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9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9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9.1
解:(1)长度Y(厘米)与重量X(克)之间的散点图如下所示:
由Y与X的散点图可以大致推测长度Y关于重量X是线性相关,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2)首先,先分别求出平均重量和平均长度:
;;
其次,计算回归参数,其计算表如下:
表1:回归方程参数的计算表
(X-(Y-
最后,根据公式(9.6)计算相应的回归参数:
;
所以,Y关于X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9.5
解:总变差,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计算如下:
表2:总变差,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计算表
∴残差平方和:;
回归平方和:
9.6
解:由表2得:
判定系数
又∵习题9.1的散点图显示Y与X是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
显著性检验:
(1)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原假设H0:该回归方程不显著;备择假设H1:该回归方程显著
计算F统计量:
∵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4454.79>F0.05(1,4)=7.71
∴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回归方程式显著的。
(2)回归参数的假设检验:
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
计算t统计量:;
[其中] ∵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15.98>t0.05(4)=2.776
∴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自变量X对因变量Y有显著性影响。
(3)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原假设H0:ρ=0;备择假设H1:ρ
计算t统计量:;
∵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66.64> t0.05(4)=2.776
∴拒绝原假设,认为总体相关系数不为0。
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习题参考答案汇总2012
01—10:CDADA,BAADD 11—20:AAAAA,BADBB21—30:DABBC,BBDBC 31—40:ACABD,DACCB习题2参考答案01—10:DBCDC,CBCAA 11—20:AAABA,BCAAB21—30:CAAAC,ACCBC 31—40:CACCD,BCAAC41—50:CBCCA,BDADD 51—60:DDCAB,CDBDD习题3参考答案01—10:DCCAA,ACADC 11—20:CACDB,CADDB (说明:第16题选项C改为“该文件夹已展开”)习题4参考答案01—10:DBDDD,?BAAA 11—20:DACDB,DDCDA习题5参考答案一.单选题01—10:ACDCA,DCDDA 11—20:BABDD,DBAAA 二.多选题01—05:ABCD,ABC,AB,AC,AC06—10:D,BCE,BD,ABD,AD三.判断题01—10:√√ × ×√√ ×√ ×√11—20:√√√√√√√√ × ×习题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01—12:ADABA,BCCC?,AB,ABD二.填空题1.定位2.插入、移动、删除3.浏览4..ppt 5.普通视图、放映视图6.空演示文稿、根据内容提示向导、根据设计模板习题7参考答案01—10:CABDB,CCCAD 11—20:CAADB,BACBB21—30:BBBDC,ACCCD01—10:BBACB,ABBBD 11—20:CCADBB,DDBCB21—30:DCCCA,ADACB 31—38:DACAD,ABD习题9参考答案1.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2.频率和幅度3.NTSC、PAL、SECAM4.压缩比、图像质量、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执行的硬件与软件5.数据量大、数据长度不定、多数据流、数据的连续记录和检测6.红、绿、蓝(即RGB)7.硬件系统、软件系统、API、创作工具、多媒体应用系统8.CD-DA质量、FM质量、AM质量和电话质量9.采样、量化、编码10.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同步性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DAAAC,BBBDC 11—20:ABDAC,DBBDD二.填空题1.10011011000、6330 2.总线3.地址4.254 5.广域网6.@ 7.树形8.城域网、广域网9.四10.方便快捷11.双绞线12.系统软件、应用软件13.字节14.微处理器15.总线16.在后台运行17.两端对齐18.中国19.(有错!)20.FTP三.判断题1—10:√ × ×√× ××√×√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BACCB,ACD(A!)C 11—20:ADDCA,CCBDD二.填空题21.过程控制22.决策支持系统23.6 24.425.1.44 26.RAM、ROM 27.控制28.运算器、存储器29.硬件系统、软件系统30.地址31.*、?32.COUNTIF(A1:C5,”>=30”)33.教育机构34.W ANG@ 35.32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ENIAC、电子管2.从根目录出发到目标文件的路径、从当前位置到目标文件的路径3.系统软件、应用软件4.计算机辅助设计5.指令6.外存储设备、输入设备7.资源共享、信息交换8.2048 9.11001110、10110001、10110010 10.控制、数据、地址11.1100010.11 12.107.625 13.1927二.选择题1—10:CABBA,CDDAD 11—20:ABAD?,CBBDD三.判断题1—10:× ××××√√×√。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习题2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习题3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a)20kN40kN20kN/m40kN题3-1图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5kN/m40kN(a)题3-2图习题4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b)(a)20kN /m2kN /m题4-1图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e)(d)(a)(b)(c)20k N /m4kN题4-2图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a)题4-3图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题4-4图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a)题4-5图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P(d)(c)(a)(b)(f)题4-6图习题5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fy )(42-=,试求D 截面的内力。
题5-1图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fy )(42-=,求截面K 的弯矩。
C题5-2图 题5-3图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习题6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c)(b)题6-1图6-2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各杆内力。
(b)题6-2 图6-3 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各杆的内力。
(b)题6-3图6-4 试求图示组合结构中各链杆的轴力并作受弯杆件的M 、Q 图。
(a)题6-4图6-5 用适宜方法求桁架中指定杆内力。
(c)(b)(a)题6-6图习题88-1 试作图示悬臂梁的反力V B 、M B 及内力Q C 、M C 的影响线。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9章
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习题解答9.1 d R端和d S端的输入信号如题9.1图所示,设基本RS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分别为1和0两种情况,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
题9.1图解:9.2 同步RS触发器的CP、R、S端的状态波形如题9.2图所示。
设初始状态为0和1两种情况,试画出Q端的状态波形。
题9.2图解:9.3 设主从型JK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J、K、CP端的输入波形如题9.3图所示。
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下降沿触发翻转)。
解:如题9.3图所示红色为其输出波形。
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5题9.3图9.4 设主从型JK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J、K、CP端输入波形如题9.4图所示。
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下降沿触发翻转)。
如初始状态为1态,Q端的波形又如何?解:如题9.4图所示红色为其输出波形。
题9.4图9.5 设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D端和CP端的输入波形如题9.5图所示,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上升沿触发翻转)。
如初始状态为1态,Q端的波形又如何?解:如题9.5图所示红色为其输出波形。
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6题9.5图9.6 根据CP时钟脉冲,画出题9.6图所示各触发器Q端的波形。
(1)设初始状态为0;(2)设初始状态为1。
(各输入端悬空时相当于“1”)题9.6图解: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79.7 题9.7图所示的逻辑电路中,有J和K两个输入端,试分析其逻辑功能,并说明它是何种触发器。
题9.7图=⋅⋅⋅=⋅+⋅解:由图得D Q F J Q Q F J QJ K Q n D Q n+10 0 0 0 00 0 1 1 10 1 0 0 00 1 1 0 01 0 0 1 11 0 1 1 11 1 0 1 11 1 1 0 0此电路为D触发器和与非门组成的上升沿触发的JK触发器。
9.8 根据题9.8图所示的逻辑图和相应的CP、d R、D的波形,试画出Q1和Q2端的输出波形。
设初始状态Q1=Q2=0。
题9.8图解:第9章时序逻辑电路2289.9 试用4个D触发器组成一个四位右移移位寄存器。
GSP习题 9设施设备验证管理(含答案)
项目九设施设备验证管理单选题1/59验证小组组长一般由()担任。
A 企业负责人B 质量负责人C 采购部负责人D 仓储部负责人参考答案B单选题2/59验证时选用的温湿度传感器应符合要求,其温度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A ±0.5℃B ±1.0℃C ±1.5℃D ±2.0℃参考答案A单选题3/59按照冷库的验证布点原则,仓库中均匀性布点数量不得少于()。
A 6个B 8个C 9个D 12个参考答案C单选题4/59按照冷库的验证布点原则,仓库出入口布点数量不得少于()。
A 3个B 5个C 7个D 9个参考答案B单选题5/59按照冷库的验证布点原则,仓库每个风机口布点数量不得少于()。
A 3个B 5个C 7个B单选题6/59按照冷库的验证布点原则,仓库风向死角位置布点数量不得少于()。
A 3个B 5个C 7个D 9个参考答案A单选题7/59按照冷库的验证布点原则,仓库每组货架布点数量不得少于()。
A 3个B 5个C 7个D 9个参考答案A单选题8/59按照冷藏车的验证布点原则,车厢内均匀性布点数量不得少于()。
A 6个B 8个C 9个D 12个参考答案C单选题9/59按照冷藏车的验证布点原则,风机口/门口位置布点数量为()。
A 1个B 3个C 9个D 12个参考答案B单选题10/59按照冷藏车的验证布点原则,车厢内每个监测系统探头位置布点数量为()。
A 1个B 3个参考答案A单选题11/59冷藏车验证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不得大于()。
A 1分钟B 3分钟C 5分钟D 7分钟参考答案C单选题12/59按照保温箱的验证布点原则,箱内需放置()个温度传感器。
A 1个B 3个C 5个D 7个参考答案C单选题13/59按照温湿度监测系统布点原则,230平米的平面阴凉库,需要布置()个测点。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参考答案B单选题14/59按照温湿度监测系统布点原则,一个230平米的冷库,需要布置()个测点。
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填空题)
C 语言程序设计习题-填空题
x=7; x+=x-=x+x; 习题 33-参考答案 -14 习题 34(填空题)[知识点:表达式] 若 a 和 b 均为 int 型变量,则以下语句的功能是______。 a+=b;b=a-b;a-=b; 习题 34-参考答案 交换 a、b 变量的值 习题 35(填空题)[知识点:顺序结构] 有一输入函数 scanf("%d",k);则不能使 float 类型变量 k 得到正确数值的原因是______。 习题 35-参考答案 格式字符不正确, 缺少&符号 习题 36(填空题)[知识点:顺序结构] 若有以下定义和语句,为使变量 c1 得到字符'A',变量 c2 得到字符'B',正确的格式输入形式是______。 char c1,c2; scanf("%4c%4c",&c1,&c2); 习题 36-参考答案 A□□□B□□□ 习题 37(填空题)[知识点:顺序结构] 执行以下程序时,若从第一列开始输入数据,为使变量 a=3,b=7,x=8.5, y=71.82, c1='A',c2='a',正确的数据输入形式是 ______。 int a,b;float x,y;char c1,c2; scanf("a=%d b=%d",&a,&b); scanf("x=%f y=%f",&x,&y; scanf("c1=%c c2=%c",&c1,&c2); 习题 37-参考答案 a=3□b=7x=8.5□y=71.82c1=A□c2=a<CR> 习题 38(选择题)[知识点:表达式] 若 int a=3,b=2,c=1,f;表达式 f=a>b>c 的值是______。 习题 38-参考答案 0 习题 39(填空题)[知识点:顺序结构]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x=1,y,z; x*=3+2; printf("%d\t",x); x*=y=z=5; printf("%d\t",x); x=y==z; printf("%d\n",x); } 习题 39-参考答案 5□□□□□□□25□□□□□□1(制表符为 7 个) 习题 40(填空题)[知识点:表达式] 设 y 为 int 型变量,请写出描述“y 是奇数”的表达式______。 习题 40-参考答案 y%2==1、y%2!=0、y%2、(y-1)%2==0、!(y%2==0) 4 / 25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9-
习题91.如何根据建筑方格网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为什么要没置轴线桩?1.建筑方格网一般是精心测量的矩形控制网,可根据建筑方格网点坐标和建筑物定位点的设计坐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建筑物轴线交点,详见第8章直角坐标法内容。
由于建筑物定位后,轴线交点位置在基础开挖时被挖掉,所以在基础开挖前,应把轴线交点桩位引测到施工范围以外适当地方,作为基础基槽开挖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
2.对柱子安装测量有何要求?如何进行校正?2.要求保证柱子平面和高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柱身铅直。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子插人杯形基础的杯口后,柱子三面的中心线与杯口中心线对齐吻合,并固定。
使用严格检验校正的经纬仪在整平后,在柱轴线两个互为垂直方向上安置经纬仪进行校正,先用十字丝竖丝瞄准柱子根部的中心线,制动照准部,缓缓抬高望远镜,观察柱子中心线偏离纵丝的方向,指挥工作人员用钢丝绳拉直柱子,直至从两台经纬仪中观测到的柱子中心线从下而上都与十字丝纵丝重合为止。
3.如何控制吊车梁安装时的中心线位置和高程?3.吊车梁安装时根据柱子上所画±0.000标志的高程,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控制,以使修平或加垫牛腿面,保证吊车梁顶面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吊车梁安装时的中心线应与牛腿面上的中心线对齐,一般按设计数据在地面上定出吊车梁中心线的两端点,打大木桩标志。
然后用经纬仪将吊车梁中心线投测到每个柱子的牛腿面的侧边上,并弹以墨线。
4.建筑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目前常用哪些方法?4.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轴线投测,保证建筑物轴线正确,控制垂直度。
目前常用有外控法和内控法。
其次是高程控制,保证建筑物标高正确,目前常用有水准测量法,悬吊钢尺法和钢尺直接丈量法。
5.简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方法。
5.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保证工程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设计积累资料。
沉降观测的方法有:以水准测量方法为主,也可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
第9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9章习题及参考答案9.1 用系统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CH(CH 3)CH(CH 3)CH 2COOH (2)CHCOOH (CH 3)2COHCCOOHCH 2COOHCOOHHOOCC CH 3CH 3C COOHCOOHOH CHCOOH CH 2COOHHOCH 2COOHCCOOHHOCH 2COOHCOOHCOOHCH 3COClCH 2OBr CHCCH 3C ON(CH 3)2C O NH 2CC O O NBrCH 3COOCH 2CC O OOCOOCH 2CH 3解:(1) 3,4-二甲基戊酸 (2) 3-甲基-2-丁烯酸 (3) 对甲酰基苯甲酸 (4) α-萘乙酸 (5) 2,4-环戊二烯甲酸 (6) 2,3-二甲基丁烯二酸 (7)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 (8) 苹果酸 (9) 柠檬酸 (10) 间苯二酸 (11) 对甲苯基甲酰氯 (12) 丙烯酰溴(13) N ,N-二甲基乙酰胺 (14) 苯甲酰胺 (15)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 (16) 乙酸苯甲酯 (17) 顺丁烯二酸酐(顺酐) (18) 苯甲酸乙酯9.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3-苯基丙酸 (2)丁酰溴 (3)乙酸丙酸酐 (4)N-二甲基丙酰胺 (5)乙酸苄酯 (6)3-(3,3-二甲基环己基)丙醛 (7) 5-羟基-3-氯戊酸 (8)4-乙基-6-溴-4-己烯酸(3) (4)(5)(6) (7)(10)(13) (16) (8)(11) (14) (17)(9) (12) (15)(18)解:CH 2CH 2COOH BrOOOO (1)3-苯基丙酸(2)丁酰溴(3)乙酸丙酸酐NHCH 3O (4)N -二甲基丙酰胺OPhO (5)乙酸苄酯CHOHOCOOHClCOOHBr(6)3-(3,3-二甲基环己基)丙醛(7)5-羟基-3-氯戊酸(8)4-乙基-6-溴-4-己烯酸9.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成序。
大学计算机基础(清华版)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习题1答案一、单选题1-5:DCBDC 6-10:DCDDB 11-15:BCBCA 16-20:ACADB 21-25:ABDCB二、多选题1.BC2.ABD3.ABD4.AB5.ABD6.ACD7.ABC8.ACD9.ABD 10.AD三、填空题1 硬件软件2 图形化3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 CAI5 个人计算机四、简答题(答题要点)1 接收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产生输出2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
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
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
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习题2答案一、单选题1-5:ACBBB 6-10:ACCCD 11-15:BDBDC 16-20:ACDCA21-25:BCA ①⑧⑤④二、多选题1.BCD2.AB3. ABD4. ABC5. ABC6.BC7. ABCD8. BD9. ABD 10.BCD三、简答题1 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存储程序:事先把指令存储起来,计算机在运行时逐一取出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进行操作2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软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并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操作环境和接口。
3共享软件是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销售的享有版权的软件自由软件,根据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定义,是一种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复制、研究、修改和分发的软件4 Page15-165 程序是命令计算机如何完成任务的指令集合,所有的这些程序组织在一起便构成了软件,软件是一种通称,可以帮助用户管理与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可以是为用户提供特定功能的软件。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9
第9章总供给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不完全信息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是阐述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并不能掌握所有相关信息从而影响总供给的模型。
不完全信息模型假设市场出清,即所有工资和价格自由调整使供求平衡,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是因为对价格暂时的错觉。
此外,该模型还假设,经济中的每个供给者生产一种单一产品并消费许多产品。
由于产品数量如此之多,供给者无法在所有时间中观察到所有价格。
他们密切注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但对他们消费的所有产品的价格关注较不密切。
由于信息不完全,他们有时混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
这种混淆影响了供给多少的决策,并导致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在短期的正相关关系。
当物价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上升。
他们都理性而错误地推断,他们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
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并生产得更多。
总之,不完全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物价超过预期物价时,供给者增加其产出。
由Y=Y+α(P-P e)可知,当产出背离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背离自然率。
2、黏性价格模型:性价格模型即阐述黏性价格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黏性价格指不能迅速反映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产品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价格。
该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
该模型表示为Y=Y+α(P-P e ),说明了产出与自然率的背离和物价水平与预期物价水平的背离是正相关的。
3、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9-2-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PC)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工程力学(第七版)(作者:蒙晓影)习题参考答案 (9)[4页]
第9章 压杆稳定9-1解:求柔度值查表得Q235钢:a=304MPa, b=1.12MPa 3.99==p p Eσπλ 57=-=b a s s σλ (2)求各杆的临界压力P cr1杆:p l d l i l λμλ>=⨯==12541111 644d I π= KN l EI P cr 2540)(221==∴μπ 2杆: 5.6222==i l l μλ p l s λλλ<<2 MPa b a cr 2342=-=∴λσKN A P cr cr 470522==σ3杆:s l i l λμλ<==25.3133 KN A P s cr 47253==∴σ9-2解:查表得I=158cm 4,A=35.578cm 2μ=1 KN l EI P cr 5.19741015810200)(28922=⨯⨯⨯⨯==-πμπMPa A P cr cr5.5510578.35105.19743=⨯⨯==-σ9-3 解:473108200120121mm I y ⨯=⨯⨯=,463108.28120200121mm I z ⨯=⨯⨯=112115120200108.284000146=>=⨯⨯⨯==p mmi lλμλa cr MP E 4.7115101023222=⨯⨯==πλπσ9-4解:i=d/4=13mm查表得μ=2,则 λ=μl/i=76.9查表得45号钢 λp=100, λs=60 所以为中长杆查表11-2得,a=578Mpa, b=3.744 Mpaσcr = a-b λ=290.08MPa Pcr=σcr A=639.41KNn w = Pcr/P=4.19-5解:(1)受力分析以梁AC 为研究对象,由静力平衡方程可求得 N BD =106.7KN(2)BD 压杆的柔度查型钢表,20号槽钢: A=32.837cm 2 i y =2.09cm I y =14.1cm 4μ=1,l=1.5/cos30=1.732m 87.82==y i lμλ ∴ p s λλλ<<BD 杆为中长杆(3)计算临界压力KNA b a A P cr cr 5.693)(=-==λσ(4)稳定性校核0.5][5.6=>==w BDcr n N P n 满足稳定要求。
土力学第九章习题(含参考答案)
土力学第9章地基承载力一、简答题1.地基破坏模式有几种?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p-s曲线的特征如何?2.何为地基塑性变形区?3.何为地基极限承载力(或称地基极限荷载)?4.何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p1/45.地基破坏型(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6.试述地基极限承载力一般公式的含义。
二、填空题1.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等。
2.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很多,一般讲有和公式等。
(给出任意两个)3.一般来讲,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有三种:、和。
4. 是指地基稳定具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力,它相当于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k,且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三、选择题1.下面有关P cr与P1/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cr与基础宽度b无关,P1/4与基础宽度b有关B. P cr与基础宽度b有关,P1/4与基础宽度b无关C. P cr与P1/4都与基础宽度b有关D. P cr与P1/4都与基础宽度b无关2.一条形基础b=1.2m,d=2.0m,建在均质的粘土地基上,粘土的Υ=18KN/m3,φ=150,c=15KPa,则临塑荷载P cr和界线荷载P1/4分别为()A. 155.26KPa, 162.26KPaB.162.26KPa, 155.26KPaC. 155.26KPa, 148.61KPaD.163.7KPa, 162.26Kpa3.设基础底面宽度为b,则临塑荷载P cr是指基底下塑性变形区的深度z max=()的基底压力。
A.b/3B.> b/3C. b/4D.0,但塑性区即将出现4.浅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
A.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B.地基中的塑性区发展到一定范围时的荷载C.使地基土体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D.使地基土中局部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荷载5.对于(),较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A.高压缩性土B.中压缩性土C.低压缩性土D.软土6.对于(),较易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高等代数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 欧氏空间1.设()ij a =A 是一个n 阶正定矩阵,而),,,(21n x x x =α, ),,,(21n y y y =β,在n R 中定义内积βαβα'A =),(,1) 证明在这个定义之下, n R 成一欧氏空间; 2) 求单位向量)0,,0,1(1 =ε, )0,,1,0(2 =ε, … , )1,,0,0( =n ε,的度量矩阵;3) 具体写出这个空间中的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
解 1)易见βαβα'A =),(是n R 上的一个二元实函数,且 (1) ),()(),(αβαβαββαβαβα='A ='A '=''A ='A =, (2) ),()()(),(αβαββαβαk k k k ='A ='A =,(3) ),(),()(),(γβγαγβγαγβαγβα+='A '+'A ='A +=+, (4) ∑='A =ji j i ijy x a,),(αααα,由于A 是正定矩阵,因此∑ji j i ijy x a,是正定而次型,从而0),(≥αα,且仅当0=α时有0),(=αα。
2)设单位向量)0,,0,1(1 =ε, )0,,1,0(2 =ε, … , )1,,0,0( =n ε,的度量矩阵为)(ij b B =,则)0,1,,0(),()( i j i ij b ==εε⎪⎪⎪⎪⎪⎭⎫ ⎝⎛nn n n n n a a a a a aa a a212222211211)(010j ⎪⎪⎪⎪⎪⎪⎭⎫⎝⎛ =ij a ,),,2,1,(n j i =, 因此有B A =。
4) 由定义,知∑=ji ji ij y x a ,),(βα,α==β==故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为2.在4R 中,求βα,之间><βα,(内积按通常定义),设: 1) )2,3,1,2(=α, )1,2,2,1(-=β, 2) )3,2,2,1(=α, )1,5,1,3(-=β, 3) )2,1,1,1(=α, )0,1,2,3(-=β。
计算机网络9章习题及参考答案(20080723)
第9章高层1.在客户一服务器模型中,客户端程序和服务端程序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主动发出连接请求或服务请求,服务端程序则等待接收请求并给予应答。
2.为什么客户机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而服务器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无限的?答案:之所以称客户机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而服务器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无限的,这是基于下述事实:一个客户是一个运行在本地计算机上的程序,它可以从一个服务器上请求服务。
一个客户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它是被用户(或另一个应用程序)开始和终止的。
一个服务器是运行在远程机器上的程序,提供对客户端的服务。
当初启时,服务器为客户端的请求而打开服务,但是除非它被请求,否则它从不开始一个服务,一个服务器程序是无穷尽的程序。
当它开始工作后,除非有问题发生,否则它会无限地运行下去。
3.OSI的5个管理功能域都有哪些内容?5个功能域之间有何关系?答案:OSI管理的用户需求可以划分为5个管理功能域MFA(Management Functional Area),它们是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记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和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故障管理用来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包括及时发现网络中发生的故障,找出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必要时启动控制功能来排除故障,从而可对OSI环境中的不正常的操作进行检测、分隔和纠正。
记费管理负责对被管对象的使用建立记帐机制,从而对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进行记录并核算费用。
配置管理负责对被管目标进行控制、标识、从其收集数据以及为其提供数据,从而管理网络中每个设备的功能、工作参数和连接关系。
性能管理是指持续地评测网络运行中的主要性能指标,检验网络服务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水平,找出已经发生或潜在的瓶颈,报告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从而可用于评估被管对象的行为以及通信活动中的效率。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STM32F4)][徐灵飞][习题解答] (9)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STM32F429)》第9章课后题参考答案1.STM32F429定时器的计数方式有__递增计数__、__递减计数_、___中心对齐_。
2.STM32F429计数寄存器是__TIMx_CNT __,自动重载寄存器是__TIMx_ARR) _,预分频寄存器是__TIMx_PSC __。
3.若TIM x_PSC=4,则时钟源的预分频系数是____5____。
4.若TIM x_ARR=89,则一次计数溢出的计数次数是___90_____。
5.什么是PWM信号?什么是占空比?请绘图举例。
答: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简称脉宽调制。
PWM信号:周期内高电平占空比可调的信号。
占空比:一个周期内高电平持续时间与一个周期时间的比值。
6.递增计数模式是从0计数到___ARR_____的值,然后产生一次__溢出事件___。
7.递减计数模式是从_ ARR _计数到0的值,然后产生一次向下溢出。
中心对齐计数模式是先以递增计数模式,从0计数到__ ARR -1___,然后产生一次向上溢出,再在从___ ARR _____计数到____1____,然后产生一次向下溢出。
8.当使能了比较输出功能,输出PWM波,在边沿比较模式下,寄存器___ARR_____控制PWM周期,寄存器___ CCR ___控制占空比。
9.当使能了比较输出功能,输出PWM波,在边沿比较模式下,当TIM x_CNT计数值在_0~ CCR-1 寄存器___范围时,输出有效电平;在CCR~ARR 范围时,输出反向电平。
10.定时器TIM2挂载在APB1总线上,假设PCLK1=45MHz,选择内部时钟作为计数时钟源(默认情况下这一时钟源频率=2×PCLK1),TIM2_PSC=8,TIM2_ARR=49,则计数溢出一次,时间为多长?怎么计算?答:(TIM2_PSC+1)*(TIM2_ARR +1)/ 90000000 = 9 * 50 / 90000000 = 5us11.使用内部时钟时,怎么确定各定时器的时钟基准频率?答:除非APB的分频系数是1,否则通用定时器的时钟等于APB时钟的2倍。
光纤通信课后习题解答-第9章参考答案
光纤通信课后习题解答-第9章参考答案思考题参考答案1、SDH帧由哪⼏部分组成?SDH有哪些显著特点?答:SDH帧由净负荷,管理单元指针和段开销三部分组成。
SDH主要优点有:⾼度标准化的光接⼝规范、较好的兼容性、灵活的分插功能、强⼤的⽹络管理能⼒和强⼤的⾃愈功能。
其缺点有:频带利⽤率不如PDH⾼、设备复杂性增加、⽹管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
2、根据帧结构,计算STM-1、STM-4的标称速率。
解:STM-1的标称速率:⼀帧的⽐特数:9×270×8=19440(⽐特),传送⼀帧所⽤时间为125µs,故标称速率为:19440/(125×10-6)=155520(kb/s)。
STM-4的标称速率:STM-4帧为9⾏,270×4列,传送⼀帧所⽤时间为125µs。
可以看出STM-4的列数是STM-1的4倍,其余都⼀样,所以:STM -4的标称速率为:155520×4=622080(kb/s)3、STM-N帧长、帧频、周期各为多少?帧中每个字节提供的通道速率是多少?答:STM-N帧长为9×270N×8⽐特,帧频8000帧/秒,周期为125µs。
帧中每个字节提供的通道速率为:8⽐特/帧×8000帧/秒=64kb/s。
4、段开销分⼏部分?每部分在帧中的位置如何?作⽤是什么?答:段开销分为再⽣段开销和复⽤段开销两部分。
再⽣段开销位于STM-N帧中的1~3⾏的1~9×N列,⽤于帧定位,再⽣段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复⽤段开销分布在STM-N帧中的5~9⾏的1~9×N列,⽤于复⽤段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5、管理单元指针位于帧中什么位置?其作⽤是什么?答:管理单元指针存放在帧的第4⾏的1~9×N列,⽤来指⽰信息净负荷的第⼀个字节在STN-N帧内的准确位置,以便正确地分出所需的信息。
6、简述2.048Mbit/s信号到STM-1的映射复⽤过程。
最优控制习题及参考答案
1 2f最优控制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 1 求通过 x (0) = 1 , x (1) = 2 ,使下列性能指标为极值的曲线:t f J = ∫ (x2 +1)dt t 0解: 由已知条件知: t 0 = 0 , t f = 1d由欧拉方程得: (2x ) = 0dtx = C 1x = C 1t + C 2将 x (0) = 1,x (1) = 2 代入,有:C 2 = 1,C 1 = 1得极值轨线: x *(t ) = t +1习题 2 求性能指标: J =∫1(x 2 +1)dt在边界条件 x (0) = 0 , x (1) 是自由情况下的极值曲线。
解:由上题得: x *(t ) = C t + Cx * (t )由 x (0) = 0 得: C 2 = 0∂L由∂xt =t f= 2x (t f ) = 2C 1 t =t= 0 t于是: x *(t ) = 0【分析讨论】对于任意的 x (0) = x 0 ,x (1) 自由。
20 1 0 ∫ ⎩ λ= −λ有: C = x , C = 0 ,即: x *(t ) = x 其几何意义: x (1) 自由意味着终点在虚线上任意点。
习题 3 已知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1 (t ) = x2 (t ) , x 2 (t ) = u (t )边界条件为: x 1 (0) = x 2 (0) = 1 , x 1 (3) = x 2(3) = 0 ,31 试求使性能指标 J =u 2(t)dt2取极小值的最优控制 u * (t ) 以及最优轨线 x *(t ) 。
⎡ x ⎤解:由已知条件知: f = ⎢ 2⎥⎢⎣ u ⎥⎦Hamiton 函数: H = L + λT fH = 1u 2 + λ x+ λ u⎧λ = 0 由协态方程: ⎨ 12 1 21 22⎧λ = C① 得: ⎨11⎩λ2 = −C 1t + C 2②∂H由控制方程: ∂u= u + λ2 = 0得: u = −λ2 = C 1t − C 2 ③由状态方程: x 2 = u = C 1t − C 2得: x (t ) = 1C t 2− C t + C ④22由状态方程: x 1 = x 21 2 3得: x (t ) = 1 C t 3− 1C t 2+ C t + C ⑤16 122 3 41⎪⎩=− ∫⎡1⎤ ⎡0⎤将 x (0) = ⎪ ⎪ , x (3) = ⎪0⎪ 代入④,⑤,⎣1⎦ ⎣ ⎦10联立解得: C 1 =由③、④、⑤式得:u * (t ) = 10t− 29, C 2 = 2 , C 3 = C 4 = 1 9x * (t ) = 5 t 3−t 2 + t +1 27 x *(t ) = 5 t 2 − 2t +1 29习题 4 已知系统状态方程及初始条件为x =u , x (0) = 1试确定最优控制使下列性能指标取极小值。
第9章 尺寸链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尺寸链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2、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一条尺寸链中封闭环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环。
(√)4、在装配尺寸链中,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影响装配精度。
(√)5、在确定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时,要根据零件的工艺方案紧紧抓住“间接获得”的尺寸这一要点。
(√)6、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按加工顺序确定,加工顺序改变,封闭环也随之改变。
(√)7、封闭环常常是结构功能确定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位置精度等。
(√)8、零件工艺尺寸链一般选择最重要的环作封闭环。
(×)9、组成环是指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没有影响的全部环。
(×)10、尺寸链中,增环尺寸增大,其它组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增大。
(√)11、封闭环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12、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13、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值确定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分配的公差值就越大。
(×)14、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5、当所有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6、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就要增大各组成环的公差值。
(×)17、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就应尽量简化结构,即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
(√)18、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
(√)19、尺寸链的特点是它具有封闭性和制约性。
(√)20、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能保证零部件的完全互换性。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1、对于尺寸链封闭环的确定,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B、D、。
A.图样中未注尺寸的那一环。
软件工程(第四版)习题及解答9-8
第1章
一、判断题
1× 2 √ 3× 4√ 5× 6√ 7√ 8× 9√10×
二、选择题
1-5CADDD6-10ADAAD11-15AAADA
三、简答题
1、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其中,程序是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够正确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软件包括程序,程序只是软件的一部分。
1、
“学生管理系统”的顶层图案={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班级}
成绩库=学号+课程号+分数
课程库=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班级
考试成绩=学号+课程号+分数
学号=”00001”...”99999”
姓名=2{汉字}4
系统目标和范围说明书
1.项目名称:X航运公司机票预订系统。
2.背景:目前,由旅客人工到航运公司排队购票,费时、费力、管理工作量大、手续繁琐效率低,制约了公司业务的发展。
3.项目目标:建立一个网络化的机票预订系统。
4.项目范围:软件开发费用不超过X万元。
5.初步设想:建议在系统中完成安排航班、打印取票通知、打印票务账单、打印机票等主要功能。
(3)系统流程图
第3章
一、判断题
1√ 2 × 3√ 4 × 5√ 6× 7× 8√
二、选择题
1-5 BACDB 6-10 ABDAA 11-15 BABDB 16-20 ADCDB
三、简答题
1、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要准确地理解旧系统、定义新系统的目标,为了满足用户需要,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即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对新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99.1 8255A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不同的工作方式在连接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8255A有方式0、方式1和方式2三种工作方式。
方式0特点:与外设传送数据时,通常不用联络信号或无固定的I/O联络信号;可以采用无条件或查询方式传送,输出有锁存,输入有三态缓冲而无锁存功能;A、B、C三个口均可设成此方式,且都能被指定为输入或者输出使用,各端口之间没有规定必然的关系,但同一个端口不能既做输入又做输出。
方式1特点:是一种选通输入/输出方式,用以实现CPU与外设之间的中断或查询方式进行数据传送,使用灵活;用作一个或两个选通输入/输出端口;端口A、B均可为方式1,均可作为输入口或者输出口;若有一个端口为方式1,则端口C中有3位被规定为方式1的应答联络信号,此时,端口C中的其他引脚即作输入或输出;若端口A、B都工作在方式1,则端口C中有6位被作为应答联络信号,剩下的2位,仍可作为输入或输出。
方式2特点:外设可在单一的8位总线上,既能发送,也能接收数据即双向总线I/O。
工作时可用于程序查询方式,也可工作于中断方式;方式2只用于端口A,是方式1的输入和输出的组合;一个8位的双向总线端口A和一个5位控制端口C,5位控制端口C是用作端口A的控制和状态信息;输入和输出是锁存的。
9.2 设8255A的端口地址为60H~63H,试按以下不同的要求编写相应的8255A初始化程序。
(1)将A口、C口设为方式0输入口,B口设为方式0输出口。
(2)将A口、B口设为方式1输入口,PC6、PC7作为输出口。
(3)将A口设为方式2,B口设为方式1输入。
参考答案:(1)mov al,10011001BOut 63h,al(2)mov al,10110110BOut 63h,al ;A口、B口设为方式1输入口mov al,00000110BOut 63h,al ;PC6作为输出口mov al,00001110BOut 63h,al ;PC7作为输出口(3)mov al,11000111BOut 63h,al ;A口为方式2,B口为方式1输入9.3 8253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8253有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方式4、方式5共6种工作方式。
方式0主要特点:软件启动,不自动重复计数,计数器只计数一遍;计数过程中,由GATE·1·信号控制暂停。
送入高电平时允许,低电平时禁止计数;在计数进行的过程中,若写入新的“计数初值”,则写完新值后,在下一CLK脉冲重新开始按新值计数;可以用OUT信号作为中断请求信号。
方式1主要特点:输出的单拍脉冲的宽度取决于写入的计数初值N;当计数到0后,如果想再输出一个同样宽度的单拍脉冲,可再送入一个门控信号GATE的上升沿,则再次触发,而不用再送入一个计数初值N;在计数过程中,若CPU改变了计数初值,它对本次计数过程不影响,计数到0后,若再次触发启动,则按新计数初值开始计数。
方式2主要特点:不用重新设置计数初值,计数器能够连续工作,输出固定频率的脉冲;门控信号GATE为高电平时允许计数,低电平时禁止或停止计数。
若门控信号GATE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后的下一个CLK脉冲,计数器按原始值重新开始计数;计数过程中可以改变计数值,对正在进行的计数过程不影响,对下一次计数有效,即按改变的计数值进行计数。
方式3主要特点:与计数值为偶数或奇数有关;门控信号GATE能使计数过程重新开始;若计数过程中改变计数值,对下次计数有效。
方式4主要特点:门控信号GATE引线送入高电平时允许计数,低电平时则停止计数,再次成为高电平,计数器从计数初值重新开始减1计数;若计数过程中改变计数值,则按新计数值重新开始计数。
方式5主要特点:若设置的计数值为N,则是在写了计数值后的N+1个CLK脉冲,才输出一个负脉冲;若在计数过程中使用门控信号GATE ,则使计数器重新开始计数,但对输出的状态没有影响;若计数过程中改变计数值,只有在新的门控信号的触发下,按新的计数值计数。
9.4 设8253的端口地址为40H~43H,试按以下不同的要求编写相应的8253初始化程序(1)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1,BCD码计数,计数初值为3000(2)计数器1工作于方式0,8位二进制计数,计数初值为128(3)计数器2工作于方式2,16位二进制计数,计数初值为0F40H 参考答案:(1)MOV AL,00110011B ;设置控制字OUT 43H,AL ;写入控制字寄存器MOV AL,30H ;设置计数初值,只写高8位OUT 40H,AL ;写入计数初值寄存器(2)MOV AL,01010000B ;设置控制字OUT 43H,AL ;写入控制字寄存器MOV AL,128 ;设置计数初值OUT 40H,AL(3)MOV AL,10110100B ;设置控制字OUT 43H,AL ;写入控制字寄存器MOV AX,0F40H ;设置计数初值OUT 40H,ALMOV AL,AH ;设置计数初值OUT 40H,AL9.5 试述8253在IBM/PC机中的应用。
·2··3·参考答案:在微机系统中,经常需要采用定时/计数器进行定时或计数控制。
如在PC/XT 系统中,计数器0用于定时时钟,计数器1用于DRAM 定时刷新,计数器2用于驱动扬声器工作9.6 什么叫异步通信方式?什么叫同步通信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异步通信方式:两个字符之间的传输间隔是任意的,每个字符的前后都要用一些数位作为分隔位。
同步通信方式:即将许多字符组成一个信息组,字符一个接一个地传输,每组信息的开始要加上同步字符,没有信息传输出时,要填上空字符,同步通信不允许有间隙特点:同步通信方式均由同步字符、数据字符和校验字符(CRC )组成。
其中同步字符位于帧开头,用于确认数据字符的开始。
数据字符在同步字符之后,个数没有限制,由所需传输的数据块长度来决定;校验字符有1到2个,用于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字符序列进行正确性的校验。
同步通信的缺点是要求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保持严格的同步。
特点:异步通行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即字符帧格式和波特率。
数据通常以字符或者字节为单位组成字符帧传送。
字符帧由发送端逐帧发送,通过传输线被接收设备逐帧接收。
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由各自的时钟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这两个时钟源彼此独立,互不同步。
接收端检测到传输线上发送过来的低电平逻辑"0"(即字符帧起始位)时,确定发送端已开始发送数据,每当接收端收到字符帧中的停止位时,就知道一帧字符已经发送完毕。
9.7 说明8251A 的方式字、命令字和状态字的格式与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对8251A 进行编程时,应按什么顺序向它的命令口写入控制字?参考答案:8251A 的方式字、命令字和状态字的格式与含义请参照教材,此处略。
它们之间的关系:方式字约定了双方通信的方式(同步/异步)及其数据格式(数据位和停止位长度,校验位特性,同步字符特性),传送速率(波特率因子)等参数,但并没有规定数据传送的方向是发送还是接收,故需要命令字来控制发/收。
但何时才能发/收?就取决于8251A 的工作状态,即状态字。
只有当8251A 进入发送/接收准备好的状态,才能真正开始数据的传送。
②因为方式字和命令字均无特征位标志,且都是送到同一命令口地址,所以在向8251A 写入方式字和命令字时,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不能颠倒或改变,若改变了这种顺序,则8251A 就不能识别。
这种顺序是:复位→方式字→命令字1→命令字2…9.8 DAC0832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不同的工作方式在连接时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DAC0832有三种工作方式。
(1)双缓冲方式。
这种方式可在D/A 转换的同时,进行下一个数据的输入,以提高转换速度。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系统中含有2片及以上的DAC0832,且要求同时输出多个模拟量的场合。
当采用双缓冲方式时,通常把ILE 固定为高电平,1WR 和2WR 均接到CPU 的IOW 信号,CS 和XFER 分别接两个端口的地址译码信号。
(2)单缓冲方式,这种方式下,只需执行一次写操作,即完成D/A 转换,可以提高DAC的数据吞吐量。
通常是使DAC 寄存器处于直通状态,即把2WR 和XFER 信号直接接数字地。
(3)直通方式,这种方式可用于不采用微机的控制系统。
在D/A 实际连接中,要注意区分“模拟地”和“数字地”的连接,为了避免信号串扰,数字量部分只能连接到数字地,而模·4· 拟量部分只能连接到模拟地。
通常把ILE 固定为高电平,1WR 和2WR 均接到CPU 的IOW 信号,CS 和XFER 分别接两个端口的地址译码信号。
9.9 试述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逐次逼近法的A/D 转换器是由一个比较器、D/A 转换器、缓冲寄存器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
基本原理是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试探比较,好像用天平称物体,从重到轻逐级增减砝码进行试探。
转换过程是:初始化时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各位清零;转换开始时,先将逐次逼近寄存器最高位置1,送入D/A 转换器,经D/A 转换后生成的模拟量送入比较器,称为Vo ,与送入比较器的待转换的模拟量Vi 进行比较,若Vo<Vi ,该位1被保留,否则被清除。
然后再置逐次逼近寄存器次高位为1,将寄存器中新的数字量送D/A 转换器,输出的 Vo 再与Vi 比较,若Vo<Vi ,该位1被保留,否则被清除。
重复此过程,直至逼近寄存器最低位。
转换结束后,将逐次逼近寄存器中的数字量送入缓冲寄存器,得到数字量的输出。
逐次逼近的操作过程是在一个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