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课件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它发生形变
形状改变
观看实验现象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静止变为运动;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除了力的大小、方向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的作用 效果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想想做做
将物理课本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 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课本的三 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相同吗?
ABC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四、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 的作用点
守门运动员接住足球 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 受压弹簧,弹簧变弯 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形__状__,_____ ___使__物__体__发__生__形__变__。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 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
实验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 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 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 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 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 3 N、5 N的力。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➀
➂
➁
➀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 体一端 ➁刻度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➂刻度尺没有与被测边平行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长度的测量
(3)会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
读数时要先读出准 确值,并估读到分 度值的下一位。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
(4)会记 准确值:2.7cm
估读值:0.08 cm
课堂导入
为了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 明了很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 量。尺、钟表、温度计、秤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单位: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其他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会选、会放、会读、会记
测
积累法
量
长度的特殊
组合法
测量方法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随堂练习
1. 一只2B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7.5__c_m___,一层楼的 高度大约是3__m__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__m___。
2.(湖北中考)如图所示方法测出的硬币直径是 2.53 cm。 (2.51-2.54均可)
能力提升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
小量常用累积法。
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 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 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 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 得单一长度。
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
铁路线长
把弹性极小的细棉线重合到 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和终 点,然后拉直测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三、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
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注意: 1.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 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B)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小结
一、长度 单位: m km dm cm mm μm nm
换算关系: 1km=103m 1mm=10-3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μm nm
换算关系
1 km=1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 001 m=10-6 m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二、长度的测量——最基本测量
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 具: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9
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使用前观察
1.它的量程是 8c;m 2.它的分度值是 1m;m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左边。没有磨损
分度值
思考:刻度线磨损 的刻度尺能否使用?
可以使用,从某一整 数刻度量起。
9.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__d__m。 10.一元硬币直径约2.4_____。cm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受力
物体
? 物体
不接触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发生形变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3.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1.1 机械运动1.2 速度和平均速度1.3 力的作用1.4 重力2. 第二章:压强和浮力2.1 压强2.2 液体的压强2.3 大气压强2.4 浮力3. 第三章:简单机械3.1 简单机械的认识3.2 杠杆3.3 滑轮3.4 轮轴和斜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力的作用,认识重力、压强、浮力等物理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斜面、滑轮、杠杆、轮轴、液体压强计等。
2.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筒、天平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等概念。
2. 知识讲解:通过实例和动画演示,讲解机械运动、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
结合实验,讲解力的作用、重力、压强、浮力等物理现象。
通过实物展示和案例分析,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应用。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示、表格、公式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计算平均速度、压强等。
分析题:分析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应用。
论述题:阐述机械运动、浮力等现象。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速度的计算: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 v = s/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3.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
物。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阅读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超载汽车 压坏了路面
分度值 单位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 (2)会放: 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
10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
1cm
1μm=0.000 001m=10 m -9 1nm=0.000 000 001m=10 m
-6
二、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卷尺
刻度尺
三角尺
皮尺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 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 m) 纳米(nm)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1)从静止变为运动; (2)从运动变为静止;
(3)运动快慢变化;
(4)运动方向变化。
运动状态 改变
讲授新课
小结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改变运动状态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 效果
使物体形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同时发生改变
形状改变 (拉伸、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如图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主要是表示了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乙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 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例如,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力
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F = 50 N F = 50 N 10 N 甲 乙
讲授新课
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实验
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
铁块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
小车上,将两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车离开 一定距离放手,观察现象。
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受力,向前运动;磁铁也 向前运动,说明磁铁也受到了力。
讲授新课
请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观 察发生的现象。 人推墙,墙受力 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
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讲授新课
施力物体 A 物体 受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B 物体
反作用力
施力物体
讲授新课
力表示出来。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
点和方向
F=80N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记录时写上单位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5 N ; 分度值: 0.2 N ; 测量值: 1.4 N 。
讲授新课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 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谁用的拉力大?
本题考查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 的关系。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量就越长,所以同一个弹 簧拉力器,哪一个同学使弹簧的伸 长量长,哪个同学所用的拉力就大。
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力的表示:
(1)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末端标注力的大小(符号)。
讲授新课
知识拓展:在力的示意图旁边选定一个标度,以它为标 准画出表示这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这样表示力的图 叫力的图示。 例如,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力 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讲授新课
活动
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 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
次数 1 2 3
钩码的个数/个
弹簧的伸长量/cm
结论: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
讲授新课
1.主要构造 2.测量原理 3.正确的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F=80N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ppt课件

为更好地帮助熟悉2024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 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增加了“设计”“动手操作”“作图”等题型的比例,助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选择题是不是好的练习题型,它导致“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倾向,在教学中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新教材 杜绝了选择题题型。来自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 情境注重育人 新教材的作业题,情境设计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跟物理知识的完美融 合。选取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圭表、“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用的简易水平仪、老红军长征时身背的发电机、 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仓与天河核心仓对接等素材,联系相关物理知识编写作业题,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 文化自信,培养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
2、教材内容更新: ②修订知识类 新教材对“量程”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义,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学 生理解的深入与准确。
2、教材内容更新: ③修订实验探究 新教材加强了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必做实验与非必做实验的调整,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 力。 (1)必做实验变化分析 名称调整数量8个,占比89%;内容深度调整3个,占比33%;内容小幅调整5个,占比56%。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本次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变化,体现了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深刻关注。通过稳健的课程目录调整、细致的章 节体例优化以及扎实的教材内容更新,新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科学的学习资源,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 灵活、多样的教学工具。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知识点二 质量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工具——生活中
台秤
案秤
电子秤
➢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
托盘天平
电子天平
托盘
指针
游码 底座
铭牌
分度盘 横梁 平衡螺母
镊子
标尺
砝码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会导致天平称不出被测物体的质量,还可能损坏天平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 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R·八年级物理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能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 进率。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形状、物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预习检测
1._物__体__所__含__物__质__的__多__少__叫作质量,物体的质量 不随它的_形__状__、_物__态___和_位__置___而改变。
2.0g
(5)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在标尺上 所对应的质量,就等于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m左盘=m右盘+m游码 (6)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砝码要装入盒内, 并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测量固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平衡:游码调零,调节平衡螺母使 天平水平平衡; (2)称量固体质量:被测物体放左盘, 砝码放右 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记录数据。
2.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 C )
A.一只母鸡
B.一张课桌
C.一只鸡蛋
D.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
3.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被测的物体应放在左托盘,砝码应放在右托盘 B.被测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C.称量时,可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天平平衡后,被测的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 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