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练习

合集下载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小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小古文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练习题:1. 理解题:阅读以下小古文,回答问题。

- 小古文:《守株待兔》- 问题:农夫为什么不再耕田,他最后得到了什么?2. 翻译题:将下列句子从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句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 填空题:根据所给的文言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

- 原文:《悯农》- 填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____。

4. 改错题: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文言文用法错误。

- 句子:吾欲往观花,奈何天色已晚,只得作罢。

5. 连线题:将下列成语与相应的小古文出处进行匹配。

- 成语:画蛇添足- 小古文:《战国策·齐策二》6. 简答题:简述《卖炭翁》中卖炭翁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7. 选择题:阅读以下小古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 小古文:《孟母三迁》- 问题:孟母为什么要搬家三次?A. 因为邻居太吵B. 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C. 因为房子太小D. 因为不喜欢原来的邻居8. 阅读理解题:阅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 问题一:司马光为什么砸缸?- 问题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道理?9. 判断题: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 句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而成的。

10. 写作题:根据《草船借箭》的故事,写一篇短文,描述诸葛亮如何用草船借箭,并表达你对这个策略的看法。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小古文的理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10篇小古文思考练习及答案

10篇小古文思考练习及答案

10篇小古文思考练习及答案1.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厘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植援笔立就,可观。

太祖甚异之。

性简易,不治威仪。

舆马服饰,不尚华丽。

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龙爱。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

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

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不的忌恨。

曹不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

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顾;②悉;国将;④诸;⑤援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答案:1.①只②都③带领国黛回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

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2.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那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 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小古文练习《狐假虎威》

小古文练习《狐假虎威》

小古文练习《狐假虎威》
一、狐假虎威
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②”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④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⑥乎?”虎以为然⑦,故遂⑧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⑨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 ①求:搜求,寻找。

②无敢:不敢。

③长(zhǎng):首领。

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④逆:违抗。

⑤不信:不真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正确,有道理。

⑧遂:于是,就。

⑨畏:害怕。

1.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谁?(填序号)
①它,指狐狸;②它,指老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2.“兽见之皆走”的原因是()
A.野兽知道狐狸是老天爷派来当它们的首领的,因此害怕它。

B.野兽看到狐狸和老虎在一块儿,知道了狐狸的厉害,都想躲避狐狸。

C.野兽看到了狐狸身后的老虎,都害怕老虎。

D.狐狸和野兽打好了招呼,它们一块儿来蒙骗老虎。

3.下面的词语和“狐假虎威”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一项是()A.仗势欺人B.见机行事C.借花献佛D.取长补短
4.老虎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结合短文,展开想象写一写。

二、答案解析:
1.①;②
2.C
3.A
4.老虎心想:这小狐狸说的话果然是真的,大家居然都这么害怕它,我还是放它走吧。

小古文练习

小古文练习

破瓮救友光坐七岁①,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②,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注:①光坐七岁:司马光七岁的时候。

②瓮:水缸。

译文: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好像成年人一样稳重。

听到别人讲述《左传》后,非常喜欢,放学后就自己讲给家里人听,,对讲述人的理解非常透彻。

从此后就很喜欢看书,甚至连饥渴寒暑都毫不在意。

和一群儿童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大水缸,失足掉进缸里积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拿起石头把缸子打碎。

缸里的水流出来,小孩子得救了。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是.手不释书()②众皆弃去.()③儿得.活()④群儿戏.于庭()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个分句一处)(1)光坐七岁,凛然如成人。

(2)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解释句中“之”字的意思。

A、闻讲《左氏春秋》,爱之()B、光持石击瓮破之()4、这则小古文讲了哪两件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2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司马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①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②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处士:有才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②廪食(lǐn sì):国家供给的粮食。

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小古文练习

小古文练习

小古文练习(1)孔融让梨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1、孔融“引小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①人问其故.。

() A.故事 B.原因②法.当取小者。

() A.规矩,道理 B.法律3、从这个故事来看,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人?(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失汲道.道:②乘.此得及前源乘: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3.“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原意是。

经过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赋予了“望梅止渴”新的意义。

我知道“望梅止渴”有一个近义词是。

(3)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请:②廪食以.数百人以: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3.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4)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尝与诸.小儿游诸:②取之,信然..信然: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3、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4、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5)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而剑不行”中的“行”的读音是(),意思是()。

A háng B. xíng C.中用,好 D.前进2.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

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学小古文(文言文)练习题

小学小古文(文言文)练习题

一、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太傅大笑着很高兴。

1、解释加点字:俄而雪骤()()白雪纷纷何所似()()2、翻译:未若柳絮因风起:二、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解释: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

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

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1、解释加点字: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恐坠()2、翠鸟移巢的原因(用文中语句回答)3、“翠鸟移巢”的结果(用自己话回答)4、这个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三、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 ìng)信度,无自信也。

”解释: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解释加点字:1、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而置之其坐()反归取之()2、翻译下列句子: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一年级语文小古文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小古文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小古文练习题一年级的同学们,学习古文是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窗口。

下面是一些适合你们的小古文练习题,让我们一起来练习吧!1. 古文填空题- 题目:《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古文翻译题- 题目:请将“床前明月光”翻译成现代汉语。

- 答案:床前明亮的月光。

3. 古文理解题- 题目:《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亮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

4. 古文选择题目- 题目:《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什么?- A. 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 C. 更上一层楼- 答案:C5. 古文连线题- 题目:请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作者连线。

- 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床前明月光——李白- 举头望明月——杜甫- 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答案:春眠不觉晓——孟浩然;床前明月光——李白;举头望明月——李白;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6. 古文改错题- 题目: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改正。

- 原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错误:无- 改正:无需改正,句子正确。

7. 古文造句题- 题目:请用“举头望明月”造一个句子。

- 答案:每当夜晚来临,我就会举头望明月,思念远方的家人。

8. 古文简答题- 题目:《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 - 答案:《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通过这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古文,感受古文的魅力。

记得多读多背,培养语感,你们会逐渐发现古文的乐趣。

加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 小古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  小古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小古文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14分)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②也。

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⑤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

②自若:保持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用笔波折难测的地方。

⑤诟:责骂。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分)(1)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 )(2)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

( )2. 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6分)(1)此何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的张丞相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从其中一个角度,结合文中的内容,说明自己的观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14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③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⑤,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集:聚,会和。

②骤:急,紧。

③胡儿:谢朗小字。

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④因:趁,乘。

⑤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画两处)(4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小古文练习含答案

小古文练习含答案

小古文练习原文一、《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①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春往而冬反( )2.迷惑失道( )3.遂得水( )二,翻译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四、给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原文二.《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五、给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1.狐假虎威一只老虎想要吃掉所有的动物,遇到了一只狐狸。

狐狸说:“你不能吃我!上天让我成为百兽之王,如果你吃了我,就是违背上天的命令。

你不相信我,我先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其他动物见到我会不会逃跑。

”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跟着狐狸走。

其他动物看到狐狸都逃跑了,老虎以为它们都害怕自己,其实它们是害怕狐狸。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求)2)天帝使我长百兽(长)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狐狸的声望和地位高,其他动物都听从它的命令。

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借助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

2.买椟还珠有一个楚国人把自己的珠子放在XXX的木兰盒里,用香料、珠宝和羽毛装饰盒子。

XXX买了这个盒子,拆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木兰盒,没有珠子。

这个楚国人虽然成功地卖掉了盒子,但是并不是一个好的珠子商人。

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为)2)此可谓善卖椟矣(卖)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楚国人把自己的珠子卖给了XXX。

)2)XXX买其椟而还其珠。

(XXX买了楚国人的盒子,但里面没有珠子。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错误地评估了情况,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后来才发现错误。

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人们犯了错误,后来才发现并想要纠正。

3.XXX买履一个XXX想要买鞋,他先测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鞋放在椅子上。

到了市场,他忘记带着测量的尺子。

当他买到鞋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测量。

于是他回去拿尺子,但是市场已经结束了,他再也没有找到那双鞋了。

别人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他回答:“我相信测量的结果,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

小古文练习

小古文练习

小古文练习(一)陶侃惜谷《晋书》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一狼洞其中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答:答案:①.拿②用鞭子打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4.赞扬。

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二)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 2.杨子邻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三)鲁人织屦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小古文练习题目

小古文练习题目

小古文练习题目一、填空题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________篇。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的________篇。

3. 在《左传》中,有“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形容人不自量力。

4. “________,________”是《孟子》中,孟子劝人行善的名言。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荀子》中的观点?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C. 礼者,人道之极也D. 学不可以已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古人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三、解释题1. 解释“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2. 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四、翻译题1. 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简答题1. 简述《易经》中“变”与“不变”的关系。

2. 简述《尚书》中“仁”与“义”的关系。

六、论述题1. 论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思想。

2. 论述《庄子》中“逍遥游”的哲学思想。

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以下古文段落,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这段古文出自哪位作者之手?2. 这段古文描述了什么事件?3. 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八、古文创作题请以“春日游园”为题,创作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古文短文。

九、连线题将下列古文名句与其出处或作者连线。

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A. 《诗经》B. 《离骚》C. 《滕王阁序》D. 《水调歌头》十、判断题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论语》。

小古文课程结业练习【附答案】

小古文课程结业练习【附答案】

小古文课程·结业练习(参考答案)姓名:等级:一、默写题(10分)1.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志向》2.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绝弦》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5.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师旷论学》二、判断题(10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是儿子和女儿的意思。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和“太丘舍.去”中的两个“舍”意思一样,都是放弃,抛弃。

(√)3.《论语》是只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由他的弟子编写。

(×)4.《两小儿辩日》、《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集中表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

(√)5.“齐人也,坐盗。

”中“坐”是通假字,同“座”,座位。

(×)三、选择题(12分)1.下面哪个称号不符合欧阳修(B)A.文学家B.史学家C.唐宋八大家之一D.号六一居士2.《孙权劝学》一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B )A.孙权和韩信B.孙权和吕蒙C.孙权和鲁肃D.鲁肃和吕蒙3.欧阳修家贫,幼时母亲用什么教他写字(C )A.荷叶B.芭蕉C.芦苇D.香蕉4.“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中的“之”是什么意思(A)A.代词,代指狐狸B.助词,的C.动词,去D.主谓之间,不译四、断句题(18分)1.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2.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3.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五、请解释文中加粗字的意思(20分)1.庭中种桂,其叶常绿。

其:代词,代指桂树的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很,非常3.父不在,乃呼儿出。

乃:于是4.俄而百千人大呼。

俄而:不久,一会儿5.阳子问其故。

故:原因六、句子翻译(10分)1.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如果人不读书的话,那么和禽兽有什么不同?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画上脚呢?七、课外文言文阅读(20分)破瓮wènɡ救友光生七岁,凛lǐn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1.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

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4.然:对的。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天帝使我长百兽()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2.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注释:1.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2.柜:盒子。

3.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4.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5.辑:通“缉”。

6.椟:盒子。

7. 鬻:卖。

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2)此可谓善卖椟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3.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注释:1.履:鞋。

2.度(duo)用尺子量。

3.置:放置,搁在。

4.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小学生小古文练习题

小学生小古文练习题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C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B。

公欣然曰然: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2。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B )A。

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D . 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3。

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

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

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

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B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是(D)A.期待 B.期望C.一起D.约定2。

“元方时年七岁”中“时”的意思正确的是( A )A.当时 B.时候C.时间D.时期3。

“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是(C)A.理睬 B.顾虑C.回头看D.照顾3。

“待君久不至,已去。

"的正确翻译是(B)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

小古文和练习

小古文和练习

(1)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1.这则文言短文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A.《列子》B,《论语》C,《大学》D .《孟子》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错的()。

A.雨:下B.素衣:朴素的衣服C.扑:抓住D.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你改变了就不要怪别人另眼相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E .反通"返”返回3.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岂能无怪哉?A.怎么能不觉得行为怪异呢?B,怎么会不觉得自己奇怪呢?C.岂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D.难道会不觉得奇怪吗?(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这段诗歌是一首乐府诗,它是哪个时代的?()A.汉朝B,东晋C,南北朝D,隋朝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的“但〃字怎么解释?()A.却B.然而C.但是D,只(3)一钱莫救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

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

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

舟子索钱,一钱方往。

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选自(明)冯梦龙《广笑府》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漂流半里许许:左右B.乃拼命涉水乃:才C.舟子索钱索:索要D.其父垂死之际垂:接近2.为文中“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8.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C.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D.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日3.本文讽刺了什么样的人?()A.视钱如命,将金钱置于生命至上的人B.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的人C.固执倔强,使气斗狠的人D.只求别人做事,而不给别人提供任何条件的人(4)竭泽而渔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sdu)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

小学小古文(文言文)练习题

小学小古文(文言文)练习题

小学小古文(文言文)练习题一、未若柳絮因风起___在一个寒冷的___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___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___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太傅大笑着很高兴。

1、解释加点字:俄而雪骤(突然下雪)(骤:突然)白雪纷纷何所似(类似于什么)(何所似:相似于什么)2、翻译:未如柳絮因风而起:二、翠鸟移巢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

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

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1、解释加点字: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为了避免祸患,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恐坠(它害怕小鸟从树上掉下来)2、翠鸟移巢的原因(用文中语句回答):因为它爱小鸟,想要保护它们。

3、“翠鸟移巢”的结果(用自己话回答):最终翠鸟们被人们捉住了。

4、这个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有时候过___某个人或事物,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三、___买履从前有一个___,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解释加点字:1、先自度其足(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吾忘持度(忘了带尺码)而置之其坐(把尺码放在座位上)反归取之(返回家中拿尺码)2、翻译下列句子: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四、愚人食盐从前有一个愚人去别人家里吃饭,主人觉得饭菜淡无味道,就加了更多的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迂公修屋
有迂氏①者,世称迂公,性吝啬。

篱败不修,瓦裂不葺。

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

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②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

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

旦日,延人治屋。

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③。

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①迂氏:姓迂的人。

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迂,迂腐。

②适:嫁。

③雨兆:下雨的征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东藏西匿( ) ②妻且号.且诟( )
①妻子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旦日,延人治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迂公家为什么会“屋漏如注”?(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笑话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铤②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以:因为。

②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遗.所提囊()②公迎谓.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人喜”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华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

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①屦:麻鞋。

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③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而欲徙.于越()②游.与不用之国()(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正大胆
岳正,字季方,为翰林修撰。

英庙甚重之,尝曰:“好个岳正,只是大胆。

”后谪戍召还,自题其像曰:“好个岳正,只是大胆。

从今以后,再敢不敢!”公性不能容人,或谓公曰:“不闻宰相腹中撑舟乎?”曰:“顺撑来可容,使纵横来,安容得邪?”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后谪戍召还.()②自题.其像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公曰:“不闻宰相腹中撑舟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纵横来”中的“纵横”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正是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越人患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生茨以为庐,力耕以为食。

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于人。

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

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得瞑。

男子怒,持火四焚之。

鼠死,庐亦毁。

次日酒解,伥伥然无所归。

12.解释下列句中粗体字(4分)
(1)力耕以为食()(2)具无仰于人()13.对画线句“次日酒解,伥伥然无所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天酒喝完了,惆怅万分,不知怎样回家。

B.第二天喝酒解忧,满怀愁绪,不知何去何从。

C.第二天酒意虽解,仍恍恍惚惚,找不到回家的路。

D.第二天酒醒了之后,无家可归,茫茫然不知所措。

14.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文中男子的一句是(2分)()
A. 昼则累累然行
B. 无仰于人
C. 目不得瞑
D. 次日酒解,伥伥然无所归
1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3分):
6.苟变食人二鸡子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本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把坪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令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鸡子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注】①变:指苟变。

②杞样:树木名称。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l)其才可将五百乘()(2)然烫也尝为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本也
14.卫侯起初不愿重用苟变的原因是(2分):
15.子思用“匠人用木”打比方,目的是(3分):
7.副使失物
李士衡为馆职,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

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①帛藉②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

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号,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

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

约投及半,风息船定。

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①缣(jiān):细娟②藉:垫在下面的东西.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与之俱.使高丽( ) (2)舟人大号.(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
15、武人的自私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6、作者借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