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工学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论文

《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论文

《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论文《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高职毕业生受过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还希望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所创新。

本文从心理,方法,态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电工电子》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电工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等特点。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

下面就如何在《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心理、方法、态度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也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电工电子》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当学生一开始接触时会很自然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

如我们在教授电子电器专业内容时利用学生对家中各种家用电器如何工作的这种求知欲,多提供一些电器的基本检测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创新能力的心理依据。

纵观古今,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

相反,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也很难提出有创意的观点。

在高职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由于其在中学的学习成绩较差,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也就少,渐渐地就产生了自卑感,把学习当作负担,不求上进,甘居人后。

还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整天无所事事,这样容易招致老师的训斥、处分,更容易伤害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与老师产生了对立情绪,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力给于学生正面的积极的鼓励。

电工教学论文

电工教学论文

电工教学论文引言电工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培养电工人才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电工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电工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一、电工教学现状分析电工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与电力工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从事电工职业奠定基础。

然而,传统的电工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操作和缺乏学生参与的问题。

这种模式往往使学生对电工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下降。

另外,电工教学还面临着技术更新速度快、知识传递方式变化多样等挑战。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电工知识获取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电工教学模式的探索1.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由于电工学科的特殊性,实践操作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至关重要。

实践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工原理和应用技术,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电工教学中引入实践操作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2. 项目驱动的教学项目驱动的教学是一种基于实际项目进行的教学模式。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将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于电工教学来说,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电路设计、电器安装等实际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3.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电工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互动教学等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电工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估1. 教学模式实施在实施电工教学新模式时,首先需要进行教师培训,使教师掌握新教学模式的思想和方法,并能熟练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电工技术》的教学论文

《电工技术》的教学论文

《电工技术》的教学论文《电工技术》的教学论文一、借助生活常识,认识电工物理量电学的物理量较多,一般都比较抽象,学员不易理解。

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帮助学员理解电学各物理量的概念。

让学员深切感到:看似陌生抽象的物理量,其实只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都能找到其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从而加深对电工物理量的理解。

例如,学习“电流”、“电压”、“电动势”前,学员对“水流”、“水压”、“水泵”等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讲解这些物理量之前,可以先复习以下知识:“水流”是指水分子在“水压”的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的移动,而低水位的水又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位置,从而保证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始终存在“水压”,致使“水流”能不断循环。

进而说明:“电流”是指电荷在“电压(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有规则流向低电位,而低电位的电荷又通过“电动势”的作用,不断由低电位移到高电位,从而维持电路两端“电压”及“电流”。

在講述“电容器、电容量”概念时,学员很难想象和理解,我们就可以用一般容器作为例子,指出“水桶”是一种容器,它储存的东西是“水”;“电容器”也是一种容器,只不过它储存的东西是“电荷”。

水桶储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水桶的容量;同样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多少,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

再进一步指出电容的大小与其结构的关系,学员就会融会贯通了。

实践证明,借助生活常识指导学员认识电工物理量的方法,的确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探索生活与定律的密切关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就能发现,许多生活现象都隐藏着电学中的某种定理、定律。

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将定理、定律融人生活实例中进行讲解,那么,抽象而深奥的电工理论的教学就会变得趣味盎然,浅显易懂了。

如在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之前,不妨先提出“自来水管总管的水流量和各支流水管中的水流量是否相等?”、“总自来水管和各支流水管的接头能否储存水?”等大家都能凭生活经验判断出来的问题。

电工技术教学论文(5篇)

电工技术教学论文(5篇)

电工技术教学论文(5篇)电工技术教学论文(5篇)电工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1.1职业教育机制不健全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始终是学校培育人才的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利弊。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主要特征:首先,传授的学问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和敏捷性。

相对于通才教育而言,专才教育是指培育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学问,注意特地学问的传授和特地技能的训练,培育把握肯定专业学问,同时具备肯定特地技能的人才,而且培育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行替代性。

职业教育更倾向于培育专才。

但是,专才的胜利培育也需要同学具备肯定的学问素养。

目前职业技术院校录用同学的标准比较宽松,同学人数与日俱增,同学的综合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偏低,其它学科的基础学问把握的较少,特别不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专业的基础课程都是电工电子技术,但所用的教学大纲没有侧重点,基本相同,这使得因材施教很难实施。

最重要的是,很多学校对这门课程的实践性缺乏重视,很多试验课程、实习教学都没有落实,多数只注意形式、忽视内容,同学参加试验和实习前后的操作水平没有实质性地提升,考试只注意理论学问,对实际操作力量要求较低,考核机制不完善。

此外,在同学就业方面没有相关政策支撑,多数同学毕业后不会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

1.2学与教的关系不融洽同学和老师都明白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用性,但是由于学与教的关系不融洽,老师和同学只是将这种重要性放在思想层面,没有实际做为。

这种不融洽主要表现为:同学想学但不知道怎么学,老师想教但不知道怎么教。

很多同学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常常翻阅课本和笔记,但遇到实际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

老师只是按部就班的把课本内容讲完,不了解同学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水平。

双方基本处于盲学盲教状态,对彼此不了解。

除此之外,某些同学对自己的学业不重视,学习自觉性较差,只为能在毕业之际拿到文凭,而某些老师只是在机械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如何提高学员学习《电工学》积极性[论文]

如何提高学员学习《电工学》积极性[论文]

如何提高学员学习《电工学》的积极性摘要:《电工学》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学好《电工学》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突出实用性,展示趣味性及彰显情感性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学员学习《电工学》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电工学》实用性趣味性情感性《电工学》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员具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员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后续课程、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打下扎实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职业技术教育下的《电工学》课程教学亟待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几个方面总结了提高学员学习《电工学》积极性的方法。

一、结合工作生活实例,突出实用性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知识的产生、发展、检验与深化都离不开生活实际。

《电工学》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实用性很强。

学习《电工学》要力求做到“从生活走向电工,从电工走向生活”。

通过采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习电阻率这一知识点时,我是这样做的。

在讲完电阻率的定义、计算式之后,我告诉学员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就是衡量导体的导电性能。

根据导电性的不同,将物质分为三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但是,联系工作生活中的实例,单单是电线,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材料,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选择上的差异呢?选用材料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些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我要求学员们从导电性、价格及质量等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学员们开始进行讨论,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进行总结。

首先,从导电性能上来说,银、铜、铝这三者的导电性是比较好的。

但是,银这种材料是比较贵的,造价很高,所以一般选择铜和铝。

比较铜和铝的相关物理特性,我们发现,铜的电阻率较铝低,即导电性较好,但是密度较铝大,即质量较重,而且单价较高。

浅谈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浅谈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浅谈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摘要】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互动环节、注重案例教学和引入新技术手段等途径,探讨了如何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加互动环节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注重案例教学和引入新技术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1. 电工基础2. 课堂教学效果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理论与实践5. 互动环节6. 案例教学7. 新技术手段8. 提高教学效果9. 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工基础课程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涵盖了电路、电磁场、电机原理等内容。

在当今社会,电力能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融入学习过程。

在注重理论的要加大实践环节的安排,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专注度。

注重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引入新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通过以上途径的实施,相信可以大大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电工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电力系统中的电子电工技术论文…

电工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电力系统中的电子电工技术论文…

电工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2、电力系统中的电子电工技术论文3、变电设备故障电工技术论文4、交换机维护与检查电工技术论文5、机电一体化电工技术论文全文总字数:13563 字篇一: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一、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际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录像、投影、挂图、实物拆卸、板书、讲述等材料进行较为合理的计划与安排,进而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下面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为例谈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及过程的具体设计:1.教学过程可遵循的思路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在完成项目的同时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且适时要有示范性操作。

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有严密合理的设计思路。

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教学目的:必须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2)该项目的重点、难点;(3)所需设备和场地;(4)教学过程编排;(5)学生分组,设备配置;(6)安全注意事项;(7)考查重点。

只有构思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2.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案应注重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讲授和操作示范、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技术纠正及安全事项等。

这一部分是教案的核心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案应重视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避免在教案中罗列大量的教学内容。

3.项目实施以电工技术中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一节为例。

将理论教材中“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一节与实习教材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启动”合为一个课题。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1)拿出三相异步电动机实物,先向学生展示电动机外形,介绍电动机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电动机。

(2)教师现场集中指导学生。

一般2~3名学生共用一台电动机;教师进行讲解连接电路原理;由教师借助挂图、投影、示教等工具对照实物,讲解电动机的主要结构特点、作用及工作原理。

提高中职校电工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提高中职校电工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略谈提高中职校电工课堂教学的效率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他们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多多少少存在着心理上的自卑,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学习动力上都存在着欠缺。

并且中职好多教材面广量宽,许多理论是建立在两三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有的学生受初中阶段基础课成绩差的影响,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新课程、新内容的学习,且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开始跟不上进度,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作为一名中职电工教师,该如何针对这样一群学生提高课堂效益?本人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现实生活为入切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中职学生很少人会预先知道各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生活或工作能有多大的作用,因此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我尽量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室里上《电工基础》的第一节课时,我没有按照书本上所写的内容顺序来讲述,而是在教室里做了两个电路:家用荧光灯的电路连接和手电筒电路。

这是两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简单电路,但不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之前都亲手安装过的,在电路接通灯管发光的霎那间,同学们变得非常激动,教室的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这时我才开始介绍《电工基础》课在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体会到了《电工基础》的重要性。

电工基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实际事物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就会觉得学有所用,从而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换位思考,类比教学,化难为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电工基础》课程中,有许多基本理论和概念都具有类似之处,相互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电工技能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电工技能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电工技能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电工技能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工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电工技能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传授电工技能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电工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

一、电工技能教学的重要性电工技能是建筑、机械、电子、通信等各个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电工行业中,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电工技能才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电工技能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电工技能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在电工行业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等重要。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才能够掌握电路的运作原理和电器的安装调试方法。

通过电工技能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迭代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电路和电器。

其次,电工技能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电工行业中,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

如果忽略安全问题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电工技能教学中应该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安全意识,不将安全问题当做是名存实亡的问题。

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学生才能够更加慎重地对待各种操作和维修工作,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电工技能教学的方法电工技能教学的传统方式是通过板书、投影等方式进行理论讲解,然后通过实例来讲解理论知识。

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反而帮助不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工技能教师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来讲解电工技能。

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电工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电工技能。

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案例的选择。

教学案例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电工技能的应用情况和实用效果。

教学案例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体验电工技能的运用和操作技巧。

对《电工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对《电工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对《电工学》教学方法的探讨摘要:在电工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演示法和比拟法来讲解电工学中的知识,通过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原理,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演示法比拟法想象推理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

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开发主要依靠课堂。

因此,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采用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电工学》的教学中,对于化解难点的教学,笔者做了以下尝试,现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运用演示法建立电动势的概念上课前,准备好一节1号电池、小灯泡、连接导线、开关。

上课时将其连接成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合上开关,可见小灯泡发亮,这时向同学们提问:“小灯泡为什么会发亮呢?”稍加引导学生就会答出电流做功的能量来自于电池,由于电池发生化学变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电动势是衡量电源将非电能(如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对电动势进行定量分析。

在上述电路中,用伏特表测量正在发亮的小灯泡两端,假若测得的读数为1.4伏。

可理解为1秒钟通过小灯泡一库仑的电量所消耗的电能为1.4焦耳。

然后撤去小灯泡,用伏特表直接量电池正负两端,若读数为1.5伏特,则提问学生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不能一下找到正确答案,这时通过下面几个步骤进行辅助性提问逐步引导:(1)我们近似地认为此时的伏特表与电池内部所形成的闭合电路无电流。

既然如此,那么这读数是测量的什么呢?他只能反映此时电源性质,也就是衡量电源将非电能转化成电能本领的大小,我们就称它为电源的电动势。

(2)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电动势ε=1.5伏特就是表示在电源内部,外力将一库仑的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电源正极所做的功为1.5焦耳。

由此运用数理逻辑逐步引深与推导,使学生获得电源电动势的量度公式:ε=w/q。

通过演示法对电动势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引导学生从认识概念的内涵到认识概念的外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

电工电子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论文

电工电子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论文

电工电子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论文电工电子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论文摘要:从当代的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来看,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就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而对于电工电子这种极为复杂和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因此,需要相关的电工电子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从而有效改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进而对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电工电子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手段;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引言在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工电子课程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

面对枯燥乏味,而又困难抽象的电工电子课程,学生对其产生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

因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相应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学习氛围及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一个对一件事情的热衷程度,一个人对一件事充满兴趣,那么这件事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对于学生来说同样如此,为什么会有学习好坏之分,从本质上来讲是可以排除天资这一因素的存在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聪明程度和大脑开发程度都没有多大差别的。

因此,影响学生学习好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对于学习兴趣的有无,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兴趣爱好,从心里就充满对学习的渴望,因而使得他们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而对于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讲,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从心里就对学习产生排斥,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因此,对于学习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即便是复杂抽象的问题,只要有兴趣便会尝试去努力并得以解决。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是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如何提高电工教学质量文论文

如何提高电工教学质量文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电工教学质量摘要:要提高电工教学质量,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激发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意识反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根本途径。

下面就如何提高电工教学质量,谈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提倡自学我们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重视“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实训课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电工专业理论课教材内容通常比较抽象,理论性强。

教学中,我尽一切努力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演示、举例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真理”的乐趣。

如在学习电阻串并联知识时,我让学生根据所给电路,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课后布置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扩大电表(电压表、电流表任选其一)的量程?同时还要让学生“会学”,把个人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看、自己说、自己写、自己想、自己操作、自己计算,使整个教学活动综合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灵活采用适当的方法,多向学生问“为什么”、“怎样做”,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是“实践”,我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基础理论教学,通过结合生产实际去促进基础知识教学,把“先学懂理论后再动手”变为“从动手实践中去学理论”,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一)一、电工技术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电工技术课程既包括电路的理论知识,又包括具体的实验内容。

作为学生,要学习基本的名词解释、如何分析电路、电路的计算步骤、以及看懂相关的电气图等,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能够熟练地操作。

经过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能够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为以后能够顺利工作铺平了道路。

电工技术课程的公式和基础性的知识较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很多的学生认为较难掌握。

二、实施高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措施(一)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些相关的研究表明,智力水平高的不一定比智力水平低的人更能够成功,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是受到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帮助学生改变不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发他们的潜力。

让学生对电工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要在教学的前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自信,自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自信,将很难获得成功,不自信的人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得不到教师的关心,不被重视,因此导致自信心不足,跟教师的关系日益紧张。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学好电工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创新意识。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跟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虽然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但是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在讲解电工技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跟学生和谐相处。

对于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认真地对待,鼓励学生提问,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电工学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摘要] 要让电工学的课堂教学“活”起来,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教学的理念中,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外在的指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而学生则作为内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活动,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所以我们要从教与学两方面来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字] 教学方法创新优化趣味尊重平等《电工学》是中等职业学院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

要求学生掌握电工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为后续开设的电类专业理论技能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是电工专业学生的专业入门课,更是职高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的起点。

能否学好本门课程,是整个专业学习的前提和关键。

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灌输概念和公式,并反复的要求学生利用公式理论去解决作业练习等抽象的问题,让课堂教学陷入单调、枯燥的境界。

特别是学习基础本身就差的技校学生,在勉强“撑”几节课之后,不但对电工这门课失去了兴趣,而且也对自己所学习的电类专业有了畏惧心理。

那么如何上好电工课,如何让电工课“活”起来,就成了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出,要想让学生对电工课感兴趣,让电工课堂“活”起来,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教学的理念中,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外在的指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而学生则作为内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活动,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所以我们要从教与学两方面来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从教的角度而言,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的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和关键,教师的教学设计直接决定45分钟内学生接触的知识点、学习方法,甚至是学生对这门课的情感。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四个方面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质和量的改变,调节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合理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点的布局《电工学》的教材一直没有较大的变动,里面的知识点是既定的,但是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必须的,而是够用就行。

第三章的《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这节内容我尝试用两种教学结构。

一种按照课本的安排先讲授了交流电的产生,学生马上陷入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死穴,云里雾里,没多大会儿,就有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另一种是直接讲授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对交流电的产生只是轻轻带过,配合多媒体教学,学生好奇于电流波形的变化,兴趣高涨。

两种教学结构造成的后果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合理的调整知识点的结构,很显然交流电产生的复杂原理把学生打倒了,实际上这部分知识在后续的教学中基本没有任何作用。

作为任课教师,在确保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让课堂保持着学生想进入的氛围。

2.添加生活元素,将现实中学生熟悉的物件带入课堂在学生看来,知识点是抽象的,是书本上的,跟现实没有任何关系。

我曾见过这样的学生,在学了三年电工专业课后,他不知道家里的电线跟课堂中的导线有什么关系。

人的很多认知来自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他们认为是有用的,而没在现实中遇到过的,他们始终都是抽象而不存在的。

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也是如此。

当一个学生在学了几节电工课后,还没有跟生活中的任何电器产生联系,当家长要求学生换个白纸灯泡而学生茫然的时候,那这门课的课堂教学就无法再活起来。

添加生活因素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布置观察电器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简单电器来认识等等,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

让学生把课本的概念带入生活,依靠学生已有的认知来带动课堂,把简单的符号跟各种形态的电器联系上,再把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和真正的电路联系上,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课堂的气氛就始终保持了活跃。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在职高教学应用非常广泛,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有些相关生活中的器材元件不方便带入课堂,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带入课堂,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始终保持生活感,那就能真正的带动课堂的教学。

3.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课堂学生每天6、7个小时都在同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渡过,那就必然会对这个环境产生厌烦感、缺乏激情,如何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驱除这种不良心态,就要增加感觉刺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曾经在网上听过这样一节课,内容是电阻的串联,教师对于两个电阻的串联采用了实物演示,整堂课气氛相当的活跃,学生的提问回答积极性相当的高,师生们在笑声中结束了课程,还意犹未尽。

原因很简单:教师用的实物演示是两个苹果,小苹果代表小电阻,大苹果代表大电阻,再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合理的知识点的关联,让学生在笑声中轻松的学到了串联电路的特点。

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在课堂上灵活快乐的主动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

4.总结学生的收获,及时给予学生学习行为的认可每堂课教师都会做课堂小结,总结一下一堂课下来学了那些知识点,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总结,忽视了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在趣味盈然,师生快乐合作的45分钟后,当教室里的气氛慢慢的平静下来,教师开始自己做课堂小结时,学生脸上的激情就开始减退,课堂回到了教与学分离的状态。

但是如果把课堂小结改做对学生的总结:“某某同学今天回答问题很积极,能告诉大家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点吗?某某同学刚才的想法非常棒,能再跟大家说一遍吗?”这样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被认可的同学会非常的自豪和骄傲,会有一种“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那我们今天的这堂课就是真正的成功。

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是学生会对自己一堂课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认为是一种付出,会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期待老师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和认可。

人的潜意识中,付出都会要求得到回报,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会让学生觉得没有相应的回报,从而降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5分钟,教师一定要总结学生的收获,给予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认可。

二、从学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才能将知识点吸收和内化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认知心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才会将知识点吸收和内化,才能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要调整好学生的状态,作为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教师做好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让学生配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必须要先做好跟学生的心理沟通。

人对陌生的事物会产生本能的排斥,但如果引导者是熟悉而信任的,那种排斥感就会明显降低,甚至会出现“爱屋及乌”的现象。

师生沟通后有了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才敢于向老师陈述观点,而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往往又是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加自信心的动力。

作为教师,如何做好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我认为还需要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给予学生平等和自主。

职高学生虽然学习基础差,自控力差,但他们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自尊心更是强烈。

如果能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师生都是主人翁的意识,平等相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仅是“教育的主体”,更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

所以,当学生提出一些有悖于课本或教师观念的问题,教师必须运用教学机智,合理耐心地给他们解释答复,不能因教学进度,课堂纪律而无视他们的提问与行为。

在讲授《电阻的混联》这一节内容是,我要求学生分组画出自己认为是混联的电路,学生画出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电路。

我让他们先自行分析修改,我再根据回答的情况及时鼓励、纠正、表扬,很快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围绕混联电路的分析开动脑筋,从电路的结构,电路的化简等方面总结出电路的分析方法,同学们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不但很好地接受了课本知识,而且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提出了一些新思路,让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扬光大,课堂气氛更是活跃异常。

(2)给予学生信任和尊重。

职高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行为差,但他们更需要老师的信任。

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是最基本的尊重。

当学生会产生失误时,不要压抑和嘲讽,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保留学生创造性的幼苗。

对于学生可能的过失给予心理上的谅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就会在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更会成为学生信任的对象。

例如在讲授《磁场》这节内容时:我告诉学生磁体的n、s极是成对出现的,而这个时候班里有位学习不错的学生说,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科学家研究发现可以让磁体的n、s极单独出现。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不能强势的打压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应先鼓励学生好学的态度,然后告诉学生等回去查询资料以后再做出答复,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现代教育学观念中,称学生为“内化性主体”,即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自己的责任,固然需要帮助,但最根本的还得要自己的主观努力。

这就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主动地感知、想象、思考、操作,真正做到消化知识。

课堂的教学过程更是学生要求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其身心必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很多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的器材时,都会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准备的教具在学生看上一眼后,就会对太专业的元件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下课后老师收了教具,更不会进一步的去了解。

例如《全电路的三种状态》讲授中,我用教室里本身存在的白炽灯、开关、导线等,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分析,教师作出相应的引导和辅导。

在这个课堂中,学生就是创造者、探索者、发现者,学生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他们在为自己学习,在让自己学习,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那样的自信心得到不断地累积,学习兴趣更是有了极大地激发。

综上所述,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着手进行改变电工学课堂教学的单调和枯燥性,能让电工学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电工知识的同时,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也让教师寻找到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