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工学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电工学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摘要] 要让电工学的课堂教学“活”起来,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教学的理念中,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外在的指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而学生则作为内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活动,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所以我们要从教与学两方面来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字] 教学方法创新优化趣味尊重平等

《电工学》是中等职业学院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电工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为后续开设的电类专业理论技能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是电工专业学生的专业入门课,更是职高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的起点。能否学好本门课程,是整个专业学习的前提和关键。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灌输概念和公式,并反复的要求学生利用公式理论去解决作业练习等抽象的问题,让课堂教学陷入单调、枯燥的境界。特别是学习基础本身就差的技校学生,在勉强“撑”几节课之后,不但对电工这门课失去了兴趣,而且也对自己所学习的电类专业有了畏惧心理。那么如何上好电工课,如何让电工课“活”起来,就成了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出,要想让学生对电工课感兴趣,让电工课堂“活”起来,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教学的理念中,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外在的指导,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而学生则作为内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活动,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所以我们要从教与学两方面来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从教的角度而言,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的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和关键,教师的教学设计直接决定45分钟内学生接触的知识点、学习方法,甚至是学生对这门课的情感。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四个方面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质和量的改变,调节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合理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点的布局

《电工学》的教材一直没有较大的变动,里面的知识点是既定的,但是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必须的,而是够用就行。第三章的《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这节内容我尝试用两种教学结构。一种按照课本的安排先讲授了交流电的产生,学生马上陷入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死穴,云里雾里,没多大会儿,就有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另一种是直接讲授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对交流电的产生只是轻轻带过,配合多媒体教学,学生好奇于电流波形的变化,兴趣高涨。两种教学结构造成的后果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合理的调整知识点的结构,很显然交流电产生的复杂原理把学生打倒了,实际上这部分知识在后续的教学中基本没有任何作用。作为任课教师,在确保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完全可

以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让课堂保持着学生想进入的氛围。

2.添加生活元素,将现实中学生熟悉的物件带入课堂

在学生看来,知识点是抽象的,是书本上的,跟现实没有任何关系。我曾见过这样的学生,在学了三年电工专业课后,他不知道家里的电线跟课堂中的导线有什么关系。人的很多认知来自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他们认为是有用的,而没在现实中遇到过的,他们始终都是抽象而不存在的。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也是如此。当一个学生在学了几节电工课后,还没有跟生活中的任何电器产生联系,当家长要求学生换个白纸灯泡而学生茫然的时候,那这门课的课堂教学就无法再活起来。

添加生活因素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布置观察电器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简单电器来认识等等,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让学生把课本的概念带入生活,依靠学生已有的认知来带动课堂,把简单的符号跟各种形态的电器联系上,再把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和真正的电路联系上,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课堂的气氛就始终保持了活跃。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在职高教学应用非常广泛,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有些相关生活中的器材元件不方便带入课堂,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带入课堂,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始终保持生活感,那就能真正的带动课堂的教学。

3.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课堂

学生每天6、7个小时都在同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渡过,那就必然

会对这个环境产生厌烦感、缺乏激情,如何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驱除这种不良心态,就要增加感觉刺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曾经在网上听过这样一节课,内容是电阻的串联,教师对于两个电阻的串联采用了实物演示,整堂课气氛相当的活跃,学生的提问回答积极性相当的高,师生们在笑声中结束了课程,还意犹未尽。原因很简单:教师用的实物演示是两个苹果,小苹果代表小电阻,大苹果代表大电阻,再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合理的知识点的关联,让学生在笑声中轻松的学到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在课堂上灵活快乐的主动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

4.总结学生的收获,及时给予学生学习行为的认可

每堂课教师都会做课堂小结,总结一下一堂课下来学了那些知识点,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总结,忽视了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在趣味盈然,师生快乐合作的45分钟后,当教室里的气氛慢慢的平静下来,教师开始自己做课堂小结时,学生脸上的激情就开始减退,课堂回到了教与学分离的状态。但是如果把课堂小结改做对学生的总结:“某某同学今天回答问题很积极,能告诉大家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点吗?某某同学刚才的想法非常棒,能再跟大家说一遍吗?”这样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被认可的同学会非常的自豪和骄傲,会有一种“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那我们今天的这堂课就是真正的成功。

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是学生会对自己一堂课中积极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认为是一种付出,会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期待老师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和认可。人的潜意识中,付出都会要求得到回报,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会让学生觉得没有相应的回报,从而降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5分钟,教师一定要总结学生的收获,给予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认可。

二、从学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才能将知识点吸收和内化

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认知心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才会将知识点吸收和内化,才能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要调整好学生的状态,作为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教师做好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让学生配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必须要先做好跟学生的心理沟通。人对陌生的事物会产生本能的排斥,但如果引导者是熟悉而信任的,那种排斥感就会明显降低,甚至会出现“爱屋及乌”的现象。师生沟通后有了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才敢于向老师陈述观点,而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往往又是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加自信心的动力。作为教师,如何做好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我认为还需要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给予学生平等和自主。职高学生虽然学习基础差,自控力差,但他们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自尊心更是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