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净化模式
CRRT治疗的模式与选择
CRRT治疗的模式与选择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T)开展早期,曾经应用动脉和静脉分别置管,利用动-静脉压力差为血流驱动力,进行连续动静脉血液净化治疗。
此方法需要动脉置管,血流驱动压受动脉压力、容量等因素影响,很不稳定,已逐渐退出临床。
目前CBPT多采用深静脉置入双腔导管的方法,利用血液净化机“血泵”的转动,稳定可控地把血液送入体外管路,进行连续静静脉血液净化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PBT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模式主要包括:缓慢连续超滤: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
连续性血液净化几种模式的区别一、几种模式治疗原理的区别CBPT溶质清除的原理有三种:弥散、对流、吸附。
所谓弥散就是以半透膜两端的浓度梯度为驱动力,使溶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对流的驱动力为半透膜两侧的压力梯度,是液体在跨膜压(TMP)的作用下从压力高的一面向压力低的一面移动,而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的过程。
吸附是利用滤器膜的吸附功能,将溶液中的溶质吸附到其表面,以达到清除溶质的目的。
1.缓慢连续超滤(SCUF)SCUF主要是以超滤(对流)的方式清除多余的水分。
在SCUF治疗过程中不补充置换液,也不用透析液,因此,对溶质的清除不理想。
目前临床主要用于严重全身性水肿、难治性心力衰竭,特别是心脏直视手术、创伤或大手术复苏后伴有细胞外液容量过负荷者。
SCUF不适用于溶质失衡引起的内环境紊乱。
2.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也称连续血液滤过(CHF),是利用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溶质及多余水分的血液净化模式。
CVVH通过超滤清除血浆中大量的水,而水中所包含的中小分子溶质随之被一同清除,因为丢失了大量的水和电解质成分,需要通过置换液进行补充。
根据补充的路径不同,置换液又分为后稀释和前稀释两种方式。
后稀释CVVH虽然溶质清除效率较高,但由于血液浓缩明显,易发生滤器凝血;前稀释CVVH不易发生滤器凝血,但溶质清除效率较低。
血液净化治疗新模式
血液净化治疗新模式——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治疗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血液净化模式和机制、疾病疗效认识的逐步加深,目前国内外学者均主张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血液净化原理或技术组合(或整合)形成的杂合血液净化技术,以实现不同的血液净化目的。
在此理念基础上,一些较新的治疗模式或联合模式也得到发展和应用,如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IA又分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PA)、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lysis filtration)、双重血浆吸附(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等。
本文重点对DFPP、IA等先进血液净化模式做一介绍。
DFPP1.1 DFPP工作原理DFPP就是将血浆通过2次过滤,选择性地清除大分子致病物质的治疗方法。
它是将两种类似的基本血液净化技术——血浆分离技术(截留分子质量 3 000 000,分离血浆和有形成分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和血浆成分分离技术(截留分子质量500 000,分离大分子蛋白)有机叠加而形成的。
即经大孔径血浆分离器分离出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比白蛋白更大的致病因子,如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致病物质去除,将含有大量白蛋白成分的血浆回输患者体内,可以清除封闭性抗体,降低血清中的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
临床上主要用于免疫球蛋白、脂蛋白等大分子致病物质的清除。
1.2 DFPP基本操作1.2.1 DFPP设备与材料准备DFPP需要专门具有DFPP模式的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目前国内主要是旭化成或可乐丽血液净化机。
综述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中小分子清除影响(完整版)
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中分子毒素清除的影响随着透析器膜材料和透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尿毒症毒素、透析充分性、透析相关并发症认识的深入,血液净化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最初对CRF发病机理的研究将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溶质作为主要尿毒症毒素,70年代提出“中分子物质”学说,将毒素分为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两大类。
近年研究发现,ESRD患者除中分子肽类外,一些低分子量、甚至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也因清除或代谢障碍发生量或质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导致各种与尿毒症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
目前通常将尿毒症毒素分为三大类:小分子水溶性毒素、中大分子类毒素和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素。
并认为中大分子毒素(如AGEs、β2-M、PTH等)与尿毒症患者的症状及一些透析远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CVD)、β2微球蛋白相关淀粉样变(β2-MG-A)、感染、营养不良、肾性骨病等有关。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是体内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脂质和脂蛋白经非酶促糖基化反应产生的终末产物。
不同的透析方式对毒素的清除不同,常规的低通量透析不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1,而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透析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报道不一,本文就不同的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和普通血液透析)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做一综述。
糖化终末产物AGEs是在非酶促条件下,蛋白质、氨基酸、脂类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的游离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经过缩合、重排、裂解、氧化修饰后产生一组稳定的终末产物。
该反应早在1912年就被法国化学家Maillard发现,故又称Maillard反应。
在反应早期,蛋白质的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缩合成一不稳定的Schiff碱,该过程需时很短,而且是一可逆过程;然后由Schiff碱经过环化、异构化重排形成醛胺类产物,即Amadori产物;Amadori产物可以经过氧化、降解、脱水、重排产生醛类(aldehyde)、双碳化合物(dicarbonyl)、还原酮类(reductone)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聚合或再与氨基酸、核酸反应形成AGEs1,2。
血液净化原理,模式及治疗的选择
CRRT 以一种更符合机体生理特性的方式,连续地清除机体多余的水
分和毒素,调节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来有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 定。不单用于急性肾衰,还是救治许多危重病症的有力辅助手段。
5
原理与机制
吸附 对流
弥散 500 5000 50000
6
Solute Classes by Molecular Weight
Daltons
•
Inflammatory Mediators (1,200-50,000)
“large”
“middle”
“small”
炎症介质的特征
介质 C3a C5a TNF-a C5a IL-621 IL-1Ra ILLPS Factor D 23000 分子量 2500 2800 17500x3 2800 25000 14000 89000 100000 23000
炎症介质分子量区间(1.2-53)KD 细胞因子类型 常见细胞因子 疾 病 促炎因子 促炎因子 促炎因子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抗炎因子
3/29/2017
TNF-α IL-12 IL-8 IL-6 IL-10 TGF-β 1
分子量(KD) 3*17=51(三 脓毒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肝炎 聚体) 重症肝炎 40 过敏性休克;脓毒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 8 脓毒血症;脓毒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 21-62 重症肝炎;重症急性胰腺炎 35-40 脓毒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 25
3
CRRT 的特点和优越性
CRRT是缓慢、连续排除水分,模拟尿的排泄方式。更 符合生理状态,能较好地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容量波 动小;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改善及能清除细胞因 子,从而改善危重ARF患者的预后,更好的血液动力学 稳定性
各类血液净化模式血流量的选择
血液灌流
利用吸附原理,通过吸附剂清 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适用于 清除小分子物质和吸附内毒素 等有害物质。
血浆置换
通过将患者血浆分离并弃去其 中的有害物质,再补充健康血 浆或血浆代用品,以达到净化
血液的目的。
血流量的基本概念
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血管 截面的血液量,是评价血液净化效果 的重要指标之一。
详细描述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为了减少治疗时间,可以选择较高的血流量;而对于病情 较重的患者,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选择较低的血流量。
特殊治疗需求与血流量
总结词
某些特殊的治疗需求可能需要特定的血流量设置,以满足治疗的要求和效果。
详细描述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为了确保足够的超滤量和溶质清除率,需要选择较高的血 流量;而对于需要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为了防止灌流器堵塞和保证治疗效果,应选择较低的血 流量。
各类血液净化模式血 流量的选择
contents
目录
• 血液净化模式概述 • 血流量的影响因素 • 各类血液净化模式的选择 • 特殊情况下的血流量的选择
01
血液净化模式概述
血液净化的定义与重要性
血液净化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去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以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液净化在临床中广泛 应用于治疗各种肾脏疾病、中毒、高血脂等病症,对于维持 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血液灌流的血流量的选择取决于灌流器 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一般来说,血流速 度为100-200ml/min,但具体流量还 需根据灌流器的规格和使用情况而定。
03
血流量的选择对血液灌流的效果具有 重要影响。如果血流量过高,会导致 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饱和,影响治疗效 果;如果血流量过低,则会影响灌流 器的血流速度和治疗效果。因此,在 选择血流量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和灌流器的规格进行综合 考虑。
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医学诊疗技术 ·1222020年 第25期在肾衰竭[1]末期,由于患者肾功能出现障碍,因此无法对体内的毒素进行完全排出,逐渐发展成尿毒症。
当前尿毒症是一种肾衰竭疾病的并发症状,此种疾病对于人体功能损伤较为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血液净化作为临床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常见方式,能够对病情的恶化进行延缓,但血液净化仍会造成各种并发症,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2]等,除此之外皮肤瘙痒也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探究对尿毒症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就诊时间在2019年1月到12月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展开分组的方式,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
全部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36例,其余为女性患者。
其年龄范围在29-70岁之间。
病程范围在1年-6年之间。
1.2方法1.2.1一般组一般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式,临床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后,展开病情评估,针对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护理。
1.2.2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第一,展开健康宣教。
针对相关医学知识进行讲解,使病人了解肾脏功能,再对血透治疗的原理和目的进行宣教,以便使病人能够了解透析的作用。
第二,进行关于日常饮食、饮水的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告知病人选取具有刻度的水杯进行饮水,以便掌握饮水量。
日常生活中避免食用钾含量过高食物,以免影响心脏功能;以及避免食用磷含量过高食用,避免引起皮肤瘙痒;避免食盐摄入量过高[3]防止引起电解质紊乱及血压增高。
第三,进行心理疏导。
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对患者的内心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了解其需求并对心理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患者良好生活习惯的确定。
第四,开展运动锻炼。
当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完成伸展运动,当净化结束后可指导患者采取适当步行运动。
第五,对于患者而言温馨的病房环境有利于患者愉悦情绪的保持,并且可以帮助患者对自身紧张情绪进行放松,于患者身体康复有积极意义。
不同模式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比较
不同模式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脓毒症患者采取不同血液净化模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42例来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接受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PHVHF(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的为观察组。
对不同血液净化模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价。
结果:①血清中炎性介质浓度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与IL-10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②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与治疗前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BUN(血尿素氮)及SCr(血肌酐)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不大(P>0.05);而MAP(平均动脉压)、PaO2/Fi0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脓毒症患者,通过采取PHVHF治疗,可获得优于CVVH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疗效作为因感染而导致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多发于外科大手术、严重烧伤、创伤等病症之后,由于患者体内会过度释放炎性介质,会对全身细胞及组织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引起器官功能衰竭[1]。
现阶段,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通过对脓毒症患者展开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清除其体内炎性介质。
但对于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效果,临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基于此,本文以我院42例脓毒症患者为例,就其分别实施CVVH与PHVHF治疗的效果展开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42例脓毒症患者,时间为2016.4~2018.5。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
其中,男女分别有25例与17例;年龄为20至68岁,平均(45.36±5.74)岁;体重为50至74kg,平均(63.42±2.23)kg。
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脓毒症。
3种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h e mo d i a l y s i s ( HD) , h i g h — f l u x
Ef f e c t s o f Th r e e Di f f e r e n t Bl o o d Pu r i f i c a t i o n Mo d e l s o n M i c r o i n f l a mm a t o r y St a t e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Ur e mi a
h e mo d i a l y s i s ( HFD) a n d o n l i n e h e mo d i a f i l t r a t i o n( H DF) o n mi c r o i n f l a m ma t o r y s t a t e i n ma i n t e —
Hale Waihona Puke 百 分 比高 于 HF D组( P< O . 0 1 ) 。结 论 MHD患 者 存 在 微 炎 症 状 态 ,HD F及 HF D较 HD可 减 轻 患 者 体 内微 炎 症 状态 , 且 HDF的效 果 更 好 。
关 键 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 高通量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 C R P; I I 一 6
4 8
南 昌大 学 学 报 ( 医 学 版 )2 0 1 5年 第 5 5卷 第 4期
重症病区常用血液净化模式比较
急危重症一病区常用血液净化模式比较
模式耗材
泵速
血液血浆弃浆连续性静
静脉血液滤过(CHF)18-AC
普通
管路
160ml/min无无
连续性静
静脉血液透析(CHD)18-AC
普通
管路
160ml/min 无无
连续性静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HDF)18-AC
普通
管路
160ml/min 无无
血液灌流(HP)HA-230/HA-330
普通
管路
180ml/min
250ml/min
无无
单重血浆置换(PE)膜性血浆分离
器(OP-08W)
普通
管路
120ml/min 血液泵速的
20%-30%
无
双重血浆置换(DFPP)
膜性血浆分离
器(OP-08W)和
膜型血浆成份
分离器
(EC-50W)
特殊
管路
120ml/min
血液泵速的
20%-30%
血浆泵
速的
10%-20%
血浆吸附(PP)膜性血浆分离
器(OP-08W)和
选择性血浆成
份吸附器
(BR-350)
特殊
管路
120ml/min 血液泵速的
20%-30% 无。
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
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发布时间:2022-10-30T07:47:41.6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6期作者:夏远杰李彦红[导读] 目的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
夏远杰李彦红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血液净化效果好于参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并能保证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尿毒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urific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modes on uremic patients. Methods 80 uremic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July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blood purific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ood purification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blood purification and ensur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mode; uremia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进入尿毒症期的患者,自身的肾脏功能会完全丧失,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毒素在患者体内淤积,进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血液净化原理及类型
出血
溶血 痉挛
低血压
原 因
•有效血容量不足(超滤速度快、干体重低) •血管收缩功能障碍(温度过高、贫血、降压 药物) •心脏因素(心律失常、心梗、心包填塞等) •其他:出血、溶血、透析器反应、空气栓塞 •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 10mmHg 以上
表 现
表 现 处 理
• 充分合理的透析诱导: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透析
中静滴甘露醇、高渗糖溶液
•重者立即停止透析,静脉予高渗糖或高张钠溶液
肌肉痉挛
原 因 表 现
快速超滤,或容量超滤过度低 于干体重
易发生于除水过多和老年患者,多出现 在透析中后期以下肢多发,也可发生在 腹部,为肌肉痉挛性疼痛,一般持续10 分钟
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跨膜移动,逐渐达到膜两侧溶质浓度
相等,此现象即为弥散。小分子物质主要是通过弥散清除的。 驱动力为膜两侧溶质的化学浓度差。
血液透析溶质主要的清除方式:弥散
血液 膜 透析液
血液 膜 透析液
弥
散
溶质的清除原理
对流:通过膜两侧的压力梯度(差值)使溶质随着水的跨膜
移动而移动,此现象即为对流。溶质对流的跨膜移动速度较
透析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由体外循环通路、透析液通路及 基于微电脑技术的控制监测电路组成。简单来说,是由血路、水路及电路 三部分构成的。 体外循环通路:目的是使患者的血液可以安全地引出体外进入透析器,并返回 患者体内。 (1)血液泵:提供各种血管通路情况下稳定的血流速,一般采用蠕动泵,通过 挤压管路以驱动内部血液流动。(2) 肝素泵:体外抗凝。(3)压力监测:(4) 气泡监测及静脉夹:防止气体顺静脉回血通路进入患者体内的装置。
血液净化
分 免疫球蛋白 160000 子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66000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 中 化学药物 分 胆红素 子 维生素 尿素氮 168 小 113 分 肌酐 子 糖 180 电解质 60 水
血液净化方式清除物质范 血球 血脂 围 大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双重滤过 •血液吸附
废弃的血浆
废弃血浆
血浆置换清除物质范围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双重滤过 •血液吸附
大 分 子
中 分 子 小 分 子
血球 血脂 免疫球蛋白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 化学药物 胆红素 维生素 尿素氮 肌酐 糖 电解质 水
血浆置换适应症
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的定义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技术指各种 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 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 上逐步发展而来。血液净化方法有肾脏替代 治疗、血液灌流、免疫吸附、内毒素吸附和 血浆置换等。每一种血液净化方式都各有特 点,且各适用于不同疾病或不同疾病状态。
血液净化的基本治疗模式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免疫吸附 腹膜透析
血液净化溶质清除原理:
吸附 对流
弥散
500
5000 5000
50000
弥散模拟原理图
对流模拟原理图
吸附原理
溶质吸附在滤器膜的表面、或滤器中的 活性炭及吸附树脂上,从而达到清除的 效果
HP清除的药物或毒物
HP适应证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 高血压。 3、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 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 5、银屑病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其它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 象、肿瘤化疗等。
血液净化
CVVHD(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CVVH(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HP(血液灌流)
PE(血浆置换)
以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下进行为主
培训内容
1.床边CRRT机工作原理 2.床边CRRT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3.CRRT机报警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4.床边CRRT机工作时临床监测指标
床边CRRT机工作时临床监测指标
3)首次CBP治疗患者,开始治疗30分钟内,如果患 者出现脸色潮红,呼吸困难时,为生物相容性不良 反应,应立即吸氧、使用抗过敏药物,必要时停止 治疗。 4)容易躁动的患者需加约束带,避免拔除各种管 道。如为内瘘穿刺病人,穿刺针部位需用无菌薄膜 敷料加固。 5) 出血的监测 体外循环中抗凝剂的应用及患者 凝血功能异常,使患者的出血危险性增加。密切观 察中心静脉置管切口处有无渗血,引流液颜色、吸 痰时分泌物是否痰中带血等,血迹是新鲜的还是陈 旧性的,及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避免引起严重出 血并发症,必要时使用凝血剂。
随着疾病的认识深入以及医疗范围的 扩大,血液净化(CBP)已由最早的肾脏替代 治疗很快拓展到其他医学领域,血液净化 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于救治各种危、重症 患者。由于血液净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重 症监护室,为了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 性和连续性,各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必须了 解血液净化的基础理论和掌握血液净化的 基本操作技术。本血液净化室拟对我院各 重症监护室(ICU、RICU、CCU、心、胸 外科,急诊监护室等)的护士进行规范化 的培训。
收机:当患者病情变化
CRRT机报警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1.压力监测报警及处理 (1)动脉压(PA): 一般为负压,血流量不足时, 负值增大,动脉壶出现“跳管”现象,当负压大 于设定范围(-200mmHg)时,同时机器发出警 报:静脉压低、动脉负压太低、采血不良。护士 必须及时干预,否则血液不流动,管道易凝血; 血泵压迫泵管,使红细胞破裂。 (2)静脉压(PV):一般为正压。当静脉压高时, 提示血液回流受阻,中心静脉置管有部分阻塞现 象。静脉压过低或负值时,提示血流量不足、测 量错误、管路破裂、管路连接处崩开、脱落等。
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0-27T05:06:33.622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7期作者:王蕊[导读]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的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以2020年1月~5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摇号的方法均匀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综合护理,王蕊(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的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以2020年1月~5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摇号的方法均匀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净化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液净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考虑问题更全面,可提升血液净化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使用。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尿毒症;净化效果;生活质量尿毒症是指患者肾功能衰竭进入到末期阶段,患者难以通过肾脏产生尿液,阻碍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排放,使得大量毒素堆积在患者体内[1]。
久而久之,患者将出现全身功能障碍,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
随着科研力量的提升,临床治疗上常利用血液透析来延长患者生命,科学合理的血液净化护理逐渐形成,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加入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对于治疗尿毒症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0年1月~5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摇号的方法均匀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9:6,年龄在37~66岁之间,平均年龄(46.37±2.75)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8:7,年龄在33~67岁之间,平均年龄(46.72±2.21)岁。
血液净化PPT课件
既往HIT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高危出血风险患者
相对禁忌:必要时可用,但要严密监测 合并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乳酸>5mmol/L者,要严密监测 开始CRRT前如果存在肝衰竭的患者,如果出现高乳酸血症(乳酸>5mmol/L )可以作为枸橼酸蓄积的标志; 伴有高乳酸血症的脓毒症患者,如果循环改善,通常能够较好的耐受枸橼酸钠抗凝剂局部抗凝; 严重的低氧血症(动脉氧分压<60mmHg) 严重的组织灌注不足(大剂量升压药物泵入血压仍低于80/40mmHg) 在存在相对禁忌的情况,如患者确需要开展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可采取治疗2小时,停枸橼酸泵半小时的方式,给枸橼酸螯合钙足够的代谢时间。
将10%Ca-GS输液管路连接至血滤管路的静脉端(蓝色,静脉壶后)
NaHCO3-
CITRATE
CITRATE
CITRATE
R
heater
枸橼酸钠
V
V
PV
PA
UF
BLD
SAD
葡萄 糖酸 钙
枸橼酸钠抗凝剂速度为血流速度的2%-2.5%
CRRT
IHD
CRRT的适用范围
肾科: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 –肾病性水肿肾移植手术后 非肾科: 心内科:心源性水肿,ARDS,急性肺水肿 -及时、有效、平稳 消化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清除血中胰蛋白酶 烧伤科:休克、需大量输液、败血症 -清除炎症因子 部分药物、食物中毒 ICU 急性创伤、大手术后 - 大量静脉用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 多脏器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 - 清除炎症因子
溶质及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对流。跨膜的动力是两侧的水压差,不受溶质的分子量及浓度梯度差的影响。 有效于清除中分子,包括化学毒物、胆红素、维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唐万欣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 血液滤过 hemofiltration, HF 血液透析滤过 hemodiafiltration,HDF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HP 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PE
0
0,2
0,4
0,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8
1
relative risk of worse therapeutic effect
n = 1196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DRA From: Japanese Dialysis Patient Registry, Nakai et al, AJKD 2001
HDF临床适应症
1、失眠 2、顽固性的高血压 3、透析中的低血压 4、顽固性心衰与肺水肿 5、神经病变 6、皮肤瘙痒 7、高磷血症与关节骨骼病变 8、高脂血症 9、顽固性贫血 10 、淀粉样病变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 血液滤过 hemofiltration, HF 血液透析滤过 hemodiafiltration,HDF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HP 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PE
血液透析抗凝方法
常规肝素化法
¾首次肝素剂量按50IU/kg计算(1mg相当于125IU),于透析开始前 10min从静脉注入体内 ¾以后每小时用肝素泵从动脉端补充500~2000IU ¾透析结束前30min停用 ¾有条件时应监测ACT,使其保持在基础值的180%较合适
无肝素法 ¾ 肝素生理盐水 (1L含3000u)冲洗透析器及管道10~15min
对流 vs. 弥散
血液透析指征
¾ 慢性肾衰竭 – 普通血液透析最主要的适应症 急性肾衰竭 可透过半透膜的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分子量较大、脂溶性或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或毒物清除效
果欠佳,应改作血液灌流。
其他
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急救。
血液透析分类
初次透析(诱导期透析) 标准血液透析 HD 高通量血液透析 HPD 高效血液透析 HED 高通量血液透析 HFD
低分子量肝素
>70kg,
局部拘橼酸钠抗凝
k/DOKI透析充分性指南
最低推荐剂量,Kt/V应为1.2;对于使用URR者,URR应为65%。 该建议基于每周3次的透析,每周2次透析是不充分的; 为了防止HD达不到最低推荐剂量,设定的Kt/V应为1.3,URR为70%。 每月至少应评估1次。透析方案变化应重新评估。 透析剂量不足时: 1、评价/纠正影响HD的因素:如透析器、血液流速、透析液流速。 2、增加透析设定剂量。 3、不复用透析器。
弥散 diffusion
半透膜两侧液体溶质浓度的梯度差,溶 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移动。
血液中尿素、肌酐、胍 类、中分子物质、过多的电 解质如钾弥散到透析液中; 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 氢根等也可弥散到血液中。
对流 convection
在半透膜两侧压力梯度作用下,水分可从压力高的一侧 向压力低的一侧运动,同时可带走一部分溶质。 对于水的移动:称为超滤(ultrafiltration ) 对于溶质的运动:称为对流(convection)。
血液滤过
Access Return Replacement
P R I S M A
(pre or post dilution)
Effluent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 血液滤过 hemofiltration, HF 血液透析滤过 hemodiafiltration,HDF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HP 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PE
¾ ¾ ¾ ¾ ¾ 血流量尽可能高些 收缩压维持在14kPa以上 透析器每透析15min即用生理盐水50~100ml冲洗 计算冲水量予以超滤清除 专一护理人员监护
一般无需监测凝血时间和APTT。 ¾ 使用速碧林者:<50kg,0.3ml;50~69kg,0.4ml; 0.5ml。 ¾ 若血透时间超过4h,应酌情补充小剂量。
三、血液灌流机
1.专用血液灌流机:内有报警、加温系统, 可按需设定温度等; 2.亚太HP、HE两用机:有加温及报警系 统; 3.普通血透机:
四、HP操作技术
F
图1
(一)血管通路
临时通道,要求血流量达200ml/min以上 1.颈内静脉/股静脉双腔留置导管; 2.桡动脉-贵要静脉直接穿刺;
(二)抗凝方法
HP清除的药物或毒物
分类 安眠药 解热镇痛药 抗抑郁药 心血管药物 抗菌素 抗肿瘤药 毒物 其它 药物 /毒物 巴比妥类 导眠能 安眠酮 安定 冬眠灵 利眠宁 水合氯醛 阿司匹林 扑热息痛 水杨酸类 阿米替林 丙咪嗪 三环类抗抑郁药 地戈辛 硫氮卓酮 异环丙吡胺 美多心安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 庆大霉素 异烟肼 氨苄青霉素 克林霉素 阿霉素 甲氨喋呤 有机磷 杀虫剂 除草剂 有机氯 重铬酸钾 百草枯 毒蕈 醇类 酚类 氨茶碱 四氯化碳 环氧乙烷
HDF的必需设备
(1)精确的超滤控制系统和置换液平衡系统。 (2)超纯(ultrapure)的透析液 (3)线上自动补充补充液装备的透析机。
超滤器
三个超滤器
AK100 & 200 Ultra machine for on-line HF & HDF treatments
U8000S
Ultra SteriSet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
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 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将净化 了的血液回输体内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
一、常用吸附剂
1.活性炭
吸附原理:非特异性吸附,对无极性、疏水分子吸附力强
2. 树脂:
吸附原理:电荷相斥/吸;对极性大,亲水,脂溶性物质
Ultrafilters
HDF置换液的补充
前稀释法 由动脉端(滤器前)补充 优点: 减少血浆蛋白流失 减少透析器凝固 缺点: 以相同补充液量而言对大 分子清除率较差故补充液需 要量多 后稀释法 由静脉端(滤器后)补充 优点: 大分子清除率高 补充液需要量少 缺点: 血浆蛋白浓度高时较会影 响透析效果,血容积高易导致 透析器凝固或静脉压及跨膜 压升高
HDF治疗处方
治疗时间: 通常1~2周1次, 每次治疗4-5小时 置换液补充量:根据透析血流量计算 后置换量=每分钟血流量 X 透析时间 X 30%- 超滤量 前置换量一般较后置换量多30% 血流速度ml/min=干体重(kg) X 4 透析液速度=置换量/时间(分钟) + 500ml 抗凝方法同普通透析
(四)总灌流时间
1.HP一般2~3小时结束,>3小时后需更换HP器; 2.HP结束后如有药物反跳可在数小时/1天后再次 HP; 3.总疗程以中毒/疾病情况而不同;
五 、 H P 副 反 应
(一)低血压: (二)发冷、发抖及发热: (三)对血小板、白血球及凝血因子影响 (四)碳粒脱落 (五)空气栓塞 (六)其它
1.肝素:用量较HD大。首剂负荷量:0.8-1.6mg/kg; 追加维持量:8-12mg/h,维持CT在20-30分钟/WBACT 120秒 2.低分子肝素:灌流开始时,以每分钟50ml 血流量起步, 待血液刚流进灌流器时于动脉血路端一次性注入单剂量。
(三)HP开始阶段注意事项
1.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并灌入2.5%肝素盐水。 2. 血流量从50ml/min开始,每5分钟增加50~80 ml,15~20 分钟后可增加至200ml/min。 2.初20分钟内极易发生低血压等生物不相容反应,在 HP20分钟左右可以静脉注入地米10mg;
各种血液透析模式比较
标准透析 HD 透析器类型 透析器Kuf 10ml/min·mmHg 透析器面积M2 透析器KoA 血液流速ml/min 透析液类型 透析液流速ml/min 透析时间 临床应用 200~300 普通透析液 500 4h,Tiw 最主要方式,清除小 分子物质为主 200~300 超纯净透析液 500 4h,Tiw 可清除小分子和中 分子物质 低通量膜 ≤10 1.2~1.5 高通量透析 HPD 高通量膜 ≥20 1.2~1.5 高效透析 HED 低通量膜 ≤10 >1.5 >600 >300 普通透析液 >700 2.5~3.0h,Tiw 快速清除清除小分 子物质 高流量透析 HFD 高通量膜 ≥20 >1.5 >600 >300 超纯净透析液 >700 2.5~3.0h,Tiw 快速清除小分子和 中分子物质
初次透析(诱导期透析)处方设定 ——原则是循序渐进
1.0~1.2M2的透器, 血流速以150~180ml/min为宜, 透析液可不变或相应减少 时间2~3h。 超滤应十分小心,成人总量控制在800ml以内。 增加透析频率,可隔日1次甚至每日短时日间透析,3-4 次后改为标准的血液透析 危重患者可通过CRRT过渡
常用HP灌流器
厂家 Gombro 品名 Adsorba 300c Adsorba 150c Fresenius Asahi Bioencapsulator Oganon-teknika Clark Extraeoporeal 宁波亚太 Hemochol Hemochol Diakart Hemopa 260 Biocomaratible system Hemoresin YT hemoadsorba 上海 天津 Deboxifier NK-107 活性炭 NK- 107树脂 250 250 XAD- 4 树脂 球形活性炭 350 160 火棉胶 T M - 6 改良聚 乙烯醇 交联明胶 无包膜 活性炭 活性炭 石油炭 活性炭 活性炭 300 200 70 250 50 、 100 、 150 丙烯酸水凝胶 火棉胶 珂罗玎 醋酸纤维膜 肝素化聚合物 活性炭 150 纤维素 吸附剂类型 活性炭 吸附剂量 ( g) 300 微囊材料 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