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画》。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画》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2 生词和短语:山水、花鸟、蓝天、白云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画》。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2 教学难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对课文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山水、花鸟等景色图片。

使用挂图、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词和短语。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色,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和欣赏。

5.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5.3 生词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和记忆生词。

5.4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5.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词或短语,用肢体语言展示其含义。

5.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词和短语的运用。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2 评估方法: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优秀6篇)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生字卡片、挂图、录音教学过程: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同上2、学会七个生字3、能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b、学生动脑筋猜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一)讲读第一、二行(二)讲读第三、四行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

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七、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3、形近字比较,组词远()近()京()声()运()听()惊()色()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范读-指读-引读-齐读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三、作业指导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2、默写课文/有色,近听/水/无声。

课文(二)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二)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二)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简单了解画的含义和作用。

2.能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地描述画。

3.能借助画的故事情节简单架设情节。

教学准备
1.课文《画》
2.与画有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3.经典绘画作品的图片资料和解析。

4.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小道具、角色扮演服饰。

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场景:我带领学生在一个画廊里看了很多美丽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到画作的美丽和神奇。

2.导入情境:让学生看一些与画有关的图片物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去发现画的奥秘。

学习
1.提问:老师提出“画”这个词,让学生联想到自己见过的画,以及画的作用等。

2.学习课文《画》,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画”的含义。

3.小组讨论:尝试描述自己见到的画和画中的内容表现。

4.创造情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想象一幅自己的画,构建情节和主题,并在小组内简单汇报。

拓展
1.赏析经典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等,并讲解作者、画作内涵等。

2.创造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小画作,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激发学生对画的创作热情。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画”的含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了画作的美丽与神秘,并且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共情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王维诗《画》教学设计精选2篇

一年级上册王维诗《画》教学设计精选2篇

一年级上册王维诗《画》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会写四个生字。

2.背诵课文,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一些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1.看图说话能力培养,要说完整、连贯通顺的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教师出示课本59页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画。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大家见过这幅图吗?这是什么物品?(2)大家睁大你的眼睛,看看画中有什么?(山、水、花、鸟)(3)这是哪个季节的画?(春天)你怎么看出来的?(有桃花)(4)从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

如果存在一定困难,可以同桌研究,共同寻找答案。

2、识字教学部分: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读音。

简单欣赏图画的美。

(1)学生试着读文,在文中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

(2)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3)学习偏旁“辶、忄”,识字:远、近、还。

(共11个字先识字3个)这一课中,带有“辶”的生字还有哪些?(远、近、还)识字“远近”:老师站在一个学生的跟前说:“这位同学离老师很?,后面同学离老师很?告诉学生这是一组反义词(意思相反)。

再找一找其它意思相反的字。

(有、无,去、来)(4)认识“忄”——竖心旁,识字:惊、听(共11个字,识字共5个)带有“忄”的生字有什么?惊你怎么记住它?忄+京=惊(加一加的方法)还有哪个字也用加一加的方法?听=口+斤(5)换一换,识字:无、来(共11个字,识字共7个)天与无的区别,米与来的区别(多一笔),让学生去发现。

(6)笔顺识字:识字:人(共11个字,识字共8个)人最简单,一撇一捺,写人容易做人难。

(7)编字谜:识字:春(共11个字,识字共9个)观察字形,可以编成三人一日去春游。

(8)对其余三个字的识字,让学生自己说。

识字:声、色(共11个字,识字共11个)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原文画(高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

(谜底是“画”字)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谜底还是“画”)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画》是人教社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绽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绽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丽,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相识11个生字。

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

相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材说明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

整幅画面给人以山水相衬、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绽开描述。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读读这首诗,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充溢勃勃朝气和浓浓春意的画面。

教学的重点是练习朗读,认字。

教学的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打算1、带领学生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去巡游,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打算一幅山水画。

(二)认字、写字1、认字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利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留意简单读错的字音,如“色”的声母是平舌音,“声”“春”的声母是翘舌音,“近”“春”“人”的韵母是前鼻音,“听”“声”“惊”的韵母是后鼻音。

假如有的学生读错,就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正音。

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可能已相识了一些汉字,老师应尽量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如“元”加上“辶”是“远”,“斤”加上“辶”是“近”,“不”加上“辶”是“还”。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导语】《画》是⼀⾸五⾔谜语诗。

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本课配有⼀幅精美的⼭⽔画,画上有⼭、有⽔、有花、有鸟,鸟语花⾹、⼭⽔相衬,给⼈以⽆限的美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培养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乐的磁带。

2、学⽣课前⾃制的⽣字卡⽚,⽔彩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课时 切⼊举偶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家猜⼀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师也出个谜语⼤家猜⼀猜好吗?远看⼭有⾊,近听⽔⽆声。

春去花还在,⼈来鸟不惊。

(学⽣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画》。

(板书课题) (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的特点,利⽤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下⼦抓住了孩⼦的⼼,激发了孩⼦们学习课⽂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 2、(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幅⼭⽔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按⼀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幅画引出课题,让学⽣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 对话平台 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学⽣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整体感知课⽂,体会⼤⾃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 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字宝宝这⼀关,你们有没有信⼼? 2、出⽰本课⽣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识字的信⼼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的学⽣及时⿎励。

) 3、⾃读课⽂,边读边⽤⾃⼰喜欢的符号画出⽣字表中的⽣字,借肋拼⾳多读⼏遍。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案《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生:小朋友都好聪明,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1.教师给学生呈现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⑴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⑵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⑶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

导读方法如下:“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2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事物的形状和颜色,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能力;
24.组织画画比赛或展览,增强学生参与和自信心。
17.教师示范使用直线和曲线的组合来画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如小鸟或小狗。
18.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用直线和曲线的组合画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并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评价是否画得正确。
19.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再次示范,直到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线条表示出常见物体的外形。
第五步:拓展练习
20.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学到的画法画一幅校园景象,或是他们喜欢的事物。
21.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直线和曲线的画法,能够用这些线条来表示简单物体的外形。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了对物体外形和颜色的观察能力。通过画画,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延伸
22.鼓励学生多画多练,提高他们的画画技巧;
13.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再次示范,直到学生掌握直线的画法。
第三步:曲线的画法
14.教师示范如何画一条曲线,引导学生观察示范并模仿。
15.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画一条曲线,并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评价是否画得正确。
16.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再次示范,直到学生掌握曲线的画法。
第四步:表示简单物体的组合画法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几个简单的线条表示常见的物体;
2.学生能够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对物体外形和颜色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4.直线的画法;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的特点和作用;(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画,并说明理由。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画的特点和作用;(2)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2. 难点。

(1)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画,并说明理由。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些著名画作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画作的感受和理解。

2. 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画》,让学生跟读;(2)教师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画的特点和作用。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喜欢的画,并说明理由。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4. 课堂展示。

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5. 情感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自由绘画,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画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情感体验活动,学生得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_3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_3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1教学目标: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与课文相关的四季美景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最会猜,请听好:“云儿见它忙让路,花儿见它点点头,小树见它招招手,小草见它弯弯腰。

”它是什么?(风)风娃娃可真了不起了,它是一位画家,能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

今天,他办了一个画展,邀请我们去参观欣赏呢,你们想去看看吗?(想)那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娃娃的画展中欣赏欣赏吧!(课件出示:一年四季的美景图)2、你在风娃娃的画展中欣赏到了什么?3、一个小朋友在欣赏了风娃娃的画展后,被风娃娃的画迷住了,情不自禁用优美的语言把风娃娃的画描绘了出来。

孩子们想不想读一下?(想)告诉你们,其实这篇__就收在我们的语文书中。

(板书课题:3、风是一位画家)学生齐读课题。

4、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风画了哪些画?为什么说风是一位画家?)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们想知道的内容好多都在课文里写着呢!在读课文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我们来做游戏:丰收的季节。

3、生字宝宝带上他的好朋友,咱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全班齐读。

)4、认熟了生字宝宝,你能读通顺课文吗?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掉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

)5、比一比哪组同学课文读得最熟。

(分组赛读,一组读一段。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以读带讲,学习第四段。

(1)风娃娃,最爱画画,一年四季画个不停,画出的画可美啦,这次它托老师为大家送来了一幅名为《美丽四季》的画卷。

不过这次风娃娃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看完画卷后回答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只有细心观察的孩子才能找到答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3篇

【导语】《画》本课有⼀幅经过装裱的⼭⽔画和⼀⾸五⾔谜语诗。

画上有⼭、⽔、花、鸟,给⼈以鸟语花⾹、⼭⽔相衬的美感。

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图⽂对应,能使学⽣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机勃勃的景象,从⽽受到美的熏陶。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画》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画》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字,3个部⾸,理解⽂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的话说出诗句的⼤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背诵课⽂。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字和部⾸。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字卡⽚、挂图。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课时 ⼀、联系⽣活导⼊新课。

1、谈话导⼊。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幅图,看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红笔板书:⼭、⽔、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常⽣活中看到过的“⼭、⽔、花、鸟”的情景,要求学⽣回答下⾯的问题。

(1)想⼀想,如果从远处看⼭,⼭上的景⾊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看不清) (2)如果⽔从⼭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有哗哗的流⽔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来到鸟的前⾯,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 ⼩结:我们⽇常⽣活中看到的⼭、⽔、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花、鸟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画上的⼭、⽔、花、鸟的呢?请跟⽼师来看看。

⼆、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有没有颜⾊?要求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

(板书:远看有⾊。

) 2、请⼀位⼥同学来到画的前⾯听⼀下“⽔”有没有声⾳?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板书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板书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实录板书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实录板书【教学目标】1、学生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

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

(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

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

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

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

“无”就是没有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朗读《画》,理解故事大意。

2.能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语音语调。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画的内容和作品中的人物。

4.能够感受到绘画的美和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对画作的描述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课文分析及其图片。

3.水彩笔、彩色铅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新知识1.朗读课文《画》请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意义。

3.图片欣赏展示课文中提到的画作图片,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并描述其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拓展活动1.课文内容表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会故事情节。

2.绘画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绘制一幅画作,可以是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或自己的创意主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画》。

2.完成绘画作业,描述自己的作品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画》展开,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画作,展开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感知和体验绘画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与绘画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绘画艺术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关于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讲解;2.认识并掌握画笔的使用方法;3.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4.感受画画的乐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画笔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画笔的握法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控制画笔的力度和方向。

教学过程:1.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画笔,并介绍各种画笔的用途和特点;2.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地握笔和使用画笔;3.小组内练习画线条,认真观察画笔在纸上的行迹,感受画笔的力度和方向的变化;4.教师带领学生在纸上进行几组跟随练习,一边观察学生使用画笔的情况,一边及时给予指导。

2. 画的分类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画。

教学难点:将画的分类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教学过程:1.给学生展示一些知名的画家的作品,再引导学生从画里找出画的类型,例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还有让学生自己猜猜的抽象画等;2.教师将不同种类的画在黑板、白板或PPT上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讲解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通过观察图片、听取讲解以及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对不同种类的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 画画小技巧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基本的画画小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并讲述重要的画画小技巧。

教学过程:1.向学生介绍在画画时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例如要注意线条的描绘、要懂得化色彩等;2.分别就线条的描绘、色彩化、物体的构造等方面讲解一些基本的小技巧,并示范操作;3.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述的小技巧进行实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教学考核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把他们的作品在黑板或白板或PPT上展示,由学生进行评价,以及互相评价,评价中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进而加深对画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教学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应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

有一些男生在使用画笔时比较粗犷,这时候要及时指出问题并进行纠正。

另外,建议采用示范加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使课程更加活跃。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描绘、想象,培养学生对画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2.学生能用简单的线条、色彩和形状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美”,并将其表达出来。

3.通过画的教学,让学生练习手部协调能力、肌肉灵敏度和思维创造力。

2. 教学准备1.教学PPT2.画图纸、彩色笔、颜料、水杯、刷子等绘画工具。

3.学生绘画作品课件。

4.事先准备好展现各种不同风格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包括水粉画、油画、素描、动漫画等。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1.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画”的概念和其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画像、动物画、房屋画等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画。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风格的画,了解不同画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2 学习课文1.请学生一起读课文:《蜗牛爬行》,并带领学生描述其中的画作风格、颜色、形态等。

2.顺着文章引导学生思考画所表达的意志,特别是要通过“写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画所表达的情感。

3.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写意”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答案有:轻重笔法、画家的心情、画家作品的风格等。

3.3 指导学生绘画1.老师示范:画出一只翻滚的蜗牛。

2.朗读描写蜗牛翻滚的课文,带领学生想象蜗牛翻滚的过程、思考线条的运用等。

3.引导学生用颜料和刷子画出虚线、实线和渐变效果。

2.通过观察、模仿、练习三个环节,让学生从颜色、线条等方面反复运用,直到画出满意的作品。

3.4 模仿他人风格1.播放几幅画作品,如毕加索、梵高、大卫·赫克托等大师的画作。

2.让学生查看各种不同的画家的风格,了解画家的色彩、手法和感性表达等。

3.带领学生模仿其中的一个画家的风格来创作一个作品。

4.完成的作品展示和评价。

3.5 课后作业1.以课上所学的“描绘”的方式,尝试画出自己眼中的一件美好事物,如自己心中的动物、家庭等。

2.收集自己周围的美的元素,如记日记一样,追求美的细节,在画本上记录下来。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8篇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语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2.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入,出示课题1.猜谜语:看着是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

一举一动都像我,我走哪里它跟着。

(谜底:影子)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2.(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

“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1.导学:有一个人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21·世纪*教育网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1)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2)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

这样就会越读越流利。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词语。

(1)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2)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3)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5.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黑: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黑”,就像一只小黑猫,睁着两只眼睛,四条腿并拢蹲在那里。

组词:黑色、黑夜。

“黑”是“白”的反义词。

“前”和“后”也是反义词,“左”和“右”也是一对反义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一册《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画》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以及通过绘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画》。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画的基本要素。

3.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画》,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2. 诗歌阅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画的基本要素。

4.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拼写,并运用到句子中。

5.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自由发挥,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6.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诗歌《画》的、作者、主要内容以及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诗歌《画》的内容。

2. 请学生用彩笔和画纸,根据诗歌的内容,创作一幅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画》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良好,生字词的掌握也较为扎实。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丰富多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小诗,并配上插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诗歌《画》的阅读与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阅读和理解诗歌《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画》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古诗。

课文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花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二、学情分析
《画》是本期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大概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

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图文对照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课文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诗意。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出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呀?(学生出谜语猜一猜)师:老师也有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
两个兄弟一样高,一日三餐都用到。

和和气气团结好,帮助主人吃得饱。

(学生猜谜语)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猜谜语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课文主题相符合的学习氛围。


2、出示挂图。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学生说一说图画上都画了什么。


师:想听听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吗?
二、师配乐朗读。

学生在老师有感情的配乐朗读中,激发了读文的兴趣。

然后老师趁热打铁问:“你们也想读吗?要想读的好,就要先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老师配乐朗读中,学生已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这为下面的学习做下了铺垫的作用。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试着读文,在文中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

2、检查学习情况。

师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一年级识字教学应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应将学生熟言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该怎样记住这个字。

如“远”、“近”这时老师站在一个学生的跟前说:“这位同学离老师很近,后面的那位同学离老师很远”,再回到课文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来“米字加一横,给“来”字找个朋友:来去,来了。

然后再回到课文“人来鸟不惊“)
3、巩固练习
(1)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师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说一句话。


(2)抽奖游戏:
学生抽生字卡片认读,读对的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抽奖游戏,巩固认读,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把握。

当小老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师:这些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可满意了,它们又调皮地回到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指名朗读课文。

3、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挂图。

想一想:山是什么颜色的?(指名前后两名同学分别说一说。

我们平时向远处看时,远处的东西都看不清楚了,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的很远也能看清楚呢?)水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能学一学吗?那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为什么却听不见呢?为什么春天开的花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呢?
4、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了吗?
五、配乐表演朗读
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一年级的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很难“入境”。

配乐让学生边读边表演,这种体验性阅读更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们认识了11个生字,知道了这首诗的谜底。

课后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其他的谜语诗,读一读,猜一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