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属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丛书系列之一,由于译者大多是新人,因而或多或少存在着翻译问题,如读来不明所以、拗口,甚至矛盾,人名翻译也是怪怪的,大概也是因此,本套丛书折扣较高,醉猫是以三、五折从两家书店购进了大部分。

于翻译上,本书《多元文化主义》还算好些,稍显麻烦的是由于沃特森的论述涉及到了中国的相关政策,在编者的“出版导言”中承认作了“比较小的删节”,而“译者后记”中译者叶兴艺却又称“未加任何的删改”,呵呵,醉猫手中无原版本,无从知道细节了,但是醉猫相信编者,因为最终决定编定稿的大概是编者吧。

导言中,作者首先进行了概念的清理工作,认为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据1998

“multicultural 年Wieviorka的叙述,应该是从形容词形式开始的。如“multicultural curriculum”、education”以及“multicultural society”。而“multicultural society”无非说得是,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文化。对于同样的现象,其实尚有“plural society”以及“multiethnic societies”、“cosmopolitan”等,但由于“multiethnic societies”又常常用以解释“multiracial”以及“polyethnic”这两个词。因此往往含有人种这样的生物学意义。而人种的生物学意义又时常带来麻烦。

对于多元文化社会,国家往往会采取两个方法,一是设法根除所有其他文化而只保留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极端的例子就是种族灭绝(genocide),如前南斯拉夫的种族清洗(ethnic clean)。二是采取强制同化(coercive assimilation)政策,利用国家的公共机构或制度来抑制或说服其他文化走向消亡,最后留下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

然而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后,社会哲学发生变化,“不同的文化群体并非仅仅是抛弃了它们本来的文化特征---而是质疑其合理性”p6 。文化的新的环境“色拉拼盘(salad-bowl)”成立,不同的文化成分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及特性。多元文化的这种转变出现在美国及英国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nment)以及英国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增加问题。

导论中在提到日本时,提及了在日朝鲜人(Korean-Japanes)以及部落民的问题,然而偏偏未能提到最为主要的爱依努(Ainu)族的问题。可见作者于资料的把握尚有问题。

全书除过导论及结论外共分4章:

第一章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

主要讲述20世纪的民族主义问题,并探讨了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形成(national formation)、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其实作者主要强调了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nationalism)已经纠缠在一起的问题。

第二章教育、宗教和传媒

主要讲述通过教育、宗教和传媒,一种文化在描述另一种文化时,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第三章文化多样性和全球统一性

本章如题,其实是一个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矛盾。相当于是一个明显的悖论。在经济日趋普遍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依然在成长,并在政治进程中发挥着作用。

第四章历史视野中的多元文化主义

仅仅在20世纪中谈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者上溯了历史时期,将多元文化主义放进了一个大的历史场景中来考量。

在结论中,虽然作者带批判性地认为“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存在着容易混淆的必然性,并指出在使用这个词时,必须更为慎密地审视表达认同的不断变化的方式(p118)。但作者不得不承认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有用的功能:1、身份认同所带来的自尊。2、增强于社会、宗教以及于国家的归属感。3、乡土情结、或者对某个地方的认同。4、增强历史感,可以追寻血缘及家族的传统。至于多元文化的意义,作者认为,是一种原则,要求我们具有对差异的接受

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承认自我能力。

醉猫以为,值得一读,但不可太看重。如要认真学习多元文化还得去读加拿大人Kymlicka 的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一书,此书也已经有了中文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