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布希亚的消费与模拟社会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布希亚对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拜物教思想仍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制约 符号价值理论才能解释商品如何成为欲望的对象;消 费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23

3、符号系统占据了整个商品系统的中心 对商品、货币的崇拜→对商品符号的崇拜 4、消费社会是一个彻底异化的社会 商品的逻辑不仅控制劳动进程和物质产品,而且支配整个 文化、人际关系,乃至个体的幻想和心理冲动。 5、符号与拟象化社会 符码不再反映现实本身,符码与现实的关系变成了符号与 符号、拟象与拟象之间的关系。当代社会是一个模拟的社 会,一个拟象化社会。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拟象化的世界:幻妄的,人为的世界。 人的生命越来越短暂,越来越肤浅 ——归根到底是对意识的支配

2




5、60年代,参与创办激进的《乌托邦》杂志,出于学生 运动的中心。 6、60年代末开始,在楠泰尔学院社会学系教学科研工作。 7、1986年辞去大学教职,专心从事写作和摄影创作。 2007年《我们是……?》影集获国际摄影中心年度的 “无限”大奖。 “在20世纪60年代我进入大学,但那是从一条迂回进入 的路。总之,就正常的职业生涯来说,我总是没有命中 目标,其中包括我从来没有升到教授”,然而,“这就 是我所要的。这是我自己的游戏,我想说,我要的是某 种程度的自由。”——体制内反体制的态度 不同于一般社会理论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符号系统对人的控制,规定着我们的现代 生活 符号系统对消费的操控→对人的操控 14
第三节 消费社会的符号分析
一、符号消费与符号价值



(一)符号消费 1、消费品成为一种分类体系 物品经常以表明差别的形式来被消费 消费社会是一个生产差别的社会 2、意义符码119-2 意义符码的生产:广告

符号背后没有深层的东西:没有真实,没有形而上( 模拟与再现的区别) (2)模拟社会是一个模型不断自身复制的世界,是 一个意义内爆的世界——人为的、虚构的模型 如民俗文化村 如迪士尼乐园 如减肥、美容

32

(3)模拟社会的原则
符号、编码和模型对身份、人与人 关系的决定作用 经济(商品生产与消费)、政治、社会 生活(日常生活如何度过)和文化(文 化如何生产与消费)都受模拟逻辑控制
25

2、模拟与现实的关系
(1)“形象文化”或“视觉文化”: 反映基本现实→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掩盖基本现实 的缺场→纯粹是自身的模拟:人造现实

(2)形象文化与人们的生活 128-3 我们依据形象文化创造的方式生活

26

3、第四种拟象序列
其所描述的系统或模式倾向已经取代了现实,并在其自 身的内在逻辑范围内无限扩展 这一序列可以以病毒或癌细胞转移那样的速度发展 艺术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但却失去了对现实反思与批判 的能力 4、拟象与人的想象 人的想象也受拟象影响:拟象已经内化为观众自我经验 的一部分。在拟象基础上想象,而不是在现实基础上。 文化没有任何现实感;体验时间的断裂感和无深度感
7


☆物体系的三重分析:
物体系功能的变迁 物体系时代主体动机分析 物体系的实践意识形态批判

8


1、物体系的功能变迁
☆物体系:通过对物的研究,揭 示物中所反映的一个时代家庭和 社会结构,反映的一个时代的意 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1)功能结构的变迁 116-1 古典时代: 家具及其摆设是建立在父权制关 系基础上;体现的是具有道德取 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级、 权力象征) 以父权为中心的情感性;庄重宏 伟

(4)意义内爆与去分别化 内爆:各式各样的事物崩溃到一起 经济基本是由文化、政治和其他一 些领域构成的。 艺术被融入了政治和经济的范围。

33

(5)后现代社会是一个超现实 的世界 现实的媒介模拟、迪士尼乐园、 娱乐公园、商业区、消费天堂、 电视体育运动,比真实更真实

4
2、第二阶段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对马克思历史唯物 主义的批评 主要著作:《生产之境》

☆3、第三阶段 1976年之后,著作带有虚构、创造性 的色彩,大量讨论诱惑、拟象、模拟、 超现实等问题,被视作后现代社会理论 著作的代表。 《象征交换与死亡》;《拟象与模拟》 与《黑客帝国》:导演开拍前研读布希 亚著作;尼奥电影一开始翻开的是该书。 机器电脑反过来控制人,我们生活的世界 是虚构的。——人活在自身创造的虚拟世界 里,为虚拟世界所异化。
3
二、思想三阶段
☆1、第一阶段: 受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索绪尔、 罗兰· 巴特符号学影响,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以社会批 判理论家面貌出现。 主要著作:《物体系》《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 判》。 主要思想: 消费社会思想:资本主义社会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了 操纵消费、创造对新的知名商品的需求上。 符号价值理论:符号价值成为商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物体系理论: 所有社会成员都根据“物”的生产、安排、 使用和消费活动来组织其日常生活。——物体系决定了人 的生活体系

27

5、媒体与模拟社会
《海湾战争并没有发生》:电视观众体验的不真实 跟电视剧没有多大差别

28
二、象征交换社会与模拟社会

☆布希亚70年代后期对后现代世界的研究 129-2 后现代是一个由符号、符码和模型控制的模拟时代

29

1、从象征交换社会到模拟社会 (1)象征交换社会(初民社会):

18
2、消费社会的消费(性质),不等于数量和物质需 要的满足,而是一种系统的符号操控行为 122-4 消费发挥的名望和等级区分的社会功能。 商品被消费的不是其物质性,而是其差异性。 只有符号消费才能解释消费“无限”的特点。

3、消费社会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平等 123-2 教育、职业、权力、环境、时间、身体等方面消费的 不平等 系统的不平等:(自然和生物的秩序→)物品的符 号化、符号构成的差异秩序

12
二、物体系与“物”的消费

这是不是社 会普遍现象?
1、物体系与社会关系、社会实践的关联 物的消费并不只是其物质性功能的消费。 在消费社会,商品 作为一种符号存在,存在于社会关系 之中。 物体系—物的消费—符号消费 2、消费者为符号秩序所控制 (意识形态批判)117-d1 符号秩序是大型技术统治集团和大众 传媒合谋的结果 合谋→符号秩序→物的秩序→消费 欲望→对消费者的控制 消费者只剩下空洞的消费欲望 消费者与消费品的关系是一种需求 对象与满足需求的关系——这种欲望 13 是被制造出来的 118-2


意义符码对物品和个体的控制:物品的 价值不在于其使用价值,而在于被赋予 的意义;人对物品的消费(如买宝马) ,关注的不是需要,而是身份与地位 个体对意义符码的了解和认同
15

3、符号主宰着消费 119-3 对身体的主宰:灵魂包裹着身体→皮囊包裹着身体。从关注人 的灵魂、德性,到关注人的包装。

19

4、消费可以先行于生产 123-4
贷款购房、贷款购物 对人的生活节奏的影响,强制性

20
第四节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消费社会的悖论
1、消费社会的枷锁:符号和物的枷锁 消费异化对人性的异化,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 2、消费与我们通常所谓的需要没有关系 符码告诉我们需要;符号系统告诉我们需要 3、消费与我们通常所谓现实没有任何关系 麦当劳代表的是快节奏社会的要求;宝马代表的是更高 的地位 跟我们的真实生活没有关系(老子:圣人为腹不为目)

21

4、人际关系转变为物品尤其是物品消费的关系
5、消费与符号系统:消费是确保符号调控和群体整 合的系统 符号系统对消费的控制 消费的逻辑对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支配

22
二、符号拜物教批判

1、马克思的拜物教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拜物教:人们对商品、货币、资本的崇拜 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这些代表人在 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地位


3、布希亚对消费的独特理解 118-3
消费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不仅是 人与物的关系,而且是人和集体、人和世 界间的关系 社会生活与消费:当代生活主要是通过消 费来组织的:一起吃饭,一起玩乐 文化体系就是在消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符号系统的社会文化意义 118-4 物体系成为一种符号系统

通过送礼、节庆、宗教仪式将施与受组织起来 如亡者被整合到初民社会生活中 如民众到寺庙还愿 施受双方都得到满足 充满真诚

30

(2)象征交换被经济交换取代趋势 为了增加生产,经济交换(消费)没有终点 (3)由象征交换社会过渡到模拟社会 社会世界失去了它的魅力……



31

2、模拟社会的特征 (1)模拟社会无物掩饰
9


现代社会 庄重宏伟→小型家具;空间伸 缩性;凸显家具自身的功能性, 而不是其中蕴含的家庭情感 物从传统道德、等级秩序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人不在经由 “物”的中介与家庭联系在一 起

(2)物的氛围的变迁116-2 传统时代对色彩的拒绝与否定 →现代社会对色彩的解放

10
人为什么要收 藏古董呢?
第四章 布希亚的消费与模拟社会理论
1
法学院 陈红兵 2012.10
第一节 生平简介与思想观点
一、生平
1、祖父母是农民,父母是公务员。(农民懒散的世界观; 对市民社会的反感;对消费异化的批判) 2、高中阶段后与父母决裂,逃离了大学预备班 3、1956年攻读德国 社会理论与文学。 4、1966年以前,中 学教德语。受萨特思想 影响。(思想激进)

5
分组讨论:
当代社会出现的消费异化现象? 在我国,消费异化有没有成为主流? 你对符号消费的看法、态度?

6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的物体系
一、物体系的三重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对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荡 涤

第二次革命:生产社会→消费社会 第二次革命与物的存在方式的改变

3、物体系的实践意识形态 (1)物体系必须与职业经历、教育程度、居住环境、 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网络等联系在一起才具有意义

(2)物体系体现的是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 物体系成为一种符号系统

(3)布希亚是以物体系作为研究消费社会的切入点 布希亚关于物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从消费意义上考察 (意识形态批判见第二部分)
24




第五节 模拟社会

一、拟象的三个序列127-d1,2;128-1
历史时期 遵循的规律 艺术品为例
拟象三序列 仿造 生产 模拟
文艺复兴-古典时期
工业时代主导模式
Baidu Nhomakorabea
价值的自然规律
价值的商品规律
手工仿制:赝品
机器印刷:名画 翻制
目前时代:符码所主宰
价值的结构规律
网络影象:无限 复制的拟象
第四种拟象


(二)符号价值
1、符号价值 120-2 商品的符号价值与使用价值:符号价值彰显的是消费者的社会 地位 2、符号消费:为了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进行的消费。120-4 3、符号价值与艺术品拍卖 拍卖成了一种仪式 拍买者关注的是财富的炫耀 符号拜物教 16



***结语: 符号价值——符号消费——资本主义一种新的控制形 式:通过商品消费中蕴含的等级秩序,维护社会秩序

2、物体系时代的动机分析116-d1 物的世界——(拟人化的世界→)功能化的世界(还 包括人创造的功能,社会关系的功能)——个人实现 自己的舞台→ 主体性幻觉; 物的世界对人的操纵:人的功能化 比如古物收藏,关注的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其中 显现身份地位的价值




11
这些方面影响 人对物的消费

17
二、消费社会的本质特征

布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打破了人们头脑中对“丰裕社 会”的固有印象,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本质特征:
1、消费社会的结构性匮乏 什么是真正的丰盛?或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确立原始社会的人的信心的,以及促使他们在饥饿 中体验丰盛的,最终是社会的透明度和互补性。” 丰裕假象 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匮乏:任何拥有的东西都在与他 人的比较时被相对化了。 《多少算够?》:我们永远也不能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