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沧桑巨变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
(中国报道记者王静甫):贵州省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乌蒙山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等8个县(市),总面积2.68万平方公里,山地占了93.3%,全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土地贫瘠,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喀斯特地貌占总面积的73%。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主要由碳酸盐组成,保水性差,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由于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毕节地区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前,这里一直是我国西南贫困带的核心区域,曾被联合国确定为不适应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28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元;人均产粮不到200公斤,每年需国家调进粮食1.5亿公斤,在当时558.86万人口中没有解决温饱的有315万;有147
万人和1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8.5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文盲半文盲占青壮年人口的50%以上。
然而,今天的毕节,与试验区建立之前的1987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从4.53亿元增长到73.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0.08亿元增长到23.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0.16亿元增长到35.9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0.28亿元增长到4.3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74亿元增长到11.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741元增长到101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元增长到2484元。
总投资12.4亿元的煤电化热电厂项目、总投资7.7亿元的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等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城区面积从不足5平方公里扩展到16.7平方公里;先后建成低压耐硫甲烷化煤气厂、日产10万吨水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爱民广场等工程项目;基本完成旧城区主要街道的改造和主要地段的拆迁及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城市提质扩容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从不足500公里增加到2748公里;城乡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安装固定电话10余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超过20万户;实施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26.3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惠及10万余人。
通过积极稳妥地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强化粮食的基础地位。与1987年相比,2007年粮食总产达44.05万吨,增加23.25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2.28公斤,增加143.28公斤,粮食供给实现了由依靠进口到自给有余。近年来大力扶持基地建设,成功打造了马铃薯、蚕桑、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一批产业基地;积极支持地方龙头企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注册龙头企业27家、协
会44个,规模以上种植业基地7个、养殖基地5个,养殖大户1230户。
紧紧抓住"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关键环节,全力做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增强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与1987年相比,贫困人口从34.56万人下降到19.12万人,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012万户2.9372万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纳入农村低保人数达44564户10.7398万人,社会救助范围由过去以"三无对象"为主逐步覆盖到在职、下岗、失业、退休人员等困难群众。从2006年全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参合人数达到94.7493万人,受益人数达51.9759万人次。20年来,全市已累计投入城市医疗救助资金360余万元,救济灾民近500万余人次,投入救灾救济款上亿元,以抚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框架基本形成。2004年以来,先后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制度,共修建经济适用房4.5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0.52万平方米、在建2万平方米,计划2008年再建1.5万平方米,预计解决1199户住房问题。
依靠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有19个,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
有2个,吸纳城镇下岗职工5.8万人。
通过实施"长防"、"长治"、"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项目,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2007年,全市人工造林46.95万亩,封山育林34.31
万亩,退耕还林28.09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623.3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2.67%提高到2007年的32.13%。规划建设的果、蔬种植基地,为旅游经济发展
创造了良好条件。
紧紧抓住"人口控制"这一主题,不断深化对人口再生产
规律的认识,下大力气、花苦功夫,基本控制住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与1987年相比,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降至13.52‰,下降了15.9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降至6.5‰,下降了16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到94.34%,提高了38.34个百分点。20年来,全市累计少生了近25万人。同时,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核心的教育事业长足发展。2007
年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87年的81.7%提高到
99.19%,初中毛入学率从1987年的40.5%提高到100%,高中毛入学率从1987年的4.6%提高到33.29%,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当年红军长征路经此地,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寒山区,当地歌谣"纳(雍)威(宁)赫(章),去不得",说的就是毕节所辖县区。"人穷、地乏、环境恶",
这是毕节过去真实的写照。过去很长时间都是"只见大山不见树,只有石头没有地"。然而今天的毕节令人刮目相看,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增长10倍以上。更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的山绿了,水清了。2009年8月由国家旅游局组织的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
今天,毕节试验区被理论界冠以"科学发展观摇篮"的称誉,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岩溶贫困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的试验区,比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早四年。
设立毕节试验区,脱离越垦越穷的生存怪圈
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推广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在别的地方,农民因承包而脱贫,但在毕节却不同,人多地少。与其他西部贫困地区人烟稀少相比,乌蒙山区气候温和,清朝初年大量的移民开始从东部涌入,不断生存繁衍,到1987年,每平方公里已达218人,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人多地少,为吃饭生存,当地群众放倒树林除了草皮到处开荒种庄稼,开荒开到山顶上,最初还收获几顿饱饭,但随着植被破环,水土流失,良田被毁,越垦越穷,毕节很多区域变成了只见石头不见森林的地方。最后连饭都吃不饱了。
以毕节赫章县海雀村为例,1985年4月,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赫章县海雀村时,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