
例:乔家大院和北京四
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出“千变万化” 合院的不同风格,说明其
的一面。
“灵活性”与“千变万化”。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以四合院为例,帮助理解。“正房、 厢房、游廊、垂花门”等是构成四合院 的“词汇”。词汇和词汇的组合构成四 合院这篇“文章”。而词汇之间的组合 不是随意地、随机的,是有规则的,这 种规则就是“文法”。
8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件(共63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情境导引 任务驱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 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以及那雄伟的古代 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 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梁思成的文 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5.结合课文分析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占有独特地位的 原因答。:
作者认为每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构建特色,形成了自 己的建筑法式,遵照这种沿袭下来的法式,结合各国的历 史文化特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会有区别于他人的建 筑式样。 从中国建筑来看,其“文法”是独特的,采用了梁架结构 法;其“词汇”也是独特的,采用了木结构而非砖石结构, 同时发展了我国的新建筑。中国建筑的词汇如梁、柱、枋 等又是独特的,它遵循中国建筑的框架、轮廓等“文法”, 创造出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中国建筑体系。
观点二:梁思成先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 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情怀感染人们,引领 人们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的人是不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的。
微任务7:走进批判思维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 走 呼吁,但依然没能阻挡住北京旧城改造的脚步。轰轰烈烈 的旧城改造,把北京的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 合院都拆了。2012年初,梁思成的故居也遭到了拆除。全 国各地的情况基本一样,新建筑越来越多,老建筑越来越 少。现在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对此,你有何想法?你认为 对于老建筑,是拆好还是保留好?
C.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
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解析】 首先要从文章中找到与“‘词汇’和‘文法’” 相关的语段,结合语段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并做出判 断。A项,扩大了概括的范围。C项,没有揭示概念的内 涵。D项,原文说“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 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 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 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可见其范围是木材结构 和砖石的所有建筑。D项缩小了概念的范围。
[情境导引 任务驱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 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以及那雄伟的古代 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 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梁思成的文 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5.结合课文分析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占有独特地位的 原因答。:
作者认为每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构建特色,形成了自 己的建筑法式,遵照这种沿袭下来的法式,结合各国的历 史文化特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会有区别于他人的建 筑式样。 从中国建筑来看,其“文法”是独特的,采用了梁架结构 法;其“词汇”也是独特的,采用了木结构而非砖石结构, 同时发展了我国的新建筑。中国建筑的词汇如梁、柱、枋 等又是独特的,它遵循中国建筑的框架、轮廓等“文法”, 创造出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中国建筑体系。
观点二:梁思成先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 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情怀感染人们,引领 人们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的人是不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的。
微任务7:走进批判思维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 走 呼吁,但依然没能阻挡住北京旧城改造的脚步。轰轰烈烈 的旧城改造,把北京的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 合院都拆了。2012年初,梁思成的故居也遭到了拆除。全 国各地的情况基本一样,新建筑越来越多,老建筑越来越 少。现在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对此,你有何想法?你认为 对于老建筑,是拆好还是保留好?
C.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
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解析】 首先要从文章中找到与“‘词汇’和‘文法’” 相关的语段,结合语段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并做出判 断。A项,扩大了概括的范围。C项,没有揭示概念的内 涵。D项,原文说“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 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 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 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可见其范围是木材结构 和砖石的所有建筑。D项缩小了概念的范围。
《中国建筑的特征》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宗教、祭祀建筑特征
宗教建筑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各异。如佛教寺庙多采用中轴对 称布局,道教宫观则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建筑材料和装饰手法也各具特色。
祭祀建筑
用于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场所,如祠堂、神庙等。布局灵活多变,注重与环境的 协调。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装饰简约而庄重。
04
中国建筑地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中国建筑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了解中国建筑发展脉络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学生作品欣赏与点评
作品一
某学生以故宫为例,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与特点, 作品结构清晰,分析深入。
作品二
另一学生选择江南水乡民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建筑特色与文化 内涵,作品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作品三
还有学生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元素相结合,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 建筑方案,作品创意新颖,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琉璃与陶瓷装饰
琉璃瓦、陶瓷贴面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装饰材料,色彩鲜艳、质地细腻 ,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03
传统吉祥图案
中国建筑中常运用传统吉祥图案进行装饰,如龙、凤、蝙蝠、寿桃等,
寓意着吉祥如意、福寿双全等美好愿望。
03
不同类型建筑特征分析
宫殿、坛庙建筑特征
宫殿建筑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中轴对称 ,等级分明。屋顶多使用琉璃瓦 ,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彰显皇 家尊贵与权威。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建筑的 布局和形态,如山地建筑依山就势,水乡建筑临 水而建。
自然资源
地域内的自然资源分布影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 筑风格的形成,如森林地区多使用木材,石材丰 富地区则采用石料。
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质课件
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文化传承
01
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
建筑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社会进步
02
中国建筑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如城市化进程、交通
发展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空间和便利设施。
民族认同
03
中国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
天人合一
庭院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将建筑与山水、植物等元素相 互渗透,实现“天人合一”的和
谐共生。
建筑材料
土木砖石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其中 以木结构最为常见,具有轻巧、灵活的特点。
木材选择
木材多选用本地生长的树种,如杉木、松木等, 经过精心加工和防腐处理后使用。
砖石应用
砖石在建筑中多用于基础、墙体和装饰部位,具 有耐久性、防火性和装饰性的特点。
02 03
循环经济的实践
中国建筑师在设计中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构建循环 经济体系,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例如,利用可再生能 源、建筑材料再利用等。
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现代建筑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气候因素,通过优化建 筑布局、采用适应性强的结构等手段,提高建筑物对气候 变化的适应能力。例如,利用自然通风、遮阳设施等降低 建筑物对能源的消耗。
课程安排
• 时间安排:本课程共分为8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 钟。
课程安排
内容安排 1.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1课时)
2. 中国建筑的历史沿革(2课时)
课程安排
3. 中国建筑的文化内 涵(2课时)
5. 中国传统建筑案例 分析(2课时)
4. 中国建筑在当代的 价值和意义(1课时 )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ppt课件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 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
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举 例 子 打 比 方
;.
24
三、木材结构方法
;.
25
柱子支撑的亭子
;.
26
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
;.
27
举列 例数 子字 作打 比比 较方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 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 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
筑的“文法”和“词汇”。 (18-20)
;.
14
一 、个体建筑构成
;.
15
天坛
;.
16
天坛回音壁
;.
17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 诠 释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 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的。
;.
18
问题与思考
中国建筑体系的 时空分布是怎样的?
(1)空间分布: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 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是一样的。
;.
28
四、斗拱
;.
29
;.
30
;.
31
摹
举 例 子
状 貌 下 定
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 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 “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
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
32
五、举架
;.
33
;.
34
;.
;.
3
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举 例 子 打 比 方
;.
24
三、木材结构方法
;.
25
柱子支撑的亭子
;.
26
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
;.
27
举列 例数 子字 作打 比比 较方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 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 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
筑的“文法”和“词汇”。 (18-20)
;.
14
一 、个体建筑构成
;.
15
天坛
;.
16
天坛回音壁
;.
17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 诠 释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 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的。
;.
18
问题与思考
中国建筑体系的 时空分布是怎样的?
(1)空间分布: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 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是一样的。
;.
28
四、斗拱
;.
29
;.
30
;.
31
摹
举 例 子
状 貌 下 定
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 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 “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
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
32
五、举架
;.
33
;.
34
;.
;.
3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点:都有“爱好,喜欢”的意思。
不同点:适用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有
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多用来形容业已被人们认同的人、事、物。
①廉洁文化的创建,就是通过居民们
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在生活中。
例句
②虽然没有某些大品牌的如雷贯耳,但是
138 邮箱的品质和服务在朋友圈确是
有口皆碑。
课前篇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自然科学小论文 特点: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自然科学小论文的选题 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自然科学小论文 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 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地猜测 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 含糊费解、粗疏缺漏。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 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要在自然科学小论文里 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 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 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穹窿: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 例句:青春像只唱着歌的鸟儿,已从残冬的窗里闯出来,朝宝蓝的穹. 窿.里去了。
课前篇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4.词语辨析
同一·统一
同一:相 同。
统一: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整体的,单一的。
相同点:都有“一致”的意思。
不同点:“同一”指两个事物本来就是一样的,可以看作同一种事物, 或者具有一致性。“统一”是指矛盾对立双方有互相转化的趋势,可 以合为一体,或者说可以和谐化。
课内篇一起思考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筛选概括要点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如 此安排体现了怎样的匠心?其中着重说明了哪几项特征?
提示: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总体特征(包括个体
建筑特征、群体建筑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展开的。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维探究
课内篇一起思考 技法迁移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课内篇一起思考 技法迁移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和建筑的“文法”“词汇”和 “可译性”,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 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每个建筑体系有其自身的“文法”和“词汇”, 遵照这些法式才造就了世界建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达了应用 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社会的建筑 的热切愿望。
课内篇一起思考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三】 梳理行文思路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整体篇章结构。 提示: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可分 为四个部分:一、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 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二、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 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三、 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通过揭示“是什 么”“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四、最后一段,从 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 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
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
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
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
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词语
miǎn 怀 沉 miǎn 油 qī xī 盖
易错字
缅 湎 漆 膝
词语
屋 yán shàn 养 tú劳 迁 xǐ
易错字
檐 赡 徒 徙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3.掌握词语
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例句:全世界各地盖房子的方式大.同.小.异.,但德国人造房子的过程 绝对让你惊讶。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课内篇一起思考 技法迁移
【任务二】 了解说明方法 2.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第六个特征“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 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一段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提示:①比较说明,用“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 的部分”突出中国建筑中屋顶的特征和重要性;②引用说明,引用 《诗经》中的语句说明屋顶的建筑特征。 3.文章的第15段“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创造极不相同 的类型”,在结构上和手法上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这段文字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采用了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1.读准字音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加点字
殷墟.
接榫.
柁.墩.
抱厦. 厦
厦.门
读音 xū sǔn tuó dūn shà
xià
加点字
枋.檩.
如翚.斯飞
戗.兽
轴.线 轴
压轴.
读音 fāng lǐn huī qiàng zhóu
zhòu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2.写对字形
中国建筑的特征
-1-
1.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2.领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加以借鉴和运用。 3.用心探究和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激发热爱家 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2021/02/18
2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 教授。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 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等职。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 同一。
例句
②日前,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副局长表示,从 2019 年开始,中文将被纳入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外语科目 中。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喜闻乐见·有口皆碑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 看。形容很受欢迎。 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其中(三)(四)(五)项属于结构特征,(六)(七)(八)(九)项属于装饰特
征。而(一)(二)项因为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所以既涉及结
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
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
晰的印象。在材料的安排上,作者总结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