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抚松职教中心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从“教”到“学”的转变,以信息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平台,以学分认证为手段,推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对接、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3.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能力本位和三个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三个符合度(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4.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途径,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环节,提高实验、实习实训课时比例,构建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形成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习实训质量保障机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第二课堂能力互动,全面启动以增强学生创

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全面发展、德才兼备、需求导向、个性化发展”的原则;

2. 突出市场导向及能力本位,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细分职业面向及岗位(岗位群),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科学分析与界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按照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核心课和实践课,形成“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与企业行业等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3.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原则。

在强调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具有终身学习的健康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着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程,鼓励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有机融合,强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4. 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从重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满足职业需求出发,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组、更新与优化,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空间,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发展有机结合,为学生今后多元化发展提供充分空间;

5.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的原则。

打破按照学科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定势,按能力培养

要求设置课程模块,确保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教学的比例应达30%以上。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6.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整体优化

将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贯彻、落实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中,改变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从知识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即以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或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或技能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通过删、减、并等措施降低课程内容重复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增大选修课选择范围和丰富选修课内容;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推行学分制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规划课程比例及结构。

三、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产业和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基本规格要求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团结互助、乐于奉献。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3)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国际意识、竞争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

(4)具有健康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5)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