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

1、L注册会计师在对F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收集到以下六组审计证据:

(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3)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4)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6)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要求;请分析说明每组审计证据中哪项审计证据较为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

2、注册会计师对某客户审计过程中,收集到下列四组审计证据:

(1)销售发票与购货发票;

(2)审计助理人员监盘存货的记录与客户自编的存货盘点表;

(3)审计人员收回的应收账款函证与询问客户负责人的记录;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与银行对账单。

要求:请分别说明:每组审计证据中的哪项审计证据更为可靠?为什么?

3、注册会计师在对宝岛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严重缺陷。在此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能否依赖下列证据:

(1)销售发票副本

(2)监盘客户存货形成的记录(不涉及到检查相关的所有权凭证)

(3)律师提供的声明书

(4)管理层声明书

(5)会计记录

(6)对行业成本变化趋势的分析

1

第十一章 分类资料的回归分析

第十一章分类资料的回归分析 ――Regression菜单详解(下) (医学统计之星:张文彤) 上次更新日期: 10.1 Linear过程 10.1.1 简单操作入门 10.1.1.1 界面详解 10.1.1.2 输出结果解释 10.1.2 复杂实例操作 10.1.2.1 分析实例 10.1.2.2 结果解释 10.2 Curve Estimation过程 10.2.1 界面详解 10.2.2 实例操作 10.3 Binary Logistic过程 10.3.1 界面详解与实例 10.3.2 结果解释 10.3.3 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简单诊断 10.3.3.1 模型的进一步优化 10.3.3.2 模型的简单诊断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还是一个阴森恐怖的黑暗时代,大地上恐龙横行,我们的老祖先--类人猿惊恐的睁大了双眼,围坐在仅剩的火堆旁,担心着无边的黑暗中不知何时会出现的妖魔鬼怪,没有电视可看,没有网可上... 我是疯了,还是在说梦话?都不是,类人猿自然不会有机会和恐龙同时代,只不过是我开机准备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心里忽然想到,在10年前,国内的统计学应用上还是卡方检验横行,分层的M-H卡方简直就是超级武器,在流行病学中称王称霸,更有那些1:M的配对卡方,N:M的配对卡方,含失访数据的N:M 配对卡方之类的,简直象恐龙一般,搞得我头都大了。其实恐龙我还能讲出十多种来,可上面这些东西我现在还没彻底弄明白,好在社会进步迅速,没等这些恐龙完全统制地球,Logistic模型就已经飞速进化到了现代人的阶段,各种各样的Logistic模型不断地在蚕食着恐龙爷爷们的领地,也许还象贪吃的人类一样贪婪的享用着恐龙的身体。好,这是好事,这里不能讲动物保护,现在我们就远离那些恐龙,来看看现代白领的生活方式。 特别声明:我上面的话并非有贬低流行病学的意思,实际上我一直都在做流行病学,我这样写只是想说明近些年来统计方法的普及速度之快而已。

审计学(题型分类)

名词解释 1. 鉴证业务 根据我国2006年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规定,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业务是以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为主要目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就鉴证对象信息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适当的标准而发表一个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保证的结论。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技术行为规范,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涵盖注册会计师所有执业领域,包括业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等。 3、全面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为合理地确信其执行的所有审计业务都是按照审计准则进行而采取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采取体现既定目的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并据此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相应的全面质量控制程序。 6、或有收费 或有收费是指服务报酬的收取不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来计算,而是根据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成果大小或所提供报告的类型来确定。这种收费方式将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

立性与客观性。 1、违约 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对注册会计师而言,违约是指在商定期间内未按照业务约定书履行责任。 2.过失 过失,是指具备正常理性能力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应做的事没有做,而使他人蒙受损失。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过失主要是指未按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 3.普通过失 普通过失(也有的称“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谨慎而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则是指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4.重大过失 重大过失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最低限度的谨慎而给他人造成损失。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则是指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业。 5.欺诈 欺诈又称舞弊,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欺诈就是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种铁氧化物的磷吸附解吸特性以及与磷吸附饱和度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5-01-04 修改稿收到日期:2005-03-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17,30471006);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邵兴华(1969— ),女,内蒙古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磷素化学研究。3通讯作者三种铁氧化物的磷吸附解吸特性以及 与磷吸附饱和度的关系 邵兴华1,章永松1,2 3 ,林咸永1,2,都韶婷1,于承艳1 (1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育部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9;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采用三种人工合成铁氧化物(针铁矿、赤铁矿和水铁矿)比较了结晶态和无定形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以及与磷吸附饱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铁氧化物的磷吸附特性均可用Langumir 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 均大于019,达到极显著水平。从磷最大吸附量(Q m )、吸附反应常数(K )和最大缓冲容量(MBC )三项吸附参数综合考虑,水铁矿(无定形)对磷的吸附无论在容量还是强度方面均比结晶态铁氧化物针铁矿和赤铁矿大得多。水铁矿吸附的磷比针铁矿和赤铁矿所吸附的磷更难解吸;水铁矿的大量活性表面并没有表现出增加磷释放的作用。磷吸附饱和度有望作为评价土壤或铁氧化物磷吸附—解吸的强度和容量因子的一个综合指标。关键词:铁氧化物;磷;吸附—解吸;吸附饱和度 中图分类号:S153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5X (2006)02-0208-05 Phosphorusadsorptionanddesorptionpropertiesofthreesyntheticironoxides andtheirrelationtophosphorusadsorptionsaturation SHAOXing 2hua 1,ZHANGYong 2song 1,2 3 ,LINXian 2yong 1,2 ,DUShao 2ting 1,YUCheng 2yan 1 (1MOE KeyLab.of Environ .Remediation and EcosystemHealth,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 .and Environ .Sci.,Zhejiang Univ., 310029Hangzhou,China;2State KeyLab.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 Inst.of Soil Sci., CAS ,Nanjing 210008,China ) Abstract:ThedifferencesofPadsorption 2desorptioncharacteristicsofamorphousandcrystallineironoxidesandtheir relation toPadsorptionsaturationwerestudiedbyusingthreesyntheticironoxides.TheresultsshowedthatPadsorption propertiesofthesethreesyntheticironoxidescouldbedescribedbyLangumirequationwithacorrelationcoefficientlarger than019beingstatisticalsignificantat1%level.ItwasfoundbycomprehensivelytakingQ m (maximumquantityofad 2 sorption ),K (adsorptionconstant )andMBC (maximumbuffingcapacity )intoaccount,ferrihydrate (amorphous )was muchlargerthancrystallineironoxides (goethiteandhematite )inbothintensityandcapacityofPadsorption.Pad 2 sorbedbyferrihydratewasmuchmoredifficulttobedesorbedthanthosebygoethiteandhematite.Thelargeactivesur 2facesofferrihydratecontributelittleonPdesorption.ItwassuggestedbyourresultsthatPadsorptionsaturationmightbe apromisingintegratedindexforestimatingtheintensityandcapacityofPadsorption 2desorptioninsoilsorironoxides.Keywords:ironoxide;phosphorus;adsorption 2desorption;adsorptionsaturation 铁氧化物是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质之一,不仅是这些土壤中最常见和含量较高的氧化物,而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较高的活性,易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转变[1]。铁氧化物可变电荷表面对磷的固定是影响磷在土壤中的浓度、形态、化学行为和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一直是土壤化学领域里的热 点[2]。水稻土淹水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是促使氧化铁活化的重要条件之一[1]。活化程度不同,形成的铁氧化物的颗粒大小和比表面积有很大的差异,势必引起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差异。章永松等人[3]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结晶态氧化铁随淹水期明显下降,而无定形氧化铁急剧增加,并且在不同土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208-212 PlantNutritionandFertilizerScience

你应该要掌握的7种回归分析方法

你应该要掌握的7种回归分析方法 标签:机器学习回归分析 2015-08-24 11:29 4749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 分类: 机器学习(5) 目录(?)[+]转载:原文链接:7 Types of Regression Techniques you should know!(译者/刘帝伟审校/刘翔宇、朱正贵责编/周建丁) 什么是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一种预测性的建模技术,它研究的是因变量(目标)和自变量(预测器)之间的关系。这种技术通常用于预测分析,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司机的鲁莽驾驶与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回归。 回归分析是建模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我们使用曲线/线来拟合这些数据点,在这种方式下,从曲线或线到数据点的距离差异最小。我会在接下来的部分详细解释这一点。 我们为什么使用回归分析? 如上所述,回归分析估计了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它: 比如说,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你要估计一家公司的销售额增长情况。现在,你有公司最新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出销售额增长大约是经济增长的2.5倍。那么使用回归分析,我们就可以根据当前和过去的信息来预测未来公司的销售情况。 使用回归分析的好处良多。具体如下: 1.它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

2.它表明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强度。 回归分析也允许我们去比较那些衡量不同尺度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价格变动与促销活动数量之间联系。这些有利于帮助市场研究人员,数据分析人员以及数据科学家排除并估计出一组最佳的变量,用来构建预测模型。 我们有多少种回归技术? 有各种各样的回归技术用于预测。这些技术主要有三个度量(自变量的个数,因变量的类型以及回归线的形状)。我们将在下面的部分详细讨论它们。 对于那些有创意的人,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使用上面这些参数的一个组合,你甚至可以创造出一个没有被使用过的回归模型。但在你开始之前,先了解如下最常用的回归方法: 1. Linear Regression线性回归 它是最为人熟知的建模技术之一。线性回归通常是人们在学习预测模型时首选的技术之一。在这种技术中,因变量是连续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回归线的性质是线性的。 线性回归使用最佳的拟合直线(也就是回归线)在因变量(Y)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X)之间建立一种关系。 用一个方程式来表示它,即Y=a+b*X + e,其中a表示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e是误差项。这个方程可以根据给定的预测变量(s)来预测目标变量的值。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审计证据涵义、特性及分类、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作用、内容和格式,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复核程序,为指导审计工作过程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审计证据的涵义、特性、分类、收集、整理和评价;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作用、内容、分类、编制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复核程序。 教学难点:审计证据的涵义、特性;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作用及复核程序。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与特性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 1.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得的证据。通俗地说,审计证据应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的审计程序,利用各种审计方法,所获取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情况的各种凭据资料。 2.审计证据的作用 (1)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和决定的基础。 (2)审计证据是追究或解除被审单位责任的事实根据。 (3)审计证据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 (二)审计特性: 1. 审计证据的数量特征:充分性 2. 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 二、审计证据的分类 (一)按审计证据的外形特征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二)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序分类:直接证据;间接证据 (三)按审计证据的获取来源分类:内部审计;外部证据;亲历证据 (四)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类:基本证据;辅助证据;矛盾证据 三、审计证据的获取 审计人员可通过以下审计程序(或称审计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一)检查 (二)监盘 (三)观察 (四)查询及函证 (五)计算 (六)分析性复核 四、审计证据的鉴定(评析) 审计证据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相关性鉴定 (二)可靠性鉴定 (三)重要性鉴定 (四)充分性鉴定 五、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煤体瓦斯吸附和解吸特性的研究_张力

煤体瓦斯吸附和解吸特性的研究 张 力1,邢平伟2 (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2.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 简要介绍了煤吸附瓦斯气体的本质,影响煤吸附量的主要因素以及煤吸附瓦斯气体的过程;分析了煤体瓦斯解吸扩散的主要形式和影响煤体瓦 斯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煤;瓦斯;吸附;解吸;扩散 [中图分类号]T 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083(2000)04-0018-03 0 引 言 固体物质都具有或大或小的把周围介质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吸附到自己表面的能力,这一性能被称为物质的吸附性能。煤是一种复杂的多孔介质,是天然吸附剂[1],其中直径在10-6cm以下的微孔,由于其内表面积占表面积的97.3%,可以高达200m2/g,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决定了煤的吸附容积。甲烷以两种形式(承压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和共生岩层的孔隙裂隙中,对不同状态甲烷相对含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煤中全部甲烷含量的90%~95%以吸附状态存在。研究煤与瓦斯的吸附和解吸规律,对于煤与瓦斯的突出预测,煤层瓦斯流动机理,煤的瓦斯含量预测及计算采落煤瓦斯涌出,煤层气开发和利用都有现实意义。 1 煤的吸附特性 1.1 煤吸附瓦斯的本质 研究表明煤对瓦斯的吸附作用,在一定瓦斯压力下乃是物理吸附,其吸附热一般小于20k J/m ol。煤表面的原子(它们的价力尚未达到完全饱和程度)在其表面产生一种力场。在这种力场的影响下,周围的瓦斯分子比无力场存在时更易凝结。瓦斯的凝结能力决定着它的被吸附能力,煤分子对瓦斯气体分子的吸引力越大,煤对瓦斯气体的吸附量越大。煤分子和瓦斯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由德拜(Debye)诱导力和伦敦色散力(London dispersion force)组成,由此而形成吸引势,即吸附势阱深度Ea(也称势垒)。自由气体分子必须损失部分所具有的能量才能停留在煤的孔隙表面,因此吸附是放热的;处于吸附状态的瓦斯气体分子只有获得能量Ea才能越出吸附势阱成为自由气体分子,因此脱附是吸热的[2]。瓦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其动能越高,吸附瓦斯分子获得能量发生脱附可能性越大。当瓦斯压力增大时,瓦斯气体分子撞击煤体孔隙表面的机率增加,吸附速度加快,瓦斯气体分子在煤孔隙表面上排列的稠密度增加。吸附量与瓦斯压力的关系(吸附等温线),一般可用朗格缪尔方程式计算。 1.2 瓦斯吸附影响因素 (1)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瓦斯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变化。温度升高时,瓦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因而其扩散能力增加,瓦斯气体分子在煤孔隙表面停留时间缩短,因而吸附能力下降。温度降低时情况相反。吸附气体不同,其吸附能力不同。 (2)研究表明煤体对于二氧化碳(C O2)、甲烷(CH4)和氮气(N2)来说,其吸附能力C O2 >CH4>N2。 (3)外载荷对吸附的影响与煤体孔隙率变化有关。压力升高时,煤体孔隙、裂隙逐渐闭合。一方面孔隙率降低,煤体孔隙表面积减小,因面吸附量减小;另一方面瓦斯通道缩 81 江 苏 煤 炭 2000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00-08-19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1.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 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以获取审计证据。会计记录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未在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等。 2.其他信息 注册会计师除了测试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来获取审计证据以外,还应测试其他信息。其他信息主要包括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 但无论如何,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两者缺一不可的构成了审计的证据。而审计证据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其判断又受重要性评估水平、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总体规模以及影响账户余额的各类经常性或非经常性交易的影响。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证据数量的衡量;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证据质量的衡量。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数量特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将与每个重要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限制 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但审计证据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足够就行。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注册会计师不能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特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高质量的审计证据必须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结合。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与审计程序的目的和所考虑的相关认定之 间的逻辑联系。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能受控制性(细节)测试方向的影响。例如,销售收入发生认定或完整性认定的测试方向就不同,因此其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同。 确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时考虑的因素:①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②有关某一特定认定的审计证据不能替代有关其他认定的审计证据; ③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 注册会计师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明和否定管理层所认定的事项。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

审计证据的分类

审计证据的分类: 一:按外形特征分类 1:实物证据2:问件证据3:口头证据4:环境证据 二:按来源不同划分 1:外部证据2内部证据 三:按获取的证据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划分 1:直接证据2:间接证据 四:按证据所提供的逻辑证明划分 1:正面证据2反面证据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 所谓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得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按审计工作底稿性质和作用不同划分 (1)综合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中介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2)业务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为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3)备查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是在审计工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具备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 重要性的概念 重要性的定义为: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考虑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 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3:确定重要性水平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 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某个单位面临的特定环境。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重要性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1:审计计划阶段 确定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2:执行审计阶段 在不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3:审计报告阶段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不确定 (1)三大报表的重要性水平相等按表各自计算,结果如不相等取最低。 (2)方法: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等于基准#百分比 估计尚未更正错报的汇兑数 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工作时,未确定被审计的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应当汇总尚未更正的错报或漏报,并将其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相比较,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 1:以识别的具体错报 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包括:(1)

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检查记录或文件 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和复核。 审阅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经营计划、预算、决策和其他书面文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细的审查和研究。在审阅书面文件时,在内容上应注意其是否真实、合法;在形式上应注意其要素设计是否全面合理,各要素填制的是否齐全。 复核的重点是各种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中各种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比如销货发票中的数量、单价和金额是否正确,总账余额与所属明细账余额合计数是否相同,总账余额与会计报表中相应项目的余额是否相同等。 2、检查有形资产 检查有形资产是指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对一般实物资产,由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进行盘点,注册会计师对盘点进行监督;对贵重实物资产,审计人员还可以进行抽查重点。例如,盘点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 检查有形资产能够确定实物资产是否存在,有时还能确定实物资产的状况和质量;但不能确定实物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和计价是否准确。 3.观察 观察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实地查看。比如,审计人员观察财务部门的工作,可以了解各项职责的执行情况。观察所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具有充分性,需要有其他证据佐证。

4.询问 询问是审计人员向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如,向有关人员询问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两种方式进行询问。由于被询问人员回答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询问取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较差。 5.函证 函证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获取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函证包括两种方式;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肯定式函证是无论函证的内容与被函证人的记录是否一致,都要予以回复的函证方式。否定式函证是指只有在函证的内容与被函证人的记录不一致时,才予以回复的函证方式。 函证适用于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等。由于审计人员直接从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的第三者那里取得函证回函,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获取的是一种可靠性程度比较高的外部证据。但是,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函证的整个流程,从发出询证函起到收到询证函止决不能让被审计单位接触到询证函,否则,函证证据的可靠性就很难保证。对于第一次函证没有答复的,应采用追加程序,继续发出第二封乃至第三封询证函。如果仍没有回复,审计人员应实施替代性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在采用函证法时,还应考虑到被函证对象的信誉、品德、客观性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同时,审计人员应确保函证的内容明确,不为被函证对象误解或曲解。 6.重新计算

(整理)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功能与意义1.

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功能与意义 我们经常会遇到因变量有多个取值而且无大小顺序的情况,比如职业、婚姻情况等等,这时一般的线性回归分析无法准确地刻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用其它回归分析方法来进行拟合模型。SPSS的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便是一种简便的处理该类因变量问题的分析方法。 例子:下表给出了对山东省某中学20名视力低下学生视力监测的结果数据。试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视力低下程度(由轻到重共3级)与年龄、性别(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之间的关系。

“年龄”使之进入“协变量”列表框。

还是以教程“blankloan.sav"数据为例,研究银行客户贷款是否违约(拖欠)的问题,数据如下所示: 上面的数据是大约700个申请贷款的客户,我们需要进行随机抽样,来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上图中的“0”表示没有拖欠贷款,“1”表示拖欠贷款,接下来,步骤如下: 1:设置随机抽样的随机种子,如下图所示:

选择“设置起点”选择“固定值”即可,本人感觉200万的容量已经足够了,就采用的默认值,点击确定,返回原界面、 2:进行“转换”—计算变量“生成一个变量(validate),进入如下界面: 在数字表达式中,输入公式:rv.bernoulli(0.7),这个表达式的意思为:返回概率为0.7的bernoulli分布随机值 如果在0.7的概率下能够成功,那么就为1,失败的话,就为"0" 为了保持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对于样本中“违约”变量取缺失值的部分,validate变量也取缺失值,所以,需要设置一个“选择条件” 点击“如果”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浅谈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浅谈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摘要】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可以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三个阶段。风险评估阶段是在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上,找出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的环节,控制测试阶段则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无法遏制错误产生的环节,实质性程序则是找出上述两种程序提供的可能产生错误。无论如何,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收集产生重大错报的证据,为出具审计报告提供依据,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审计方法;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可以分为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程序与实质性程序三个阶段。风险评估阶段是在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上,找出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的环节,控制测试阶段则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无法遏制错误产生的环节,实质性程序则是找出上述两种程序提供的可能产生错误。无论如何,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收集产生重大错报的证据,为出具审计报告提供依据,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工作质量。这些方法有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这些方法如何应用于收集审计证据,下面分别进行简述。 1 风险评估程序 1.1 风险评估程序的概念与目的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1.2 风险评估程序作用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特别是为审计人员在下列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1)确定重要性水平;(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1.3 风险评估程序内容 风险评估程序内容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1.3.1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包括了解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

你应该要掌握的7种回归分析方法

. 种回归分析方法7你应该要掌握的标签:机器学习回归分析 2015-08-24 11:29 4749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 分类: (5)机器学习 目录(?)[+] :原文:7 Types of Regression Techniques you should know!(译者/帝伟审校/翔宇、周建丁)责编/朱正贵 什么是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一种预测性的建模技术,它研究的是因变量(目标)和自变量(预测器)之间的关系。这种技术通常用于预测分析,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司机的鲁莽驾驶与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回归。 回归分析是建模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我们使用曲线/线来拟合这些数据点,在这种方式下,从曲线或线到数据点的距离差异最小。我会在接下来的部分详细解释这一点。 我们为什么使用回归分析? 如上所述,回归分析估计了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它: 文档Word . 比如说,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你要估计一家公司的销售额增长情况。现在,你有公司最新的数

据,这些数据显示出销售额增长大约是经济增长的2.5倍。那么使用回归分析,我们就可以根据当前和过去的信息来预测未来公司的销售情况。 使用回归分析的好处良多。具体如下: 1.它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 它表明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强度2.。 回归分析也允许我们去比较那些衡量不同尺度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价格变动与促销活动数量之间联系。这些有利于帮助市场研究人员,数据分析人员以及数据科学家排除并估计出一组最佳的变量,用来构建预测模型。 我们有多少种回归技术? 有各种各样的回归技术用于预测。这些技术主要有三个度量(自变量的个数,因变量的类型以及回归线的形状)。我们将在下面的部分详细讨论它们。 对于那些有创意的人,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使用上面这些参数的一个组合,你甚至可以创造出一个没有被使用过的回归模型。但在你开始之前,先了解如下最常用的回归方法: 1. Linear Regression线性回归 它是最为人熟知的建模技术之一。线性回归通常是人们在学习预测模型时首选的技术之一。在这种技术中,因变量是连续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回归线的性质是线性的。文档Word . 线性回归使用最佳的拟合直线(也就是回归线)在因变量(Y)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X)之间建立一种关系。 用一个方程式来表示它,即Y=a+b*X + e,其中a表示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e是误差项。这个方程可以根据给定的预测变量(s)来预测目标变量的值。

页岩吸附解吸综述

国内部分 2009--上扬子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条件 王社教等,对四川盆地长芯1井120m处所取岩心开展了70℃的等温吸附实验。在70℃等温条件下,随着压力增高,页岩吸附甲烷的能力逐渐增大,在压力达到8.5 MPa时,页岩的甲烷吸附能力达到l m3/t。推测成熟度过高是导致吸附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2010--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蒲泊伶等,在温度为40 ℃、湿度为1.68% ~ 2 .25%、甲烷浓度为99.999% 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等温吸附实验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气体的能力。将实测数据拟合后发现,页岩中吸附气含量与压力和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2010--页岩等温吸附异常初探 方俊华等,对9个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页岩样进行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压力在130896~1034kPa时,页岩吸附量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压力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减少,等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吸附量减少到负值,出现所谓的“倒吸附”现象。 倒吸附的原因:1、煤与页岩在粘土矿物含量等方面不同;2、煤与龙马澳黑色页岩中有机组分存在方式不同;3、CH4的超临界赋存。 建议:1、选用新鲜样品粉末进行等温吸附实验;2、确立页岩实验测试的最佳粒度;3、选取新参数作为评价依据。 2012--湘中拗陷泥盆-石炭系海相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等温吸附性能罗小平(2012),借用煤岩Langmuir等温吸附实验方法,在30℃下测定了湘中地区泥盆-石炭系3个实验样品的平衡水与空气干燥条件下的等温吸附曲线。实验结果说明石炭系泥页岩已经趋近于达到最大埋深对应的压力。泥盆系2个样品还未达到最大埋深对应的压力,因而没有达到饱和吸附。 2012--页岩的储层特征以及等温吸附特征 熊伟(2012),采用罐解气测试方法,测量了页岩总解吸气量。研究了孔隙

浅析审计证据收集步骤

浅析审计证据收集步骤 审计证据,是用来证实审计事项与有关既定标准相符程度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一切凭证。为了取得审计证据,我们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了各种审计方法所获得,并能够起到证明作用,又可以据以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评价的依据。重证据的审计工作所作出的审计报告和处理意见,才是令人信服口服的,才能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所接受。证据不足所作出的审计报告和处理意见,不仅伤害了审计单位和被审对象,而且歪曲了审计事实,更为严重的是降低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权威性。因此,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可靠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一个审计事项的完成,必须依据审计的目的、种类和范围来确定其收集和查阅的相关资料,获取相关的审计证据。不同的审计项目,其审计的依据和查看的审计资料是不同的。但收集证据的步骤和方法大体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并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做好审计证据的收集工作。一般来说,审计证据的收集共分为事前收集、事中获取、证据鉴定三个步骤。

一、审计事前收集。为了有序、优质、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在送达审计通知书前,开展审前调查,也就是在审计前收集与审计项目相关的审计证据,它是衡量和判断审计对象的正确性、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的尺度,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自己制定的依据,上级单位起草制定下发的各类文件资料以及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等;找准财务控制的盲点和弱点,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和风险评估,确定审计的重点,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二、审计事中获取。是我们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中收集的证据,这是审计证据收集的主要来源。向被审单位和相关部门直接索取有关证明材料。就是审计人员针对审计项目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有目的地向被审单位索取有关文件、凭证、账簿、指标等资料。在索取资料中,被审单位必须如实提供,不得拒绝或隐匿,更不能提供虚假的资料。如不能及时提供证据,应向审计人员说明理由。同时,若审计发现有虚假的资料,应当场向被审计单位讲明利害关系,以保证索取资料的真实性。现场审计证据收集的方法很多,但我们审计人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现场查阅。审计人员亲自查阅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有关资料,对业务资料、文件、档案材料等从形式到内容进行认真阅读。阅读中不能断章取义,片面理解,要在全面分析,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寻求相

第三章 审计证据

第三章审计证据 第一节审计证据的性质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与分类 (一)含义 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 (二)分类 1.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未在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支持成本分配、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电子数据表。 电子形式的会计记录可能只能在特定时间获取,如果不存在备份文件,特定期间之后有可能无法再获取这些记录。 2.其他信息 被审计单位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函证回函,分析师的报告,与竞争者的比较数据等;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存货存在性的证据;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 3.两种信息缺一不可 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缺一不可。没有前者,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没有后者,可能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二、审计证据的特性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数量问题] 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规模[第4章]有关。 在可接受审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审计证据的数量与重大错报风险同向变动。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应实施的测试工作越多[即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才能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进而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内[风险是火,证据是灭火的水。火越大,需要的水越多]。 二、审计证据的特性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问题]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相关性和可靠性。只有相关且可靠的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1.相关性[专业逻辑] 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与审计程序的目的和所考虑的相关认定之间存在逻辑联系 [相关性,俗称说服力。例如:仅凭应收账款账簿记录,很难令人相信该笔债券债务关系的存在性,而销售合同、发货凭证、销售发票、账簿记录以及客户的函证回函才能构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令人信服]。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能受到测试方向和测试程序的影响。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能受测试方向的影响 测试方向包括逆向追查与正向追查两个方向。 逆向[账→证]追查适宜于查存在或发生认定的错报,不适宜查完整性认定的错报[“不该入账的入了账”必在账中]; 例如,如果某审计程序的目的是测试应付账款的计价高估,则测试已记录的应付账款可能是相关的审计程序。 正向[证→账]追查适宜于查完整性认定的错报,不适宜查存在或发生认定的错报[“该入账的没入账”必不在账中] 如关心应付账款的完整性,则测试已记录的应付账款不是相关的审计程序,相关的审计程序

浅论审计证据

密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本科) (江西) 毕业论文 (2011 年) 题目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浅论审计证据 分校:九江电大瑞昌工作站 学位论文: 班学级: 号: 09 春会计学本科 0936001204102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蒋娜钰张家珍 起讫日期:2011 年3 月——2011年5 月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本科) 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 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本论文属于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本科)(江西)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日期:日期:

题目: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浅论审计证据分校:九江电大瑞昌工作站 学位论文: 班学姓级: 号: 名: 09 春会计学本科 0936001204102 蒋娜钰 指导教师:填表日期:张家珍 2011年 5 月8 日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审计证据(audit evidence)是审计人员在执行某项审计业务的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而获取的各种凭据。审计证据对整个审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必须以审计证据为基础,离开审计证据而得出的任何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都是不切实际的、不能令人信赖的。同时,审计证据也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审计业务负责人可以通过查阅审计证据判断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审计证据是审计意见形成的重要基础,审计证据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审计意见。通常审计证据的获得,都是相对应于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不同的会计报表认定,需要不同的审计证据来证实。审计证据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整个审计程序可以看成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审计证据、鉴定审计证据并做出判断的过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急剧增加,大量金融工具的出现,审计报告越来越受到需求者的关注。同时,大量的审计诉讼不断出现,审计责任越来越重大,这使得审讯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人员必须获取符合特定标准的审计证据,这种标准就是指审计证据的特征。确定了审计证据的特征,能够更好的引导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评估审计风险并且降低审计风险提供参照标准。本课题研究内容 要实现审计目标,必须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形成任何审计结论和意见都必须以合理的证据作为基础,否则,审计报告就不可信赖。因此,审计证据是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主要介绍了审计证据的概念及其意义、重要分类及主要特征并简要介绍了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及评价。 四、参考文献: [1] 张齐新:《审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卞建林:《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2-3. [4]曹志平.理解与科学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8. [5]莫茨,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171-179 [6 张成敏。证据学与科学逻辑学[A].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4 卷)[M].2002. [7]蒙哥马利审计学翻译组。蒙哥马利审计学(上)[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8][美]罗伯特。K.莫茨,[埃及]侯赛因。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文硕译。北京:中国 商业出版社,1990. 论文目录 开题报告 摘要 (6) 关键词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