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等参数单元
有限元试题
一判断题 ×1. 节点的位置依赖于形态 而并不依赖于载荷的位置√2. 对于高压电线的铁塔那样的框架结构的模型化处理使用梁单元×3. 不能把梁单元、壳单元和实体单元混合在一起作成模型√4. 四边形的平面单元尽可能作成接近正方形形状的单元×5. 平面应变单元也好平面应力单元也好如果以单位厚来作模型化处理的话会得到一样的答案×6. 用有限元法不可以对运动的物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分析√7. 一般应力变化大的地方单元尺寸要划的小才好×8. 所谓全约束只要将位移自由度约束住 而不必约束转动自由度√9. 同一载荷作用下的结构 所给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则变形值越小√10一维变带宽存储通常比二维等带宽存储更节省存储量。
二、填空 1 平面应力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的弹性体几何形状都是薄板 但前者受力特点是 平行于板面且沿厚度均布载荷作用 变形发生在板面内 后者受力特点是 垂直于板面的力的作用 板将变成有弯有扭的曲面。
2 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应力分量 σx σy τxy 三个独立的应变分量 εx εy γxy 但对应的弹性体几何形状前者为薄板 后者为长柱体。
3 位移模式需反映刚体位移 反映常变形 满足单元边界上位移连续。
4 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有 对称性 奇异性 还可按节点分块。
5 轴对称问题单元形状为 三角形或四边形截面的空间环形单元 由于轴对称的特性 任意一点变形只发生在子午面上 因此可以作为二维问题处理。
6 等参数单元指的是 描述位移和描述坐标采用相同的形函数形式。
等参数单元优点是 可以采用高阶次位移模式 能够模拟复杂几何边界 方便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的积分运算。
7 有限单元法首先求出的解是节点位移 单元应力可由它求得 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 。
8、一个空间块体单元的节点有3 个节点位移u v w .9 变形体基本变量有位移应变应力基本方程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几何方程10.实现有限元分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载体就是单元三选择题 14分 1 等参变换是指单元坐标变换和函数插值采用__B___的结点和______的插值函数。
第5章等参数单元
B1
B2
B3
1 e e e B4 2 e B 3 e 4
第5步:单元应力—应变—节点位移的关系 由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有 第6步:节点力—节点位移间的关系 由虚功原理,可得节点力于节点位移间的关系式 e T (e) F B D B dV V ( e ) 对于平面问题有 e T e (e) (e) F B D B tdxdy K S ( e )
u1 v 1 1 e u 2 e 2 v 2 e 3 u 3 e v3 4 u 4 v 4
A
e
其中
1
N 3 N 1 N 2 N 4 u1 u2 u3 u4 x x x x N 3 N 1 N 2 N 4 v1 v2 v3 v4 y y y y N 1 u N 2 u N 3 u N 4 u N 1 v N 2 v N 3 v N 4 v 3 4 1 2 3 4 y 1 y 2 y y x x x x u1 v N 1 1 N 3 N 2 N 4 0 0 0 0 u 2 x x x x v N N N N 3 1 2 4 2 0 0 0 0 y y y y u 3 N N 1 N 2 N 2 N 3 N 3 N 4 N 4 v 1 3 x y x y x y x y u 4 v 4
N 1 x 0 N 1 y
0 N 1 y N 1 x
N 2 x 0 N 2 y
第五讲 等参数单元
假设局 部坐标 系与总 体坐 标 系之 间的关 系 为:
f , 【 )( , ,) ) ,7 , = =
标应 该 一一对 应 , 即 f = ,) ( , 7
{ 【 , 、 . ) =) ,/) , , 7 ( i
( 5 )
增加 , 整体 刚度矩 阵 扩 大 , 增 加 了舍 人 误 差 。 因 又
此, 提高单元 精度最有效 的办 法是提 高单元的计 算精度 , 增加 单元的节点数是其 中一种有效 的办
法。但是 对某 些 曲边 和 曲 面结 构 或 者 结 构 周 边 的
曲率变化 比较明显的构件 , 采用如 同三角形 、 矩形
点的位移 u 和 v( = ,, I 。这里,I i ii l2 …,I T ) I为单元 T
节点 总数 。
将( ) 1 式简记为 :
f , )= ( r /
.
( 叼 , )
{
【( r =∑ ( r ,) / , ) /
‘ : ‘
( 2 )
1 形 状 函数 的 性 质
1 即 。
( ,)=1 , 7 2 2 要求 . 22 1 收敛性 要求 .. .
() 4
图 2
元 载荷 , 必须 进行 两种 坐标 系 的转换 。
①完备性要求
正如上一讲提到的 , 要得到精度高 的单元变 形分析 , 单元位移必 须包含刚性位移 和常应变情
况, 这就要求位移模式 中必须包含常 数项 和坐标
有: ‘
I I
7 7 : t / 7 7 7 7 7 7 7。 7 7 7 t / 7 7
’
【 £ ,= ( ,,  ̄ 3 , 。 _ ^ ;i 一 ( 0 『 ) , )( m ) j
有限元分析及工程应用-2016第五章
5.1 轴对称问题有限单元法
机械学院
(1)三角形截面环形单元 1)位移模式
qe ui wi u j wj uk wk T
与平面三角形单元相似,仍选取线 性位移模式,即:
u w
a1 a4
a2r a5r
aa36zz
u Niui N ju j Nkuk
,
A2
1 2 2(1 )
单元中除了剪应力外其 它应力分量也不是常量
在轴对称情况下,由虚功原理可推导出单元刚度矩阵
K e VBT DBddrdz 2 BT DBrdrdz
5.1 轴对称问题有限单元法
机械学院
(1)三角形截面环形单元
2)单元刚度矩阵
K e VBT DBddrdz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Symmetry B.C.>On Lines,用鼠标在图形窗口上拾取编号为“1”和“3”的线段 ,单击[OK],就会在这两条线上显示一个“S”的标记,即 为对称约束条件。
(7)施加面力: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 Lines,用鼠标在图形 窗口上拾取编号为“4”,单击[OK] 在“VALUE Load PRES value”后面的输入框中输入“10”,然后单击[OK]即可
5.1 轴对称问题有限单元法
机械学院
(3)应用实例 (3)建立几何模型:
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 Dimension,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分别输入:X1=5,X2=10,Y1=0, Y2=20,单击[OK]。
有限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20分)(×)1。
节点的位置依赖于形态,而并不依赖于载荷的位置(√)2. 对于高压电线的铁塔那样的框架结构的模型化处理使用梁单元(×)3。
不能把梁单元、壳单元和实体单元混合在一起作成模型(√)4. 四边形的平面单元尽可能作成接近正方形形状的单元(×)5。
平面应变单元也好,平面应力单元也好,如果以单位厚来作模型化处理的话会得到一样的答案(×)6。
用有限元法不可以对运动的物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分析(√)7。
一般应力变化大的地方单元尺寸要划的小才好(×)8。
所谓全约束只要将位移自由度约束住,而不必约束转动自由度(√)9. 同一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所给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则变形值越小(√)10一维变带宽存储通常比二维等带宽存储更节省存储量。
二、填空(20分)1.平面应力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的弹性体几何形状都是薄板,但前者受力特点是:平行于板面且沿厚度均布载荷作用,变形发生在板面内;后者受力特点是:垂直于板面的力的作用,板将变成有弯有扭的曲面.2.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应力分量:σx,σy,τxy ,三个独立的应变分量:εx,εy,γxy,但对应的弹性体几何形状前者为薄板,后者为长柱体。
3.位移模式需反映刚体位移,反映常变形,满足单元边界上位移连续。
4.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有:对称性, 奇异性,还可按节点分块。
5.轴对称问题单元形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截面的空间环形单元,由于轴对称的特性,任意一点变形只发生在子午面上,因此可以作为二维问题处理。
6.等参数单元指的是:描述位移和描述坐标采用相同的形函数形式。
等参数单元优点是:可以采用高阶次位移模式,能够模拟复杂几何边界,方便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的积分运算。
7.有限单元法首先求出的解是节点位移,单元应力可由它求得,其计算公式为。
(用符号表示即可)8.一个空间块体单元的节点有3 个节点位移:u,v,w9.变形体基本变量有位移应变应力基本方程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几何方程10.实现有限元分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载体就是单元三选择题(14分)1 等参变换是指单元坐标变换和函数插值采用__B___的结点和______的插值函数。
第五章 其他常用单元的刚度矩阵
第五章其他常用单元的刚度矩阵除了前面讲的一维、二维杆单元及三角形单元之外,有限元法中还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采用许多其他单元,如三棱圆环单元、等参数单元、平面四边形单元、四面体单元、六面体单元等等。
鉴于学时所限,只介绍三棱圆环单元和等参数单元的刚度矩阵的求法,对其他单元同学们可查阅有关书籍。
第一节三棱圆环单元的刚度矩阵机器中许多零件如飞轮、缸体等在几何形状上具有共同点,即它们都是某一平面图形绕平面内某一轴线旋转而形成的回转体,此平面称为子午面。
当回转体承受的载荷和支撑条件相对于该轴线也对称时,分析求解这类零件的应力、应变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
轴对称问题中,回转体内各点只有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位移,一个三维问题就简化为二维问题。
对这类零件的离散化可以在子午面内进行,最常用的是三角形截面的轴对称单元,简称为三棱圆环单元。
如图4-1所示。
1.位移模式及形状函数由于轴对称的特点,不再用直角坐标系(x,y,z),而用柱面坐标系(r,θ,z)描述物体。
物体内任意一点只有沿r和z 方向的位移u和w,而无θ方向的位移。
当纵剖面上三角形单元(e)的三个节点总码分别为I、j、k时,如图4-1所示,相应的节点位移向量为{}{}Tk kjjiie w u w u w u =)(ϕ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中的三角形单元一样,采用线性位移模式,则zr z r w z r z r u 654321),(),(αααααα++=++=与平面问题的推导步骤完全相同,可以得到与平面问题相似的结果:{}[]{})()()()(),(),(),(),(e e e e z r N z r w z r u z r ϕϕ=⎭⎬⎫⎩⎨⎧=其中形状函数为:[]zr r z z r z rz r N kj jk j k k j++-∆=)(21),(1 []z r r z z r z r z r N ik ki k i i k ++-∆=)(21),(2[]zr r z z r zr z r N ji ij i j ji++-∆=)(21),(32.应变与位移的关系(几何矩阵)轴对称问题中表示应变与位移关系的几何方程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相似,所不同的是:单元内一点在径向产生的位移u ,会在圆周方向引起相应的应变θε。
有限元分析第五章(第一部分)
第五章 等(Isoparametric Elements)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单元和矩形单元。
这两种单元的边均为直边,用直边单元离散曲边的求解域势必要用更多的单元数才能较准确地描述实际边界。
本章将要介绍的等参数单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单元,可用这类单元更精确的描述不规则的边界。
这类单元的出现不仅系统的解决了构造协调位移单元的问题,而且自然坐标系的描述方法也广泛为其他类型的单元所采用。
等参数单元在构造形函数时首先定义一个规则的母体单元(参考单元),在母体单元上构造形函数,再通过等参数变换将实际单元与母体单元联系起来。
变换涉及两个方面:几何图形的变换(坐标变换)和位移场函数的变换,由于两种变换采用了相同的函数关系(形函数)和同一组结点参数,故称其为等参数变换。
§5-1四结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1、母体单元 自然坐标和形函数母体单元ê :边长为2的正方形,自然坐标系ξ,η 示于图5-1。
取四个角点为结点,在单元内的排序为1、2、3、4。
仿照矩形单元,可定义出四个形函数显然有如下特点:(i )是ξ,η的双线性函数 (ii )(iii)2、实际单元与母体单元之间的坐标变换(1) 坐标变换设xy 平面上的实际单元e 由母体单元经过变换F 得到,即 且规定结点(ξi ,ηi )与结点(x i , y i )对应(i =1~4)。
这样的变换不只一个,利用(5-1-1)定义的形函数即可写出这种变换中的一个1图5-1 ())4~1()1(141),(=++=i N i i i ηηξξηξ),(ηξi N ⎩⎨⎧=≠=i j i i N ij i 当 当 =10),(δηξ),(ηξi N 1)1)(1(41)1)(1(41)1)(1(41)1)(1(41),(41≡+-++++-++--=∑=ηξηξηξηξηξi i N e e F →: (5-1-2) (5-1-1) ii i i i i y N y x N x ⋅=⋅=∑∑==4141),(),(ηξηξ(5-1-3)(5-1-3)所定义的变换有如下特点:x , y 是ξ,η的双线性函数。
有限元等参数单元
有限元等参数单元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工程数值分析方法,广泛用于结构力学、固体力学等领域。
在有限元分析中,将结构或物体离散为许多小单元,每个小单元称为参数单元。
本文将介绍有限元等参数单元的概念和应用。
在有限元分析中,参数单元是对结构或物体进行离散化的基本单元。
它是通过数学建模技术将连续域问题转化为离散模型的重要工具。
参数单元可以是一维、二维或三维的。
在一维情况下,常见的参数单元有杆单元和梁单元等。
在二维情况下,常见的参数单元有三角形单元和四边形单元等。
在三维情况下,常见的参数单元有四面体单元和六面体单元等。
在有限元分析中,参数单元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问题的性质来确定。
一般来说,参数单元的几何形状应能较好地适应结构或物体的形状。
对于复杂结构或物体,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参数单元进行组合,以更好地描述结构的几何特征。
在参数单元中,需要定义材料性质、几何性质和加载条件等参数。
材料性质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几何性质包括长度、面积、体积等。
加载条件包括外力、边界条件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根据经验来确定。
在有限元分析中,参数单元的刚度、质量和荷载等可以通过这些参数来计算。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或物体分解为多个参数单元,并将其转化为一个或多个代数方程组。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结构或物体的应力、应变、位移等信息。
有限元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复杂结构的性能和行为,并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总之,有限元等参数单元是在有限元分析中对结构或物体进行离散化的基本单元。
它是将连续域问题转化为离散模型的重要工具。
参数单元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问题的性质来确定,并通过定义材料性质、几何性质和加载条件等参数来描述结构的特征。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用于求解结构或物体应力、应变、位移等信息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等参数单元
(6.18)
三个节点的等效载荷为
Qi {Q
e e ix
式中, Γ是单元作用有面力的边界域, ds是边界域内的微段弧长。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结构中所有等参元的单元刚度矩阵集成 结构整体刚度矩阵。列写结构有限元方程、引入约束条件,进而进 行结构整体分析。
qx Q } Ni tds q y
6.1 等参元的基本概念 等参数单元(Isoparametric elements)简称等参元,是根据特 定方法设定的一大类单元,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因为等参 元具有规范的定义原理和较强的适应复杂几何形状的能力。在有限 元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等参元,一方面能够很好地适应曲 线边界和曲面边界,准确地模拟结构形状;另一方面,等参元一般 具有高阶位移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的复杂应力分布情况,即 使单元网格划分比较稀疏,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计算精度。 等参元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导出关于局部坐标系(Local coordinate, 或Natural coordinate, 自然坐标系)的规整形状的单 元(母单元)的高阶位移模式,然后利用形函数多项式进行坐标变 换,得到关于整体坐标系(Global coordinate)的复杂形状的单元 (子单元),其中子单元的位移函数插值节点数与其位置坐标变换 的节点数相等,位移函数插值公式与位置坐标变换式都采用相同的 形函数与节点参数,这样的单元称为等参元。
x N i , xi , y Ni , yi
i 1 i 1 8 8
(6.11)
将上述等参元的位移模式代入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将会 得到如下形式的、用应变矩阵B表示的单元应变分量计算式
6.2 等参元的单元分析
u x x v e ε y Bδ B1 B2 y xy u v y x
5.1.15.1等参数单元及空间问题分析
5.1.2等参单元小结
1、等参单元存在的充要条件是|J|≠0
为了保证能进行等参变换(即总体坐标与局部坐标一 一对应),通常要求总体坐标系下的单元为凸,即不能有 内角大于或等于或接近180度情况。
2、等参单元的优点是当单元边界呈二次以上的曲线时,容 易用很少的单元去逼近曲线边界。
4
Ni
,
1 4
1
i
1i
i = 1,2,3,4
同矩形单元位移形函数
2) 单元应变
将位移表达式代入几何方程得等参单元的应变
u
0
0
x ε 0 u
x
v y
0
v
N1 ,
y
0
0 N1
N2 0
0 N2
N3 0
0 N4 N3 0
0
u1
N4能很好地适应曲线边界和准确地模拟结构形状,又能具 有较高次的位移模式,
等参单元(iso-parametric element)的概念:等参数 单元就是对单元几何形状和单元内的参变量函数采用相同数 目的节点参数和相同的形函数进行变换而设计出的一种新型 单元。
思路:任意直四边形可看成是正四边形(常称为母元)的变形, 由于正四边形(母元)的位移函数、单刚矩阵均已得到,则 可利用正四边形单元的结果研究任意四边形。
。
5.1.1 平面4节点等参单元 1)等参变换(坐标映射)
目的:建立矩形母单元与任意四边形单元的坐标映射关系
已知:
xi yi
f
ii
(i=
1,2,3,4)求, :
x y
f
解法:插值 x 1 2 3 4
有限元第5章-等参数单元
不相同,提高精度的方法: (1)减小单元尺寸; (2)提高单元插值函数的阶次。 为了适应不规则边界,要求用曲边单元。 基于以上原因,引入等参数单元。
2021/8/14
1
5-2 四节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
四节点四边形单元的位移插值函数可以写成(以 x方向的位移插值函数为例)
2021/8/14
27
利用
x
, y
的表达式,可以将形状函数 Ni,
对整体坐标x,y的偏导数,转换成对局部坐标 ,
的偏导数。
例如 其中
Ni
Ni y
Nxi J1N i J1x
xyN N ii
y
4
4
y
i1
Ni ,yi
,
y
i1
Ni ,yi
2021/8/14
4
4
x
i1
Ni , xi
2021/8/14
30
为此,展开雅可比矩阵
x
J
x
y
y
4 i 1 4 i 1
N N
i
i
, ,
xi xi
4
N
i
,
y i
i 1
4
N
i
,
y i
i 1
4
i 1 4
i 1
i
4
i
4
1 i 1 i
xi xi
4
i 1
4
i 1
i
4
i
4
1 1
i i
234 678
或者
, f,
2021/8/14
第五章 等参单元1
在第一章中已阐明位移模式就是:单元内任意一点的位移,被表述为其坐标的函数。
在平面问题的单元中,任一点的位移分量可用下列多项式表示;显然位移模式的项数取得越多,计算也越精确,但是项数取得越多,待定系数61,。
z,…A1,P z,…也就越多,根据第一章64所述,待定系数是通过代入节点坐标及其位移而确定的。
所以一般要根据有几个节点才可确定取几项。
表4—1列出几种平面单元的位移模式。
为了使有限元的解能够收敛于精确解,任何单元的位移模式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位移模式中必须包括反应刚体位移的常数项。
刚体位移是单元的基本位移,当单元作刚体位移时,单元内各点的位移值均相等,而和各点的坐标值无关。
显然式(4.1)中的常数项就是提供刚体移的。
2、位移模式中必须包括反应常应变的线性位移项。
当单元分割得十分细小时,单元中的应变就接近于常量。
所以选取的位移模式就必须反应这一点,由第一章可知线性位移项就是提供常应变的。
单元的位移模式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者,称为完备单元。
3、位移模式必须能保证单元之间位移的连续性。
在连续弹性体中位移是连续的,所以分割成许多单元后,相邻单元的位移必须保持连续,这就要使相邻单元的公共边界具有相同的位移,以避免发生两相邻单元互相脱离或互相位侵入的现象。
这种连续性在有的文献中称为协调性或相容性。
现在具体分析几种单元的位移模式。
图4—1表示两个相邻的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其公共节点『及m的位移对两个单元是一样,由于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的位移模式是坐标的线性函数,公共边用M 在变形后仍是一条直线,所以上述两个相邻单元在iM边上的任意一点都具有相同位移,从而保证了连续性。
图4—2表示两个相邻矩形单元,其公共边界是M M,相当于y=常数的一条直线,由表4—l可知矩形单元的位移模式是,当y=常数,位移分量M是按线性变化的,所以和前例同样的推理,可以证明两个相邻矩形单元的位移在公共边界上是连续的。
对于六节点的三角形单元及八节点的矩形单元,在单元边界上位移分量是按抛物线变化的,而每条公共边界上有三个公共节点,正好可以保证相邻两单元位移的连续性。
有限元分析第五章(第二部分)
§5-5数值积分1、问题的提出在上一节中对等参元进行单元分析时要进行下列积分: (i) 单元刚度矩阵(ii)体积力的等效结点力(iii)边界力的等效结点力(iv)温升载荷的等效结点力式(5-4-5)~(5-4-8)分别归结为计算以下两种形式的积分对于上述积分仅在单元的形状十分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解析的结果(精确值),一般情况只能用数值积分方法(主要是高斯求积法)求近似值。
虽然数值积分是“被迫“采用的,但后来发现:有选择地控制积分点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方便地实现我们的某些特殊意图。
这样一来,数值积分就成为有限元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至本来可以精确积分的三角形单元也常常采用数值积分。
2、数值积分的基本概念任何积分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给定的积分区间,给定的被积函数,具体的积分方法。
下面以一维情况为例介绍数值积分的基本概念 (i) 梯形法函数()x f 在区间(a,b)的积分可以表达为 ()()ini ibax f W dx x f I ∑⎰=≈=1⎰⎰⎰---111111),()(dxdxy x f dx x f 、 [][][][][][][]ηξd d J t B E B tdxdyB E B k T Te det 1111⎰⎰⎰⎰--=={}[][]ηξσd d J t f f N td f f N r y xT y x T eV det 1111⎭⎬⎫⎩⎨⎧=⎭⎬⎫⎩⎨⎧=⎰⎰⎰⎰--{}[]{}ηξσγd Jd t B T det 01111T ⎰⎰--={}[]()()⎪⎪⎭⎫ ⎝⎛=⎭⎬⎫⎩⎨⎧=⎰⎰⎰--dy y f dx x f tds q p N r T 1111,ΓΓ(5-4-5)(5-4-8) (5-4-7) (5-4-6)i W :权系数;i x :积分样点;()i x f :积分样点的函数值。
梯形法的求积公式为其中,1--=n ab h ,而a b W ni i -=∑=1(ii) 当被积函数为n-1次多项式P n-1(x )时,则由n 个样点及其样点值(x i , P n-1(x i ),i=1,n )可以精确重构这个多项式,从而可以得到精确解。
有限元思考题答案
红字为答疑时老师给的解答第一章思考题1-1“用加权余量法求解微分方程,其权函数V和场函数u的选择没有任何限制”,这种说法对吗?答:不对,有连续性要求。
1-2“加权余量法仅适用为传热学问题建立基本的有限元方程,而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虚功原理仅适合为弹性力学问题建立基本的有限元方程”,这种说法对吗?答:不对。
虚位移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弹性力学问题,还可以应用于非线性弹性以及弹塑性等非线性问题,虚功原理可以用来推导各种力学问题的有限元基本方法中的基本方程。
最小势能原理仅适用于弹性力学问题。
加权残值法尤其适用于具有连续场的非力学问题,如声、电、磁学的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1-3现代工程分析中的数值分析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
这些方法本质上是将求解区域进行网格离散化,然后求解方程获得数值结果。
是否可以将求解区域离散成结点群,但是没有网格进行求解?答:可以,无网格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
与基于网格的方法不同,无网格方法只需要节点的信息,不需要节点的信息而不需要节点之间相互联系的信息。
典型无网格方法有配点法、Galerkin方法、Petrov-Galerkin方法等。
(无网格方法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在每个节点上构建待求物理量近似值的插值函数,并用加权残量法和该近似函数对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形成与待求物理量相关的各节点近似值的离散方程,并求解之。
)第二章思考题2-1ANSYS软件有哪些模块?在GUI方式下的六个窗口有何功能特点?主要包括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①前处理模块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试题建模及网格划分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构造有限元②分析计算模块包括结构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电磁场分析、声场分析、压电分析以及多物理场的耦合分析,可模拟多种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灵敏度分析及优化分析能力③后处理可将计算结果以彩色等值线显示、梯度显示、矢量显示、粒子流迹显示、立体切片显示、透明及半透明显示等图形方式显示出来,也可将计算记过以图表、曲线形式显示或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单元 首先,根据形函数的定义,在局部坐标中,建立起几何形 状简单且规整的单元,我们称之为母单元。
1. 一维母单元 采用局部坐标ξ,单元为直线段,即。具体形式如下: 1) 线性单元(2结点)
1 2 1 2
1 -1 0 (a) 线 性 单 元
2 1
N1
N2
2) 二次单元(3结点)
(8-14)
其中, N是用局部坐标表示的形函数,(x,y)是结点i 的整体坐标,上式即为平面坐标变换公式。
返回
图5-4表示了一维单元的坐标变换。原来的直线状的母单 元分别变换成了直线、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状的子单元,这是 因为变换式中的形函数Ni分别是ξ的一次、二次和三次函数。
y
3 1 2
1 -1
(8-19)
返回
其中,[J]-1是[J]的逆阵
y 1 J x
3. 三维母单元 三维母单元是坐标系中的2×2×2正六面体
1 1 1 1 1 1
如图5-3所示,坐标原点在单元形心上,单元边界是六个平面。 单元结点在角点及各边的等分点上。 1) 线性单元(8结点) 5 8
13
5
16
15 14
8
6
1
这正方形单元的位移模式是:
而其中形函数为:
由图(b)可知
• 假如图 (a)中的任意四边形单元能用上式的位移 模式及形函数进行计算,则前面所提的位移连续 性条件就可以得到满足,所以问题归结为:如何 将任意四边形单元的整体坐标(x,y),变换成正 方形单元的局部坐标( , )。
根据形函数的两条性质:
2
图5-2 以上形函数也可以合并表示为 1 1
Ni
0 0
二维母单元
(i=1, 2, 3, 4)
4
其中
0 i
0 i
2) 二次单元(8结点)
角点:
Ni 1 4
4
7
3 6
8
o
1 1
0 0
0
0 1
如果有任意四边形单元,如图(a)所示就可以克服矩形单元 之不足,但是这种单元的位移模式如何能否满足前面所述的 条体则是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在图(a)中的任意四边形单元上,作连接对边中点的直线,称 之为 及 ,取其交点为原点,并令四边上的坐标值分别为 1,就得出一新坐标系,称之为单元的局部坐标系。 将局部坐标系改画成直角坐标系,则图 (a)中的任意四边形单元 就变成图 (b)所示的正方形单元。
16
N4
9 1 1 16
图5-1 一维母单元
2. 二维母单元 二维母单元是平面中的2×2正方形
1 1 1 1
如图5-2所示,坐标原点在单位形心上。单元边界是四
条直线:
1
,
1 。为保证用形函数定义的未知量在相
邻单元之间的连续性,单元结点数目应与形函数阶次相适应 。因此,对于线性、二次和三次形函数,单元每边的结点数
N1
N3 1
2
1
2
N2
1
2
1 -1
2 0
3 1
3) 三次单元(4结点)
N1 N3
(b) 二 次 单 元
1 9
16 9 1
2
2
1
N2
1 9
16
2
1
1 3
2
0
3 1
0
x
(a) 线 性 单 元
(b) 二 次 单 元
图5-4 一维单元的平面坐标变换
返回
图5-5表示了二维单元的平面坐标变换。母单元是正方形, 子单元则分别变换成任意四边形和曲边四边形。而且相邻子单 元在公共边上的整体坐标是连续的。以二次单元为例,两个相 邻单公共边界上都是二次曲线(抛物线),而在三个公共结点 上具有相同的坐标。因此,整个公共边界都有相同的坐标,即 相邻单元是连续的。
返回
而曲线坐标系 , , 则只适用于单个独立的子单元,所以称 为局部坐标。整体坐标在整体分析中采用,局部坐标则在单 元分析中采用。 现在讨论两类坐标系中有关偏导数的关系,以二维坐标 为例: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有
x x x x
i 1,
2
i 1;
0 0
1 1 1
(8-12)
3) 三次单元(32结点) 角点: 典型边中点:
Ni
1 1 1 9 64
1
0 0 0
2
2
2
19
(8-13)
i
Ni 9 64
从图形变换的角度看, , , 和 x , y , z 可以分别看成是母单 元和子单元这两个不同单元的坐标系,它们都是直角坐标系。 而从另一角度看, , , 和 x , y , z 又可以看成是同一单元(子单 元)的两种不同的坐标系。 x , y , z 是子单元的直角坐标系,而 , , 可看成是子单元的曲线坐标系。可以看出 x , y , z 始终扮演 同一角色,即子单元的直角坐标;而 , , 则扮演两种角色, 它既是母单元的直角坐标,又是子单元的曲线坐标。 在有限元分析中,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在 x , y , z 整个结构的所有子单元中共同采用,所以称为整体坐标。
y y y y
(8-16)
上式可写成矩阵形式
x J y
(8-17)
返回
其中:[J]称为雅可比(Jacobi)矩阵
第五章 等参数单元
第一节 位移模式和形函数
第二节 等参元的概念 第三节 平面等参元 第三节 空间等参元
返回
第一节
位移模式和形函数
一、位移模式 在前面几章中已阐明位移模式就是:单元内任意 一点的位移,被表述为其坐标的函数。在平面问题 的单元中,任一点的位移分量可用下列多项式表示:
为了使有限元的解能够收敛于精确解,任何单 元的位移模式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位移模式中必须包括反应刚体位移的常数 项。 (2)位移模式中必须包括反应常应变的线性位 移项。 (3)位移模式必须能保证单元之间位移的连续 性。
分别为两个、三个和四个。除四个交点外,其他结点位于各
边的二分点或三分点上。
返回
1) 线性单元(4结点)
1 1
4
4
3
N1 N3
N2 N4
1 1
4
o
1 1
4
1 1
4
1 (a) 线 性 单 元
7 4
6
17 18 9
7 20
19
1
2
3
(a) 线 性 单 元பைடு நூலகம்
2 三维母单元
10
12
4 3
11
(b) 二 次 单 元
图5-3
返回
2) 二次单元(20结点) 角点: 典型边中点:
i 0 ,
Ni 1 4
Ni
1 8
1 1 1
0 0 0
0
0 0 2
显然在四个节点处,上式所示的关系无疑是成立的现在 要证明在四条边上,这关系也是正确的。以1—2边为例, 在此边上局部坐标 =-1,代入,得
或改写成:
同样可得:
等号左边 (x,y)是整体坐标,等号右边 ( )是局部坐标,因此上式被称为坐标 , 变换式 。
通常称局部坐标的正方形单元为母单元或基本单元,称整体 坐标的任意四边形单元为子单元或实际单元。
y
4
7
3
6
1
3 6 1
8
o
4
1
7 8 1
1
5
2
0
5 1
2
(a)母单元
(b)子单元
x
返回
图5-5 二维单元的平面坐标变换
=1 5
13
16
8
15
y
5 13 16 15 17 14 7 9 1 12 19 10 3 8
6 =-1
18 17
14
=-1 7 20
1
(i=1, 2, 3, 4) 边中点:
Ni Ni 1 2 1 2
2 5 (b) 二 次 单 元
1 1
2 0
(i = 5, 6)
(8-9)
1 1
2 0
(i = 7, 8)
3) 三次单元(12结点) 角点:
Ni 1 32
1 1 9
描述位移和描述坐标都采用相同形函数 ,所以这种单元称为等 参数单元。
1. 平面坐标变换 在整体坐标系中,子单元内任一点的坐标用形函数表示如下
N , x N , y
i i
x y
i i
N 1 , x 1 N 2 , x 2 N 1 , y 1 N 2 , y 2
1 3
,
2
i 1,
i 1;
1 1 9 1 1
0 0 0
返回
第二节
等参数元的概念
在平面问题的有限元中,最简单的单元是三节点的三角形单 元,由于这种单元中的应变及应力是常数,而通常计算对象 的应力场又往往随坐标而急剧变化,所以在应用常应变的三 角形单元时,必须划分大量的微小单元,才能得到较好的计 算精度,因而用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算题时,往往节点数最多, 原始输入数据庞大。四节点的矩形单元能够比三角形单元更 好的反映实际应力变化,但它不能适府曲线边界和非直角的 直线边界,也不便随意改变大小。所以上述的两种单元都有 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