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培训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微生物学是研究微小生命体的科学。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并对地球上生物体的生长和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

了解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生物学、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生理特征以及遗传特征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形态,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

细菌单细胞,没有细胞核;真菌多细胞,具有真核细胞;原生动物也是单细胞生物,但具有真核细胞和进化出来的细胞器。

按照生理特征,微生物可以分为厌氧菌和好氧菌。

厌氧菌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好氧菌则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代谢。

按照遗传特征,微生物可以分为DNA 病毒、RNA病毒和病毒类似颗粒体。

二、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最常见的方式是二分法,也称为细胞分裂。

细菌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分裂不断繁衍后代。

真菌则通过生殖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此外,还有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的形式在恶劣环境中存活,等待适宜的时机再次生长繁殖。

三、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积极方面,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例如,酵母菌可以进行发酵作用,使面包、啤酒等食物具有丰富的风味。

另外,微生物中的许多菌株还可以分解废物,减轻环境污染。

然而,微生物也可以引发很多疾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细菌和病毒是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它们可以引发各种传染病,如流感、疟疾等。

四、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废物和污水。

例如,厌氧菌可以分解废弃物,降解有机物质。

另一方面,微生物还可以促进土壤肥沃和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养分给植物吸收。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五、微生物的药物开发微生物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3REPORTING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微生物概述与分类•细菌基础知识•真菌基础知识•病毒基础知识•微生物检测技术与方法•微生物在医学领域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微生物概述与分类010405060302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特点体形微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或非细胞结构;繁殖迅速,代谢旺盛;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微生物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分类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组成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几大类。

微生物命名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物质循环环境净化生物防治工业应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01020304微生物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如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

2023REPORTINGPART02细菌基础知识010204细菌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肽聚糖、磷壁酸、外膜等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转运、能量转换等03营养物质温度酸碱度气体环境细菌生长繁殖条件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最适pH值范围最适生长温度、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引起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等革兰氏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革兰氏阴性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引起厌氧环境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引起结核病、麻风病等其他致病菌常见致病菌及其危害2023REPORTINGPART03真菌基础知识真菌的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酵母、菌丝体、子实体等。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食品添加剂
部分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如酵 母粉、酶制剂等,用于改 善食品品质和加工工艺。
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 的微生物,可以添加到食 品中,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农业领域
生物肥料
利用微生物的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可以制作出各种生物肥 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孢子繁殖
真菌的菌丝体
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 丝
病毒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的繁殖方式
复制增殖
病毒的结构
核酸、蛋白质外壳、包膜等
病毒的感染过程
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
其他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原生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藻类的形态与结构
支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其他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衣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长。
02
CATALOGUE
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细菌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 质等
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繁殖
04
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菌毛、荚膜等
真菌形态与结构
真菌的基本形态
酵母菌、霉菌等
真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等
真菌的繁殖方式
CATALOGUE
微生物培养与保藏技术
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操作要点
培养基成分选择
01
根据微生物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当的碳源、氮源、无机盐
、生长因子等。
培养基pH值调整
02
确保培养基的pH值适合微生物的生长,一般细菌生长适宜的pH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

监控与记录
对无菌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并 做好相关记录,以便追溯和改 进。
05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 关系
常见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
益生菌
益生菌对人体肠道健康有益,能 够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
力。
病毒
病毒是引起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 的微生物,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 勤洗手、戴口罩等。
细菌
细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感染性疾病 等常见疾病的微生物,需要保持食 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等。
微生物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遗传、生态 等特点,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 、病毒、真菌、藻类等多个门类 。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数量庞大、分布 广泛、繁殖迅速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 、提供养分、参与物质循环等多种功 能。
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
繁殖方式
微生物主要通过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部分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
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与防治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需要采取抗病毒治疗、预防 疫苗接种等措施,以控制病毒传播。
细菌感染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需要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 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 生。
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微生物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疫苗研发
通过研究微生物的抗原特性,可 以研发出预防各种传染病的疫苗

生物材料
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材料, 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这些
材料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 改造,可以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 的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干扰素
等。
06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呼吸作用
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进行 ,少数真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 生能量。
物质代谢
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 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所需的 营养物质。
生长发育
包括菌丝的生长、孢子的形成 和萌发等过程。
常见真菌种类及其特性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可发酵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 碳,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等领域。
蘑菇
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等。
病毒的危害
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疾病,如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 命安全。同时,病毒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05 微生物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促进土壤形成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 矿物质,促进土壤的形成 和发育。
微生物的收多 、转化快和生长旺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促 进动植物生长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02
03
有益关系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农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如制作面包、酿造啤酒、 生产抗生素等。
有害关系
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大型真菌,具有食用 和药用价值。
霉菌
多细胞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 状,可引起食品、衣物等物品的霉变。
青霉
属于半知菌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可 引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腐烂。
04 病毒
病毒的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基本结构
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无细胞结构。
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 动植物的病害,如细菌引 起的痢疾、病毒引起的流 感等。
中性关系
许多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 处,不引起疾病,也不产 生明显的益处或害处。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5)质量控制与记录: 严格按清洁操作规程操作、做好清洁记录;
(6)包装、储存和运输 要有适宜的储存条件,防止储存过程质变或外界污 染,物料包装要密封;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要脱包或消毒处理; 运输过程确保产品污染;
3.事后控制
检验结果偏差和 生产质量偏差调查处理
(1)质量调查; (2)污染菌种的判定; (3)污染产品处理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一、微生物的了解
1.微生物的定义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是用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 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称微生物。
2.微生物的特点 数量多、分布广; 新陈代谢旺盛,繁殖速度快; 变异快、适应性强。
3.微生物的特殊性 能繁殖的活性细胞生物; 分布不均匀; 多数处于受损伤状态;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白质、糖类、维生类、油脂等,因此,在条件适宜 时,所带的微生物易于繁殖而致使药材发生霉变。 原料贮存是增加或减少污染微生物存活率、增殖率 的重要环节。
(5) 包装材料 包装对药品的污染和保护都是十分重要的。优质的
包装材料能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但包装材料本 身污染微生物,却给被包装药品带来污染。包装材 料污染程度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成份和贮存有条件。
6.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有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有益,如:抗生素、维 生素等。有些则对人体有害,如:热原等。
二、微生物污染
1、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是空气和水的污染。 (1)空气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自然环境,没有细菌等微生
物生长所需要的足够的水分和可利用的养料,但由于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活动,使空气中存在某些微生物,包括一些病原 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金葡菌、流感病毒、麻疹 病毒等,可成为空气传播疾病的病原。同时部分细菌、酵母 菌及霉菌等微生物可附着于空气中的尘埃、飞沫上进入人体 或药品而引起疾病 和污染。 (2)水 水中微生物很多,无论地面水、地下水甚至雨水或雪水都含 有多种微生物 ,水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来自土壤 ,98%的污 染是革兰氏阴性菌,也有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丝状真菌 和放线菌等。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知识培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一、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培训(一)、微生物是什么? (微生物基础)(二)、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危害)(三)、怎样控制微生物?1、微生物的定义❖所谓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如细菌。

(体型微小,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结构简单,有的具有细胞构造,有的甚至没有细胞构造,生长繁殖快,对物质具有非常强烈的转化作用;容易引起变异,以致微生物的种类特别繁多,并且新的种类还在不断产生;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以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如土壤、空气、水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都有微生物生活或生存)2、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 2.1 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 2.2 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在它的适宜37-44℃之间,20-30分钟繁殖一代)❖ 2.3 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水、空气、土壤等。

❖ 2.4 个体小:小于0.1mm。

肉眼不可见。

❖ 2.5 适应性强,易变异❖ 2.6 代谢强,转化快3、常见的微生物图片葡萄球菌酵母菌芽痕棒状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分裂的大肠杆菌黑曲霉黑曲霉弧状菌脚气真菌酵母菌蜡状芽孢杆菌链球菌面包酵母啤酒酵母球菌沙门氏菌3、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极为广泛,水中、高山、海底、荒漠、极地、空气等到处都生存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微生物4、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土壤、水、空气、人和动植物(1)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它具备微生物正常发育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土壤中含有适当的水分;❖大多数中性偏碱,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土壤中还含有气体,主要是CO2、O2和N2;❖温度变化不大(10-25℃)。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细菌来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随动物排泄物及其尸体进入土壤的细菌。

2024年度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2024年度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碳源
无机盐
提供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 的碳素来源。
维持细胞渗透压、酸碱平衡及酶的活 性。
氮源
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 质。
2024/3/24
12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与生长条件
生长因子
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 机物质。
2024/3/24
水分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代谢反 应。
温度
影响微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速 率和酶的活性。
定。
2024/3/24
22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2024/3/24
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湿度、pH值、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可以改变环境的理化性质,如产生酸、碱、 气体等。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共生、竞争、寄生等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关系也 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0
05
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
2024/3/24
2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
分布广泛
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从土壤、 水体到空气,甚至岩石中都有它
们的存在。
物质循环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分解者 的角色,能够将动植物残体分解 为简单的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维持生态平衡
微生物通过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 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
进化的分子基础
微生物的进化是基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2024/3/24
进化的机制
进化的机制包括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 。
进化的规律
进化的规律包括物种的起源、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适应 性等。同时,微生物的进化也遵循着一些特殊的规律,如 水平基因转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微生物定义
❖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 简单、进化低级、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 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特征
❖ 小(形体微小):μm(微米)级在光学显微 镜下可见、nm(纳米)级在电子显微镜下可 见
微生物知识 培训
引言
❖ 一、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史 ❖ 二、微生物定义及特性 ❖ 三、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 四、微生物的种类 ❖ 五、微生物的形态 ❖ 六、微生物的结构 ❖ 七、微生物的污染 ❖ 八、微生物的控制 ❖ 九、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监测
一、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史
❖ 微生物学(mocrobiology)就是研究那些小 得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活生物体。
❖ 简(结构简单):单细胞、简单的多细胞、 非细胞
❖ 低(进化低级):原核类、真核类、非细胞 类
三、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 1、体积小,面积大 为五大共性的基础。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 巨大的营养物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环境信 息的接收面。
❖ 2、吸收多,转化快 为其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 的物质基础。
❖ 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 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蛭弧菌 等。
❖ 真核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等 ❖ 非细胞类微生物:病毒(个体微小,可通过细
菌滤器) 等
五、微生物的形态
❖ 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 酵母菌的形态: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
状或香肠状等 ❖ 霉菌的形态:丝状 ❖ 病毒的形态:球状、卵圆形、砖形、杆状、
污染的形式和载体:
污染的形式: ❖ 尘埃粒子 ❖ 微生物 污染的载体: 空气、水、表面、人。
微生物的污染途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自身污染:由于患者和员工自身携带微生 物而污染。
❖ 接触污染:由于和非无菌的用具、器械或 人的接触而污染。
❖ 空气污染:由于空气中所含微生物的沉降、 附着或被吸入而污染。
❖ 其他污染:由于其他因素(如昆虫)而污染。
炭疽杆菌(芽孢形成 )
七、微生物污染
❖ 为什么要对食品生产进行微生物控制? 1、致病:引起人及动植物病害。 我们不
能让我们的顾客有感染致病微生物的潜 在危险。 2、致腐、致霉:导致产品变质
❖ 污染就是指当某物与不洁 净的或腐坏物接触或混合 在一起使该物变的不纯净 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
❖ 简单的说当一个产品中存 在不需要的物质时,他即 受到了污染
三、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 5、分布广,种类多 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土壤圈、 水圈、大气圈直至岩石圈,到处都有微生物 的踪迹。 地球上有200万种生物,其中微生物有20万 种之多。
四、微生物的种类
❖ 微生物根据其不同的进化水平和性状上的明 显差别可分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 细胞微生物三大类群。
❖ 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可向细 胞壁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粘度极大、粘 液状或胶质状的物质称为荚膜。
细菌的结构:
❖ 芽孢: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或处在一定的 生活阶段,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 一个折光性圆形或椭圆形的个体。其对热力、 干燥、辐射、化学消毒等理化因素有强大的 抵抗力。
控制微生物的污染途径
❖ 有效地阻止室外的污染侵入室内。 ❖ 迅速有效地排除室内已发生的污染。 ❖ 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发生量。
防止交叉污染 ?
❖ 有需要时要洗手及消毒 ❖ 尽量减少直接以双手接触原辅料 ❖ 接触原辅料的表面及用具
用后清洗 转换产品时清洗
手的卫生
❖ 每只手可携带40万个细菌;刚洗 过的手,每平方厘米也可检验出 3200个细菌 。
❖ 细胞膜:是外侧紧贴于细胞壁而内侧包围细胞质的 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它是一个重要 的代谢活动中心,具有多种新陈代谢所需的酶。
细菌的结构:
❖ 细胞质:无色透明,呈粘液状。其内含有某 些结构和内含物。
❖ 细胞核:细菌的核位于细胞质内,没有核膜、 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也很简单,因而 称之为原核。
❖ 3、生长旺,繁殖快 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和繁殖速度。
三、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 4、适应强,易变异 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 有惊人的适应能力 ,堪称生物界之最。 微生物的个体一般都是单细胞、简单多细胞 或非细胞,通常都是单倍体,繁殖快与外界 环境直接接触,即使变异的频率特别低,也 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的后代。最常见 的变异形式是基因突变。
❖ 1~10万个细菌/1cm2 皮肤表面!
洗手的重要性:
❖ 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 致病微生物减少80%;
❖ 用皂液充分洗手,再用自来水冲洗能使 致病微生物减少95%。
❖ 洗手后正确使用消毒剂能使致病微生物 减少99%。
洗手的正确方法
正 确 洗 手 的 步 骤
更衣
更衣
标准更衣程序: 一更:脱衣→换鞋→洗手 二更:穿洁净服/戴帽子/戴口罩 缓冲:消毒双手→ 洁净区...
丝状、蝌蚪状等
放线杆菌
弧状菌
酵母菌
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乳酸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黑曲霉
六、微生物的结构
细菌的结构:
❖ 基本结构:细 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 核
❖ 特殊结构:荚 膜、芽孢等
细菌的结构:
❖ 细胞壁:位于细胞表面,是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 性的结构。其功能是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或渗透 压的破坏,维持细胞的外形。细胞壁是多孔性的, 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水和某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 但对大分子物质有阻拦作用。
着衣种类
上衣内侧 外侧
裤子内侧 外侧
帽子内侧 外侧
口罩内侧 外侧
袜子内侧 外侧
❖ 我们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控制腐败 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以防止食品、 药品变质和杜绝因其引起的病害。
一、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史
❖ 1、公元前二千多年夏禹时代,就有酿酒的记 载,酿酒的记载,酿酒就必须有酵母菌参与。
❖ 2、十七世纪荷兰人吕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 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细菌)。
❖ 3、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斯德,发现发酵和 腐败是微生物的作用结果,为了防止酒类变 质,他创造加温处理方法“巴氏消毒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