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宗教社会学研究
人间佛教的宗教社会学研究
人间佛教是指将佛教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
一种佛教形态。
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时期,随着社会
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人间佛教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形态之一。
人间佛教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
间佛教的本质和特点。
人间佛教着重强调佛教的典籍和理念在现实
生活中的实践,强调佛教教义对提升人生品质、和谐社会等方面的
作用。
其特点是注重社会实践和能力的强化,崇尚劳动和奉献精神,而非虚无缥缈的超脱和空灵理念。
其次,人间佛教的发展历程和形成背景。
人间佛教发展受到社
会历史文化、国家政治制度和宗教传统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这些影
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间佛教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第三,人间佛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与意义。
人间佛教在当
今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发展更为显著。
其对中
国现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除了提高人讲和谐、美好、幸福的
追求以外,还包括增强公益慈善理念和精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人间佛教在宗教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佛教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佛教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与作用等问题,这
对于促进中国当代宗教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教与现代性
佛教与现代性佛教与现代性常宽法师佛教是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在西元前6世纪前创立的,佛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广泛的教育。
佛教自创始以来,歷经了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随着电脑科学,生命科学,精神分析学,量子物理学,毫微技术,航空航太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如环境污染,人口增长,气候变异,金融危机等,都在不断印证了佛陀对宇宙宏观,微观的认识,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更是无懈可击的,佛陀的教诲是真实不虚的,讲求实效的;佛陀的思想体係是严密无误的;佛陀的精神是慈悲的;佛陀的作风是务实的``````正是如此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对此瞩目,于是便有了东学西渐,佛光普被欧美之势,诚為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新潮。
如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宏扬佛教?如何使佛教现代化,便成了一个大家関注的主题。
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太虚大师(1890-1947)在《人生佛教》中认为:中国佛教应以现代社会為目标,在态度上是“人生的”,而在范围上是“人间的”。
他的人间佛教理论实是佛菩萨在人间;修行解脱在人间,使佛教脱落神化,囘到现实人间。
人间佛教渐渐成为现代佛教的主流思想和努力方向,佛法是要在世间寻求的,绝不是离开世俗社会的另一个世界与境界中的產物,也不能执着于世间和出世间的绝对区分,离开世间的追求觉悟成佛是永远不可能的。
真所谓“佛法在世閒,不离世閒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度眾在人间,但彼时的“人间”与21世纪我们今天生活的“人间”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现代”这个时间概念的灌入,要求21世纪的人间佛教更加入世化,生活化。
入世化,生活化,是要求佛教徒眾们积极发扬大乘菩萨的入世精神,在生活中体悟佛法,实现人生的价值,负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超越生活,超越生死,净化社会,净化心灵。
现代性视域下中国佛教的嬗变
现代性视域下中国佛教的嬗变摘要现代性的潮流,对于社会生活、文化结构和认知方式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已经内化于当代国际学术的各个领域,任何宗教都需要在此语境下考察宗教中的“现代性”要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谋求宗教自身的立足。
本文所考虑的是当现代性作为学术话语体系中反复探讨的题目,已然深入到学术体系的毛细血管这一背景下,中国在佛教学术领域的研究针对“现代性”有着何种回应与转变,并从学术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引进以及佛教思想内部的革新这两个角度回顾上世纪中国佛教的现代性转型。
中国佛教在上世纪的革新与嬗变既有被动接受又有主动回应,既在当时的中国因适应现代性而得以立足,又主动反思现代性的危机,试图挖掘中国佛教思想中的丰富内容以解决现代性的危机。
关键词:佛教现代性佛教批判一、现代性及其宗教观“现代性”(modernity)发端于16、17世纪乃至更早的欧洲,于19(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之后)、20世纪在西欧发展至高度成熟的阶段,在物质层面上大体表现为一种政治中的民族国家和自由民主政治、经济上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和技术领域的机器化工业生产,在精神层面可以表述为包括“理性”、“自由”、“进步”等在内的启蒙理性的精神品质。
将其理解为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历史进程;由神圣到世俗化的社会生活;由停滞向历史进步与前进的期望,甚或被理解为一种创新的时间观念等等,在此语境下考察宗教中的“现代性”要素以及现代性下的宗教观也成为宗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必要的课题。
本文所考虑的是当现代性作为学术话语体系中反复探讨的题目,已然深入到学术体系的毛细血管这一背景下,中国在佛教学术领域的研究有何针对“现代性”的回应与转变。
早在西欧社会继承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资产以及法国革命遗留下来的“自由”、“进步”、“平等”等精神遗产之前,康德已举起理性的大刀,严厉地审视形而上学与神学并将其置于理性批判的阴影之下;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启蒙运动也抛弃了象征着神圣的宗教与神学,理性与主体性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前进的起点,传统的宗教与神学被斥为“非理性的”或者干脆就是“迷信”。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刘延刚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
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
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
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一宗一派,而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成为“台、贤并治”,“禅、净兼修”的一代高僧的圆瑛大师和才艺超群,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而声名远播的弘一大师,这些近现代史上的佛门弟子都为佛教的现代化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佛教在民国年间开始了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他们建立现代佛教组织,兴办佛教学校,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开展佛学研究,发行佛学刊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佛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尤以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并为之建立起体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现代佛教改革大家太虚法师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现代语境下佛教经典研究
152佛教经典的诠释与弘扬对于佛教发展来说有重要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就是佛教经典传译、弘扬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佛教经典的诠释依然对于佛教传承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文章主要针对现代语境下的佛教经典进行研究。
一、现代语境下佛教经典诠释(一)现代语境下佛教经典诠释特点现代环境下的佛教经典诠释或佛学研究,都必然要基于现代环境,在这一充满矛盾的背景下开展,现代化的色彩必然厚重。
在现代语境下,佛教经典的诠释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理性标准与认知方法逐渐成为佛教经典诠释的重要依据。
第二,佛教经典中所有蕴藏的彼岸世界的真理慢慢消融,更多的是出现了现实社会中的利益诉求,佛教经典逐渐开始服务于现代社会环境下的矛盾。
第三,传统诠释佛教经典的方法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具有现代特征的佛教经典诠释方法出现多元化趋势。
(二)现代语境下佛教经典诠释《净心诫观法》包括从因果业报上说净心、从财色过患上说净心、从禅观实践上说净心、从持戒破戒上说净心、从修行胜因上说净心、从世出世法上说净心等等,其在现代语境下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净心诫观法》有助于佛子的自我净化,虽然诫文是针对初学比丘开展的,但是其在净化心灵方面却适用于所有现代佛子。
因此,《净心诫观法》是净化现代佛子心田的资源,其中的如何调理身心?如何善修业因?给现代社会的佛子提供了完善而周全的净心体系,有助于现代佛子的自我净化。
《净心诫观法》有助于建设现代佛教道风。
在现代社会,佛教道风的建设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式,佛教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不良风气充斥着周围。
面对这一情况,不单单需要选择强制的方式来制止,更需要利用净心教育进行引导净化。
因此,可以通过《净心诫观法》的净心思想来转化不良僧众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将贪心化为善欲,从而成为佛教的清净圣众。
《净心诫观法》有助于建设和谐世界。
要建设和谐的世界就要众生心平,天下太平。
只有从心灵上达到真正的和谐,才能够分化各个国家、各个种族、各个宗教之间的隔阂,才能够形成跨越种族的和谐世界。
人间佛教及其现代性考察
人间佛教及其现代性考察一、人间佛教的产生与发展(一)人间佛教思想与人间佛教实践的高度统一人间佛教的思想虽然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追溯到《增一阿含经》中“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但作为一种思潮,毕竟是在20世纪初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横空出世的一种救世思潮。
尽管当时的中国佛教也有所谓激进改革与保守传统的分野,但体现在中国僧人身上的救国救民意识,无疑是强烈的入世关怀。
在那个时代,满清的衰败、列强的入侵,在思想文化领域激发起来的不仅仅是“打倒孔家店”,也不仅仅是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也有“现代新儒家”(康有为的尊孔读经、冯友兰的新理学等)、“现代新道家”(陈撄宁的“新仙学”)、“墨学的复兴”等传统文化的复兴浪潮。
开始于杨文会的“佛教复兴”事业,也是这种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结合时代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佛教在近代中国的复兴就不仅仅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而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佛教不得不进行的“自我调适”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促进中华民族自立的社会实践。
可见,人间佛教是一种追求“变革”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社会思潮。
人间佛教的“实践”品格,注定了当代中国佛教“出世”与“入世”、“神圣”与“世俗”的矛盾纠结。
(二)人间佛教的产生与发展近现代中国佛教的革新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蓬勃展开。
其中明确提出佛教改革理论并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的领军人物,无疑是太虚。
但太虚之前的敬安和之后的印顺,也都对中国近现代的佛教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们与太虚一起,几乎构成了近现代佛教改革的三个标尺。
尽管其它团体,如维新派、学院派、居士派和其他僧界团体也对人间佛教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上述三人在人间佛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的确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他们改革的目的明显是为了复兴佛教,为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扩大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为佛化社会而努力。
敬安(1851—1913)法师白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18岁时投湘阴法华寺出家,有“八指头陀”之称。
“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
数十年、几代人 的不懈 努力 , “ 人 论者指 出: “ 坚持人 间佛教的发展 的转变 ,成 为 自太虚 以来 当代 中
重智轻悲两大积 习 ,既契 佛陀之 间佛教” 日益壮大 , 影 响显著。有 成” 的理 念 之下 , 对症下 药 , 现 实 道路 ,实现传统佛 教 向现代佛教 于 山林 , 利他重于 自利 , 倡 导佛教 国佛教发展 的主流和 共识。 ” “ 人
无 生妙 生 之 真 义 , 此 为 据 理 陀真理 而适应 全世界人 类时机 ,更抉 生 无 生 、
择 以前各 时域佛法 中之精 要 ,综合而 整理 之, 故有 “ 人生佛教 ” 之集说。 学佛 法的人 , 读尽 千经万论 , 若 不深解人 生 佛教 , 也等于 “ 买椟还珠 ” !
的人 生化 、 群 众化 、 科学 化 , 提倡 间佛教 ”适应 时代 需求 以推动传
悲 智 双 运 的觉 悟人 生 、 奉献人生 , 服 务 普 罗 大 众 的 正 能量 , 有 力 推
统佛教现代化 , 既包含生活层面 、
激发 出传 统佛 教关注 世 俗人 生 、 精神层面 , 也包括入 世思想、 出世
佛 教最基 本的文化追 求。 太虚就说过 :
— —
佛学 有二大原 则 :一 日契真 生—— 轮 回六道 的为 苦缚 众生 , 二乘
理, 二日协 时机。 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 体, 非协 时机则失佛学 之用。
— —
缘 时至今 日,则须依 于全般 佛 尤 能 由 人 生 以 通 达 一 切 众 生 法 界 ,
论 道 ・ 讲 座i L u N D A 0 ・ J I A N G z u o
( ' f
●杨 海 文
RENJ_ A NF oJI Ao
“人间佛教”的理论演进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 关键词]人间佛 教 太虚 印顺 星云 佛教社会价值 [ 中图分类号]B 9 1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0 — 1 1 4 X( 2 0 1 3 ) 0 3 — 0 0 7 2 — 0 6
自晚清 以来 ,“ 人间 佛 教 ” 作 为 一 种 应 对 近 世 佛 教 窳 败 的 思 潮 而 逐 渐 成 为 中 国佛 教 界 的共
识 。这一思潮由太虚肇其端 ,印顺 、星云承其绪 ,绵 延百余年而不衰。进入 2 1 世纪 以来 , “ 人 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得到更多人 的认 同。出现这种现象 ,一则因 “ 人间佛教 ”经百余年之发
展 ,高僧 大德 与佛 学研究 界不 断 为其 找寻 经典论 据 ,夯 实理论 基 础 ,丰 富概 念 内涵 ,凸显其 延展 性 和创生 性 ;继则 因 “ 人 间佛教 ” 的 探索 切 中时代 的脉 搏 ,契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整体 趋 势 ;再则 因 中共 十 六大 以来 ,建构 “ 社 会 主义 和谐社会 ” 成为 了 中 国整 个社 会 的共识 ,“ 人 间佛 教 ” 在 兼顾 “ 人间 ” ( 慈悲)与 “ 佛教” ( 智慧 ) 的实践 基础 上 ,其所 具有 的 “ 和谐 ” 特 质也 愈 发得 到认 可 ,
成为指导当代佛教参与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试 图梳理 “ 人 间佛教” 的概念 缘起,在 厘清 “ 人间佛教” 于不同时期产生的对治效果之基础上 ,力 图阐明其 当代社会价值 。
一
、
从 “ 人生" 到 “ 人间”:以太虚 为中心
本文 系2 0 1 1 年 教 育部 人 文 社 科 规 划 项 目 “ 和 谐 视 野 下 当代 佛 教 社 会 福 利 事 业 研 究” ( 项 目号
现代社会中佛教与禅修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社会中佛教与禅修的价值与意义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由此演变出了禅修,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以其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人感觉焦虑、疲惫、无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与禅修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佛教教义着重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平等的。
无论劳动阶层、白领阶层还是精英阶层都可听取佛教之道理。
佛教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生活、正意、正念、正定」,这些论述可以帮助人们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和意识。
五戒是佛教中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窃、不嫖妓、不饮酒、不说谎言」等,人们因得以依照佛教获得内心的净化,重塑自己的人格、提高个人修为。
其次,禅修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协助人们更好地塑造自己。
禅修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平静思维,重塑心灵和身体,以及实现内在平衡。
禅修可分为一些派别,例如坐禅、念佛、默想禅、西藏禅等等。
各个派别在被实践之后都有极高的治疗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注意健身、饮食等方面,但私人时间的竞争也让人们更加担忧。
禅修可以为大多数人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个人时间归来之后重新理解自己,掌握更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禅修同时有助于人们发现内在的领导能力和平衡性格,这是现代社会受欢迎的一点。
经由禅修,人们能够发现廉耻之心,强化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以及更有效地管理个人情绪。
人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网际关系和人际关系,朝向人生目标,追求内在平衡。
总之,佛教与禅修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教义将人心引导向善,鼓励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而禅修则是一种能助人们找到内心平衡、提高个人修为、塑造领导力和性格的修行方式。
这些特点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人们提供了追求内心平静、探求生命意义的精神归属感。
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对话
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对话人间佛教是一个关于佛教在社会中更具实践性的新领域,它关注的不是个人修行,而是如何将佛教的智慧和技巧应用到社会中,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福利和幸福。
人间佛教的愿景和远见是将佛教智慧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佛教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被视为社会福利的重要基石之一。
人间佛教强调了“以和为贵”和“无我无为”的价值观,以及“利他”和“慈悲为怀”的伦理道德,使社会更加和谐,平等和幸福。
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禅修、觉醒和智慧成为了人们实现身心平衡和心灵和谐的重要途径。
人间佛教的愿景和远见不仅是为了帮助个人实现自我改变,更是为了帮助社会实现和谐、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人间佛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福利和幸福的理解,将其定义为在个人、社会和环境之间建立稳健和谐关系的过程。
人间佛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三个层面的平衡。
这些平衡是个人和社会实现整体健康和幸福的必要条件。
人间佛教的愿景和远见提出了一些与社会福利相关的核心问题。
首先,人际关系和环境保护问题是人间佛教关注的重点之一。
社会中的紧张关系和环境问题往往是由于人们内在的不和谐和无知导致的。
因此,人间佛教中的禅修、觉醒和智慧被视为让个人改变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克服自己的贪婪、嫉妒、怨恨和愤怒,建立更多的爱与理解,从而营造出以和为贵的社会氛围。
其次,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佛教强调了公正、平等和慈悲的道德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推动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禅修、觉醒和智慧之道被视为人们逐步向公正和平等社会的关键。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更有建设性地参与到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来。
最后,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还涵盖了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变革。
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与现代社会
楼先生,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是,记不记得最早第一次接触佛学是在什么时候?楼:大学念书的时候,因为学中国哲学,它肯定要接触到佛教。
所以从大学念书的时候接触到佛教的一些情况,但更多的应该说在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学需要,就跟佛教接触机会很多了。
主持人:那从刚才这段短片当中我们也了解到,您在大学里面,应该是在50年代,那个时候了解到的佛教是什么样子?楼:那个时候的佛教当然是一种应该受到批判的文化了,认为它是一种迷信,一种像一般的宗教一样,它是毒害人们的心灵的,是心灵的鸦片吧,是那样的情况,而且是唯心主义的,这样一些看法。
主持人: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佛教会被妖魔化呢?楼:那我想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我们对这个宗教,包括佛教在内,这个了解得太少了,因为长期以来,这个我们在各层次的教育中间,都缺乏宗教方面的教育,包括佛教在内,所以人们对宗教,佛教的了解非常之浅薄,所以也就是人云亦云吧。
主持人:那这么多年来,佛教对于您来说,它是您的信仰,还是说佛学是您的研究对象?楼:我想我还是从研究对象来对佛教进行研究的。
因为我这个,当然也可以说信仰,因为这个信仰的问题,它不是一个我们狭隘上面的一个对某一个东西的盲目的崇拜,信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也可以说是自己一种理想,自己的一种志向。
所以我想信仰本身是在一个比宗教要来得更宽泛的这样一个概念。
所以我觉得对于佛教的许多的理念,也可以说我是信仰的。
但是我是不是个佛教徒呢?我想我大概不是一个佛教徒。
主持人:那佛这个字,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楼:我想佛就很简单,它就是一个觉悟,佛本身就是一个觉悟的意思。
主持人:好,谢谢楼先生和我们来分享您对佛教的一些感悟。
那接下来的这个演讲当中呢,我想楼宇烈先生会进一步地给我们来阐述佛教它是一门什么样的宗教,它对于我们人类心灵的净化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有请楼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演讲。
楼:今天我想讲的题目就是《佛教与现代社会》。
因为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我想能够把佛教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教义,以及我们怎么样来认识佛教,佛教在现代社会又有它什么样的意义,做一个很概略的介绍吧。
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伍先林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太虚的人生佛教试图以中国佛教为本位,进而融摄世界各地佛教的特长,从而成为未来的世界性佛教.人生佛教继承了中国传统佛教的精华,是中国传统佛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为平实化和通俗化的发挥和发展,是大乘佛教的精义与中国传统重人生思想的有机结合.人生佛教试图把大乘佛教的精神真正落实到现代社会普通一般人的现实生活中,因而与传统佛教相比,人生佛教更富有现代理性、人本精神.太虚的人生佛教思想对于我国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人生佛教思想应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做出更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总页数】8页(P136-143)
【作者】伍先林
【作者单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佛教性”——兼论太虚与印顺思想之同异 [J], 胡勇
2.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有益探索——略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及他方净土思想 [J], 杨航
3.太虚大师之人间佛教思想的阐释 [J], 王易
4.巨赞对太虚"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 [J], 李华华
5.中国近代佛教净土思想与人间佛教思想略论——以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为案例[J], 蒋炎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生佛教的当代弘扬读后感
人生佛教的当代弘扬读后感读了关于“人生佛教的当代弘扬”的相关内容后,真的是感触颇多,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新大门。
以前总觉得佛教是那种很神秘、高高在上,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的东西。
但这个“人生佛教”的理念一出来,就像把佛教从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拉到了咱们老百姓的身边。
就好比说,它让佛教变得像身边一个很亲切的智者,而不是那种只在寺庙里供着,让人敬而远之的神佛形象。
它强调在日常生活里去践行佛教中的那些积极的东西,像慈悲、善良、宽容。
这就好像是给我们平常的日子注入了一股清流,让我们知道原来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还可以这样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从当代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太应景了。
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大家压力都大得像背着一座座小山似的。
而“人生佛教”就像是一个解压神器。
比如说,当我们在工作里和同事闹矛盾了,按照“人生佛教”里说的慈悲为怀,我们可能就不会气呼呼地去吵架,而是试着去理解对方,这多好啊,一下子就把紧张的气氛化解了。
而且它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不小的功劳呢。
如果大家都能秉持着“人生佛教”里的那些好观念,那这个社会就会像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想象一下,满大街都是温和善良的人,没有那么多戾气,那我们走在路上心里都会觉得特别舒坦。
在文化传播方面,“人生佛教”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就像一个文化大使,把佛教文化里的精华部分用一种很现代、很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出去。
这让更多的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了解到佛教文化里那些美好的东西。
不过呢,有时候也会担心,这种接地气的弘扬会不会被人误解或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就像一颗好种子,要是被种在了杂草丛里,也可能长歪了。
但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去引导,去传播真正的内涵,“人生佛教”的当代弘扬肯定会给我们的生活、社会还有文化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读完之后就感觉“人生佛教”的当代弘扬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着现代社会里人们干渴的心灵,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深受亿万信徒的推崇和追随。
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被认为能够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思想对个人的影响佛教强调内观与修行,主张通过静心冥思、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站在超越一切烦恼的角度看待人生。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佛教注重觉知和正念的培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与自己的情绪和念头保持距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被繁忙的生活所压迫,容易迷失自我,佛教的内观修行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减轻压力和焦虑。
其次,佛教教导个人要正视生老病死,看待世间万象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这种超脱思维使得个人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虚无感。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主义盛行,佛教的这种思想能够提醒人们要重视内心的满足感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鼓励人们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同情心,并以智慧去理解世界。
这种慈悲与智慧的结合,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具备超越个人利益的视野。
在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冲突频繁的背景下,佛教的慈悲智慧具有重要价值。
二、佛教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教导的非暴力和和平思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佛教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使用武力和采取暴力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战争、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等问题仍然存在,佛教的和平理念为社会提供了和解和调和的方法。
其次,佛教强调伦理与道德的维护,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忍耐、忠诚等美德,这些美德的践行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危机、道德沦丧等问题十分突出,佛教的道德观无疑能够为社会提供正面的价值引导。
论人间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
论人间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人间佛教是一种与传统的佛教教义有所不同的佛教形式,它强调将佛教的思想与实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注重在社会中弘扬佛教精神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人间佛教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仅代表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宗教形式的追求和改变,同时也体现了佛教对于社会教化的新视角。
本文将论述人间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影响。
一、人间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人间佛教作为一种与传统佛教有所不同的形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佛教的思想与实践融入到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教化来改善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
人间佛教强调的是佛教教义的现实适用性,将佛教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追求的目标是通过佛教的教诲,引导人们积极向善、降服欲望,使个人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同时传播佛教的道理,推动整个社会的改善与进步。
首先,人间佛教在社会教化中发挥着传播佛教智慧与价值观的作用。
通过各类佛教活动、讲座、书籍等渠道,人间佛教向社会传播佛教的教义与智慧,启发人们对于生命、人生价值的思考。
例如,在一些城市的人间佛教中心,每天都会举办各类禅修班、佛经讲座等活动,引导人们了解佛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追求与心灵修养。
通过这些传播,人间佛教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促进社会公德、道德观念的建设。
其次,人间佛教在社会教化中还发挥着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作用。
佛教一直强调舍己为人、悲悯众生的精神,人间佛教通过强调这种精神,鼓励人们关注他人的需求,提供帮助与支持。
在社会中,人间佛教往往组织与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包括慈善义卖、捐赠救助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个体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喜悦,也使整个社会增强了互助、关爱的意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人间佛教还在社会教化中发挥着个人心灵修养与社会和谐交融的作用。
人间佛教重视培养个体的修养和内心的平静,通过禅修、冥想等实践方法,帮助个人减轻压力、平衡情绪,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当个体的内心得到修养和平衡时,个人与社会相互信任与尊重也会得到提升,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佛教的现代应用向内是为了更好的向外语录
佛教的现代应用向内是为了更好的向外语录佛教的现代应用向内是为了更好的向外宣扬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已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内心平静、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心灵需要的关注,佛教的现代应用也不断在不同领域中展现出来。
向内,即是指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中倡导修炼内心、发展内心力量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向外语录,将佛法的智慧传播给更多的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佛教的现代应用,探索向内以及向外的双重面向。
佛教教义中强调的“向内”就是指修炼心灵,探索自我内在的潜力和成长。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人们常常陷入各种压力和困惑之中,心灵的平静和舒缓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佛教通过打破对物质和外在欲望的执着,以及面对痛苦和苦难的正确态度,帮助人们从内心深处寻找到内在的平静和快乐。
首先,佛教鼓励人们通过冥想和专注训练来培养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冥想是佛教修行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冥想可以让我们专注于当下的当下,减轻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灵的净化和平静。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冥想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如改善注意力、减轻抑郁和焦虑等。
因此,通过冥想的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向内培养内心力量,使内心更加平静。
其次,佛教也倡导修炼慈悲和善心,培养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怀。
在当今世界上,全球化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物质追求的世界中,人们常常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忽视了互助与合作的重要性。
佛教强调慈悲与善心的修炼,使我们更加关注他人的痛苦和需要,从而培养出正向的互动与合作模式。
通过向内修炼慈悲,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不仅如此,佛教还注重对智慧的开发与追求。
向内追寻智慧的过程,有助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佛教鼓励人们通过思考、探索和学习来培养智慧,从而使现代人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现代伦理视角下的人间佛教
現代倫理視角下的人間佛教——“第四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小平為了進一步探索人間佛教與當代倫理的關係,推動人間佛教理論建構和實踐方法的進一步完善,發揮人間佛教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方面的積極作用,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辦、臺灣南華大學宗教學及生死學研究所、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共同協辦,於2010年12月20日至23日假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以“人間佛教與當代倫理”為主題的“第四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
來自兩岸四地的十七位專家教授以及各高校佛教專業或佛教相關專業的二十四位在讀碩博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師應邀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共分十一場,圍繞“佛教與生態環保”、“佛教與生命倫理”、“佛教寺院:傳統、藝術及倫理”、“人間佛教與倫理”、“人間佛教與和諧社會”等五個子題展開。
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第一,關於佛教生態倫理。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佛教的生態倫理資源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此次會議上,學者們就佛教生態倫理各抒己見,從多角度展示了佛教關於生態倫理的智慧。
美國西來大學的弗蘭克…郝福曼(Frank Hoffman)教授發表論文《無明造業:由行為中的無明而形成的環境污染》,從世界觀入手分析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通過對哲學意義上的“理論”和“文本理解”以及佛法實踐意義上的“冥想”和“意識”兩組概念的論證闡釋,來說明到底什麼是佛教視野下正確的環保論。
學愚教授發表《人與自然——佛教徒對當代生態危機的回應》一文,他認為不管是南傳還是北傳佛教,其理論和實踐都能夠啟發我們形成新的生態觀,並且幫助我們找到通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時代的道路。
淨因法師發表《<生態>與<心態>》,詳細闡釋了佛教對“心”與“境”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以及如何正確對治“心”與“境”的觀念,即形成良好的“心態”與“生態”,並據此建立有別於西方的生態倫理學。
“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黄夏年
【期刊名称】《五台山研究》
【年(卷),期】2022()2
【摘要】人间佛教是未来中国佛教发展方向,已为学术界和佛教界共识。
当代人间佛教始终遵循与发扬“阐微抉秘,畅佛本怀,以适应现代人生需求者”“佛教佛法有适化时机之必要”“把握佛教中心思想、去适应时机、融摄文化和适应新时代新潮流去发扬宏通佛法”三条主张,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
“宗教中国化”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对宗教发展的新认识的基础上,呈现了很强的时代感和现代感。
“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呈现了交叉与重合关系,表现了“现代性”“入世性”和“传统性”氛围,与“神圣性”一起构成了未来中国的“新佛教”。
【总页数】6页(P3-8)
【作者】黄夏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人间佛教现代律仪——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2.从禅宗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人间化"尝试及其文化意义
3.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佛教性”——兼论太虚与
印顺思想之同异4.人间佛教理论、实践的三大方向——以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佛陀本怀》为依据5.论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实践理念——星云人间佛教个性特色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产生了一系列的救世思潮。
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这些思潮逐渐凝聚成“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
人间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这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汉语系佛教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现代价值。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在太虚和印顺倡导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之前,人间佛教思想早已存在。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中说:“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
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
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南宋法云法师在编写《翻译名义集》时也强调:“天界著乐,四趣沉苦,故此五道,非成佛器。
由是诸佛唯出人间。
”但“佛出人间”的思想,不仅法云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也没有引起元明清时期高僧大德们足够的重视。
相反,随着宋明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佛教在“三教合流”的时代潮流中逐渐被边缘化。
于是,汉传佛教慢慢消融在往生极乐、超亡送死等个体解脱、身后关怀当中。
尽管宋代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并不缺乏信仰虔诚、修行净洁的高僧大德,但佛教参与社会的程度与方式以及佛教人间关怀的意味日益淡化。
刘成有人间佛教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展开了所谓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
就佛教而言,以“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开始着眼于佛教的现代转型,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关怀。
面对当时中国佛教的衰败状况,杨文会认为“惟有开设释氏学堂,始有转机”。
因为办学堂可以“兼习新法”,“如是,则佛教渐兴,新学日盛,世出世法,相辅而行”。
为了佛教的振兴,杨文会谢绝曾国藩、李鸿章等政界要人的邀约,远离仕途。
他舍弃家财,把家产捐给金陵刻经处永作公产。
杨文会的做法及其社会影响,恰恰体现着佛教人间关怀的倾向。
杨文会生前创办的祇洹精舍和后续的佛学研究会等佛学教育、研究机构,虽然仅仅持续了4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只有20几名学员,但跟随杨文会学习佛学的谭嗣同、章太炎、欧阳竟无、太虚等,大多都是20世纪中国佛教复兴过程中的重量级人物。
欧阳竟无带领支那内学院的一小批同道探寻着佛教内在的“革新”价值,彰显了佛教的人间关怀;以太虚为代表的一批高僧更是直接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化工作,响亮地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
到了印顺,则更加系统地诠释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内容。
太虚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说明,前后有两种提法:一是人生佛教,二是人间佛教。
但从实质上看,二者差别不大。
印顺认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即是太虚人生佛教的本意。
太虚“真现实论”的重点,就在人生问题上。
印顺认为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在“显正”方面大致相近,但在“对治”方面,实有不同。
他在《人间佛教绪言》中说:“人在五趣中的位置,恰好是在中间。
在人的上面有天堂,下面有地狱,饿鬼与畜生,可说在人间的旁边,而也可通于上下……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么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著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如著重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著重于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于神教。
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
这不但中国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流于天神的混滥。
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初重于一神倾向的梵天,后来重于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
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
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具有“契理契机”的性质,以凡夫身来学菩萨行,向于佛道的,用不着标榜神奇,从平实稳健处着手做起。
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契理”的方面在于它具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基础:一是“法与律的合一”。
佛教的义理与戒律应该是统一的。
二是“缘起与空性的统一”。
这种统一,出发点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
如果泛说一切缘起而落于宇宙论,则容易离开众生为本的佛法;如果泛说一切众生,则不能把握佛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义。
三是“自利与利他的合一”。
大乘佛教一直主张,菩萨的自利主要是从利他中得来,一切与利他行相应。
所以,凡是不为自己着想,存着利他的悲心而做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趣向佛果。
就“契机”来说,印顺结合现代中国人的特点,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出如下三点:一是“青年时代”。
他认为当前的这个时代,少壮的青年逐渐演变为社会的领导中心。
因此,当前弘扬人间佛教,摄化的当机应以青年为主。
只有青年发心修学,才是发扬真正大乘的因素。
二是“处世时代”。
与中国传统佛教的出家即出世形象不同,印顺法师认为“处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倾向,这与大乘菩萨“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特征是合拍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佛教本来是在人间的,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应该去从事种种利人的事业,传播大乘法音。
三是“集体时代”。
佛教本来是重视团体生活的,现代社会也倾向于此。
照佛律的指示,要生活在团体中,才能真实地自利利他。
“这样的集团生活,做到‘知过必改’,人人向上,和乐共处,养成光风霁月的胸襟、清净庄严的品格。
净化自己,健全佛教,发扬正法,一切都从此中实现出来。
”因此,印顺响亮地宣称:“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
应以此抉择佛教,使佛教恢复在人间的本有的光明!”虽然太虚的佛教革新主张由于当时教内外一部分人的抵制而未能获得成功,印顺人间佛教的主张在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地区也曾受到打击,但这种思潮毕竟代表着中国佛教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希望之路。
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间佛教的思想开始在汉传佛教中逐渐得到落实,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人间佛教的实施通过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等三大支柱,不仅拯救了传统佛教的颓势,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台湾佛教界在人间佛教理念的指导下,创办了一系列颇有声望的佛教团体。
在大陆,赵朴初居士198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把人间佛教思想提高到“在当今的时代,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高度。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大陆佛教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二、人间佛教的表现形态大陆和台湾一系列新型的佛教事业,其表现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注重新式教育,提高僧众素质。
两岸佛教界普遍认为,佛教觉世救人的真理要想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弘扬,必须培养出新型人才,开展新式教育与宣传。
他们呼吁青年居士、僧伽发奋学习,掌握现代学术方法,使佛教义理与当代学术思潮紧密结合起来。
基于这种认识,佛教界积极办学,并选送有志青年到国外留学。
在寺院内部,则制订出一整套出家考试、佛教学位颁授的制度。
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学的规律宣传佛教,借助影视报刊、网络信息等多种方便形式弘扬佛法。
(二)张扬理性精神,会通科学文化。
当代人间佛教思想能够会通科学与文化,有着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太虚认为佛教具有包容精神,是没有排他性的宗教。
人间佛教的继承者们对于理性与实证精神等当代社会的共识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确主张佛教的入世革新,除了“契理”还必须“契机”。
(三)适应时代发展,注重制度化建设。
佛教里的“净财”、“善财”、“圣财”等概念显示,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经营财富同样是功德无量的事业。
但出世的佛教一旦涉及“利”,必然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以台湾地区人间佛教的实践者们为例,他们通常采取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财团法人或社团法人等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佛教道场管理中架构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人事、财产管理制度。
现代化管理模式,也使佛教道场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公信力。
(四)批判社会陋习,引导社会生活。
现实人生与现实社会总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甚至丑陋、恶劣的行为。
如何进行必要的道德教化,引导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宗教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代人间佛教的实践者们大多主张佛教生活化与生活佛教化,比如“佛化祝寿”、“佛化婚礼”等。
佛教的这种生活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佛教伦理化的过程。
现代人间佛教的入世精神,既表现为强调佛教徒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锻炼,也表现为劝恶向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总之,当代人间佛教思想及其具体实践,不断地融入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出积极的入世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人间佛教参与的主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女性、青年、居士三者成为其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同时人间佛教的实践载体也呈现出了崭新的形态,文化、教育、慈善等三大支柱逐渐向更为深广的领域扩展:生态保护、心灵保护、僧尼平权、社会正义、宗教对话等,都已经成为当代人间佛教的重要内容。
这些新的内容所折射出来的现代特征,呈现出现代化和全球化等新视角。
其中,现代化无疑具有核心的地位。
三、人间佛教的特质与现代性佛教的现代性无疑应该通过现代化加以考察。
现代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现代化的内涵应该具有大致相似的内容,此即现代性问题。
雅思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指出,公元前500年左右,特别是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间,人类“同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相遇,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人开始出现。
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轴心期……在轴心期,首次出现了后来所谓的理智和个性……人们殚精竭虑地寻求人类能最和睦地共同生活、实行最佳统治管理的方法。
”换言之,在那个时代人类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超越和突破原始文化,并由此决定了今天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形态。
因此,不论地域、民族、时代等具体情况如何,理智的方法和道德的方式揭示着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这两个方面不仅是文明初创时期现代性的核心要素,也是当今时代现代性的核心要素。
理智的方法标志着人类主体追求自由过程中目的性与自主性的合一,道德的方式则标志着人类主体追求自由过程中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合一。
前者求“真”,要解决人生中死亡的迷茫;后者求“善”,要解决人类孤独的困境。
每个人都是他生活那个时代的“现代人”,一旦他思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必然会涉及上述两大问题。
以此来考察佛教思想或佛教的人间关怀,会得到许多新的启示。
(一)佛教“理智的方法”。
佛教运用理智的方法来面对我们生活世界的集中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自由与自主。
从历史上看,佛教并不是消极避世的逃跑主义,反而始终体现着积极入世以实现生命超越的价值关怀。
佛教倡导“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通过生命主体自身的努力思考与实践,来实现生命主体的自由与解放。
佛教的涅槃、解脱、得大自在等理论,实际上主要还是围绕着生命超越而展开的分析。
大致说来,佛教理智的方法包括自由的境界与实现自由的方法两个方面。
自由境界,佛教表述为“得大自在”:远离烦恼,身心自由,所作所为,进退无碍。
由于“自在”是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有的功德,所以佛也叫“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