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 否定机械因果论或机械决定论 b. 否定中心论和相对主义 c. 承认社会系统多层性和决定因素多元性 d. 在动态变化中看问题:旋转着的中轴,中心与环绕因素的
动态关系 e. 中轴原理为划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提供了方法原则
4、后工业社会引起的社会变革
a. 经济结构转型 b. 社会权力结构转型 c. 从经济化转向社会化
一、学术背景
1、奇源自文库的思想 怪诞的生活
? 富裕、节俭和要求严格的家庭生活 ? 少年时期的三个可怕印象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时期: ? 学习狂、性格孤僻 ? 自杀未遂、吸毒、同性恋、波兰大使馆的经历
2、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中轴原理
a. 中轴的基本含义:
中心,核心,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构成因素, 从支配因素的变化过程来考察各种成面的社会因素 中轴与中心、核心的区别
b. 现代社会的中轴:
社会结构 由经济、技术和职业制度等因素构成,中轴是经济化:低成本、高效益; 政治结构 政治体制中的中轴是参与和管理,权力与秩序 文化结构 文化系统中的中轴是:价值与意识,自我实现与发展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
第一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概况
一、当代西方社会学的概念界定
①时间概念 1970年代以来的新社会学
②学术概念 a.对现代社会学的超越 b.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理论 c.实证社会学与非实证社会学
二、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后工业社会理论 现象社会学 常人方法论 后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 反观社会学理论 批判社会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 消费社会学 社会建构论 矛盾社会论
科学人文并举:精神世界 文化传统 主观心理 构建中国的新社会学
第二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兴起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呼唤
1、实用主义的经验一元论
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 詹姆斯(William Jarnes,1842-1910)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二、社会学理论转向的先声
1、现象学社会学的基本立场
对现象学、实用主义和解释学社会学的继承 立足生活世界观察人类社会生活 生活世界是最高的现实
2、现象学社会学的局限
仍然在主客关系中思考社会现象 缺乏对社会学同其研究对象的关系的反思
三、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1、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原则
站在常人的立场 展开常人的视野 坚持常人的心态 面对常人的世界
布迪厄的实践感 吉登斯的实践意识 哈耶克的感性秩序 新保守主义的感性原则 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性选择
第四章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学术背景
1、生平与著述
Daniel Bell, 1919年生于纽约犹太移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1952-1969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69—在哈佛大学任教 曾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00年委员会”主席 主要学术著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1951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 《蜿蜒之路》1980
2、学术立场
经济上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3、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跨学科、综合性地审查社会现实 综合性的理论体系 中介性的学术语言 社会学的图示语言
二、后工业社会理论
1、后工业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前者为后者确认了现实基础 后者扩展了前者的学术影响 前者相对保守、后者批判激进
新理性选择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社群理论 身体社会学 社会信任理论 社会公正理论 全球化理论
三、当代西方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学
1、社会学边缘化的反思
A.西方社会学古典时期的中心地位: 实证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解释学社会学
B.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学派开始的社会学经验化、技术化、街
经验是世界的本体,一切源于经验;超越二元论; 经验是主观精神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事实与评价的统一; 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行动——经验——实效
2、现象学对生活世界的呼唤
对科学的追求与反省 返回生活世界的呼唤 从生活世界看生活的意义:
观察立场的变化 所见内容的变化 评价尺度的变化 返回生活世界的实质是视界转换
四、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1.知识性质的变化
经验——技术——理论, 理论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因素
2、知识的领导地位
知识分子的领导地位 知识领域的地位 高等院校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权力中心
4.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
在后工业社会中发生了变化: 追求:由普遍向特殊 风格:由逻辑向实践
第五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1、社会学知识基础的必要性和历史性 2、传统社会学的科学知识基础 3、当代社会学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
三、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1、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必要性及其失落 2、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开始与演化 3、当代社会学语言学转向的态势与意义
四、面对感性世界的当代西方社会学
1、社会理性化的追求与反思 2、文化影视化、经济体验化与社会生活感性化 3、当代社会学对感性世界的关注:
2、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社会学 从神话到人化 从科学到生活 从主客对立到主体间性 新思维方式 ——在主体间关系中思考社会现实
第三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理论革命
一、社会学现实基础的转移
1、产业结构调整与后工业社会来临 2、就业结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的调整 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社会中心任务转移
二、社会学知识基础的转移
角研究,美国社会学的边缘化
C.中国社会学发端之初的中心地位与边缘化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地位 20世纪30、40年代开始的中国社会学边缘化 80年代中国社会学边缘化的继续
2、当代西方社会学超越边缘化的努力
思维方式变革 理论视野转换 概念构架创新 价值观念重构 学科界限突破
3、中国社会学的边界扩展:
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三大领域的对立
a. 经济领域:利益最大化原则,非人化、异化 b. 政治领域:分离独立,个性自由与集权控制 c.文化领域:文化商品化
文化形式分裂 文化言路断裂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 d. 如何看待中国社会结构失调?
2、资本主义精神裂变
a.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双向亲合的观点 b.贝尔认为宗教冲动与经济冲动发生分裂冲突 c. 修复文化裂变的新宗教——公众家庭 d.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分化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