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对联的种类
1、春联:春节使用的对联。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2、喜联:婚联、宅联、寿联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又添丁
千 里 姻 缘 一 线 牵
百 年 恩 爱 双 心 结
欣 逢 盛 世 福 如 东 海 水 长 流
喜 享 遐 龄 寿 比 南 山 松 不 老
3、挽联: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 它是对死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慰勉。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康有为挽谭嗣同)谭嗣同字复生
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 关联,互为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 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些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 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这种形式 的楹联在联语中占有相当比重。
南京灵谷寺长老用谐音联“祝”汪精卫就 职伪政府主席,写了一副对联: 昔具盖世之德 今有罕见之才
对联成了作战的武器。
有一个卖豆芽的小贩,也写了一副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行行行行行行行 乍看这幅对联,不知所云,如果弄清它的 读音和断句,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上联写豆芽茁壮成长,下联赞豆芽鲜嫩喜人。 上联末尾一个长字,寄托了买卖人迫切的 期望;下联一个行字,如闻买卖人自夸的 叫卖声。
请将下列诗句用连线连接起来。
春山一路鸟空啼
锦江春色来天地
日暖神州万木荣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晖又红万朵花
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冬雪欲白千里草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 水 朝,朝 朝 朝,朝 朝 朝 落;
浮 云 长,长 长 长,长 长 长 消。 • 朝: ( cháo)同“潮”,涨潮 (zhāo)早晨。 • 长: (zhǎng)增多 (cháng)同“常” 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
wenku.baidu.com
三、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但也有一种极个别的例外情况,就是有意追求 “字数不等”所造成的弦外之音的效果。 民国时期,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给他作 了一副挽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 末句尾字用平声。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1、收集对联 2、欣赏对联
谢谢! 再见!
3、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 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 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词性相当 拳打南山猛虎 脚踢北海蛟龙
名 动
方 位 名 词
种类相当 天 风 海 新 日 地 雪 山 旧 月 千 南 庆 枝 月 山 北 贺 头 白 万 西 恭 花 风 水 东 喜 丛 清
对 联 的 起 源
对 联 的 种 类
对 联 的 特 点
对 联 的 欣 赏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俗称对子,又名楹联。楹,厅堂前的 柱子。楹联就是悬挂或张贴在柱子上或左右两侧 的两条联语。我们在游览名胜古迹的时候时常看 到一些楹柱上刻有对联,那就是楹联。广义的楹 联就是对联。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的语言艺术 形式,曾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据史料记载,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习俗。古人用两块桃木板 悬挂在门的两旁,桃木板上写上神的名字,用来 驱鬼压邪,去祸求福。后来人们在桃木板上写上 对偶的吉祥话,渐渐发展成了对联。
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 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 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 浮云长,常长常长,常常消。 • 海水朝潮,潮!潮!潮!朝朝落; • 浮云常长,长!长!长!常常消。 • 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 • 浮云长,常常长,常常长消。 • 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 • 浮云,常常长,常长,常常消。
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据文献记载, 出现在五代后蜀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写了 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中华第一联
神荼 郁磊
孟昶
对 联 的 来 历

到了宋代,吟诗作对蔚然成风。苏轼、 王安石、黄庭坚等都是对对子的高手,春 节贴春联的风俗也开始流行起来,这一点 我们从王安石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明清时 代,对联更是得到广泛普及,上至王公贵 族、文人墨客,下至乡野村夫,都可以对 上或好或一般的对子。
3、形式美(节奏美) 就是上文讲对联特点时提到的平仄和谐, 抑扬顿挫之美。
规规矩矩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
做作业辛辛苦苦
玩游戏开开心心 看电视轻轻松松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父健康母健康父母健康 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 男欢欣女欢欣男女欢欣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上联由 “国兴旺”, “家兴旺”,“国家兴旺”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 成;并且“国”,“家”又能组合成词语 “国 家” ,词语“兴旺”又重复;内容都是表达对新 年的美好祝愿 。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 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 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 就上述楹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 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 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 联语。如: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 成之妙。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谈到正对、反对时 曾断言:“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未免过于形式主义 了。其实不论是正对、反对还是串对,只要立意好,构思 巧,用词妙,富于哲理令人感奋,即为佳联。
名 形 名
孙 行 者 祖冲 之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 复。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 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 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 用。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直写竖贴。面 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 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 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 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批顺 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妥 当。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过旧 时的一副治学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规劝人们读书做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 打渔,两天晒网。
2、艺术美 指对联构思的技巧和修辞的技巧 由于对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极强的表现力,这就要 求对联的作者必须具有极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清乾隆五十年,邀请天下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赴京会宴, 史称千叟宴。当时出席宴会的老者中,有一位鹤发童颜, 精神矍铄,一问之下竟是与会者中的最长者。乾隆心中 大喜,不禁吟出句上联: 花甲重逢,又添三七岁月。 要求在座的人对答下联。座中一位学识渊博、才智机 敏的大臣纪晓岚,即时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是著名的算式对联,对仗工整,堪称绝对。 此外,对联还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
4、行业联:张贴在各行各业的家庭、店铺、 企事业单位大门上的对联。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操天下头等大事 做人间顶上功夫
5、胜迹联:在名胜古迹、地方建筑物上的对 联。 上海豫园得月楼: 楼高但任鸟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胜迹联
6、言志联:通过对联来抒写抱负、志向、理 想,用以鞭策自己,激励他人。 林则徐少年时代吟诵的一副言志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四、对联的欣赏 1、思想美 对联的语言文字精练,言简意深,短短几 个字,高度浓缩着丰富的思想内涵,给人 一种美的享受。 韩信墓前有副对联: 成败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 据 《史记》载,淮阴侯韩信投军后,先入项羽 麾下,后奔刘邦,均不得重用,于是决心逃走。刘邦谋士 萧何深识其才,星夜将他追回。高祖二年(前205), 韩信拜为大将,为刘邦打天下,平齐定楚,卓有战功。 西汉建立,刘邦怕他谋反,将他拘禁。高祖十二年(前 195),韩信被吕后所杀,计又出自萧何。所谓“成败一 知己”,就指萧何。两妇人,指漂母和吕后。《淮阴侯列 传》:韩信少时,家贫,尝从人寄食。“钓于城下,诸母 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这个 漂母,当时是韩信的救命恩人。全联仅10个字, 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将其成败所由都点出来 了。其精其深,令人过目不忘。
根据这四个方面的特点,做一个练习。
1、把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 A 发愤识遍天下字 B 桃花尽日随流水 C 腊梅吐芳迎红日 D 学海无涯勤可度
• A1书山万仞志能攀 C1 绿柳展翅舞春风
B1 立志读尽人间书 D1 江月何年初照人
•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 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 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唐宫汉阙 舜日尧天(仄起平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