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苏幕遮

合集下载

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古诗全文翻译及赏析

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古诗全文翻译及赏析

在⽇常学习、⼯作和⽣活中,许多⼈都接触过⼀些⽐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店铺精⼼整理的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古诗全⽂翻译及赏析,欢迎⼤家分享。

苏幕遮碧云天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映斜阳天接⽔,芳草⽆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好梦留⼈睡。

明⽉楼⾼休独倚,酒⼊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群⼭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

芳草不谙⼈情,⼀直延绵到⼣阳照不到的天边。

注释: ①黯:形容忧郁。

黯乡魂:乡,⼼情颓丧。

②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羁旅之思。

③旅思(s):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绪,愁思。

赏析: 词的上阕,开篇便是⼀幅开阔的景象。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此刻正值深秋,放眼望去,天⼴⽽聚⽩云,地阔且满黄叶,不远处的江⽔中,荡漾着的影⼦,⽔波上还笼罩着⼀层寒烟。

烟本⽆⾊,但在蓝天江⽔的映衬下,只觉⼀⽚翠绿。

此番秋景不见衰败,却显辽阔⾼远,但⾼远之后,也暗藏相思。

诗⼈说⼭映斜阳天接⽔,芳草⽆情,更在斜阳外。

远⼭映照着斜阳,与⼭⽔相接,只是岸边芳草⽆情,竟然⼀直延续到了⼣阳照不到的`地⽅。

这句话,我们不禁可以联想到纳兰性德的⼭⼀程,⽔⼀程,⾝向榆关那畔⾏。

芳草⽆尽,绵延千⾥之外,其实不正隐喻了诗⼈⾃⼰⽆涯,归程不定吗?同时这也是诗⼈对遥遥不可及的暗叹。

到了下阕,诗⼈开始直写思乡,这⼀阕,从开头的黯乡魂到结尾的化作相思泪⽆不直抒胸臆。

羁旅⽣活愁苦,追忆故乡情切,使得诗⼈常常⽆法⼊睡,除⾮梦回故乡,伴着这场好梦才能睡着。

明⽉楼⾼休独倚。

明⽉夜,思乡夜,在这样的,诗⼈不愿意独⾃登⾼临远,故乡,是怎么望也望不到的,登⾼,只是徒增伤悲罢了。

⽽⽉明⼈却⽆法团圆,诗⼈只好不停的喝着酒,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喝进去的是酒,流出来的是泪。

在这⼀阕中,诗⼈把⾃⼰的思乡之情和对羁旅⽣活的厌烦,表达的淋漓尽致。

苏幕遮_范仲淹

苏幕遮_范仲淹

1、你能从不同角度说说范词与《山行》一诗情调有什么不 、你能从不同角度说说范词与《山行》 一诗( 同吗?请使用“ 同吗?请使用“我觉得 一诗(词)情调是 的,这 中可以体味的到。 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从‘ ’中可以体味的到。”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明确】 明确】 我觉得《山行》的情调是热情赞美生机勃勃 热情赞美生机勃勃, 我觉得《山行》的情调是热情赞美生机勃勃,这 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云生处有人家” 从“霜叶红于二月花”或“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等句中可以体味的到。 “停车坐爱枫林晚”等句可以体味的到。 我觉得《渔家傲》的情调是悲壮的,这从“燕然 我觉得《渔家傲》的情调是悲壮的 这从“ 悲壮 未勒归无计”中可以体味的到。 未勒归无计”中可以体味的到。 我觉得《苏幕遮》的情调是“悲凉”“悲清” ”“悲清 我觉得《苏幕遮》的情调是“悲凉”“悲清”的, ”“黄花地”“寒烟翠”“明月高 这从“碧云天”“黄花地”“寒烟翠”“ 这从“碧云天”“黄花地”“寒烟翠”“明月高 等词语中体味到。 楼”等词语中体味到。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 苏幕遮》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 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 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 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 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 外。 心头萦绕不去、 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 羁旅之思让人黯然神伤, 羁旅之思让人黯然神伤,每天夜里只有在 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 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当明月照射 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 可是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肠,可是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范仲淹诗词《苏幕遮·怀旧》原文译文赏析

范仲淹诗词《苏幕遮·怀旧》原文译文赏析

范仲淹诗词《苏幕遮·怀旧》原文译文赏析《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留人睡一作:留人醉)【译文】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

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形容心情忧郁。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赏析】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

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

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合集8篇)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合集8篇)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合集8篇〕篇1:《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思念家园的深情。

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

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作品原文苏幕遮·怀旧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⑵。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⑶。

黯乡魂⑷,追旅思⑸,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注释⑴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土,因此,这两句有感慨故土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形容心情忧郁。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作品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

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土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抚慰。

范仲淹《苏幕遮》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1,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1.黯(音an):心情忧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旅思(音si):客中情思。

与上文“乡魂”为互文,一意两笔。

【译文】白云飘去,万里云空澄碧,黄叶飘去,覆盖苍茫大地。

秋色连着烟波,波上寒烟翠绿。

斜阳辉映山峦,水波接连天际。

无情无思伸向斜阳之外的唯有芳草萋萋。

思乡的魂梦呵,追随着旅程,令人忧郁。

夜夜难眠,除非好梦留人在乡梦里。

明月朗照高楼之际,不要独自凭倚。

酒入愁肠,也化作相思的泪滴。

【赏析】此词以低徊婉转、沉雄清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

上阕多用丽语,碧云、黄叶、翠烟、斜阳,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意境壮阔、色彩斑斓的秋景图。

起句写秾丽阔远的秋景,字里行间暗透出一种掩抑不住的乡思。

起首两句点明节令,从云天、叶地两个角度描绘塞外那种苍茫寥廓的秋景。

天游碧云、地满黄叶,画面苍丽,意境萧飒。

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

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寒烟翠”中“寒”字既突出了翠色的烟霭特征,也写出了秋色寒意浸人的感受。

紧接着三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一起,词人的情思随着景物的前展而延伸到了想象中的天涯。

尤其“情”字的出现,更为全词由写景到抒情的转折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下阕紧承上阕所写的芳草天涯词境,直接点出“乡魂”“旅思”,抒发作者无限的羁旅愁思。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

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显现出主人公羁泊异乡的时间之久和乡思离情之深。

“夜夜除非”两句写出了作者夜里除睡时偶然的好梦外,别无其他的慰藉。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幕遮·怀旧》是宋代⽂学家范仲淹的词作。

这是⼀⾸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勾勒出⼀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苏幕遮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映斜阳天接⽔,芳草⽆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好梦留⼈睡。

明⽉楼⾼休独倚,酒⼊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怀旧》阅读题 《苏幕遮 1、诗歌的开头⽤碧云、、、,构成⼀幅⾊彩斑斓的画⾯。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更远还⽣”。

作者字⾯上是埋怨“芳草”⽆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4、对这⾸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地草⽊凋零的典型景⾊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望去⼀⽚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程。

C、“夜夜除⾮”的“除⾮”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却沉雄刚健。

5、“芳草⽆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词在景物描写⽅⾯有哪些特点? 7、上⽚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下⽚“夜夜除⾮,好梦留⼈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苏幕遮·怀旧》阅读答案 《苏幕遮 1、黄叶绿波翠烟 2、芳草⽆情,更在斜阳外。

3、作者的多情和重情。

4、B 5、诗⼈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的深切思念,即借⽆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苏幕遮范仲淹主题思想

苏幕遮范仲淹主题思想

苏幕遮范仲淹主题思想苏幕遮范仲淹主题思想导语:在众多《苏幕遮》词作中,尤以宋时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最为著名,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幕遮范仲淹主题思想,一起来看看吧。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主题思想】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全词低回之宛转,而又不失去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

其主要特色在于能够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是化用的这首诗中的名句。

【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词义】《苏幕遮》词牌,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传来的“浑脱”舞曲。

“浑脱”是“囊袋”的意思。

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唐人称之为“泼寒胡戏”。

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上、脸上,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乐曲和后来的'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

《苏幕遮》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赏析】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

苏幕遮原文

苏幕遮原文

苏幕遮原文一苏幕遮·碧云天[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

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注释】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

“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

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

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羁旅之思。

【译文一】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译文二】秋高气爽,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虚无缥缈的云彩,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颜色;金风习习,玉露冷冷,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

远处无边的秋色与浩淼的水波相连,碧翠的秋水,在金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的涟漪,远远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烟雾笼罩,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

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

只有岸边的芳草,全不顾深秋已经来临,依然芳菲烂漫,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

看到了这深秋景色,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乡愁,好象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

苏幕遮范仲淹推荐

苏幕遮范仲淹推荐

苏幕遮范仲淹推荐 《苏幕遮·碧云天》是宋代文学 家范仲淹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

下面是小编 为大家准备的苏幕遮范仲淹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⑵。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⑶。

黯乡魂⑷, 追旅思⑸,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⑴苏幕遮:词牌名。

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 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寒烟翠: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 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

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 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 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 形容心情忧郁。

语出江淹 《别赋》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白话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 黄叶纷飞的大地, 秋景连绵江中水波, 波上弥漫苍翠寒烟。

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

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 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 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 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 年)至庆历三年(1043 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羁旅乡思之情, 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 但意 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

起手两句,即从打出落笔,浓墨重彩, 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

范仲淹苏幕遮译文

范仲淹苏幕遮译文

范仲淹苏幕遮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范仲淹苏幕遮译文范仲淹苏幕遮译文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都会遇到诗、词、曲鉴赏的题目的时候都会很苦恼,不知道从何入手,其实除了从字面解释入手以外,不妨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以及历史背景,这些都有助于理解诗、词、曲的正确意思。

苏幕遮范仲淹注音版

苏幕遮范仲淹注音版

苏幕遮范仲淹注音版 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 家范仲淹的词作。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 的词。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苏幕遮范仲淹注音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sū mù zhē 苏幕遮 bì yún tiān , huáng yè dì , qiū sè lián bō , bō shàng hán yān cuì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shān yìng xié yáng tiān jiē shuǐ , fāng cǎo wú qíng , gēng zài xié yáng wài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àn xiāng hún ,zhuī lǚ sī ,yè yè chú fēi , hǎo mèng liú rén shuì 。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míng yuè lóu gāo xiū dú yǐ , jiǔ rù chóu cháng , huà zuò xiāng sī lèi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 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 但是 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

起首“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即从大 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 常出现的衰飒之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

【宋词写意】苏幕遮(范仲淹)

【宋词写意】苏幕遮(范仲淹)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法国天才作家雨果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

”可为什么故乡总让人魂牵梦萦不能释怀?纵然走遍千山万水,故乡的那条河也不会让你忘怀。

一个个心身疲惫的夜晚,思念的桅杆就会悄悄地升起风帆,即使没有任何航标,也不会搁浅。

塞外的羌笛关内的秦腔听过千万次,诗人范仲淹你啊,你心里却一次次祈愿何日再听一曲故乡苏州的采莲曲!人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是啊,只有苏州,才是你不老的苏州;只有吴门,才是你永远翘首张望的家门。

现代人说:“世界要靠女性去拯救。

”因为整个世界就犹如一个罗马斗兽场,弥漫着杀伐与征战的血腥,而女人的天性更多地将摇篮与庭园当作了幸福的村落。

男人更多地仰望高远的天空、辽阔的大海;女人更多地眷恋庭前的落花俯看脚下的土地。

同样状写秋天的思绪,曹操吟出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真是沉雄豪迈,气象壮阔,李易安吟出的却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是饶舌的批评家据此分别馈赠给两类诗人不同的桂冠:豪放诗人与婉约诗人。

谁也不会否定你是豪放词人,这或许决定于你范仲淹既拥有诗人的才气而同时又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你的《岳阳楼记》传诵至今,成为一千年来炎黄子孙必读的文学启蒙教材,而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如同《圣经》的启示录成了永远不会过时的道德坐标。

你文采斐然,《岳阳楼记》已足以让你不朽,你出将拜相,庆历新政的不俗政绩又让你彪炳史册。

你绣口一吐就是气冲羯汉的文字。

哪怕是倾诉乡愁的《苏幕遮》,也有别于婉约词人的文字别有一番气象!你九百多年后的一位伟人毛泽东性喜一曹(曹操)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篇,在他眼里豪放词自然胜于婉约诗。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及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及赏析

【导语】范仲淹(989年8⽉29⽇-1052年5⽉20⽇),字希⽂,汉族。

苏州吴县⼈。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思想和仁⼈志⼠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正公⽂集》*。

下⾯是为⼤家带来的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映斜阳天接⽔。

芳草⽆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好梦留⼈睡。

明⽉楼⾼休独倚。

酒⼊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群⼭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

芳草不谙⼈情,⼀直延绵到⼣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刻安慰。

不想在明⽉夜独倚⾼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西域,后⽤作词牌名。

⼜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字,上下⽚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层翠⾊的寒烟。

烟本呈⽩⾊,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正所谓“秋⽔共长天⼀⾊”。

“芳草”⼆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黯乡魂:因思念家乡⽽黯然伤神。

黯,形容⼼情忧郁。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者,唯别⽽已矣。

"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绪,情怀。

创作背景 这⾸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赏析 这⾸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境的阔⼤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

范仲淹的苏幕遮的介绍

范仲淹的苏幕遮的介绍

范仲淹的苏幕遮的介绍范仲淹的苏幕遮的介绍范仲淹的《苏幕遮》写的是羁旅乡思之情,在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是意境的阔大却为这一类词所少有。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的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范仲淹的苏幕遮的介绍《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这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

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是化用的这首诗中的名句。

范仲淹的苏幕遮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词牌名苏幕遮介绍原唐玄宗时教坊曲,后用作词调。

幕,一作“莫”或“摩”。

这个曲调源于龟兹乐,本为唐高昌国(高昌故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东)民间于盛暑以水交泼乞寒之歌舞戏。

中唐高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亦同‘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

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

此国(指中国,慧琳为疏勒国人。

)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

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罗缩搭钩,捉人为戏。

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

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

”这个曲调一般认为在唐以前的北周时已传人中原,初唐时浑脱舞曾盛行一时,《旧唐书·张说传》:“自则天末年,季冬为泼寒胡戏,中宗尝御楼以观之。

”那时不在七月举行,而是在寒冷的腊月。

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 怀旧》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 怀旧》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原文:苏幕遮·怀旧北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翻译:碧云天,黄叶地。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乡魂,追旅思。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留人睡:一作留人醉苏幕遮:词牌名。

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

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碧云天,黄叶地:大意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黄。

黄叶,落叶。

秋色连波:秋色仿佛与波涛连在一起。

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水波映着的蓝天翠云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夕阳的余晖映射在山上,仿佛与远处的水天相接。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比斜阳更遥远。

黯乡魂:心神因怀念故乡而悲伤。

黯,黯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紧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旅途中的愁苦,思:愁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以安睡。

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

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多彩的秋景图。

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面。

“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对仗工整,描绘了碧云与黄叶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高远和开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和氛围,秋意弥漫在江面上,寒烟笼罩在水波之上,给人以清新而幽静的感觉。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描绘了山峦、斜阳和江水相互映衬的景象,以及芳草绵延至天涯的远景,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下阕主要抒发了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

“黯乡魂,追旅思”,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表达了词人只有在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的无奈和痛苦。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明月当空,高楼独倚,饮酒消愁,却化作了相思的泪水。

这首词的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词的上阕描绘了阔远秾丽的秋景,下阕则抒发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此外,词中的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如“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等,增强了词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苏幕遮·怀旧》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词作,通过描绘秋景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展现了范
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这首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元曲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就直接化用了这首词的起首两句。

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如下:“碧云天,黄叶地。

”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词人用这两句来定下全词抒发羁旅乡思的感情基调。

一般人看到秋天的景象,往往会发出悲秋的感叹,但词人下面写的景象,无一字表现出萧瑟的气氛,而是异彩纷呈。

于是,我们看到湛蓝湛蓝的天空,看到金黄金黄的满地枯叶。

这湛蓝、金黄,显然是经过词人主观上的夸张渲染。

接着“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寒”字将烟气与水波结合,给人以惊秋之感。

“翠”字,虽然和“暮霭沉沉”相对立,但从全词看并不是矛盾的。

如用翠玉来比喻暮霭,不但形态相似,而且可以引起对珍贵事物的联想。

再加“翠”字,便觉秋意更加浓重了。

下面两句是点睛之笔,“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本来是由“碧云天”写到“黄叶地”,再写到“波上寒烟翠”,景物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使视野里的所有事物都容纳进词中。

而“山映斜阳”句一转,又把视野拓宽到遥远的天边。

但“芳草无情”句,又一下子将视野缩短到斜阳映照下的芳草上。

芳草延伸到极远的地方,明明视野开阔了,偏说它无情。

但这也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未必真是无情。

最后结上“更在斜阳外”,把想望中的东西硬是放到了视线达不到的领域。

“夕阳”和“芳草”都有象征意义。

宋玉《九辩》里有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人张炎《解连环·孤雁》里有一句“数声啼冷长安(京城)秋”,都是以秋日夕阳下山作为描绘秋天景象的侧重点。

而《楚辞·招隐士》里有一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崔颢《黄鹤楼》里有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都是以秋日的芳草作为和人的愁思相对立的自然景物来描绘的。

从芳草和斜阳的对比中,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词人的一腔乡思之愁。

这首词气魄阔大,意境深远,措辞贴切,超然于物外,真不愧是一首抒情佳作。

范仲淹《苏幕遮》原文和翻译译文

范仲淹《苏幕遮》原文和翻译译文

范仲淹《苏幕遮》原文和翻译译文1、范仲淹《苏幕遮》原文和翻译译文范仲淹《苏幕遮》原文和翻译原文: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2、范仲淹《滕待制宗谅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范仲淹《滕待制宗谅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范仲淹原文:君讳宗谅,字子京。

大中祥符八年春,与予同登进士第,始从之游,然未笃知其为人。

及君历潍、连、泰三州从事,在泰日,予为盐官于郡下,见君职事外,孜孜聚书作文章,爱宾客。

又与予同护海堰之役,遇大风至,即夕潮上,兵民惊逸,吏皆苍惶,不能止,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

予始知君必非常之才而心爱焉。

君去海陵,得召试学士院,迁殿中丞。

时明肃太后晚年未还政间,君尝有鲠议。

暨明肃厌代,朝廷擢当时敢言者,赠右司谏,拜左正言,迁左司谏。

西戎犯塞,边牧难其人,朝廷进君刑部员外郎、知泾州,赐金紫。

及葛怀敏败绩于定州,寇兵大入,诸郡震骇,君以城中乏兵,呼农民数千,皆戎服登城,州人始安。

又以金缯募敢捷之士,昼夜探伺,知寇远近及其形势。

君手操简檄,关白诸郡,日二三次,诸郡莫不感服。

予时为环庆路经略部署,闻怀敏之败,引藩汉兵为三道以助泾原之虚,时定州事后,阴翳近十日,士皆沮怯,君咸用牛酒迎劳,霈然霑足,士众莫不增气。

又泾州士兵多没于定州,君悉籍其姓名,列于佛寺,哭而祭之。

复抚其妻孥,各从其欲,无一失所者。

及君去泾之日,其战卒妻孥数百口,环其亭馆而号送之,观者为流涕。

会御史梁坚奏劾君用度不节,至本路费库钱十六万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的苏幕遮 《苏幕遮·碧云天》是宋代文学 家范仲淹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

这是一首描 写羁旅乡愁 的词。

以下是范仲淹的苏幕遮,欢迎阅读。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 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 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 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 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 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 眼泪。

赏析 《苏幕遮》是一首地道的思乡曲,也就是写乡愁的。

我们先看这首词上片的前四句: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 这几句说天上漂浮着碧蓝的流云, 地下铺满了金黄的落叶, 浓重的秋色融入到江 水之中,江面上雾气氤氲,透出阵阵寒意。

这四句选取了碧云、黄叶、秋色、寒 烟四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景色。

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呢?作 者没有明说, 只有一个“寒”字, 这个“寒”字透露出作者满眼的秋色都渗透着 的悲凉, 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渲染秋意的悲凉呢?写秋意的寒凉想表达什么呢?仍然 没有明确写出来。

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生进京赶考时唱 的第一支曲子,就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化用了范仲淹这首词的前两句的原文,通过莺莺的嘴,描


绘了一幅深秋送别的秋景图。

这幅画面, 对烘托崔莺莺送别张生时的恋恋不舍之 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实甫只是将叶改为花,黄花当然是特指菊花,再加上南 飞的大雁和经霜变红的秋叶,让秋意显得更浓更重。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范仲 淹以碧云、黄叶这些意象描写秋景的套路对后人影响很大。

上片的后三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是接着前四 句继续写秋景,不同的是和前四句的写景相比,后三句的视野更远了,也就是他 看的更远的地方,这三句写的是什么?远山遥遥,斜阳映衬着远山,江水滔滔, 天边与江水连成一片,无情的芳草一直延续到斜阳之外。

和前三句的意象相比, 这三句写远景时,在碧云、黄叶、寒烟之外,又加上了远山、斜阳、芳草三个意 象。

这三个意象中我们特别要讲讲芳草。

首先,作者将秋草写成了芳草,一般来 说诗人都是把春草写成芳草,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白居易 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

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用 远芳代表春草。

这就是用芳来代表春草的明证。

但是范仲淹这首词,却以芳草来指秋草,词人在写芳草之时,特意在它后面 还加了两个字“无情”,“芳草无情”,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斜阳已经在天边, 几乎是望不见了, 但是在斜阳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芳草, 词人的故乡更在芳草之 外的遥远之处,因此,词人以“无情”两个字怨恨芳草,客观地讲,这是一种无 理之怨,故乡遥远望不可及远不可及,干芳草何事啊?作者只是用这种无理之怨 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非常切非常深罢了。

这种写法,深受《楚辞·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 兮萋萋”的影响, 《招隐士》 写的是春草一望无际, 和白居易那首诗是一个意思, 因为只有春草才会连绵不绝,越长越旺。

当然《招隐士》开启了中国诗歌 以春草表达相思、愁思的一个先河,但是在继承《招隐士》的写法,用春草 表达怨恨时,我个人认为,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 生”写得更好,更恰切。

因为春草有旺盛的生命力,越长越旺,虽然它不断的延 伸,但是这个不断的延伸更显出来春草的生命力。

但是这首词写的不是春草,写 的是秋草,而且用芳草替代了秋草,但是在表情达意上,应当和春草没有太大区 别。

上片的写景是视线由近至远, 直到芳草之外, 上片的用笔似乎是纯粹的景语, 但是芳草无情一句,透露出词人在景语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乡愁的感情。

下片的前四句:“黯乡愁,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点出乡愁让 人的心情黯然失色。

乡愁其实就是一种别离,只不过是和故乡的分别。

在中国古 代文学中写别离之苦的名句,莫过于南朝作家江淹的《别赋》开篇的两句:“黯 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我们这首词下片开始用的这个“黯乡愁”就是用了江


淹的前两句的典故,就说乡愁让自己黯然销魂。

“追旅思”中的旅思,是旅途中 的愁思,前面再加一个追,表明旅途中的愁思,一直在追着自己,缠绕着自己, 压迫着自己, 让自己无法解脱, 除非是夜夜梦到故乡的好梦才能留住自己好好入 睡。

末尾三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巧妙的点出词人 是在明月之夜, 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 但是这种眺望给他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 乡愁。

到这里,作者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乡愁终于化为泪水夺眶而出。

词 人以“明月楼高休独倚”,告诫自己不要在月光下独自登楼。

似乎,是月光下独 登高楼才导致的词人强烈的乡愁。

这一句写乡愁有三个诱因:明月,高楼,独身一人。

明月的确是诱发乡愁的 重要诱因。

李白 的静夜思中间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就是因明月诱发乡愁的最经典的例证。

高楼,也是诱发乡愁的重要因素。

山当然 也是高的,但山有群峰为伴,草木相依。

唯有高楼孤绝无依,而且生寒。

寒让人 感到悲凉,比如说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高楼的寒意让人倍感 凄凉。

当然独自登楼是第三大诱因,如果有意中人相伴,登楼赏月是一种雅兴, 让人流连忘返。

词人独自登楼,感受到的是寒意阑珊,乡愁阵阵。

这首词既有明 月高楼,又是独自登楼,三大诱因齐备,当然更容易诱发作者的乡愁。

最终,被 乡愁折磨的词人只好借助于酒, 希望醉酒可以麻醉自己, 暂时忘掉乡愁, 但是“酒 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仍然是无法摆脱乡愁的困扰, 反倒是相思之泪夺眶而出, 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功夫,都是徒劳无益,全词就在作者的万般无奈中收结了。

作者 范仲淹(989-1052 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 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