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设计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设计计算
一、基础资料:
1.气象资料:
影响水温的气象资料:
大气干球温度
大气湿球温度
大气压
风向风速
2.换热器资料
为了恰当选择水处理工艺和水处理药剂,必须了解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材质,被冷却工艺介质的温度和性质等有关资料。
3.水质分析:包括水的物理、化学及菌藻分析
4.垢层和腐蚀产物的分析(旧厂改造)
二、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变化
a.CO2含量的降低:循环水冷却水与大气接触,水中游离及溶解的CO2大量散
失,引起循环水产生CaCO2结垢。
b.碱度的增加:随着循环冷却水被浓缩,冷却水的碱度会升高,当补充水被浓
缩N倍时,循环水的总碱度则相应增加为补充水总碱度的N倍,从而使冷却水的结垢倾向增大。
c.PH的变化:循环水的PH值变化与碱度、温度有关,并高于补充水的PH值,
补充水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后,水中游离的和溶解的CO2在曝气过程中逸入大气而散失,故冷却水的PH值逐渐上升,直到冷却水中的CO2与大气中的CO2达到平衡为止,此时的PH值称为冷却水的自然平衡PH值,冷却水的自然平衡PH值通常为 8.5~9.3之间。
d.浊度的增加:在冷却塔中循环水和空气接触,使空气中的尘埃带入循环水系
统。进行旁滤处理可将循环水浊度控制在10~15mg/L(高限一般为20mg/L)。
e.含盐量的增加:循环水经蒸发损失后,水中含盐量必增加。
f.溶解氧的增加:由于水在冷却塔内喷洒曝气,水中溶解氧大量增加,达到接
近该温度与压力下氧的饱和浓度,增加了循环水设备的腐蚀。
g.微生物含量的增加:由于日光、水温及循环水中的营养成分,都是有利于微
生物繁殖的因素,受日光照射部分常产生大量藻类,不受日光照射部分,则由于细菌、真菌的大量繁殖、生产粘泥。
h.有害气体的进入。
j.工艺泄漏物的进入。
三、水质判断
设计时我们常用的简易方法
1.极限碳酸盐硬度
公式要求循环水耗氧量≤25mg/L ,最高温度t=30~65℃
[][][]⎥⎥⎥⎥⎥⎦⎤⎢⎢⎢⎢⎢⎣
⎡⎪⎭⎫ ⎝⎛-+-----+=31040768.275.540388.21t O Hy O t O Hjz 式中:Hjz ——循环水极限碳酸盐硬度(mmol/L)。
[O]——补充水的耗氧量(mg/L )
t ——循环水最高温度(℃),当t<40℃时,仍按t=40℃计。
Hy ——补充水的非碳酸盐硬度(mmol/L )
求得极限碳酸盐硬度后,可按下式判断循环水是否发生碳酸钙沉淀:
NxHz >Hjz 结垢
NxHz ≤Hjz 不结垢
2.饱和指数法
I L =Pho-PHs
式中:I L ——饱和指数
Pho ——水实测PH 值。
PHs ——水的碳酸钙饱和平衡的PH 值。
根据饱和指数,可对水的特性进行判断
当I L =Pho-PHs>0时,结垢。
当I L =Pho-PHs=0时,不腐蚀不结垢。
当I L =Pho-PHs<0时,腐蚀。
计算饱和PH (PHs )的简化方法
PHs=(9.7+Ns+Nt)-(N H + N A )
式中:Ns ——溶解固体常数,可查给排水手册第4册表7-6
Nt ——温度常数,可查给排水手册第4册表7-7
N H ——钙硬度常数,可查给排水手册第4册表7-8
N A ——总碱度常数,可查给排水手册第4册表7-8
四、循环水加药计算及规定
1.缓蚀与阻垢
大、中型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宜采用2个药剂溶解槽,溶解槽容积宜按4~24h 用药量确定。小型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当采用复合药剂时,可采用1个药剂溶解槽,其容积宜按不小于24h 用药量确定,当采用单独配制的药剂时,应根据实际用药品种数量确定溶解槽个数,每个溶解槽容积宜按不于24h 用药量确定。 加药设备边沿与墙体或其它设备之间应有不小于1000mm 的净距。加药设备四周应设排水明沟或其它排水设施。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首次加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Gf=V.g/1000
式中:Gf——系统首次加药量(KG)
g——加药浓度(mg/L)
V——系统容积(m2)
循环水冷却水系统运行时的加药量可按下列各式计算:
G=Qe.g/[1000.(N-1)]或
G=(Qb+Qw).g/1000,
G=(Qm-Qe).g/1000
式中:G——加药量kg/h
Qe——蒸发损失水量m3/h
Qb——排污水量m3/h
Qw——风吹损失水量m3/h
Qm——补充水量m3/h
N——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
2.杀菌剂
(1)加氯
当采用冲击投加方式,每天投加1~3次,每次投加持续时间为2~3h,冲击投加量为2~4mg/L.。连续投加宜取0.1~0.5mg/L。
水中余氯量控制在0.5~1.0mg/L,并维持2~3小时。
a.采用氧化型杀菌灭藻剂用量的计算:
/1000
Gc=Q.g
c
式中:Gc——氧化型杀菌灭藻剂用量Kg/h;
Q——循环冷却水量m3/h.
——氧化型杀菌灭藻剂冲击投加量mg/L
g
c
b.采用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用量的计算;
/1000
Gn=Q.g
n
式中:Gn——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用量Kg/h;
g
——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冲击投加量mg/L
n
加氯机应按计算出的最大加氯量选用,并应设置备用机,其备用率为50%~100%。(2)二氧化氯与有效氯的折算
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比氯要强,从理论上说,它的氧化能力是氯的2.63倍。3.各药剂投加点位置宜按下列条件进行设计
(1)缓蚀阻垢剂、酸、液氯应投加在冷却塔集水池内靠近出水口处,缓蚀阻垢剂也可投加在循环水泵吸水池吸水池的进水口处。
(2)缓蚀阻垢剂投加管口应伸入水池内,其标高为水池常水位以下0.4~1.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