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裁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教案名称】立体裁剪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使用剪刀和纸张进行立体裁剪,创作出各种有趣的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掌握常见的立体裁剪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美感。
【教学内容】1. 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分类1.1 立体裁剪的定义和特点1.2 常见的立体裁剪形式:折纸、剪纸、剪贴等2. 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2.1 工具准备:剪刀、纸张、胶水等2.2 刀法技巧:直线剪、曲线剪、剪贴等2.3 技巧训练:练习不同形状的剪刀动作3. 立体裁剪的实践活动3.1 制作简单的几何体:立方体、圆柱体等3.2 制作动物和植物形象:小鸟、花朵等3.3 制作场景和建筑物:城堡、风车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裁剪作品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2.1 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特点。
2.2 详细讲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工具准备。
3. 技巧训练:3.1 给学生分发不同形状的纸张,让他们练习不同的剪刀动作,如直线剪、曲线剪等。
3.2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剪刀动作对纸张造成的效果差异。
4. 实践活动:4.1 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几何体,如立方体和圆柱体,让他们熟悉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
4.2 引导学生制作动物和植物形象,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造型。
4.3 引导学生制作场景和建筑物,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美感。
5. 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资源】1. 立体裁剪教具:剪刀、纸张、胶水、彩色纸等2. 立体裁剪示范作品和图片3. 视频素材:展示立体裁剪的过程和效果【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技巧训练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立体裁剪制作出简单的服装款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人体模型的测量与标记方法。
(3)服装样板的制作与调整技巧。
2、难点(1)复杂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操作。
(2)如何准确把握服装的造型和比例关系。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裁剪的知识和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个别指导,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人体模型、布料、剪刀、大头针、针插、尺子、铅笔、橡皮擦、标记带等。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教学资料:立体裁剪教材、服装款式图片、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立体裁剪服装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对立体裁剪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其直观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2)讲解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展示并介绍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3)阐述人体模型的测量要点,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练习。
3、示范操作(约 30 分钟)(1)教师在人体模型上进行简单服装款式(如半身裙)的立体裁剪示范,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2)从准备布料、固定布料到裁剪、调整造型,逐步展示整个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
4、学生实践(约 90 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款简单的服装款式进行立体裁剪实践操作。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15. 熨斗: 立体裁剪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整理面料。面料在使用前一般易出现皱褶或丝绺不直等现象。因此,立体裁剪之前,必须用熨斗熨平布料,找准横、竖丝绺。但不可使用蒸气熨斗,因为喷洒水蒸气,会将布料中的浆变硬,给裁剪带来困难。
16. 画粉:在人体模型上裁剪的服装,要用画粉做各部位的标记。
17. 铅笔、圆珠笔: 在人体模型上设计造型完成的服装,要用铅笔或圆珠笔,在别大头针处作记号,特别是领围、袖窿处,作为平面纸样的依据。
18. 牛皮纸:用牛皮纸打出平面裁剪样板。
19. 小铅锤: 在人体模型上用小铅锤做胸围、腰围、臀围的分隔线,使之垂直在同一水平线上。
20. 布料:立体裁剪很少直接使用实际裁剪缝制的布料在人体模型上裁剪,除非是特薄的布料或者是针织类面料。一般采用棉、麻质胚布做为假缝布。立体裁剪选用的假缝面料(坯布、棉布),应尽量选择与实际要缝制的布料性质相近的坯布。
笔记
观察
分析
讨论
归纳
笔记
布置作业(
分钟)
板书
笔
记
教 学 过 程
第4页
教学
程序及时间
2. 裸体人体模型
人体模型有两种:一种是裸体人台,没有加放松量,这种模型适用于内衣、礼服、套装、大衣等不同种类和款式的服装设计与裁剪。设计师可根据设计的品种,以设计师的感觉进行造型设计,这是比较理想的人体模型。另一种是加进放松量的人体模型,可以设计造型较宽松的套装、大衣、衬衫等款式的服装。
3. 构成人体模型的材料
1、服装款式造型不规则的碎褶,波浪等形式,立体感强但又无法或极不容易用平面结构设计
中职立体裁剪教案

中职立体裁剪教案
教案标题:中职立体裁剪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
3. 能够运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
教学重点:
1. 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
教学难点:
1. 运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立体作品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剪刀、彩纸、胶水、尺子
2. 教学素材:立体裁剪示范作品、立体裁剪教学视频
3. 教学环境:教室桌椅布置,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立体裁剪作品,引起学生对立体裁剪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 理论讲解:介绍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立体形状的构成、折叠和粘贴技巧等。
3. 操作演示:老师进行立体裁剪的操作演示,让学生观摩并理解立体裁剪的基
本操作方法。
4.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行进行立体裁剪的练习,初步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技巧。
5. 制作作品:学生根据所学的立体裁剪技术,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如立体动物、建筑等。
6.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7. 总结提高: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立体裁剪的技术水平。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品质量,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立体裁剪的更多技术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交流,以及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立体裁剪是一种创意手工艺,通过将纸张剪切、折叠和粘贴,使平面图案变成立体造型。
这种手工艺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美学素养。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创作出自己的立体裁剪作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裁剪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立体裁剪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0分钟)a.向学生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应用领域;b.解释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剪切、折叠和粘贴纸张,使平面图案变成立体造型。
2.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0分钟)a.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立体裁剪作品,并解释其制作过程;b.讲解常用的立体裁剪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c.演示如何进行基本的立体裁剪操作,如剪切、折叠和粘贴;d.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尝试制作简单的立体裁剪作品。
3.学生创作立体裁剪作品(50分钟)a.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立体裁剪模板,如动物、植物、建筑等;b.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设计立体裁剪作品的构思;c.指导学生使用所学的立体裁剪技巧,制作出自己的立体裁剪作品;d.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2.评估学生对立体裁剪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技巧;3.评价学生创作的立体裁剪作品的创意和完成度。
五、教学资源1.立体裁剪的示例作品;2.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3.立体裁剪的模板;4.学生创作的立体裁剪作品展示区。
六、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了解更多关于立体裁剪的艺术作品;2.邀请专业立体裁剪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3.组织学生参加立体裁剪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力和创作激情。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立体裁剪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立体裁剪作品。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
2.学会分析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
3.掌握一些基本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切割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教学板书、教学投影仪。
2.教材:《服装立体裁剪教程》。
四、教学过程1.引入与概念讲解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分析,解释服装立体裁剪的原理和目的。
2.步骤和技巧讲解介绍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包括衣型分析、纸样调整、剪裁布料等。
3.实例分析以一件上衣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演示服装立体裁剪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4.操作实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实际布料进行服装立体裁剪。
教师进行辅导指导。
5.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进行点评和互动交流。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
2.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服装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
3.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基本的服装立体裁剪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由于时间较为紧张,学生进行裁剪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可能未能完全掌握技巧。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该加强相关练习和巩固,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技巧。
礼服立裁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礼服立裁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礼服的基本结构、款式特点及设计原则。
- 掌握礼服立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熟悉不同材质的礼服面料特性及其裁剪要求。
2.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礼服立裁工具和设备。
- 能够独立完成礼服的立体裁剪。
- 提高设计感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礼服的基本结构及款式特点。
- 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立体裁剪过程中对人体的准确测量和定位。
- 复杂款式礼服的立裁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礼服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礼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二)理论讲解1. 礼服的基本结构:领口、衣身、裙摆、袖子等。
2. 礼服的款式特点:修身、宽松、荷叶边、泡泡袖等。
3. 礼服设计原则:简约、优雅、时尚、个性等。
(三)实践操作1. 人体测量与定位:讲解如何准确测量人体尺寸,并进行标记。
2. 立体裁剪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讲解剪刀、尺子、标记笔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礼服立裁步骤:a. 根据人体尺寸和款式特点,绘制礼服款式图。
b. 在纸上画出礼服的裁剪线,包括剪口、缝口、折线等。
c. 将纸样贴在面料上,进行实际裁剪。
d. 裁剪完成后,将面料拼接成礼服款式。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礼服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礼服立裁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礼服作品在结构、款式、工艺等方面的完成度。
大学立体裁剪课程设计教案

授课对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礼服设计的技巧和流程。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礼服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流程。
3. 礼服款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 以实际礼服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简述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 解释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如面料悬垂性、内外径差等。
- 介绍立体裁剪的常用方法,如抽缩、剪切展开、插角等。
三、礼服设计基本技巧讲解- 分析礼服设计的基本元素,如领型、袖型、裙摆等。
- 讲解礼服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款式构思、打版、制作等。
四、实际操作示范- 展示立体裁剪和礼服设计的过程,并讲解关键步骤。
五、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礼服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礼服设计作品,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二、点评与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 总结立体裁剪和礼服设计的关键要点。
三、课后作业-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件礼服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展示礼服设计案例、立体裁剪步骤等。
- 实物教学:展示成品礼服、面料等。
-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 学生对立体裁剪和礼服设计的理解程度。
- 学生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备注:-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礼服作品。
立体服装裁剪课程设计教案

立体服装裁剪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立体服装裁剪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2. 学生能掌握服装款式图的分析与立体裁剪图的绘制方法。
3. 学生能了解不同材质面料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原理,独立完成一款简单立体服装的设计与裁剪。
2. 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熟练使用相关裁剪工具,提高裁剪技能。
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合理分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装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工匠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立体裁剪有初步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立体裁剪基本原理- 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2. 立体裁剪实践操作- 分析服装款式图,绘制立体裁剪图- 学习并运用不同材质面料进行立体裁剪- 掌握相关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3. 立体裁剪设计与团队协作- 设计并完成一款简单立体服装的制作- 学习在团队协作中合理分工,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周:立体裁剪基本原理学习,分析服装款式图,绘制立体裁剪图。
2. 第二周: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材质面料的立体裁剪方法,熟悉裁剪工具的使用。
3. 第三周:设计并制作简单立体服装,进行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关于立体裁剪的章节,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许丽莎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2、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4、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并做准备教学重点: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学习立体裁剪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3、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学时:2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大头针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2、收集立裁图片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简介一、立体裁剪的含义立体裁剪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
具体的说,立体裁剪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立体裁剪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
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
三、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1、确定基本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裁剪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
立体裁剪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
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平面裁剪离不开立体裁剪。
平面裁剪来源与人体的原型,而原型的确定就是大量立体裁剪原型结构的分析与归纳。
另外,立体试样又为观察修正服装和累积平面裁剪经验提供了参考和源泉。
五、立体裁剪的优点1、立体裁剪造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人员的提高。
立裁电子教案1

(1)适应性强;像著名设计师奥内特、安卡罗、瓦伦蒂诺等,他们“随身带着剪刀、大头针,用面料作草图,完全像雕塑家那样,在人体上塑造服装”。
(2)实用性强;各种服装均可
(3)可以加深结构设计的理论;
(4)可以边设计边裁剪、边改进;
(5)易于处理特殊体型;
(6)宜于样板的制作。
三、立体裁剪的过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裁剪与平面裁剪过程的比较
立体裁剪过程:根据效果图(或款式图)进行款式分析并初裁布料→经立体造型获得款式初型→按初型假缝、试穿→整理修改布样→拓印布样于纸板上(即布样转化为纸样)→加放缝份和对位标记→获得外服装款式样板
2、蒸汽整理:用蒸汽熨斗进行坯布整烫,使坯布的经纬纱相互垂直。
3、对称轴
4、坯布的固定
(三)裁片的整形处理
将初次在人台立体造型的衣片取下烫平,并且将标识点连为光滑的曲线,然后假缝。
(四)模特儿试衣
(五)样衣评述、修改
技能实训
小结
本次课程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讲解了立体裁剪的概念及渊源,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差别,以及立体裁剪的准备工作、工作步骤等内容
④立体裁剪可以解决平面裁剪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料厚薄的估算、悬垂程度、皱褶量的大小等)、可以帮助对平面裁剪的理解,是确定各种平面裁剪方法的依据
一般意义的立体裁剪是依据人台进行的,如果能在人体上进行立裁更为理想,因为,人台是静体。所以,在活动量方面应参照实际人体状态加以充分考虑。
六、立体裁剪的工作步骤
课时
第1、2课时
课题
绪论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教案标题: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创造性地运用立体裁剪技巧进行艺术创作。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熟悉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b. 准备教学所需的裁剪工具和材料。
c. 准备一些示范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学生准备:a. 准备裁剪工具和材料。
b. 带来一些参考资料或图片,以便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向学生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如纸艺、装饰品等。
b. 展示一些立体裁剪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解释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折叠、剪切等。
b. 示范一些基本的立体裁剪技巧,如剪纸花、剪纸人等。
3. 操作实践(30分钟):a.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立体裁剪练习。
b.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剪切方式和角度,创造出不同的立体效果。
4. 创作实践(30分钟):a.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立体裁剪技巧进行个人创作。
b.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作品质量。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b.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运用立体裁剪技巧,进行更复杂的创作。
2. 引导学生了解立体裁剪在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如中国剪纸、西方雕塑等。
3. 组织学生参加立体裁剪比赛或展览,以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操作实践和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创造性思维和作品质量等。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鼓励和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的教学改进。
2.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的评价,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具体操作步骤;3.运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简单的服装。
二、教学内容:1.立体裁剪的原理和特点;2.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3.立体裁剪的步骤和技巧;4.制作简单的立体裁剪服装。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些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展示视频,引发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立体裁剪的工具和材料。
3.实践操作(50分钟)步骤一:选择合适的服装款式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一件适合练习的立体裁剪款式。
步骤二:取材和准备根据所选款式,选择合适的面料并进行预洗。
在准备材料的同时,制作相应的裁剪零件。
步骤三:裁剪和拼接将裁剪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裁剪,并通过拼接将零件缝合在一起,形成服装的整体形状。
步骤四:修剪和调整通过试穿和细节修剪,调整服装的尺寸和结构,使之更符合个体需要。
步骤五:成品加工进行裁剪收尾和辅助处理,如加钮扣、缝线或装饰等。
4.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回顾整个制作过程,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5.展示(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成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实践环节中的操作和表现;2.评价学生对立体裁剪原理和技术的理解程度;3.评价学生的成品制作质量和创意程度。
五、教学资源:1.视频素材:服装设计师作品展示;2.工具和材料:裁剪刀、剪刀、布料、纸板、缝纫机等;3.教材:相关的服装设计与制作教程。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室或服装制作工厂,加深对服装制作工艺的理解;2.组织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和制作比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使学生既了解知识又能够动手实践;2.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练习题目和难度,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挫败感;3.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成绩。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操作,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立体裁剪的工具与材料的使用。
2、人体模型的测量与标记。
3、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方法,如上衣、裙子等。
(二)教学难点1、复杂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技巧,如褶皱、省道的处理。
2、服装的整体造型与比例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立体裁剪的操作练习,逐步掌握技巧。
3、案例分析:展示优秀的立体裁剪作品,分析其设计思路和制作技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立体裁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立体裁剪服装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引导学生思考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从而引出本课程的主题——立体裁剪。
(二)理论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讲解立体裁剪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人体模型、剪刀、大头针、布料等,并展示其使用方法。
3、详细讲解人体模型的测量与标记方法,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等关键部位的测量和标记。
(三)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示范(约 40 分钟)1、教师在人体模型上进行上衣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示范,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要点。
准备一块合适大小的布料,将其披在人体模型上,确定前后中心线和胸围线。
用大头针固定布料,根据人体曲线剪出领口、肩线和袖窿的形状。
整理省道和褶皱,使衣片贴合人体模型。
2、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上衣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裙子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示范(约 40 分钟)1、教师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裙子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示范,同样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要点。
《立体裁剪》课程教案.

《立体裁剪》课程教案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对立体裁剪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做好立裁前的人台标识准备。
教学时数安排:课堂讲授1学时;学生课堂实践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的概念和术语一、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二、服装结构设计的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三、服装原型四、基础纸样五、样板放缩第二节立体裁剪的历史和发展一、十三世纪前东西方传统服装构成二、十三世纪以来的东西方传统服装构成三、东西方现代服装构成第三节立体裁剪技术原理一、关于布料丝缕二、省道处理技术三、廓型处理技术四、立裁样片放缩技术第四节立体裁剪的准备一、立体裁剪的工具1、人体模型(人台);2、剪刀;3、针插;4、大头针;5、立裁用布料;6、补正棉;7、尺子;8、熨斗;9标识带10、描线器;11、笔二、立体裁剪前的准备1、人台基准线的标识(纵向8条,横向5条)2、人台整理重点、难点:人台标识课后练习:人台贴身罩衣的制作第二章衣身的立体裁剪教学目的:对衣身的立体裁剪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时数安排:课堂讲授1.5学时;学生课堂实践3.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原型的立体裁剪一、衣身原型的种类二、贴体型原型的立体裁剪三、其它型原型的立体裁剪第二节衣身的宽放量和放缝一、直接放置法二、取下放置法第三节省道转移一、一转一省二、一转多省三、多转一省第四节分割线衣身一、分片裁剪法二、连缝裁剪法第五节抽褶衣身第六节变化衣身重点、难点:立裁样板与对应平面结构样板比较。
难点:衣料与人台之间空间问题。
课后练习:省道转移及分割线练习第三章裙装的立体裁剪教学目的:裙装立裁教学时数安排:课堂讲授2学时;学生课堂实践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裙原型(筒裙)一、腰省量的分配二、腹、臀容量分配三、侧缝线第二节波浪裙第三节褶裥裙第四节变化裙款重点、难点:腹、臀部位的容量操作课后练习:两种手法以上的变化裙练习第四章衣领的立体裁剪教学目的:通过立体方式的操作比较,解决平面结构中难点部位。
教学时数安排:课堂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立领一、立领类领子三条基本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立领平面结构领型与立体结构领型比较第二节翻领一、翻领类领子三条基本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翻领平面结构领型与立体结构领型比较第三节驳翻领一、驳翻领类领子三条基本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驳翻领平面结构领型与立体结构领型比较第四节变化领款一、各款变化领领子三条基本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各款变化领平面结构领型与立体结构领型比较重点、难点:领子的三条基本线的结构关系。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名称:服装立体裁剪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3.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内容:1.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2.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3.实践操作: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
教学资源:1.剖析不同服装款式的裁剪方法的教学视频;2.织物、纸板、布料和裁剪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介绍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1.引入:与学生讨论服装立体裁剪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示范:通过展示一些立体裁剪的服装样品,向学生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3.分析:剖析不同服装款式的裁剪方法,并通过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裁剪过程和技巧。
4.提问:与学生讨论不同款式对裁剪技术的要求和影响。
第二课: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1.回顾:复习第一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原理有基本了解。
2.介绍:详细介绍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如平面裁剪、曲线裁剪、对称裁剪等。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用纸板和布料尝试不同的裁剪技巧,并检查实践结果。
第三课: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1.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服装设计的主题。
2.讨论: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设计服装款式,包括图案、颜色和裁剪技巧等。
3.制作: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使用布料和裁剪工具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
4.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让其他学生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3.学生对常用的服装立体裁剪技巧的掌握程度;4.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服装设计的创新度和实用性。
拓展延伸:1.邀请专业服装设计师来讲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趋势;。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部分-立体结构设计

4第六章下装立体裁剪教学目的:1.熟练基础裙子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变化裙型的立裁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下装松量的基本设置方法。
2.掌握臀腰省的基本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演示操作。
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和教师个别指导,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学时:8教具:标记笔、人体模台、大头针、标记线作业:1、基本裙型1款例;2、变化裙型2款例。
(要求先绘制款式图,按照款式图进行立体裁剪制作)第一节直身裙的立体裁剪裙装的造型变化丰富多样,是主要的下装款式,也是女装的主要构成,搭配不同的上装和运用不同的造型设计组合方法,能够在服装整体造型上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此外,裙装通过本身工艺结构的改变也可以进行千变万化的款式造型设计。
其剪裁多采取收省、抽褶、打裥及分割等手段来配合完成,因此较为适合运用立体裁剪的手法进行制取。
裙装立体裁剪的重点主要在腰、臀部位的处理上,同时还要注意满足下体运动需要及功能性设计。
其造型款式如图6-1-1所示:图6-1-1直身裙造型款式图一、直身裙的立体裁剪直身裙也称直筒裙、一步裙,其款式特征为腰部收省,臀部贴体,裙摆量与臀部大小基本相同,是裙装中最基本的款式。
使用的材料大多为较厚实,挺括的织物。
其造型款式图如图6-1-1所示。
下面以直身女裙款式为例来介绍立体裁剪制作女裙的方法。
(一)准备工作1、布料准备根据款式需要确定直身裙长度,腰围线上加放4cm,裙摆下加放5cm,前后片用布长度为:裙长+9cm;直身裙宽度为前后半臀围加1cm松量,再在前后中心线加放3cm,侧缝处加放3~4cm,前后片用布宽度为前后半臀围+7~8cm。
参见图6-1-2。
2、布纹标示线的标定将准备好的布料整理好,并标示前后中线及臀围线。
3、标记腰围线和臀围线的位置根据款式要求,用粘带纸在人体模型上标示好腰围线、臀围线的位置。
图6-1-2(二)操作方法与技巧1、铺前片。
将前中心线和臀围线分别对好人体模型上的同名线条,用大头针固定。
立裁电子教案2

(二)、立裁前的坯布准备
1、纱线的弓纬与歪斜
弓纬和歪斜通常叫做纬斜疵。
它的意思是纬纱与经纱没有在合适的角度上,通常发生在织造和后整理的过程中。
有弓纬,或歪斜,或两者混合,就应该决定撕开织物。
2、校正经纬纱向
立体裁剪所用的布料的丝道必须归正。
许多坯布多存在着纵横丝道歪斜
、针插制作
、人台标识线的标识
本次课程主要讲解了立体裁剪所需工具与材料、人体模型的补正与整理、人台标识线的确定方法、坯布的准备。
、针插制作
、人台标识线的标识。
衣领立裁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衣领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掌握衣领立裁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熟悉衣领立裁的工具和材料。
2. 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衣领的立裁设计;(2)掌握衣领立裁的裁剪、缝制和调整方法;(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衣领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 衣领立裁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 衣领立裁的工具和材料4. 衣领立裁的裁剪、缝制和调整方法5. 实例分析及创新设计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各种衣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衣领的类型和特点;(2)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衣领?2. 讲解与示范(1)讲解衣领立裁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示范衣领立裁的裁剪、缝制和调整方法;(3)介绍衣领立裁的工具和材料。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衣领立裁实践,每组选一个衣领类型进行设计;(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学生完成设计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2)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和体会;(3)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2)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结果评价:(1)评价学生的衣领立裁作品,如设计合理性、美观性、实用性等;(2)评价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服装设计基础》2. 图片资源:各种衣领图片、设计作品等3. 实物材料:面料、辅料、剪刀、缝纫机等4. 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论坛、设计网站等六、教学时间本次教学方案共计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讲解与示范、实践操作第二课时:实践操作、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衣领立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立体裁剪的构思立体裁剪的构思过程不同与平面裁剪,它既可以先绘好效果图,依图造型,也可以仅在一个抽象的构思基础上直接设计,因为立体裁剪技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可操作性较强,即在操作过程中可随时调整原始设计,因此,采用立体裁剪技术有利于设计的完善和加强,另外将面料直接披挂在人台或人体上,根据面料自然的形态而产生的设计灵感也是立体裁剪的构思过程。
二立体裁剪的工具与材料1 人台;人台是现代立体裁剪中必备工具,包括用于成衣生产的标准人台和用于度身定制的特体人台以及用于内衣研究的裸体人台。
人台还分为半身人台、全身人台等。
2 珠针:立体裁剪的专用大头针,针身细长,便于刺透多层次的布料之中。
3 坯布:立体裁剪多用白坯布作为代用布,以降低成本,在选择代用布上则应尽量选择与面料质地相近的代用布,以保证最终面料造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4 剪刀:由于立体裁剪操作的独特性,因此立体裁剪时一般采用9#或10#的剪刀。
5 粘合带:用于人台上表示线和款式造型线的确定,一般采用及时贴来代替,因其起到标识的作用,所以粘合带的宽度越细越好,最大不能超过0.4厘米。
6 其它:除了上述的基本工具与材料外,熨斗、笔、划粉、尺、有齿滚轮、复写纸、牛皮纸等也是必需的。
三立体裁剪的准备进行立体裁剪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1 人体模型补正与整理——一般来说,我们所采用的大多数人体模型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模型,如果是用于成衣生产的立体裁剪,则只需选择相应号型的人台即可;如果是为单件定做,则需对现有人台进行相应地调整,补出不足之处,如胸围的大小、肩的高低、背部的厚度、腹部与臀部的丰满度等,尽可能地将人台调整到与穿着对象体型相近,人台补正多使用棉花、垫肩、坯布等材料。
除了因特定对象的体型差异而进行的人台补正以外,对于某些特异造型的款式也同样需要对人台进行一定的整理,尤其是那些较为夸张的立体造型,则需给人台加上衬垫等支撑物。
2 确定人台的基础线——基础线是立体裁剪过程中的对位线与参考线,是保证纱向正确造型稳定的基础,因此基础线的确立应该是严谨的。
人台的基础线主要包括颈围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前后中心线、公主线、侧缝线、小肩线、以及袖窿线。
其中三围线应保持水平,而前后中心线则保持垂直。
3 假手臂的制作——假手臂主要用于袖子的立体裁剪,制作假手臂主要有棉布、棉花或晴纶棉、硬纸板、针线等材料。
四立体裁剪的技术原理(一)立体裁剪所用布料的纱向:立体裁剪所用的布料的丝道必须归正。
许多坯布多存在着纵横丝道歪斜的问题,因此在操作之前要将布料用熨斗归烫,使纱向归正、布料平整,同时也要求坯布衣片与正式的面料复合时,应保持二者的纱向的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成品服装与人台上的服装造型一致。
(二)立体裁剪的缝道处理技术:缝道实际上是指衣片之间的连接形式。
整件服装是由缝道将各个衣片连接起来所形成的造型,因此缝道的处理技术至关重要,由于立体裁剪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缝道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操作与整体造型,所以缝道的处理技术显得更为突出与实际。
1 缝道的设置:缝道应尽可能地设计在人体曲面的每个块面的结合处即女性胸点左右曲面的结合处——公主线;胸部曲面与腋下曲面的结合处——前胸宽下侧的分割线;前后上体曲面的接合处——肩线;腋下曲面与背部曲面的结合处——后背宽下侧的分割线;背部中心线两侧的曲面的结合处——背缝线;腰部上部曲面与下部曲面的接合处——腰围线等。
缝道设计在相应的结合处使服装的外型线条更清晰也与人体形态相吻合。
2 缝道的形状:缝道的形状从设计角度而言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即设计领域是宽泛的,然而结合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工艺制作的可行性,则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缝道处理时要注意尽可能将缝道两侧的形状设计成直线,或与人体形状相符的略带弧线的线条形状,同时两侧的形状尽量做到相同或相近,便于缝制。
一原型的立体裁剪(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
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
操作步骤如下:1 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 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 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 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 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 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二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宽松式与合体式。
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1 省的概念与意义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2 省的转移及其运用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3 几种省形的立体裁剪操作(1)腰省——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将全部余量转至胸点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这是将全部余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转移推移到设计的位置,这与平面结构中所讲的省的分解与转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现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
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形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这类的省还包括Y形、T形等。
4 立体裁剪中省与分割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的公主线。
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
(3)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线。
(4)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
直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5)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
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三立体裁剪中的抽褶艺术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
1 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
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
2 自由褶——与规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现了一种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服装风格。
3 操作要求——由于立体裁剪不同与平面裁剪能够很精确地计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应留有充分的余量,再根据需要来设定褶量的大小,并用笔做上记号。
一颈的构造由于人体颈部构造与胸腔呈一个较大的角度,从功能性角度出发,决定了领的造型原则上应与衣身分开。
仔细观察颈部形状近似圆柱形,略向前倾斜,有自上而下渐粗的特征。
进一步观察会发现后颈根中心点比前颈根中心点高,将两点连接起来便形成后高前低的斜线,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前开领要大于后开领了。
二立领的立体裁剪立领是立体裁剪中最基本的一种领型,实际上是颈部结构的平面展开形式。
操作步骤如下:1 取长=1/2颈围+5厘米、宽=设计宽度+6厘米的经向布料,使用前将布料用熨斗熨烫拉伸成稍弯曲形,将布料的中心线与衣身后领窝的中心线复合一致。
2 将其余面料顺着领围线继续安装,边安装边观察造型边调整。
3 在做好的领型上做上标记,修剪多余的布料。
三翻领的立体裁剪翻领不同于立领只局限于颈部,与肩胸部分不发生联系,因此结构相应要简单,翻领不仅有立领部分同时还有翻领部分,即还需考虑领与肩的关系。
操作步骤如下:1 取长=N/2+10厘米、宽=设计量+5-8厘米的斜纱面料一块,划出中心线。
2 将中心线与后领窝的中心线复合,再依据领窝来确定翻领形状。
3 调整好翻领形态后用笔在领窝处做上记号,并用标识带作出翻领的造型。
4 从人台上取下之后置于平面上进行修正。
四波浪领的立体裁剪波浪领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量取法,即当衣身完成后量出领窝大小,再在平面上剪出领窝大小的圆弧形样片,将领面内弧线的两端拉开,与衣身领窝复合,遂形成波浪领;另一种方法为直裁法是典型的立体裁剪方法,操作方法如下:1 取出长=宽=(N/2+5)/2的正方形45度正斜布料,在布料的正中剪开,剪切长度为后领宽,作出基础领样,将基础领样的后领部位固定于衣身后领窝处,并根据领窝形状在基础领样上做剪切口。
2 在基础领样的外侧做波浪,做波浪时,一手按住领样的装领处,另一只手捏住布料做波浪,边做边在领窝处开剪口以消除牵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