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解题技巧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到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等方面。
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解题问题,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他们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有机化学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了解基本概念在解决有机化学问题时,首先要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例如,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官能团的命名规则、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等。
只有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举例来说,当遇到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时,首先要识别它的官能团和基团,然后根据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规律,推测出可能的反应途径和产物。
这样的分析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本质和规律。
二、熟练掌握命名规则有机化学中,命名是一个基本的技能。
通过命名,可以准确地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因此,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命名的顺序、前缀和后缀的含义等。
例如,当遇到一个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问题时,学生可以按照命名规则逐步分析。
首先确定主链,然后根据官能团和基团的位置和数量,添加相应的前缀和后缀。
最后,检查命名是否符合规则,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三、注意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在有机化学中,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基团。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例如,当遇到一个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规律,推测出可能的反应类型和产物。
同时,还需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速率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四、掌握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是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关键。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机理和条件,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分析和推理。
例如,当遇到一个有机反应的机理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考教材,了解该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然后,根据机理和条件,分析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形成。
高中化学掌握化学平衡的五大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掌握化学平衡的五大解题技巧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的变化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掌握化学平衡解题技巧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五大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理解在解题之前,首先要对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化学平衡指的是一个化学反应达到正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反应停止进行。
了解这个基本概念是理解和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基础。
二、化学平衡常用的定量关系公式化学平衡问题中,常用的定量关系公式包括摩尔比、浓度比和分压比。
这些公式是化学平衡问题解决的核心工具。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选取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能够灵活应用,是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关键。
三、化学平衡问题的步骤分析解决化学平衡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1. 确定平衡方程式:根据题目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物质,写出平衡反应方程式。
2. 确定已知量和所求量: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确定已知量和所求量。
3. 运用定量关系公式: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选用适当的定量关系公式进行计算。
4. 检查答案的合理性:计算结果应与已知条件相符,同时注意物质的物质守恒和电荷守恒。
5. 作出结论:根据计算结果给出问题的答案,并合理解释。
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分析和解答化学平衡问题,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减少错误。
四、化学平衡问题的常见类型化学平衡问题包括平衡常数、浓度的变化、添加物质对平衡的影响等各种类型。
学生需要熟悉这些不同类型的题目,掌握各自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求平衡常数时,可以利用已知的物质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在浓度的变化问题中,可以根据化学平衡的摩尔比关系计算浓度的变化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需要灵活应用相应的解题技巧。
五、化学平衡问题的实际应用化学平衡不仅是高中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高中化学满分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满分答题技巧化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应用的学科,而在高中化学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取得满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选择题技巧选择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正确率的提高对于总分的增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在回答选择题之前,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背景信息。
特别是在题目中出现的关键词,如“最佳”、“最适合”等,需要注意其含义。
2. 排除干扰项:在选择题中,通常会有一些干扰项,学生需要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
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有助于提高正确率。
3. 利用背景知识: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学生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来解答选择题。
例如,当题目涉及到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根据酸碱中和的定义和反应方程式来判断正确答案。
二、解析题技巧解析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以下是一些解析题技巧:1. 理清思路:在回答解析题之前,学生应该先理清思路,明确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可以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来帮助理解题目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化学原理:解析题通常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原理来解答。
学生应该熟悉各种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条件,以及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例如,当题目要求解释某种化学反应的原理时,学生可以根据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来进行解答。
3. 注意细节:在解析题中,细节往往决定了答案的准确性。
学生应该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条件,并且对实验数据进行仔细分析。
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数据的精确性。
三、计算题技巧计算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学生需要进行计算和推导。
以下是一些计算题技巧:1. 确定计算公式:在回答计算题之前,学生应该确定所需使用的计算公式,并且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 注意单位和精度:在进行计算时,学生应该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精度的控制。
高中化学必修一解题秘籍,28大高考题型汇集

高中化学必修一解题秘籍,28大高考题型汇集1、计算题:•类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根据物质的量计算、根据溶液浓度计算等。
•解题思路:明确题目要求,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注意单位和计算步骤的规范性。
2、填空题:•类型:物质性质、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等。
•解题思路: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信息,回忆相关知识点,准确填写。
3、选择题:•类型:概念辨析、原理应用、数据分析等。
•解题思路:逐一分析选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分和易混淆知识的辨析。
4、推断题:•类型: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根据性质推断物质等。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逐步推断出未知物质,注意逻辑性和知识点的应用。
5、实验题:•类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描述、实验方案评价等。
•解题思路: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回忆相关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6、仔细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7、回忆相关知识点,准确应用化学原理和公式。
8、注意计算步骤的规范性和单位的使用。
9、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分和易混淆知识的辨析。
10、注意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的记忆和应用。
11、图表题:•类型:数据表格、流程图、装置图等。
•解题思路: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或信息,找出规律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2、简答题:•类型: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阐述化学原理等。
•解题思路: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注意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3、综合题:•类型:结合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
•解题思路:仔细阅读题目,找出涉及的知识点,回忆相关知识点,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解答。
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4、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15、避免答非所问,紧扣题目要求。
16、注意答题规范,按照标准格式进行书写。
17、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18、及时总结错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复习。
高中化学求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化学求解答题技巧和方法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需要掌握大量知识点的科学学科。
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考察。
下面是一些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理解题意在解答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要注意题目中可能包含的要求、条件和限制,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等。
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以便更清晰地理解题目要求。
二、梳理知识点在解答题之前,要将涉及到的知识点梳理清楚。
可以将题目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写下来,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思维框架。
这样可以有助于整体把握问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用图表辅助在解答涉及化学反应、物质状态变化等问题时,可以用图表来辅助解答。
例如,可以画出化学反应式、示意图、能级图等来更直观地说明问题。
图表可以帮助理清逻辑关系,减少复杂计算和推理的难度。
四、注意关键词在解答题中,一些关键词往往起到指引思路和提示解题路径的作用。
例如,“解释”、“说明”要求进行详细描述;“列举”、“举例”要求给出具体的实例;“比较”要求找出不同之处等。
要注意在解答时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些关键词的含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五、注重逻辑在解答题时要注重逻辑性,条理清晰。
一方面,要注意解答的层次分明,可以用序号或分段来表示不同的思路和层次;另一方面,答题要符合逻辑顺序,遵循因果关系和推理推断。
六、举例论证在解答问题时,如果可以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论证和说明,会更加生动直观。
举例论证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并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或场景来加以说明。
七、遵循答题要求在解答题时要始终遵循题目的要求。
如果题目要求给出结论,那么需要明确给出结论并进行论证;如果要求解释原因,那么需要找出相关的理论解释;如果要求比较不同,那么需要找出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答题,不偏离主题。
高中化学考试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考试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化学在高中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高中的化学课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为了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考试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之一。
选择题通常涉及理论知识,要求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准确选择。
对于选择题,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题中出现的化学概念、定义和表述,需要核对知识背景。
2.掌握选择题常用的解题技巧,如排除选项法、解析借代法等。
3.选择题选项常常会出现干扰项,容易让人误解,考生必须要谨慎判断。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之一,通常需要考生填写相应的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等。
填空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对于填空题,应先读题、理解题意,明确需要填写什么内容,确保准确无误。
2.填写反应物时,需考虑到反应的物质量、计量单位、容积等相关参数,答案要严谨、正确。
3.填写产物时,要注意哪些物质是主要或次要产物,并且要考虑到产物的物质量、计量单位、密度等相关参数。
三、简答题简答题的形式多为一问一答,需要考生直接回答问题。
通常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回答精准、简洁。
对于简答题,考生应该关注以下要点:1.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需要对概念、定义有深入的理解。
2.对于问题的提问,应该理清思路,深入分析,确定应答的重点。
3.回答时要简洁精准,表达清晰明了,突出重点。
四、计算题计算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物质量、体积、摩尔数等数据,进行计算。
通常需要掌握相关计算方法、计算公式等。
针对计算题,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计算题,首要任务是先理清计算目的、计算方法和要给数据。
2.应注意对数据精确度的要求,对不确定性数据的处理应灵活、妥善。
3.对于计算题,除了掌握计算方法和公式,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计算结果应该标明单位及值。
五、实验题实验题通常让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化学)高中化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化学)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研究过程中,解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思想方法。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解题的四大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化学问题。
1. 分析思想方法分析是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对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应用分析思想方法:- 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
- 针对问题中的关键点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核心。
- 分析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将其应用到问题中。
- 利用逻辑推理和实际情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2. 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特性和关系来解决问题。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思想方法来对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进行分析和判断。
具体步骤如下:- 比较不同物质或反应的性质、结构、组成等方面的异同。
- 掌握和运用化学概念、规律和原理,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 利用比较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或判断反应的方向和可能性。
3. 探究思想方法探究思想方法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研究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运用探究思想方法来探索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反应机理。
具体步骤如下:- 提出问题或现象,明确研究的目的。
- 设计实验或观察,收集数据和信息。
- 分析实验结果或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或关系。
- 利用实验或观察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办法。
4. 应用思想方法应用思想方法是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的化学应用问题。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应用应用思想方法:- 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 把问题转化为已学知识的应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 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
- 思考实际问题的应用意义和可能影响。
结论高中化学解题的四大思想方法——分析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探究思想方法和应用思想方法,是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 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
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 浓度 差、溶解度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 1】把 22.4g 铁片投入到 500gCuSO 4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 洗涤、 干燥后称其 质量为 22.8g ,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解析“充分反应”是指 CuSO 4 中 Cu 2+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 FeSO 4 溶液, 不能轻 率地认为 22.8g 就是 Cu ! (若 Fe 完全反应,析出铜为 25.6g), 也不能认为 22.8-22.4=0.4g 就是铜。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 56gFe ,就析出 64g 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 ,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 8g ,就意味着溶解 56gFe 、生成 64gCu ,即“差 量” 8 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 (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 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 Cu x g , FeSO 4 y gFe+CuSO 4 =FeSO 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故析出铜 3.2 克铁片质量增加 0.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 0.4g ,为 500-0.4=499.6g 。
【巩固练习】将 N 2和 H 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各自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设备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
由关系式进行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并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寻找关系式时要特别注意原料中的某些元素是否都转入了产物中去,中间产物是否又有原始原料参与,不可盲目地根据起始物和产物中的原子守恒直接得出关系式。
常进行如下的相当量处理:①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损失率=该化合物的损失率;②中间产物的损失率=原料的损失率;③中间产物的转化率=原料的转化率。
常见多步反应的关系式有:①工业制硫酸:FeS2—2S—2H2SO4;②工业合成氨:3C—2N2—4NH3;③工业制硝酸:N2—2NH3—2HNO3;④焦炭制乙炔:3C—CaC2—C2H2
另外,有些题目中常出现一些教材中未见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信息的形式作为解题的某些条件,此时要耐心地寻找物质或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以便得出正确的关系式。
练习题
1、用含FeS280%的硫铁矿生产硫酸,已知该矿石的燃烧率为95%,SO2的转化率为90%,SO3的吸收率为98%,若生产500吨98%的硫酸,需要多少吨原料矿石?多少升标况下的空气?(假设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0%)
△
2、工业生产电石是用生石灰与焦炭在电炉内加热进行的
(3C+CaO==CaC2+CO),假设原料利用率100%,则36吨焦炭可生产多少吨乙炔?
3、钢样中含铬约1.3%。
测定钢样中铬含量的步骤是:在酸性条件下将钢样溶解并将其中的铬氧化成Cr2O72-离子,然后加入
20.0mL0.100mol/L的标准FeSO4溶液,令其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6Fe2++ Cr2O72-+14H+=6Fe3++2Cr3++7H2O 再用0.010mol/L的标准KMnO4溶液滴定过量的Fe2+,要求KMnO4溶液的用量在5.00~10.00mL之间,计算称取钢样的范围。
(高锰酸钾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4、为测定某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称取Wg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6mol/L的盐酸,使它完全溶解,加热煮沸,除去溶解的
CO2,再加入足量的草酸铵[(NH4)C2O4]溶液后,慢慢加入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出草酸钙沉淀:C2O42-+Ca2+=CaC2O4↓,过滤出CaC2O4后,作稀H2SO4溶解: CaC2O4+H2SO4=H2C2O4+CaSO4,再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
V0mL,取出V1mL,用amol/L的KMnO4酸性溶液滴定,此时发生如下反
应:__MnO4-+__H2C2O4+__H+ →___Mn2++___CO2↑+__H2O若滴定终点时消耗amol/L的KMnO4V2mL,请配平上述KMnO4和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5、苯酚与溴的反应可用于苯酚的定量测定,方法如下:①按物质的量之比1:5配制KBrO3—KBr溶液1000mL,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可以生成0.05molBr2;②用该溶液(含过量的Br2)与苯酚充分反应后,用KI还原未反应的溴,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碘,Na2S2O3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I2=2NaI+ Na2S4O6;③根据所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便可计算苯酚的纯度。
现称量0.2g 苯酚试样,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并稀释为250mL,取该溶液10mL,与10mL上述KBrO3—KBr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后,加入过量KI,再用0.1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5.2mL。
试计算苯酚试样的纯度。
(苯酚式量为94)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总反应方程式法在高中化学计算题中有一类随反应物量的不同而影响产物类别的题型,如H2S+O2→,当O2不足量,即V O2/V H2S≤1/2时,
2H2S+O2=2S+2H2O;当O2足量,即V O2/V H2S≥3/2时,
2H2S+3O2=2SO2+2H2O;而当1/2<V O2/V H2S<3/2时,则H2S燃烧的产物中既有S又有SO2,如果按每一个具体反应进行分步讨论,是很繁杂的,且容易出错。
此时可根据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比配平得总反应方程式,利用总反应方程式直接进行判断、计算。
类似的反应还有:
CO2+NaOH→;CO2+Ca(OH)2→;H3PO4+NaOH→;H3PO4+NH3→;Na2CO3+HCl→;Al3++NaOH→;AlO2-+H++H2O→;Fe+HNO3→等。
练习题
1、20℃时,将40毫升H2S和50毫升O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气体体积有多少毫升?(设温度和压强不变)
2、将标况下1.12升CO2气体通入100毫升0.7摩尔/升的烧碱溶液中,
然后在低温减压下蒸干溶液,能得固体多少克?
3、将200mL0.8mol/L的盐酸逐滴滴入300mL0.4mol/L的Na2CO3溶液
中,反应完全后,计算产生的CO2在标况下的体积。
4、往148g浓度为0.1%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
淀物0.1g,若CO2充分利用,则通入的CO2气体的体积为( )
A.22.4mL
B.33.6mL
C.44.8mL
D.67.2mL
5、用2mol/LH3PO4溶液200mL吸收11.2L标况下的NH3,完全作用
后,产物是什么?其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
6、ag铁与含bg硝酸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若a:b=1:3,
则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为( )
A.ag
B.3a/4g
C.b/4g
D.bg
7、在100毫升0.1摩尔/升AlCl3溶液中,投入金属钠,待反应完毕后产
生H2392毫升(标况下),若金属钠表面未被氧化,可生成沉淀多少克?
8、在标准状况下,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充满一容积为22.4L且盛
有足量的密闭容器中,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到反应完全。
下列对容器里
最后存在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的判断均正确的是(忽略固体物质占有的
体积)
A.存在0.5molNa2CO3,0.25molCO
B.存在0.125molO2, ,1mol
Na2CO3
C.存在0.5molCO, 0.5molNa2CO3
D.存在
0.75molNa2CO3,0.25molCO
9、将amolNa2O2和b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
250℃,使其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设只有当CO2与Na2O2反应完后,其他
物质才与Na2O2反应),若要使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为0Pa,且残留固体溶于
水时无气体逸出,那么在反应中可加适量CH4,使其充分燃烧即可,此时a/b
应满足什么条件?加入的CH4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