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梁实秋 的《雅舍》让人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 》何陋之有?比之,似乎有点不"雅",况且,"雅舍" 还并非梁先生所有,他只是客居而已。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题记 拜读梁实秋的《雅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暂且不看 《雅舍》,我们先看看刘禹锡要想表达什么思想。 刘禹锡通过《陋室铭》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 者淡泊明志、不为物所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怀着这样的崇敬之情我继续往正文看。第一段主要讲“雅舍” 的特征:简陋,不能避风避雨,风雨来往无阻。此段作者在介绍木头架子时,用 了一个拟人的句子 “看上去瘦骨嶙嶙, 单薄得可怜”使得雅舍的简陋形象化、 具体 化。第二段主要讲的是“雅舍”的地理位置,雅舍位居半山腰上,以 及雅舍旁边的风景, 还有客人来的话要上几级阶梯。 第三段作者以幽默诙谐的口 吻诉说了雅舍的简陋,可以与邻居互通声讯,特别是讲到蚊子和老鼠,以其幽默 看出作者是个生性乐观之人。 如果说前几段都是讲雅舍的基本特征的话, 这段讲 的就是雅舍的“思想”了。 最喜“雅舍”的月夜, 细雨蒙 蒙之雅舍,以其凝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月升中天,细雨蒙蒙,大雨磅礴下的 “雅舍”图,又通过雅舍陈设之简,表达出作者淡泊明志,不由得又 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把自己置身于世外,人便超然脱俗了,不为世事所累,这 不是陶潜的“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的雅趣吗?“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雅舍啊,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啊! 由此我感慨良多,当今时代下,能居陋室者,能安雅舍者,少也!现代的人 往往只看得到物质上的东西,精神上的东西也越来越物质化,利益化。再难有那 些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言“君子食不求饱,居无求安”的雅致,灵静 致远、志存高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其他的我不甚了解,就拿我们大学生来说,已经越来越现实化。很多同学谈

恋爱,如果你跟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谈孔子,谈艺术,对方绝对会说:你吃饱了没 事干是吧?呵呵,那些还不如去哪个秘密的地方,kiss 个天昏地暗来得热情啊。 所以这人就有一种现象, 当一个人物质食粮匮乏的时候他的精神食粮就会很丰富。 就拿阿城的《棋王》来说吧,棋王王一生对吃要求得特别低,他只讲求能吃饱, 能有吃的就满足,在那个饿死人的年代,而执著于追求精神享受,穷尽心力追求 棋术的精髓,最终能以一敌九,成就了名副其实的棋王。所以,人的精神境界都 是被逼出来的,越恶劣的环境,我们的想象力就会越丰富。更有余华的《许三观 卖血记》,许三观给许玉兰和三个儿子“抄”菜更是一绝,没有一点 材料, 却可以“抄”出精神上最美的佳肴, 当时我看到那些激动的文 字都口水直流。这就是经历了苦难才体会得出吃一顿饱饭的难能可贵啊。试想, 今天我们还有哪个能为吃到一顿红烧肉而欢喜得涕泗横流呢? 因此,当我们居于陋室,当我们身处困境,不要埋怨,不要浮躁,我们要懂 得享受生活,享受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切苦难和幸运。不管幸福,不管困难;不论 贫穷,不论富有;不在乎你身在何处,我们都懂得这是上天给我们生存的恩赐。 我们再穷也不能穷到思想匮乏, 再累不能累到只认识钱, 再困难也不能难到泯灭 了人性。 当我们不能感恩生活时,就想到一盏香茗,一副茶几,一栋陋室。念天地之 悠悠,唱一支赞歌给生活。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们不论出生,不论富贫,只 要有爱,我们就要淡泊明志,让思想在陋室上优雅地萦绕着,随着香茗飘到阳光 的笑容里。 那阳光下的陋室和雅舍,笑得好甜,好甜!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2 最近中我有幸阅读了梁实秋的散文 集《雅舍》,一下子被他清新的文笔、优雅的语调所吸引。几个下午,坐在 朝南的落地窗前,一边享受冬日的温暖的阳光,一边品味《雅舍》的悠闲,可真 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有个学者曾经说过:““五四”以来,植根于民族文化土 壤的现代散文,大致可分为两代流派。一派继承“载道”的传统,直 面现实而发出进击的纯响,如鲁迅 所言“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 同时也不断锤炼散文 的艺术;一派延伸“言志”的脉络, 倚湖海身世山林性情书写“ 美文”,融人生思辩、处世智慧和脱俗情调于一道,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地显现生命气象和人生百态。这两派散文各有侧重、异质同构、互补共荣,合而 为一道现代散文亮丽多姿的风景。”梁实秋的散文当属后者。 综观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无论是记叙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还是回忆亲朋师 友,雅趣苦事;无论是纪游、杂感、札记,还是小品、随笔,都体现了 “

以理节情的心态、恬静安详的心境与平和冲淡的心气”。梁实秋的散文, 其精神资源来自西人的新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 梁实秋曾自述: “ 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又说:“ 我的散文在思想方面、形式方面受英文文学 影响不少,但是在文学方面如何遣词造句等等是中国文学影响 ……” 梁实秋生平有三好,“好交友、好读书、好议论”。历史上的梁 实秋霸才横溢:五四大潮,演讲鼓吹;八年清华,三赶校长;辩驳问难,拳打周作 人,脚踢吴稚晖等等。早在 20 年代,梁氏就在一次辩论中说,“我梁实秋 是把文学当做献身的事业的, 凡是以正当的态度研究文学的都引为同志。 文艺里 有主义的不同,没有偏僻的党见。梁实秋生就的一身硬骨头,不怕嘲骂,不避嫌 疑,不惜费纸费笔费精神 !……” 好一个 “ 一身硬骨 ”!梁实秋后来和鲁迅论战,无疑便是这身傲骨的自照。与鲁迅交手,是梁 实秋第一大败着,两雄相扑,傲骨对傲骨,此时便要看大势所趋了。梁实秋最终 被鲁迅钉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耻辱柱, 终 其一生都挣扎不脱。 雅舍小品动笔于 1939 年。所谓“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 郊区,一处叫北湾的农村,置下的几间平房。他在那儿一直住到 1948 年,其间 写作的散文随笔,统统以舍为名。1949 年赴台,地点变化了,而情志不变,他 把闲常写作的部分散文、小品、杂感、札记、随笔、短评,仍一以贯之地编入雅 舍序列。如此这般,自谓“平生意气消磨尽,双鬓压清霜”的梁氏, 承继在重庆开辟的散文路子,继续谈天说地、述往思来、记游录胜、品茗论烹、 赏花悦鸟,创造了一个梦里家园。梁实秋奉献的是一栋坐落于世外桃源的雅舍, 任他仰观日月,俯察红尘。然而,只要你把耳朵贴近他的那些雅舍篇章,像贴近 天坛的回音壁, 便不难从他的血波沸处, 测出“天凉好个秋”的感喟,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的幽怨。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3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秋实随国民政府前往重庆,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雅舍”是梁秋实在重庆北碚时的寓所, 是取用友人吴业雅女士名字 中的“雅”字命名的。 名为“雅舍”, 其实是标准的四川 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刷灰,地板颤悠悠的吱吱作响,极 为简陋。 本文是梁秋实先生的一篇行文雅洁、 潇洒幽默的小品文。 文章描写了作者所 居住的“雅舍”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以及作者对其陈设的看法, 体现了作者豁然超脱的心境。统观全文,首先感到的是该文的这样的一个特点, 即作者写 “ 舍 ” 之 “ 雅 ” 、之 “ 美 ” 、之 “惬意”者实未着几句,通篇写的几乎尽是它的“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