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识培训材料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e37ee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2.png)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微生物学是研究微小生命体的科学。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并对地球上生物体的生长和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
了解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生物学、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生理特征以及遗传特征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形态,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
细菌单细胞,没有细胞核;真菌多细胞,具有真核细胞;原生动物也是单细胞生物,但具有真核细胞和进化出来的细胞器。
按照生理特征,微生物可以分为厌氧菌和好氧菌。
厌氧菌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好氧菌则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代谢。
按照遗传特征,微生物可以分为DNA 病毒、RNA病毒和病毒类似颗粒体。
二、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最常见的方式是二分法,也称为细胞分裂。
细菌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分裂不断繁衍后代。
真菌则通过生殖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此外,还有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的形式在恶劣环境中存活,等待适宜的时机再次生长繁殖。
三、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积极方面,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例如,酵母菌可以进行发酵作用,使面包、啤酒等食物具有丰富的风味。
另外,微生物中的许多菌株还可以分解废物,减轻环境污染。
然而,微生物也可以引发很多疾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细菌和病毒是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它们可以引发各种传染病,如流感、疟疾等。
四、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废物和污水。
例如,厌氧菌可以分解废弃物,降解有机物质。
另一方面,微生物还可以促进土壤肥沃和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养分给植物吸收。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五、微生物的药物开发微生物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9eae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f.png)
2023REPORTING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微生物概述与分类•细菌基础知识•真菌基础知识•病毒基础知识•微生物检测技术与方法•微生物在医学领域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微生物概述与分类010405060302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特点体形微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或非细胞结构;繁殖迅速,代谢旺盛;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微生物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分类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组成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几大类。
微生物命名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物质循环环境净化生物防治工业应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01020304微生物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如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
2023REPORTINGPART02细菌基础知识010204细菌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肽聚糖、磷壁酸、外膜等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转运、能量转换等03营养物质温度酸碱度气体环境细菌生长繁殖条件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最适pH值范围最适生长温度、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引起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等革兰氏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革兰氏阴性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引起厌氧环境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引起结核病、麻风病等其他致病菌常见致病菌及其危害2023REPORTINGPART03真菌基础知识真菌的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酵母、菌丝体、子实体等。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c61dc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f.png)
监控与记录
对无菌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并 做好相关记录,以便追溯和改 进。
05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 关系
常见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
益生菌
益生菌对人体肠道健康有益,能 够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
力。
病毒
病毒是引起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 的微生物,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 勤洗手、戴口罩等。
细菌
细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感染性疾病 等常见疾病的微生物,需要保持食 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等。
微生物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遗传、生态 等特点,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 、病毒、真菌、藻类等多个门类 。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数量庞大、分布 广泛、繁殖迅速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 、提供养分、参与物质循环等多种功 能。
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
繁殖方式
微生物主要通过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部分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
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与防治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需要采取抗病毒治疗、预防 疫苗接种等措施,以控制病毒传播。
细菌感染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需要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 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 生。
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微生物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疫苗研发
通过研究微生物的抗原特性,可 以研发出预防各种传染病的疫苗
。
生物材料
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材料, 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这些
材料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 改造,可以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 的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干扰素
等。
06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完整版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b01b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0.png)
根据形态和结构,微生物可分为 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 藻类等几大类。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代 谢旺盛、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促进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降解有机物质等。
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自17世纪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以来,人类对微生物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逐渐揭示了微生物的奥秘。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04
异养型微生物
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生活方式
。
自养型微生物
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 的有机物,如硝化细菌、硫化
细菌等。
兼性自养型微生物
既可利用有机物,也可利用无 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如酵母
菌。
微生物代谢特点
多样性、相互依存性、对环境 条件的敏感性。
07
CATALOGUE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微生物的分类方法与系统发育
传统分类法
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生态学特征进行分类,如细菌的形态 、革兰氏染色反应、生长条件等。
数值分类法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微生物的多个性状,通过计算机进行聚类分析, 确定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微生物的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等分子水平信息进行分类,如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DNA-DNA杂交等。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与特点
繁殖方式
包括无性繁殖(如裂殖、芽殖)和有性繁殖(如接合、卵式生殖 )。
繁殖特点
繁殖速度快,产生大量后代;易变异,适应环境能力强;保持亲代 优良性状。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e8048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1.png)
2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与患病人员近距离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3
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如口罩、手套等,减少微生物暴露和传播。
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
定期洗澡
每天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滋 生。
正确咳嗽和打喷嚏
用纸巾或手臂遮挡口鼻,避免微生物通过空气 传播。
保持手部清洁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垃圾或动物后。
保持环境清洁
每天清洁家居和工作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存 活。
预防微生物传播的措施
1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提高免疫力。
2 免疫
3 健康
微生物暴露可以增强免疫 系统,帮助身体对抗疾病。
某些微生物对人体有益, 如肠道微生物对消化和免 疫功能的调节。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洗手
正确洗手可以防止微生物传播,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刷牙
定期刷牙可以防止口腔微生物引 起龋齿以防止食物中毒。
寄生虫
一种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引起多种寄生虫病。
微生物的生命周期
1
增殖
微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快速增加。
2
休眠
某些微生物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护自己。
3
传播
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感染其他生物。
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致病
某些微生物可以引发各种 疾病,如感冒、肺炎、食 物中毒等。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 识培训资料
微生物是极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 的环境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36c9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9.png)
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进行 ,少数真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 生能量。
物质代谢
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 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所需的 营养物质。
生长发育
包括菌丝的生长、孢子的形成 和萌发等过程。
常见真菌种类及其特性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可发酵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 碳,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等领域。
蘑菇
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等。
病毒的危害
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疾病,如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 命安全。同时,病毒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05 微生物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促进土壤形成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 矿物质,促进土壤的形成 和发育。
微生物的收多 、转化快和生长旺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促 进动植物生长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02
03
有益关系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农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如制作面包、酿造啤酒、 生产抗生素等。
有害关系
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大型真菌,具有食用 和药用价值。
霉菌
多细胞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 状,可引起食品、衣物等物品的霉变。
青霉
属于半知菌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可 引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腐烂。
04 病毒
病毒的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基本结构
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无细胞结构。
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 动植物的病害,如细菌引 起的痢疾、病毒引起的流 感等。
中性关系
许多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 处,不引起疾病,也不产 生明显的益处或害处。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3f82b0c4a7302768e993915.png)
(三)繁殖迅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也是同样惊人的,比高等动植物快得多, 有些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例如 有些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例如 大肠杆菌,1个细菌经20分钟就分裂成2 大肠杆菌,1个细菌经20分钟就分裂成2个,每小时可分裂 3次,这样,1个细菌繁殖3代就产生8个细菌。即: 次,这样,1个细菌繁殖3代就产生8 1小时 =8个 =8个 2小时 8×23=64个 23=64个 3小时 64×23=512个 64×23=512个 4小时 512×23=4096个 512×23=4096个 24小时 24小时 1×272=4.7*1021 照此速度繁殖下去,24小时就可繁殖72代,数量大约为 照此速度繁殖下去,24小时就可繁殖72代,数量大约为 4.7*1021个。所以细菌培养24小时就可以看见菌群。其增 4.7*1021个。所以细菌培养24小时就可以看见菌群。其增 殖速率是相当惊人的。但因种种条件(营养物质)限制, 这种繁殖速度是不能持久的。尽管如此,微生物这种快速 繁殖能力应用到工业发酵上,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增殖, 收或较多的产物,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3.代谢产物 细菌在生长繁殖中,可产 3.代谢产物 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有的分泌到菌体 外面,有的包含在菌内,有一些代谢 产物对人体有益,如抗生素、维生素 等;但有一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是有害 的,如热原等,这些产物一旦进入机 体可以致病或使体温升高。
本节着重讲述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不 利因素。 1.温度和化学因素 温度和化学因素对微生 1.温度和化学因素 物的生长繁殖影响极大,将在物理灭菌法 和化学灭菌法中讲述。
三 常见的微生物
(一)细菌 细菌是能够独立地进行生长繁殖的单细胞 生物,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平均约1.0µm, 生物,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平均约1.0µm, 用显微镜放大1000倍,也只有1.0mm大小, 用显微镜放大1000倍,也只有1.0mm大小, 所以肉眼看不见。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ea7e3d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d.png)
(5)质量控制与记录: 严格按清洁操作规程操作、做好清洁记录;
(6)包装、储存和运输 要有适宜的储存条件,防止储存过程质变或外界污 染,物料包装要密封;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要脱包或消毒处理; 运输过程确保产品污染;
3.事后控制
检验结果偏差和 生产质量偏差调查处理
(1)质量调查; (2)污染菌种的判定; (3)污染产品处理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一、微生物的了解
1.微生物的定义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是用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 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称微生物。
2.微生物的特点 数量多、分布广; 新陈代谢旺盛,繁殖速度快; 变异快、适应性强。
3.微生物的特殊性 能繁殖的活性细胞生物; 分布不均匀; 多数处于受损伤状态;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白质、糖类、维生类、油脂等,因此,在条件适宜 时,所带的微生物易于繁殖而致使药材发生霉变。 原料贮存是增加或减少污染微生物存活率、增殖率 的重要环节。
(5) 包装材料 包装对药品的污染和保护都是十分重要的。优质的
包装材料能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但包装材料本 身污染微生物,却给被包装药品带来污染。包装材 料污染程度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成份和贮存有条件。
6.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有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有益,如:抗生素、维 生素等。有些则对人体有害,如:热原等。
二、微生物污染
1、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是空气和水的污染。 (1)空气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自然环境,没有细菌等微生
物生长所需要的足够的水分和可利用的养料,但由于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活动,使空气中存在某些微生物,包括一些病原 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金葡菌、流感病毒、麻疹 病毒等,可成为空气传播疾病的病原。同时部分细菌、酵母 菌及霉菌等微生物可附着于空气中的尘埃、飞沫上进入人体 或药品而引起疾病 和污染。 (2)水 水中微生物很多,无论地面水、地下水甚至雨水或雪水都含 有多种微生物 ,水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来自土壤 ,98%的污 染是革兰氏阴性菌,也有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丝状真菌 和放线菌等。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004d8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9.png)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 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 称。
微生物特点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代谢活跃、繁殖迅 速。
4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
2024/1/28
微生物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组成等 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细菌、真菌、病毒等几大类。
2024/1/28
21
如何合理利用和避免潜在风险
2024/1/28
加强监管和检测
对食品、药品等涉及微生物应用的领域加强监管和检测, 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推广科普知识
加强微生物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对微生物的认识和 了解,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发展生物技术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利用,降低其潜在 风险,同时提高其有益作用。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 良微生物菌种,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024/1/28
影响因素
温度、pH值、渗透压、氧 气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 因素对微生物生长有显著 影响。
生长测定方法
包括直接计数法(如平板 菌落计数法)和间接计数 法(如比浊法)。
9
繁殖方式与机制
无性繁殖
通过二分裂、出芽生殖等方式进 行无性繁殖,特点是繁殖速度快 ,但后代遗传物质与亲代完全相
同。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
利用基因重组、基因敲除等技术,构 建高产菌株或优化发酵过程。例如,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酵母菌对乙醇 的耐受性,从而提高乙醇的产量。
2024/1/28
14
04
CATALOGUE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2024/1/28
15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微生物知识培训课件
![微生物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eba8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1.png)
THANKS
细胞形态
原核生物的细胞形态各异,包括球状、杆状和螺 旋状等。
常见原核微生物的分类及作用
细菌
细菌是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类型,它们包括许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芽 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蓝细菌
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利 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如蓝藻、念珠藻和色球藻等。
真菌的发现
真菌是由德国植物学家和 真菌学家于1822年发现的 ,真菌是微生物中最为丰 富和多样的一类。
原生生物的发 现
原生生物是单细胞生物, 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其中真核生物包括藻类 和原生动物等。原生生物 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7 世纪,但直到19世纪末才 被正式命名。
古菌的发现
古菌是一类生活在极端环 境中的原核生物,它们的 发现和研究历史比较晚, 主要分布在地球上的极端 环境中,如高温、高压、 高盐度等。
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感染宿主细胞,并可引起肺 炎、尿道感染和输卵管炎等疾病。
原核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01
互生关系
一些原核生物可以与真核生物共生或互生,例如人体内的肠道细菌可
以促进人体消化和营养吸收。
02
寄生关系
一些原核生物可以寄生在真核生物体内,如一些细菌可以引起人类和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1 2
非细胞型微生物
以病毒为代表,特点是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缺乏完整的代谢机制
原核微生物
没有核膜包被的真正细胞核,有多种形态,包 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
3
真核微生物
具有真正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包括真菌和原 生生物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180dc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f.png)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一、引言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分类及其与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为了提高公众对微生物知识的了解,特举办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旨在普及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
二、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生物。
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水体、空气、人体和动植物体内。
2.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
微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
病毒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依赖于宿主细胞进行繁殖。
三、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微生物的大小通常以微米(μm)为单位,细菌的大小约为0.5-5μm,真菌的大小约为2-10μm,病毒的大小约为0.02-0.3μm。
2.微生物的结构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
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蛋白质组成,真菌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细胞膜是微生物的外层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微生物内部的液体环境,包含多种生物分子。
核糖体是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工厂,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四、微生物的生理与代谢1.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包括生长、繁殖、营养、代谢等。
微生物的生长是指微生物体积和数量的增加。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有二分裂、芽殖、孢子形成等。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水和生长因子等。
微生物的代谢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主要有光合作用和化学合成作用,物质代谢主要有分解作用和合成作用。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是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释放能量和营养物质。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3f617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4.png)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3.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员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1.1 微生物的定义1.2 微生物的特点2. 微生物的分类2.1 细菌2.2 真菌2.3 病毒2.4 其他微生物3.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3.1 细菌的形态结构3.2 真菌的形态结构3.3 病毒的形态结构4.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4.1 细菌的生理特性4.2 真菌的生理特性4.3 病毒的生理特性5. 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5.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5.2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员提问、分享心得,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员对微生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员所学知识。
3. 课程报告:要求学员选择一个微生物种类,深入了解其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应用,并进行报告。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员对微生物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活动安排1. 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2课时2. 微生物的分类:2课时3.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2课时4.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2课时5. 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2课时6. 案例分析与讨论:2课时7. 互动教学与提问:2课时8. 课后作业与报告:2课时9. 期末考试:1课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微生物学基础2. 课件: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应用3. 案例资料: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4. 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菌培养基等(如有需要)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员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
微生物知识培训课件
![微生物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00dca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5.png)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繁殖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等重要角色,对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关系
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健康,参与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等。
微生物知识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微生物概述 • 原核微生物 • 真核微生物 • 病毒 •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微生物的应用
01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或微小的生物,包括细菌 、病毒、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
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饮料、抗生素等产品。
生物塑料
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减少环境污染。
生物采矿
利用微生物提取和富集金属,降低采矿成本。
微生物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01
疾病诊断
微生物可用于疾病诊断,如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02
药物研发
微生物可用于新药研发,生产药物前体和药物活性成分。
03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真核微生物分类
真核微生物按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可分为四大类,包括真菌 、原生动物、藻类和原生菌。
真核微生物特点
真核微生物具有细胞核、细胞器、细胞壁等复杂结构,对环 境条件要求严格,营养需求复杂,繁殖速度较慢。
真菌的形态与分类
真菌形态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c905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5.png)
真菌的致病性与菌丝和孢子的形态、毒素的产生 、侵入人体的部位等因素有关。真菌感染人体后 ,会分泌毒素,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 不同的临床表现。
病毒的致病机制
病毒的致病性与病毒的毒力、侵入人体的数量和 部位、感染方式等因素有关。病毒感染人体后, 会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部进行复 制,从而破坏细胞和组织的功能。
阔。
06
微生物实验技术与应用
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培养皿、显微镜、接种 环、灭菌锅等。
实验操作规范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实验过程不受外界微生物干扰。
实验废弃物处理
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常见微生物实验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介绍
显微观察技术
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结构、运动等特征。
鉴定技术
通过生理生化反应等方法对微 生物进行鉴定。
培养技术
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培养微生物 ,观察其生长、代谢等特性。
分离纯化技术
从混合样品中分离纯化特定微 生物。
应用领域
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
实验安全与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
穿戴防护服、手套、口 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和功能。
免疫学方法
通过研究机体对微生物的免疫应 答,了解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免
疫原性。
微生物的命名与分类
命名规则
微生物的命名遵循国际生物命名法规,包括属名、种名和命名人等信息。
分类体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将其分为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同 类型。同时,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不同的属、种和亚种等。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a24c8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3.png)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人类的健康还是对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保障人员健康与卫生,提高对微生物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成为必要的培训内容。
本文将基于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介绍培训所需的内容。
一、微生物概述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组成。
这些微生物无法肉眼可见,只能借助显微镜等仪器观察。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空气、土壤、水、食物等各种环境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二、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1. 细菌:单细胞生物,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细菌有各种形状,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参与人体的代谢和消化过程;而另一些细菌会导致疾病,如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 真菌:多细胞生物,常见的有酵母菌和霉菌。
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并在适宜的环境下形成菌丝体。
真菌不仅可以分解有机物,还可以导致人类皮肤感染、过敏反应等疾病。
3. 病毒:非细胞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病毒不能自主繁殖,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对人类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如流感和艾滋病等。
4. 寄生虫:多细胞生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进行繁殖。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钩虫等,它们可以通过水或食物传播,导致人类的消化道疾病。
三、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了解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对于进行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传播等方式传播到其他人体表面、黏膜或体内,导致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1. 空气传播: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尘或飘浮的微生物颗粒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空气中的微粒悬浮传播给其他人。
2. 飞沫传播:微生物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以飞沫的形式传播给其他人。
例如,麻疹和肺结核等疾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3. 接触传播: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或黏膜传播给其他人。
例如,通过握手、亲吻等方式接触感染者可能导致传染性腮腺炎的传播。
微生物和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全
![微生物和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db6829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4.png)
特征
以土壤内的生存密度最大,1克较肥活的土 壤常含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 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个,一只肮脏 的苍蝇,全身能携带5亿多个细菌,三对足能 粘附700万至1000万个细菌,可见微生物的 密集度之大.
特征
2.分布广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
物.在辽阔的自然界中,无论土壤、水域、 空气以及动物、植物、人体内外都有大 量微生物存在.从炎热的赤道,到酷寒的极 地;从阳光强烈的万米高空,到终年不见 阳光的万米海底;从绿色无边的平原,到 荒芜人烟的沙漠;从冰雪高山到泥泞沼 泽,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踪迹.
尘埃、污物、棉绒、纤维以及我们的头 发及皮肤脱落物都是尘粒污染的潜在原 因.
临床资料表明:如药品被7-2μm的尘 粒污染了,尤其是静脉注射用药,可以导致 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 芽肿等,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指因微生物产生、附 着而给特定的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果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料、一定 量的水份和合适的温度,它们就能迅 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惊人.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水
水:从理论上来讲,微生物在纯水中是不能生长的. 但是,所有的各类水,不管怎样仔细地蒸溜或过滤, 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盐类.正是这些 可溶性的物质可被微生物利用作为它们生长的养 料源泉.
在生产过程中,水是应用最广泛的原料之一.这就 是为什么我们药厂的卫生规程不仅必须仔细地控 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水,而且要控制好如何正确地用 水来清洗我们的设备.
微生物污染
1.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
微生物污染
养料: 1.碳和氮化合物、无机盐等 这些是细菌
营养所必须的物质. 2.气体 氧、二氧化碳和氮与细菌的生
微生物技能培训内容
![微生物技能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5f12a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8.png)
微生物技能培训内容微生物技能培训是一种针对微生物学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的培训。
它旨在培养学员对微生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在微生物实验和生物工程领域的专业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微生物技能培训中的内容:1.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可能从微生物的起源、分类和形态结构开始,了解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理特性和代谢功能等基础知识。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介绍常见的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微生物实验室技术:培训可能包括常见的微生物实验室技术,如无菌技术、培养基制备和菌株保存等。
学员可能会学习培养和分离微生物菌株,并了解不同培养方法和菌株保藏的原理和技术。
3.微生物检测方法:培训可能介绍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与技术,如菌落计数、涂布法和PCR等。
学员可能会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操作和解读实验结果。
4.微生物实验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培训可能强调微生物实验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学员可能会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如手部卫生、废物处理和实验室环境消毒等。
同时,学员可能会了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进行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的解读。
5.微生物生物工程应用:培训可能介绍微生物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学员可能会了解微生物在药物制备、生物燃料、环境修复等方面的作用,并学习相关技术和方法。
6.进阶技术与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可能涵盖一些进阶的微生物实验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技术。
学员可能会学习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微生物技能培训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学员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以上列举的内容仅为参考,实际培训内容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针对不同领域和应用,微生物技能培训还可以进一步深化特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共44张PPT)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b5b86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d.png)
➢ 繁殖条件 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
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
沙门氏菌
➢ 污染渠道
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 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
球菌、类白喉杆菌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
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
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鼻咽腔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
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眼结膜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 ④生长旺,繁殖快: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大多数微生物几十
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一代
➢ ⑤适应性强,易变异(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二、微生物的分布
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环境,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可分为 如下几类:
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放线菌: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5%~30%。
人不体同微 洁➢生净物度污分级布别情的染况房间:药应有品足够的的压细差 菌:常见污染药品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 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酵母菌:普通土壤中酵母菌含量很少。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 酵母菌:普通土壤中酵母菌含量很少。
大肠菌群为枯人和动草物肠杆道中菌的常及居菌一,在一些定条霉件下菌可引,起肠道抵外感抗染。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一.前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在一般空气中,微生物达800~3500个/m3,在土壤中达1~500×108个/g,在严重污染的水中可达107个/ml。
(饮用水要求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杆菌≤3个/ml。
经水塔或贮水池贮存后,短期内可繁殖至105~106个/ml。
)人的头皮上有140万个/cm2,两手上约有4~40万个,1g指甲污垢有38亿个,1g粪便可达10~1000亿个。
可以说微生物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许多以前被人们认为是极端(高温、高压、强酸、强碱、低温等)甚至是致死的环境,现在已发现生活着各种类型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微生物)。
事实说明,微生物有特别顽强的生存、繁殖和变异能力来适应环境。
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有益,有的有害,有的无益也无害。
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加以区别对待,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其进行控制。
空气中的微生物多数附着在灰尘上,或以芽孢形式悬浮于空气中,1μm以下者处于悬浮状态,10μm以上者会逐渐沉下来而形成菌尘。
所以也要对尘粒进行控制。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注射剂(尤其是静脉注射剂)如污染了7~12μm的尘粒,可导致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还会致人死命。
而如果污染了细菌,轻则局部红肿化脓,重则引起全身细菌性感染。
因此,对微生物和尘粒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对于针剂生产洁净室非常重要。
人是洁净室最大的污染源,占90%左右。
一般男性每人每分钟向周围排放1000个以上的含菌粒子,女性为750个以上。
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300个/min,一般活动时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行走时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
咳嗽一次发菌量为70~700个/min,喷嚏一次为4000~60000个/min。
所以在洁净室中,人的数量和活动应有特别严格的限制。
二.微生物简介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直径小于1mm)、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藉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生物。
需要说明的是,微生物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界线有时非常模糊。
如单细胞藻类和一些原生动物也应算是微生物,但通常它们并不放在微生物中进行研究。
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2000倍体重/h);③生长旺,繁殖快(20min分裂一次);④易变异,适应强;⑤分布广,种类多(10万种以上)。
微生物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
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滤器。
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空气、土壤、江河、湖泊、海洋等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
在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多种微生物存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有益而必需的。
自然界中氮、碳、硫等多种元素循环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进行。
例如空气中的大量氮气只有依靠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质转化为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长的需要,而植物又为人类和动物所利用。
因此,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而人类和动物也将无法生存。
另一方面,由极少数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
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1.细菌(原核单细胞生物)细菌按形状可分为:球菌(0.5~2μm)、杆菌(长1~5μm,宽0.3~1μm)和螺形菌(大小与杆菌相似)。
按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不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表面含较多的磷壁酸,会产生外毒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表面多含脂蛋白和脂多糖,会产生内毒素(即热原),如大肠杆菌。
细菌一般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的还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等特殊结构。
细菌一般为无性繁殖,以二分法繁殖,几十分钟或1~2小时分裂一次。
资料:关于芽孢在温度逐渐降低或营养缺乏时,芽胞杆菌属(如炭疽杆菌)及梭状芽胞杆菌属(如破伤风杆菌)能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小体,称为芽胞。
芽胞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并非细菌的繁殖体,当环境适宜时,可恢复生长繁殖。
芽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要注意防止污染。
芽胞的抵抗力强,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用一般的方法不易将其杀死。
有的芽胞可耐100℃沸水煮沸数小时。
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往往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2.霉菌(丝状真菌的通称,真核多细胞生物)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
在培养基上长成绒毛状或棉絮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
霉菌细胞呈狭长的管状,称为菌丝。
菌丝直径比细菌、放线菌大,约2~10μm。
菌丝分枝连接,交错集合在一起的总体称为菌丝体。
霉菌大多数是多细胞微生物,菌丝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组成。
细胞壁很薄,往往在表面产生色素,使菌落出现各种颜色。
霉菌靠孢子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
有些真菌可用酿酒造酱,或用于发酵生产柠檬酸、葡萄糖酸、酶、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少数真菌能引起各种真菌病。
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素)有毒。
3.酵母菌(真核单细胞生物,属真菌)酵母菌以单细胞存在,呈圆形、卵圆形和香肠形,比细菌大,细胞长5~30μm,宽1~5μm。
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等。
酵母菌的增殖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个阶段,有三种方式:芽殖、裂殖、孢子生殖。
酵母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用于酿酒,生产单细胞蛋白、B族维生素、核酸、辅酶A、细胞色素C等。
一般对人体无害。
4.放线菌(原核单细胞生物)放线菌有生长发育良好的菌丝体,呈分枝状,菌丝宽为0.2~1.2μm,革兰氏阳性。
其内部构造与细菌相似,无完整的细胞核。
菌落常呈幅射状,因此称放线菌。
繁殖方式为无性孢子繁殖。
最适pH6.7~7.5,温度25~30℃。
放线菌可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和酶类,少数可引起人畜放线菌病。
5.病毒病毒是一类体积十分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在所有其它生物中都有病毒寄居。
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人类传染病中大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
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体积微小,最大直径300nm(如牛痘病毒),最小直径20nm(如口蹄疫病毒),绝大多数在150nm以下,能通过细菌滤器,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看不见,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千至数万倍才能看见。
形态多呈球形,少数为杆状或砖形。
噬菌体(细菌病毒)有呈蝌蚪状的。
朊病毒于1982年发现,它很特殊,与一般病毒不同,是一种异常蛋白质,不含有核酸。
与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及人克雅氏病关系密切。
其复制方式不明。
四.微生物的营养1.水分:水占细胞浆的70%~90%,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含水的环境中微生物才能存活。
但也有人发现在无水碳氢化合物中微生物可长期存活。
2.碳源:碳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有些微生物的碳源必须来自有机碳化合物如糖、蛋白质、脂肪、有机酸等(同时利用其化学能),属异养型;有些微生物不需有机碳化合物,以CO2为碳源,属自养型(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
3.氮源: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
4.无机盐类:细菌所需无机盐包括磷、硫、镁、铁、钾、钠、钙、氯、锰、锌、钴、铜等。
其中磷、硫、镁、钾、钠、铁需要量较多,其他只需微量。
5.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类营养物质。
包括维生素、嘌呤和嘧啶等。
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1.营养物2.pH值:各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值,大多数细菌最适pH为6.8~7.4,但一般有较大的容忍度,在4~9也可存活和生长,少数细菌能在极端pH值范围内生长。
真菌适于pH 值3~6的微酸性环境,但在2~10也可生长。
3.温度:微生物适于生长繁殖要有适宜的温度,当超过其最低或最高可耐受的温度时,即停止生长或死亡。
一般细菌最适温度为30~40℃,真菌为20~30℃。
4.氧气:大多数细菌和所有霉菌都是需氧菌(在有氧环境中才能生长),少数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有些细菌和酵母菌是兼性需氧厌氧的,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繁殖。
5.渗透压:微生物细胞膜和所有生物膜一样是一种半透膜,可让水自由通过,对溶质则有选择性。
由于细胞壁的保护,微生物能存活在低渗透压的水中。
而在高渗溶液(如高浓度的盐溶液或糖溶液、40%甘油)中,细胞会脱水并停止生长繁殖。
但也有一些专性耐高盐细菌只有在高盐(10~15%)条件下才生长。
6.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可降低表面张力,它是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之一。
很多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大肠菌群可很好地在表面活性剂包围的介质中生长,而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在表面张力低时(0.05N/m)不能很好生长。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很多有机体有毒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很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几乎没有毒性,并可成为某些微生物的营养物。
六.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从事药品生产和检验的人员都应当了解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及其意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危害患者安全。
1.概念➢无菌——不存在活的生物(GMP指南)。
“无菌”从定义上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药品的绝对无菌即做不到,也无法加以证实。
然而,无菌制剂的安全性要求人们设定无菌的相对标准。
FDA、欧洲制药工业界曾将百万分之一微生物污染率作为灭菌产品“无菌”的相对标准,它和蒸汽灭菌后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即产品的无菌保证值为6),系同一标准的不同表示法。
这一标准于1980起收录于USP XX中,如今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采用。
➢灭菌——使达到无菌状态的方法(GMP指南)。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GB)。
通常是指杀灭或除去全部活的微生物(包括繁殖体和芽孢)。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