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讲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

讲解例题
先求和再平均分, 10+4+7+5+4=30( 个 ) 30÷5=6(个), 表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
小结
为了比较统计结果,常常需要用到平均数, 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课堂总结
统计表的结构:标题、制表日期、项目栏、合计栏。 统计图的结构:标题、制图日期、纵轴、横轴。
填写统计表时,首先要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其次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 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时,首先要看清各类项目的名称,必须在对应 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其次要分析每格表示的数量才能确定条形如何画, 最后要在直条的旁边标出具体的值。
讲解例题
需要知道鼓号队员的人数,以及每个队员的身高。
讲解例题 按服装型号将身高分段,用画“正”字的方法重新整理数据
正 正 正正 正
整理数据时要按编号顺序依次整理,做到有序整理、不重复不 遗漏数据;完成统计后要检验是否有统计失误的地方,比如统计 发现合计人数不是32,说明整理数据时出现失误。
讲解例题
讲解例题
• •
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 记录如下:
收集数据时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的,一画表示1人, 一个“正”字表示5人。
标题(统计什么 )
制表日期(什么时间统计的 )
46
12
13
合计栏 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 项目栏 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表示各个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
讲解例题
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 两组套圈成绩如下表:
讲解例题 请问: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如何比较?
讲解例题
套的成绩最好,只是比 较两个人的成绩,并不 能说明小组同学套圈的 总体水平,不合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1课时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4)第2课时分段整理数据 (8)第3课时平均数 (11)第4课时运动与身体变化 (15)(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在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常用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画图、表格、文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数据,并能对简单数据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和解释,积累了一些统计活动的经验。

不过,这个阶段学生接触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是非正式的。

从本单元开始,将结合具体的统计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以及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积累分析和比较简单数据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四年级数学讲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四年级数学讲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四年级数学讲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四年级数学讲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1节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课标解读】:1、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数学信息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统计意识.【考点解析】:①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②分段整理数据【知识要点】: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用表格的形式将数据呈现出来的统计方式是统计表(2)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条形统计图,也叫直条图或条形图.(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这两种统计方式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但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2、分段整理数据(1)分段时,要先确定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确定分成几段,并保证每段的范围一样大,且把最大值与最小值包括在内.(2)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所分的各段的范围,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并且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回归教材】:1、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这是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的?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合计:各类节目人数相加的总和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2、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还能知道什么?2、林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130-139 ㎝的队员适合穿小号,140-149 ㎝的适合穿中号,150-159 ㎝的适合穿大号.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梅峰小学鼓号队身高情况统计表身高/㎝合计130-139 140-149 150-199 人数【例题精讲】:题型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例 1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航模组 18 人,书法组 8 人,美术组 6 人,电脑组12人,科技组 15 人.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然后回答问题.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统计图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航模书法美术电脑科技(1) 、()组的人数最多,()组的人数最少.航模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倍,电脑组是美术组的()倍.电脑组比航模组少()人,比书法组多()人. 你想参加什么兴趣组?题型 2 分段整理数据例 2 唱歌比赛四(1)班组织唱歌比赛,各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表1、将数据分成五类,用画“正”字整理90――99分_________共()人80――89分_________共()人70――79分_________共()人60――69分_________共()人60 分以下__________共()人2、绘制成统计表四(1)班唱歌比赛成绩统计表___年___月3、分析问题(1)得80 分以上(含80 分)的有()人,60 分以下的有()人.(2)得分人数最多的是()分数段,有()人.(3)全班最低分()分,比最高分少()分.(4)四(1)班参赛选手的唱歌水平().(可填高、较高、低、较低)【新题速递】:1. 下面是青少年广场各活动小组人数统计情况.青少年广场各活动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2014 年4月(1)图中纵格每格代表 10 个组.()(2)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最少. ()(3)这个活动中心的 4 个组共有150 人.()(4)舞蹈组人数比武术组人数少 20 人.()(5)合唱组和武术组的总人数比书法组多 10 人. ()【课堂练习】:1、小松和小亭做了一个正方体的6 个面上分别写上1――6、他们把这个正方体任意抛40 次,结果各数朝上的情况如下图.87单位:次6543210 1 朝上 2 朝上 3 朝上 4 朝上 5 朝上 6 朝上(1)从图上可以看出,()朝上的次数最多,()朝上的次数最少.(2)如果把正方体再抛40 次,你认为“1”朝上的情况会怎么样?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次数最多次数最少无法确定()()()(3)如果规定朝上的数大于 3 算小松赢,朝上的数小于 3 算小亭赢,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如果不公平,可以怎样修改规则?【方法点拨】: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这两种统计方式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但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2、分段时,要先确定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确定分成几段,并保证每段的范围一样大,且把最大值与最小值包括在内.3、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所分的各段的范围,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并且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第四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2节平均数【课标解读】: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经验,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考点解析】: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知识要点】: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1)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求平均数的方法:总量数总份数=平均数(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回归教材】:1、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 个圈. 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想怎么比?【例题精讲】:题型1平均数的求法例1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新题速递】:下面是某校四(1)班两组同学的体重记录表(单位:千克).根据表内数据计算下列问题.(1)第一组平均体重是;(2)第二组平均体重是;(3)第()组平均体重重些,重()千克.【课堂练习】:一、填空1、王玲期末考试成绩是:语文 96 分,数学 93 分,英语 87 分.她的平均成绩是().2、四年级有 4 个班,平均每班 45 人,其中一班有 42 人,二班有48 人,三班有44 人,四班有()人.3、7 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 个数的平均数是 7,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 ).二、判断题.1、小丽 5 天看了一本 350 页的书,平均每天看 70 页. ()2、7 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 25 千克,其中 5 名同学的体重可能都是 25 千克. ()3、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 米,小林身高120 厘米,他下水没有危险. ()4、第三组平均每人折千纸鹤34 个,如果小组中每个人折的个数都不相同,那么其中一定有人折的个数超过34 个. ()5、三(1)班期中测试的平均成绩是 96 分,三(2)班期中测试的平均分是 93 分,那么三(1)班小亮的成绩一定比三(2)班的小刚的成绩好. ()【方法点拨】:1、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求平均数的方法:总量数总份数=平均数.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件(共63张PPT)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件(共63张PPT)

练习七
5.如果单脚站立,你估计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 其他同学呢?15~20人一组,互相测试单脚站立 的时间(用秒表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练习七
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第 小组同学单脚站立时间统计表 年月
成绩/秒 合 计 120以下 120~179 180~239 240及以上 人数
(1)单脚站立时间最长的是谁?最短的呢? 他们的成绩相差多少?
李张王陈
2 1 0
吴刘史孙沈
小 刚
明男生宇 和晓杰女生,谁套燕 得晓 娟准敏 敏一芸些?明 芳
新知讲解
3
男生套圈成绩的平 均数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数量/个
11
10与18日
10
移多补少
9 8
7
6
5
4 3 2 1 0
李张王陈


刚明宇杰
新知讲解
3
男生套圈成绩的平 均数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数量/个
11
10与18日
第 四 单元 统 计 表 和 条 形 统 计 图 (一)
第 1 课时 简 单 的 统 计 表 和 条 形 统 计 图
新知讲解
1 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 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这是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的?
新知讲解
1 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练习七
1.青阳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星 期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
(2)除星期六、星期日外,每天的用水量大约 多少吨? 每天的用水量大约11吨
练习七
2.根据下面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 的成绩记录(单位:个),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再回答问题。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平均数》说课稿苏教版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平均数》说课稿苏教版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实践活动丰富:本节课设计了多种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绘制统计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增加后平均体重 = (35 + 40 + 45 + 50 + 60) ÷ 5 = 46kg
平均体重增加了1kg。
3. 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
- 课本第51页练习题11:一个小组有5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80、85、90、95和100。如果最高分和最低分都不计入平均分,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 答案:不计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成绩 = (85 + 90 + 95) ÷ 3 = 90
- 课本第53页练习题18:一个篮球队有5名队员,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80cm。如果有一名队员因伤退出,替换他的新队员身高为175cm,那么篮球队的平均身高会发生什么变化?
- 答案:原平均身高 = 180cm
新平均身高 = (4 × 180cm + 175cm) ÷ 5 = 179cm
平均身高降低了1cm。
2. 软件资源:教学PPT、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课件、练习题库。
3.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课堂互动平台。
4. 信息化资源:电子白板、教学APP(支持数据分析的数学工具)。
5.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情境教学、互动问答、个别辅导。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发布预习资料,包括《平均数》概念介绍PPT和预习问题,要求学生预习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4.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苏教版 ppt课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4.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苏教版 ppt课件
3 班的同窗植树最少,只植了〔 〕棵。
25 〔3〕三年级同窗植树总数共〔 〕棵。
3 〔4〕2班的植树总数是4班的〔 〕倍。
;
习题稳定
3 . 察看以下算式: 12÷4=3 1122÷34=33 111222÷334=333 ……
根据以上规律可知:1111122222÷33334= 33333 , 1111111122222222÷ 33333334 =33333333
现数据的;
统计表和统计图都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条形 统计图更直观、更笼统地表示数据。
;
知识梳理
知识点:
1.在对一些数据进展整理分析时我们可以用统计表 和条形统计图的方式。
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可以从条形的长短直接 看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的详细笼统,便于比较。
;
例题解析
例题1:某农户承包的柑桔园,近5年的种植面积如下。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4.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40~41页
;
课题引入
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这是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的?
;
教学新知
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某班同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年月
;
节目类别 合 计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人数
36
6
; 15
12 13
教学新知
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节目类别 合 计 科普类 综艺类
人数
36
6
15
动画类
12
某班同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第7讲--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学生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7讲--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学生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2.能根据统计数画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3.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取所需信息.重点:用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统计数据、明白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难点:制作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分类整理数据、用平均数比较数据。

.孙悟空抓到一大堆妖怪,让猪八戒统计妖怪,孙悟空要求能直观形象的反映数,可是猪八戒不会数学,哪位小朋友帮帮猪八戒呀。

知识点一: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四年级一班分成五个小组进行兴趣活动,一组有10人,二组比一组少3人,三组比二组的2倍少2人,四组比三组多4人,五组的人数是四组的一半.(1)计算各组人数,并填入下面的统计表;(2)人数最多的为______组,人数最少的为________组,四年级一班共有________人.练习1.一次考试,小朴的得分是90分,小新比小朴多5分,小明比小新少11分,小诚比小明多7分.(1)把四人的成绩填入下表:(2)成绩最高的为________,成绩最低的为________.例2.某水果摊一周内每天苹果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1)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2)销售量最接近的两天为__________,相差__________千克.练习2.某地区本月1~5日的气温如下表所示:(1)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2)气温变化最大的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相差为________℃.3.学生会进行投票选举,五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如下图所示:(1)图中每一格高度代表______张票;(2)根据统计图,补全下表:练习3.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数学竞赛,其中部分年级的报名人数如下图所示.(1)图中每格高度代表________人;(2)根据统计图,补全下表.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报名人数10知识点二:数据的分段整理例1.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二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期末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期末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知识点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学期的知识吧,并且通过完成这些练习,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

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加油!知识点一:统计表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2.统计表中的“合计”应是表中统计的各项数据的总和。

知识点二: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2.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如果要表示的数据比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

知识点三:分段整理数据并制作统计表利用统计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数据;(3)填写统计表;(4)分析数据。

知识点四:条形统计图中平均数的求法1.一组数据相加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知识点五: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重点: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考点一:收集、整理数据1.调查并收集数据时,可以数出来,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2.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分段整理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考点二: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2.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量的大小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考点三:平均数1.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复习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苏教版)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复习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苏教版)

(1)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车行这一周共销售头盔
个。
(3)
的销售量最少,
解:(2)10+5+18+12+3
=15+18+12+3
=33+12+3
=45+3
=48(个)
(3)白色头盔的销售量最少,粉色头盔的销售量最多,根据销售量来看,建议下周
应该多进些粉色的头盔来卖。
故答案为:48;白色头盔;粉色头盔;粉色。
合计
10~15
16~20
21~25
年月
26~30
31~35
解:(1)10~15分的有7人,16~20的有10人,21~25的有 6人,26~30的有8人,31~35的有5人;合计:12×3=36人 ; (2)阅读时间在16~20分钟的人数最多。 (3)建议:多读书,坚持读书,但要保护好眼睛。 故答案为:(2)16~20;(3)多读书,坚持读书,但要 保护好眼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期末考点集训
知识解读
知识点0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 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填写统计表,在对应栏填上对应数据;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 2.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1)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2)分段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3.条形统计图。 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先根据数量的大小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再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 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4.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出每个项目的数据之间的大小。 5.绘制条形统计图应注意的问题。 (1)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直条宽窄相等意味着把相应数量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若直条宽窄不等,则意味着比较的 标准不同。 (2)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其组成部分一个都不能少,如标题、制图时间、单位、直条、数据、统计对象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析)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点1:根据相关数据完成统计表及补画条形统计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知识点二:分段整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3.制作统计表;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知识点三: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公式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易错典例1】下面是学校体育组购买球类的清单,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篮球4个足球5个434元总计金额772元【思路引导】根据表格,已知足球的总价和足球的数量,用足球的总价除以足球的数量,即可求出足球的单价;再用两种商品的总价减去足球的总价,求出篮球的总价,然后用篮球的总价除以篮球的数量,即可求出篮球的单价.【完整解答】解:434÷5=86.8(元)772﹣434=338(元)338÷4=84.5(元)表格如下: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篮球84.5 4个338足球86.8 5个434元总计金额772元【易错注意点】解决本题先读出数据,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单价=总价÷数量进行求解.【易错典例2】四(1)班举行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成绩统计如下表.等级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成绩/分60以下60~69 70~79 80~89 90~100人数正正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问题.(1)本次竞赛得分在70~79 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比最少分数段的多10 人.(2)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 分数段内.(3)估计一下,四(1)班的平均成绩大约是B.A.60分左右B.80分左右C.90分左右【思路引导】(1)根据数据整理的方法,首先通过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然后把“正”字改为数字.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2)因为成绩在90~100分的是10人,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所以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分数段内.(3)四(1)班的成绩在60以下的有2人、60~69分的有3人、70~79分的有12人、80~89分的有9人、90~100分的有10人,由此可知:平均成绩是80分左右.【完整解答】解:(1)12>10>9>3>2;12﹣2=10(人);答:本次竞赛得分在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比最少分数段的多10人.(2)因为成绩在90~100分的是10人,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所以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分数段内.(3)四(1)班的成绩在60以下的有2人、60~69分的有3人、70~79分的有12人、80~89分的有9人、90~100分的有10人,由此可知:平均成绩是80分左右.故答案为:70~70、10;90~100;B.【易错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及应用,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个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易错典例3】如图是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1)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思路引导】(1)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可得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首先把每天卖的牛奶数量求和,然后再除以7,求出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即可.【完整解答】解: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可得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60+50+80+70+90+90+120)÷7=560÷7=80(箱)答:平均每天卖出牛奶80箱.故答案为:二、日.【易错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简单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它解题的能力.【易错典例4】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思路引导】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完整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易错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一、选择题1.(2014·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尺码22 22.5 23 23.5 24 24.5 25数量/双 3 5 10 15 8 3 2如果你是这个鞋店的经理,那么下次你多进尺码为()的鞋。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ppt精品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ppt精品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人数
60 50 40 30 20 1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70
240名某病患者的年龄(频数)分布
直方图(histogram)
频率密度(%)
12
10
8
6
4
2
0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30
120名健康成年男子血清铁含量(频率)分布
直方图(histogram)
以不同直方形面积代表数量,用于表达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
制图要求:以直角坐标系为参照系,横轴为连续性研究指标(如年龄、身高、体温、 血清胆固醇等),纵轴为所观察指标发生的频数或频率。以矩形面积大小表示发生 强度,宽度为组距(组距一般相等),矩形之间不留空隙。矩形的个数一般取8~ 15个,以能突出资料变化规律为原则。
94.6%
5.4% 94.3%
94.0%
6.0%
问题:1.标题过繁
2.主谓语安排不当 3.标目重复,层次太乱 4.小计与合计意义不明确 5.线条过多
修改
表3
类型
单纯型 喘息型
合计
复方猪胆胶囊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的近期疗效(修改表)
例数

病情


疗效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221 136 54 31 60 98 51 12 94.6
第四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要求: 1.掌握统计表/图的制作原理、结构及要求 2.掌握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会在计算机上绘制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13
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想一想
1.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3.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还能知道什
么?
比一比: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比一比: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 2.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够清楚地看出统计的
探究新知
你认为我们班最喜欢那种节目的人最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表
节目类别 合计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人数
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表
节目类别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人数
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节目类别 合计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人数某班同学最喜欢的 Nhomakorabea视节目调查表
结果。 3.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比一比:
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练习七
1.
练习七
3.
练习七
3.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学习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调查与统
计活动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 通过实践活动会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 重点:经历完整的调查与统计的实践活动。 难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猜一猜
同学们、我们大家每天都坐在一个教室里面学 习,应该算是非常熟悉了。那么你们了接你的 同班同学的基本情况吗?你知道同伴喜欢看什 么电视节目吗?
节目类别 科普类
综艺类一
动画类
体育类

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哪些场合更有优势?”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表现得比较积极,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简单易懂的操作提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举例:分析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让学生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找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比例。
2.教学难点
(1)统计表的制作:如何将一组杂乱的数据整理成结构清晰、易于分析的统计表。
难点解析:指导学生明确统计表的列和行的关系,如何合理设置列和行的标题,以及如何将数据准确无误地填入表格中。
(2)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如何将统计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条形统计图,以及如何正确标出坐标轴和刻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将根据实际数据制作统计表,然后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感受数据可视化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大家共同评价和讨论。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经验,他们能够理解统计的一般意义,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身高、体重等。

2.准备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和材料。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班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让学生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思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描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点评,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分析一些复杂的统计数据,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课件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课件
5 26 27 28 29 30
身高cm 127 133 128 131 134 131 142 143 133 139
编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身高cm 146 129 149 135 133 142 136 127 139 136
哪种方法比 较合适
比较男生和女生的分数的平均分 8. 7 2
1、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用表格 呈现数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用 直条呈现数据;能直观、形象的表示数据的多少 。 2、分段整理不要重复和遗漏数据。 3、平均分能较好的反应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下面是一位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记录,请你制作一个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 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 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调查表:
标题: 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请填写统计表
年月
节目类别 合计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人数
横标目
?
数据
6 15 10 10
合计=6+15+10+10=41
你数什能正么知字?道
16
14
12
10
9
8
6 4
2
0
120-129
年月
22 15
你会做吗?
130-139 140-149 身高范围
在制作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统计表与统计图 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要将身高归到符合条件的一类,就是分段 整理。 注意:分段整理不要重复和遗漏数据。
比一比看谁射的准
5分
7分
9分

【小 学】复习提升专题05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2021四年级数学寒假学习精编讲义苏教版

【小 学】复习提升专题05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2021四年级数学寒假学习精编讲义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寒假学习精编讲义复习提升05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统计表用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呈现数据。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地表示的多少。

2、分段整理数据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3、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取长补短);一种是先合再分,即用一组数据的除以这组数据的。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人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4、运动与身体变化: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都会引起脉搏的加快,而不同运动量所引起的脉搏加快的程度也不一样。

一.选择题1.(2021秋•谯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是“北京一徐州”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里程/千米北京﹣天津西148北京﹣济南495北京﹣徐州814814﹣148求的是()之间的路线.A.北京到徐州B.济南到徐州C.天津西到徐州2.(2021秋•芗城区期末)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3.下图表示的是甲班和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情况.如果每个班都是36人,那么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人.A.4B.11C.18D.434.(2021春•罗平县校级期中)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玉的身高最高B.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赵兰最矮二.填空题5.(2021秋•灵川县期中)请分别算出下面两户人家这个月的用电数。

户名上月读数本月读数实用电数张芳675802千瓦时陈永正9121000千瓦时6.(2021秋•沈河区期末)王叔叔元旦乘火车从郑州出里程千米发去旅行,途经徐州、南京,最后到达无锡.结合图、表回答问题:里程/千米郑州﹣﹣﹣徐州349徐州﹣﹣﹣南京348南京﹣﹣﹣无锡301①徐州到无锡的里程是千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计算.)②火车从郑州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5千米,行驶7时后,距离最近.7.(2021秋•沈河区期末)周叔叔是一名司机,下表是他一周行驶的里程表读数.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160千米 350千米 555千米 745千米 758千米他周四一天行驶 千米,他周二~周五一共行驶 千米. 8.(2021秋•兴化市月考)水果店购进水果的情况如下表,请将下表填写完整.每箱75元 4箱 一共 元每箱 元5箱一共425元每箱 元3箱一共609元9.(2021春•镇康县期中)统计时,我们把有关联的几个统计表合成一个表,更简洁的表示信息,这样的表叫 统计表.10.(2021春•九龙坡区期末)在一次体检中,三年级一班男、女生体重情况如表:体重人数性别30千克及以下~千克 40千克及以上男生 2 18 4 女生1232(1)这次体检体重在 范围的人数最多,在 范围的人数最少. (2)全班有 人参加体检.11.(2021秋•成都期末)乐乐家的电表度数如下表.(单位千瓦时)7月底 8月底 9月底 10月底11月底 12月底 43054564082592021乐家8月份的用电量是 千瓦时,乐乐家从8月份到12月份总用电量是 千瓦时. 三.判断题12.统计表一定要有表的名称. . (判断对错)13.制作统计表时,要在表的下面写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 .(判断对错) 14.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15.(2021秋•建邺区期末)王叔叔买了3辆同样价格的儿童车,付给营业员1000元.他买的是哪一种?儿童玩具车儿童三轮车儿童自行车198318408先估算,然后在正确的答案旁边画“√“.16.(2021秋•上海期中)下面是学校体育组购买球类的清单,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篮球4个足球5个434元总计金额772元17.(2021春•唐县期末)下面是某校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看的书籍情况统计.科普类动漫类文学类政史类童话类书籍人数/人性别男生56481620219女生2413396437(1)男生喜欢看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类书的人数最少.(2)女生喜欢看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类书的人数最少.(3)班上要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想法?18.(2021•防城港模拟)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217人(1)我最喜欢小组.(2)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3)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人.(5)选择篮球组的有人.(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19.(2021秋•河曲县校级期中)下面是小张家1﹣6月份每个月月底电表的度数.(单位:度)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5月底6月底6012021240369600700(1)想一想,画一画,用图表示你所了解的数学信息.(2)小张家三月份用电多少度?20212021秋•沛县期中)四(1)班举行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成绩统计如下表.等级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成绩/分60以下60~6970~7980~8990~100人数正正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问题.(1)本次竞赛得分在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比最少分数段的多人.(2)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她的成绩应该在分数段内.(3)估计一下,四(1)班的平均成绩大约是.分左右分左右分左右21.(2021秋•盐都区期末)张老师买了9盒水彩笔、30张绘画纸和4块画板,水彩笔每盒13元,绘画纸每张4元,画板每块23元.(只填表,不解答)水彩笔盒每盒元绘画纸张每张元画板块每块元22.(2021春•成武县期末)下面是李明和陈东最近四年的体重统计表.7岁8岁9岁10岁李明陈东(1)李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2)陈东的体重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3.(2021秋•如东县期末)王老师来到球类体育商店,带的钱只能买排球24个或是篮球15个;先根据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①每个篮球多少元?②王老师带的钱只买足球,可以买几个?24.(2021秋•大兴区期末)如表是兴旺小学2021年﹣2021年在校学生人数.年份20212021202120212021人数631550597534505①某一年全校男、女生人数如图,已知这一年男生比女生多50人,这是哪一年?为什么?(请用计算或其他方式说明)②某一年全校有18个班,人数最多的班有30人,人数最少的班有28人,这是哪一年?为什么?(请用计算或其他方式说明)25.(2021春•皇姑区期末)下面是一张飞机普通舱票价表航程(千米)650﹣949950﹣120211202118001801﹣3000票价(元)83096512602600沈阳到上海航程约1193千米,每张票多少元?宁宁买2张沈阳到上海飞机票,付2021元,找回多少钱?(列综合算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讲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1节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课标解读】:1、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

步骤和方法,并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数学信息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提升实践
操作能力,培养统计意识.
【考点解析】:①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②分段整理数据
【知识要点】:
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用表格的形式将数据呈现出来的统计方式是统计表
(2)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条形统计图,也叫直条图或条形
图.
(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这两种统计方式都能清楚地看
出统计的结果,但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2、分段整理数据
(1)分段时,要先确定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确定分成几段,并保证每
段的范围一样大,且把最大值与最小值包括在内.
(2)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所分的各段的范围,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并且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回归教材】:
1、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这是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
据的?根据统计结果,完成
统计表.
合计:各类节目人数相加的总和
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2、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还能知道什么?
2、林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 130-139 ㎝的队员适合穿小号,140-149 ㎝的适合穿中号,150-159 ㎝的适合穿大号.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
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梅峰小学鼓号队身高情况统
计表
身高/㎝合计130-139 140-149 150-199 人数
【例题精讲】:
题型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例 1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航模组 18 人,书法组 8 人,美术组 6 人,电脑组12
人,科技组 15 人.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然后回答问题.
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统计图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航模 书

美术
电脑
科技
(1) 、(
)组的人数最多,( )组的人数最少.
航模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倍,电脑组是美术组的( )
倍.
电脑组比航模组少( )人,比书法组多( )人. 你想参加什么兴趣组?
题型 2 分段整理数据
例 2 唱歌比赛四(1)班组织唱歌比赛,各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表
1、将数据分成五类,用画“正”字整理
90――99分_________共()人
80――89分_________共()人
70――79分_________共()人
60――69分_________共()人
60 分以下__________共()人
2、绘制成统计表
四(1)班唱歌比赛成绩统计表
___年___月
3、分析问题
(1)得80 分以上(含80 分)的有()人,60 分以下的有()人.
(2)得分人数最多的是()分数段,有()人.
(3)全班最低分()分,比最高分少()分.
(4)四(1)班参赛选手的唱歌水平().(可填高、较高、低、较低)
【新题速递】:
1. 下面是青少年广场各活动小组人数统计情况.
青少年广场各活动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2014 年4月
(1)图中纵格每格代表 10 个组.()
(2)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最少. ()(3)这个活动中心的 4 个组共有150 人.()
(4)舞蹈组人数比武术组人数少 20 人.()
(5)合唱组和武术组的总人数比书法组多 10 人. ()
【课堂练习】:
1、小松和小亭做了一个正方体的 6 个面上分别写上1――6、他们把这个正方体任意抛
40 次,结果各数朝上的情况如下图.
8
7
单位:次
6
5
4
3
2
1
0 1 朝上 2 朝上 3 朝上 4 朝上 5 朝上 6 朝上
(1)从图上可以看出,()朝上的次数最多,()朝上的次数最少.
(2)如果把正方体再抛 40 次,你认为“1”朝上的情况会怎么样?在合适的
答案下面画“√”.
次数最多次数最少无法确定
()()()
(3)如果规定朝上的数大于 3 算小松赢,朝上的数小于 3 算小亭赢,这个游戏
规则公平吗?如果不公平,可以怎样修改规则?
【方法点拨】:
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这两种统计方式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但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2、分段时,要先确定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确定分成几段,并保证每段的范围一样大,且把最大值与最小值包括在内.
3、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所分的各段的范围,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并且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第四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2节平均数
【课标解读】: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平均

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经验,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考点解析】: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
【知识要点】: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
(1)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平均数的方法:总量数 总份数=平均数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回归教材】:
1、
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 15 个圈. 下面的统计图
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想怎么比?
【例题精讲】:
题型1平均数的求法
例1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
【新题速递】:
下面是某校四(1)班两组同学的体重记录表(单位:千克).根据表内数据计算下列问题.
(1)第一组平均体重是;
(2)第二组平均体重是;
(3)第()组平均体重重些,重()千克.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王玲期末考试成绩是:语文 96 分,数学 93 分,英语 87 分.她的平均成绩是().
2、四年级有 4 个班,平均每班 45 人,其中一班有 42 人,二班有48 人,三班有44 人,
四班有()人.
3、7 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 1,这时7 个数的平均数是 7,这个
被改动的数原来是( ).
二、判断题.
1、小丽 5 天看了一本 350 页的书,平均每天看 70 页. ()
2、7 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 25 千克,其中 5 名同学的体重可能都是 25 千克. ()
3、一个池塘平均水深 1 米,小林身高 120 厘米,他下水没有危险. ()
4、第三组平均每人折千纸鹤 34 个,如果小组中每个人折的个数都不相
同,那么其中一定有人折的个数超过34 个. ()
5、三(1)班期中测试的平均成绩是 96 分,三(2)班期中测试的平均分是 93 分,那么三
(1)班小亮的成绩一定比三(2)班的小刚的成绩好. ()
【方法点拨】:
1、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
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平均数的方法:总量数 总份数=平均数.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