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接工教学实施计划

合集下载

电子装接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电子装接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电子设备装接工》课程教学大纲培训单位:课程负责人:授课教师:(理论教师)、(实践教师)一.课程概况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从事电子元器件测量、焊接、插装等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培训。

使学员通过短时间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电子装接工的基础知识,使之具有初级电子装配工国家标准的从业知识和技能,符合合格上岗的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适应企业生产中对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区分的技能要求。

2.适应企业生产中对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测量的要求。

3.适应企业生产中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成形要求。

4.适应企业生产中对电子元器件的插装技术要求。

5.适应企业生产中对电子元器件的焊接要求及拆焊要求。

6.焊接技能达到初级工水平。

7.能熟练地看懂电路装配图。

8.能熟练地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组装。

9.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技能、测量技能、成形技能、插装技能、焊接与拆焊技能;掌握各种导线的加工技能;掌握烙铁检测与修理技能;掌握对某一实际产品电路的插装和焊接技能。

三.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技能模块一: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技能模块二:电容器的识别与测量技能模块三:二极管的识别与测量技能模块四:三极管的识别与测量技能第二单元:电子元器件的插装与导线加工技能模块一: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成形技能模块二:电子元器件的插装技能模块三:导线的加工技能第三单元: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拆焊技能模块一: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能模块二:机器焊接模块三:电子元器件的拆焊技能第四单元:电子产品的装接生产培训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应突出各个操作技能动作的示范演示;在学习方法上,应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际操作;在教学内容上,应掌握各个实训单元的教学重点。

四. 教学课时计划分配及课时安排:1.总课时:150课时2.理论基础知识:36课时3.专业技能及实习:114课时五、初级电子装接工教学计划表。

电子电路项目化教学-六步法

电子电路项目化教学-六步法

C2
C4
3 3p F R3 2 20 k
+12 v
8
J1
+12 v
4 3
C1
Ui
2
-1 2v 2 70 nF
1
C ON4
பைடு நூலகம்
3 2
R1 R2 6 8k 1 20 k
4
-1 2v
U1A 1
NE5 53 2
1 50 pF R6 4 7k
C3 5
3 90 nF
6
R4 R5 2 2k 4 7k
U1B 7
NE5 53 2
线头埋在焊点里面。这种焊点近似半球形,虽然美观,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虚焊;注意电 源线的处理,接地线的处理。
分布均匀,疏密一致;周边留空,不要占满; 元件排布,不得交叉;器件穿孔,不要靠根。
五、 电路调试
1. 测试连线 在ETL-VA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连线进行调试
2. 测试方法
1) 电压放大倍数Au的测量 测量方法:在保证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给定输入,测量相应的输出即可。
名称 集成运放
电阻 电容
型号 A741 色环 瓷片
参数 1/2w
数量 两片 若干 若干
四、 装配电路
1.印制板图设计
进入Protel99se SCH界面,绘制电原理图;经电气检查(Tool→ERC) 无误后即可生成网络表(Design→Great Netlist)。
进入Protel99se PCB界面,绘制印制板图。先确定外围尺寸:长50㎜, 宽25㎜,且要求外框接地又不能封闭如图2。接着载入网络表 (Design→Load Nules),把所有的元件合理的布到印制图板上。进行自 动布线参数的设置(Options→Rules),最基本的有三点:线宽,线距和层 数,本设计采用单面板。参数设置完毕,即可执行自动布线命令(Auto Routs→All)。设计为元件分布图(比例2:1)。

项目式教学法在电子装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项目式教学法在电子装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摘要本文以电子装接中的警笛音响电路为具体实例来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实施,通过对项目内容的选取、过程的实施及考评方法的介绍,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优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电路装接测试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Electronic Attachment Practice Course //Qiu Xiaohua [1][2],Jin Yuye [1][2]Abstract Circuit of the electronic conne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siren sound are taken as concret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project content,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and it summed up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ject pedagogy in teaching and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ed.Key words project;circuit;attachment;testFirst -author 's address Tongji University,200092,Shanghai,China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325006,Wenzhou,Zhe-jiang,China [2]如今,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法,已在高职教育中日益彰显出其优势。

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教学计划

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教学计划

英文回答:The aim of this programme is to include theoretical teaching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electronic assembly of wide power andmunication equipment. In theoretical teaching,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e—facilators,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of wiring,munications equipment, radio and television equipment, etc.,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actical operations.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safety, including electrical safety, equipment safety, etc.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students will upgrade their operational skills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real equipment operations, including maintenanc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equipment,munications equipment, etc. Students also need to learn to use tools such as welding tools, measuring tools, etc. Through a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ents will have full knowledge and skills.本教学计划旨在包含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

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职责

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职责

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职责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大纲篇一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大纲一.基础知识1、电路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2)教学要求:掌握电路的组成及作用;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掌握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谐振电路的条件及特性2、电子电路知识(1)教学内容:模拟部分:半导体知识及半导体元件;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电路;晶闸管及整流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数字部分: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电路、A/D与D/A转换器、数字显示电路。

(2)教学要求:掌握半导体的特性,半导体元器件的特点及测试;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及特点;掌握电源电路中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结构及特点分析。

掌握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结构及特点;掌握A/D与D/A转换器3、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电子CAD4、电气识图知识。

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二.专业知识(1)教学内容:1、安全用电知识2、电气操作安全规程知识3、电子测量知识: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电量的测量三.操作能力1、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2、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拆焊技能四.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大名县职教中心废钢装槽工岗位职责篇二废钢装槽工岗位职责1.负责现场对口交接班,包括地磅秤、电磁盘、吊具并对上班和本班的废钢搭配结构及重量进行了解和确认。

2.负责自产废钢卸车的行车的协调指挥及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坚持杜绝超标废钢和以次充好废钢进入废钢场。

3.负责记录本班供转炉废钢的种类、重量。

4.负责指挥行车按当班调度通知的废钢的种类、重量和重、轻型废钢及离地磅秤距离远、近搭配、均衡装槽入炉,严禁超大超长废钢入槽。

《电子装接工》电子教案

《电子装接工》电子教案

《电子装接工》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装接工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检测和焊接技巧。

(3)熟悉电子装配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电子元件,并进行焊接。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进行简单的电子装配。

(3)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的电子装接工作。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子装接工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耐心的职业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装接工基本概念:介绍电子装接工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2. 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介绍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符号和功能,以及检测方法。

3. 电子元件焊接技巧:介绍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焊接质量的判断。

4. 电子装配工艺流程:介绍电子装配的基本步骤,包括焊接、组装、调试等。

5. 安全操作规程:介绍电子装接工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火、防电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装接工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电子元件焊接、装配等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操作方法。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子元件的识别、焊接和装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资源1. 电子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

2. 教学视频:展示电子元件焊接、装配等操作过程。

3. 实物的电子元件:供学生识别、检测和焊接。

4. 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防护眼镜等。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操作技能和掌握程度。

2. 结果性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电子装配项目的质量,评价其成果。

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意识等,评价其情感目标达成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电子装接工基本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电子装接工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课程标准

《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课程标准

《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技能课。

本课程是传授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知识的专业课,通过学习掌握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中常用元器件的基本知识。

二、参考课时288课时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熟悉常用典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熟悉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会编制电路组装、调试、检测工艺文件。

(二)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主要参数及应用。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理解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4.掌握常用器件的识别和简单测试。

5.掌握单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6.掌握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7.掌握基本门电路的符号及逻辑功能、基本触发器的符号及逻辑功能。

(三)技能目标1.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

2.会借助手册查阅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

3.会正确选择使用元器件和材料。

4.能熟练地装接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调试。

5.能解决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四)相关职业工种及证书熟悉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会编制电路组装、调试、检测工艺文件。

达到无线电调试工考核要求。

四、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递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需求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电子整机装配》一体化课程教案

《电子整机装配》一体化课程教案
教学活动环 节

教学环节名 称
学习活动2:制定计划
授课日期
2018.6.20
周 次
19
节 次
1-6
课 时
6
授课地点
崇技3301
学习目标
1、能准备LED显示屏组装物料、工具
2、能进行LED显示屏外观设计
学习材料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设备
3、LED显示模组
4、各种线材
5、组装工具
课后作业布置
教案审批意见
签名:年 月 日
5.能够与资料管理员、工具管理员、配件管理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做好装配作业情况的说明并交接。
6.能够遵守电子行业焊接工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6S”管理规定。
学生基础
分析
本任务教学对象为中级工一年级学生,电工基础知识以及装配技能还比较薄弱,对LED显示屏的基本结构还不是很了解,对于组装工具使用及注意事项不是很明了,还不能很好执行6S标准,信息检索和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也待加强。
装配工从班组长处接受LED显示屏组装任务后,阅读组装任务单,明确任务要求。通过查阅显示屏组装作业指导书,确定作业流程与技术标准,然后在规定工期内完成电源板、驱动板、LED屏、通信板、外壳等的组装。通电自检合格后,填写组装任务单,交付班组长进行质量检验。工作过程中遵循现场工作管理规范。
学习目标
1.能够读懂装配任务单,明确装配对象和工期要求。
2.能够正确识读电子整机装配图及产品装配说明书、配料单,明确装配流程及工艺要求。
3.能够按照设计文件和装配工艺、配料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插件、连接、紧固等装配,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环保管理制度和“6S”管理规定。

无线电装接工四级培训计划

无线电装接工四级培训计划

《无线电装接工》(四级)培训计划一、编制说明本培训计划依据《无线电装接工》职业标准编制,适用于无线电装接工(四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可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培训实际情况,在不少于总课时的前提下编写具体实施的计划大纲和课程安排表。

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时间和课外实训练习时间。

推荐教材仅供参考,各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实际情况选择。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掌握有关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较复杂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拟制一般电子产品的装接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或较复杂产品的试制样机的全部装接。

三、培训建议课时本职业等级的建议培训课时:320课时。

各培训机构可以在不低于建议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模块1 电工基础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1)正弦交流电路(2)三相交流电(3)变压器和电机(4)过渡过程(5)非正弦交流电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1.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矢量表示法;纯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并联电路;电路的谐振;交流电的功率;功率因素1.2三相交流电;三相电源的联接;三相负载的联接;三相功率1.3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单相、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1.4电感和电容换路情况;RC、RL电路的过渡过程1.5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功率;周期性非正弦波的分解3、培训方式建议(1)理论教学:采用常规课堂授课形式。

模块2 电子技术基础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1)谐振电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2)四端网络的特性、基本方程、参数和计算(3)高频放大电路的概念和特点(4)正弦波振荡器和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5)调制和解调的概念和工作原理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1.1串联、并联谐振电路,复杂并联电路1.2两端网络;四端网络的基本方程和参数;四端网络的镜象参数;工作衰耗和插入衰耗;滤波器、衰耗器、变量器和均衡器1.3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高频放大特性;宽带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1.4 LC正弦波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变频电路1.5信号时域和频域;信号频谱;振幅调制和解调;角度调制和调频信号的解调。

区年电教装备工作计划

区年电教装备工作计划

区年电教装备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区年电教装备工作计划:
1. 调研需求:通过开展调研,了解各学校的电教装备需求以及教师的培训需求。

2. 更新设备:根据学校的需求,逐步更新更先进、更高质量的电教装备,包括电子白板、投影仪、电子教室等。

3. 教师培训:组织开展电教装备的使用培训,提升教师运用电教装备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电教装备进行教学。

4. 教学资源配套: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师运用电教装备进行教学,我们将建设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库,并定期更新教学资源。

5. 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与管理机制,定期对电教装备进行维护与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教学评估与研究:开展电教装备的教学效果评估与研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电教装备的使用方式和教学模式。

7. 合作推广:与周边区县的教育部门合作,共享电教装备资源,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广先进的电教装备使用经验。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新整理)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计划

(最新整理)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计划

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计划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计划)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

电子设备装接工教学计划(共计 220 课时)一、指导思想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的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电子设备装接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专业: 电子设备装接工培训班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共计220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习 130 学时,实践课学习90学时。

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教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计量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三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一.基础知识(80学时)1、电路基础知识2、电子电路知识3、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电子CAD4、电气识图知识。

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二.专业知识(40学时)1、安全用电知识2、电气操作安全规程知识3、电子测量知识: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电量的测量三.操作能力(90课时)1、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2、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拆焊技能四.法律法规知识(10课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的相关知识。

“IPDICE”教学法在《电子产品组装》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IPDICE”教学法在《电子产品组装》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IPDICE”教学法在《电子产品组装》教学中的运用实例一、技工院校《电子产品组装》教学现状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技工院校《电子产品组装》教学往往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和元器件知识,并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与企业实践脱节严重,忽视技工院校学生作为企业准员工的特殊身份,对学生职场综合能力的锻炼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2.课程培养目标《电子产品组装》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典型电子产品电路的识图、安装、调试、检测等核心技能。

同时在实践中渗透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教学模式,其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组织教学,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学习内容、形式与企业工作环境的一致性。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其中指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第二批改革试点专业。

二、“IPDICE”教学法界定“IPDICE”(即Information、Plan、Decision、Implementation、Check、Evaluation的缩写)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环节组织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

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身处其中,获得与岗位相符的职业能力,注重对学生职场综合能力的培养。

“IPDICE”教学法在《电子产品组装》课程的教学中较好地模拟企业的工作过程,将企业解决问题过程植入课程教学中。

三、运用实例下面笔者以《电子产品组装》的课程中电子振荡提示器的组装任务为例说明“IPDICE”教学法的应用。

1.学习任务剖析电子振荡提示器的组装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工作原理,学会分析电路原理图、装配图、PCB结构图以及元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元器件的识读与检测,同时学会制定工艺流程及制作操作指导书,掌握常用装接工具的使用。

《电子产品安装与工艺》课程标准(钟求保)

《电子产品安装与工艺》课程标准(钟求保)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我系教学计划,本科每周安排 8 课时,共 116 课时,其中理论教学 36 课时,实验 80 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工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方式。在理论教学 中,注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所用案例应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并 与专业所依托行业相应岗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充分 积累课程资源,有效拓展课堂信息量,适当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努力激发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真案真做,实践 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对行业及岗位实际
的认识。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教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总时数 理论时数 实践时数
X10­1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与制作 18
6
12
X10­2 电压比较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18
6
12
X10­3 扩音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18
6
12
X10­4
表决器的制作与调试
20
6
14
X10­5
加法器的制作与调试
20
6
14
施提出了不同要求,具体境况见表 09-2。
表 09—2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项目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万用表、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低频信号源、焊接操
X10­1、X10­2、X10­3 作台、晶体管图示仪、尖嘴钳、斜口钳、镊子、电烙铁,螺丝刀
等两人一套;有授课区,多媒体设备等
X2­4、X2­5
数字电子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类嘴钳、斜口钳、镊子、 电烙铁、螺丝刀等两人一套;有授课区,多媒体设备等
二、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作作 风;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的能力。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电子技术应用(091300)专门化方向: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电子产品营销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为3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验,数字视听设备的应用、维修,电子产品的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备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1.综合素质(1)具有健康的身体,能适应职业岗位对体质的要求;(2)具有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耐受力和耐挫力,能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竞争需要。

(3)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进取精神、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5)具备一定的继续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职业能力(1)行业通用能力:①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电子仪器仪表;②能识别与检测常见电子元器件,并能合理选用;③具备常见电工电路与典型电子线路的识图能力;④会用常用软件完成电路仿真实验;⑤会安装常见电工电路,排除电路简单故障,并能遵守安全操作规范;⑥具备典型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⑦具备单片机简单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2)职业特定能力:①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方向:具备识读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对设备进行常规维护的能力;具备对电子整机进行装配、调试与检验的能力。

②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方向:具备识读数字视听设备的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安装并调试数字音频、视频播放设备的能力;具备检修常用数字音频、视频播放设备的典型故障的能力。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的性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与实训应该以产品为依托进行,用产品装配与调试作为项目任务进行竞赛也完全符合教学与实训的实际。

使用电子产品单元电路模块进行实训时,必须要注意解决以下的问题:如何使用单元电路模块搭建电子产品,在没有动手选择单元电路模块之前,必须要认真识读、分析电子产品电路,弄懂每部分单元电路的结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工作过程和主要的功能作用等。

这些内容是选择单元电路模块的依据。

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准确地输入对应程序并下载到微处理器里。

因为每一种电子产品的功能不尽相同,使用的微处理器也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微处理器,但因不同的电子产品功能不同,程序也就不同了。

如果电子产品使用了微处理器,必须要编制正确的程序。

单元电路模块要根据实际电路的需要来选择,不要选择多余的模块。

选择了单元模块后,要按电路要求排列:一般来说模块的摆放顺序是以输入到输出的顺序放置,模块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相互间尽量要靠近,以尽量减小外界的干扰;尽量把微处理器模块放在中央,显示模块放在右上角,操控的模块(如键盘电路模块)放在右下角,电源模块放在左上角,执行模块放在左下角。

这样便于用导线连接模块,便于对电路进行测量,出现故障时也便于查找维修。

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5S的工作要求。

(二)课程的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

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

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的前修学习领域课程主要有《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后续的课程有《单片机产品的装配与调试》、《PLC应用》等,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为后续课程的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电子产品装配》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产品装配适用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电子产品装配》本课程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机电技术应用、智能维护、机器人、电气专业“以实际动手为导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产品装配的方法,本课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典型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与调试作为教学项目,以电子产品加工生产的顺序为导向组织教学,打破原有理论体系结构框架,根据教学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取舍和补充,弱化繁琐理论推导,简化原理阐述,适当降低理论难度,突出技能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充分体现“教学训做评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组织中引进现代企业5S生产管理要求,考核中引进美国电子制造业协会IPC-610C、IPC7711电子产品验收标准,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项目安排基本实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做到学以致用,满足企业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物联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应用型中职技校人才为指导思想,本课程主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在做中学,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布置一定数量的实操作业,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大量通过阅读与本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以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储备结构。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严格把握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标准,所以在研制前期要充分对学生的基础、起点,应用型中职技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等进行调研、分析,经过校内外专家(包括本校任课教师、兄弟院校教学同行、企业相关人士等)进行探讨分析,确定应用性中职技校人才对本课程的掌握和学习的最低标准或基本标准,然后在本专业实施,对存在的问题或标准的高低等进行修订、改进。

三、课程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机电技术应用、智能维护、机器人、电气专业核心技能课,课程要求结合企业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的生产实际及技能需求,突出核心技能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兼顾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将专业理论知识及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各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最终达到国家中级电子产品维修工(或电子产品装配工)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国家职业标准:电子设备装接工技能

国家职业标准:电子设备装接工技能

电子设备装接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电子设备装接工。

1.2 职业定义使用设备和工具装配、焊接电子设备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让业共设五个等级 , 分别为 : 初级 (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 、中级(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 、高级 (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 、技师 (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 、高级技师 (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外 , 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色觉、嗅觉、昕觉正常。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 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 , 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为 : 初级不少于 480标准学时 ; 中级不少于 360 标准学时 ; 高级不少于 280 标准学时 ; 技师不少于 24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 200 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三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 20 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 , 并配备合适的示教设备。

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标准、安全工作台及各种检验仪器、仪表等。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初级 (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 , 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在本职业连续从事或见习工作 2 年以上。

(3) 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 (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 ,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 , 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 , 并取得结业证书。

《电子装接工》电子教案

《电子装接工》电子教案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图3.2
返回
目录
图3.3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图4.24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目录
返回
项目九:组装实用数字电子电路 项目十:无线电产品的总装 项目十一:无线电产品的生产和管理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电子产品焊接与组装(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体化课程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焊接与组装(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体化课程课程标准
4.根据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准备工具和材料;
5.准备现场工作环境;
6.按施工计划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安装;
7.施工后自检,查找、排除故障;
8.清理场地、归置物品;
工作方法:
1.安全用电的方法;
2.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恢复方法,导线的选用方法、灯具的安装方法;
3.线路的敷设方法;
4.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学习者接到训练任务后,根据任务要求,准备工具和材料,做好工作现场准备,严格遵守作业规范进行施工,安装完毕后进行自检,填写相关表格并交付相关部门验收(或口头反馈用户)。按照现场管理规范清理场地、归置物品。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与学习对象:
1.执行电业安全操作规程;
2.明确工作任务及要求;
3.识读线路图、施工图及相关技术文件;
2.教师应具备行动导向教学的经验和照明电路安装与检修、电子产品安装的实际工作经验,必要时建议引进企业有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授课;
3.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的连接、触电急救等电工基本功的训练应做到每名学生均独立完成并熟悉掌握,达到合格标准。
教学考核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学生自评、互评、专业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安全意思、责任意思、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意思、专业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表现,重点关注:
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
1.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识,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能正确处理电气设备突发事故;
2.会安装一般的照明电路;
3.能正确认识电子元器件,并会用仪表判别元器件质量的好坏;
4.初步掌握电子产品装接技术,能根据图纸装配简单的电子产品;
5.能独立阅读工作任务联系单,明确工作任务、工时及工艺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装接工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电子装接工
二、培训级别:初级、中级
三、培训对象:
主要是从事本职业的在职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人员、在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

四、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规范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学员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掌握电子装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达到进行电子产品、电子设备装接生产的岗位技能要求,使之具备初、中级电子装接工国家标准的从业知识和技能,符合上岗的技能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级别的电子装接工技术标准。

学员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具有以下技术能力标准:
五、教学课时:
1.总学时:以中级工为主,不少于360课时(60天),
2.理论基础知识:60课时
3.专业技能实训:300课时
注明:初级工以480课时(20天)安排,理论80课时,技能实训400课时,教学内容与技能操作训练适当增加。

七、培训教材:
选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社,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电子设备装接工》培训教材及鉴定考核指导教材。

八、教学计划表
九、培训方式:
1、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2、集中理论面授与实际技能操作训练相结合。

分批次组织学员进行一定学时的统一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技能操作训练,不断加强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3、采用模拟考评方法,学员限时完成某项实际操作,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

通过锻炼使之达到鉴定考核标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