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保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保存

2011年10月06日

血小板是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发挥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因此血小板输注在临床血液输注中也占有很大比例。血小板采集主要有2种方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血小板,机器采集献血者血小板(机采血小板)。2006年8月,卫生部出台《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的通知》,要求各地献血办不得下达指令性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指标,或以发放补贴为由变相有偿机采血小板;为补充无偿机采血小板的不足,各采供血机构要充分利用已经采集的“无偿献血”血液资源,开展手工分离制备血小板工作。目前,手工分离制备血小板的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 法)和去白膜法(BC法)2种。由于PRP法分离制备浓缩血小板时,移走富含血小板血浆后的红细胞悬液层含有大量白细胞,这些白细胞会引起诸如发热、过敏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此外,红细胞悬液层中由血小板和白细胞形成的微聚物也会进一步对受血者造成危害;因此BC法分离血小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BC法的原理是:全血首先经重离心后分离白膜层,再将白膜层经轻离心后移走红细胞和白细胞,即得到浓缩血小板。与PRP法制备的血小板相比,BP法制备的血小板具有白细胞残留量较低、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表达率显著降低,以及提高ATP水平和低渗性休克反应能力等优点。对血小板功能来说,BP 法制备的血小板糖分解率可降低一半,提高氧代谢率,维持二氧化碳水平,使pH保持恒定,尤其适合长期储运。这可能是由于血小板离心时是隔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生理垫”,这样的分离制备过程对血小板的损伤较低,表现为反

映血小板激活指标——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分子CD62p的表达率降低。因此,手工分离血小板,尤其是BC法制备的血小板首先可以使手工采集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其次,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第三,从全血中分离白膜再获得血小板,可以降低全血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受血者发生肺部、脑部栓塞的危险性,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血小板采集后,如果不能较快用于临床,必须保存起来。血小板在新鲜血中,特别是在4℃储存时,活性很快下降,6h后还有约40%的活性,12h 后活性仅剩20%;<20℃时,血小板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包括从静止盘形到多伪足球形的改变,丝状肌动蛋白的增加、血小板微管螺管的解聚,细胞内Ca2+的剧增、溶酶体和α颗粒的分泌和融合等,这些改变模拟生理学活性并导致血小板治疗无效。所以血小板必须有适宜的保存技术,才能既节约血液资源,又可储存血液。血小板保存技术主要有:

1 22℃室温保存

由于血小板寿命短,结构和功能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外保存时条件要求较严格。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了血小板室温保存的研究,充分肯定了22℃持续振荡保存对血小板活力维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已有许多国家将22℃作为血小板保存的常规温度,认为保存24h的血小板具有与新鲜血小板相同的效果,血小板保存120h仍具有止血效果,而在保存过程中采用持续振荡可促进气体在血小板中的交换,防止血小板聚积,避免血小板代谢产物形成高浓度,以及利于血小板从外界环境获取营养。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血小板的储存时间为3—5d,过期将予以废弃。由于室温保存血小板时间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血小板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并取得较大成功。

2血小板的深低温冰冻保存

血小板深低温冰冻保存保护剂在深低温条件下,血小板胞膜内外的水都处于固态,细胞生命代谢基本停止,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功能活性物质可长期保存而不会衰退或功能耗竭,但血小板低温保存需要经历降复温过程中的损害而存活下来,因此在降复温过程需要添加冰冻保护剂。目前,血小板深低温冰冻保护剂主要使用75%或100% DMSO溶液,添加DMSO时血小板体积先缩小再恢复至等渗的体积,在此过程中血小板体积不会发生膨胀,其缩小的最低限度也只能达到64%,所以75%DMSO溶液快速添加或缓慢加入100% DMSO溶液,不会导致血小板超过安全体积范围;此外,DMSO分子量小,可透过细胞膜,可增加血液粘滞性、降低被冻细胞的变相点和延缓冷冻过程,减少冷冻过程中的蛋白质变性、延缓冰晶形成对细胞膜的损伤及减轻细胞脱水皱缩。DMSO

不仅对血小板保存效果好,而且低浓度的DMSO对人体没有副作用且制作方便,输注时不用洗涤;同时,DMSO还有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抗血小板凝集作

用,可明显防止微循环堵塞。在血小板冰冻过程中,当细胞内外产生瞬间压力差时,DMSO的分子运动可以迅速消除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和冰晶形成,避免

细胞膜在冰冻过程中的损伤,从而达到低温保存的目的。

血小板深低温冰冻保存技术将制备好的FPRP或机采血小板(血小板质量和标准同液体血小板),置于无菌清净台内,把预先消毒的75%或100% DMSO溶液缓慢添加到FPRP或单采血小板内,边添加边轻轻振摇,添加速度为1ml/min,DMSO终浓度为5%;把制作好的血小板用金属盒包装后放入-80℃冰箱,水平摆在金属架上或梯式金属架上,冰冻血小板盒之间保持3—5cm距离,在1—2h完成冰冻降温过程,其保存有效期为1年;如需继续储存可置于液氮或-150℃以下,保存3年。在保存期间低温冰箱断电不超过1h,并尽量减少打开冰箱门的次数,可延长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保存期。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直接置于37℃循环式水浴箱内完全融化,融化完毕后室温可放置4h,采用普通输血器以患者可耐受的速度尽快输注。

深低温冰冻血小板功能检测新鲜血小板降温实际过程中胞内冰晶形成温度为-15—-40℃,也是血小板冷冻保存降温的关键温度段。血小板低温保存后,血小板计数(Plt)无显著变化;分离的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明显小于捐血者静脉血和ACD全血内的血小板,低温保存后血小板体积明显变大,但血小板体积变大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血小板体积膨胀,可维持血小板功能活性,提高回收率。血浆pH在整个制备和保存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血浆内乳酸脱氢酶(LDH)在血小板低温保存后出现明显升高。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新鲜血小板的CD62p阳性率较低,-80℃降温/复温保存后CD62p阳性率升高幅度较大;制备过程中血小板膜表面GPⅡb/Ⅲa的激活体未见明显增加;而在低温保存后,血小板膜表面CD42a(一种重要的促凝血活性分子)数量明显升高,并超过静脉血内血小板膜表面CD42a数量,提示血小板在低温保存后其促凝血活性明显提高。低温保存后血小板诱导的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缩短约50%,说明低温保存后,血小板促凝血活性明显提高,优于新鲜血小板。经检测,-80℃降温/复温保存后血小板计数回收率>95%。深低温保存的血小板复温后,其胞内增加了5%的DMSO,故胞内渗透压稍高于等渗溶液。采用生理盐溶液直接洗涤血小板,不但会造成血小板体积膨胀,还清除了血小板中所有的凝血因子,势必降低血小板制品的止血效能。临床输注前避免洗涤可减少血小板的损害和丢失,保留全部的凝血因子,提高止凝血效果。

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深低温保存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新鲜血小板基本相同。除了含有即刻止血功能增强的血小板外,深低温保存血小板制品内还有效保存了等体积血浆的全部凝血因子,融化后直接输注到受者外周循环血液中,可同时给患者提供血小板和全部凝血因子,特别适合战、创伤出血患者的输血救治,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战时和紧急情况时血液的总需求量,将战时和紧急情况时输血救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