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最新版)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三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保护校园安宁秩序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工作制度。
全体师生应严格按照本工作制度执行,并加强宣传教育,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
一、组织和领导1.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措施,制定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2. 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应由学校相关领导、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 学校应成立踩踏事故监测与预警机制,通过视频监控、巡逻等手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二、宣传教育1. 学校应加强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布置宣传横幅、制作宣传海报等形式,向全体师生普及踩踏事故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
2.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人多拥挤的场所保持秩序、相互尊重、合理安排时间。
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学生应对踩踏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管理1. 学校应加强校园管理,明确学生进出校门的时间和门禁措施,避免拥挤集中,确保师生的安全。
2. 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周边交通的管控,保持交通秩序,避免交通拥堵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3. 学校应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设立紧急报警按钮和报警电话,并与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置。
四、建立应急预案1. 学校应制定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报警流程、救护流程、疏散流程等。
2. 学校应定期组织防踩踏事故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学校应清楚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应急预案的执行和应急措施的有效实施。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经学校相关领导批准后生效,全校师生应严格执行。
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防踩踏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学校内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开学典礼、体育节、校庆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应组织专门的部门负责防踩踏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并配备相应的人员。
第四条学校应定期开展防踩踏事故的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开展防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第二章防踩踏事故的预防措施第六条学校应对人员流动量大、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地点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第七条学校应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在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指示标识,引导人员有序进出。
第八条在人员流动量巨大的场所,学校应增加安全人员和志愿者的数量,加强现场管理。
第九条学校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进出制度、通道设置制度等。
第十条学校应加强对场地设施的维护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第三章防踩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第十一条学校应在每个活动场所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并保持通畅。
第十二条学校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急救包、消防器材等。
第十三条学校应在每个活动场所配备专职的应急处置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四条在发生踩踏事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建立紧密联系,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学校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演练经验,改进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章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七条学校应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学校应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九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二十条学校应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学校内活动的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建立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示范模板: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学校内各种集体活动期间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有效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适用范围包括学校内所有集体活动的场所,如操场、礼堂、食堂等。
2. 职责分工:(1) 学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防踩踏工作,成立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防踩踏安全管理小组;(2) 领导层要制定相关防踩踏安全工作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执行;(3) 教职员工要参与相关防踩踏安全培训,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防踩踏演练。
3. 安全预防措施:(1) 学校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安保人员,根据不同活动的规模安排不同数量的安保力量;(2) 在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地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如“禁止踩踏”、“警戒线”等;(3) 针对大型活动,学校要事先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和疏散计划,并进行演练;(4) 学校要定期检查学校内各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修缮。
4. 事故应急处理:(1)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设立应急指挥组,并制定应急预案;(2) 踩踏事故发生时,学校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疏散;(3) 学校要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及专业的急救人员,及时进行伤员救治。
5. 宣传教育:(1) 学校要定期开展有关踩踏事故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2) 学校要向家长发布防踩踏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知识;(3) 学校要利用各种途径,如校园广播、校报等,定期向师生宣传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相关要求。
以上是一个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的示范模板,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下面是一个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的例子:1.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踩踏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学校成立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班级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共同做好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拥挤踩踏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班级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知识和自救技能。
2. 环境整治(1)定期检查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内无障碍物,楼梯、走廊、通道畅通。
(2)在楼梯、走廊等易发生拥挤踩踏的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 人流疏导(1)制定校园人流疏导方案,明确各区域、各时间段的人流密度,确保校园内人流有序。
(2)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安排教师、保安等人员在校园内进行疏导,引导师生有序通行。
4. 应急预案(1)制定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能力。
四、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1)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2)及时向学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
2.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学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事故调查。
(2)调查组要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提出整改措施。
3. 事故处理(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部门、班级要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学校防踩踏事件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踩踏事件预防措施1. 组织领导(1)成立学校防踩踏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德育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
(2)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防踩踏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
2. 安全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各班级定期开展防踩踏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3. 环境布置(1)学校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2)保持校园通道畅通,避免拥挤。
4. 人员管理(1)加强校园出入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2)严格执行课间操、集会、上下学等时间段的人员疏散制度。
5. 应急预案(1)制定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处置流程等。
(2)定期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应急处置1. 事件发生(1)一旦发生踩踏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指挥员迅速组织师生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2. 事件处理(1)对受伤师生进行救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2)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3)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四、责任追究1. 对防踩踏事件预防工作不力、应急处置不及时、调查处理不彻底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对因踩踏事件造成师生伤亡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防踩踏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样本(3篇)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样本为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经校委会会议研究制定本制度。
1、凡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楼道行走、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走,不得在学校各楼楼道集群停滞、拥挤、追逐和使用各种体育器材活动以及高声喧哗,严禁任何人在楼梯扶手栏杆上攀爬、坐、站等。
2、各科任课教师必需在下课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
教学楼每节课的上课教师应对本班学生上下楼梯予以监管和疏导,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课任教师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防止损失扩大。
如果出现意外,课任教师负全责。
3、学生课间操、放学、集会上下楼梯,由各楼层值周教师负责疏导。
在上下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疏散,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如果出现意外,楼层值周教师和随行教师负全责。
4、食堂工作人员要组织学生排队就餐、不要推、拉、挤,维持好就餐期间的纪律。
如果出现意外,食堂工作人员负全责。
5、在教室、餐厅及楼梯间出入口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完善演练活动。
并通过经常、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遵守秩序、相互礼让的文明习惯;掌握正确通过楼道的要求和在拥挤场所自我保护的知识。
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组织大型集会前要做好活动安排,要有安全预案,并责任到人,在学生集体活动中不得片面强调快速、整齐。
若在活动中出现意外事件,相关人员负相应责任。
6、打扫卫生时,班主任必须教育学生有序拿、放工具,防止意外发生。
如果因门未锁,灯未关造成损失或学生在拿放工具时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及值周教师负全责。
7、楼道、楼梯的照明、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灯等设备由学校总务负责,每天做好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和消除。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例文(4篇)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例文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班级:初二(6)班班会目的:1. 深入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根源与机理。
2. 掌握预防踩踏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3. 明确在遇到踩踏事件中应如何妥善处理伤者。
4. 强调学校踩踏事件的严肃性,培养学生认真面对的态度。
班会过程:一、开场通报与班主任讲话主持人首先通报了____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件的概况。
随后,班主任进行讲话,严肃指出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第五小学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多名学生伤亡的严重后果。
班主任强调,此类事故对生命的威胁不容忽视,应深刻反思并探讨如何预防与处理。
二、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踩踏事件案例班主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踩踏事件资料,强调事故教训的惨痛性。
学生汇报了包括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____年____月____日江西九江地震后学生撤离过程中的踩踏事件、____年____月____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及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等多起踩踏事故,每一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三、交流讨论班主任组织学生就踩踏事件的易发场所、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学生指出,学校楼道、超市活动现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是踩踏事件的高发地;而人群集中、恐慌情绪、激动行为等因素则往往是踩踏事件的直接诱因。
在讨论中,学生还提出了面对踩踏事件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推搡、顺人流行走等具体应对措施。
四、总结班主任总结强调,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学生应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
面对可能发生的踩踏事件等安全事故,学生应做好充分准备,掌握有效的应对措施。
班主任呼吁学生将安全放在首位,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危险行为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例文(二)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学生因上下课拥挤、火灾等突发事件引发的踩踏事故,特制定本制度如下:一、强化防踩踏安全管理机制1. 预案制定:制定详尽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随学校发展不断完善与更新。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四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工作制度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三、职责和义务:1. 学校:- 设立踩踏事故预防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踩踏事故预防工作。
- 每学期组织一次踩踏事故预防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学生监督制度,预防学生集体活动中的踩踏事故。
- 检查学校场地和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组织学校周边道路和交通的疏导,保证师生的安全出行。
2. 教职员工:- 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和安全。
- 在师生集体活动中,保持秩序和纪律,引导学生文明、有序的行动。
- 学期初和活动前,对学生进行踩踏事故预防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 积极参与踩踏事故预防工作,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
3. 学生:-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听从教职员工的管理和指导。
- 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秩序和纪律,不进行踩踏和推挤行为。
- 互相关心和帮助,合作完成各项活动,确保安全。
- 发现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报告教职员工。
四、防范措施:1.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各类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
2. 加强对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使用。
3. 开展踩踏事故预防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对集体活动进行科学安排,避免人员聚集和拥挤现象。
5. 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线,引导人流和车流的有序通行。
6. 加强监督和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7. 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提供及时的急救服务。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本工作制度而导致踩踏事故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严肃处理。
六、附则:本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踩踏事故预防委员会所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订。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二)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安全,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学生拥挤踩踏安全制度2

学生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踏制度为了防止突发事件造成学生拥挤踩踏的意外伤害, 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根据环境条件与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 对日常教学和各项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及早部署, 采取得力措施, 预先防范。
一、学校食堂应有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必要的安全设施, 加强对操作间的管理, 严防坏人投毒破坏, 预防食物中毒事故。
二、学校带班领导负责和后勤人员负责校舍管理, 经常检查维修, 发现危险房舍, 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 预防校舍倒塌事故发生。
每逢雨季和汛期, 必须安排人员值班, 随时观察险情, 注意安全。
三、让学生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学生外出乘坐的车辆必须安全可靠;学生徒步或乘车(骑自行车)外出, 应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顶防交通安全事故。
四、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安全防火工作的宣传和防范, 完善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设施, 留有消防通道, 配齐配足灭火器材, 落实值班制度, 预防火灾事故。
五、学校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和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条件、环境等客观因素, 做好各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 预防非正常伤亡事故发生。
六、校园内照明设备齐全;出早操, 下晚自习及遇有紧急情况, 班主任教师要提前到位, 组织学生有秩序进出, 防止因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七、学生上体育课, 参加勤工俭学劳动等, 须有教师跟班, 带队, 现场组织指导, 以防发生意外伤亡。
八、实行学生外出春游、参观、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报批制度,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
学校获准后应周密安排, 精心组织。
学校须有学校领导或教师带队, 并有安全保障措施。
九、根据发生安全事故的季节特点和规律性,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防溺水、防中暑、防煤气中毒、防自然灾害等各项工作。
防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校长负责全校防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2. 校安办负责具体实施防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3.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为本部门、本班级防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本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4. 全体师生员工应积极参与防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班会、校会、讲座等形式,普及防拥挤踩踏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完善设施设备:确保校园内楼梯、通道、出口等关键部位设施设备完好,无障碍物,保持畅通。
3. 优化人流布局:合理安排校园内人流,避免高峰时段人员密集区域出现拥挤现象。
4.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应急处置流程。
5. 加强巡查监控:校安办定期开展校园安全巡查,对校园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排查,确保校园安全。
四、应急处置1. 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校安办,校安办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校安办负责组织救援力量,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局面。
3.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参与救援,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
4. 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5.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五、责任追究1. 因管理不善,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将被追究相关责任。
2. 对在事故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3. 对在事故中勇于救援、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5篇)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为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经校委会会议研究制定本制度。
1、凡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楼道行走、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走,不得在学校各楼楼道集群停滞、拥挤、追逐和使用各种体育器材活动以及高声喧哗,严禁任何人在楼梯扶手栏杆上攀爬、坐、站等。
2、各科任课教师必需在下课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
教学楼每节课的上课教师应对本班学生上下楼梯予以监管和疏导,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课任教师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防止损失扩大。
如果出现意外,课任教师负全责。
3、学生课间操、放学、集会上下楼梯,由各楼层值周教师负责疏导。
在上下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疏散,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如果出现意外,楼层值周教师和随行教师负全责。
4、食堂工作人员要组织学生排队就餐、不要推、拉、挤,维持好就餐期间的纪律。
如果出现意外,食堂工作人员负全责。
5、在教室、餐厅及楼梯间出入口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完善演练活动。
并通过经常、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遵守秩序、相互礼让的文明习惯;掌握正确通过楼道的要求和在拥挤场所自我保护的知识。
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组织大型集会前要做好活动安排,要有安全预案,并责任到人,在学生集体活动中不得片面强调快速、整齐。
若在活动中出现意外事件,相关人员负相应责任。
6、打扫卫生时,班主任必须教育学生有序拿、放工具,防止意外发生。
如果因门未锁,灯未关造成损失或学生在拿放工具时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及值周教师负全责。
7、楼道、楼梯的照明、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灯等设备由学校总务负责,每天做好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和消除。
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办法

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办法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我校校内安全管理,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校内各类活动及场所的拥挤踩踏事故预防管理工作。
1.3 学校各部门、全体师生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
2.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具体措施,组织开展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
2.3 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
2.4 各班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人,负责本班级、本部门的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
三、预防措施3.1 宣传教育3.1.1 学校要定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3.1.2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普及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知识。
3.2 隐患排查3.2.1 学校定期对校园内易发生拥挤踩踏的场所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2 对楼梯、走廊、食堂、操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日常巡查,确保设施安全、通道畅通。
3.3 应急预案3.3.1 学校制定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
3.3.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3.4 人员管理3.4.1 学校大型活动应提前制定安全预案,明确活动流程、人员分工、安全措施等。
3.4.2 活动期间,加强现场秩序维护,确保人员有序流动。
四、事故处理4.1 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及安全管理部门。
4.2 学校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援。
4.3 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严肃处理责任人。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校内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各个场所,对于在校园内发生的防踩踏事件负有责任的人员,一律依法追究。
第三条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防踩踏意识和安全素质,组织开展相关的安全宣传活动,确保每个师生都知晓相关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
第四条学校应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建立防踩踏事件的联防联控系统,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人,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及时调查处理,追究责任。
第二章学校内部安全管理机构第六条学校内设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任主任,安全保卫处、学工部、教务处、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其他专家教师组成。
第七条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办法;2. 组织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3. 协助公安部门建立防踩踏事件的联防联控系统;4. 指导各部门做好安全工作;5. 安排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整改;6. 组织安全责任人培训和演练;7. 组织处理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
第三章校园内各场所的安全管理第八条学校教学楼的安全管理:1. 各楼层必须设置明显的紧急逃生指示标志,确保师生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2. 楼梯间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防止堵塞逃生通道;3. 楼梯口必须安装防踩踏设施,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1. 实验室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师生注意安全;2. 实验室必须配备充足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如消防设备、急救箱等;3. 实验室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确保师生的安全。
第十条学校图书馆的安全管理:1. 图书馆内必须设立安全责任人,负责监督和检查图书馆的安全工作;2. 图书馆一楼的通道必须保持宽敞畅通,不得堆放杂物;3. 图书馆必须做好防疏散预案,及时疏导人群。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二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一、安全责任体系学校明确将安全责任划归至学校领导层,并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各级负责人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事务负有明确责任。
二、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学校将定期组织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面向全体师生及家长,深入宣传防踩踏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旨在提升师生的自我保护与互助能力。
三、应急演练制度为增强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学校将定期举办防踩踏演练活动,确保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行动。
四、人员部署与巡视学校将在重要场所,如走廊、门口等,安排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巡视,以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五、管理规范与秩序维护学校将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严格控制进出校园的人员,同时规范学生集体活动,强调有序排队原则,以维护校园秩序与安全。
六、安全设施建设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配置应急疏散通道、防护网、消防设施等安全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师生能够安全、有序地撤离。
七、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理学校要求一旦发生踩踏事故或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按照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进行应急处理,同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八、事后总结与改进学校将组织事后总结会议,深入分析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参考,具体的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需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二)一、目标与依据:本制度旨在确保学校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其制定依据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
三、职责与义务:1. 学校:设立专门的踩踏事故预防委员会,负责规划和执行预防措施。
每学期实施一次踩踏事故预防教育训练,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学生管理,建立监督机制,防止在集体活动中发生踩踏事故。
学校预防拥挤踩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完善预防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预防拥挤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预防拥挤踩踏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各班级设立预防拥挤踩踏应急小组,负责本班级的预防工作。
四、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预防拥挤踩踏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使师生掌握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措施。
2.完善管理制度(1)制定校园出入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出入校园行为。
(2)加强课间操、上下学等高峰时段的疏导,避免拥挤。
3.优化校园环境(1)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确保校园通道畅通。
(2)定期检查校园设施,及时修复损坏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4.强化人员管理(1)加强值班值守,确保校园安全。
(2)对校园内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能力。
五、应急处理1.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2.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通知家长。
3.对受伤师生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4.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六、责任追究1.学校预防拥挤踩踏工作领导小组对预防工作负总责。
2.各班级预防拥挤踩踏应急小组对本班级预防工作负直接责任。
3.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学校预防拥挤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预防校园踩踏安全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校园师生人身安全,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校园踩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校园踩踏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校园踩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部门、各班级应设立安全员,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校园踩踏安全管理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校园踩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幕、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校园踩踏安全知识。
(3)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校园踩踏安全讲座,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 严格管理(1)建立健全校园出入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内人员流动有序。
(2)加强校园内公共场所、楼梯、通道等易发生踩踏事故区域的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严格控制校园内大型集会、活动的人数,避免人员过于集中。
3. 优化校园布局(1)合理规划校园内道路、通道、楼梯等设施,确保校园内人员流动畅通。
(2)优化校园内公共设施布局,提高设施使用效率。
(3)定期检查校园内设施设备,及时维修损坏的设施,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4. 加强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校园踩踏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针对不同场景,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措施到位。
(3)加强应急演练的总结与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处置1. 发现校园踩踏事故苗头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2. 确保人员安全疏散,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 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4. 保护现场,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故原因。
5.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五、责任追究1. 对违反校园踩踏安全规定,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对校园踩踏安全管理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二篇)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安全教育专题:防范踩踏事故一、踩踏事故的可能原因1. 当人群聚集且密度较高时,如果有人不慎跌倒,而后续的人群未察觉并继续前行,可能导致踩踏事件。
2.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情绪,如听到尖叫声、爆炸声等刺耳声音或遭遇突发状况,可能导致失控局面,人们在无组织无目标的逃生中相互挤压踩踏。
3. 当人群因过度激动(如兴奋、愤怒等)而失去自我控制时,也可能引发踩踏。
4. 由于好奇心驱使,个别人选择前往人群密集、拥挤的地方探索,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人员聚集,从而增加踩踏风险。
5. 在上下楼梯时,如出现故意拥挤、起哄、恶作剧、打闹、推搡、突然停留或开玩笑等行为,特别是在人群密集时,更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踩踏事故的措施:1. 在楼梯通道内,上下楼梯应保持文明举止,避免在人多时拥挤、起哄、打闹,不制造恐慌气氛。
2. 尽量避免进入拥挤的人群,如必须,应尽量靠近楼梯的右侧行走。
3. 发现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时,应迅速避让至一旁,保持冷静,避免奔跑,以防摔倒。
4. 顺着人流方向移动,切勿逆流而行,以免被推倒。
若被人群裹挟,首要任务是保持身体稳定,不要失去重心。
5. 若不慎被人群推倒,应尽量靠近墙角,将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交叉于颈后保护脆弱部位。
6. 在人群中行走,尤其是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应紧紧抓住扶手,防止滑倒。
7.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人群骚动,应做好自我保护的准备。
8. 如果发现前方有人突然跌倒,应立即停下脚步并大声呼救,警告后面的人不要靠近。
9. 在混乱中,注意脚下安全,避免因绊倒而成为引发踩踏的诱因。
10. 当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踩踏事件的触发点时,应迅速发出警示,让周围的人知道前方有危险,不要继续向前。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二)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班级:初二(6)班班会目的:1. 深入理解踩踏事件发生的根源。
2. 掌握预防踩踏事件的有效措施。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校师生安全、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人员,包括师生、工作人员、外来访客等。
第三条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防踩踏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措施,确保防踩踏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师生要自觉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自护、文明有序。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五条学校成立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防踩踏工作的具体方案、安排和部署等。
第六条学校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等。
第七条学校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防踩踏工作中的难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的持续改进。
第八条学校要与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相关部门建立定期沟通、联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共同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第九条学校要开展面向全校师生的防踩踏安全宣传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如宣传海报、安全教育课程、警示标语等,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第十条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的实地参观、观摩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踩踏事故的预防意识。
第十一条学校要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踩踏事故的预防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二条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向家长宣传踩踏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共同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安全。
第四章设施设备管理第十三条学校要对学校周边和重要区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安全。
第十四条学校要修建合理的人流通道,确保学校师生能够有序、快速地进出学校。
第十五条学校要按照相关标准,设置必要的栏杆、护栏等设施,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第十六条学校要定期检查学校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五章应急措施第十七条学校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踩踏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4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序言:近年来,校园踩踏事故频发,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加强对校园踩踏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我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校园活动。
本制度将从校内环境改善、校外教育、校园宣传教育和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我校校园踩踏事故的防控水平。
一、校内环境改善1.1 学生活动区域划分:根据不同学生年级、活动特点和人数,划分不同的学生活动区域,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规定的区域参与校园活动,避免拥挤引发踩踏事故。
1.2 家具设施合理布局:校内各种活动场地的家具设施布置应合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特别是在大型活动场地,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座椅和休息区域,减少学生拥挤情况的发生。
1.3 疏导通道设置:为了避免学生在校内活动过程中拥挤造成踩踏,应在活动场地周围设置明显的疏导通道,引导学生有序进出。
同时,要确保通道的宽度足够,随时应急。
1.4 设施维护保养:学校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各种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如活动场地地面的平整度、防滑性、安全通道的畅通度等都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和顺畅。
二、校外教育2.1 学生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外教师和学生进行踩踏事故防护知识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知识普及、案例分享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踩踏事故的认知和防范能力,提醒他们在校外活动中注意自己的安全。
2.2 家长教育: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教育,加强踩踏事故防范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现场教学、家庭联欢会、家访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对踩踏事故的认识和关注度,帮助他们认识到踩踏事故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威胁,并提醒他们在学生校外活动中加强监护和引导。
2.3 校外活动管理:学校举办的校外活动应有明确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
在活动现场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对学生的行动进行监控和疏导,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三、校园宣传教育3.1 宣传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踩踏事故防范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踩踏事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3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工作制度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三、职责和义务:1. 学校:- 设立踩踏事故预防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踩踏事故预防工作。
- 每学期组织一次踩踏事故预防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学生监督制度,预防学生集体活动中的踩踏事故。
- 检查学校场地和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组织学校周边道路和交通的疏导,保证师生的安全出行。
2. 教职员工:- 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和安全。
- 在师生集体活动中,保持秩序和纪律,引导学生文明、有序的行动。
- 学期初和活动前,对学生进行踩踏事故预防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 积极参与踩踏事故预防工作,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
3. 学生:-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听从教职员工的管理和指导。
- 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秩序和纪律,不进行踩踏和推挤行为。
- 互相关心和帮助,合作完成各项活动,确保安全。
- 发现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报告教职员工。
四、防范措施:1.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各类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
2. 加强对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使用。
3. 开展踩踏事故预防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对集体活动进行科学安排,避免人员聚集和拥挤现象。
5. 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线,引导人流和车流的有序通行。
6. 加强监督和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7. 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提供及时的急救服务。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本工作制度而导致踩踏事故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严肃处理。
六、附则:本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踩踏事故预防委员会所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订。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2)防拥挤踩踏事故常识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拥挤是____,同学们难免遇到,当我们遇到拥挤情形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谨防因为突发的拥挤致使人身伤害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
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最新
版)
为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经校委会会议研究制定本制度。
1、凡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楼道行走、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走,不得在学校各楼楼道集群停滞、拥挤、追逐和使用各种体育器材活动以及高声喧哗,严禁任何人在楼梯扶手栏杆上攀爬、坐、站等。
2、各科任课教师必需在下课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
教学楼每节课的上课教师应对本班学生上下楼梯予以监管和疏导,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课任教师负责
组织好本班学生,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防止损失扩大。
如果出现意外,课任教师负全责。
3、学生课间操、放学、集会上下楼梯,由各楼层值周教师负责疏导。
在上下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疏散,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如果出现意外,楼层值周教师和随行教师负全责。
4、食堂工作人员要组织学生排队就餐、不要推、拉、挤,维持好就餐期间的纪律。
如果出现意外,食堂工作人员负全责。
5、在教室、餐厅及楼梯间出入口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完善演练活动。
并通过经常、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遵守秩序、相互礼让的文明习惯;掌握正确通过楼道的要求和在拥挤场所自我保护的知识。
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组织大型集会前要做好活动安排,要有安全预案,并责任到人,在学生集体活动中不得片面强调快速、整齐。
若在活动中出现意外事件,相关人员负相应责任。
6、打扫卫生时,班主任必须教育学生有序拿、放工具,防止意外发生。
如果因门未锁,灯未关造成损失或学生在拿放工具时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及值周教师负全责。
7、楼道、楼梯的照明、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灯等设备由学校总务负责,每天做好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和消除。
若因疏忽或延误工作,造成意外事故发生,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8、班主任必须利用班会时间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要经常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充分认识到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同时告诫学生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对有违纪现象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并作好教育记录。
教育学生若上下楼梯时前面突然有同学滑倒,后面的同学必须立即停步。
一旦发生拥挤现象,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领导和教师的安排顺次下楼。
班主任做好班级内疏散安排,并做好演练练习,若在教室内发生意外事故,追究当堂教师的责任。
9、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场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
事故进一步扩大并立即报告学校领导,要及时通知学校有关人员在最短时间赶赴出险的地点。
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若意外事故发生时,在场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疏导,错过控制事态发展的最佳时机,造成损失或使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追究在场教师的责任。
10、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
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11、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对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12、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告知监护人,要求履行监护人责任。
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13、未依照学校要求履行安全职责,违反本规定或其他安全规定出现意外事故或造成损失,情节轻微的,经学校行政会议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交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安区xx学校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