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图形的周长-我学会了吗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图形的周长 教案 我学会了吗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图形的周长 教案 我学会了吗

8.3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90,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建立一下数学观点: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周长一般会发生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实践中、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能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丝线、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课前每个小组都分得了一个学具篓里面有什么物体,能告诉老师吗?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东西来研究周长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二)探究新知1、围一围师:这是一根美丽的丝线,谁能告诉老师我们能用它做什么?问:能想用它围成什么美丽的图案?学生活动你们围成的图案真漂亮,谁能告诉我,你围成的图案周长是多少?2、拼一拼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用这些图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你能拼出几种?能算出拼出图形的周长吗?生操作,师巡视。

生汇报,展示作品小组交流:比较这几个图形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你发现了什么?3、比一比你能想办法求出你摆出图形的周长吗?生尝试练习交流你是怎样求出图形的周长的?(加一加、移一移)4、画一画怎样拼出周长是8厘米的图形,有几种方法?画一画,你有什么发现?5、量一量随意画一个图形,先估一估,在用你喜欢的方式测量。

设计意图:整理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从中归纳出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求法。

学生在这样的复习之下,加深了印象,锻炼了动手能力。

(三)巩固新知:1、出示教材情境图: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2、根据找到的数学条件,解决问题个性化设计:(1)如何给客厅天花板的四周压上木条,至少需要多少米木条?生独立思考再解答,全班交流(2)给大卧室做踢脚板,300块木板够吗?说明:什么是踢脚板。

7.1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7.1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7.1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的第七章第一节——认识周长。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已经带领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各种特征,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周长。

周长是指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出常见图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周长的定义,能够找出封闭图形的所有边;2. 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常见图形的周长;3. 能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同学们能够准确找出封闭图形的所有边,并理解边与边之间的连接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各种封闭图形的图片和周长的计算方法;2. 尺子,用于测量图形的长度;3. 练习题,包括各种封闭图形的周长计算。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会通过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封闭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它们的长度是否相等?通过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这些图形的边是封闭的,而且长度各不相同。

(二)新课讲解(三)随堂练习在讲解完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测量一些封闭图形的周长,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测量家里的茶杯、文具盒等物品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答案:由于每个同学家里的物品不同,所以答案也会不同。

但重点是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测量并记录数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物体,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它们的周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周长概念的理解周长是指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周长(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周长(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周长(1)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周长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定义,并能够运用周长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周长。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周长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直尺、绳子、图形卡片等。

学具准备: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四周,并提问:“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教室的周长吗?”2. 讲解:通过教具和图形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3. 练习:让学生用彩笔沿着图形的边界线画出周长,并用量尺测量一下周长的大小。

4. 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周长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或者计算一个圆的周长。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什么是周长: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语言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

2.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并画出来。

(1) 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2) 圆形,直径为10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应用上还需要加强。

在课后,我会继续让学生们通过练习来巩固周长的概念,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将周长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关键在于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演示,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受。

如何引导学生将周长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

一、引入环节二、讲解环节在讲解环节,我通过教具和图形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三年级周长实践作业

三年级周长实践作业

三年级周长实践作业一、引言周长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的长度。

在三年级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包括矩形、正方形和圆形。

为了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老师布置了一项周长实践作业,让我们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我在实践作业中的经历和体会。

二、矩形的周长实践我们首先进行了矩形的周长实践。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矩形,并告诉我们矩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周长=长+宽+长+宽”。

然后,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测量一些矩形的边长,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我选择了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矩形进行测量和计算。

我使用了尺子测量出矩形的长和宽,然后按照公式计算出矩形的周长。

最后,我得到了矩形的周长为16厘米。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深刻理解了矩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且明白了周长是所有边长的总和。

三、正方形的周长实践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正方形的周长实践。

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些正方形的卡片,卡片上标有正方形的边长。

我们需要根据卡片上的边长计算出每个正方形的周长,并填写在答题纸上。

我拿到了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卡片。

我根据正方形的特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是相等的,因此正方形的周长可以简化为“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根据这个公式,我很容易地计算出了正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不仅复习了正方形的特点,还巩固了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四、圆形的周长实践我们进行了圆形的周长实践。

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圆规和一张圆形的纸。

我们需要使用圆规测量出圆的半径,然后计算出圆的周长。

我先使用圆规测量出圆的半径为2厘米,然后根据公式“周长=2πr”计算出圆的周长。

根据计算,我得到了圆的周长约为12.57厘米。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学会了使用圆规测量圆的半径,并且掌握了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五、实践总结通过这次周长实践作业,我对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明白了周长是边界长度的概念,也掌握了计算周长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周长讲解

三年级上册周长讲解

三年级上册周长讲解一、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边缘的长度。

简单来说,就是围绕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的总长度。

二、直边图形周长的计算对于具有直边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周长的计算相对简单。

以正方形为例,假设每一边的长度为a,则正方形的周长为4a。

对于长方形,周长等于两倍的(长+宽)。

三、曲边图形周长的计算对于曲边图形,如圆,计算周长需要用到特定的公式。

圆的周长,也称为圆的周长或圆的边界长度,是圆边缘的长度。

数学符号表示为C,公式为:C = 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四、周长的实际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周长的概念有许多应用。

例如,计算矩形区域的周长可以帮助确定所需的篱笆或围墙的长度;在图形设计或图案制作中,周长可以帮助确定所需的材料量。

五、组合图形的周长计算当两个或更多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时,要计算整个组合图形的周长,需要分别计算各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将它们相加。

但是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特殊的技巧或公式来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

六、周长的变化规律1.增加边长:当一个多边形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长度增加时,其周长也会相应增加。

增加的长度等于每条边增加的长度乘以边的数量。

2.缩减边长:当一个多边形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长度缩减时,其周长也会相应减少。

减少的长度等于每条边减少的长度乘以边的数量。

3.增加或减少顶点:当一个多边形增加或减少一个顶点时,其周长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结构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一个顶点会使周长增加两条边的总长度;而减少一个顶点会使周长减少两条边的总长度。

4.变形规律:当一个多边形发生变形时,其周长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的规律取决于变形的类型和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变形程度越大,周长的变化越大。

变形可能是通过拉伸、压缩、旋转等方式进行的。

5.规律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多边形的周长变化规律取决于边长的变化、顶点的增减以及变形的程度。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周长的变化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一. 教材分析《周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包括周长的定义、计算周长的方法、周长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周长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实物、图片、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体,如圆形、正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边界,引出周长的概念。

2.讲解:讲解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用实物和图片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和计算物体的周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列出物体的名称和对应的周长,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同物体的周长计算结果。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来检测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设置一些实际问题来检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所以,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第一学段明明白白地掌握“周长”这一概念呢?这节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理解了周长的实际含义:一、在实践中感知周长含义对于“周长”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体会周长的实际含义,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从而真正理解周长,形成表象。

对此,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1、指周长:指一指手中不同图形的周长;2、说周长:说说在通过指周长后你对周长的'理解;3、画周长:用彩笔画一画手中树叶图形的周长;4、找周长:找一找我们身边不同物品平面的周长。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逐步建立“周长”这一概念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空间观念。

二、在体验中解决周长问题在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环节上,我组织学生充分运用手中工具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寻找不同图形的测量方法,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操作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有的用直尺量(规则图形),有的用绳子围一围,再量出绳子的长度(不规则图形),有的直接在直尺上滚动(圆形).体现了从多种角度去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苏教版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也为以后学习其它图形的周长奠定了基础,因而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

2、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八单元第4课时 图形的周长(复习)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八单元第4课时 图形的周长(复习)
答:这个花坛的周长是16米。
图形的周长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5厘米
5
5




5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
5 × 4 = 20 (厘米)
边长 × 4 = 正方形的周长
图形的周长
图形的周长
这是我的一块手帕 ,用90厘米长的绸 带能围一圈吗? 2分米=20厘米 手帕周长: 20×4=80(厘米) 90厘米>80厘米 答: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
图形的周长
银杏叶的周长
枫叶的周长
3.算一算:这张长方形卡片的周长 是多少?
6厘米
4
4




6厘米
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6厘米
4
4




6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6 + 4) × 2 = 20 (厘米)
图形的周长
4. 一个长方形坛的长是5米,宽 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 ?
(5 +3) × 2 = 16(米)
图形的周长
8
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
第4课时 图形的周长 复习课


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周长计算:

(长+宽) ×2=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周长计算:

边长 ×4=正方形的周长

图形的周长
1.我学会了吗?
图形的周长
(1)如果给客厅天花板的四周压上木条,至少需要多少米木条? (2+5+4)×2=22(米)至少需要22米木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反思第【1】篇〗《周长》是学生学会了测量长度;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边线”“轮廓”“一周”这些词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有利学生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数学课和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周长》这一课,正是基于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建立周长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空间思维能力.1、联系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维,是本节课应该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在课的一开始为了突出学生学习与真实情境之间的联系,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学校情景入手,从具体实物中逐步抽象并呈现出已经认识的5个平面图形,并且依托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为学生建立、理解周长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树有多粗、腰围有多长,这些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停留于表面,基于生活经验一样画瓢的学着做,但为什么这样做,其真正的原因并不清楚.本节课,教师借助媒体演示,让学生感悟大树的横切面就是一个平面图形,只要测量出大树树桩一周的长度,就能知道大树有多粗,同样道理也可以用在测量腰围上,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加强了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用周长的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点一点、描一描、说一说”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学生在点上起点,又回到起点,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一周的概念;在描图形周长的时候,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边线是直的,而圆形的边线是弯的;在与同伴说的过程中,把自己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体验上升为理论,实践与理论自然而然的相结合,初步体验、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感受数学思维的抽象与严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过程中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3、彰显个性,让学生创造数学基于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与体验,在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这一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争相发表意见,尝试采用不同的策略求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有的用直尺量(规则图形),有的用绳子围一围(圆),有的则只需量一条边长度就可以求出图形的周长,还有的用方格纸来测量四条边的长度……学生呈现出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示了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与运用,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合理性,同时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而在求圆的周长过程中,学生尝试用绳子绕圆一周,然后做一个记号,把绳子拉直,并在尺子上一量,这样就可以大概的得到圆的周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在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从而得出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不但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升华,而且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数学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周长”这一概念的真正理解,教师创设现实问题情境:学校操场要进行改建,出示两幅改建前后的按比例缩小的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思考:对你们上体育课有没有影响?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上体育课的地方小了,也就是面积缩小了.对于周长,学生有的猜测变长了、有的猜测变短了、也有的认为不变.于是我鼓励学生借助方格纸数一数,也可以移一移,最终验证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通过辨析“周长”与“面积”,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概念与数学学习的严谨性.〖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反思第【2】篇〗在《什么是周长》一课时,重点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和体验”两个理念。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通用10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1《图形的周长》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生活化、趣味化情景,以学一生系列观察、实际操作活动为主的方式,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体现借助直观手段对媒体课件、学具、实物等策略,引导经历了探究图形周长、周长的算法探究的完整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建立了空间观念,达成了研究目标,效果是理想的。

1、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调集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活动情境:备课初稿中:侯老师由参加运动会的生活话题引入两只瓢虫比赛的情景,既有学生喜闻的动物比赛的情景,引发学生弄得兴趣。

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运动、激情的音乐营造热烈比赛的场面,引导学生不觉间参与高喊加油参与情绪高涨。

2、探究环节在一系列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逐步感悟认知,学生抽象思维、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空间观念建立进一步完善。

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描一描、找一找、指一指)思考、想象等活动中。

认识循序渐进由一周,周长什么是周长的感悟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在学生经历了充分感性认识和交流对周长的理解基础上借助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一周描红线的过程再次直观呈现,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抽象思维,从而正确理解概念,教师引导规范表达揭示周长概念。

学生经历了探究周长概念的全过程。

之后引导学生由国庆节引入节日广场的花坛如何保护的话题,引入周长的算法探究学生在想办法思考、讨论、操作、汇报的完整解题过程的同时学生深入认识、内化了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练习的设计生活化,注重了层次性,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思考:找生活中物体表面一周学生感悟充分,但是在表达时不够积极,采用4人一组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思维碰撞可能更充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我学会了吗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我学会了吗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我学会了吗青岛版我学会了吗?这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主要涉及青岛版教材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三章和第四章。

第三章主要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第四章主要学习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认识,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平面图形的认识,以及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主要是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平面图形的模型、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制作蛋糕、铺地毯等,引出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周长和面积的必要性。

2. 知识讲解:我会通过模型和图示,向学生们讲解平面图形的认识,包括三角形的特性、四边形的种类、圆形的定义等。

同时,我还会讲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如周长的计算公式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计算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周长或面积,向学生们展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如平面图形的特性、周长的计算公式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计算图形周长和面积的题目,如计算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圆形的周长和面积。

同时,还会有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主要是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如学生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否清楚,对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掌握等。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平面图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什么是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什么是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什么是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一个全新的概念——周长。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吗?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围绕一个图形走一圈,那么你走过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有三个:第一,理解周长的定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第二,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三,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在教具和学具准备方面,我需要正方形、圆形等图形模型,以及测量工具,如尺子或卷尺。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练习题和答案,用于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周长的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请测量你身边的某个图形的周长,并记录下来;请你思考一下,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教学的效果,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还会引导同学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研究更复杂图形的周长,或尝试发现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大家能理解并掌握周长的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数学的奥秘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一个全新的概念——周长。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吗?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围绕一个图形走一圈,那么你走过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这个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它是理解后续复杂图形周长的基础。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有三个:第一,理解周长的定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第二,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三,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其中,第二个目标是本次课的重点,因为通过实际操作,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

接着,我会讲解周长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并举例说明。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周长的定义,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以及测量周长的方法,如用尺子或卷尺测量边长然后相加。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周长认识周长说课稿西师大版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周长认识周长说课稿西师大版
情感升华:
结合“周长”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周长”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周长”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周长”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3.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周长的知识,如计算物体的周长、设计封闭路径等。
4.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学生能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6.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七 周长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2023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周长”,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思考,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周长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和思考,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测量和计算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周长”这一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平面图形的识别等基础知识,对图形的边和角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积极参与讨论,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空间观念逐渐形成,但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理解周长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总复习(5) 周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总复习(5) 周长

3. 淘气用铁丝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如下图)。如果用这根
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厘米
一根铁丝围成长方形 和正方形,周长不变。
3厘米
(5+3)×2=16(厘米) 16÷4=4(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4. 右面两个图形的周长
各是多少厘米?把它
们拼成一个长方形,
总复习
第5课时 周长
本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 与周长有关的知识?
我认识了周长,学会了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认识周长 周长
计算周长
周长的意义 周长的测量
多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周长的意义 物体表面或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的周长 围成多边形的所有边的长度和。
周长的测量法 绳测法
独立思考 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用什么办法能 测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把长方形每边的长量出来,再 加起来。也可以利用长方形的 特点,用长加宽,再乘2。
独立思考 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先量一量,再算一算。
(5+2)×2 =7×2 =14 (厘米)
2厘米
5厘米
4厘米
4×4=16 (厘米)
1. 先测量,再计算它们的周长。
5厘米
5厘米
3厘米
3 厘 米
(5+3)×2 =8×2 =16(厘米)
图形一周的长度 就是图形的周长。
相互启发就是绕硬币一周的长度。 可以用线绕硬币正好一圈,再测量线的 长度,就知道硬币的周长了。
计算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相互启发 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先量一量,再算一算。
1厘米
5×4=20(厘米)3+2×2+4×2+1 =16(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认识周长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认识周长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 认识周长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 认识周长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第 3.2节——认识周长。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的意义。

2.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周长。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PPT、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围,提问他们是否能计算出墙围的周长。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通过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周长,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3. 方法讲解:然后,我会讲解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如直接测量、绕线测量等。

5.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他们对于周长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6. 小组活动: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周长的概念2. 计算周长的方法3. 实例讲解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b. 圆形,直径为10厘米c. 长方形,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答案:a. 16厘米b. 31.4厘米c. 26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周长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掌握了计算周长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2认识周长34-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2认识周长34-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2认识周长34人教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2认识周长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七章第二节内容,主题是“认识周长”。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四节的周长概念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我会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景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并学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测量物体的周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并学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周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绳子、剪刀、图形卡片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的轮廓,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要用绳子围住整个教室,需要多长的绳子呢?这样就引出了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定义:我会用图形卡片展示不同的封闭图形,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周长是一周的长度。

3. 示范测量周长:我会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用绳子测量其周长,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测量其他图形的周长。

4. 练习测量周长: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尺子和绳子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测量周长的方法:起点和终点重合,闭合测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尺子和绳子测量教室的周长,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2. 请学生用尺子和绳子测量家中的某个房间的周长,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答案:1. 教室的周长:_______米2. 房间的周长:_______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基本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闭合测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一步巩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周长是多少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周长是多少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周长是多少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周长是多少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至第39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学生们将学习到周长的定义,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2.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剪刀、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圆形饼干,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圆形饼干的周长是多少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将答案揭晓,并解释周长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们翻开教材,自主学习第37页至第39页的内容,了解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课堂讲解:我通过课件和黑板,详细讲解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学生们认真听讲,跟着我在黑板上一起画图,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4.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道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解答,让学生们在解答过程中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纠正错误。

6.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实际问题:测量教室里一张桌子的周长。

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周长 = 首尾相连的边长之和七、作业设计图形1: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图形2:长方形,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图形3:圆形,半径为3厘米2. 答案:图形1的周长:20厘米图形2的周长:24厘米图形3的周长:18.84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还会拓展延伸课堂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到周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围栏、花坛的面积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沪教版

作业设计
《周长》学习单
姓名学号班级
一、描周长
二、周长的计算(取整厘米数)
同桌合作,选两个图形,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量出图片的周长。

图形名称测量工具测得周长
【使用说明】
1“教学环节”中,主要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中的每一个大环节和小环节。

2“教师活动”中,主要设计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任务。

3“学生活动”中,主要设计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任务和要求,体现学习的主要过程。

4“评价预设”中,预设各环节评价内容及要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预设”包含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参照《指南》要求,依据年级指标和单元内容、要求,结合教学环节确定(教学中,参照预设的内容和要求,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作点评和指导,在具体任务中评价学生,兼顾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5“教学意图”中,主要阐述每一个大环节设计的教学策略运用和理论依据。

6“教学反思”中,主要记录教学的得与失,作为进一步改进设计与实施方法的依据。

7 红色的作为各类公开课的要求。

8 建议本样式在青年教师和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中试运行,在运行中思考并逐步完善表格内容后再全面实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周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并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的知识,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2.学生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封闭图形周长的方法,以及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使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周长,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封闭图形的卡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准备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封闭图形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的边界线是什么。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得出周长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介绍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并且可以使用直尺和圆规来测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封闭图形的卡片和测量工具。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测量每个图形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到黑板前,让他们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

小学三年级周长的数学400字日记6篇

小学三年级周长的数学400字日记6篇

小学三年级周长的数学400字日记6篇小学三年级关于周长的数学日记400字1在上数学课前,大家准备了一张标有半径数据的圆片.这在课上是需要的.上课了,MrZhang给大家一个下马威:他让我们量自己手上的圆的周长.这···这怎么量呢?同学们抓耳挠腮.咦,有一个同学拿出了一根绳子,难道他想用绳子来量?紧接着,许多人都跟他学了起来,包括我.量好后,我们把答案一一告诉了MrZhang.MrZhang选了几个人的数据写在了黑板上,让我们来找一找其中的奥妙.大家一看也没有发现什么.我想到昨天与老虎量花坛时用的方法.然后我想是不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里面这个圆周长一样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检验了一下我的方法说很好,这个方法是以前古代有个叫刘徽的人想出来的,今天被我想到了,夸我很了不起.可是他和我的想法都有点误差.这个误差后来被刘徽的徒弟祖冲之给打破了.他得出这个圆的周长是圆直径的3.__92653······倍,这个叫圆周率,用字母pai(派)表示.平时我们计算时就把它约成3._来计算,为了方便.讲到这里,我想着,原来我和祖冲之的师傅——刘徽是一个等级的啊.小学三年级关于周长的数学日记400字2数学王国里有一对欢喜冤家,它们是面积和周长.它们俩总是相生相伴,紧紧跟随着它们的主人平面图形.由于它俩关系太好,小朋友总是搞混淆,一会儿把周长当成面积,一会儿又把面积当成周长.为了把自己和好对方区分开来,面积和周长都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自我介绍.周长:我是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总长.面积:我是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表面的大小.对自己的新名片,它们俩都非常满意.可以,这天它们随平面图形刚一出门,小朋友们又把它们俩搞混了.唉,怎么办呢?立体图形长方体看见了,建议说:〝面积是二维的,有长和宽两个维度,比较时,比的是大小.周长呢,其实就是一条线段,是一维的,只能比长短.〞面积和周长接受了这个建议.面积在自己的名片上加上了〝我比的是大小〞,周长呢,则加上了〝我比的是长短〞.小学三年级关于周长的数学日记400字3计算周长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题:〝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_8=32(厘米)2_6=_(厘米)32+_=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一种办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一样了,2_8=_(厘米)4_6=24(厘米)_+24=40(厘米)看来妈妈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啊!〞小学三年级关于周长的数学日记400字4跑道的周长今天,晴空万里,还不时有微风吹来,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来到操场,练习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真累呀!〞我低声叫道,〝到底我跑了多远呢?〞我坐在台阶上,用小米尺敲着脑袋.突然,我大叫一声:〝有了!〞我连忙行动起来,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的长度,是35厘米,我便沿着跑道走,1步,2步,3步......〝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心里想,怎么办呢?我立刻想到了卷尺.于是飞快地回去找妈妈,拿来几卷卷尺,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量起来.我们用卷尺量出直道的长度,再用步测的方法量出弯道的长度.终于,我们量出来了,跑道的周长是200米,然后,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写着:200_3=?〝是600!〞不知是哪个小机灵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对的,便兴奋地喊起来:〝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我跑了600米!〞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会在生活中用数学了!小学三年级关于周长的数学日记400字5学习圆的周长今天早上老师要教我们怎样算周长.老师先拿出圆片说:〝每个人先画一个圆片或拿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我们先想办法,再动手制作,一个同学马上想出了办法,便说:〝我有办法了.先在圆片上做一个记号,再从那个记号为点,向右在尺子上滚动一周,做一个记号,量出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片的周长了.〞我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说:〝我也有办法,我们用纸条在圆片上绕一周,做一个记号,然后量出纸条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了.〞过了一会,老师听我们讲出各自的办法之后便说,这样有些办法不免会有些误差,我来教你们怎样算周长吧!〝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_,所以圆的周长=直径_圆周率(3._),也就是c=πd或c=2πr.老师说完又举了例子.我们学会了怎样算圆周率(圆的周长).小学三年级关于周长的数学日记400字6今天,我们学习了圆.一说到圆,我就会想起圆心.半径.直径,圆心的知识点是: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的知识点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的知识点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学完这一节课后,我还想做一个实验———量一量碗口的直径,并算出碗口的周长.回到家后,我拿了一个碗,用尺子认真量出碗口的直径,可是出现了一些困难,比如把直径量错了.把圆心找错了等,这些困难让我很头疼.我苦思冥想,最后决定,把碗倒过来,围着碗口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纸上找圆心,纸上的圆心在哪,碗里的圆心就在哪.终于,我量出了碗口的直径———_cm.知道答案的我一蹦三尺高,看来我的功夫没有白费.接着,我想起周长公式:C=∏d,于是,我用3._乘_得出47.1cm,这是碗的周长.算出答案后,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我可以把数学运用到生活当中,并且还更加牢固了圆的知识,提升了动手能力,真是一举多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要认真发现,解决更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小学三年级关于周长的数学日记4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学会了吗?
一、练习
下面这个图形是由3个边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组成,计算它的周长,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二、小小设计师
1.谈话:小明家装修房子,要买装饰材料,让我们去帮他算算吧。

2.看图。

3.买木条
要给客厅天花板的四周压上木条,至少需要多少米木条?
4.买踢脚板
给大卧室做踢脚板,40块够吗?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小结
学生合作完成,启发、引导学生多种解法
引导学生认真看图,明确图中每个房间的长和宽。

学生明确压木条也就是求客厅的周长,再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

小组合作学习:
一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

全班交流时,每个组派一名代表提问题,其他小组进行解答,解答正确的小组发合作星。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结合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2+5+4)×2=11×2=22(米)
(end)
--------------------- 赠予---------------------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 谢谢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