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精华版

总结
通过本培训,您已经了解了卫生和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卫生的重要性、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常见细菌和病毒,以及预防措施。希望您能 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传播途径
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接触传播等。了解这些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制定 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的风险。
常见细菌和病毒
了解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对我们识别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不同的微生物会引发不同的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如何 迅速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培训精华版
欢迎参加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精华版。本培训将为您提供关于卫生 和微生物学的重要知识,让您了解其基本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细菌和病 毒。一起来学习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吧!
培训目标
通过本培训,您将能够:
1 理解卫生的重要性
2 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3 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
4 识别常见细菌和病毒
5 掌握预防措施
卫生的重要性
卫生是保护健康的基石。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可以预防感染疾病 和传播细菌和病毒。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社区的福祉。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是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体,包括细菌和病毒。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的 周围,有些对我们有益,而有些可能会引发疾病。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是 预防疾病的第一步。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质量中心微生物检验员统一考试题答案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50分,每空1分)1、无菌生理盐水灭菌条件为(121)℃高压灭菌(15)分钟。
2、牛奶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中,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小时。
3、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
4、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48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的MPN是指(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方法。
5、大肠菌群的证实试验中,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6、粪大肠杆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氏菌),也包括少量的(克雷伯氏菌)。
7. 胆盐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湟绿是(抑菌抗腐剂),可增强队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
8.大肠杆菌平板计数选择菌落数为(10—100)的平板,暗室中(360nm—366nm)波长紫外灯照射下,计数平板上发(浅蓝色)荧光的菌落。
7、夹膜对于细菌来说的功能是起(保护)作用,鞭毛的功能是(借助鞭毛的转动而运动)。
8、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 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3mm),颜色呈(灰色到褐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
一般认为(血浆凝固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致病力。
9、甲基红试验方法,取适量琼脂培养物接种于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36℃±1℃培养2d—5d。
滴加甲基红一滴,立即观察节ugo。
(鲜红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
10、沙门氏菌生化试验中,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挑取两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
11、用于微生物染色的染色剂主要有三种:(酸性染色剂)(碱性染色剂)(复合染色剂)。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进行 ,少数真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 生能量。
物质代谢
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 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所需的 营养物质。
生长发育
包括菌丝的生长、孢子的形成 和萌发等过程。
常见真菌种类及其特性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可发酵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 碳,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等领域。
蘑菇
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等。
病毒的危害
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疾病,如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 命安全。同时,病毒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05 微生物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促进土壤形成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 矿物质,促进土壤的形成 和发育。
微生物的收多 、转化快和生长旺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促 进动植物生长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02
03
有益关系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农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如制作面包、酿造啤酒、 生产抗生素等。
有害关系
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大型真菌,具有食用 和药用价值。
霉菌
多细胞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 状,可引起食品、衣物等物品的霉变。
青霉
属于半知菌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可 引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腐烂。
04 病毒
病毒的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基本结构
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无细胞结构。
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 动植物的病害,如细菌引 起的痢疾、病毒引起的流 感等。
中性关系
许多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 处,不引起疾病,也不产 生明显的益处或害处。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答案一、填空(每空:3分,共51分)1.微生物共分为几种: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
非细胞类:病毒。
2.洁净车间(100级)洁净要求:尘粒最大允许数(≥0.5μm,3500个/m3),沉降菌(个/皿):≤(1),3.培养基最好新配使用,一时用不完的可放在冰箱内保存,一般在(2~8)℃,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一般不超过(一周)4.任何培养基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制备使用,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方法)。
5.洁净工作区在开始工作前,应提前运行至少(300 )分钟。
6.盛装微生物的容器应经(高压或干热灭菌)消毒。
7.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和不必要的交谈。
8.大肠埃希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是黄色。
9.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应在洁净区(室)尘埃粒子数监测(合格后)进行。
10.已清洁烘干(或晾干)的器具、容器到下一次使用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天,三、简答题(第1题14分,第2题35分)1.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及时装于洁净的不产尘的塑胶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在生产结束时清除出洁净区,放于相应类别的废料堆放处,塑胶袋一并掉弃。
2.生产区内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应做到哪些?参考答案:(1.随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洗衣服、勤洗澡。
(2.工作前洗干净手,不涂化妆品,上岗时不佩戴饰物、手表。
(3.离开工作场地(包括就餐、上厕所)必须脱掉工作服装。
(4.不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及实验室,不在生产区及实验室内吃东西。
生产区内饮水间要干净、整齐,对生产不造成污染。
(5.洁净室内随时注意保证手的清洁,注意消毒,手在消毒后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卫生与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概念
四、微生物与药品生产间的关系: 1、有利于药品生产; 2、不利药品生产:(1) 使药品失去活动; (2) 使药品产生毒性。 五、细菌 1、形态与大小:根据形成样可分为三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胞结构:(1)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 内含物。 (2) 特殊结构:荚膜、芽胞、菌毛、鞭毛、细菌运动器官。 3、细菌的影响和繁殖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 条件:(1) 适宜的营养物质 ;(2) 适宜的PH值; (3) 空气 ;(4) 温度(25~32℃)
第一节概念
八、制药环境卫生 九、卫生管理 1、药厂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2、所有制药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 3、定期为制药人员进行体格检查。 4、生产车间不允许非生产人员任意进入。
第二节 灭菌及无菌操作
一、灭菌法:杀死或除去药剂及有关物体所
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技术。 1、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 非致病的微生物及细菌和芽胞全部杀死的过 程。 2、防腐: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 生物的生产繁殖。
第三节 热原的知识
一、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
高的致热物质。 二、危害:热原效应。 三、热原来源 四、热原性质: (1) 水溶性 ; (2) 不挥发性 ; (3) 耐热性 ;(4) 滤过性 ; (5) 能被强酸强碱破坏;(6) 抗原免疫。
第三节 热原的知识
五、注射剂热原污染的途径: 1、从溶媒中带入; 2、从原料中带入; 3、从用具或容器中带入; 4、因制备过程被污染; 5、因灭菌不完全或包装不严而产生热原; 6、临床使用中带入。
第二节 灭菌及无菌操作
二、灭菌方法: 1、湿热灭菌法: (1) 热压灭菌法 ;(2) 流通蒸汽或煮沸灭菌法; (3) 低
洁净区卫生管理及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洁净区卫生管理及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不允许未穿洁净服或剧烈活动人员进入洁净区。
B、万级区使用的消毒剂不可以使用纯化水配制。
C、生产结束后,传递窗内壁必须由高级别洁净区操作人员清洁。
D、传递窗不得随意开、关,不允许作为人流通道。
2、洁净区操作人员的下列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A、按照正确的更衣流程进入洁净区。
B、将铅笔、自来水笔、卫生纸带入洁净区。
C、将记录从更衣间带入洁净区。
D、穿袖口有破损的洁净服进入洁净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料可随人员从人流通道进入洁净区。
B、纯化水管道不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C、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人是洁净区最大的污染源。
D、生产操作人员可以在洁净区大声喧哗、乱蹦乱跳。
4、洁净区操作人员的下列哪些行为是错误的(D )A、出入洁净区人员的皮肤不得有炎症、搔痒及可见伤口。
B、患可能对产品生产有危害的疾病时主动向公司报告。
C、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不需要接受健康检查。
D、内包操作人员裸手直接接触产品进行内包装。
5、洁净区消毒剂要每月更换使用,是为了避免微生物。
(C )A、滋生B、增长C、产生耐药性D、以上都不对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酒精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浓度越高越好,常用75-80%酒精是为了节约(×)2、外来检查人员、参观人员,只要经车间领导同意,即可进入洁净区。
(×)3、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指导和监督。
(√)4、当洁净区正在进行生产时,应当特别注意减少洁净区内的各种活动。
应当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剧烈活动散发过多的微粒和微生物。
(√)5、进入洁净区人员,不得佩戴饰物,但可以化淡妆。
(×)6、操作间内为了方便及时清洁,可存放清洁工具。
(×)7、维修工因设备故障情况紧急可以不用按洁净区操作人员要求进入洁净区。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

水质卫生与微生物污染
• 总结词:水质卫生与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 详细描述:水体中可能含有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等。这些微生物可能来自自然界的污染,也可能来自人
类活动排放的污水。水质卫生与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如腹泻、霍乱、甲型肝炎等。 • 水质卫生与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水质卫生与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径流等。 • 预防措施:为保障水质卫生,应加强水体监测,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推广使用净水设备等。
有性繁殖
通过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再发育 成新个体,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传播方式
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 接触等方式传播,有些微生物还
可以通过昆虫、动物等传播。
03
卫生与微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健康影响
微生物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如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消化 和营养吸收。然而,某些微生物 也可能引起感染,导致疾病。
卫生措施在控制微生物中的作用
控制感染
通过采取有效的卫生措施,如消毒、隔离等,可以控制疾病的传播,保护易感 人群。
预防疾病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措施有助于预防各种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肠道疾病、呼 吸道疾病等。
04
常见卫生和微生物问题
食品卫生与微生物污染
总结词
食品卫生与微生物污染是常 见的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 构成威胁。
科普读物
编写和出版关于卫生和微生物知识的科普读物,为公众提供学习和 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
网络平台
建立卫生和微生物知识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课程、问答、论坛等功 能,方便公众交流和学习。
持续改进卫生标准和规定
政策制定
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持续改进 卫生标准和规定,以适应新的挑战。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一、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培训(一)、微生物是什么? (微生物基础)(二)、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危害)(三)、怎样控制微生物?1、微生物的定义❖所谓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如细菌。
(体型微小,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结构简单,有的具有细胞构造,有的甚至没有细胞构造,生长繁殖快,对物质具有非常强烈的转化作用;容易引起变异,以致微生物的种类特别繁多,并且新的种类还在不断产生;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以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如土壤、空气、水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都有微生物生活或生存)2、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 2.1 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 2.2 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在它的适宜37-44℃之间,20-30分钟繁殖一代)❖ 2.3 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水、空气、土壤等。
❖ 2.4 个体小:小于0.1mm。
肉眼不可见。
❖ 2.5 适应性强,易变异❖ 2.6 代谢强,转化快3、常见的微生物图片葡萄球菌酵母菌芽痕棒状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分裂的大肠杆菌黑曲霉黑曲霉弧状菌脚气真菌酵母菌蜡状芽孢杆菌链球菌面包酵母啤酒酵母球菌沙门氏菌3、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极为广泛,水中、高山、海底、荒漠、极地、空气等到处都生存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微生物4、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土壤、水、空气、人和动植物(1)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它具备微生物正常发育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土壤中含有适当的水分;❖大多数中性偏碱,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土壤中还含有气体,主要是CO2、O2和N2;❖温度变化不大(10-25℃)。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细菌来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随动物排泄物及其尸体进入土壤的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水-微生物的乐园
水体是微生物广泛分布的第二个天然环境。 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污水、人畜
排泄物及垃圾等
2018/7/3
9
纯化水由于去除了水中的余氯,特别容易
滋长微生物。必须放在干净处保存。 纯水管中不能有积水。否则再使用时,微 生物会污染整根管道。
2018/7/3
2018/7/3 14
人员卫生
其他可能污染器械疾病:
皮癣、真菌感染的皮肤病等
2018/7/3
15
人员卫生
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
得进入——
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
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
个对人卫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
导或由专人陪同进出。
2018/7/3 16
人员卫生
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
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主要包括细
菌、放线菌、真菌(霉菌、酵母 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枝原体、 衣原体与病毒等,还包括显微藻类
和原生动物。
2018/7/3
55
几种微生物的比较
立克次 衣原体 体
类型
真菌
细菌
枝原体 0.2~0.25
病毒 <0.25
电镜
直径 1~5.0 0.5~2.0 0.2~0.5 0.2~0.3 (μm) 可见性 光镜 光镜 光镜
≤60 000
15
-
2018/7/3
5
主要内容
一、人员卫生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
2018/7/3
6
洁净车间内微生物在哪里?
空气
水
人员
器具
2018/7/3
7
空气
灰尘——“微生物的飞行器”。 微生物不是凭空存在的,99%的微生物都附 在颗粒上。控制空气中的微粒数,就是控 制了微生物数量。 灰尘、微粒具有沉降和粘附的趋势,所以 同一区域内,地面是微粒相对集中的地方, 也是微生物相对较多的地方,墙壁也容易 粘附灰尘。
人员卫生和微生物 基础知识培训
制作人:何** 讲解人:何**
培训日期:2015-1-27
目的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
第八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
员,应当经过相应技术和法规等培 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技能。
2018/7/3
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实施细则
0804 进入洁净区的生产和管理人员是
尘埃最大允许数,个/ 洁净度级 别 100级 10 000级 100 000级 ≥0.5 ųm 3 500 350 000 3500 000 ≥5 ųm 0 2 000 20 000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沉降菌, 浮游菌, 个/ 皿 个/皿 1 3 10 5 100 500
300 000级
10 500 000
饰物。 摘下个人饰物:耳环、手表、 戒指、项链等。 不得留长指甲。 提醒:进入洁净区人员不得化妆, 否则需清洗去除化妆品。
2018/7/3 17
人员卫生
人体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 人是洁净室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
大的污染源。人们每24小时就会脱落
皮肤表面上最外层的皮细胞。
我体检过了, 没问题!
2018/7/3
68
细菌的繁殖速度
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即可分裂一次
2018/7/3
69
勾 端 螺 旋 体
2018/7/3
70
立克次体(rickettsiae) 一种微小的寄生的细菌。
立胞右 克,图 次红是 体色动 。的物 是的 寄淋 生巴 的细
2018/7/3
71
衣原体
2018/7/3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
2018/7/3
53
微生物的概念
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
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 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 通称。
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微生物,
必须经光镜或电镜放大几百倍, 乃至几万倍方能看到。
2018/7/3 54
微生物的分类
光镜 光镜 勉强可 勉强可见 见
2018/7/3
56
细菌的大小图
2018/7/3
57
细菌的繁殖
生长繁殖的条件 (1) 充足的营养物质 (碳源、氮源、无机盐、水) (2) 适宜的酸碱度 (3) 合适的温度 (4) 必要的气体环境(CO2 和氧气)
2018/7/3
58
繁殖最适条件对比
微生物
细菌
酸碱度
2018/7/3
80
26
第一步: 用清水润 湿双手及 手腕以上 10厘米
洗手
2018/7/3
27
第二步: 均匀涂 上洗手 液
洗手
2018/7/3
28
第三步:
洗手
掌心相对, 手 指并拢 相互摩擦
2018/7/3
29
第四步: 手心对手 背沿指缝 相互摩擦 交换进行
洗手
2018/7/3
30
第五步: 掌心相 对,双手 交叉,沿 指缝相互 摩擦
姬姆萨染色,油镜10*100,见到一个大 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球形和椭圆形的包含 体——衣原体。 72
枝 原 体 扫 描 电 镜 图 片
枝原体(mycoplasma)以前被认为是最小的能
2018/7/3
独立存活的原核生物,以前也被认为是地球上 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小的细胞生物。 73 全世界90%的猪体内寄生着枝原体。
真菌:酵母菌
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
状和香肠状等。 结构:
2018/7/3
74
酵母菌
2018/7/3
75
白色念珠菌
2018/7/3
76
黑曲霉
可引起烧伤病人皮肤感染 或真菌性肺部感染
2018/7/3
77
青 霉 菌 及 其 菌 落
2018/7/3
78
2018/7/3
79
谢谢!
2018/7/3 18
人带来的污染来源
人的头发和皮肤
液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人的操作
(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当的操作所引起的 混杂和误差)
2018/7/3 19
人体内外表面 广泛存在微生物
人是 最大的 污染源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根据 卫生情况不同因人而异
2018/7/3 20
难以觉察的
否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 净技术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2018/7/3
3
内容
一、洁净级别及监控要求(YY0033-2000)
二、人员卫生
—卫生常识
—洗手、消毒程序
—进出洁净室的程序 三、微生物基础知识 四、空气、物料、人员洁净技术
2018/7/3 4
附录A 无菌医疗器具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43
定时或在任何关键操作前,应消毒手套
2018/7/3
44
填写批记录后,手套应消毒或更换
2018/7/3
45
常用消毒剂
乙醇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甲酚皂 氯和次氯酸盐
2018/7/3
46
消毒剂杀菌原理
酒精能使菌体蛋白质脱水变性,常用酒精
杀菌浓度为75%。 氯的消毒作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 破坏某些酶系统,最终致细菌死亡。 表面活性剂作用: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 变性
12
人员卫生
第十八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员健康的要求,
并形成文件。应有人员健康档案。直接接触物料
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患有传染 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 工作。
2018/7/3
13
人员卫生
体表伤口
患有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 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空气传播)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淋病等 (接触传播)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 不死亡。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为防腐剂。
无菌:不存在活的细菌。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 技术,为无菌操作。
2018/7/3 49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
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
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2018/7/3
47
主要内容
一、人员卫生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2018/7/3
48
消毒与灭菌
下列术语常用于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源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胞毒 所用的试剂称为消毒剂。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 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 素,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2018/7/3
50
微生物的危害
2018/7/3
51
医疗器械生产需控制的微生物
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根据 GMP中洁净度级别要求以及产品质 量标准要求,对物料、产品、生产 环境需进行控制的污染(有害)微 生物主要为 细菌和真菌(霉菌、酵母菌)。
2018/7/3 52
微生物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
式应当能够满足----- 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2018/7/3
24
人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清 洗、包 裹
根据不同洁净区要求, 穿戴不同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