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企业对横向或纵向整合的选择

不同企业对横向或纵向整合的选择
不同企业对横向或纵向整合的选择

不同企业对横向或纵向整合的选择

企业外延式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围绕自身主营业务展开以产业链为中心的并购重组,可以是横向整合,对竞争对手和同行的整合;也可以是围绕上、下游进行纵向整合。当企业在自己的细分领域的整合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还可以考虑围绕主营业务有一定相应性,进行跨行业整合。

横向整合主要在于同行间的并购,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产品系列、区域市场来进行横向整合。企业通过自身内生性战略升级带来的竞争优势,来整合低效率或者产业互补、区域互补的同类企业,以此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整个基本面持续改善,加强企业的营运能力,增加企业的市值。

企业在快速扩张、熟练运用资本并购时,面对的并购对象可能来自横纵两个方向。在企业做好充足准备的前提下,企业很难在横纵两个对象中选择谁先做和谁后做,有可能内生性、外延式需要同步完成。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何种选择都会有利有风险,所以,企业需有适时调整的能力,建立最有利于市值管理的有效的并购,这是企业应该首选的并购方式。

对于拖累整个企业的估值、不利于整个企业的战略能力的并购,企业应该慎重选择,或者将其后延。企业在掌控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一定要思考如何能够在资本的配合下,驾驭更多的并购对象;应该思考内生性和外延式协同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企业只有在完全地掌握风险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并购。

横向整合式的市值管理首先要求企业必须分析自身在产品系列方面的短板,因为围绕企业自身不足之处来进行横向整合是最有效的整合方式。如果企业在产品系列上与竞争对手相比有一定差距,或者在研发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产品系列的缺失,企业可以通过横向整合来完善自身的产品体系。在跨区域的市场中,如果企业的渠道资源不足,或者销售能力不高,可以通过横向整合来弥补弱势。

企业的纵向整合主要是围绕企业的产业链做上下整合,通过产业链中某一个链条的做大做强来做纵向整合。资源和高端技术是企业往上游走能够取得的有利点,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资源的定价,对整个行业的控制力也会随之增强。企业往下游走,主要是朝着企业的规模和用户群做扩张,这样企业就能够接触更多终端的用户,扩充客户面,获取企业规模的优势。

纵向整合能力对企业非常关键,企业需要对整合节奏进行整体的规划。如果企业需要做向上的整合,但自身资产很重,那么可以选择放在企业的成熟阶段进行。如果企业需要做向下的整合,而自身规模过大,应该在企业与资本对接后,再进行整合。

企业可以先从小而轻的纵向整合获取企业价值的套利,在此基础上,企业再建立对整个纵向产业链整合的管理和并购的经验。然后,逐步建立和提升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再走向大规模的纵向整合。

企业的纵向整合需要有序地推动,它的协同性比横向整合的难度更大,所以,企业在进

行纵向整合的时候,一定要在企业内生性市值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地布局。同时,企业需具备快速地风控能力和调整能力来帮助整个产业链的布局。

新三板企业纵向整合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第一,企业的内控机制完善;第二,财务和人力资源两条线能力突出;第三,企业自身处于良性快速成长的路径上;第四,企业得到至少一家不低于1000万外围的机构投资。新三板企业在考虑纵向整合的时候,部分企业可能走入以下误区:新三板企业市值太小,不适合产业链整合;笔者认为,产业链整合只要准备得当,宜早不宜迟。

我国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研究_以铝行业为例_吴彦艳

■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4期 一、纵向整合的相关理论 1.纵向整合的内涵。整合(Integration)意即一体化或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毛道维,1999)。纵向整合是指在一条产业链上,上游(下游)企业通过资产的运作来获得下游(上游)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控制权。当上游产品供给或者下游需求有限而且存在不确定性、缔结契约有很大难度、厂商难以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时,往往通过一体化整合方式来解决问题(Bolton,Whinston,1993)。通过纵向整合,上下游企业间的分工变为企业内分工,各种分工间的关系由权威方进行协调。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纵向整合战略对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整理、协同、综合、系统化、集成和融合,形成对企业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控制,成为不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 纵向整合战略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相比,从简单的“自建+购买”的范式中摆脱出来,克服了传统纵向一体化战略中手段和途径单一引起的核心能力刚性问题,企业应对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显著提高。从这一点看,纵向整合战略来源于纵向一体化战略,而范围和途径上大大超越了纵向一体化战略,应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大的弹性。因此,通过纵向整合战略,企业能够克服因生产手段和途径单一引起的核心能力刚性问题,建立起防范竞争对手进入的壁垒,改善作业调度,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 2.纵向整合的主要途径。纵向整合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包括:投资自建、兼并收购、联合投资、战略联盟等几种形式。这几种形式各有利弊,其中投资自建的企业拥有完全的产权,能够全面控制企业资源,有利于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但是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兼并收购是目前最常用的纵向整合手段,刘一兵、牟培青(2007)从兼并收购能够为企业提供扩张的途径,实现经营活动的协同和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兼并收购的动因。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掌握某些资源的使用权,强化了某一环节的实力,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但是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如何将收购的资源与本企业资源加以整合协调的问题。统计表明,兼并收购的成功率不足50%(Robert,FredMiao,2007)。联合投资通过与合作者共同出资方式来建设新企业或新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同时也面临着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的问题。阿坎木提(2003)研究表明,推动技术创新,加速产品创新,分散投资风险等内部动因推动了战略联盟的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建立在资源和能力不对称的企业之间,进行互补型的合作;也可以在资源和能力对等,各自具有核心能力的强强企业间建立,追求学习效应,谋求更高层次的战略利益。里昕、揭筱纹(2006)研究了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战略联盟主要表现为同一产业中企业的联合生产等横向联盟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国际著名公司更多地与供应商、销售商合作结成基于产业链的纵向战略联盟。随着企业战略联盟实践的新发展,理论界对纵向的链式战略联盟也进行了研究。Khanna(1998)等人对链式联盟企业的知识学习机制进行了研究,Mitchell(2002)等对链式联盟中企业的技能和资源外溢、自我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且认为产业链战略联盟的形式主要是由联盟性质和产业特点决定的。战略联盟不仅能使企业获得技术或现金的回报,更多的是能够获得合作者的相关资源,降低组织的风险。但是,联盟的失败率高达70%(Janet,Masaaki,2006),说明这种途径建立合作关系不稳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综合而言,这几种纵向整合途径各有利弊,企业在实践中选择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企业自身的因素例如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地位、发展战略、利益诉求等,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市场竞争的程度、法律法规的实施等等。 3.纵向整合的类型。 (1)按照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整合方向来划分包括:后向整合、前向整合和生产整合。向产业链的上游进行整合,即后向整合,以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投入;反之向产业链的下游延伸,则是前向整合,以增强企业产品需求的确定性;同时在企业所在环节也可以进行纵向整合,这 我国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研究 —— —以铝行业为例 ●吴彦艳丁志卿 摘要:纵向整合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外部整合战略,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重要的竞争模式。文章在纵向整合模式和类型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铝业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中的整合案例,研究了我国铝行业企业对纵向整合模式的偏好以及在整合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并且提出了进一步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纵向整合;铝行业;上市公司 ■发展战略 71 --

企业战略管理-华南理工2019平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 1.经营环境动态化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B)。 A.竞争优势可保持性增强B.竞争优势可保持性下降 C.竞争优势增强 D.竞争优势下降 2.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的大小,且只有当这种资源和能力是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的并无法替代时,这种资源和能力才能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以下哪一种企业战略决策思维模式( C )。 A.制度基础模式B.产业组织模式C.资源基础模式D.行业基础模式 3.在五力分析模型中,影响行业潜在进入者进入障碍的因素不包括(C )。 A.规模经济B.产品差异C.企业文

化D.政府政策和专利4.企业的无形资源不包括(B )。 A.企业专利B.员工知识结构C.客户关系D.企业商誉 5.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活动可分成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其中(D )属于支持活动要素。 A.制造与运营B.服务C.营销与销售D.基础设施 6.以下关于企业核心专长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 A.企业可以建立适用于所有行业、市场、经营定位的普适性核心专长 B.核心专长是若干关键和可保持竞争优势的组合 C.核心专长是若干关键和可保持竞争优势的整合 D.核心专长有可能转变成为核心障碍 7.SWOT分析矩阵是进行( D )和内部条件分析,从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

A.企业资源B.组织结构C.企业战略D.企业外部环境8.( B )是企业在实现其宗旨过程中所追求的长期结果,是在一些最重要领域对企业宗旨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 A.企业宗旨陈述B.企业战略目标C.企业愿景D.企业核心价值观9.在狭窄市场上实施高差异定位的战略是(D )。 A.低成本定位战略B.低成本聚集战略C.高差异定位战略D.高差异聚集战略 10.独特性的顾客诉求是指( C )。 A.高差异顾客诉求 B.低成本顾客诉求C.现有产品或服务不满的顾客诉求D.标新立异的顾客诉求

企业横向整合战略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企业横向整合战略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首先从产业整合的角度回顾了国外横向整合战略的发展历程,接着分别从宏微观视角整理和归纳了国内学者对横向整合战略的研究,最后围绕横向整合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展开了述评,指出了当前几种互相矛盾的论点。 标签:横向整合;市场分割;制度距离;绩效 0引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分割性的制约,中国本土企业急需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做强主业,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实现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转变。针对中国少数世界级企业(譬如,中集集团)的案例研究表明,实现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实施横向整合战略提升企业在其主业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从成本和创新两个方面构建国际竞争力。于是,横向整合战略作为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分割性的双重背景下的重要成长战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横向整合的国外研究进展 “横向整合”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38)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于规模经济的论述: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从而在相对低廉的成本上增加了产量,即导致了报酬递增。施蒂格勒(G. J. Stigler,1968)出于对效率理论的推崇指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的大厂商一般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产生较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先进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以及完善的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等。在古典经济学领域,横向整合被视为由于生产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高所体现出的规模经济效益。 在早期的研究文献中,国外学者通常用“横向整合”指代“产业横向整合”。Nourse和Drury对产业整合的两种类型——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进行了清晰的阐释:在纵向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一系列生产流程的组合,大型的工业组织得以被建立起来;而横向整合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业务单位在某一个特定的生产环节展开竞争。一般看来,横向整合可以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初期扩张阶段,试图在某个特定的业务环节获取垄断控制;而纵向整合通常发生在大型企业意图熟练的协调一系列生产流程的阶段。随后,Knapp(1950)在《横向整合过程中的合作扩张》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横向整合意味着用同样的组织结构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务,描述了许多相同类型的商业机构在一股力量的控制下,而不管这种整合是否最终都形成了“合并”(Combination)。“整合”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于指定几乎任何类型的联盟或业务单元的协调,而“横向”和“纵向”则被用来体现区分融合类型的特征。“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通常被用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或结构增长方式,“整合”是一个逐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组织形式。“横向整合”意味着许多相同的业务单元归于一个通用的管理控制下;而“纵向整合”意味着在一个企业组织内实现工业流程的不同阶

基于横向和纵向视角的集团管控体系构建

基于横向和纵向视角的集团管控体系构建 集团管控体系的搭建是集团型企业业务成长过程中完成多元化发展、跨地域布局的重要一环,没有完整系统的管控架构,集团公司的快速扩张和风险控制无从谈起。然而,集团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一般是先有子后有母,从单体公司派生出来,形成了多个管理层级,其管理模式与单体公司相比更加复杂,具有与单体公司不同的形成机制和本质特征,必须抛弃平面思维从立体的视角进行思考: 一方面,集团型企业是由集团总部和许多单个公司为基础单位组成的,应该具有单体公司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又不是公司的简单叠加,简单的协调关系,而是具有另外的延伸功能,使集团公司管控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得到延伸,本文提出了基于横向纵向两个视角的集团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的把握集团管控的核心。 1.集团管控“三问” 集团管控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通过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就能揭示,即遵循什么样的管控原则?管控的内容包括什么?具体操作上要怎么管? 管控原则要解决的是下属子公司要不要管,管的话应采取什么样的管控模式。一般来说,除了纯财务型投资公司外,其他类型的集团公司都会或多或少渗透到子公司的运行当中,即使子公司是上市公司,所以,要不要管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一种答案。既然要管,那么管控的深度又如何安排呢?这就涉及到管控模式选择的问题。 哈佛教授迈克尔·古尔德在《公司战略》中提出了集团管控三分法,这个理 论框架被广泛引用。三分法中有3种不同的基本管控模式:财务导向管控模式、战略导向管控模式、操作导向管控模式。三种管控模式按集分权程度集权依次加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形成两种基本管控模式之间的形式,集团公司可以根据业务的相关度、多元化经营的程度、集团公司的管理能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形成

纵向合并合法违法

纵向合并合法违法 纵向合并可以稳定原材料供应和销售渠道,节约交易费用;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效地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纵向合并也可能具有扭曲资源配置的影响,但不像横向合并那样直接减少了市场上的竞争者,各国的反垄断法对其管制相对宽松。 一、市场集中与进入障碍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运行结果之间存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合并政策的重点是关注市场结构,认为“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结构是在企业间开展有效竞争的前提条件”。该学派认为,纵向合并不会提升市场运行质量而可能造成市场扭曲,是企业产生或增强市场支配地位的工具。因为纵向合并减少了没有参加合并的企业的交易机会,限制了它们进入市场的渠道;可以提升进入市场的障碍;必然会导致价格歧视。芝加哥学派则完全不承认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运行之间存有着某种关系,认为市场结构是市场内部各个力量对比的反映,市场的高度集中是因为大企业有高效率的结果,因此反对政府对企业合并进行干预。具体地说,两个学派的主要分歧表现在对市场集中度和进入障碍的不同态度上。 1、市场集中度 根据美国司法部1968年企业合并指南,纵向合并对生产商的竞争者关闭的市场份额被看作是评价合并的最重要因素。与横向合并不同,合并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不是认定合并合法与违法最重要的标准。1982年合并指南遵循了这一思路,认为除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以外,市场进入障碍以及其他因素都是同等重要的标准。1980年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增加了新的法定推断,“这些推断不是基于可以测定的企业市场份额而是基于显著的市场地位,即基于大企业的财力推断它们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所以,对纵向合并进行干预不能以市场份额或市场集中

不同企业对横向或纵向整合的选择

不同企业对横向或纵向整合的选择 企业外延式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围绕自身主营业务展开以产业链为中心的并购重组,可以是横向整合,对竞争对手和同行的整合;也可以是围绕上、下游进行纵向整合。当企业在自己的细分领域的整合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还可以考虑围绕主营业务有一定相应性,进行跨行业整合。 横向整合主要在于同行间的并购,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产品系列、区域市场来进行横向整合。企业通过自身内生性战略升级带来的竞争优势,来整合低效率或者产业互补、区域互补的同类企业,以此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整个基本面持续改善,加强企业的营运能力,增加企业的市值。 企业在快速扩张、熟练运用资本并购时,面对的并购对象可能来自横纵两个方向。在企业做好充足准备的前提下,企业很难在横纵两个对象中选择谁先做和谁后做,有可能内生性、外延式需要同步完成。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何种选择都会有利有风险,所以,企业需有适时调整的能力,建立最有利于市值管理的有效的并购,这是企业应该首选的并购方式。

对于拖累整个企业的估值、不利于整个企业的战略能力的并购,企业应该慎重选择,或者将其后延。企业在掌控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一定要思考如何能够在资本的配合下,驾驭更多的并购对象;应该思考内生性和外延式协同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企业只有在完全地掌握风险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并购。 横向整合式的市值管理首先要求企业必须分析自身在产品系列方面的短板,因为围绕企业自身不足之处来进行横向整合是最有效的整合方式。如果企业在产品系列上与竞争对手相比有一定差距,或者在研发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产品系列的缺失,企业可以通过横向整合来完善自身的产品体系。在跨区域的市场中,如果企业的渠道资源不足,或者销售能力不高,可以通过横向整合来弥补弱势。 企业的纵向整合主要是围绕企业的产业链做上下整合,通过产业链中某一个链条的做大做强来做纵向整合。资源和高端技术是企业往上游走能够取得的有利点,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资源的定价,对整个行业的控制力也会随之增强。企业往下游走,主要是朝着企业的规模和用户群做扩张,这样企业就能够接触更多终端的用户,扩充客户面,获取企业规模的优势。 纵向整合能力对企业非常关键,企业需要对整合节奏进行整体的规划。如果企业需要做向上的整合,但自身资产很重,那么可以选择放在企业的成熟阶段进行。如果企业需要做向下的整合,而自身规模过大,应该在企业与资本对接后,再进行整合。 企业可以先从小而轻的纵向整合获取企业价值的套利,在此基础上,企业再建立对整个纵向产业链整合的管理和并购的经验。然后,逐步建立和提升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再走向大规模的纵向整合。 企业的纵向整合需要有序地推动,它的协同性比横向整合的难度更大,所以,企业在进

横向号纵向管理的定义

3 界面管理的准则 界面问题大量地存在于企业管理之中,从界面的产生结构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纵向联系而导致的界面,称为纵向界面:另一类是因为横向联系而产生的界面。称为横向界面。由于企业管理的本质在于整合,于是导致界面泛化的出现,即界面越来越趋于宽泛、淡化和与结合部融为一体、表现在纵向界面上,是指结合的要素呈一体化发展;表现在横向界面上,是指结合的要素交融更紧密,界面渐趋模糊。显然,处理企业管理中的界面问题,应该而且必须从上述两类界面出发,以相应寻找各自的管理准则。 3.1 纵向界面管理准则:等级泛化 纵向上的联系常常导致等级的出现。例如,根据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联系,可以将其分为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等级。根据管理机构所从事的工作性质、重要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在纵向上的联系划分为高层决策机构、中层管理部门和基层操作单元等不同等级的结构。管理纵向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处理上下等级之间协调问题,这也就是企业管理中典型的等级结构管理。 但是,从界面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待纵向联系方面的问题应采取等级泛化的协调原则。这也就是说,在处理纵向界面对,必须打破等级界限,消除层次隔阂,实施一体化管理。这是因为,作

为两个职能部门或流程之间的接口,界面本身并无共同的直接上级部门,充其量可能存在某些各层次的上级部门将这些界面按等级分开。这与传统的官僚机构的定义理解有本质的区别。为克服冲突现象,典型的处理方法是依靠层次协调,即相互作用的双方服从一个共同的上级,这种有等级的冲突协调几乎不可能。因为相互作用的双方工作范围和定义一般是不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也相当复杂,尤其对于那些首次实施或一次性的相互作用过程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等级泛化,即采用无等级的协调方式。 3.2 横向界面管理准则:模糊处理 横向界面来源于并行的职能部门、流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由于这些职能、部门、流程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没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的前后顺序,因而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横向的平行作用关系,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接口。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视野大大拓宽,资源要素的配置范畴急剧扩大。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许多横向界面问题。 模糊处理拓展了界面问题决策中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将各方面的专家如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思维相互综合补充,很容易发生思维激,提出巧妙的解决方案。对于横向界面而言。实施模糊处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企业战略管理》第07章在线测试

《企业战略管理》第07章在线测试 《企业战略管理》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48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为了加强企业经营整体的计划性,协调供产销关系,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应当选择()方式发展。 A、横向购并 B、战略联盟 C、纵向购并 D、混合购并 2、收购方以目标公司资产作抵押,通过大规模的融资借款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的方式属于(). A、管理层收购 B、新设合并 C、吸收合并 D、杠杆收购 3、建立联盟以减少竞争往往能使企业获得() A、超额利润 B、平均利润 C、高质量的产品 D、持续的竞争优势 4、战略联盟主要通过共享两个或更多公司的()来创新。 A、知识和技能 B、会计和投资知识 C、资本资源和资本资产 D、管理风格和企业价值观 5、在战略联盟中,一个公司() A、被别的公司购买 B、购买别的公司 D、为追求共同利益,与别的公司通过资源、能力和 C、在相关的行业与别的公司竞争 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一家公司理想的战略联盟伙伴应该拥有()。 A、战略联盟经验 B、互补的技能

C、一致的战略定位 D、一致的目标 2、形成战略联盟的方式有()。 A、技术转移 B、相互特许 C、中间产品联营 D、合作生产 3、企业购并有()等具体方式。 A、购买式 B、承担债务式 C、控股式 D、吸收合并式 4、企业购并的动因有()。 A、加强市场力量 B、克服进入行业的壁垒 C、降低成本、风险和提高速度 D、多元化经营 E、避免竞争 5、并购的类型有()。 A、横向并购 B、纵向并购 C、企业联盟 D、混合并购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2018浙大工商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1.【全部章节】波特提出三种可供采用的一般竞争战略,它们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其中,集中化战略又可分为:集中成本领先和()。 A 市场集中战略 B 集中市场细分 C 产品线集中战略 D 集中差异化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全部章节】一般来说,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最适宜的战略应该是下列哪种战略?() A 集中化战略 B 低成本战略 C 差异化战略 D 快速反应战略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全部章节】公司成功并购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A 并购公司 B 并购方向 C 并购绩效 D 并购方自己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全部章节】下列不属于业务战略模式的是()。 A 集中成本领先战略 B 集中差异化战略 C 最优成本供应商战略 D 渗透战略

单选题 5.【全部章节】下列属于公司战略管理者核心的是()。 A 股东会 B 董事会和CEO C 智囊团 D 其他高级经理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全部章节】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上的市场。这种战略属于下列哪种战略?() A 集中化战略 B 差异化战略 C 集中成本领先 D 市场细分战略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7.【全部章节】在一个多元化的公司中,公司层战略主要关注的是()。 A 经营每个单项义务 B 决定公司每个职能部门如何运作 C 决定参与竞争的业务和资源如何分配 D 超越竞争对手,是产品销售量最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8.【全部章节】谚语“东方不亮西方亮”符合下列()的特点。 A 一体化战略 B 战略联盟战略 C 多元化战略 D 全方位创新战略

供应链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

供应链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所谓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投入品产业或以其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的扩张。企业出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生产过程直接的需要 ,传统上常采用的策略是 ,或扩大自身规模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 ,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是一种所有关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它把“原材料—制造—分销—销售”各环节构成一个纵向销售链 ,对其实施全过程控制 ,以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一般都是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而横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获得过去只有在纵向一体化下才能取得的紧密协调的供应链关系优势,使自身能够着力培养核心竞争力。因为横向一体化的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实际上是一种虚拟集成的关系,所以又被称作虚拟一体化或虚拟集成,它具有集中化和专业化的优势。“横向一体化”主

张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业务上 ,但同时也强调与外界企业的合作 ,形成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贯穿所有企业的“供应链”,这与传统的销售链是不同的 ,它已跨越了企业界限 ,从建立合作制造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 ,从产品生命线的“源”头开始 ,到产品消费市场的“汇”,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 ,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性的竞争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该类增长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横向一体化,源起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又称“水平一体化”或“水平整合”,是指企业收购或兼并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以扩大经营规模的成长战略。其实质则是:提高系统的“结构级别”。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

空调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核心部件与企业绩效研究

空调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核心部件与企业绩效研究 摘要:纵向整合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剖析空调产业实施纵向整合战略的动因,并进一步实证分析空调企业向上游整合进入核心部件压缩机领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章选择7家空调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收集了2001-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纵向整合核心部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是否纵向整合核心部件压缩机对空调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并且纵向整合核心部件进入压缩机领域的企业绩效比未整合的要好。 关键词:纵向整合;核心部件;企业绩效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空调业总体产能已突破1.5亿台,总产销量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中国空调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纵向整合活动频繁。早在1994年,春兰股份利用IPO募集的至今入股西安庆安,并先后两次增资扩股,增强了对上游压缩机的控制力,而在1999年,美的电器就收购了东芝万家乐,拥有了空调压缩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此外,

海尔空调、长虹、奥克斯也先后传出过要与压缩机厂商合资开厂等新闻。2008年,7家主要上市公司有5家涉足压缩机领域,并主要采用的是收购或合资建厂的方式实现对压缩机的纵向整合。 企业的纵向整合是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整理、协同、系统化、集成和融合,形成对企业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控制,不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周勤等,2007)。纵向整合是企业以现有产品和技术为中心,沿着价值链垂直方向扩展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领域,其重要的特点是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向前向部门和后向部门扩展,进行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许艳萍,2004)。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纵向整合或者兼并、战略联盟和合资等整合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Krickx(2000)通过调查分析,检测出纵向整合与企业绩效具有模糊的正相关关系,杨盈盈(2004)等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先升后降。吴利华等(2008)运用I/O法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指数进行测度,证明了纵向整合战略对提高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空调行业为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当企业规模足够大时,可

第七章 企业合并练习题及答案

企业合并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⒈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新的企业,用新企业的股份交换原来各公司的股份。通过合并( )。 A.原有的企业均失去法人资格,全部解散 B.只有一个企业保留法人资格 C.企业对市场增加了控制力 D.企业减少了竞争风险 ⒉通过企业规模的扩张,达到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优势,降低管理成本与费用,获取规模效益,拓展行业专属管理资源,这种合并属于( )。 A.混合合并 B.横向合并 C.纵向合并 D.控股合并 ⒊甲公司合并乙公司,合并后甲公司拥有乙公司资产并承担其债务,乙公司法人资格随合并而注销,这种合并方式是()。 A.横向合并 B.新设合并 C.吸收合并 D.控股合并 ⒋甲公司发行1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5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乙公司维持法人资格继续经营,涉及合并双方合并前无关联关系,合并日乙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 000万元,可辨认负债公允价值总额为2 000万元,甲公司的合并成本为()万元。 A.1 000 B.3 000 C.5 000 D.2 000 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合并的是()。 A.企业A支付对价取得企业B的净资产,该交易事项发生后,撤销企业B的法人资格 B.企业A通过增发自身的普通股自企业B原股东处取得企业B的全部股权,该交易事项发生后,企业B仍持续经营 C.企业A以其资产作为出资投入企业B,取得对企业B的控制权,该交易事项发生后,企业B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 D.企业A收购B公司30%的股权 ⒍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和一项专利权作为对价取得同一集团内乙公司100%的股权。固定资产原价1 000万元、累计折旧400万元的设备;专利权的原价为600万元、累计摊销为150万元。合并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 300万元,甲公司在确认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时,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A.贷记250万元 B.借记250万元 C.不产生资本公积 D.贷记300万元 ⒎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中,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合并日会计处理时,不存在投资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 B.编制合并报表时,取得被合并方净资产按照账面价值确认应有份额的金额 C.编制合并报表时不存在合并商誉 D.编制合并报表时有可能存在合并商誉,需要抵销 ⒏下列关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产生的差额的处理中,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在合并中将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不影响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在合并中将差额计入商誉和当期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时影响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 B.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在合并中都将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不影响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 C.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在合并中都将差额计入商誉和当期损益,影响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 D.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在合并中将差额计入商誉和当期损益,影响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表;非同一控制下,合

企业自身特性对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案例

Value Engineering 我们作为高等院校,我想将作业成本法纳入在校会计专业大学生 的专业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成本严厉的考核制度,才能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实现企业价值增加。 2.3加强对材料采购和耗用的成本控制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的规定》,建立严格的请够制度,比质比价确定材料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科学的、有计划的确定材料采购批量,经济批量方法是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制定生产计划、控制耗用定额,确定材料物资耗用品种、数量控制材料耗用定额。单位应当充分了解供应商的信誉、供应商的供货能力等有关情况,采取由采购、物资验收、物资使用等部门按规定的授权批准程序确定供货数量。对于一些特殊或重大的采购项目还应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并在经过决策论证和特殊的审批程序后签订采购合同。建立健全验收制度,根据制度规定对所购物品的数量、品种、质量、价格等出具验收单据或验收报告,验收部门或验收人必须 根据批准的订单、 合同等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发现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4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控制人工成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费用已是成本费用的主体之一,为了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除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外,单位应当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制度。它包括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岗位来确定需要的员工人数;根据员工的素质、岗位的专业性等来确定员工的报酬,即以岗定员,以岗定酬。为了能够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和责任感,奖罚分明,必须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制,从而达到 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2.5制定各项费用的开支范围,正确进行成本费用的计算和分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只有按照审批、支付程序进行才能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在成本的计算上,财务会计人员首先要认真审核各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同的有效性,是否符合审批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同时会计核算人员在对成本费用确认和计量方法上,前后 必须一致,不得虚列、 多列、不列或者少列成本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费用的真实完整。 3单位应当建立成本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成本业务的检查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对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改进,使之完善。它可以通过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来检查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以执行,是否有越权行为,成本费用业务有没有不相容职务混岗现象,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完整,成本费用支出是否真实合理,等等。监督检查制度是搞好企业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 参考文献: [1]高级会计实务.现代出版社.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财政部.[3]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 0引言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国际市场的自由流动,使国际分工程度加深、产业在各国间转移,各国经济依赖性加强,为各种企业 的跨国经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下,中国企业急需提升国际竞争力(薛有志,1999)。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仅来源于中国所特有的要素成本优势和配套产业优势,更重要的来源是中国所具有的特殊的市场规模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例如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只有有效地在国内市场上实施横向整合战略,才有可能将中国所特有的要素优势、配套产业优势以及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企业国际化 的竞争优势;只有先成为中国第一才能后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到目前为止能够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成功实施横向整合战略的企业并不多见,相反实施多元化,特别是高度多元化战略的企 业仍然相当多。中国市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基础,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吸引着全球所有企业,如何充分的整合中国市场迎接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并以此走向国际,是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 然而,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实施横向整合战略的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分割的困难,而且这种市场分割性更多的是来自于制度而不是自然的原因。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实施跨地区横向整合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地方保护所带来的市场分割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在特殊制度环境的中国市场上,选取成功实施横向整合的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其成功实现横向整合的一般规律,为中国企业有效实施横向整合战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的支撑。 1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1.1案例选取本文采取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某市市政工程设 计研究院 (简称市政院)作为案例企业。市政院是一家某市的国有企业,具有60年历史的科技型单位,是一家优秀的市政工程设计院,—————————————————————— —基金项目:本文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市场双重性特征的企业横 向整合管理模式研究10151065101000006)资助。 作者简介:赵汉成(1986-),男,广东中山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自身特性对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f Horizontal Integration Management Mode Based on Enterprise's Own Characteristics 赵汉成Zhao Hancheng ;张杰Zhang Jie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640)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 摘要:企业实施横向整合是其企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企业在实施横向整合的过程中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企业自身 因素的约束。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 发现:①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是企业实现横向整合的重要渠道;②企业的性质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定位,决定了企业实行横向整合的范围;③企业的人才资源、产品特性限制了企业权力的下放,倾向于集权的管理模式。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horizont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gain competitiveness,bu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horizontal integration,it is influenced by bo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factors.This paper used the case study approach and found that,①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wa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enterprises to achieve horizontal integration;②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affected the company's market positioning and determined the scope of the horizontal integration;③the human resources an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limited the corporate decentralization and were in favor of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l. 关键词:企业自身特征;横向整合;管理模式Key words:enterprise's own characteristics ;horizontal integration ;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4-0115-02 ·115·

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含义

皇朝万豪酒店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含义酒店集团化运作是酒店业经营管理的较高级形式, 沈阳市皇朝万豪酒店化运作多采用横向一体化整合和纵向一体化整合。纵向一体化制度安排是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酒店出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生产过程直接的需要, 传统上常采用的策略是, 或扩大自身规模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 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是一种所有关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它把原材料—制造—分销—销售,各环节构成一个纵向销售链, 对其实施全过程控制, 以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对旅游产业而言可将酒店企业和旅行社作为上下游企业来分析。社会分工的发展, 产业内分工的演进,导致分工越来越细, 从而使企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进而保持了旅游产业内酒店企业与旅行社企业市场交易关系的连续性, 即上游企业通过市场交易把产品转移到下游企业。 横向一体化是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对本企业即核心企业来说, 只需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 产品方向和市场。至于生产, 只要把握关键零部件的制造, 甚至全部委托其他企业加工。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的转变, 是组织通过权衡, 认为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但横向一体化注重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与共存, 故其与外界的交易是非纯粹的市场交易, 而是在完全市场交易与内部组织交易之间达到了一个均衡, 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 竞争优势的形成。就旅游产业来说, 酒店企业通过收购同类酒店, 扩大规模, 获得规模经济优势, 增强竞争力。 规模经济的存在是导致酒店企业集团产生的一个技术经济的原

企业横向一体化战略分析

企业横向一体化战略分析 一、横向一体化概念 横向一体化战略也叫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即:横向一体化就是与该行业有关的方向发展,例如一个公司是做空调的,但是又向电子, 电脑等方向发展.这就是横向一体化战略,企业刚开始基本上都是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即就一个产品种类深度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仅限于一种产品)而当一个企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向横向一体化发展。 横向一体化适合于:1.企业所在行业竞争较为激烈;2.企业所在行业规模经济较为显著;3.企业的横向一体化符合反垄断法的规定,并能在局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4.企业所在产业增长潜力较大;5.企业具备横向一体化所需要的资金、人力资源等。 横向一体化准则较为严谨但并不是绝对的,主要包括如下几点:规模的扩大可以提供很大的竞争优势时;企业具有成功管理更大规模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和人才;竞争者经营不善而发展缓慢或停滞。应灵活运用,观察研究现实中的战略案例,有助于有效运用相关战略。 二、横向一体化有点及局限性 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企业可以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快速获得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此外,通过收购或合作的方式,企业可以有效地建立与客户之间的固

定关系,遏制竞争对手的扩张意图,维持自身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 不过,横向一体化战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过度扩张所产生的巨大生产能力对市场需求规模和企业销售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某些横向一体化战略如合作战略中,还存在技术扩散的风险;此外,组织上的障碍也是横向一体化战略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如“大企业病”、并购中存在的文化不融合现象等。 三、横向一体化经典案例 案例一。法国电信是横向一体化战略的典范,不断通过兼并和控股等方式开拓和扩大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于2000年斥资432亿欧元收购了英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Orange公司的全部股票,并把自己原来的移动电话业务归并于Orange品牌下,成为仅次于英国Vodafone公司的欧洲第二大移动通信公司。 成功收购Orange也给了法国电信一个重新整合其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的机会,也大大提高了Orange在英国之外的形象,使Orange上升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移动公司。该公司的全球移动网络覆盖率已经能够与Vodafone和 T-Mobile相抗衡。同时,法国电信将Orange作为其在全球移动市场树立的一个国际品牌,通过它大力发展自己在全球的移动业务。法国电信收购Orange看重的就是其品牌,它不仅在其拓展全球移动通信业务时使用了Orange这一商标品牌,而且其国内移动运营公司Itineris也继续采用Orange这一牌子,尽管当时Itineris公司在法国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已经占48%的份额,远远领先其竞争对手。实践证明法国电信的举措是成功的,Orange目前在世界各个主要市场都占据着很强的竞争位置。 除此之外,法国电信在1999年购买了西班牙互联网接入提供商CTVJet,参股当地的CATV公司MSC(Madrid Sistemde Cable),并占其资本的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