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9查找及其答案
基本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典型练习题9
![基本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典型练习题9](https://img.taocdn.com/s3/m/a6f2b41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1.png)
基本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典型练习题9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如图所示,试判断这是一个什么逻辑门电路。
A、B、C闭合时记“1”,断开时记“0”,P 灯亮记“1”不亮记“0”,试完成真值表。
【答案】“或”门电路【详解】由图可知,开关A、B、C只要有一个闭合时,灯泡便亮,所以这个电路满足“或”门电路逻辑,即当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备就能出现某一结果,所以这是一个“或”门电路,其真值表:2.如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
该逻辑电路是__________(选填“与”、“或”或“非”)门电路。
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____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答案】非发光【详解】[1][2]该逻辑电路为非门电路,非门电路的特点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相反,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则R两端的电势差大,R'两端的电势差小,则输入端为低电势,那么输出端为高电势,小灯泡L发光。
3.如图所示为一个逻辑门的输入端A、B上和输出端Z上的电信号,此逻辑电路为__________门电路,该逻辑门的符号是__________。
【答案】与【详解】[1][2]由图象知输入端都为高电势时,输出端才为高电势,此逻辑电路为与门电路,该逻辑门的符号是4.电子电路中的信号可以分为___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___信号。
数字信号的两个工作状态可以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表示。
在数字电路中分别代表___________电压和___________电压。
【答案】 数字 模拟 0 1 低 高【详解】[1][2]电子电路中的信号可以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3][4]数字信号的两个工作状态可以用“0 ”和“1”来表示。
传感器应用技能实训习题答案_9
![传感器应用技能实训习题答案_9](https://img.taocdn.com/s3/m/14f3130dcaaedd3383c4d3e0.png)
技能训练九湿度传感器1.填空题(1)湿度传感器是基于某些材料能产生与湿度有关的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将湿度的变化转换成某种电量的变化的器件。
(2)湿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电阻式和电容式两大类。
在湿度传感器的基片上覆盖一层感湿材料制成感湿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基片的电阻率和电阻值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
(3)湿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环境湿度的变化的湿度传感器,它由基片、电极和感湿膜组成。
(4)湿敏电阻传感器的感湿层在吸收了水蒸气之后,引起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率和电阻值发生变化,这样就能直接将湿度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5)当空气湿度发生改变时,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两个电极间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得它的电容值也发生变化,电容的变化与相对湿度成正比。
(6)湿度传感器工作电源需要采用交流电源,其原因是以防氯化锂溶液发生电解,导致传感器性能劣化甚至失效。
2.选择题(1)湿敏电阻用交流电作为激励电源是为了( b )。
a.提高灵敏度b.防止产生极化及电解作用c.减小交流电桥平衡的难度(2)当空气湿度发生改变时,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两个电极间的( a )发生变化,使其( b )也发生变化。
a.介电常数b.电容量c.电阻值(3)洗手后,将湿手靠近自动干手机,机内的传感器便驱动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自动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d )。
a.改变了湿度b.改变了温度c.改变了磁场d.改变了电容(4)相对湿度测量空气中的( a )。
a.水蒸气的含量b.气体成分(5)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只能测量( a )湿度。
a.相对b.绝对c.任意d.水分3.问答题(1)湿敏电阻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基片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利用这种特性测量湿度。
(2)湿敏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空气中的水分子透过多孔金电极被感湿膜吸附,使得两电极间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环境湿度越大,感湿膜吸附的水分子就越多,使湿度传感器的电容量增加得越多,根据电容量的变化可测得空气的相对湿度。
习题第九章查找答案
![习题第九章查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34f756a26925c52cc5bfb3.png)
第九章查找一、选择题1.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0 一、8 (2分)】A. (n-1)/2 B. n/2 C. (n+1)/2 D. n2. 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A ) 【南京理工大学1998一、7(2分)】A.(N+1)/2 B. N/2 C. N D. [(1+N)*N ]/23.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南京理工大学 1996 一、3 (2分)】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 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 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4. 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B )【燕山大学 2001 一、5 (2分)】A.以顺序方式存储B.以顺序方式存储,且数据元素有序C.以链接方式存储D.以链接方式存储,且数据元素有序5.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D ) 【南京理工大学 1997 一、6 (2分)】A.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B.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D.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6.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即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 C ) A.必定快 B.不一定 C.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 D.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南京理工大学 1997 一、7 (2分)】7.当采用分快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 B ) 【南京理工大学 1996 一、7 (2分)】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B.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8.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 (1)C)有关, 在 ((2)C)时其查找效率最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2(4分)】(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随机过程及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习题九答案
![《随机过程及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习题九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2e1446b7360b4c2f3f6430.png)
2、求积分
1
0 tdBt
的均值与方差。
答:
已知,若 X 是非随机的,且
T 0
X
2 s
ds
,则对任何 t
, Yt
t 0
X sdBs
是正态
分布的随机变量。即Yt , 0 t T 是 Gauss 过程。
所以,
t 0
E
X
2 s
ds
t 0
X
2 s
ds
,则 Yt
Mt Xt
dYt dt
aYt
be
1 2
cBt
1 4
c2t
Yt
由此可以证明得: dYt dt
aYt
be
1 2
cBt
1 4
c2t
Yt
(3)
令 Xt Wt ,则 Xt Wt2 ,dXt dWt2 2WtdWt 2 Xt d Xt
d
Xt
2
1 Xt
t 0
a 2
Zs
b 2
e
1 2
cBs
1 4
c2
s
ds
,
Zt
Yt ,Yt Mt Xt
Zt
Mt Xt ,
Xt
Zt Mt
其中 b X ,t ct Dt x, B X ,t E t F t x
当线性随机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d
Xt
d
t e2
cos
Bt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整理(杨晓峰版)-习题9-15答案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整理(杨晓峰版)-习题9-15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00fc00852458fb760b5627.png)
习题9-15解答:
解:基本思路: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不具有应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的对称性,不能直接应用高斯定理求解。
但通过补偿法可使电荷分布球对称。
具体做法是假设球形空腔内同时均匀充满体密度为ρ和ρ−的电荷,原带电体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体密度为ρ的大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的电场和电荷体密度为ρ−的小均匀带电球产生的电场的叠加,此时大带电球体和小带电球体产生的电场分别关于自己的球心呈球对称分布,可用高斯定理求解。
计算过程:应用高斯定理0
1
d i
q
ε∑∫∫i E S =
,
大带电球体内部有 31041d 32
1r E4r ρππε∫∫i E S ==
大带电球体在其内部任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1
031ρεr E =
小带电球体在其内部任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2
32ρε−r E = 小带电球体在其外部产生的电场满足
3
014d 32
33r E 4r ρππε−∫∫i E S ==
小带电球体在其外部产生的电场强度为3
0333
33
r r ρε−E =r 球心O ′处,1'10033O d ρρεε=
=E r i ,02O'E =,该点电场强度为 '1'0
3O O d ρε==E E i 球体内P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
3333
13122
000004(3333(2)34P P P 333r r r d d r d d ρρρρρεεεεε−+=−=−E =E E r r i +i =i。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9-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9-](https://img.taocdn.com/s3/m/9370e5b4eefdc8d376ee32d3.png)
习题91.如何根据建筑方格网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为什么要没置轴线桩?1.建筑方格网一般是精心测量的矩形控制网,可根据建筑方格网点坐标和建筑物定位点的设计坐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建筑物轴线交点,详见第8章直角坐标法内容。
由于建筑物定位后,轴线交点位置在基础开挖时被挖掉,所以在基础开挖前,应把轴线交点桩位引测到施工范围以外适当地方,作为基础基槽开挖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
2.对柱子安装测量有何要求?如何进行校正?2.要求保证柱子平面和高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柱身铅直。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子插人杯形基础的杯口后,柱子三面的中心线与杯口中心线对齐吻合,并固定。
使用严格检验校正的经纬仪在整平后,在柱轴线两个互为垂直方向上安置经纬仪进行校正,先用十字丝竖丝瞄准柱子根部的中心线,制动照准部,缓缓抬高望远镜,观察柱子中心线偏离纵丝的方向,指挥工作人员用钢丝绳拉直柱子,直至从两台经纬仪中观测到的柱子中心线从下而上都与十字丝纵丝重合为止。
3.如何控制吊车梁安装时的中心线位置和高程?3.吊车梁安装时根据柱子上所画±0.000标志的高程,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控制,以使修平或加垫牛腿面,保证吊车梁顶面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吊车梁安装时的中心线应与牛腿面上的中心线对齐,一般按设计数据在地面上定出吊车梁中心线的两端点,打大木桩标志。
然后用经纬仪将吊车梁中心线投测到每个柱子的牛腿面的侧边上,并弹以墨线。
4.建筑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目前常用哪些方法?4.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轴线投测,保证建筑物轴线正确,控制垂直度。
目前常用有外控法和内控法。
其次是高程控制,保证建筑物标高正确,目前常用有水准测量法,悬吊钢尺法和钢尺直接丈量法。
5.简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方法。
5.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保证工程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设计积累资料。
沉降观测的方法有:以水准测量方法为主,也可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9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9](https://img.taocdn.com/s3/m/c22c0f4bb7360b4c2f3f642b.png)
第九章钢得热处理原理91 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哪些因素构成相变得阻力?答:固体相变主要特征:1、相变阻力大2、新相晶核与母相晶核存在一定得晶体学位向关系。
3、母相中得晶体学缺陷对相变其促进作用。
4、相变过程中易出现过渡相。
相变阻力构成:1、表面能得增加。
2、弹性应变能得增加,这就是由于新旧两相得比体积不同,相变时必然发生体积得变化,或者就是由于新旧两相相界面得不匹配而引起弹性畸变,都会导致弹性应变能得增加。
3、固态相变温度低,原子扩散更困难,例如固态合金中原子得扩散速度为107—108cm/d,而液态金属原子得扩散速度为107 cm/s。
92 何谓奥氏体晶粒度?说明奥氏体晶粒大小对钢得性能影响?答:奥氏体晶粒度:就是奥氏体晶粒大小得度量。
当以单位面积内晶粒得个数或每个晶粒得平均面积与平均直径来描述晶粒大小时,可以建立晶粒大小得概念。
通常采用金相显微镜100倍放大倍数下,在645mm2范围内观察到得晶粒个数来确定奥氏体晶粒度得级别。
对钢得性能得影响:奥氏体晶粒小:钢热处理后得组织细小,强度高、塑性好,冲击韧性高。
奥氏体晶粒大:钢热处理后得组织粗大,显著降低钢得冲击韧性,提高钢得韧脆转变温度,增加淬火变形与开裂得倾向。
当晶粒大小不均匀时,还显著降低钢得结构强度,引起应力集中,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93 试述珠光体形成时钢中碳得扩散情况及片、粒状珠光体得形成过程?答:珠光体形成时碳得扩散:珠光体形成过程中在奥氏体内或晶界上由于渗碳体与铁素体形核,造成其与原奥氏体形成得相界面两侧形成碳得浓度差,从而造成碳在渗碳体与铁素体中进行扩散,简言之,在奥氏体中由于碳得扩散形成富碳区与贫碳区,从而促使渗碳体与铁素体不断地交替形核长大,直至消耗完全部奥氏体。
片状珠光体形成过程:片状珠光体就是渗碳体呈片状得珠光体。
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形成渗碳体晶核,核刚形成时与奥氏体保持共格关系,为减小形核得应变能而呈片状。
渗碳体长大得同时,使其两侧得奥氏体出现贫碳区,从而为铁素体在渗碳体两侧形核创造条件,在渗碳体两侧形成铁素体后,铁素体长大得同时造成其与奥氏体体界面处形成富碳区,这又促使形成新得渗碳体片。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 (9)多选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 (9)多选](https://img.taocdn.com/s3/m/6f7424aa0975f46526d3e12d.png)
B.不作处理,直接就医
C.轻伤可以涂紫药水、红药水、碘酒等
D.必要时可用消炎药粉涂抹,用绷带包扎
参考
答案:
C,D
14
6
1." [多选题]下面哪组溶剂属易燃类液体(闪点在25℃以下)
A.甲醇、乙醇
B.四氯化碳、乙酸丁酯、石油醚
C.丙酮、甲苯
D.异丙醇、二甲苯
参考
答案:
C.使用个体防护设备(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D.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参考
答案:
A,B,C
14
4
3." [多选题]超级恒温水浴内的加热用水一定要使用
A.去离子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参考
答案:
A,B
14
4
4." [多选题]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应做到下列哪项?
A,B,C,D
14
7
3." [多选题]对于大多数目的,下列哪些组合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A.134℃、3min
B.126℃、10min
C.121℃、15min
D.115℃、25min
参考
答案:
A,B,C,D
14
7
4." [多选题]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强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可放出氧发生爆炸,在使用这类强氧化性化学试剂时,应注意什么:
A.用干净的毛巾擦拭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9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9](https://img.taocdn.com/s3/m/cf78e1a0a5e9856a561260ca.png)
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原理9-1 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哪些因素构成相变的阻力?答:固体相变主要特征:1、相变阻力大2、新相晶核与母相晶核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3、母相中的晶体学缺陷对相变其促进作用。
4、相变过程中易出现过渡相。
相变阻力构成:1、表面能的增加。
2、弹性应变能的增加,这是由于新旧两相的比体积不同,相变时必然发生体积的变化,或者是由于新旧两相相界面的不匹配而引起弹性畸变,都会导致弹性应变能的增加。
3、固态相变温度低,原子扩散更困难,例如固态合金中原子的扩散速度为10-7—10-8cm/d,而液态金属原子的扩散速度为10-7 cm/s。
9-2 何谓奥氏体晶粒度?说明奥氏体晶粒大小对钢的性能影响?答:奥氏体晶粒度:是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度量。
当以单位面积内晶粒的个数或每个晶粒的平均面积与平均直径来描述晶粒大小时,可以建立晶粒大小的概念。
通常采用金相显微镜100倍放大倍数下,在645mm2范围内观察到的晶粒个数来确定奥氏体晶粒度的级别。
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奥氏体晶粒小: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细小,强度高、塑性好,冲击韧性高。
奥氏体晶粒大: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粗大,显著降低钢的冲击韧性,提高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增加淬火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当晶粒大小不均匀时,还显著降低钢的结构强度,引起应力集中,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9-3 试述珠光体形成时钢中碳的扩散情况及片、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答:珠光体形成时碳的扩散:珠光体形成过程中在奥氏体内或晶界上由于渗碳体和铁素体形核,造成其与原奥氏体形成的相界面两侧形成碳的浓度差,从而造成碳在渗碳体和铁素体中进行扩散,简言之,在奥氏体中由于碳的扩散形成富碳区和贫碳区,从而促使渗碳体和铁素体不断地交替形核长大,直至消耗完全部奥氏体。
片状珠光体形成过程:片状珠光体是渗碳体呈片状的珠光体。
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形成渗碳体晶核,核刚形成时与奥氏体保持共格关系,为减小形核的应变能而呈片状。
渗碳体长大的同时,使其两侧的奥氏体出现贫碳区,从而为铁素体在渗碳体两侧形核创造条件,在渗碳体两侧形成铁素体后,铁素体长大的同时造成其与奥氏体体界面处形成富碳区,这又促使形成新的渗碳体片。
第9章习题及其答案
![第9章习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d9d31669dc5022aaea00cc.png)
9-13 已知题图 9-13 所示的凸轮机构,在图上标出以下各项:1)画出基圆半径 ro;2)
标出从动件图示位置的位移 s、凸轮转角δ 和压力角α ;3)当δ = 900 时,标出从动件位移 s′ 和压力角α ′ 。
ω1 题图 9-13
α=0 °
F,v
δ=90 °
s
δ 69°
ro
F,v
答:不可行。因为推杆偏置的大小,方向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推杆的运动规律,而原凸轮 机构推杆的运动规律应该是不允许擅自改动的。
9-6 用作图法求出题图 9-6 所示两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 45°时的压力角。
45° ω
ω
(a)
(b)
题图 9-6
解:用反转法原理,从动件以- ω 方向例转 45°,即为凸轮转动 45°时与从动件的相对
B'
α
s
O O' B
B s
K''
α'
δ' o
B'
K
δ
o'
B''
K'
α'
题图 9-15-1
9-16 在题图 9-16 示的凸轮机构中,圆弧底摆动推杆与凸轮在 B 点接触。当凸轮从图示 位置逆时针转过 90º 时,试用图解法标出:(1)推杆在凸轮上的接触点;(2)摆杆位移角的大 小;(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速一绰减速回剧运动规律; ϕ4 ~ 2π 段为停歇段。补足线题图 9-9-1。
9-9 如题图 9-9 中给出了某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速度线图。要求:
(1)定性地画出其加速度和位移线图;
(2)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名称及特点(v、a 的大小及冲击的性质); (3)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适用场合。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第9章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第9章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33aa93ba1aa8114531d983.png)
习题9-2图习题20-3图OxF Oy F gm gDdα习题20-3解图第9章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9-1计算下列情形下系统的动量矩。
1.圆盘以ω的角速度绕O 轴转动,质量为m 的小球M 可沿圆盘的径向凹槽运动,图示瞬时小球以相对于圆盘的速度v r 运动到OM =s 处(图a );求小球对O 点的动量矩。
2.图示质量为m 的偏心轮在水平面上作平面运动。
轮心为A ,质心为C ,且AC =e ;轮子半径为R ,对轮心A 的转动惯量为J A ;C 、A 、B 三点在同一铅垂线上(图b )。
(1)当轮子只滚不滑时,若v A 已知,求轮子的动量和对B 点的动量矩;(2)当轮子又滚又滑时,若v A 、ω已知,求轮子的动量和对B 点的动量矩。
解:1、2s m L O ω=(逆)2、(1)1()(Remv e v m mv p A A C +=+==ω(逆)Rv me J R e R mv J e R mv L AA A C CB )()()(22-++=++=ω(2))(e v m mv p A C ω+==ωωωω)()()())(()(2meR J v e R m me J e R e v m J e R mv L A A A A C C B +++=-+++=++=9-2图示系统中,已知鼓轮以ω的角速度绕O 轴转动,其大、小半径分别为R 、r ,对O 轴的转动惯量为J O ;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试求系统对O 轴的动量矩。
解:ω)(22r m R m J L B A O O ++=9-3图示匀质细杆OA 和EC 的质量分别为50kg 和100kg ,并在点A 焊成一体。
若此结构在图示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计算刚释放时,杆的角加速度及铰链O 处的约束力。
不计铰链摩擦。
解:令m =m OA =50kg ,则m EC =2m 质心D 位置:(设l =1m)m6565===l OD d 刚体作定轴转动,初瞬时ω=0lmg lmg J O ⋅+⋅=22α222232)2(212131ml ml l m ml J O =+⋅⋅+=即mglml 2532=α2rad/s 17.865==g lαgl a D 362565t =⋅=α由质心运动定理:OyD F mg a m -=⋅33t4491211362533==-=mg g mmg F Oy N (↑)0=ω,0n=Da ,0=Ox F 习题9-1图(a )(b )习题9-5解图习题9-5图9-4卷扬机机构如图所示。
材料力学(单辉祖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9
![材料力学(单辉祖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9](https://img.taocdn.com/s3/m/ad496818964bcf84b9d57b00.png)
第九章复杂应力状态强度问题题号页码9-4 (1)9-5 (3)9-8 (4)9-9 (5)9-10 (7)9-14 (8)9-16 (10)9-17 (11)9-18 (13)9-19 (14)9-22 (16)9-23 (16)9-24 (17)9-25 (18)9-26 (18)9-27 (20)9-28 (21)(也可通过左侧题号书签直接查找题目与解)9-4试比较图示正方形棱柱体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相当应力r3σ,弹性常数E和µ均为已知。
(a) 棱柱体轴向受压;(b) 棱柱体在刚性方模中轴向受压。
题9-4图(a)解:对于棱柱体轴向受压的情况(见题图a),三个主应力依次为0,===σσσ−σ132由此可得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σσσσ=−=31r3 (a)(b)解:对于棱柱体在刚性方模中轴向受压的情况(见题图b ),可先取受力微体及坐标如图9-4所示,然后计算其应力。
图9-4由图9-4可得σσy −=根据刚性方模的约束条件,有 0)]([1=+−=z y x x σσµσE ε即)(z y x σσµσ+=注意到x z σσ=故有 σµµσσz x −−==1三个主应力依次为 σσσµµσσ−=−−==3211,由此可得其相当应力为 σµµσσσ−−=−=12131r3 (b)比较:按照第三强度理论,(a)与(b)两种情况相当应力的比值为µµσσr b a 211)r3()r3(−−==1>r ,这表明加刚性方模后对棱柱体的强度有利。
9-5 图示外伸梁,承受载荷F = 130 kN 作用,许用应力[σ]=170 MPa 。
试校核梁的强度。
如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采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强度。
题9-5图解:1.内力分析由题图可知,+B 截面为危险截面,剪力与弯矩均为最大,其值分别为 m N 1080.7m 600.0N 10130 kN 130432S ⋅×=××====Fl M F F ,2.几何量计算34324max ,)(343)(343545433m 1090.2]m )0137.0140.0(0085.0211023.2[2m 1023.2)m 20137.0140.0(0137.0122.0m 1005.5m 140.01007.7m 1007.712)0137.02280.0()0085.0122.0(12280.0122.0[−−−−−−×=−××+×==×=−××=×=×=×=×−×−−×=z a z b z z z S S S W I 式中的足标b ,系指翼缘与腹板的交界点,足标a 系指上翼缘顶边中点。
计算机网络9章习题及参考答案(20080723)
![计算机网络9章习题及参考答案(20080723)](https://img.taocdn.com/s3/m/b48178254b35eefdc8d33354.png)
第9章高层1.在客户一服务器模型中,客户端程序和服务端程序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主动发出连接请求或服务请求,服务端程序则等待接收请求并给予应答。
2.为什么客户机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而服务器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无限的?答案:之所以称客户机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而服务器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无限的,这是基于下述事实:一个客户是一个运行在本地计算机上的程序,它可以从一个服务器上请求服务。
一个客户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它是被用户(或另一个应用程序)开始和终止的。
一个服务器是运行在远程机器上的程序,提供对客户端的服务。
当初启时,服务器为客户端的请求而打开服务,但是除非它被请求,否则它从不开始一个服务,一个服务器程序是无穷尽的程序。
当它开始工作后,除非有问题发生,否则它会无限地运行下去。
3.OSI的5个管理功能域都有哪些内容?5个功能域之间有何关系?答案:OSI管理的用户需求可以划分为5个管理功能域MFA(Management Functional Area),它们是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记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和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故障管理用来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包括及时发现网络中发生的故障,找出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必要时启动控制功能来排除故障,从而可对OSI环境中的不正常的操作进行检测、分隔和纠正。
记费管理负责对被管对象的使用建立记帐机制,从而对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进行记录并核算费用。
配置管理负责对被管目标进行控制、标识、从其收集数据以及为其提供数据,从而管理网络中每个设备的功能、工作参数和连接关系。
性能管理是指持续地评测网络运行中的主要性能指标,检验网络服务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水平,找出已经发生或潜在的瓶颈,报告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从而可用于评估被管对象的行为以及通信活动中的效率。
第九章 查找练习题
![第九章 查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2539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f.png)
第九章 查找练习题1、在对有⼆⼗个数据有序表作⼆分查找时有___________个结点的查找长度是4.2、⽤折半查找法的查找速度⽐⽤顺序查找法的查找速度_________.A 必然慢 B必然快 C速度相等 D 快慢不定3、写出从循环单链表中查找出最⼤值的算法.4、写出从循环单链表中查找出最⼩值的算法 .5、适合折半查找的表的存贮⽅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A、链式存贮元素⽆序 B 、链式存贮元素有序C 、顺序存贮元素⽆序D 、顺序存贮元素有序6、写出在有序表A上进⾏递归形式的折半查找的算法,其中给定值 K为待查的关键字,若查找成功则返回该元素的下标,否则返回零值.7、对⼀个链式存贮结构的线性表进⾏顺序查找算法.8、顺序查找法适⽤于存储结构为( )的线性表.A、散列存储 B 、压缩存储 C、顺序或链式存储 D、索引存储9、编写顺序查找算法,并求在等概率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ASL.10、在地址空间为0-16的散列区中,对以下关键字序列构造两个哈希表:(Jan, Feb, Mar, Apr, May, June, July, Aug, Sep, Oct, Nov, Dec)(1)⽤线性探测开放定址法处理冲突(2)⽤链地址法处理并分别求这两个哈希表要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和不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设哈希函数为H(x)=i/2,其中i为关键字中第⼀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11、在数据的存放⽆规律⽽⾔的线性表中进⾏检索的最佳⽅法是。
12、线性有序表(a1,a2,a3,…,a256)是从⼩到⼤排列的,对⼀个给定的值k,⽤⼆分法检索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次。
设有100个结点,⽤⼆分法查找时,最⼤⽐较次数是。
13、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20]上进⾏折半查找,则⽐较⼀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平均查找长度为。
14、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较⼤⼩。
查找练习题(答案)
![查找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3a10e1bcd126fff6050b7d.png)
《查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上查找任一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nB. n+1C. (n-1)/2D. (n+1)/22.对于长度为9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20/9B. 18/9C. 25/9D. 22/93.对于长度为18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第15个元素(从1开始数)的比较次数为()。
A. 3B. 4C. 5D. 64.对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5,12,20,26,37,42,46,50,64),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元素26的比较次数为()。
A. 2B. 3C. 4D. 55.@6.对具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采用折半查找,则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n)B. O(n2)C. O(1)D. O(log2n)7.在索引查找中,若用于保存数据元素的主表的长度为144,它被均分为12子表,每个子表的长度均为12,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13B. 24C. 12D. 798.从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A. O(n)B. O(1)C. O(log2n)D. O(n2)9.从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n)B. O(1)C. O(log2n)D. O(n2)10.若根据查找表(23,44,36,48,52,73,64,58)建立哈希表,采用h(K)=K%13计算哈希地址,则元素64的哈希地址为()。
A. 4B. 8C. 12D. 1311.~12.若根据查找表建立长度为m的哈希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假定对一个元素第一次计算的哈希地址为d,则下一次的哈希地址为()。
A. dB. d+1C. (d+1)/mD. (d+1)%m二、填空题1.以顺序查找方法从长度为n的顺序表或单链表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n+1)/2____。
9分离富集习题及其答案
![9分离富集习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b43fecfad6195f302ba637.png)
第9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思考题答案1. 分析化学中,为何要进行分离富集?如何评价分离效果?答: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后测定;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去;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通过分离达到富集的目的,提高测定灵敏度。
用回收率(回收因子)和分离率(分离因子)评价分离效果。
2. 某水样溶液中含有Fe 3+、Al 3+、Ca 2+、Mn 2+、Mg 2+、Cr 3+、Zn 2+和Cu 2+等离子,加入NH4Cl 和氨水后,哪些离子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沉淀中?哪些离子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如果加入NaOH 溶液呢?答:加入NH4Cl-NH3缓冲液,pH 在8-9间,因此溶液中有Ca2+,Mg2+,,Cu(NH3)42-、Zn(NH3)42+等离子和少量Mn2+,而沉淀中有Fe(OH)3,Al(OH)3和Cr(OH)3和少量Mn(OH)2沉淀。
试液中Fe3+,A13+,Cr3+可以与Ca2+,Mg2+,Cu2+和Zn2+等离子完全分开,而Mn2+分离不完全。
3. 相对于无机共沉淀剂,有机共沉淀剂有何优点?其进行共沉淀分离有哪些方式?答:与无机共沉淀剂相比,有机共沉淀剂可经灼烧而除去,被测组分则被留在残渣中,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即可测定;有机共沉淀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体积也大,有利于微量组分的共沉淀;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表面吸附少,沉淀完全,沉淀较纯净,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
进行共沉淀分离的方式: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利用形成离子缔合物进行共沉淀;利用惰性共沉淀剂。
4. 试说明分配系数和分配比的物理意义,两者有何关系?分配比与萃取率有何联系?如何提高萃取率?答:分配系数:是溶质在两相中型体相同组分的浓度比(严格说应为活度比)。
而分配比:是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
在给定的温度下,KD 是一个常数。
但D 除了与KD 有关外,还与溶液酸度、溶质浓度等因素有关,它是一个条件常数。
数据结构第九章--查找-习题及答案
![数据结构第九章--查找-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7c60780975f46526d3e178.png)
第九章查找一、选择题1.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
A. (n-1)/2 B. n/2 C. (n+1)/2 D. n2.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 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 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3. 用二分(对半)查找表的元素的速度比用顺序法( )A.必然快 B. 必然慢 C. 相等 D. 不能确定4. 具有12个关键字的有序表,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A. 3.1B. 4C. 2.5D. 55.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 )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B.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6.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 (1))有关, 在 ((2))时其查找效率最低(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7. 对大小均为n的有序表和无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查找,在等概率查找的情况下,对于查找失败,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1)) ,对于查找成功,他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2))供选择的答案:A. 相同的B.不同的9.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 A.(100,80, 90, 60, 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 60, 90)C.(100,60, 80, 90, 120,110,130)D. (100,80, 60, 90, 120,130,110)10. 在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 ) 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第9章习题(带答案)
![第9章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6fc52be23482fb4da4ca3.png)
1、设有100个数据元素,采用折半搜索时,最大比较次数为 ( )。
A. 6B. 7C. 8D. 102、在有n个结点的顺序表中,若查找每个数据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在查找成功的条件下查找次数最多为 n ,最少为 1,平均为(n+1)/2 。
3、为度量一个搜索算法的性能,需要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进行权衡。
( 对 )通常散列法时间效率更高。
( 对 )4、使用二分查找方法时,要求查找表中各元素的键值必须是排列的。
A.递增或递减 B. 递增 C. 递减 D. 无序5、对有n个结点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若查找每个数据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在查找成功的条件下的时间复杂度最少为O(1) ,平均为 O(log2n)。
6、有一个有序表{1,3,9,12,32,41,45,62,75,77},当用二分查找法查找值为75的结点时,经()次比较后查找成功A.4B.3C.2D.17、将关键字序列(56,27,38,75,70,85,72)依次插入初态为空的二叉排序树中,56后的二叉排序树为8、若在线性表中采用二分查找法查找元素,该线性表应该( )。
A.元素按值有序 B.采用顺序存储结构C.元素按值有序,且采用顺序存储结构D.元素按值有序,且采用链式存储结构9、对二叉排序树进行( )遍历,可以得到该二叉树所有结点构成的有序序列。
A. 前序B.中序C.后序D.按层次10、将10个元素散列到100000个单元的哈希表中,则( )产生冲突。
A. 一定会B. 一定不会C. 仍可能会11、在构造哈希表中,通常处理冲突的方法是开放定址法和链地址法。
设有一个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得到的哈希表:T: 0 1 2 3 4 5 6 7 8 9 1012、哈希函数为H(key)=key%11,若要查找元素14,探测的次数是()A、 3B、 7C、6D、913、依次将关键字7、1、3、6、2、4、5插入到空二叉排序树, 树的深度变为__7___。
对长度为20的有序表进行二分查找的判定树的高度为____5______。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9《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9《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6f6129dd3383c4bb4cd290.png)
9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舍生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
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参考答案:1.介词,表示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2.做为了3.给予同“欤”,语气词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示例】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血洒秦宫,慷慨就义;大义凛然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做了最好的注解;还有“一腔热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
在今天,舍生取义的观点仍应该值得提倡。
为了正义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有时我们需要舍弃自我利益,这就是新时代“舍生取义”的表现。
五、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参考答案:【示例】两个人各有一本不一样的书,都把自己的那本看完了,他们各自看了一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i ci
i 1
n
4. log2(n+1),O(log2n) 6. 1,3 8. (n/s+s)/2+1 10. 小于,大于 12. 查找成功,左子树,右子树 14. O(nlog2n) 16. 5 18. n/m
三、应用题 1. 折半查找判定树如图 7-3 所示,平均查找长度等于 29/10。图 7-3 中的结点与有序表中元 素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5 2 1 3 4 6 9 8 7 10
4. H(K)=K % 11,哈希表如图 7-5 所示,平均查找长度 17/12。 0 ∧
图 7-5
四、算法设计题 1. 设计思路:进入判别算法之前,pre 取初值为 min(小于树中任一结点值),fail=FALSE, 即认为 bt 是二叉排序树。按中序遍历 bt,并在沿向根结点,与前趋比较,若逆序,则 fail 为 TRUE,则 bt 不是二叉排序树。
二、填空题 1. 以顺序查找方法从长度为 n 的顺序表或单链表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平均查找长度为 ________,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 2. 对长度为 n 的查找表进行查找时,假定查找第 i 个元素的概率为 pi,查找长度(即在 查找过程中依次同有关元素比较的总次数) 为 ci, 则在查找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的计 算公式为________。 3. 假定一个顺序表的长度为 40,并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同,则在查找成功情 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________,在查找不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________。 4. 以折半查找方法从长度为 n 的有序表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平均查找长度约等于 ________的向上取整减 1,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 5. 以折半查找方法在一个查找表上进行查找时,该查找表必须组织成________存储的 ________表。 6. 从有序表(12,18,30,43,56,78,82,95)中分别折半查找 43 和 56 元素时,其比较次数 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假定对长度 n=50 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则对应的判定树高度为________,最后一 层的结点数为________。 8. 假定在索引查找中,查找表长度为 n,每个子表的长度相等,设为 s,则进行成功查 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_______。 9. 在索引查找中,假定查找表(即主表)的长度为 96,被等分为 8 个子表,则进行索 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___。 10. 在一棵二叉排序树中, 每个分支结点的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一定________该结点 的值,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一定________该结点的值。 11. 对一棵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时,得到的结点序列是一个________。 12. 从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若元素的值等于根结点的值,则表明 _______,若元素的值小于根结点的值,则继续向________查找,若元素的值大于根结点的 值,则继续向________查找。 13. 向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元素时,若元素的值小于根结点的值,则接着向根结 点的________插入,若元素的值大于根结点的值,则接着向根结点的________插入。 14. 根据 n 个元素建立一棵二叉排序树的时间复杂度大致为________。 15. 在一棵平衡二叉排序树中,每个结点的左子树高度与右子树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 过________。 16. 假定对线性表(38,25,74,52,48)进行哈希存储,采用 H(K)=K % 7 作为哈希函数, 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则在建立哈希表的过程中,将会碰到________次存储冲突。 17. 假定对线性表(38,25,74,52,48)进行哈希存储,采用 H(K)=K % 7 作为哈希函数, 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则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___。 18. 在线性表的哈希存储中,装填因子又称为装填系数,若用 m 表示哈希表的长度, n 表示线性表中的元素的个数,则等于________。 19. 对线性表(18,25,63,50,42,32,90)进行哈希存储时,若选用 H(K)=K % 9 作为哈希 函数,则哈希地址为 0 的元素有________个,哈希地址为 5 的元素有________个。 三、应用题 1. 已知一个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为(15,26,34,39,45,56,58,63,74,76), 试画出对应的折 半查找判定树,求出其平均查找长度。 2. 假定一个线性表为(38,52,25,74,68,16,30,54,90,72),画出按线性表中元素的次序
图 7-3
1 15
2 26
3 34
4 39
5 45
6 56
7 58
8 63
9 74
10 76
2. 二叉排序树如图 7-4 所示,平均查找长度等于 32/10。 38 25 16 30 68 54
图 7-4
52 74 90 72
3. H(K)=K % 13 平均查找长度为 14/10,其余解答如下。 元素 初始哈希地址 最终哈希地址 0 1 哈希表 2 32 75 29 63 48 94 25 46 18 70 6 10 3 11 9 3 12 7 5 5 6 10 3 11 9 4 12 7 5 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9 94 18 32 46 70 48 75 63 25
{ if (low<high) else { mid=(low+high)/2; if (k= =st.elem[mid].key) else if (k<st.elem[mid].key) else } } //search-bin return (st,k,low,mid-1); return(st,k,mid+1,high); return (mid) ; //成功 return (0); //不成功
{ } } }
pre=bt->data_key; bisorttree(bt->rchild,pre,fail); //判断右子树
} //bisorttree
2.
说明:较为直观的方法,可套用中序遍历非递归算法。 int search_bin(SeqTable st , keytype k , int low , int high)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习题 9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B 4. C 5. D 6. D 二、填空题 1. (n+1)/2, O(n)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0.5, 41 顺序 有序 6, 19 11 有序序列 左子树,右子树 1 2 3, 2 2. 7. A 8. C 9. A 10. A 11.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在长度为 n 的顺序表上查找任一元素的平均查找长 度为( )。 A. n B. n+1 C. (n-1)/2 D. (n+1)/2 2. 对于长度为 9 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的平均查找 长度为( )的 9 分之一。 A. 20 B. 18 C. 25 D. 22 3. 对于长度为 18 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第 15 个元素的比较 次数为( )。 A. 3 B. 4 C. 5 D. 6 4. 对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5,12,20,26,37,42,46,50,64),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元 素 26 的比较次数为( )。 A. 2 B. 3 C. 4 D. 5 5. 对具有 n 个元素的有序表采用折半查找,则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 2 A. O(n) B. O(n ) C. O(1) D. O(log2n) 6. 在索引查找中,若用于保存数据元素的主表的长度为 n,它被均分为 k 个子表,每个 子表的长度均为 n/k,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A. n+k B. k+n/k C. (k+n/k)/2 D. (k+n/k)/2+1 7. 在索引查找中,若用于保存数据元素的主表的长度为 144,它被均分为 12 子表,每 个子表的长度均为 12,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A. 13 B. 24 C. 12 D. 79 8. 从具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大致 为( )。 2 A. O(n) B. O(1) C. O(log2n) D. O(n ) 9. 从具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 )。 2 A. O(n) B. O(1) C. O(log2n) D. O(n ) 10. 在一棵平衡二叉排序树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22 C. 12 D. 01 11. 若根据查找表(23,44,36,48,52,73,64,58)建立哈希表,采用 h(K)=K%13 计算哈希 地址,则元素 64 的哈希地址为( )。 A. 4 B. 8 C. 12 D. 13 12. 若根据查找表(23,44,36,48,52,73,64,58)建立哈希表, 采用 h(K)=K%7 计算哈希地 址,则哈希地址等于 3 的元素个数( )。 A. 1 B. 2 C. 3 D. 4 13. 若根据查找表建立长度为 m 的哈希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假定对一个元素 第一次计算的哈希地址为 d,则下一次的哈希地址为( )。 A. d B. d+1 C. (d+1)/m D. (d+1)%m
void bisorttree(bitree bt,keytype pre, bool &fail) { //fail 初值为 FALSE,若非二叉序树,则 fail 值 TRUE if (!fail) { if (bt) { bisosrttree(bt->lchild,pre,fail); if (bt->data_key<pre) else //判断左子树 fail=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