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言文小练习(附答案)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古文·世说新语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的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
与友期.行(________)过中不至.(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尊君在不.(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下车引.之(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给文中画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_______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________)乃至。
(3)用“/”画出下面句子两处停顿的地方。
元方入门不顾(4)翻译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回答问题。
①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父亲的朋友哪些错误?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③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____”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自《________》由南北朝时期南朝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俄.而雪骤④与儿女..讲论文义(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4)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世说新语练习试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试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陈塞(ShD太傅例何所似(Si)B.柳絮(Xi1)无奕伊)谢道银(yUn)C.雪骤(Zhbu)俄而⑹差可拟(而D.期行(Xmg)王凝之(Mng)尊君在不(哂(正确答案)解析:试题分析:D项,"不"读音应为"f6u"。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俄而A骤(Zhdu)B.未若柳絮因风起(xu)C.即公大兄无奕女(yi)D.白雪纷纷何所似(Shi)(正确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D.白雪纷纷何所似(si13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彳嘛似C.未若制)絮/因风起(正确答案)D.过冲不至,太丘管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
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1C项正确,其余各项改为:A.撒盐空中建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D.过中不至,太丘信去。
4 .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C.君与家君/期日中(正确答案)D.元方人/门不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
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C项正确,其余各项改为: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D.元方/入门不顾。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练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枯涸(hé)结(jiē)实憔(qiáo)悴葡萄蔓(màn)B.黄晕(yùn)曲肱(ɡōnɡ)祷(dǎo)告一霎(chà)时C.澄(chénɡ)清屏(bǐnɡ)息荫(yìn)蔽褪了色(shǎi)D.撩(liāo)起贮(zhù)蓄抚弄(lònɡ)看(kān)护妇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7.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
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
③簟diàn:竹席。
④荐:草垫。
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因语恭()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品德。
参考答案:
1.①对……说;②拿
2.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
3.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意思对即可)。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哪个时期的人物言行?A. 春秋战国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3. 下列哪篇不是《世说新语》中的篇章?A. 《言语》B. 《德行》C. 《政事》D. 《史记》4. 《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边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A. 王戎很吝啬B. 王戎很聪明C. 王戎很勇敢D. 王戎很诚实5. 《世说新语》中的“谢安石”是指谁?A. 谢灵运B. 谢安C. 谢道韫D. 谢翱二、填空题6. 《世说新语》是一部_________体志人小说集。
7.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是其最著名篇章之一。
8.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体现了王戎的机智。
9.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反映了谢安的从容不迫。
10.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展现了阮籍的放荡不羁。
三、简答题11. 简述《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
12. 请举例说明《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魏晋风度。
四、论述题13. 论述《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边李”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
五、翻译题14. 将下列《世说新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六、分析题15. 分析《世说新语》中“谢安石”的形象特点。
七、综合应用题16. 如果你有机会与《世说新语》中的一位人物对话,请选择一位,并设计一段对话内容。
答案:1-5 A C D D B6. 志人小说7. 《言语》8. “王戎不取道边李”9. “谢安石围棋”10. “阮籍猖狂”11. 《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在于它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精选19篇)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精选19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篇1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名人。
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贤于材人远矣贤:________________②不宜劳思于此劳思: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译文: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实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1、①胜过、超过②劳神,费心思2、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②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这才开始重视绘画。
3、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虚心学习,相互切磋。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篇2【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注解:①候:拜访、问候②称:称赞、赞许③履行:实践、做④绥:安抚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⑥法:效法⑦师:学习【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⑵尊君在不不:⑶元方入门不顾顾:⑷下车引之引:【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3分)【小题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3分)答案【小题1】略【小题2】B【小题3】略【小题4】借用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小题5】(1)机智、聪明,头脑灵活、能言善辩(2)守信、明礼、为人处世得体(意近即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期根据语境意思为约定,不能理解为期限、时期等意思;(2)不根据语境意思为与在相对;(3)顾在此为动词,意思为转头看;(4)引在此意思为拉,不能理解其他意思。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王羲之2.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哪个时期的历史?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唐朝时期3. 下列哪篇不是《世说新语》中的篇章?A. 德行B. 言语C. 政事D. 兵法4. 《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出现在哪个篇章?A. 德行B. 言语C. 雅量D. 任诞5. 《世说新语》中“谢安石围棋”的故事反映了什么主题?A. 政治斗争B. 个人修养C. 家庭和谐D. 社会风气答案:1. A2. C3. D4. D5. B二、填空题1.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________为主要体裁的志怪小说集。
2. 王羲之在《世说新语》中被称为“________”,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章,主要记载了魏晋名士的言行举止。
4.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通过________的描写,展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度和精神风貌。
5.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章,记录了魏晋时期一些名士的逸事和趣事。
答案:1. 小说2. 书圣3. 言语4. 人物5. 任诞三、简答题1. 简述《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描述《世说新语》中“王献之画龙点睛”的故事,并分析其寓意。
3. 根据《世说新语》中的内容,谈谈魏晋士人的文化特点。
答案:1. 《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在于其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们的风度和精神风貌,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历史价值则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魏晋时期社会风貌、文化特点和人物性格的第一手资料。
2. “王献之画龙点睛”的故事讲述了王献之在画龙时,最后用笔点上龙的眼睛,使龙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个故事寓意着艺术创作中细节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家对作品的精雕细琢。
3. 魏晋士人的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他们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重视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二则》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临川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1)通假字尊君在不同,(2)古今异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 )②与友期.行 (古义:;今义: )③太丘舍去. (古义:;今义: )④相委.而去 (古义:;今义: )⑤下车引.之 (古义:;今义: )⑥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相委而.去:②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车引之.:(4)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
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三、其它重要词语。
1.《咏雪》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 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⑤骤.:__________________ 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 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2.《陈太丘与友期》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 ④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⑤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⑥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世说新语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世说新语》阅读理解题(含答案)1、《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句子,停顿正确的是(C)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A.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B.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C.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2、“席不暇暖”的理解正确的是(A)A.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
B.坐的时间久了,席子都做热了。
C.冬天睡席子,不能保暖。
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A.华歆、王朗在乘船避难时,有人求助,刚开始,华歆不想载求助者,而王朗认为船宽敞,可以载他。
B.后来求助者登上了船。
而追兵到了,王朗又想舍弃求助者。
C.最后求助者没有被舍弃,是因为华歆坚持:答应别人,就要说到做到。
D.我们应该学习华歆诚信待人的品质。
4、华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对这段话理解有错的是(D)A.华荀的朋友人生病了,华荀从很远的地方前去看望朋友。
B.不巧的是碰到胡族敌人来攻打,华荀的朋友让华荀不要管他赶紧离开。
C.华荀认为在朋友有难的时候离开是不讲义气的行为。
D.最后,胡族敌人还是把讲义气的华荀杀了。
5、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
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对这段话理解有错的是(A)A.孔文举儿子乘父亲晚上睡觉时偷酒喝。
世说新语5篇文言文试题(答案).docx

①陈仲举礼贤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士则(准则,标准)1.豫章太守担任(3)为.()()登车揽辔(拿,提)2.主薄白(报告,禀报)(4).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且有独特的施政方针,就是敬贤礼士。
②投舒丧命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
.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
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及睹衰厄,必兴愍恻。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
舒果沉含父子于江。
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
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担任)荆州守文(谨守成法)...意表行事(意料之外)从(听从)...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大将军平时和江州关系如何,你却要投奔他"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江州在别人强大的时候,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别人强制他的想法抗争,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王应是个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却不能坚持主见的人。
启发:为人处世要善于分析自己身处的环境、背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权衡利弊,善于抉择。
③许允丑妻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云:“无忧,桓必劝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约定同行
B.期日中
日中:正午时分
C.下车引之
引:拉,牵
D.元方入门不顾
顾:理会
10. (3分) 下列句中划线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C.下车引之 引:拉,牵拉
) B.尊君在不 不:同“否”,不 D.元方入门不顾 顾:照顾
11. (3分) 下列词语归类,均为敬辞的一项是(
13. B有误,根据文意,陈太丘与友人约好的时间是正午,但是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 友人而离开了。文章并没有写他为友人的“无信”而生气,选项无中生有。ACD无误。 故选:B。
14. A.选项,“令爱”是敬辞; B.正确; C.选项,“拙作”是谦辞; D.选项,“赏光”是敬辞; 故选:B。
A.因谢太傅要考问两兄妹的才气,故此文先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B.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 C.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D.谢太傅并未对“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的优劣做出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 味。
4. (3分)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D.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D.诚实守信
7. (3分)《世说新语》中谢家女子以其( A.倾国倾城的容貌 C.自由洒脱的性格
)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惊世绝俗的才情 D.举止文明的修养
8. (3分)《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句子“去后乃至”的“乃”应该解释为( )
A.于是,就
B.才
《世说新语》10篇练习题(答案版)

《世说新语》十篇(含答案)(一)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请翻译加点字。
(1)尝.与诸小儿游(2)诸儿竞走..取之(2)唯.戎不动(4)取之信然.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请你评价一下王戎这个小朋友。
(二)陈太丘与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请翻译下面加点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2)去后乃.至(4)尊君..在不2.请翻译下面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你认为元方做得对吗?(言之成理即可)(三)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请翻译下列加点字。
(1)俄而..曰..雪骤(2)公欣然(2)白雪纷纷何所似...(4)撒盐空中差可拟.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3.你觉得谢道韫的比喻好在那里?(四)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⑴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⑵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⑶又尝.同席读书。
⑷有乘轩冕过门者.。
2.请翻译下面句子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说说自己的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五)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世说新语》两则习题精选附答案】t>一、基础知识(一)、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尊君在不:(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至,已去: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四)、填空: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章都选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
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
2.请指出以下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家君:3.对这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4.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5.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2.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13. 陈太丘之友、元方是怎样的人?你怎样看待他们?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俄而雪骤(俄而:)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⑷太丘舍去(舍去:)⑸尊君在不(不:)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⑴友人语巨伯曰(语:)⑵吾今死矣,子可去(子:)⑶败义以求生(败:)⑷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8.翻译下列句子: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⑵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⑶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9.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特定环境是指,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10.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11.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一句可以看出。
(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附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姓名:班级:一、荀巨伯探友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解释画线的词(6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败.义以求生()不忍委.之()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2.翻译句子(4分)⑴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⑵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一郡尽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4.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二、纯孝之报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2分)三、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文言文小练习(附答案)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
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解释加点的词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败.义以求生()
不忍委.之()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翻译句子
⑴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⑵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请用“||”划分文章层次,并简要概括层意。
4.“一郡尽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母好食.铛底焦饭____________ (2)袁府君即日便征.____________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译文:
3.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答:
锅巴救命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
(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参考答案:
1.病正赶上敌人毁弃放弃于是,就全一起
2.⑴(我)远道来看望您,您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吗?
⑵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
于是就退兵而回,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3.第一层:写荀巨伯在危难中不肯离开病友,不肯败义求生。
第二层:写荀巨伯在贼兵面前表示愿意以身代友命。
第三层:写贼兵因受荀巨伯义举感动而退兵。
4.“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与荀巨伯进行对比,说明了当时的局势,衬托出荀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
5.荀巨伯是一个舍生取义、重情重义的人。
启示略。
参考答案:
1.(1)吃(2)出征
2.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3.(1)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2)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参考答案:
1.(1)喜欢、爱好(2)经常、常常(3)在(4)跑
2.陈某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了,就带着锅巴参战。
3.参考示例:(1)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
(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
(3)百善
孝为先(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意思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