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内容)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详细内容如下:1. 章节一:电与磁(1)第1节电流(2)第2节电路(3)第3节电磁铁(4)第4节电动机与发电机2. 章节二:电磁波与信息(1)第1节电磁波(2)第2节无线电通信(3)第3节现代通信技术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原理,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2. 学习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认识现代通信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和原理、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通信原理。
2. 教学重点: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种类、电磁铁的性质、电磁波的传播、现代通信技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池、导线、电磁铁、电动机、发电机、收音机等。
2. 学具:电路图、电磁波传播图、无线电通信模型、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器,了解电流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电流的概念、形成和测量方法。
3. 电路教学:讲解电路的组成、种类和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路。
4. 电磁铁教学:介绍电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演示。
5. 电磁波与信息教学:讲解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通信原理,结合收音机等设备进行演示。
6.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电路、电磁铁、电磁波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8. 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电与磁章节板书:电流的形成、测量电路的组成、种类、原理电磁铁的性质、应用2. 电磁波与信息章节板书: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流的形成过程。
(2)画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3)分析电磁铁的性质,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⑶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μm ;1m=109nm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 、“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
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3、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四、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
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五、速度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Ⅰ: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⑷计算公式: 变形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➀
➂
➁
➀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 体一端 ➁刻度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➂刻度尺没有与被测边平行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长度的测量
(3)会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
读数时要先读出准 确值,并估读到分 度值的下一位。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
(4)会记 准确值:2.7cm
估读值:0.08 cm
课堂导入
为了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 明了很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 量。尺、钟表、温度计、秤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单位: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其他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会选、会放、会读、会记
测
积累法
量
长度的特殊
组合法
测量方法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随堂练习
1. 一只2B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7.5__c_m___,一层楼的 高度大约是3__m__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__m___。
2.(湖北中考)如图所示方法测出的硬币直径是 2.53 cm。 (2.51-2.54均可)
能力提升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
小量常用累积法。
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 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 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 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 得单一长度。
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
铁路线长
把弹性极小的细棉线重合到 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和终 点,然后拉直测量。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一册是打牢基础的好工具,整理者有十年经验,倾心整理。
以下是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机械运动三、速度四、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一章介绍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在第二节中,我们讨论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在第三节中,我们研究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第四节中,我们介绍了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我们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我们还研究了声音的特性,例如音调和音量。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波长越短,声音越高。
此外,声音还具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改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高频率的声音更尖锐,大振幅的声音更响亮,短波长的声音更高。
此外,声音还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三、声音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改写: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隔音、降噪等。
改写: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隔音、降噪等措施。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当物体受到热量作用时,温度会升高;反之,当物体失去热量时,温度会降低。
改写: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2024年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套精美课件全集
2024年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套精美课件全集一、教学内容1.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效果常见力的产生及作用方式运动的概念、分类及描述方法2.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摩擦力的计算与应用摩擦力的实际应用案例3. 浮力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浮力的实际应用案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摩擦力、浮力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产生与作用、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仪、浮力演示仪、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球、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摩擦力和浮力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 力与运动:讲解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效果,举例说明常见力的产生及作用方式。
2) 摩擦力: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浮力:讲解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引导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分类常见力的产生及作用方式2.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分类摩擦力的计算方法3. 浮力: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力的作用效果,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2) 计算给定情境下的摩擦力和浮力。
3) 分析浮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1) 略2) 略3)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人教版2023年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目录
人教版2023年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目
录
- 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 第三章:匀速直线运动
- 第四章:变速直线运动
- 第五章: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 第六章:竖直上抛运动和抛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 第七章:力和力的作用
- 第八章:运动中的摩擦力
- 第九章:压力
- 第十章:浮力和浮力的应用
- 第十一章:机械能和能量守恒
-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和力的传递
- 第十三章:电的基本概念
- 第十四章:串、并联电路
- 第十五章: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 第十六章:用电安全和全球能源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2023年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目录。
本教材内容涵盖了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描述、各种运动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等,还包括了力和力的作用、摩擦力、压力、浮力和能量守恒等内容。
此外,本教材还介绍了机械能、简单机械、电的基本概念、电路的串联和并联、以及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知识。
最后,教材还关注了用电安全和全球能源问题。
这些内容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物理知识,适合八年级学生研究和理解。
2024年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完整课件
2024年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七章《电与磁》:(1)第1节:电流的形成与作用(2)第2节:电路的组成与规律(3)第3节: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4)第4节:电磁感应2. 第八章《光现象》:(1)第1节:光的传播(2)第2节:光的反射(3)第3节:光的折射(4)第4节:光的色散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学会分析简单电路,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了解光的色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光的反射与折射。
2. 教学重点:电流的形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光的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磁铁、光源、平面镜、三棱镜等。
2. 学具:实验报告、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生活中的电器、光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新课:(1)电流的形成与作用:讲解电流的概念、形成及作用。
(2)电路的组成与规律:分析简单电路,讲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3)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演示磁铁对电流的作用,解释洛伦兹力。
(4)电磁感应: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6)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平面镜反射现象。
(7)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定律,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8)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现象,演示三棱镜分光。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与磁:(1)电流的形成与作用(2)电路的组成与规律(3)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4)电磁感应2. 光现象:(1)光的传播(2)光的反射(3)光的折射(4)光的色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流的形成及作用。
(3)解释洛伦兹力的方向。
(4)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3、声音的特性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声的利用
第二章光现象
1、光的传播
2、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
5、光的色散
6、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
2、生活中的透镜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眼睛和眼镜
5、显微镜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1、温度计
2、熔化和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1、电荷
2、电流和电路
3、串联和并联
4、电流的强弱
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六章电压电阻
1、电压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电阻
4、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
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电功率
1、电能
2、电功率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电和热
5、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九章电与磁
1、磁现象
2、磁场
3、电生磁
4、电磁铁
5、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6、电动机
7、磁生电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1、现代顺风耳──电话
2、电磁波的海洋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
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下面是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1. 第一单元:力和压强
-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的计算和单位
- 力的合成和分解
-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
- 杠杆原理和杠杆的计算
2. 第二单元:声音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测量
-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 声音的吸收和隔声
3. 第三单元:光的追迹与成像
- 光的传播和光线的追迹
- 光的折射与反射
- 理想平面镜和实际镜子的成像
- 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4. 第四单元:电和电路
- 电的产生与传导
-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符号表示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测量电流和电压的仪器
5. 第五单元:电的磁效应
- 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
- 磁铁的磁性和磁场的方向
- 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和电流感生磁场
- 电磁感应现象和简单电磁感应器
以上为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度-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学生应学会 观察、测量、分析和归纳物理现象,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物理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和价值观。
5
课程安排和时间表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36学时,每学时40分钟。其中,讲授新课28学时,复 习和考试8学时。
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 二、第三定律的关系。
17
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分析。
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18
05 电学基础知识
19
电荷与电场概念引入
电荷概念
介绍正电荷和负电荷,阐述电荷 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电荷的
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 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12
物态变化及特点
熔化
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
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
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
气态→液态(放热)。
固态→气态(吸热)。
升华
气态→固态(放热)。
凝华
13
深入理解光学知识
通过多做练习题和实验,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
拓展阅读相关文献
阅读有关光学的科普读物或教材,拓宽知识面和 视野。
关注光学前沿科技
了解光学领域的最新科技进展和应用,激发学习 兴趣和动力。
30
THANKS
感谢观看
31
02
03
04
八年级物理上册新教材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为更好地帮助熟悉2024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 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3.精心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共设计了12个以节(章)为单位的跨学科实践项目, 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 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要求。
2、教材内容更新: ⑦优化章后小结 新教材优化了章后小结,通过前三章作为实例,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图表等形式,自主建立知识体系图谱, 物化知识内容。同时增加体会、感悟环节,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加以提炼和升华。
2、教材内容更新: ⑧新增复习与提高 新教材新增章后试题,试题层次分明、类型多样, 兼顾基础性作业和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有效避免学生简单重复、 机械训练,满足课标切实减轻课业负担的要求,同时试题的设计也体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 人教版2024 八年级物理上册
演讲: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到:“根据《中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 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意见》精神,教育部组织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 修订教材的必要性和依据,强调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信息技术应用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修订,教材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2024年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完整课件
2024年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十章《电磁学》的第一节“磁场”和第二节“磁现象”。
详细内容如下:1. 磁场: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磁现象:磁体的极性、磁化、磁体的相互作用、磁悬浮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等特性。
2. 使学生了解磁现象的产生原因,掌握磁体的极性、磁化、磁体相互作用等知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磁化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磁体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电流表、导线、电池、指南针、磁悬浮实验装置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准备磁铁、指南针、导线、电池、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磁悬浮列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磁场与磁现象。
2. 知识讲解:(1)磁场:教师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方向、磁感应强度等特性,配合实验演示。
(2)磁现象:教师讲解磁体的极性、磁化、磁体相互作用等知识,配合实验演示。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磁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磁悬浮列车等。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磁场、磁现象相关的练习题。
7.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磁场:基本概念、方向、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 磁现象:磁体的极性、磁化磁体的相互作用磁悬浮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场的概念及其方向。
(2)解释磁感应强度,并给出计算公式。
(3)简述磁化现象及其原因。
(4)列举生活中的磁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1)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空间场,方向由南极指向北极。
(2)磁感应强度表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计算公式为B=μ₀I/2πr。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全)基础知识梳理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2、声音的传播方式有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声音属于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传播;3、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水中声速约为1500m/s,固体中声速更高;4、声音传播的路径可以是直线传播或反射传播,反射传播可以产生回声和共鸣现象。
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是声音高低的主要特征,与声波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响度是声音强弱的主要特征,与声波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音色是声音的质感特征,不同乐器、人声和环境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声音的利用1、声音在通讯、广播、音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2、声学技术可以用于测量、检测、控制和处理声音;3、声音的利用还包括声波消声、噪声控制等方面。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第二种是在传播过程中采取措施,例如植树和建造隔音墙,第三种是在人耳处采用耳塞。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通常用高温来形容物体热,用低温来形容物体冷。
但是,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摄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用符号“℃”表示。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在一个大气压下,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将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将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读取温度时,“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液体温度。
在使用温度计之前,我们需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液体温度,以避免超出温度计的量程。
在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壁和底部。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课件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机械运动》的4.1节《描述物体的运动》。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物体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别;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位移、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运动的分类,能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3. 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运动的分类,平均速度的计算,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速度计。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员比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展示物体运动的分类,讲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2)讲解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介绍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计算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2)计算曲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4. 随堂练习:(2)计算给定物体的平均速度。
六、板书设计1. 物体运动的分类2.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3. 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计算给定物体的平均速度。
2. 答案:(1)直线运动:①、③、⑤;曲线运动:②、④。
(2)平均速度计算结果如下:物体1:2m/s物体2:3m/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分类、平均速度计算、位移和路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速度变化。
(2)了解物体运动的其他相关知识,如加速度、力的作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物体运动的分类及判别2.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3. 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一、物体运动的分类及判别1. 直线运动的特征:物体在直线上运动,速度方向不变。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知识点二 质量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工具——生活中
台秤
案秤
电子秤
➢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
托盘天平
电子天平
托盘
指针
游码 底座
铭牌
分度盘 横梁 平衡螺母
镊子
标尺
砝码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会导致天平称不出被测物体的质量,还可能损坏天平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 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R·八年级物理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能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 进率。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形状、物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预习检测
1._物__体__所__含__物__质__的__多__少__叫作质量,物体的质量 不随它的_形__状__、_物__态___和_位__置___而改变。
2.0g
(5)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在标尺上 所对应的质量,就等于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m左盘=m右盘+m游码 (6)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砝码要装入盒内, 并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测量固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平衡:游码调零,调节平衡螺母使 天平水平平衡; (2)称量固体质量:被测物体放左盘, 砝码放右 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记录数据。
2.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 C )
A.一只母鸡
B.一张课桌
C.一只鸡蛋
D.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
3.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被测的物体应放在左托盘,砝码应放在右托盘 B.被测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C.称量时,可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天平平衡后,被测的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 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新人教版)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避免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内容)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中国古人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寸.2寸约为()A.6.6 km B.6.6 m C.6.6 dm D.6.6 cm2 .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用橡胶作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密度小D.节日放飞的气球要能升空,内部必须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3 . 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
在木板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D.木块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4 . 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
其中甲、乙、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
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悬浮,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若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丁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2<F1=F3 <F4B.F1=F2=F3<F4C.F1=F3<F2<F 4D.F1= F2= F3=F45 . 在物理研讨课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小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小球静止(如图甲所示),停止注水,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小球浮起来了(如图乙所示,水未流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受到的重力B.小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C.小球最终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D.小球漂浮时瓶内水对手的压强小于上浮过程中瓶内水对手的压强6 . 小智在体会声现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产生的响度不同B.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7 . 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着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逐渐将它们全部浸没在水中(球未接触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甲、乙示数分别为N1和N2,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已知ρ铅>ρ铝,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1=N2 T1>T2B.N1>N2 T1>T2C.N1<N2 T1>T2D.N1>N2 T1<T28 . 下列几组实验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不正确的是()A.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灯泡的电流B.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整个注射器筒的长度、注射器的容积C.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物体的质量和重力的大小D.“测量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实验﹣﹣﹣﹣纸锥下落的高度和纸锥下落的时间9 . 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滑行,在横杆前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则运动员A.起跳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由于惯性,越过杆后仍将落在滑板上C.匀速滑行时,运动员的重力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D.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始终是静止的10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是A.蓄势待发的火箭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D.曲线滑行的运动员11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C.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D.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12 .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用铁锤打磨铁块,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二、填空题13 . 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泥,质量是30克,重为 _____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
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14 . 如图所示是一架老式照相机的内部结构简图。
取景时,来自景物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再由平面镜OM反射进人人眼;按下快门时,平面镜OM首先绕O点迅速向上翻起,接着快门开启,胶片曝光。
请在图中画出取景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a射入人眼的光路。
___15 . 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两球的体积比较,________,现将两球分别浸没在完全相同的装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量筒中(水没有溢出),两球受到的浮力比较,_____,两球浸没后,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比较,_________。
(以上三格均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6 . 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5.4 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4 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N,小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17 .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将物体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这是依据_____的条件而得出的结论.(2)小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图甲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关于vl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vl一定大于v2 B.vl一定小于v2C.vl一定等于v2 D.vl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18 . 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从空气中浸没到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以及其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中,他们使用体积不同的铝、铁、铜三种密度不同的金属块,分别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它们所受到的重力,然后把它们分别浸没在装有酒精、水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中,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液体种类物块物体体积(厘米3)空气中测力计示数(牛)浸没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牛)示数差值(牛)1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铝200.540.380.162铁20 1.56 1.400.16 3铜20 1.78 1.620.164盐水(ρ盐水=1.2×103千克/米3)铝200.540.300.245铁20 1.56 1.320.24 6铜20 1.78 1.540.24 7水铝300.810.510.308(ρ水=1.0×103千克/米铁30 2.34 2.040.303)9铜30 2.67 2.370.3010铅20 2.26(13)(14)(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 4(或2和 5或3和6)的数据中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到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相同时,物体______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差值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到结论: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时的示数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差值和物体的密度无关,只和物体的体积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_______越大,示数差值就越大。
(4)请将表格最后一行填写完整。
_______ _____。
19 . 如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同一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车的运动与所受________的关系.(2)甲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从而间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________.20 . 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
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于______上,移动游码至称量标尺___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 =________g。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的总质量m1。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的总质量m2。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1 . 如图1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_____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3)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 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22 . 小明参加科技节“掷飞机”比赛,该项目的规则是:纸飞机掷出后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成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