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b979b8b6137ee06eff918e0.png)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记 录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签名或盖 章。
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 均应详细记录和保存。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 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 录上注明。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中使用的标准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应 记录其来源、批号、含量和使用前的处理;用 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
[检查]
含氮量:记录采用氮测定法第×法,供试品 的称量(平行试验2份),消解及蒸馏的过程, 硫酸滴定液的浓度(mol/L),样品与空白试验 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计算式与结果。
pH值(包括原料药与制剂采用pH值检查的“酸 度、碱度或酸碱度”):记录仪器型号,室温, 定位用标准缓冲液的名称,校准用标准缓冲液 的名称及其校准结果,供试溶液的制备,测定 结果。
吸收系数:记录仪器型号与狭缝宽度,供试品的称量 (平行试验2份)及其干燥失重或水分,溶剂名称与检查 结果,供试液的溶解稀释过程,测定波长(必要时应附 波长校正和空白吸收度)与吸收度值(或附仪器自动打 印记录),以及计算式与结果等。
酸值(皂化值、羟值或碘值):记录供试品的称量(除酸 值外,均应作平行试验2份),各种滴定液的名称及其 浓度(mol/L),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空白试验消耗滴 定液的毫升数,计算式与结果。
[鉴别]
薄层色谱(或纸色谱):记录室温及湿度,薄层 板所用的吸附剂(或层析纸的预处理),供试品 的预处理,供试液与对照液的配制及其点样量, 展开剂、展开距离、显色剂,色谱示意图;必 要时,计算出Rf值。
[鉴别]
气(液)相色谱:如为引用检查或含量测定项下 所得的色谱数据,记录可以简略;但应注明检 查(或含量测定)项记录的页码。
新规范检验批容量及原始记录填写要点最终
![新规范检验批容量及原始记录填写要点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c8994ba5960590c69ec376c8.png)
项目3:新规范检验批容量一览表
2017/6/10
第36页
二、新规范检验批容量一览表
检验批名称 单位 检验批划分 容量 土方工程 M2 (500㎡为一个检验批 最小抽检数量 每100 M2一个点,不少于 10个处、长度、宽度按每 20m取一点 全数检查 《建设地基基 础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同上 规范
B
检验批容量为当前施工的构件数量,具体表现是,混凝 土浇筑框架柱时检验批容量为“根”,门窗安装时检验批 容量为“樘”。(按件取数时可参照规范3.09表执行)
C
2017/6/10
第4页
采用件数抽样时按规范3.09执行
在附录B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未涵盖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由相关单位 及专家制定验收方案,采用计数抽查时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 标准》GB50300-2013表3.0.9的规定确定最小抽样数量。
项目二:检验批的容量划分原则
检验批容量划分的三种形式
检验批容量为当前施工段的主要工程量,具体表现是,混 凝土浇筑时检验批容量为m3,钢筋安装时检验批容量为 “t”。
A
检验批容量为当前施工段的施工范围,可以理解为当前施 工段的水平投影面积,具体表现是,混凝土浇筑、钢筋安 装和模板安装时检验批为“㎡”。
根据施工经验,标高不同的屋面宜划分为不同的检验批进行验收。
2017/6/10
第32页
2017/6/10
第33页
2017/6/10
第34页
项目一: (安装)检验批的划分
序号 名称 划分原则 按区域、施工段或楼层、单元划分 1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 按设计系统、设备组别划分 大中型设备单独划分 配电室单独划分
原始记录与报告书写细则[总结]
![原始记录与报告书写细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5dce1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e.png)
原始记录的书写一、基本要求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要求检验记录必须做到:原始真实,完整准确,清晰明了。
原始真实•原始真实是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也是对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原始:意味着是源头,是最直接的记载,是第一手的记录。
•真实:意味着是写真,是如实的记载,是客观的记录。
失真失实有违于真实,虚假和伪造更是违纪行为,必须严厉禁止。
完整准确•完整:以下信息可以认为足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检验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能证实所有的溯源性;•能够分辨任何异常情况;•将来有可能产生争议的信息。
完整准确•准确:主要是指:•观察到的事实作准确的描述和记录;及时完整的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检验数据准确,传输和记录无误;•文字表述或填写准确,包括使用规范的用语、术语、公式等;清晰明了•采用表格形式;•重视原始记录的清洁整齐,•对未检验项目应有标记;检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数据和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检验记录中注明。
•更改规范。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盖章,以示负责。
基本要求1、检验记录属于受控文件,采用:专用记录表格:记录不下的可附页;2、检验记录应采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中性笔)。
存档的所有资料(实验记录和复核意见等)均不能使用废纸的背面打印和书写。
3、原始记录的某些内容可以打印,但取样量、取/加溶剂量、测定温度等实际操作参数、测定值(现象)、结果和结论等应手写。
书写时应使用药典正规用语,不得使用俗语和规定外的英文缩写。
如:测定pH时标准缓冲液应按药典附录写为“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硼砂标准缓冲液”;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得写为“测紫外”;“重量差异”不得写为“片差”如有单位,每个检验数据后均应带单位,如:120℃~124℃,200nm~400nm,不得写为120~124℃,200~400nm。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8b58d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c.png)
第一百六十二条 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 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批 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 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第一百六十三条 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照相技术或其他可靠方 式记录数据资料,应当有所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记录的准确性应当经 过核对。
灰分)
渣与坩埚的恒重值,计算与结果。(限度规定为≤0.1%时,
结果符合规定,报告“小于0.1%”或“0.1%”)
项目
记录内容
重金属(或铁盐)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砷盐(或硫化物) 采用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异常毒性
小鼠的品系、体重和性别,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及其浓度,给药途 径及其剂量,静脉给药时的注射速度,即时反应,小鼠在48小时 内的死亡数,结果判断。
3 中药材:描述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 味等(附录ⅡB 药材鉴定通则)
4 中成药:描述制剂的色泽、外形,或内容物的色泽、外形,气、 味
项目 溶解度 相对密度
记录内容
天平型号、供试品的称量、溶剂及其用量、测定温度、溶 解情况。
采用的方法:比重瓶法或韦氏比重秤法比重瓶法:比重瓶类 型、天平型号、测定温度、室温、各项称量数据,计算公 式、结果。 韦式比重称法:韦式比重称型号、测定温度、室温、读取 数值(非20℃相对密度为1的比重称)
热原
饲养室及实验室温度,家兔的体重与性别,每一家兔正常体温的 测定值与计算值,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包括稀释过程和所用的溶 剂)与浓度,每1kg体重的给药剂量及每一家兔的注射量,注射后 3小时内每隔30分钟的体温测定值,计算每一家兔的升温值,结 果判断。
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原始记录内容
![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原始记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0d31e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b.png)
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原始记录内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引言部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背景了解。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的原始记录内容。
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从建筑工程质量管控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是记录工程各个节点质量验收情况的重要文件。
此记录是由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和质检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协作完成的。
在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如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安装工程等,均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原始记录内容是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的核心部分,它用于详细记录每个检验批次的相关信息,包括工序名称、材料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检验方法、检测结果、合格与否等。
这些原始记录内容对于评估工程质量的合格性和发现质量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原始记录内容,可以识别质量问题的根源,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的原始记录内容,包括内容的要求、填写要点和记录的意义等方面。
通过对原始记录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提供一种科学、规范、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编写方法,促进工程质量管理的提升和优化,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和组织安排的说明。
以下是可能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示例:文章结构:本文为关于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原始记录内容的论述。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概述了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重要性和作用。
其次,介绍了该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原始记录内容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原始记录规范
![原始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2e25c130b4e767f5acfceb0.png)
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针对分析检验记录)原始记录是出具资料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药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原始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1.1 原始记录应采用统一印制的活页记录纸、实验记录本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见附件),并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
凡用微机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剪贴于记录上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名;如系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蓝黑墨水或碳素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记录纸上。
1.2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品名、规格、批号和效期,生产单位或产地,检验目的和收检日期,以及样品的数量和封装情况等,并将样品的编号与品名记录于记录纸上。
1.3 原始检验记录,应先写明检验的依据。
凡按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或国外药典检验者,应列出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凡按送验者所附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者,应先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并将前述有关资料的影印件附于检验记录之后,或标明归档编码。
1.4 检验过程中,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系完全按照1.3检验依据中所载方法,可简略扼要叙述;但如稍有修改,则应将改变部分全部记录),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仪器名称型号和校正情况等),观察到的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鲜明标出,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详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第414页)和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辩,不得擦抹涂改;并应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
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
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
附录1-原料申报资料内审要点
![附录1-原料申报资料内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9e5e857c1cfad6195fa7ef.png)
是否制定了全部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项目、方法和限度,并提供必要的方法学验证资料
24、生产场所的地址是否具体到厂房/车间、生产线
25、试制规模批量是否符合申报要求
26、商业批量是否符合申报要求
27、生产工艺规程
28、工艺验证方案
29、□无菌原料药
工艺验证报告
13、提供详细的理化性质信息,包括: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吸湿性,溶液pH,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粒度等
14、以列表的方式列明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包括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残留溶剂和催化剂),分析杂质的来源(合成原料带入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或者是降解产生的),并提供控制限度。
附录1:原料申报资料内审要点
原料申报资料内审要点
S2.工艺研究
1、收集原研药说明书、USP、BP/EP、JP、CP,并尽可能收集原研药标准,确定开发目标(原料与制剂均需要制定QTPP),开发目标是否合理。
2、是否为粗品精制制备原料药
3、是否采用游离酸/碱经一步成盐精制制备原料药
4、Ⅰ类溶剂的使用是否是必须的
30、□其他原料药
工艺验证报告/空白的批生产记录样稿
31、申报生产的品种应同时提交关键临床试验批次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批次的对应原料药的批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中需明确生产厂房/车间和生产线。
32、无菌保证条件
□无菌生产工艺
□其他
33、无菌生产工艺验证资料
34、车间TSB模拟灌装试验方案
35、车间TSB模拟灌装试验报告
S3.特性鉴定
1、是否与对照品进行了结构确证对比研究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44fee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b.png)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原始记录是指对一些事件、活动或者实验等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的过程。
填写原始记录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读性,使得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能够基于可靠的数据进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始记录填写规定:1.标题:每份原始记录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题,简洁明了地描述记录的内容。
2.日期和时间:记录开始时,需要准确记录下日期和时间。
如果记录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需按实际情况记录时间的变更。
3.记录者:填写原始记录的人员应在每份记录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签名,以便进行责任追溯和沟通交流。
4.内容描述:对于所要记录的事件、活动或实验等,需要进行详细的描述。
包括过程、步骤、操作、观察结果、数据等等。
5.观察和测量:对于观察或者测量到的数据和结果,需要详细记载下来。
包括数值、单位、测量仪器等信息。
同时,也需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特点。
6.材料和设备:如果在记录过程中使用到了特定的材料或设备,需要清楚地列出名称、型号、供应商等相关信息。
这对于后续的再现性和参考是十分重要的。
7.环境条件:对于可能影响结果和数据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需要尽可能进行记录和描述。
8.异常和问题:在实际记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异常或者问题。
需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解释和分析。
9.备注和签名:在每份原始记录的最后,可以写下一些额外的备注和评价。
同时,在该份记录完结时,需要有记录者的签名和日期。
10.纸质或电子: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或工作环境,原始记录可以选择纸质或电子形式进行保存。
无论使用何种形式,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可读性和完整性。
总之,填写原始记录的规定可以帮助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保留记录者的观察和思考过程,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每个实验室或工作环境都可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检验原始记录填写
![检验原始记录填写](https://img.taocdn.com/s3/m/a49761a20975f46527d3e155.png)
1.性状:应根据检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如实描述药品
的外观,不可照抄标准上的规定。如标准规定其外
观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可依
观察结果记录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标准中的臭
味和引湿性(或风化性)等,一般可不予记录,但遇
异常时,应详细描述。
1.1溶解度:应详细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溶剂及其用
量、温度和溶解时的情况等。
效数字取舍和结论。
.
10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检验项目的记录:先写明检验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应规范,不得采用习语。可依实验的先后依次记录 各检验项目,最后应对该项目的检验结果给予明确 的结论。除满足上述要求外,所有检验项目的记录 内容,实验人员应如实填写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和数 据。
.
11
1.2检验项目的记录
规程中所载的检验方法检验,并全部记录),如有特殊要求的
检验,根据要求记录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压力等),观察
到的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
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以便后期作为
参考和查阅的依据)。
.
7
1.1基本要求
5.2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和 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传抄。如 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 抹涂改,并应在修订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检验或试验结 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 废弃的数据和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 始记录上注明。
.
4
1.1基本要求
3.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所用仪器型号、仪器编 号,所用试液、试剂的名称、批号。且不得空页 或空项,空页、空项不需填写时用横线划掉。检 验中使用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应记录其来源、批 号和使用前的处理;用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 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和干燥失重(或水分)。
gb50303-2023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gb50303-2023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52d1dc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2.png)
gb50303-2023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文档旨在介绍《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性。
#g-2023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文档旨在介绍《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性。
#g-2023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概述《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对记录内容、格式和保存要求的规定。
根据《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的规定,检查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查日期和时间:记录进行检查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检查人员:记录进行检查的人员姓名或工号。
检查内容:详细描述所检查的项目、部位或工序。
检查结果:记录所检查项目的合格或不合格情况。
备注:记录其他需要额外说明的事项。
记录的格式要求如下:页面要整洁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应使用规范的文档编制格式,如字体、字号、行距等。
检查记录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进行编写,使信息流畅且条理清晰。
使用简洁、明确的表述,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
对于记录的保存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存记录,确保记录的可追溯和完整性。
根据项目需要,可以选择电子或纸质形式保存记录。
若采用电子形式保存记录,应采取措施保护记录的安全和可读性。
长期保存的记录应妥善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或销毁。
根据以上记录要求,编写《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可以提高检查过程的规范性、可靠性和便捷性。
确保你已经阅读并理解了《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获取所需要填写的表格。
确保表格的版本与《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一致。
在表格的适当位置填写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填表日期等基本信息。
根据实际情况,在表格的每一项中填入对应的内容。
确保填写的内容准确、完整、清晰。
如有需要,在表格的备注栏中提供额外的信息或说明。
在填写过程中,务必遵守《GB-2023 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的规定,并确保填写的内容真实、准确。
报告的附录编写与使用方法
![报告的附录编写与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89f4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6.png)
报告的附录编写与使用方法报告的附录编写与使用方法一、什么是报告的附录二、为什么要编写附录三、附录应包含哪些内容四、附录的编写方法五、附录的使用方法六、提高附录的质量一、什么是报告的附录报告的附录是指在正文之后补充的相关资料,用于进一步说明、细化和证实正文的内容。
它可以包括统计数据、原始数据、问卷调查结果、图表、图纸、重要参考文献、调查原始记录等内容。
附录通常以字母或数字编号,附在正文之后,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为什么要编写附录编写附录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报告的内容,提供更详尽、具体的信息。
附录中的数据、图表和原始记录能够支持正文的观点或结论,并且能够方便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同时,编写附录也有助于保持报告的整体结构和逻辑性。
三、附录应包含哪些内容附录的内容应根据具体报告的需要进行选择和编写,常见的附录内容包括:1. 统计数据和原始数据:如果报告中有大量的统计数据或原始数据,可以将其放在附录中进行展示,以免过多干扰正文的阅读。
2. 问卷调查结果:如果报告涉及问卷调查,附录中可以包括调查问卷的完整内容、调查题目的回收结果以及调查数据的分析。
3. 图表和图纸:报告中的图表和图纸可能会占据大量篇幅,为了减少正文的冗长,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图表和图纸放在附录中附图,并在正文中进行简要说明。
4. 重要参考文献:如果报告的参考文献较为庞大,可以将其中一部分较为重要的文献放在附录中。
5. 调查原始记录:如果报告是基于一次实地调查或观察的结果,附录中可以包括调查原始记录,以便读者深入了解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6. 其他补充材料: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附录中附加其他相关材料,如访谈记录、合同文件、公司财务报表等。
四、附录的编写方法编写附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编号和排序:附录中的内容应按照顺序编号,并与正文相呼应。
例如,如果在正文中提到了附录A的内容,那么附录中的第一项应为A.1,第二项应为A.2,以此类推。
GB50618-201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GB50618-201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5db657901f69e31433294e0.png)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讲座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李惠强李惠强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李惠强李惠强建设工程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培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973973973号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 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618-2011,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3、3.0.4、3.0.10、3.0.13、4.1.1、4.2.1、4.4.10、5.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前言自2008年9月开始,《规范》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有关方面的建议,并保持与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结构检测、鉴定标准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历时2年多完成了《规范》编制。
目录1 总则;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检测机构能力;4.1 检测人员;4.2 检测设备;4.3 检测场所;4.4 检测管理。
5 检测程序; 5.1 检测委托;5.2 取样送检;5.3 检测准备;5.4 检测操作;5.5 检测报告;5.6 检测数据的积累利用。
6 检测档案附录A 检测项目、检测设备及技术人员配备表;附录B 检测机构技术能力、基本岗位及职责;附录C 常用检测设备管理分类;附录D 检测合同的主要内容;附录E 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1 总总 则则1l·0·l 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活动,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规范。
l·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关建筑材料、工程实体质量检测活动的技术管理。
原始记录规范
![原始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b44a6e1964bcf84b8d57b07.png)
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针对分析检验记录)原始记录是出具资料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药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原始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1。
1 原始记录应采用统一印制的活页记录纸、实验记录本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见附件),并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
凡用微机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剪贴于记录上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名;如系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蓝黑墨水或碳素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记录纸上。
1。
2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品名、规格、批号和效期,生产单位或产地,检验目的和收检日期,以及样品的数量和封装情况等,并将样品的编号与品名记录于记录纸上。
1.3 原始检验记录,应先写明检验的依据.凡按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或国外药典检验者,应列出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凡按送验者所附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者,应先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并将前述有关资料的影印件附于检验记录之后,或标明归档编码。
1.4 检验过程中,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系完全按照1.3检验依据中所载方法,可简略扼要叙述;但如稍有修改,则应将改变部分全部记录),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仪器名称型号和校正情况等),观察到的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鲜明标出,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详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第414页)和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辩,不得擦抹涂改;并应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
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
胶囊检验原始记录
![胶囊检验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83fc448b307e87101f69629.png)
胶囊检验原始记录【性状】本品呈圆筒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的空囊。
囊体应光洁、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
本品为胶囊。
( ) 【松紧度】取本品10粒,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拨开,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逐粒在1m的高度处直降厚度为2cm的木板上,。
( ) 【崩解时限】取本品6粒,装满滑石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XA)胶囊剂项下的方法检查,各粒均在分钟全部溶化或崩解。
(37℃±1℃)( ) 【干燥失重】先将称量瓶两次烘干至恒重,取本品1.0g,将帽、体分开,在105o C烘箱中干燥6小时,减湿重量12.5%~17.5%。
W0+W―W1干燥失重= ×100%W空瓶恒重W0(1)(2)样重W(瓶+样)W1干燥失重(%)( )【黏度】取本品4.50g,置已称定重量的100ml烧杯中,加温水20ml,置60℃水浴中搅拌,使溶化,取出烧杯,擦干外壁,加水使胶液总重量达到下列计算式的重量(含干燥品15.0%),将胶液搅匀后倒入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置40℃±0.1℃水浴中,约10分钟后,移至平氏黏度计内,照黏度测定法(附录VIG第一法,毛细管内径为2.0mm),于40℃±0.1℃水浴中测定。
称量值(1 —干燥失重)×4.5 ×100胶液总重量(g)=15.0秒表计时为(秒):(1)t(s)平均值(2)(3)运动黏度为(mm2/s):N=Kt= mm2/s(不得低于60 mm2/s)( )结论:《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检验,结果:。
检验人:复检人:。
研发实验原始记录管理
![研发实验原始记录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60327458fafab069dc029d.png)
1 目的建立研发实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以保证试验规范、记录完整、结果准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研发实验所有相关原始记录及辅助记录。
3 职责及责任者3.1 研发人员负责按此程序执行。
3.2 质量部经理负责对此程序的执行进行监督。
4 定义不适用5 程序内容5.1实验记录的书写基本要求5.1.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5.1.2实验记录本封面应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试验人员、记录编号、记录本使用起止日期;实验记录本(空白记录)中应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日期、温湿度、实验者、审核者等。
5.1.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记录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5.1.4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
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中性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1.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署修改人姓名/日期,不得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
空白处可标记“N/A”或斜线划掉。
5.1.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和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粘贴的部分须骑缝签名,成为永久记录。
5.1.7实验记录本为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
应在项目完成后将全部实验记录和其他资料妥善保管和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5.2试制试验记录的填写5.2.1实验记录规范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实验名称、实验条件、实验日期及批号、实验目的、研究内容、试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操作者签名。
5.2.2实验名称:要求写明本实验的全名,并标明规格以及试制情况,如小试、中试等。
5.2.3实验条件:实验操作的环境情况,温度、湿度都要如实填写。
关于统一测量原始记录簿格式的通知
![关于统一测量原始记录簿格式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3cb4016a8114431b90dd8d1.png)
关于统一测量原始记录簿格式的通知各子(分)公司、各工程指挥部(项目经理部):工程测量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现局属各子(分)公司及项目经理部测量记录簿形式多样且不规范,为了统一局内测量记录簿格式,规范测量原始记录,坚持测量复核制,提高全局整体测量水平,特对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做如下统一规定,请遵照执行。
1、原始观测记录簿手工测量记录簿主要用于现场施工放样及临时增加控制点,采用局统一的记录格式(详见附录1、2、3),水准仪簿、经纬仪簿、全站仪簿(统一采用A5纸)应按工程项目分册记录。
印刷时字体、字的大小及表格大小按附录执行,但删除“附录、封面、首页及中末页”字样。
2、原始观测记录表手工测量记录表主要用于施工复测及主要构筑物控制测量,采用局统一的记录格式(详见附录4、5、6),全站仪测量记录表、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GPS外业观测记录表统一采用A4纸。
打印时字体、字的大小及表格大小按附录执行,但删除“附录”字样。
为便于保存,观测记录表应按项目分类,装订成册。
3、原始观测记录3.1要求测量记录有专用记录本并用铅笔记录,记录项目应完善齐全(项目名称、日期、天气、地点、人员、仪器编号等),每次记录应签字齐全;采用非手工记录的,测量后要将有关数据打印输出,留存备查。
原始观测记录(包括各种放样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严禁涂改和事后补记、补绘。
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
3.2手工采集的各种原始记录,必须进行复核以确保原始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各种原始观测数据未经复核不得用于下一步测量和计算工作。
抄录已知数据必须核对,不同的计算人应分别独立查阅抄录,并互相核实。
3.3电子记录内业计算前必须检查原始观测值文件中各项参数是否正确,主要包括仪器加乘常数、气象改正系数、归算高程面、各项观测限差等。
电子记录在完成测量任务后应及时备份保存。
4、本通知中规定自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模板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77c5f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3.png)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模板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管理,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的各类原始记录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会议纪要、工作报告、文件存档等。
三、职责与义务1.每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负责确保本部门的原始记录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2.职能部门的员工应按照本制度和具体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记录和保存相关的原始记录,并及时提交给上级负责人或相关部门。
3.上级负责人应对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进行审查和核实,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4.企业相关部门(如保密部门、法务部门等)应根据需要对原始记录进行保密和审查,并及时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四、管理标准1.记录准确性: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应真实、准确地反映相关工作的进展、结果和情况,不得篡改、误导或隐瞒重要信息。
2.记录完整性: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应包括必要的信息和文件,不得遗漏重要的记录内容,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及时修订或更新。
3.记录规范性: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规范进行编写,确保易读性和一致性,并包括必要的签名、日期和其他标识。
4.记录保管: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备份和防止丢失、损毁或篡改。
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进行合理确定。
5.记录追溯: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应具备可追溯的特点,即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查找和取回相关的原始记录,以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五、考核标准1.准确性考核:按照一定的频率,上级负责人对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进行抽查,核实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
2.完整性考核:上级负责人对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进行定期全面检查,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3.规范性考核:根据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上级负责人对职能部门的原始记录进行评审,评估记录的规范性和易读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89df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9.png)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范文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保证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第二章原始记录管理的范围第二条本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各类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管理。
第三章原始记录的定义与分类第三条原始记录是指科研活动中直接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各类文档和数据,并包括与这些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组图、采购清单等材料。
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实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申购单据和质量控制记录等。
第四章原始记录的要求与规范第四条原始记录的编写应尽可能真实、准确、可读,并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
第五章原始记录的保存第五条实验室原始记录应当按照规定保存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管理,以便对科研活动进行溯源和复查。
第六章原始记录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第六条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对所负责的实验室原始记录负有保存和管理的责任,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七章原始记录管理的程序与要求第七条原始记录管理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记录的真实、准确和可读性。
第八章原始记录管理的流程第八条原始记录管理的各个环节应当明确责任人,保证事务的顺利进行。
第九章原始记录管理的审核与验证第九条原始记录管理的质量应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需定期进行审核和验证。
第十章原始记录管理的违规与处罚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以确保制度的执行。
第十一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实验室管理部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保证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第二章原始记录管理的范围第二条本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各类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管理。
第三章原始记录的定义与分类第三条原始记录是指科研活动中直接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各类文档和数据,并包括与这些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组图、采购清单等材料。
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实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申购单据和质量控制记录等。
公司试验室原始记录及样品保存制度实用模板
![公司试验室原始记录及样品保存制度实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ac1fda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b.png)
试验室原始记录及样品保存制度1,目的本要素规范了原始记录的要求、试验报告的统一编号及样品保存期限等作了明确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理化试验室。
3,职责试验室负责按本规定执行。
4,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的管理4.1 原材料测试原始记录,按测试项目必须认真、如实地填写,不得有半点虚假;字迹清楚,不能随意涂改,确需更改的,应采用划改方式,并签上更改人姓名及更改日期。
4.2各专业原始记录由各专业保存,每年年底全面整理和清理一次。
4.3民品材料复验试验报告编号见图7,如2018年6月、顺序号为1时应写成“M201806001”。
4.4凡试验性的试验报告编号,在民品编号前加“S”,写成:“SM201806001”。
4.5各专业的试验报告样品见附录As。
5.试验报告存档和试样保存5.1理化试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应在理化室保存,保存期为三年,超期后按规定整理存档。
5.2关于汽车零部件安全测试报告及试样(金相试样、断口试片)在理化室长期保存, (保存期为十五年)。
5.3金相低倍试片,保存期为一年。
5.4机械性能试样和锻件试样,保存期为一年。
5.5非金属试样及其它试样保存期为一年。
如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按规定和要求执行。
5.6需要保存的样品编号应以检验报告相一致。
非金属材料报告单防锈试验报告单委托单位零件名称报告编号技术条件试验项目试验结果结论负责人:审核;试验人: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20 年月日高温珐琅涂层试验报告单一O0厂理化试验室非金属材料试验报告单负责人审核报告人。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1)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1)](https://img.taocdn.com/s3/m/ce621bc16529647d272852b0.png)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定药品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规范检验记录是保证再现实验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实现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保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标准正确,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1.1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进行核对。
注意检品与检品卡的内容是否相符,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检验项目、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收检日期、检品数量和包装情况等,并将相关内容记录于检验原始记录纸上。
1.2 检验原始记录应记录在检验原始记录纸上,用统一的文件编号,采用活页记录纸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检验过程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或用蓝黑色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书写,试验数据如取样量、溶剂用量等应用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书写,各检验项目的记录格式参照各检验科室原始记录模板书写,内容应包括所有与检验有关的信息。
凡用仪器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注明检品编号、文件编号、检验项目(包括图谱的具体试验名称和数据归属),并有检验者、校对者签名,需要引用的数据要在相关数据前打勾。
仅有数据(如不溶性微粒)的打印纸附于检验原始记录后,或粘贴于原始记录的适宜处,并加盖检验者骑缝章或骑缝签字。
如用热敏纸打印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原始记录纸上。
1.3 检验依据按国家(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等成册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按单篇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标准复印件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按委托人提供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有关资料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注册检验资料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原始记录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实验原始记录应该能反映实验中最真实最原始的情况。
原始记录的准确真实性程度直接关系到检验报告的质量,为此检验人员要获得正确的检验报告必须做到认真记录仪器设备、试剂药品等的使用情况、检验环境情况、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
准确读取和正确记录有效数字,记录时应依所使用仪器精度而定,不能随意增减位数,要反应实际情况。
有效数字要进行正确的修约和运算。
准确的原始记录是检验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检验复查的可靠依据,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一定要包括该份样品检验过程的原始记录。
(一)原始记录基本内容
1.与检测有关的全部数据和现象,以及记录数据和现象的一切资料,如表格、图、简图、照片、磁盘等。
2.唯一的识别标记。
3.编页号。
4.检测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检测条件
5.检测依据。
6.检测环境要求。
7.环境设施与实际条件。
8.检测用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分辨率、编号。
9.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收样日期。
10.样品状况描述。
11.检测时间。
12.样品、试样的制备、检测条件
13.检测结果的测定值、计量单位、检测次数。
14.计算公式、计算结果、最终检测值。
15.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字及日期。
(二)原始记录内容要求
1.记录内容应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可溯源性。
2.记录之间应具有唯一识别性。
3.标准、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计量、术语、符号具有正确性、完整性。
4.测量位置、次数符合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5.数据处理(计量单位、计算、有效数字位数、有效数字修约)具有正确性、准确性。
6.记录内容和格式及其填写应完整、正确,表达准确、规范。
7.原始记录材料具有可保存性、满足检测的复现性要求。
8.原始记录表格应满足检测部门的检测需要,依据相应的检测标准制定,由部门技术/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三)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1.每项检测都应按照产品标准(检验细则)选用相应的原始记录格式文件,保证原始记录符合产品标准(检验细则)规定,并满足复现性要求和质量统计与分析要求。
2.每个产品的检测项目必须记录在相应的原始记录上,不得将不同产品的同一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填写在一份原始记录上,保证原始记录对检测样品的唯一识别性。
3. 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不得使用铅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
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必须用中文加以注释;属外文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全名称。
4. 原始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不准重新抄写,不得刮削、贴补,必须保持其原始属性,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
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双杠划改,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或盖章,注明修改时间。
5.原始记录填写记录字迹应清晰、端正、易于识别、不易产生误解,页面应保持整齐洁净。
6.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等应按顺序粘贴在记录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实验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磁盘文件等特殊记录应储存在统一的存储设备里,编号后另行保存。
7.对环境条件敏感的实验,应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实验的微气候(如光照、通风、洁净度、温度及湿度等)。
8.实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象的处理,产生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9.实验记录中应记录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每次实验结束后,应由记录人签名,另一人复核,实验室负责人或上一级主管审核。
(四)原始记录的保存要求
1.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2.原始实验记录本必须按归档要求整理归档,实验者个人不得带走。
3.各种原始资料应仔细保存,容易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