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

情志
情志

情志,又称为情,在现代心理学中被称为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之一。人类的情绪反应是建立在心理生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情绪的生理反应会直接影响身心健康,所以人类会将情绪活动视作身心活动的桥梁。关于情志,《黄帝内经》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的记载,也有“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等论述。下面让我们看看具体的情志特点和如何进行情志养生吧。

喜、怒、忧、思、悲、恐、惊

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的刺激、事物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而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动中,由外因和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人继续完成工作或正常思考的情感。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对应激源产生的反应。

七情太过容易致病

太过,主要是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指情绪波动过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使人致病

二是七情的持续时间过长,过久也会使人患病,如长时间悲伤,过于思虑,常处于不良心境中,都会积久成疾。

喜——狂喜失常(气缓)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喜事可以缓和精神紧张,使我们精神舒畅。《素问?举痛论》认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营卫是指营气和卫气,从现

代分析,营气是指营养物质,是指人体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卫气是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喜的正常表现是徐缓和顺,但有些朋友在遇到喜事时候的突然狂喜,会使我们大笑不止。

笑后之气过于缓慢,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淤滞,表现出心神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至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类病症。《灵枢?本神》篇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著名病症

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喻昌《寓意草》

昔有新贵人,马上洋洋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

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老是记不住东西了

怒——暴怒致死(气上)

《养性延命录》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怒,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人格受到伤害,逐渐加深紧张状态,终于发怒。怒者轻则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则便会出

现脸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怒火攻心则肝应之,愤怒过度使得干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而上。临床见气逆,面红耳赤,或呕血,甚至昏厥卒倒。《素问?举病论》认为,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同时,经常发怒会导致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以至于出现急躁激动,神思烦乱。《灵枢?本神》中认为,盛怒者,迷惑而不治。但是以中医辨证观而言,轻度的发怒,有利于压抑情绪的抒发,有益于健康。

著名病症

罗贯中《三国演义》

诸葛亮抓住了周瑜气量小的弱点,设计了三气周瑜的计策,先诈取南郡,其次让其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被活活气死。临死前自己哀声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忧——忧愁致衰

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其实,忧作为一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正常应答反应,不会对身体构成危害。但是,当一个人的忧愁悲伤太过,或者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人体自身所能调节的限度和承受的负荷,而在思想认识上,又不能主动或被动地转移这种不良情绪,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对机体构成危害,容易导致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忧郁寡欢,意志消沉,独坐长叹;重者,心中烦躁,茶饭不思,彻夜难眠,精神颓废,还会导致咳喘,呕吐,食呆,便秘,阳痿,癫痫等症,甚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杂症,严重者可因忧虑过度而丧命。

著名病例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二人碾转到了离昭关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从这里出了昭关,便是大河,径直通吴国的水路了。然而,此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很难过关。扁鹊的弟子东皋公就住在山中,他从悬赏令上的图例中认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与遭遇,决定帮助他。东皋公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象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们筹划了可行的计策,只是要等一个人来才行。”。伍子胥犹豫不决,晚上,寝不能寐:他想告别皋公而去,又担心过不了关,反而惹祸;若是不走,不知还要等多久?如此翻来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卧而复起,绕屋而转,不觉捱到天亮。东皋公一见他,大惊道“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镜子,果然全白了头,不由暗暗叫苦。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计策成了!几日前,我已派人请我的朋友皇甫讷来,他跟你长得像,我想让他与你换位,以蒙混过关。你今天头发白了,不用化妆,别人也认不出你来,就更容易过关了”。

思——思切伤食(气结)

思则心有所属,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是集中精神考虑问题,但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其中最易伤脾,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饮食不化,故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思为脾志,思动于心而脾应之。就是说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就会导致气积郁结。心神失养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气积郁结阻滞,脾的运化失常,便会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

养脾的关键在于避免思虑过多,要劳逸结合。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要顺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强求。

著名病例

吕不韦等《吕氏春秋》

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功能,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经文挚用激怒的方法,令其吐出胃中积食而告愈

悲——悲极绝望(气消)

悲的产生与失去其追求、期盼的事物和目的相关,而悲哀的程度与失去的事物对自己的价值成正比,若悲哀太深,可致心肺郁结,意志消沉。《黄帝内经》有言,悲则气消,其意为,过于悲痛的话可能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因此,容易悲伤的人,比其他人都更容易得癌症或其他疑难杂症。

著名病例

曹雪芹《红楼梦》

黛玉葬花

基本介绍

1. 关于【惊】的定义惊,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变,心理上骤然紧张。如耳闻巨

响、目睹怪物、夜做噩梦等都会受惊。受惊后可表现为颜面失色、神飞魂荡、目瞪口呆、冷汗渗出,肢体运动失灵,或手中持物失落,重则惊叫,神昏僵仆,二便失禁,常谓如:“惊弓之乌”。几乎谁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由于情绪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的缘故。血压升高,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有人特制了一张靠背椅,一按电钮,椅背便立刻向后倾。让受试者紧靠椅背而坐,并测量血压;随后突然按动电钮,椅背立刻倒下,这人突然受惊,血压便骤然上升。科学试验表明,由惊恐所致血压升高,大多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其机理是心脏搏出的血量增加。惊的影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故判断它带给人的伤害是由“情绪波动太大”致病)

情志致病的机理

其机理主要是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如气机运行障碍、脏腑功能失常,以及损伤机体阴阳、精血等。

(1)损伤脏腑。

(2)影响气机气机,是气的运动的根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功能活动及相互联系,均有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而情志致病,首先是扰乱气机,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精血亏损

(4)阴阳失调《黄帝内经》说:“暴喜伤阳,暴怒伤阴”,说明情志过激,可损阴伤阳。《黄帝内经》又说:“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阴阳破散,即阴阳失调。而阴阳协调,中医认为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阴平阳秘,精神乃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七情致病必须加以重视。

(5)先伤神,后伤形七情太过,能使人精神异常

常见疾病

指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导致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的病理变化。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惊伤

因受惊吓所致的疾病。《张氏医通·神志门》:“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或眠多异梦,随即惊觉。”治有温胆汤加熟枣仁,或选用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等方。

相关方剂

朱雀丸

茯神二两沉香五钱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小豆大

主治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心神不定,恍惚不乐,事多健忘,心悸怔忡

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送下

大惊丸

蛇黄(火煅醋淬九次,研飞)二钱,青礞石、虾蟆灰、雄黄各一钱,朱砂(研飞)三钱,铁粉二钱半

上药研匀为细末。用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丸,用煎薄荷水磨剪刀股,取其汁化下,日二至三次

主治小儿惊风诸痫,壮热昏愦,神志恍惚,痰涎壅塞,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小定心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炙甘草、芍药、炮姜、远志、人参各二两

上药为粗末

每服五钱匕,加大枣二枚,水煎服,日三次,夜一次

小定心汤主治心气不足,风邪所乘,惊悸恍惚,梦多魇者

大定心汤

人参、茯苓、茯神、远志、龙骨、炮姜、当归、炙甘草、白术、芍药、桂枝、紫菀、防风、赤石脂各二两

上药为粗末

每服五钱匕,加大枣二枚,水煎服,日三次、夜一次

大定心汤主治心虚中风惊悸,恍惚多忘,或梦寐惊魇,志少不足。

恐——恐致精泄(气下)

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过分紧张。例如临深渊、履薄冰、人将捕之等。中医认为,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疼厥。恐与惊密切相关,但又略有不同,多先有惊而继则生恐,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生,更多的是自身心理体验后其程度加剧。

惊恐为肾志,恐动于心而反映于肾,肾作为作强之官,恐惧时气机收于下焦,则胸中空虚,心所无主,恐惧不安。血随气下,气不可摄津,就会使人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过度的恐惧,开始表现为下焦胀满,严重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精神恍惚,继而气下泄而肾气受伤,肾虚精关不固而出现滑精阳痿。《灵枢?本神》认为,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骨伤痪厥,精时自下。

著名病例

清心养生八法

养生之道,贵在得“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不但要有清心的健康精神,还要有适性适人的养生方法。因此,要掌握中华养生之道,还必须讲究具体的清心之术。

静思冥想法这是解除心理疲劳的一种有效手段。

聊天健脑法聊天既是一项裨益身心健康的快乐活动,又是获得美好心情的一种有效而愉快

精神胜利法人际交往并非处处都阳光灿烂,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愉快的事,要尽量学会从光明面看问题,要善于为自己找“下台梯子”,要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愉快、轻松的方面,使自己变得心安理得,乐观开朗。

情志调节法七情可以致病,同样也可以治病。情志疗法便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调节情绪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这一疗法主要运用五行学说,依据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形成的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的情志相胜心理疗法;

有通过提高患者的认识能力,明白过激情志致病的道理,以达到治疗或预防情志疾病的抑情顺理法;

有运用激情和应激情况下所导致的生理、病理改变,以收到治疗之效的激情刺激法;还有运用情绪的两极性治疗情志疾病的相反情志疗法等。

言语开导法该方法源自《灵枢·师传篇》:“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告、语、导、开便是言语开导的基本要领。

移精变气法该方法属于中医祝由疗法。即通过语言、行为、舞蹈等祝由形式,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转移其对局部痛苦的注意,改变其恶性循环,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血气,以调动人体本能的力量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静坐澄心法某些疾病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用静坐澄心的方法,坚持不懈地达到另一境界,以使疾病自然痊愈。“清心养生”之法,古代不少诗人深得其旨,陆游的“人安病自除”,白居易的“心是自医生”说的都是养心为要,要防止产生心病。朱熹的“心平气自和”,王静庄的“心宽出少年”都告诉我们,养心就是保持心态的宽和与平稳,一个人只要心不老,他将会永远

情志因素与胸痹的预防_赵贵海

90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是指胸痛彻背,喘息不 得卧为主的一种疾病。属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预后不佳,致残致死率高。因此胸痹的预防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在不断的加大,情志内伤就成为胸痹发生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病因。因此提高对情志因素的认识水平,在胸痹的预防以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古代医家对情志因素和胸痹关系的认识 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情志与胸痹的密切关系。早在《内经》、《难经》中就有记载。《灵枢·素问》曰:“故悲哀忧愁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难经·四十九难》曰:“有正经自病 ,有五邪所伤 ,何以别之?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证治汇补》曰:“气郁痰火,忧恙则发,心膈大痛,次走胸背”。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痛源流》曰:“七情除喜之气能散于外,余皆令肝郁而心痛”。可见胸痹与情志刺激以及肝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七情内伤 ,可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不和,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不调。并且情志异常, 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尤与心病关系密切,且是导致胸痹心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胸痹心痛。如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 津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痰瘀交阻,气血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又如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由此可见,情志因素在胸痹心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现代医学对社会心理因素和冠心病的关系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情志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研究发 现人类前10位死亡原因生活和行为方式占37.73%,生物学因素占31.43%,环境因素占21.14 %,保健服务制度因素占10.80%[1]。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已 超过生物因素,并可以说是人类目前的第1位杀手。抑郁(症 )、焦虑、社会应激事件、对病情发展的担心、对社会压力适应不良、生活事件的积累、身心因素、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等都是冠心病发生的心理因素。多项研究显示伴有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2],提示抑郁与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存在密切的。抑郁(症 )是冠心病的一个十分显著并且关联度很高的预报器。有专门研究了女性患者中焦虑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焦虑能显著增加女性患者患致命性心脏病的危险度,特别是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长期焦虑、抑郁,又得不到解决,使体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冠状动脉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肌负担加重;另外,当处于经常性、长时间愤怒时,人们会感到心跳加快,此时心脏收缩持续加快加强,心脏、血管的负荷长期加重,当超过人的代偿能力时,会使患冠心病的风险大为增加;同时,人在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状态下,免疫系统也会受损,抵抗力低下,机体整体功能下降。对于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由于应激而导致的生理上的改变会显著增加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 梗死等临床事件的易感性[3] 。除了以上心理因素外,超负荷工作、睡眠不足等都与心脏事件有关。 3 重视二者的关系 积极预防胸痹 因此我们要重视情志因素在胸痹的预防中重要作用,无论医生、患者或是健康人群,都应高度重视情志因素在胸痹的发生、发展中产生的作用。充分意识到健康心理在防治冠心病心脏事件中的重要性;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宜传工作,掌握有关防病的知识,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注意调节情绪的化不要喜怒无常及情绪变化过快,心情经常处于愉快状态,遇事不要过于急躁,感情不要脆弱。开阔心胸,陶冶情操,克服个性中的弱点,改善人际关系。积极培养如何应对压力及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从而减少冠心病心脏事件的 情志因素与胸痹的预防 赵贵海,指导:昌艳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胸痹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情志因素与胸痹关系密切,在其发生、发展、康复、预后等各个环节起着重 要作用。分别从中西医两个角度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情志因素在胸痹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志;胸痹;预防 中图分类号:R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06- 0090- 02收稿日期: 2009-02-15作者简介: 赵贵海(1980-),男,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防治。Relationship Beween Emotional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Chest Numbness ZHAO Gui-hai,advisor:CHANG Yan-y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Abstract : Chest Disease seriously do harm to human health, emotional factor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hest numbnes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rehabilitation, prognosis of chest numbnes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respectively from the view of TCM and modern medicine. Pointed out that emotion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on chest numbness. Key words :emotional factors;chest numbness;prevention

人的情志对人体的影响

人的情志对人体的影响 我们通常讲到的都是外邪致病的外伤,那什么会导致内伤?――人的七情六欲。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这里的七情是把五志又细化了。其实外伤不可怕,可怕的是内伤,在生活当中,我们要真正理解这个概念。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关于情绪变化与人体内脏腑气血是相联系的,这个观念只在中医里有,西医学是不管这个的。请注意,这个观念是在我们的中医基础理论里,是中医学理最根本的东西,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基础理论很简单不重要,任何的事物都是从基础开始,才能有更高深的发展。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而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虚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大家要注意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这句话很重要。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人的七情六欲与五脏都有着直接关系。这就打破了过去人们的一个思想观念:“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有很多人对我说:“我的性格就这样,改不了。” 谁说改不了?我就改过很多人。其实任何人都不想随便发脾气,情绪变化肯定跟他的脏腑有直接关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女性在例假前后会出现情绪不稳定,你问她自己,其实也不愿意发火,这是生理周期到了。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前言:晚间食饭,巧见文化中国:《养生之道》之七调好情绪成良医,颇感兴趣,亦欲从中聊慰吾心,遂搜罗整理,了然于心,并与之共阅。 在中医理论中,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 中医情志分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为“七情”。 中医认为,适度的七情,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反之,七情失度,就会引生疾病,需要治疗。喜,在五行属火,在五脏属心; 怒,在五行属木,在五脏属肝; 忧、悲,在五行属金,在五脏属肺; 思,在五行属土,在五脏属脾; 恐、惊在五行属水,在五脏属肾。 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 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 依据中华传统中医五行图: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的关系 金、木、土、水、火是相克的关系 所以情志上相生关系为喜生思、思生忧/悲、忧/悲生恐/惊、恐/惊生怒、怒生喜情志上相克关系为怒克思、思克恐/惊、恐/惊克喜、喜克忧/悲、忧/悲克怒下面分别以事例说明。 怒克思:愤怒可以克制思结。中医言:“思则气结”。思考某一问题而长期获得不到答案,气机就会结滞,引发疾病,轻则食欲减退,心情抑郁不畅,重则思考力下降,不堪思考。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病,请宁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但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了,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激怒齐王,齐王起身大骂文挚。经这一怒一骂,齐王的病也好了。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闵王还是把他杀了。为什么怒能克思呢?“大怒则气通血脉畅达也。”了知这个道理后,我们也不必非要用激怒的方法。常言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欲长期进行某种研究性思考,那么一定要天天安排出身体煅炼的时间,只有这些,才能将思考坚持下去。 出处:儒书言:齐王疾痟,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疾不可治也。王怒,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将往,不至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王怒。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悦,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论衡?道虚》) 释:赵简子病,扁鹊治,亦怒之。物理论曰:“大怒则气通血脉畅达也。”(《太平御览》

《中国诗词大全》考到的全部古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 决赛考到的全部古诗词 2017-02-19 09:582 《中国诗词大会》还没来得及看?没关系,整理了决赛中出现的全部优美诗词,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一定让你回味无穷!赶紧收藏学习吧!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现代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莫从子厚返文王,风物长宜放眼量。 踏遍青山人未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诗词集句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个人追逐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示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张祜《集灵台?其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唐诗300首(全版)

唐诗300首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作者:王维

情志因素和肝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3829186.html, 情志因素和肝病 作者:梁凤香翟意军 来源:《大众健康》2003年第08期 “保持乐观心情,才能战胜疾病”,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上尤其如此。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剖析一下情志因素和肝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很高,而且其中10%~2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转变为慢性乙肝或发展成肝硬变。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肝病的医疗费用约为300~500亿元。病毒性肝炎的可传染和易复发等特点都给患者带来了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据社会调查发现约98.5%的肝炎患者存在着心理抑郁状态,其中21.5%的人有中度以上抑郁。那么,到底是不良情绪导致了肝炎的加重,还是肝炎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情绪呢? 首先,由于病毒性肝炎对于肝脏的损害,疾病本身就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患者被病毒或细菌感染后体内可出现一系列变化,如新陈代谢加速、体温升高、局部缺氧、维生素缺乏、电解质紊乱以及有毒的代谢产物等均可影响脑的功能,引起精神障碍。例如长期被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硬变患者,在晚期会发生门脉高压,而门脉高压导致的血流减少又会反过来使肝脏缺血。肝脏缺血缺氧就无法正常发挥解毒功能,进而使患者体内毒素堆积,当有毒物质随血液到达大脑时,就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出现精神症状。中国的传统医学也在很早就对此进行过阐述。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血运好对保持心情开朗舒畅可起到重要作用。反之,肝疏泄功能失常,多导致情志活动异常变化。失疏泄而郁结常表现为情志抑郁,悲忧多虑;疏泄太过则可出现性情急躁易怒。 其次,不良环境和大量虚假广告也给患者带来了许多心理困扰。有些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不能正确对待,产生明显的自卑感,无法与其他人进行正常平等的交流,导致自己在升学、入伍、工作、婚姻等方面受到了诸多不便。大量的虚假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药物,一方面将自己的疗效吹得天花乱坠,另一方面还不切实际的夸大了乙肝的危害性。于是有许多患者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肝硬化、肝癌的后备军,并由此变得恐慌焦虑甚至厌世。为了让自己的指标转阴,不顾正规医院医生的忠告,而是跟着广告到处求偏方、吃祖传秘方药。但多次的就医失败和病情的反复又再次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加上亲戚、朋友的不理解、疏远以及来自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所有这些都长期影响着患者的情绪。 那么,不良情绪反过来对肝病有哪些影响呢?有人通过对24319名患者统计分析和对600个病历进行观察分析后发现,在所有五脏疾病中,肝脏疾病发病率为36.5%,其中又以肝郁气滞最多,占肝病总数的41.9%,且其他肝病也不同程度地表现有肝郁气滞的征象,据此有人认为肝郁气滞是肝病症候的核心。而且,在中国传统医学早期的诸多论述中,也可找到许多相关信息。

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外科学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 疮疡 疮疡的致病因素分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两大类。外邪引发的疮疡,尤以热毒、火毒表现为最常见。疮疡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辨证施治。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等的选择。如颜面疔疮忌早期切开,而蛇头疔应及早切开;如手指疔宜从侧方切开以免影响屈伸功能等。 一、疖(清热解毒为主,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减。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外治: 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二、 疔疮(清热解毒)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 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尽可能循经直开。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 指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注意不要因手背肿胀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甲下溃空者需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 2、红丝疔 ①若红丝细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②初期可外敷金黄膏、玉露散,若结块成脓则宜切开排脓,外敷红油膏;脓

中医情志疗法案例

例:《三國志˙華陀傳》記載:有一郡守病,陀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殺陀。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瞋恙紀甚,吐黑血數升而癒。 例:張子和治一婦人失眠,認為是傷思慮過甚,二年不寐,醫藥無療,兩手脈俱緩,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其婦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進,脈得乎平。 例:邱汝誠治一女子,恒笑不止。求診,問生平所愛何衣?令著之,使母與對飲,故滴酒沾其裙,女大怒,病遂痊。乃以怒勝喜。 3. 驚恐療法—喜傷心者,以恐勝之;驚傷膽者,以恐解之

翁壽承指出:「心有所樂謂之喜,何反謂傷心哉?凡人之氣,以平為期,不及者病,過者亦病。經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試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樂之過而失其正也。當此樂以忘憂之際,有放心而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渙散乎?至於恐能勝喜,其義為何?蓋喜為心志,恐為腎志,水能制火,既濟之道也。抑更有顯而易見者,人當極喜之時,適有恐懼之事,猝然遇之,末不反喜為憂者,惟以喜之情緩於恐,恐之情急於喜也。是僅以水火相克之理言之,或近附會,而不知勝復之道本乎人情,實有深相印合者。」 因喜致病者,以恐、怒或悲治之。《儒門事親》:莊先生治以喜樂之極而病者。莊切其脈,為之失聲,佯曰:「吾取藥去」,數日更不來。病者悲泣,辭其親友曰:「吾不久矣」。莊知其將癒,慰之。詰其故,莊引《素問》曰:「懼勝喜」。 「驚」與「恐」是一組情志態勢的漸進詞,由見驚繼而出現恐懼的心理效應,就是以恐懼死亡之言,憂愁悲哀之語,採用突然襲擊法,使患者在短促的瞬間內,神志惶恐,使患者當時處於心內空虛、思緒緊張、神態驚慌、表情恐懼,使神憚散而不藏之氣閉鬱而結塞,是一種應激保護性心理反應,使怒狂除、嘻笑停、歌樂休、躁憂寧,適用於精神亢奮、狂、躁、動、怒為特徵的狂症。《素問˙舉痛論》:「驚

必背古诗词300首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 庐lú,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9、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0、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yuān 鸯yāng 。 1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 ì翁wēng ,独钓寒江雪。 13、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4、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chán 于yú夜yè遁dùn 逃táo 。 欲yù将jiāng 轻qīng 骑j í逐zhú ,大雪满弓刀。 15、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chēng 小艇tǐng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cáng 踪zōng 迹j ì,浮fú萍píng 一道开。 16、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céng 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7、悯mǐn 农 (唐)李绅shē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8、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ù,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19、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1、江上渔者 (宋)范fàn 仲zhòng 淹yān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lú鱼yú 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3、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诗300首(全集)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关山月》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论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的相关性_谢晶日

中 华中医药 学刊 论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的相关性 谢晶日,张立宏,梁国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的相关性。意义:通过讨论当今社会患者的情志因素与脾胃疾 病的相关性,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治疗脾胃疾病。结论: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日益满足 的情况下, 出现许多精神心理疾病,负面情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脾胃疾病也随之而来。故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情志;脾胃;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12-2601-02 Discussion on Correlation between Sentiments and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XIE Jing-ri ,ZHANG Li-hong ,LIANG Guo-y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of sentiments and the diseases of spleen and stomach.Methods :It is better to guide the doctors to treat the diseases by the discussion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of senti-ments and the diseases of spleen and stomach among the patients in the society.Conclusion :With th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and the material being increasingly suffciency ,many mental diseases appear ,negative emotions affect people's lives ,leading to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So senti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eases of spleen and stomach. Key words :sentiments ;spleen and stomach ;correlation 收稿日期:2012-07-26 基金项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X200905)作者简介:谢晶日(1955-),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社会发展日益进步,医学科技突飞猛进。现如今医学模 式已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4年,布鲁姆(Blum )提出:影响人类健康有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四大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健康有重要影响。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 )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生物医 学模式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 而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是一个简化的、近似的观点。故社会环境对于人类身 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 其中就包括人类的情志因素,人的情志变化不仅是自身的外在表象,亦是由外界因素导致的。现就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陈述。1情志因素发展历程 “情志”是中医学的特有名词,是对现代心理学中情绪 的特有称谓。人类所有的情绪变化都可以称为情志活动, 情志是人们对客观外界事物现象所作出的情感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七情,是指人类的七种情志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七情学说源远流长,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完善,现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秦汉时期是中医情志学说的雏形阶段,奠定中医学理论 体系基础的 《黄帝内经》在情志医学方面有大量的论述。据考证,《皇帝内经》162篇中,从篇名到主要内容讨论到心理学有关问题的多达32篇,共计236个词条(中心词要目),并多次提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内容涉及情志致 病的达129篇之多, 占全书的72.9%[1] 。《伤寒论》开创了情志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全书398条,以心理因素作为病因之一,以异常的心身现象作为主证之一的有40条,占10%;88条涉及到心理现象,占22%;113首方剂中,以心理因素为主要病因之,一或以心身病证为主证之一的有20方, 占18%;涉及到心理问题的有34方,占30%[2] 。 隋唐时期是情志学说的初步形成阶段。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全书共50卷,记载证候1739个,其中 涉及到心理证候达106个[3] 。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情志学说走向成熟的阶段。南宋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确提出了“七情”的概念,突出强调了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使中医 的“七情学说”达到了成熟[4] 。金元四大家不仅把中医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充实了情志学说。刘完 素创立了“火热论”,认为五志过极亦能化火。李皋认为情 志不和,内伤脾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以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立论。朱震亨认为相火妄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由, 而引起相火妄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情志过极。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古籍的整理研究,对前代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使中医学体系渐 趋完善[5]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会通类》中专设 “情志病”一节。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对情志因素导致外科 疾病的机理做了全面论述。李诞在 《医学入门》中重点对七情脉理及暴喜,暴怒,积忧,过思等情志进行了发挥。清代叶 天士密切结合临床诊治辨析阐发 “七情致病”之理。近现代在实验研究中,常常会根据情志因素导致疾病的 理论建立动物模型, 如“怒伤肝”小鼠模型,如今七情学说得到了普遍应用,情志因素导致疾病已被诸医家所重视,并运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1 062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得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 第一章概述 随着社会得发展速度加快及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流动及生活、工作得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拥有了更多得物质享受与更大得独立空间得同时,实际上又面临了更为陌生得社会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一旦抵挡不住丰富得物质诱惑,受到科技变革、文化背景冲击及人际冲突得影响,无法正常宣泄自我情感及表达自身诉求,极易导致神经紧张,催生心理精神障碍,中医学称之为“情志病”。临床门诊上,此类患者已越来越多,有些辗转于各大中西医院数年之久,根本得精神心理问题却被长年误诊或忽视。中医典籍不乏对于“情志病”得描述,中医内、外、妇、儿等科都非常强调情志致病作用。中医药学在治疗此类病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得优势,具体治疗上,中医药在改善患者得不良心境与情绪,缓解各种各样得躯体化症状,以及调节睡眠等方面不仅疗效突出,副作用极少,而且疗效较为持久。 一、基本概念 情志:情志就是中医学对情绪得特有称谓,也就是中医七情学说得核心概念。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与用。《说文解字》解“志”为“意”。乔明琦提出情志定义:情志就是人与高级动物共有得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得复杂反应;它具有特有得情志体验情志表情与相应得生理与行为得变化;它发生在特定得情景之中,其表达方式与个体生理、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情绪:情绪常与情感同用,与人类生命中特定得主观需要与愿望相联系,曾统称为感情。 《情绪心理学》:“情绪就是人或动物所有得一种心理形式,不同于认识活动,具有独特得主观体验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独特得生理基础(皮层下等部位得特定活动)”。具体得说,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得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得过程,如高兴时人会喜形于色、愤怒时会怒目相向。 情志病:情志有异,影响脏腑等气机与功能得正常运行,致人生病。情志致病萌芽于春秋,奠基至两汉,定型于宋金元,深化于明清时期。明名医张仲景于《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之名。古代文献中,情志异常疾病命名主要涉及“癫”“狂”“痈”“郁”“惊悸”“脏躁”“梅核气”及“百合”等,

唐诗排行榜前一百首

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经过多年研究,最近出了唐诗排行榜和宋词排行榜。王兆鹏说这些都是其多年累积的学习成果,采用诗作出现频率、诗集入选频率、被评价频率等多种参数叠加最后计算其和的方式来排位。让人惊叹是崔颢的《黄鹤楼》意外在唐诗排行榜中夺冠,而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则只排在31位。而宋词排行榜的第一名则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一直想搜集宋词排行榜前100名暂时没查到)。以下是唐诗排行榜前100名: 1黄鹤楼崔颢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凉州词(黄河远上)王之涣 4登鹳雀楼王之涣 5登岳阳楼杜甫 6登柳州城楼柳宗元 7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0蜀道难李白 11次北固山下王湾 12枫桥夜泊张继 13终南山王维 14长信秋词(奉帚平明)王昌龄 15登高杜甫 16泊秦淮杜牧 17江雪柳宗元 18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19乌衣巷刘禹锡 20滁州西涧韦应物 21夜雨寄北李商隐 22燕歌行高适 23琵琶行白居易 24观猎王维 25出塞王昌龄 26过故人庄孟浩然 27长恨歌白居易 2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29石壕吏杜甫 30早发白帝城李白 31静夜思李白 32咸阳城东楼许浑 33山居秋暝王维 34锦瑟李商隐 35寒食韩翃 36石头城刘禹锡 37鹿柴王维 3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9赤壁杜牧 4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1旅夜书怀杜甫

42马嵬李商隐 43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杜审言44蜀相杜甫 45望蓟门祖咏 46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沈佺期 47独坐敬亭山李白 4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4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50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李商隐51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岑参52春宫怨杜荀鹤 53望岳杜甫 5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55逢入京使岑参 56春望杜甫 57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58闺怨王昌龄 59终南别业王维 6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61江南春绝句杜牧 62春晓孟浩然 63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 64商山早行温庭筠 65使至塞上王维 66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67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68长安秋望赵嘏 69山行杜牧 70鸟鸣涧王维 71凉州词(葡萄美酒)王翰 72山石韩愈 73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74兵车行杜甫 75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76从军行(青海长云)王昌龄 7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78长安春望卢纶 79晚次鄂州卢纶 80野望王绩 81贾生李商隐 82终南望余雪祖咏 83将进酒李白 84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杜甫85登楼杜甫 86月夜杜甫 87北征杜甫 88过香积寺王维

浅论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多重关系

论文关键词:心身疾病;中医心理学;情志因素;心身医学论文摘要: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痰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莱种情况下可以引起痰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志病因。剖析了情志失调引发心身疾病的原因,导致心身病病发展变化的机理,以及调摄情志在治疗心身疾病中的作用,从而得出了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之间存在着多重关系的结论。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其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即使不是完全的、至少部分的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的转归以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有病理改变的一类躯体疾病,也包括由于情绪反应引起的各种症状群或生理功能障碍。众所周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心理因素成为现代医学病因的主流,心身疾病谱也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原来的生物因素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则居次要地位,过去被忽视的心理因素(包括中医的情志因素),再次唤起医学界的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在人们已经注意到情绪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志病因,综观中医的文献记载和临床观察,足以证明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方面存在着多重关系。 1 情志失调是引发心身疾病的首要因素情绪及其理论是心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理论或者实践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心理因素和各种躯体病变之间起着联系作用的是异常的精神情感。现代研究表明,内外各种因素所诱发的适度而短暂的情绪波动并不能引发疾病,即使恶性刺激引起的一过性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经过机体自我调节后也不一定伤害人体。能导致躯体病变的是超过个体生理适应能力和不胜调节的精神情感波动。中医学将这类引起心身疾病的因素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内伤。关于其致病作用,中医学主要从情绪反应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性质来把握,而这三方面因素均是相对于躯体调节能力而言的。能导致心身疾病的,是那些超过个体反应能力的情志反应,如暴怒、大悲、大喜等在短时间内波动过于激烈的情志;抑郁、失志、久悲、过忧、长时间紧张和焦虑等持续时间较久的不良心境才可以成为致病因素。王冰在注释《内经》时曾经指出:肝虽在志为怒,“甚则自伤”;肺虽在志为忧,过则损也;恐而不已,则内感于肾,故伤也;脾虽在志为思,“甚则自伤”;心亦然,“虽志为喜,甚则自伤。”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发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和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主要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并导致这些器官或组织发生功能障碍及结构改变的一组疾病。目前已经明确,由于情志失调引起的心身疾病已经达到了数量多、范围广的程度,涉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例如在现代疾病分类中,内科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外科的胆囊炎、胆石症、手术后腹部神经症;妇产科的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都与情绪因素有关。剖析这些疾病的发生,以糖尿病为例,2004年国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与血浆5-HT水平的降低以及ACTH、白介素-6、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增高明显相关,而这些指标改变又和患者的血糖异常关系密切,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询问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存在对于糖尿病来说应该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2 情志失调导致气机紊乱是心身疾病发展变化的重要机制七情内伤作为引起内伤杂病的病因之一,首先由于它能影响脏腑气机而引发或加重心身疾病。气机指气的运动,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它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作为生命特征的气化运动,通过气机升降出入体现出来。气又是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

唐诗宋词300首

必背古诗词100首 古代童谣(1) (1)一去二三里(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汉乐府(2) (28)江南(情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4)长歌行(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国(1)(85)七步诗(咏物抒情)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北朝民歌(1)(17)敕勒歌(景)敕勒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代(56) 1、李白(5)静夜思(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赠汪伦(送别/友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望庐山瀑布(山水/景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5)古朗月行(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玉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47)望天门山(山水/景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0)独坐敬亭山(山水/景色)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54)早发白帝城(山水/景色)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