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考点总动员02 物态变化(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考点02声音的利用与噪声防治(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考点02声音的利用与噪声防治(含解析)

考点02 声音的利用与噪声防治【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考点二、噪声防治1.广义上讲,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2.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三方面加以控制。

【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利用声的利用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声现象重要内容,声的利用和生活联系紧密。

在中考题中,声的利用有关问题出现频率也较高。

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

1.在声音传递信息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B超利用B型超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成像原理,利用声音反射测距,听诊器利用声音信号诊病,蝙蝠利用超声辨别物体和障碍物,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测距,听声辨识人或物,利用超声波探伤等。

2.在声音传递能量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考题内容有:利用超声波碎石为病人治病,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污物,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等。

3.在有关声现象考题中,出现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题目出现也较多,但以此考点作为单独一个题目的不多,更多的是与声现象其他考点结合。

只要考生熟悉以上常见现即可很好地回答对此知识点的考查。

考点二、噪声防治噪声防治在声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

噪声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在重视环境污染的今天,人们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噪声治理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为此,在中考试题中,有关噪声危害和控制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噪声危害和控制方面的试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控制噪声和对噪声的认识两个方面。

1.对噪声的认识方面:所谓噪声就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无用的声音。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极,地磁场的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频率为256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Hz的B音叉中,(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3.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

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的。

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突然停止运动,乘客由于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

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电。

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箱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而张开。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0为6Ω,电源电压不变。

把“6V 3W“的小灯泡接在AB间,CD间接电流表,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V,电流表的示数为A.如果把这个小灯泡接在CD间,AB间接电压表,闭合开关S,若灯丝电阻与正常发光时相同,则电压表的示数为V6.在通常情况下,许多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都是稳定不变的。

这些稳定不变的物理量既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本质反映。

假如这些物理量发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会发生变化。

请仿照示例,就任一物理量发生改变,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

【示例】问题:如果水的密度变小,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如何变化?猜想: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增加。

问题:。

猜想:。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8.在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瓶盖起子B.食品夹C.起钉锤D.核桃夹9.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

专题1.3 物态变化-2020全国中考物理(100套)真题分类全解析(解析版)

专题1.3 物态变化-2020全国中考物理(100套)真题分类全解析(解析版)

三、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9·抚顺)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 B C DA.初春,晨雾弥漫B.盛夏,河床干枯C.晚秋,朝露晶莹D.严冬,霜打枝头【答案】B【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A错误;B、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

2.(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答案】C【解析】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

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3.(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0℃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约到第8min 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min-5min=3min,故AB错误,C正确;(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4.(2019·常德)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答案】C【解析】A、水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热,A错误;B、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错误;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C正确;D、水的沸点高于60℃,因此不能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物理满分学霸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3—《物态变化》

物理满分学霸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3—《物态变化》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1.(2020四川成都)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

“起雾”是因为发生了()A. 液化现象B. 汽化现象C. 熔化现象D. 升华现象2.(2020吉林)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

冰的形成属于()A. 汽化B. 液化C. 凝固D. 凝华3.(2020重庆A卷)下列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B. “凝气而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C. “滴水可成冰”,冰中分子停止运动D. “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4.(2020天津)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A.熔化吸热 B.汽化放热C.液化吸热D.凝固放热5.(2020四川自贡)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水结成冰D. 露的形成6.(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物理现象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并伴随吸热或放热。

下列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判断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热B. 夏季,清晨白雾,汽化吸热C. 秋天,叶上露珠,液化放热D. 冬天,美丽“雾凇”,凝华吸热7.(2020山东青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B. 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C. 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D. 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8.(2020陕西)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夏天超市里用冰块给食材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 水银体温计是利用玻璃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凝华现象D.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9.(2020辽宁沈阳)关于如图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 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 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10.(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太阳岛公园里出现的自然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 露--液化B. 冰锥--凝华C. 霜--凝固D. 雾--升华11.(2020海南)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汽化C. 液化D. 升华12.(2020河北)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

专题02 物态变化-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四川专版)(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2    物态变化-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四川专版)(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2 物态变化1.(2020成都4)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

“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A. 液化现象B. 汽化现象C. 熔化现象D. 升华现象【答案】A【详解】眼镜“起雾”是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液化放热形成的。

故选A 。

2.(2020甘孜州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答案】C【详解】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 错误; 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白气”是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 错误;C .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C 正确;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 错误。

故选C 。

3.(2020南充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B.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 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D. 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答案】C 【详解】A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皮肤再次受到伤害,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 .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 .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的小水珠是气体液化形成,液化过程中,温度高的气体放出热量,外侧气体温度高,因此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外侧,C 错误,但符合题意;D .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D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天津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 12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4页,第Ⅱ卷为第 5 页至第 10 页。

试卷满分 100 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两大题,共 39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 1 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防止噪声的三种途径是: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题中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定位】控制噪声的途径。

2.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凝华,题中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冰柱或冰粒,故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凝华。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考点定位】物态变化。

3.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答案】D【考点定位】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应用。

4.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图 2 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生活中的水平仪、铅垂线都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02字形(含解析)

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02字形(含解析)

考点02 字形字形题在湖北省各地的中考题中一般属于积累与运用的第二题,考点的设置大多在别字上,错字较少。

这就需要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括号里面的为错字):(一)读准字音例如:直截(接)了当异(一)口同声入不敷(付)出惨(残)无人道蜂拥(涌)而上枉(妄)费心机(二)形近字,注意细节,不增添,不减少例如:古诗里的“尚思为国戍轮台”里面的“戍”,和它相近的有“戊”“戌”,这个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记仔细。

编个口诀“点戍横戌戊中空”。

“武功”的“武,“诫子书”的“诫”,要注意区分哪里有一撇,哪里没有。

“己”“已”“巳”这三个同学们也经常分不清。

(三)注意根据意义来记形例如:“眼花缭乱”“歌声嘹亮”“瞭望”。

中国很多字都是形声字,大家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思考其意义。

“缭”指的是丝织品的缠绕,“嘹”从嘴里发出的声音,所以是“口”,“瞭望”与眼睛有关,所以是“目”。

(四)积累常见别字,分清异形词语这类词大多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律,大家只能多看多记,让它在你的脑海里形成唯一正确的印象。

例如“销声匿迹”中的“销”,“各行其是”中的“是”,“惹是生非”中的“是”。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结合词义来进行记忆,反复多次,直至于在你脑海里有唯一正确的印象,再多方法也是浮云!一、在极少数地方是根据拼音写汉字1、【2019中考·湖北襄阳】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发倔襄阳文化内涵,章显华夏多彩文明。

【答案】错字:掘彰【解析】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掘”“彰”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正楷字书写,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间架结构合理。

2、【2019中考·湖北孝感】根据拼音工整地写出相应汉字。

谷雨,一个散发着稻香的名字,湿lù lù()地站在暮春的田埂上,在布谷鸟一声近一声的催促中,投入夏的怀抱。

考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专题 点07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考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专题   点07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考点07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回顾】考点一、汽化与液化1.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第二、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第三、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第四、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快慢不同。

(5)汽化时能量的传递:汽化时要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3.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4.液化时能量的传递:物质液化时要放热。

考点二、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常见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详细解答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详细解答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详细解答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2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

如:以安培命名电流的单位,以_________命名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牛顿力(或欧姆电阻;焦耳能量等>【评析】本题主要是对物理学史的简单考查,初中物理中出现的物理学家及其重要贡献。

2.图1是用带孔的竹管与药瓶制成的简易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_______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答案】振动音调【评析】这题考察的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要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生。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由物体振动的强弱及距声源的位置决定;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3.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现象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答案】凝固引力【评析】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和分子热运动。

经过分析题意,吃冰棒时感到粘舌头,是由于液态水转化成固态冰,属于凝固现象;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就是对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考查。

4.图2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次,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

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此过程中________,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__。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减小不变【评析】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大小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20•淄博)面点师傅炸油条时,用天然气将油加热至沸腾,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放入油中炸至金黄。

关于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内能不变,温度升高B.面被拉长未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刚出锅的油条烫手,是由于油条含有的热量多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2.(2020•广西)下列常识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汽油机效率可达到100%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C.人体正常体温是36~37℃D.家用空调电功率约1000W3.(2020•广西)灵山县是“中国荔枝之乡”,为了让远方的好友能吃到新鲜的荔枝。

邮寄时会把冰袋和荔枝一起装入泡沫箱。

加入冰袋是为了()A.利用冰块熔化吸热B.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荔枝的内能C.加快荔枝水分蒸发D.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少荔枝的内能4.(2020•鞍山)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5.(2020•盘锦)如图所示,一滴露珠悬附在叶片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露珠是霜熔化形成的B.露珠静止不动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风吹叶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露珠掉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6.(2020•阜新)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人在北方冬天呼出的“白气”B.雾凇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D.降雪7.(2020•鄂尔多斯)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

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

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8.(2020•柳州)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A.熔化B.蒸发C.沸腾D.升华9.(2020•烟台)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和美食有关,如图所示。

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物态变化、内能汇编

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物态变化、内能汇编

B.乙组实验可以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C.丙组实验可以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
D.甲组实验可以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是否有关
【答案】B
15.(2020 年平谷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
C.秋天早晨出现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8.(2020 年顺义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温度一定升高 B.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无关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其温度有关 【答案】CD
9. (2020 年门头沟二模)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燃机做功冲程,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AD
1 / 22
A.蔬菜用保 鲜膜包好
B.湿衣服晾在 阳光下
C.盛酒精 瓶子加盖
D.农田覆盖 地膜
【答案】B
5.(2020 年东城二模)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医疗前线,医护人员辛苦工作时,经常会遇到护目镜 “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汽化 吸热 C.熔化 放热 【答案】B
B.液化 放热 D.凝华 吸热
6.(2020 年丰台二模)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
惊蛰时节
A 【答案】A
立秋时节
露珠B的形成
立冬时节
C
2 / 22
大寒时节
雾凇的D 形成
7.(2020 年丰台二模)下列措施可以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并放入电冰箱 B.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扫开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利用管道替代沟渠输水 【答案】B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20 河南)“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 D.升华【答案】C2.(2020 内蒙古通辽)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 地面上的水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C.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过程中,需要吸热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答案】C3.(2020 北京)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升华【答案】B4.(2020 湖北黄冈)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A. 吉林雾淞B. 草上露珠C. 浓雾消散D. 冰雪融化【答案】B5.(2020 湖南常德)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 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C. 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答案】B6.(2020 四川成都)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

“起雾”是因为发生了()A. 液化现象B. 汽化现象C. 熔化现象D. 升华现象【答案】A7.(2020 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B.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答案】C8.(2020 江苏南京)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冰袋降温②冰冻的衣服晾干③干冰变小④冰花的形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C8.(2020 辽宁本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 考点02 陆地与海洋(解析版)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 考点02 陆地与海洋(解析版)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考点02 陆地与海洋【考点梳理】考点1 海陆分布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①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欧洲、大洋洲(面积最小)②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大)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2. 洲界线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亚洲与欧洲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考点2 海陆变迁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 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3. 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和碰撞运动;红海在扩大的原因: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在不断张裂;地中海在缩小的原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在挤压碰撞运动。

【重难突破】1.图示世界各大洲的分界线2.巧记大洲界线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亚非原本相连接,苏伊运河来割断;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3.简易绘制世界海陆轮廓图【温馨提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环太平洋地带并不一定全部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如南美洲的一段就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考点一地球和地球仪【例1】(2019年·天水学业考)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1)-(2)题。

(最全)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章节汇编-物态变化

(最全)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章节汇编-物态变化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章节汇编-物态变化(2020·山东济宁)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 B. C. D.(2020·山东青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B. 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C. 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D. 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2020·重庆)下列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B. “凝气而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C. “滴水可成冰”,冰中分子停止运动D. “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2020·四川成都)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

“起雾”是因为发生了()A. 液化现象B. 汽化现象C. 熔化现象D. 升华现象(202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B. 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C.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2020·四川自贡)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水结成冰D. 露的形成(2020·镇江)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A.湿手烘干B.深秋凝霜C.清晨结露D.冰雪消融(2020·吉林)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

冰的形成属于()A. 汽化B. 液化C. 凝固D. 凝华(2020·天津)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A.熔化吸热 B.汽化放热C.液化吸热D.凝固放热(2020·陕西)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夏天超市里用冰块给食材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 水银体温计是利用玻璃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凝华现象D.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考点15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含解析)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考点15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15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考试说明1.生疏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需要。

3.知道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4.初步生疏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5.会推断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推断变化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经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肯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则不肯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颜色转变的等。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它们的区分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三、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简称“多合一”)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简称:“一变多”)3、置换反应(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种类分别是单质与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首尾交换,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条件: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碱 + 酸 == 盐 + 水RHCO3 /RCO3 + 酸 == 另一种盐 + CO2↑+ H2O5、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020年吉林省中考第一轮物理复习-----物态变化3

2020年吉林省中考第一轮物理复习-----物态变化3

2020年吉林省中考第一轮物理复习----物态变化考点一:水的三态变化的应用1.月球表面土壤松软,昼夜温差可达310℃,昼夜间隔约为14天.为适应月球环境的需要,实现登月梦想,我国已经研制出“月球漫游者“MR一3月球车样机.如图所示,月球车有四个宽大的轮子,车厢左右各有一块太阳能翻板电池,它能为月球车的工作提供能量.关于月球车的构造和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为了减小行走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强,月球车的车轮较为宽大B.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 为减小月球表面温差对月球车的影响,月球车应该装有水冷却系统D. 在月球上,当进入夜晚以后,月球车可能就无法行驶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水的沸点是B. 汽车用水作冷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 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D. 烧水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3.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的比热容大,是良好的冷却剂;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B. C. D.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填写物态变化图表中“○”内的物态名称(2)烈日下狗尽可能的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那是因为伸长舌头相当于增大了汗水的______ ;快速喘气相当于加快汗水表面的______ ,这些都可以加快______ ,而汗水蒸发______ 热量致冷,从而使狗感到凉快一些.(3)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 时会______ 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低.5.如图所示是一只测量气温的寒署表,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此时所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1).如图所示的手影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光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的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2 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的测量1.温度计是根据酒精、水银、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由于液体的熔点和沸点的原因,酒精一般用于制寒暑表,煤油温度计量程大致在-10~110℃,水银常用于制作-10~300℃量程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构是有一个玻璃泡连着管径很细的玻璃管,内装液体,温度变化引起液体体积改变,使得细玻璃管内液柱高度变化。

2.普通温度计使用时先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测液体温度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待液柱上升且稳定后再读数,注意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3.体温计的玻璃泡更大,玻璃管更细,温度的较小变化就能引起水银柱的较大变化,所以可以有更精确的刻度。

因其玻璃泡的上方有一特别细的弯曲(缩口),离开人体后可阻止水银柱的下降,所以体温计可离开人体读数。

体温计使用前需要“甩几下”,使水银柱回落。

体温计绝不能测热水温度,否则将破裂。

4.测量水温:(1)把开水倒入烧杯,将水银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壁和底,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观察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当它不再上升时,读出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值。

(2)在烧杯中适当加入冷水,温度计的水银柱逐渐下降。

当温度计分别指示为50℃和30℃时,将手指浸入水中,记下手指对水温的感觉。

水温为50℃时,手指对水温的感觉是__热__。

水温为30℃时,手指对水温的感觉是__凉__。

5.观察体温计,它与普通水银温度计相比,在构造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1)体温计测量范围为__35__℃至__42__℃,最小刻度为__0.1__℃。

(2)由于__玻璃泡的上方玻璃管内有一特别细的弯曲__,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这样可以方便地读出所测的体温。

6.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1)先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以下。

(2)把体温计夹在自己的腋下,过3~5分钟后取出。

(3)读出自己腋下的温度为__36.5__℃。

考点二:物态变化识别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与自然现象雨,云中小水滴变大降落到地面。

雪,空中温度较低,小水珠凝固成雪。

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在气温较低时液化在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

雾,无风时,暖湿气流(水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

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凝华成霜考点三:晶体凝固与融化1、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2、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4、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5、6、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

(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7、萘的熔点是80℃,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水的熔点是0℃。

10、晶体举例:金属、冰、水、海波等;非晶体举例:松香、石蜡、玻璃、塑料、橡胶等。

考点四:液体蒸发与沸腾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凝结。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3、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

)4、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b继续吸收热量。

5、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剂液化,向外放热,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

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端汽化吸热,在低端液化放热。

一、温度的测量1.小丽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她得到的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一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做好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是40cm。

然后她用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A点24cm,则这杯水的温度是()A. 20℃B. 30℃C. 40℃D. 60℃【答案】D【解析】【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解析】小丽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一个记号A,那么这个A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就是0℃,液柱的长度为A,小丽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做好记号B,那么这个B就是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也就是100℃,那么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是40cm,这个就是AB间的距离,所以1cm液柱表示的温度为: 2.5℃/cm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液柱长度为A点以上24cm,则水的温度为24cm×2.5℃/cm=60℃.,用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A点24cm,所以24cm×2.5℃/cm=60℃。

故答案为:D2.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

则( )A.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B.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一定错误C.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答案】D【解析】【分析】体温计特点,因为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特别细的弯曲,所以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下降时特别细处断开,液柱不会下降;体温计使用前必须将液柱甩到刻度以下,才能测量人的体温。

【解答】由题可知,用一只液柱在37.5℃的体温计未甩的情况下去测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

依据体温计结构可知体温计有只上升不下降的特点,所以测得的温度为37.5℃的,实际情况可能是体温低于37.5℃或等于37.5℃。

第二次温度为38.5℃,液柱有上升的情况所以这次的温度能表示学生实际的体温。

第三次时的温度与第二次相同,由第一次的分析可知,这时的实际情况可能是体温低于38.5℃或等于38.5℃。

所以第二次的一定正确,第一次、第三次可能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只是量程不同B. 体温计内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C. 体温计的玻璃泡比普通温度计大,玻璃管比普通温度计细,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D. 体温计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普通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答案】C【解析】【分析】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有三个:一是量程不同,由于体温计是测量人体的温度,所以测量范围是35℃~42℃;二是它的分度值不同,一般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的分度值是0.1℃;三是它的构造不同,它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外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前必须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加到玻璃泡内。

【解答】A、两者只是量程不同,两者有很多区别,A错误;B、体温计内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特别细的弯曲可以阻止液柱回落,B错误;C、体温计的玻璃泡比普通温度计大,玻璃管比普通温度计细,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由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可知,C正确;D、体温计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普通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错误。

故选C4.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 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 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 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 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答案】C【解析】【分析】水银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物体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计中的水银,水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膨胀,液柱上升,最终水银温度与物体温度一致,液柱上的刻度反映出当时物体的温度。

【解答】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工作时热水热量传递给温度计中的水银,使水银的温度升高膨胀,液柱上升,最终水银温度与物体温度一致,液柱上的刻度反映出当时物体的温度。

题中小刚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水银的温度与热水的温度不一致,A错误;此时房间内气温是20℃,所以35℃不表示房间温度,B错误;水银液柱上升时反映的是当时水银的温度,所以35℃反应的是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C正确;由C知D错误。

故答案为:C5.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将其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长度为2.5 厘米;插入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17.5 厘米。

当它的玻璃泡插入某液体中时,发现其液柱长度为 5.5 厘米,则被测液体的温度为()A. 20℃B. 37℃C. 50℃D. 33℃【答案】A【解析】【分析】(1)对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利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重新进行标刻度;(2)由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对应液柱的高度,由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对应液柱的高度。

可知此温度计上温度变化100℃,高度变化15厘米,可算出每变化1厘米温度的变化值,再有液柱变化的高度可以算出被测液体的温度。

【解答】由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对应液柱的高度2.5厘米,由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对应液柱的高度17.5厘米,可知每厘米对应的温度为: = ℃,当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某液体中时,发现其液柱长度为5.5厘米时,此时的温度为℃×(5.5厘米-2.5厘米)=20℃,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6.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A. 4℃B. 一定是-40℃C. 0℃D. 应该略高于-40℃【答案】C【解析】【解答】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度,晶体在熔化时和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当外界温度高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冰熔化成水,外界温度低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度时冰水混合物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度,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