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大全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概述辩证法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方法和原理总成,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方法。
它认为世界是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发展的。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二、矛盾及其规律1.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内部的统一体的对立统一。
它包括实质矛盾和现象矛盾。
2.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3. 矛盾质量互变的规律:它指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通过积累量变,某一时刻产生质变。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结合三、唯物辩证法1.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2. 运动的辩证法: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它是运动的。
3. 辩证法的发展观: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以对立统一为基本规律的。
四、唯心辩证法1. 唯心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唯心辩证法也称为意识的辩证法2. 主观唯心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3. 一切事物皆有内因外因、必然偶然、长期短期、有条件无条件的内在对立。
五、辩证逻辑1. 辩证与形式逻辑的关系2. 辩证法的三大范畴:可能性、必然性和偶然性3. 辩证法的运用:归纳、演绎、辩证推理、归纳推理六、辩证法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心主义1. 辩证法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法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2. 辩证法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以对立统一为基本规律的。
3. 辩证法唯心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七、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原理1. 对立统一: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的相互联系关系2. 质量互变:它指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3. 否定之否定:相对统一之否定,在否定之中有新的肯定。
八、唯心辩证法中的基本原理1. 辩证法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意识的辩证法2. 联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问题:辩证法唯物主义首先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线索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从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出发认识和观察事物,并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系统优化的方法去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明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并要求我们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线索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具有两种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线索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之所以把创新放在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主要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创新的哲学基础,即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要创新就要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善于独立思考,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是指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误区警示】误区一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但承认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联系还具有客观性、条件性,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是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的错误观点。
误区二联系具有客观性,因此联系具有不变性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并不矛盾。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2021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1、什么是联系?所谓联系,确实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阻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
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进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进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进展的各个时期,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差不多特点,把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差不多特点: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把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的进展观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进展?(即进展的实质)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违抗事物进展的必定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
进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进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进展的、人类社会是进展的、人的认识是进展的。
3、什么缘故事物进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而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进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坚强抗击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定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政治不仅仅需要背诵,也需要理解,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方法论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五条,大家一定要将原理和方法论对应起来,同时经常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的提高成绩。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高中政治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一)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理解)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⑴: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⑵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总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理解)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
二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别: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时间顺序不同。
三是地位作用不同。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
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局部的联系(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1)区别:首先,含义不同。
二者不能混淆。
其次,地位和功能不同。
一般来讲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第三种情形与第二种正相反。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辩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高中政治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高中政治课程而言,它通常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具来解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与高中政治相关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内容和原理:
矛盾和斗争: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与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质量互变:事物的质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
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不断的否定和超越旧的状态实现的。
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是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实践和认识相互作用。
对待社会问题:
辨别社会问题的本质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通过矛盾分析和辩证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唯物辩证法通常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政治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和问题。
请注意,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学校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您参考所使用的教材和课程大纲,以便获得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中的哲学部分,是我们学习和复习中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理解中去记忆知识。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唯物辩证法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①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树立全局意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重内部的有序性和结构的优化。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史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辩证法总结(优选6篇)
辩证法总结(优选6篇)【第1篇】高考政治哲学唯物辩证法原理重点内容总结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3.3.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3.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3.3.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3.3.4、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3.3.5、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6篇】2023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唯物辩证法1联系的观点:含义、特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辩证法是科学的根本方法之一,高中政治课程中的辩证法知识点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
辩证法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矛盾运动、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过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辩证法在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应用,涉及到哲学、历史、政治等多个方面。
一、矛盾的辩证运动事物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变化的基本形式。
矛盾的辩证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如日夜交替、温度的升降等;质变则是指事物发生重大的、不可逆的变化,如蚕变成蛾、婴儿变成成年人等。
矛盾运动中量变、质变联系着,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二、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关系事物相互关系是通过内部联系和外部关系体现出来的。
内部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物质和运动、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等。
外部关系是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直接的关系和间接的关系。
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关系,对于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是现实客体的根源,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的思想是物质的反映和表现。
而唯心辩证法则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思想的产物,人类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四、事物的发展规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
其中,辩证发展规律是一个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规律,包括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事物发展存在着周期性的规律,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规律等。
此外,还有因果律、制约关系、阶段性等规律,这些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检验的标准,党组织和群众实践的深入推动了理论创新。
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注重强调实践创新,将理论创新融入实践之中,强化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创新。
以上就是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归纳
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一、辩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方法论: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②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稳中求进)。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原理方法论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原理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探究事物内部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的关系,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一些核心概念的解读:1.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
2.联系: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我们需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3.发展:发展是事物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表现为一系列的阶段和过程的集合。
在看待事物的发展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它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的总结: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通过实践接触事物、认识事物,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2.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它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认识的发展与事物的运动、变化密切相关,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它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它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方法论讲解
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方法论讲解作为高考政治的重要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原理与方法论在政治思想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之一,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应用。
一、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指对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过程和对矛盾的辩证认识方法。
它是一种探求物质世界本质的方法,彰显了人类思维的高度发展和探索真理的进步性。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矛盾与辩证。
矛盾是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对抗,矛盾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辩证就是指反对派别之间通过自己的观点与对方的观点的斗争最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
唯物辩证法突出了矛盾运动、质变与量变、阶段性等方面的辩证思维方法。
二、矛盾观的概念“矛盾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概念,是对世界各种矛盾的辩证认识。
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客观事物的发展就是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发生的。
因此,矛盾观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观”与“非对抗性矛盾观”两种。
对抗性矛盾是一种进一步为自己的方向而阻碍对方的方向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对立面、对立事物之间的激烈斗争,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差异、竞争和对抗。
例如,阶级之间、派别之间的矛盾都属于对抗性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则是指在同一个物质体系内,由于不同部分的差异,部分内部或整个物质体系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的矛盾,表现为矛盾双方的联系、互补和互根。
例如,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都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三、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方法论,它以矛盾为中心,以解决矛盾的转化为目的,在对待问题上始终持有辩证思维的态度,研究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历史发展过程。
辩证思维包括"分析"与"综合"两种方法,是指对待事物问题时必须全面、客观、科学的思想方法,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矛盾关系把握问题的本质与内涵,分析各种矛盾关系,逐步深化对事物本质及其内部矛盾规律的认识。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考点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哲学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是物质产物,强调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质和规律•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事物发展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方式和探索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世界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出发点和根本观点,世界的物质性是绝对的真理,一切存在都是物质的表现–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意识的基础,对物质的认识是对意识的发展起点和依据2.事物矛盾运动原理–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存在和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矛盾的主要形式有质和量的矛盾、对立统一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3.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原理–事物的发展是辩证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断性、曲折性和渐进性等特点4.科学认识的辩证法原理–科学认识要善于分析和处理矛盾,以认识矛盾的本质和规律–科学认识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唯物辩证法•高中政治课程中涉及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主要包括:1.思考社会发展的辩证法观点,即社会是由矛盾推动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主要矛盾;2.探讨历史的辩证法观点,即历史是一种辩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3.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在高中政治学习中的意义•增强对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理解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为正确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方法论指导总结唯物辩证法是高中政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唯物辩证法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理解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高中政治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高中政治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这意味着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而不能改变事物的联系。
2.普遍性: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这种联系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也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过程和各个阶段。
3.多样性:事物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持续性。
1.普遍性:发展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有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趋势。
2.多样性:发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量变和质变、内因和外因、肯定和否定等。
这些形式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发展现象。
3.持续性:发展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事物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持续的。
三、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的观点。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制约,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有矛盾存在。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表现。
2.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矛盾。
因此,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3.方法论意义:在分析矛盾时,我们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知识点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考点1普遍联系1.联系具有普遍性。
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注意: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事物的联系是不同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注意: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联系就建立不起来;任何联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事物固有的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建立不起联系。
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联系。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出发,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
既要防止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把握联系。
考点2因果联系1.因果联系的特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如果混淆二者,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
(2)因果和结果相互依存,在客观世界中,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必然由一定原因引起。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
某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3.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考点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联系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①内涵不同。
不应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
②地位与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2.整体与部分的联系:①二者不可分割。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
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方法论意义: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考点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其基本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2.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根本属性≠根本特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提醒:社会运动、认识运动的物质主体)。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二者都是错误的。
3.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考点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①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
2.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①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②所谓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违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③区分的根本标准: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④批判错误的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旧还是新、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或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而不从本质上、内容上去作深入具体的分析。
这些标准都是不正确的。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一切静止的观点,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
考点6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与统一(同一性)。
①“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②“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统一”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3.方法论: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防止片面性。
考点7矛盾的普遍性1.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构成矛盾关系。
②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具体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矛盾。
③人们不易察觉的矛盾,不等于就不存在了。
一般说来,处于动态中的、较为激化的矛盾,人们往往易于觉察,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中的矛盾,需要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
2.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是一切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
3.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观的,所以,决定了人们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回避和否定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考点8矛盾的特殊性1.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它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考点1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表现为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则变成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注意:共性与个性是从性质角度而言,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是从数量、范围角度而言。
多数与少数是事物数量上的差别,不能说多数存在于少数之中,少数包含多数;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不是事物各部分的共同本质(普遍性是同类事物的共性),也不能说整体寓于部分之中。
2.方法论:第一,应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第二,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考点12主次矛盾1.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二者的关系: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可以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学习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把主要矛盾看成是惟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总之,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止不分主次,同时又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防止“单打一”。
考点13矛盾主次方面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