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延安文化工作总结
延安文化工作总结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圣地,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发源地。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延安文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延安文化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延安文化工作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通过
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深入人心地宣传革命理念,引导人们坚定革命信念,增强革命意识。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团结人民、壮大革命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延安文化工作重视文艺创作和宣传。
延安时期,许多文艺工作者和革命
者聚集在这里,他们以革命为主题,以人民为对象,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这些作品传播了革命理念,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延安文化工作注重群众性文化建设。
在延安时期,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
素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积极组织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读书会、文艺比赛等,使广大群众能够参与其中,享受文化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延安文化工作注重文化队伍建设。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重视
培养和选拔革命文化工作者,建立了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文化队伍。
这支文化队伍为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延安文化工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为中国革命
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延安文化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推动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向前发展。
让我们永远怀念延安,永远珍视延安文化工作的丰硕成果。
延安革命纪念馆中的文物介绍
延安革命纪念馆中的文物介绍
延安纪念馆是一座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纪念性博物馆,致力于展示和传承中国革命时期的历史文化。
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展品介绍:
1. 毛泽东旧居:这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居住过的房屋,展示了他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物品。
这座旧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貌,通过展示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卧室、书房等场景,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2. 延安整风运动展示区: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进行的一次重要思想整顿运动,该展区通过图片、文件和实物展示,展示了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并介绍了参与者的事迹和成果。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展览:这是一部展示中国革命历程的电影,常年在延安纪念馆播放。
影片通过红色影像、实物文物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重大胜利。
4. 陕甘宁边区军政长官公署遗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
期的最高领导机构所在地,保存着当时的办公室和会议场所。
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和文件,让人们可以了解党的军事和政治决策的过程和实施情况。
此外,延安纪念馆还有许多其他展览和文物,展示了延安时期革命历史的方方面面。
参观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物和展览,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延安革命纪念馆介绍
延安革命纪念馆介绍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地名,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战略后方。
而延安革命纪念馆,则是以纪念当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的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博物馆。
下面,我将分步骤来为大家介绍这个博物馆。
第一步,了解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历史背景。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创建可追溯到1978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以及延安抗战经验,当时的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建一座博物馆。
1981年,延安革命纪念馆正式开馆,成为了全国首家以一个地名命名的革命博物馆。
第二步,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览内容。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馆采用的是逐级递进的形式进行展示,从现代音像技术到实物资料,集中展示了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生活、工作及对全国革命斗争的领导工作。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展览。
由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因此这个展览是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一大亮点。
第三步,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现状。
如今,延安革命纪念馆已经成为一个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在2001年和2011年,这个博物馆先后进行过两次扩建,新增文物展览、多媒体技术等等,将更加丰富的历史事件呈现给游客们。
而且,延安革命纪念馆每年还会举办一系列的红色文化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总的来说,延安革命纪念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延安抗战经验,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的一处绝佳选择。
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延安的历史文化 简介
延安的历史文化简介
延安,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摇篮,延安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延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当时这里是西周的一个封地,叫做“延安”。
到了汉代,延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贸易中心。
在唐代,延安成为了“边郡四镇”之一,是防御外敌的重要屏障。
在中国近代史上,延安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延安召开了著名的“延安会议”,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中心,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延安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激昂豪放的陕北民歌、活力四溢的安塞腰鼓等,这些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风貌。
同时,延安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多经典的文艺作品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都诞生于此,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也成为了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延安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雄伟壮观的黄土高原风光、革命遗址等,这些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独特魅力。
总之,延安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它在中国历史和现代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也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今天,延安仍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这些不仅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价值,也为人们了解和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提供了机会。
红色延安的简介
红色延安的简介
红色延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时期红军长征胜利后所建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红色延安是中国共产积极开展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之一。
以下是红色延安的简介:
1. 建立背景: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延安,并在延安展开了以整编军队、加强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2. 政治中心:红色延安成为中国共产的中央政治和军事机关所在地。
在这里,中央组织了中国共产的七大、八大、九大和中央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
3. 军事中心:红军长征胜利后,红军谋求战略转移,将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以及红四方面军后来发展成的晋察冀游击区。
这些军队在延安进行了整编和休整,为抗日战争做好准备。
4. 文化中心:红色延安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中国共产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陕甘宁新文化研究会等组织,推动了中国文化革命的发展。
5. 医疗救助:红色延安还设立了多个军民医院,提供医疗救助和培训医务人员。
延安医院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医疗救护机构之一。
红色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一站,见证了中国共产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推进。
红色延安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如今,红色延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参观和学习。
延安红色文化
宝塔山——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
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 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 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 命旧址之中。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 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 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随即迁 往延安城西北杨家岭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另一个驻地,此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 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
瓦窑堡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1935年11月7日~1936年6月21日为中 共中央驻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关于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策略,史称“瓦窑堡会议”。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史称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 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洛 川会议后,红军执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 八省边界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位于延安市城内南关街。1937年9月,陕甘宁边 区政府成立。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 彻执行了中共中央提出的 “五一施政纲领”领导陕甘宁边区人民进行了政权、经济和文化建设,开展了 大生产运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成为全国革命根据地的 模范。1947年3月,蒋介石指令胡宗南率大军进战延安,过区政府随军转移。 1948年4月,延安光复,边区政府返回延安仍住此地。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 于1949年3月南下迁往西安。
延安的风土人情简介
延安的风土人情简介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中国革命史上,延安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延安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展现着中国革命的历史与文化。
一、延安的历史延安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
周代称为“延水”,秦代称为“延州”,明清时期则改称“延安府”。
20世纪初,延安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较早地参与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但失败了。
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方成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广州起义根据地。
1928年,红军第四军进入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5年,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来到了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移到陕北。
在延安,留下了许多革命历史的遗迹和革命先烈的足迹。
二、延安的文化延安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延安的文化包括了革命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文化等多种形式。
1. 革命文化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这里集聚了大量的革命文化资源。
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央书记处旧址、中央党校旧址等都是延安的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2. 民间文化延安的民间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延安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有自己的特色。
延安民间音乐以二胡、三弦、琵琶等为主要乐器,曲调优美动听,表现出了陕北的特色。
3. 艺术文化延安的艺术文化也有着较高的水平。
延安曾经有过“延安画派”,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延安画派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指导,创作了一批反映工农生活的作品。
三、延安的风俗习惯延安地区的风俗习惯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延安人讲究节俭、朴素,生活作风朴实。
在婚礼、葬礼等场合,延安人有着自己的习惯和仪式。
延安红色景点介绍词
延安红色景点介绍词一、延安革命纪念馆1. 延安革命纪念馆概述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一座全面展示中国革命斗争历程和延安时期的重要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场所。
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文物、照片、文字材料等,展示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
2. 馆内展览•展厅一:延安时期革命斗争大事记这个展厅通过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再现了延安时期发生的重要革命事件,包括西北战役、抗日战争等。
•展厅二:毛泽东与中国革命这个展厅重点介绍了毛泽东同志的生平和他在中国革命中的卓越贡献,展示了他的著作、手迹等。
•展厅三:延安精神这个展厅以延安精神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展览,让观众了解和感受延安时期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氛围。
3. 游览体验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个历史悠久、庄重肃穆的地方,游览者可以通过参观展厅、听取讲解员的介绍以及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延安时期的红色岁月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在馆内,游客还可以参观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室和居住区,深入感受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二、杨家岭革命旧址1. 杨家岭革命旧址概述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杨家岭村,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重要办公地点之一。
这里曾是毛泽东同志的住所和办公室,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常委会议的举办地。
2. 旧址特色•毛泽东同志雕像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有一尊雄伟的毛泽东同志雕像,象征着他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贡献。
•红军广场红军广场是旧址内的开放空间,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红军纪念碑和红军营地,感受当年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和革命气息。
•毛泽东同志故居在旧址中,游客可以参观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室和居住区,了解他在延安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3. 游览体验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文物展览、观看历史影片和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情况和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
在这里,游客还可以欣赏到延安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那段伟大的革命岁月。
延安文艺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延安文艺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延安文艺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在延安地区开展的文艺活动。
延安文艺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为主题,推动了当时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延安文艺运动的开展,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环境和思想土壤。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文艺团体积极倡导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鼓励作家、艺术家关注人民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呼唤。
这种独特的文艺观念和创作导向,为当时的作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延安文艺运动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主题意识的觉醒延安文艺运动倡导作品要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社会责任感,要关注人民生活和社会问题。
这种主题意识的觉醒,使得中国文学从传统的文人文学转向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对人民生活的真实描写和表达。
二、创作方式的变革延安文艺运动提倡文艺创作要接地气,要走进人民群众,要关注工农兵,要表现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生活状况。
这种创作方式的变革,使得当代文学的创作更加注重真实性和生活化,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情感。
同时,延安文艺运动也提倡文艺作品要注重群众性和集体性,鼓励集体创作和群众参与,这种创作方式的变革也对当代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艺术风格的创新延安文艺运动提倡文艺作品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个性,要走创新的道路,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和规范。
这种艺术风格的创新,使得当代文学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多元。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新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这些都是延安文艺运动的影响所带来的。
四、思想观念的更新延安文艺运动倡导作品要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要传递正能量,要鼓舞人心。
这种思想观念的更新,使得当代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奋斗精神,更加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红色革命圣地——延安
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的陕北黄土高原,素有“塞北咽喉、秦地要区”之称,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陕西省榆林地区;南接渭南、铜川、咸阳三市。
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人口193.88万。
延安历史悠久,古迹名胜荟萃,是国务院首次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有闻名天下的黄河壶口瀑布。
还有延安的象征宝塔山、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以宋代石窟万佛洞驰名的清凉山、珍稀名贵牡丹遍布的万花山、留有历代名人题词的摩崖石刻等,名山胜景,美不胜收。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延安又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
延安境内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革命旧址350多个。
延安以革命圣地。
中华民族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驰名中外。
人们来到这里,从延安的土窑洞、枣园的灯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展室中,寻找当年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
1935年10月,党中央领导的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驱日寇,缚苍龙,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史册上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
滔滔延河,承载了民族的重负;巍巍宝塔,唤起了备受欺凌的人民;“窑洞大学”培育了一代治军治国的英才;土窑洞里产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煤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
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从这里高高举起。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热火朝天的日子中,延安精神都像一把光芒四射的火炬,引导和激励我们党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延安红色文化搜集
延安: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2010年10月20日21:55新华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新华网延安10月20日电(记者李勇段博)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红色旅游已成为延安的一张新名片。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党中央在延安13年,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从枣园到杨家岭,从王家坪到宝塔山,从桥沟鲁艺到南泥湾,人们纷纷来到遍布着革命旧址的圣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员、浙江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对记者说:“当这些课本里耳熟能详的革命故地如此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震撼和触动。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根据地,延安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
全市境内现有革命旧址35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珍藏文物3万多件。
延安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占陕西省的72%,是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和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的一项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更是推动革命老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延安市委书记李希说。
延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延安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把“红色旅游”作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
延安市、县两级政府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延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7个重点红色景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据了解,从2004年起延安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增加到1000万元。
“十一五”期间,延安市正式启动实施了投资5亿余元的全国红色旅游“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和13处革命旧址维修保护,11处革命旧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还先后对高等法院、军委二局、中组部、民族学院、参议会礼堂等10多处旧址进行了维修改造。
延安当地民俗特色简短介绍
延安当地民俗特色简短介绍引言延安市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北地区,素有“红色圣地”和“中国革命圣地”的美誉。
由于长期以来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延安的民俗文化充满着浓厚的革命情怀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延安当地民俗的特色,介绍延安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特色美食以及民众的生活方式。
传统习俗1. 忠诚祭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延安市民会举行盛大的忠诚祭祀活动,以纪念延安的革命先烈。
人们会到延安的革命纪念碑前献花,进行庄严的祭祀仪式。
这一传统习俗是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敬意的表达,也是延安人民对于革命传统的传承和发扬。
2. 踩小五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延安市的民众会集体踩小五台。
小五台是延安一座历史文化景点,踩小五台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
人们会穿着盛装,手持鲜花,沿着五台山上的蜿蜒山路,踏着节奏踩踏的舞步,表达对五台山神灵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延安人民的勤劳、友爱和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
3. 传统婚俗延安的传统婚俗独具特色,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婚礼前,新郎要先到新娘家求婚,进行“闻声”和“闻香”两道仪式。
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一匹良马去迎接新娘,一路上还会遭遇一些取买亲友们的欢笑和挑逗。
婚宴上,还有许多传统的娱乐形式和各种道具,如喜糖、喜帖、喜酒等,给婚礼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民间艺术1. 扎染织锦延安地区的染织工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
延安的扎染织锦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扎染织锦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刷胶、揉染、扎筋、涂胶、定型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扎染织锦制品不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实用性,在延安地区被广泛应用于装饰、服饰和礼品制作。
2. 曲艺表演延安的曲艺表演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形式。
曲艺以歌唱和相声为主要表演形式,通过歌曲和诙谐幽默的对话,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
延安的曲艺表演常常融入了革命题材和当地特色,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智慧。
陕北民俗
延安历史文化概术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
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构成延安的“五鼓”艺术,已打遍中华大地,在多次大型文体活动中屡获大奖,其中安塞腰鼓在亚运会开幕式上,香港、澳门回归庆典活动中,雄伟宏壮的表演打出了国威,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豪情壮志。
延安剪纸、农民画、布堆画、毛麻绣和刺绣等民间工艺,绚丽多彩,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中外艺术大师的高度评价,许多作品被法、美等国的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在国内民间艺术评选中屡获大奖,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其高亢激情的风韵深深地感染了各地民众,在全国卷起了一股“西北风”热潮,长久不息。
洛川名俗展览馆为陕西省首家集中反映陕北民俗的展览馆,延安万花民俗村被称为活的陕北窑居博物馆,为陕北唯一集游、购、娱和吃、住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实体。
▲陕北黄土风情陕西北部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这里有沟谷交错、原梁相间的黄土高原,有地势平缓、一望无垠的毛乌素沙漠。
河流沟道密集,梁峁起伏交错。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这片土地的是恢宏、博大的气势;古老悠久的历史,在这里积淀出深厚的中华文化。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契合,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独具神韵、摄人心魄的宏伟画卷。
从石器时代的“黄龙人”到人文初祖黄帝,从延绵千里的长城到穷造形之巧的古建民居,从势如奔马、声如雷呜的壶口瀑布到气息浓郁、如痴如醉的安塞腰鼓,人类的历史,民族的精神于此再现。
历史是那么遥远但它却采用物化的形式,将它的一切贮存在后人的思想和记忆之中。
每当我们置身于广袤千里的沙漠和雄浑苍凉的黄土高原时,翘首仰望边塞雄关、大夏故城、古建寺观等历史陈迹,我们不能不为之而感到震撼;每当我们有幸欣赏石窟艺术、画像石及温莹的瓷器造型时,不能不与那些图像、色彩、形象、线条、韵律等发生心灵上的共鸣!在唐朝伟大诗人杜甫涉足赋诗的少陵川,巾帼英雄花木兰寄居的万花山,抗辽英女折赛花佘太君)的把招亲之地,以及珍藏着丰富革命文物的圣地延安,您会感受到民族精神在这里延续,沉浸思之,继而悠然神往,获得巨大的心灵慰藉。
论抗战时期延安的文化整合
魏继 华 刘一 男 王少 勇
夏之辨” 等传 统文化的优秀成分, 有助于抗
日事业 的顺 利进 行 。 而 由 于左 翼 文 化 和 小
年学生为主体的抗 F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 t
一
表
合 影
资 产 阶 级 文 化 反 映 不 同 社 会 阶层 的 利 益 , 与 苏 区 文化 和延 安 本 地 的地 域 文 化 有 很 大 差 异 , 使 这 些 不 同文 化 形 态 的 融 合 , 仅 促 不 有 助 于 改造 资产 阶级 和左 翼 文 化 脱 离 群 众
生产 劳动 。周 恩 来 和任 弼时 被 评 为 纺 线 能 手 。朱德 不 但 把 自己骑 的 马让 出来 搞 运 输 ,
一
倒 日本 的文化侵略理论, 增强 民族 自信心,
具 有 重 要 的意 义 。这 个 时 候 延 安 的 文 化 整
、
延 安 文化 整 合 的 必 要性 和 可 能 - 陛
前严重的情况下,弘扬和整合 各种优秀文 摧 毁他 们 卖 主求 荣 的幻 想 ,廓 清 中 华 民 族 家 串户 , 群 众 疾苦 。 了解 全面抗战爆发后 ,中国共产 党高举 全 化资源, 宣传 “ 兄弟 阋于墙 , 外御 其侮 ” “ 、夷 抗 战的视野和蓝图。
每 并特意到 了丹东 。但遗憾的是 , 她 这 座 美 丽 的 边 境 城 市 令 他 们 深 深 向 往 , 抱到 了育婴堂。在郭慕 深的精心抚育下不 到中 国, 9 7年 , 坤 美 年 都有 丹 麦 友 人 走 进丹 东 。 吴 仅 坚 持读 书 , 学 会 了弹 琴 、 歌 …… 14 与 田方 舟 一 家 失 之 交 臂 。 19 还 唱 93
年, 郭宝珍和一名铁路 工人结 了婚 。 郭慕深 再次来到丹东 ,当她看到 田方舟带来 的厚
延安的文化传统有哪些
延安的文化传统有哪些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延安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精神力量。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不仅影响了延安,也影响了整个中国。
首先,延安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上。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曾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领袖在这里领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延安的革命遗址如延安宝塔、枣园、杨家岭等,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象征。
其次,延安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其深厚的民俗文化上。
延安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延安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延安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上。
延安地处关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了丰富的地域文化。
延安的地域文化包括地方戏曲、地方音乐、地方美食等,这些文化在延安久远而深厚,为延安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总的来说,延安的文化传统是延安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延安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的文化传统不仅是延安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延安的文化传统,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浅析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浅析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延安红色文化有着重大的传承与发扬价值,本篇文章主要从内涵及从青年教育方面传承发扬延安红色文化两个方面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又于结语中对我国延安红色文化传承未来展开了美好的憧憬。
标签:延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扬;革命精神延安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先辈留下的重要红色遗产,蕴含着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延安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当代青年人群开展理想人格教育时,可以从延安红色文化当中汲取营养成分。
引导当代青年人深入体味我国革命先辈身上的红色革命精神,促使当代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将其用于自身实践活动的指导当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延安红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一、延安红色文化当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
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各界对红色文化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红色文化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
一般来说,红色文化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立足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红色文化内涵是指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以及革命运动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开展的各项革命运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内涵。
而立足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红色文化内涵是指包括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开展的各项革命运动中所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先辈的旧居以及革命活动中所运用的战争武器、书信、衣物等在内的与革命运动相关的所有物品。
所以总的来说,红色文化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是两方面的统一体。
而延安红色文化既包括我国革命先辈在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开展的各项活动当中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的革命经验、凝聚的革命精神以及形成的革命传统等等;也包括我国革命先辈在延安地区所遗留下来的革命文化遗址以及在延安地区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各位革命先烈在延安地区所创造出来的革命文化作品如诗歌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我國延安红色文化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革命文化内涵,可以对我国当代青年理想人格教育产生积极的启迪作用,有着一定的传承和弘扬价值。
廷安的历史文化简介
廷安的历史文化简介延安东经黄河壶口,南连桥山黄陵。
如果说壶口瀑布给了延安以精神、以气魄、以风骨的话,那么轩辕黄帝陵则给了延安以文化、以内涵、以气质、以神韵。
延安虽然还裹着黄土高原泥土的文化色彩,但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却缀连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以及中华文化的枯荣。
虽然,延安没有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但在这块雄浑而又质朴的土地上,曾拥有的历史文化足以震动整个世界。
我们新中国的领导人就是在这里,奠定了新中国的坚固基石。
延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即使悠悠的历史岁月,也绝不能磨灭那光辉的历史年轮。
这里曾留下黄帝、大禹奋进的足迹,这里还曾有李自成、张献忠叱咤风云的历史回声。
大秦王朝时期,延安被称作高奴县(现延长县),在延安出土的高奴石权及其铭文上,秦篆“高奴”二字赫然其上。
据《史记》记载,那个打败秦王朝的楚霸王,进入关中以后,曾把秦帝一分为三,并封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在延安附近尹家沟的山坡树林当中,至今保存有“高奴城遗址”,这应该是今天延安市历史上最早城市的雏形。
在长满蒿草的宽阔地带,在延安以北富县境内,当地人称它为“车路梁”。
其实这就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派遣蒙恬主持修建的“秦直道”。
此道凿山填谷九百多公里,从陕西关中一直延伸到内蒙古。
“秦直道”与万里长城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伟大工程。
在秦始皇35年,这位帝王坐着高车驷马,沿着那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北上巡视,并曾驾临高奴(延安)。
现在那煊赫的场景,早已伴着岁月的流逝,淹没在这荒山野草之中。
在公元一世纪以后,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六七百个年头,延安即曾享受过移民实边,大迁徙的繁华岁月,也曾饱尝过硝烟烽火与战争屠戮的痛苦。
公元前11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炫耀武力,也曾率大军沿着“秦直道”出巡北方。
至今黄帝陵的将军树(挂甲柏),还留有一段迷人的传说。
就在这春秋交替的历史长河中,大片大片的森林遭受破坏,人民颠沛流离,这里却浮现出一朵艳美无比的鲜花,这就是在这名城胜景中出生的“花木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读史可以鉴今。
历史,包括古往今来的历朝历代。
过去我们多把读古代历史当作读“史”,而把刚刚过去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近现代史实不予看重。
殊不知,我们的今天正是传承着昨天;我们的明天,又是一个昨天!认真、公正、心平气和地审视昨天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指导我们今天以至明天的十分有意的东西。
延安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奋斗不息的写照。
读这样的文化史诗,我们除了心灵的震撼外,还应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激流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根据地人民,铸就了一部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在这部伟大的文化史诗中,延安精神是“延安文化”的“风骨”,集中展现了延安文化的风貌和魂魄,揭示了延安文化的远大前程和生命力● 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延安文化”在各个领域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第一乐章”。
1935年10月到 1948 年3月,史称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
在这 13 年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激流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根据地人民,铸就了一部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把“延安文化”推向了全中国,最终完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第一乐章”的创作。
延安精神——“延安文化”的“风骨”在这部伟大的文化史诗中,延安精神 (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反侵略、反投降、反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 是“延安文化”的“风骨”,集中展现了延安文化的风貌和魂魄,揭示了延安文化的远大前程和生命力。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展现了延安文化的凝聚力和发展方向。
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文献明确指出:在现阶段,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将来,建设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知识分子和根据地人民正在建设的“延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其前进方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和彻底性,就使得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发自内心地唱出:“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前进的方向”。
反侵略、反投降、反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延安文化的主旋律。
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是中国革命的主题。
因此,对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事迹的讴歌,必然是延安文化的重头戏。
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立足延安,在国家半壁江山沦陷的情况下,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成为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中流砥柱。
是时,陕北的山城,“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进河边的流潆,春风吹变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你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跨过万水千山,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从大后方,从南洋、欧美等地奔向延安。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市。
学习。
歌唱。
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从此,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反对妥协投降,再到抗战后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卖国的革命斗争,始终是延安时期爱国主义战歌的主旋律。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是延安文化的精髓。
抗战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抗日战争和党的建设这两大主题,在思想理论战线,发动了五次攻势,实现了五次理论创新。
第一次是哲学领域的攻势,时间是 1936 年到 1939 年,结果是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哲学理论。
第二次是战争学领域的攻势,时间是 1938 年,代表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各根据地广为翻印发行,出现了十多种版本。
《论持久战》仅从 1938 年到 1939 年春,就在中国印行了 19 版。
两部著作论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发展道路和战略战术,起到了社会轰动效应,有些国民党部队当时都把《论持久战》奉为“经典”,作为战地的最佳读本。
1939年到1940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基本理论领域发起了第三次理论攻势,代表作是《青年运动的方向》、《 < 共产党人 >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和文章,结果是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次是从 1942 年春到 1943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伟大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党风建设的新模式。
第五次是从 1940 年 12 月到 1945 年6 月,党的高级干部集中四年半的时间深入研究党的历史,开创了用《历史决议》统一全党思想的新举措。
通观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 ( 《毛泽东选集》共收录 159 篇文章,其中在延安撰写的有 112 篇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延安文化,都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延安文化的价值取向。
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相信谁、依靠谁,是中国新文化在其发展中必须取舍的价值取向。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和《论联合政府》等著述中,深刻地论述了延安文化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出发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延安文化的这一价值取向,是其生命力所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是延安文化的基本品行。
在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寇的疯狂进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号召各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党中央又时刻要求全党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在艰难的困境和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逐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及世界观、人生观最集中的生动体现,成为延安文化的基本品行。
延安文化——先进文化第一乐章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成熟于延安时期,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灵魂、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延安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第一乐章”。
哲学领域,其学科领军人物是毛泽东、艾思奇、李达等理论家、哲学家。
他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通过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以“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历史学领域,通过毛泽东、范文澜、郭沫若、伊达、杨松等理论家、史学家的不懈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动性地应用于史学研究,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和中国历史文献编纂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历史学科体系。
中国的史学,实现了从传统史学向马克思主义现代史学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中国现代史学新体系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的传统史学领域,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奠定《史记》治史的基础以后,基本上是以“二十四史”为基本骨架结构,儒家思想是史学的灵魂。
在延安文化中的中国现代史学领域,史学家、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创造性地融入《中国通史简编》、《中国代近史》等史学作品中,从而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新史学的灵魂。
同时,史学的分期与分类——中外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共党史——也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
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毛泽东、周扬、丁玲、冼星海、艾青等理论家、文学家、音乐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努力,确立了无产阶级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形成了革命文学艺术的源泉、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评判标准、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与世界观问题等一系列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中国新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在文学艺术作品方面,创造了不朽的《黄河大合唱》、《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白毛女》、《生产大合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屈原》等名篇佳作。
从延安文学艺术的基本方向、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到硕果累累的延安文艺,使得 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国新文艺,在延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新闻传播学领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建党与大革命时期、江西苏区四个历史时期的新闻报刊发展的基础上,以毛泽东、博古、艾思奇、舒群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开拓延安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艰苦奋斗 13 年,确立了“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和“全党办报”的方针,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新闻宣传的真实性、战斗性”,卓有成效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胜利地粉碎了来自各方面的宣传战,培养教育了人民,动员了千百万民众投入到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
新闻宣传事业不断开拓了人民大众新闻宣传的新领域。
所有这些,都使中国近代发展起来的新闻学实现了革命性的历史变革,形成了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延安的军事科学,是延安文化最灿烂的一个领域。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深入扎实的理论研究,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系统地论述了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和党指挥枪的“军魂”及人民战争的思想,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以及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
中国共产党建设学领域,通过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确立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系统阐述了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抓党的建设;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等基本理论,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建设学的基本科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作出了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