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虚词解题训练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课件20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课件20张

【 分类
举例
释义
连 词
表并列
与、及、暨、且、而、以、 且……且……、载……载 ……
和、又、又……又……、 一边……一边……

表承接
而、则、因、乃、遂、而后、于是、就、便、然后、
若夫
至于
表递进
而、且
并且、而且
表因果
以、为、因、由、缘、故、 是故、是以、以故
由于、因为、因此、所 以
连词“以”与“而向”、连向接使的、前使后、两而项、间即有、对若、动词谓语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 注意辨别。表如假:设“必简、能今而、任即之、”纵(、《纵谏使太、宗纵十思疏如》果)、,假“如举/即所使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 门宴》)。前例的“令简、”藉与第“令任”,后例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
短语,能充当状语、补语,有的起连接词语或句子的
作用,有的起标志性作用。
贰 常见虚词





文言虚词,首先要准确把握意义和用法,其次要掌
】 握有关的推断方法。文言虚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因为有部分文言词语既有虚词性质,又有实词性质,其
意义也包含虚指意义和实指意义两方面。在掌握意义和
用法时,要“虚”“实”并重,打牢坚实的基础。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
推 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
断 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
】 辞并序》)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以”在这里也是连词,表修饰。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ppt优秀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ppt优秀课件

虚词词性
代 词 副 词 介 词 连 词 助 词 叹 词
文言虚词简介 P语文基础知识手册443-450
代 类: 词 ①人称代词。
③疑问代词。
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
②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 等。
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
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
文言文阅读之 文言虚词
考点解读
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 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②“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 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 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2、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 翻译题为辅。
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 ——>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 副词 代上文的“君子” 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 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 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 中那些词相当。
学不可以已 A、少数沿用下来 B、有的完全消失 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 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从实词借用或实 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 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 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 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 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 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 。 例如: ①公【为我】献之。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王。 ③请【以剑】舞。 ④【以资政殿学士】行 ⑤故燕王欲结【于君】。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例3: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
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
(词义变化)
•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在这里,“家”的词义显然与现代汉语 中的“家”不同。古时候的诸侯的封地 叫国,大夫的封地叫家。合在一起就叫 国家.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例1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名作பைடு நூலகம்)
译: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奔流一样。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 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 断意
通过语境分析,顺利攻下代词指代义、一字 多义、词 类活用、古今异义等主要得分点。
例1: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 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汙(wu)君, 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 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 吾对曰:‘定于一。’ • ‘孰能一之?’ •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孰能与之?’ •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
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 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 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 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 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 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 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高考语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常见文言虚词分点突破)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常见文言虚词分点突破)ppt课件

3.标志识别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记住教材中学过的一些 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助于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 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 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 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或东西)”;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 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4.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词,表陈述、 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 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 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李将军之谓也”(表揣测语气)。在句中动词后 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 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如“尔其(语气副词,可要,当)无忘乃父之志”。
5.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之”常见的用法如下: (1)在“先妣抚之甚厚”中,“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 词,代“妪”,可译为“她”。 (2)在“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中,“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 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3)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 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4)在“辍耕之垄上”中,“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 “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 是虚词。
(2)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修饰 B.承接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64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64页)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7)然视其左右,而未记之者甚少 (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 将近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尚且 都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副词(3)暂且 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将要
(1)表并列
三、作介词 1、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替”“给” *公为我献之。 2、表动作、行为的对象。 “向”“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 着”、“为了”。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 4、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 为”“由于”。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表示被动关系。*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这、这个、这些
则或咎其欲出者
(4)指示代词 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放在句首表假设 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
3、连词 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表选择 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无实义的助词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说出下列“其”字的用法和意义 (1)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独其为文犹可识 (5)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助词,表陈述 助词,表疑问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助词,表解释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助词,表感叹
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助词,表陈述 6、廉者,赵之良将也 助词,表判断
7、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助词,表解释 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句中语助词,表停顿 9、余闻之也久。 句中语助词,表停顿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PPT (共72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PPT (共72张PPT)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逍遥游》。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 “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一)用作副词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 “是”“就是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 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 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 事》)
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
(四)固定用法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释: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释: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 织》) 【何乃】译为“怎能”。 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例释: 《孟子· 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 例释: 《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 例释: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 也!”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ppt1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ppt1
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
不译。
(四)音节助词。
3 用作动词(实词)
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 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 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 “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 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8、 可以知之矣。 9、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 倍。
16、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 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规律总结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课件[66张]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怎么”
用作连词。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至,至于。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至若】【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 话题,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 那”“如果说到”的意思。有时不译。 ①以闲敝邑,若何? 【若何】怎么样。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哨遍.高祖还乡>>)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 少”。
7、【所】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名词,处所,地方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④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 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 的情况"等。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虚词整理课件27张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虚词整理课件27张

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六国论》)
介词, “用”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介词,“凭借”
(3)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介词,“按照”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介词,“凭借……身份”
(5)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介词,“在”
高考链接:
2023全国甲卷(《隆平集·儒学行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尧卿)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纮入境,微伺刺史善 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纮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 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纮至邑,不复他察,第以 所闻荐之。
答案: 杨纮到了县邑,不再做其他考察,只 。
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2.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 传》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6.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8.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9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10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6)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因为”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8)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10)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11.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虚词推断技巧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虚词推断技巧ppt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句中动词后 指示代词,那
C.且七十子之徒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句首 表反问语气 哪里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孰能讥之乎
5.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 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此根据语境 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也 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思。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 个“于”是“介词,向”。
07年浙江卷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同的一组是 词尾
动宾短语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形容词
兼词
3、代入检验法
用所知道的课内例句中虚 词的用法,代入另一句中去 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 相同。
07年山东题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在主谓之 间是助词,无义。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组是
A.婴之亡,岂不宜哉。 “见”和“于”表被 胡子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动 B.方见国之必侵。 晏子见疑于景公。 C.吾将以死白之。 险以远,则至者少。 D.因谓其友曰。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师说》兼词,“于+是”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孔雀东南飞》 “于是、就”
答案:C
语气助词
2007年天津卷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 虚词练习课件 ppt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 虚词练习课件 ppt
练习 乎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
疑问 反问 然 揣测 对 于 在 感叹 商量 然
练习 则
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2)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5)临视,则虫集冠上



就是
原来
6)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 已经 马矣

练习
这些话 兵器 的 往 向 这些 宾前置 我 主谓之 定后置
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王见之,曰:“牛何之?” 5)然后驱而之善 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7)何功之有哉? 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石之铿然有声者
成为 做 作为 是 认为 被 语气 心理 治理 担任 为了 替

练习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是说也,人常疑之。 4)苟政猛于虎也! 5)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族灭也? 祈使 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判断 解释 停顿 感叹 反问
以 练习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忽魂悸以魄动。 何以为计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具告以事 皆以美于徐公。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策之不以其道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无以,则王乎?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用法PPT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用法PPT课件

二、副词 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汝其勿悲!《与妻书》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 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 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 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2)秦王恐其破壁。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 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 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又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第8页/共79页
(4)肃曰:“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犹不失下曹从事。” (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 我的"或"我(自己)"。
(6)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7)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 些”“那里”。 (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第9页/共79页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 “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第30页/共79页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 能用于转折关系。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 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这)

《文言文阅读考点—理解文言虚词》课件 2025届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考点—理解文言虚词》课件 2025届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四)其
“其”字用法较为复杂,请结合课文,填出下表。
例句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解释(可译出的义项) 他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他的
失其所与,不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的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吾其还也
还是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难道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一定,千万
特别提醒 在翻译中,“其”有两种用法要辨析。第一种是作第三人称 代词,但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我的”,如“失其所与, 不知”中的“其”,就是活用,翻译时,要结合语境,明确它的指代对 象。第二种是作为语气副词,表示推测语气的“大概”、表示反问语气 的“难道”,表示期望语气的“一定”及表示婉商语气的“还是”,四 者如何区分呢?一看位置,二看语义。表示推测、反问的,一般放在句 首,全句为问号;表示婉商的,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再者,表示推测与 反问的区分要看语义:表反问的,全句是用反问句形式表示肯定意思, 而表推测的则不能。当然,区分四者时最好用代入法加以比较。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主要 表并列、递进、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目的等关系。其中,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或、其……其……等。表示假设关系 的连词有:若、如、即、使、苟、今、而、纵、令、诚、假令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二)因
“因”既有虚词性,同“以”一样具有实词性,也是翻译中设点的
高频虚词。请结合课文,填出下表。
例句
解释(可译出的义项)
因人之力而敝之
凭借,依靠
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趁此
蒙故业,因遗策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虚词题解答技巧ppt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虚词题解答技巧ppt

• 再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C项:此 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 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 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 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 可迅速进行排除。 •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 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 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 积月累。
• 谈高考文言虚词的解答 •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综 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说, 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 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 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 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 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 根据2002年版《考试说明》的相关表 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二十个:而、 何、乎、乃、其、且、然、若、所、 为、焉、也、以、矣、因、于、与、 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 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 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那么,除了掌握这二十个虚词的常见 用法外,是否有辅助答题的技巧呢? 我们应该肯定的回答:有!现归纳如 下几点,供您参考。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 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 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 "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 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 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 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 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 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 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 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 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 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 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 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 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 可以谕大也。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课件
2.可译为“却”“竟然”。 ①问今是何世,乃</zzd>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3.可译为“只”“仅仅”。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②嬴<zzd>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夫我<zzd>乃</zzd>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固定用法
1.无乃,表揣测,可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zzd>无乃</zzd>后乎?(《勾践灭吴》) ②<zzd>无乃</zzd>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zzd>无乃</zzd>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二)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通“尔”,可译为“你”“你的”。妪每谓余曰:“某所,而</zzd>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固定用法
1.既而,可译为“不久”。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2.而已,通常放在句末,可译为“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连词
1.表递进,可译为“况且”“再说”。 ①<zzd>且</zzd>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zzd>且</zzd>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③<zzd>且</zzd>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辱先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B.积钱累月乃能就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C.且有陷于危辱之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D.贫穷至而廉耻不顾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①出入朝廷四 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②少时尤苦贫,革 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③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 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 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 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已大坏。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 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 (2016·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 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 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 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 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 治生非必蝇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 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 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 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 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 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连词,表因果;连词, 表并列;B项,两个“乃”都是副词,才;C项,连词, 表递进,并且/副词,表递进,尚且D项,连词,表顺 承/连词,表修饰。故选B。
▪ 【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 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 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 方法一 句意分析法 ▪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 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 (3)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3分)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 解析: ▪ (1)此句中的“以”,根据文意,在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人的是他 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凭借”。 ▪ (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句意,宗质为寻找母亲,要跟随到蜀地做官的司马 季思去西边,他认为东南一带没有找到,揣测一定在蜀地吧,可确定分别为“代词,她 (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 ▪ (3)根据句意,因宗质没有找到母亲而悲伤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同情他,劝慰他,他勉 强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饮”前,为副词“才”。
▪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 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 夫哉!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虚词解题 训练 课件(35张PPT)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8分) ▪ (1)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3分)

▪ (2)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2分)
2021高考语文复习
▪ 题型:
▪ 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或正确与否。题干多表述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 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子组成一个选项,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 自所给文言语段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