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高教版》PPT课件
群体行为
领导行为
组织行为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 一、组织
• (一)概念:组织是合同或契约的集合体,由许多成文或不成文 的合同或契约组成,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依据合同或契约的规定
进行工作,并据此获得相应的报酬。
•
是控制或统治的工具,每个成员都被分配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上。对每个成员应该做什么,以及对他们的行为都作了严格的规
沟通。他们与外界联系的2/3是这种性质。与此相对照,几乎没有
时间思考,他们每天仅形成一份公文。
• 明兹伯格的观察有价值吗?说出这种方法的缺陷?
案例
• 想确定:主管人员的友好有助于(导致)下属生产率的提高
• 方法:在训练期间没有发生其他影响生产率的事件,安排一个 没有受过训练的主管人的控制组并且测量其成员的生产率数据。
•
市场
•
政策法律
•
宏观经济
• 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
组织对环境的改造
• (三)组织的演变
• 竞争优势:与环境的协调适应程度—有效性
•
组织内部制度及效率—效率
• 主要变量:专业化与分工
•
正规化程度
(续)
•
集权与分权
•
技术
•
•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
20年股票市值发展曲线---
•
创造性的领导和高度激励的人员管理
• 3、强化功能:保持和巩固行为的作用。(结果对动机的影响)
• 目的:动机所指向的对象,动机所期待的结果 • 需要:是动机的诱因、基础和根源,当需要具有特定的目标时,
需要才转化为动机
动机产生的原因:需要、刺激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包括预防、缓解、解决和利用等策略 。
冲突管理的原则
公正、公平、合理和合法。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动机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呈直线垂直领导 ,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 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 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 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按职能、专业来划分部 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各 职能部门往往只考虑局部利益 ,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低下。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增强团 队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原则
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
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或对立而引起 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组织内 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冲突的来源
包括资源分配、目标不一致、角色和 职责不明确等。
冲突管理的策略
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 接收者、信息内容、信 息传递渠道和反馈等。
有效沟通的原则
明确、简洁、具体、完 整、有逻辑性和情感性
。
沟通障碍
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组织结构障碍和心
理障碍等。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状态。
冲突管理的原则
公正、公平、合理和合法。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动机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呈直线垂直领导 ,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 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 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 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按职能、专业来划分部 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各 职能部门往往只考虑局部利益 ,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低下。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增强团 队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原则
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
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或对立而引起 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组织内 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冲突的来源
包括资源分配、目标不一致、角色和 职责不明确等。
冲突管理的策略
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 接收者、信息内容、信 息传递渠道和反馈等。
有效沟通的原则
明确、简洁、具体、完 整、有逻辑性和情感性
。
沟通障碍
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组织结构障碍和心
理障碍等。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状态。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个体行为与管理
指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种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商人就会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文质彬彬,提起工人,总是以身强体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一听说对方是农民,就就认为是大老粗,土包子等等。
定型效应
从众理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个体行为与管理
知觉与行为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个体行为与管理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征
知觉情景特征
知觉者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个性
本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
2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 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它表明一个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气质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的心理特征,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
认知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 认知和理解。 基础
情感
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 不公平
我讨厌我的主管!
我向任何愿意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我要换工作!
认知、情感、行为密切相关
对主管的消极态度
案例
接近律图1 相似性图2 闭锁性 连续性
适应性 对比性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45张)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一、期望理论
• (2)感情调整 •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 对目标失去了兴趣,同时难度又比原先想 象的要大,此时V值和E值都发生了变化, V→V’,E →E’,M →M’。新的M’如果小于 M,则△M=M’-M等于负值,称之为感情挫 折。 △M=M’-M等于正值,称之为感情增 值。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集中研究室什么因 素激起人们的行为?它着重于对激励的原 因和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角 度研究了心理过程的诸多要素,认定需要 是引发行为的源泉。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3.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也就是说, 激励因素是在工作进行时发生的,由于工作本身 就有报酬,所以在进行工作时也就有可能调动内 在的积极因素。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三、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奥德佛的 ERG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的的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成就需要的高 低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美国迪尔在1981年提出了以数学公式 表达的综合激励模式,弥补了期望理论之 不足。 • (一)理论要点 • 综合激励模式: • 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 激励+任务结果激励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二)理论特色 • 1.任务内在激励是赫兹伯格所提出的与工作 本身有关的多样化.丰富性.成就.发展.责任 感……员工由工作任务中存在着这些内激因素而 感到欢乐,即乐在其中。 • 2.再以任务完成激励而言,它是努力导致的 第一级结果绩效,不通之处期望理论认为绩效只 是换取报酬的工具,而综合激励理论认为绩效本 身也有效价。 • 3.由报酬产生的外激励力量,它是以完成认 为前提。
组织行为学培训课件ppt
跨文化管理
文化差异
组织行为学在跨文化管理中强调 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帮 助企业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挑战和机遇。
沟通与协调
通过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企业可 以建立更加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与协 调机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 和合作。
全球化战略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企业的全球化战 略提供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 和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
协调
探讨如何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目标,包括协 调机制、协调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冲突与解决
冲突
研究组织内部存在的各种冲突及其产 生的原因,分析冲突的性质和影响。
解决冲突
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组织内部的冲突 ,包括冲突管理、协商谈判等方面的 研究。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领导力
研究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和行为方式, 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者的领导力。
组织诊断与咨询
组织评估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组织诊断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帮助企业对 组织的结构、文化和运作进行全面评估。
变革管理
通过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变革过程中的挑战 和机遇,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战略规划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符 合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
05
应用与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与选拔
培训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识别和选拔 符合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才,提高 招聘效率和成功率。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企业的培训和发展 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员工提升自我 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和组 织绩效。
绩效管理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 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 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 手段。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 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 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 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 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 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影响组织中入内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仅就组织的个体层次来看,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就是 多方面的。从主客观角度看,有主观内在影响因素和客观 外在环境因素。在主观内在因素中,又有生理因素、心理 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客观外在环境因素中,又有组织内部 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在主观诸因素的内部仍有 更细的因素。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时“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 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 律性”。研究组织行为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探索人在 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有很多群体结合而成 的,所以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 组织。组织中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因此,研究组 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中着手,只有 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课件
缓解策略
在冲突发生时,采取妥协、折中或调解的方式缓 解冲突,减少冲突的负面影响。
解决策略
在冲突无法缓解的情况下,采取正式的解决方式, 如协商、仲裁或法律手段解决冲突。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内容型激励理论
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 强调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模式
计划式变革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来实现有组织的 变革。
自发式变革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压力而自然引发的 变革。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组织发展 的必然趋势。
灵活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将更加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 境。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机械式组织结构
01
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层级分明,决策权集中于高层管理者。
有机式组织结构
02
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组织层级较少,决策权下放给基层管理
者。
混合式组织结构
03
结合机械式和有机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既有明确的分工和层级,
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目录
• 组织行为学概述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 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 •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 组织变革与发展趋势
01
组织行为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特点
组织行为学具有跨学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关注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在冲突发生时,采取妥协、折中或调解的方式缓 解冲突,减少冲突的负面影响。
解决策略
在冲突无法缓解的情况下,采取正式的解决方式, 如协商、仲裁或法律手段解决冲突。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内容型激励理论
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 强调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模式
计划式变革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来实现有组织的 变革。
自发式变革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压力而自然引发的 变革。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组织发展 的必然趋势。
灵活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将更加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 境。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机械式组织结构
01
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层级分明,决策权集中于高层管理者。
有机式组织结构
02
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组织层级较少,决策权下放给基层管理
者。
混合式组织结构
03
结合机械式和有机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既有明确的分工和层级,
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目录
• 组织行为学概述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 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 •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 组织变革与发展趋势
01
组织行为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特点
组织行为学具有跨学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关注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组织行为学课程配套ppt(完整版_有案例)
采取行动, “现实原则”;
“执行官” 本我 人的“本能”,原始的动力;制造需 要 25 “快乐原则” “总司令”
人的行为两大动力系统
• 自我需要: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
系统,一切行为都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自 我实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为维护“自 我利益”;
• 超我需要: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超越自
个层面上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以提高管理者解释、
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有效激发人的工作 积极性,实现组织既定绩效目标的科学。 •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力资 源管理的直接基础。
• 微观而理论
5
1.1.3 组织行为学特点
(1)实证性: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论证,保证其 论证结果的可靠性,不是靠经验、直觉,臆断得 出的结论。
三 “ 人 群 关 系 ” 理 论
(
世 纪霍 桑 年实 代验 )
二
一 埃 尔 顿 梅 奥
20 20
•
15
二、霍桑实验
“四实验”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验 3、群体实验 4、谈话实验 “二阶段” 第一阶段: 1924.11-1927.4 第二阶段: 1927年-1932年
16
1、照明实验
• 目的:研究照明条件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假设:改善照明条件会使产量提高。
4、情绪稳定性 冷静 不温不火 自在 自寻烦恼 神经质 害羞
缺乏好奇心
感情淡漠
感情用事
30
中国人的大五模型
• 1、能力:精明、机智、智慧
• 2、志趣水平:淡泊名利 注重名利
• 3、外向内向:热情、合群、自信、积极、 情趣
• 4、道德水平:对善恶的判断标准(随和, 大度,文雅) • 5、情绪稳定性:
组织行为学讲座ppt课件
决策类型量表
陈述内容
1.我更多地依靠实施而不是本能做出决策 2.用逻辑和系统方法作决策我感到更为舒心
完全 同意 同意 一 般 不同 意 完全不 同意
5 5
4 4
3 3
2 2
1 1
3.做决策时我依靠直觉而非其它东西
5
4
4
3
3
2
2
1
1
4.做决策时感到决策的正确性比其合理的理由对我 5 来说更重要
5.即使事实表明选择是对的,我也不会作出在感觉 5 上不对的选择
处理人际冲突的策略(可根据冲突的性质和原因的不 同加以选择)
1、顺其自然法,既避免面对不同的意见,或延续调整的时间 2、粉饰太平法,既强调想法的共同之处,而忽略不同的部分 3、铁令如山法,即运用权势,强迫别人听从命令 4、订定规则法,即以客观的规则作为处理分歧意见的基础 5、和平共存法,即在彼此协议下,维持各存己见的状态 6、讨价还价法,即以协商、交易的方式消除彼此的冲突 7、弃子投降法,即放弃自己的想法,完全以对方的意见为意见 8、全力支持法,即在可容忍的范围内,给予对方最大的支持 9、携手合作法,即将大家的一件整合在一起 10、重组群体法,即将该群体解散,重新组织
人际冲突 人际冲突是指被人们知觉到的一种价值观或目标上的矛盾状态, 并伴有敌意阻碍对手取得成功的行为以及情绪上的敌意。
人际冲突的性质
建设性冲突
双方对实现共同目标的关心 乐于了解对方的观点或意见
破坏性冲突
不愿意听取对方的观点或意见 双方由意见或观点的争论,转变 为人身攻击
大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 双方交换情况日益增加
二、个体行为与组织管理
1、社会知觉与管理: 知觉: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知觉、角色知觉、人际知觉、自我 知觉。 社会知觉中的偏差效应: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 应、知觉防御、近因效应。 2、个性特征与管理 (1)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 体特性。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能力的差异与管理的关系:人尽其才,量才录用。 (2)气质: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反 映。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差异及其管理: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气质影响活动 效率。
组织行为学介绍PPT课件
另一方面,这些新管理者却认为,他们是非常时期到任的,他们采取的措施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如果不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恐怕公司现在早就 倒闭了。他们中有人这样辩解:“你们怎么能认为我们是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祸首 呢?我们疏通了销售渠道,改革了公司关系,为公司签订了长期优惠贷款协议, 这些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真想知道,如果不是我们来了,如果我们没有采取 这些措施,公司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同时,他们还认为过去的管理者之所以形 成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新管理者的到来不满意,新管理者的到来,取 代了他们原来在公司中的管理地位,他们必然心怀不满。
第15页
4、组织行为的分化与综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 的发展,组织行为学又分化为微观组织行为学和宏 观组织行为学,微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 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规律,宏观组织行为学 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心理和组织行为的发展的发展 规律。
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 兹教授在组织行学分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一 个综合的概念——组织科学,他们从微观和宏观、 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把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 成部分,即微观方面的组织行为(应用性)。
第17页
(二)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自1978年中国引进行为科学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介绍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至1984年,称为引进和介绍阶段。 2.组织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1月至11月,可称之为组织发 展阶段。 3.巩固发展阶段
从1986年起,行为科学组织蓬勃发展,学术研究迅 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和应用,并且在体制改革和经济 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帮助管理者对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 3、指导管理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第15页
4、组织行为的分化与综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 的发展,组织行为学又分化为微观组织行为学和宏 观组织行为学,微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 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规律,宏观组织行为学 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心理和组织行为的发展的发展 规律。
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 兹教授在组织行学分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一 个综合的概念——组织科学,他们从微观和宏观、 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把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 成部分,即微观方面的组织行为(应用性)。
第17页
(二)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自1978年中国引进行为科学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介绍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至1984年,称为引进和介绍阶段。 2.组织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1月至11月,可称之为组织发 展阶段。 3.巩固发展阶段
从1986年起,行为科学组织蓬勃发展,学术研究迅 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和应用,并且在体制改革和经济 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帮助管理者对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 3、指导管理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组织行为学培训PPT课件
• 总结词:领导情境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对情境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以实现 最佳的领导效果。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应对 方式和行为,以实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变革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来引导员工适应变革的需求;而在需要解决冲 突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客观和中立的方式来化解冲突。
,以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紧急情况下,领导者可能需要采取集权的 方式快速做出决策;而在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 采取民主的方式鼓励员工参与。 • 总结词: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情 境和需求。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领导 方式和行为,以适应不同情境的需求。例如,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团队建设的技巧和方法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而在需要 快速决策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果断和权威的方式来快速做出 决策。
组织文化理论
01
02
03
组织文化理论定义
组织文化理论主要研究组 织的价值观、信仰、习俗 等文化因素对组织成员行 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塑造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领导者 言行、仪式和庆典等方式 进行塑造,形成具有特色 的文化氛围。
组织文化的作用
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 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组 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究
要点一
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文化差异 对组织行为和领导力有着重要影响。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 究需要深入探索文化差异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观、行为和团 队协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和提高跨文化沟通 能力。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应对 方式和行为,以实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变革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来引导员工适应变革的需求;而在需要解决冲 突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客观和中立的方式来化解冲突。
,以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紧急情况下,领导者可能需要采取集权的 方式快速做出决策;而在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 采取民主的方式鼓励员工参与。 • 总结词: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情 境和需求。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领导 方式和行为,以适应不同情境的需求。例如,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团队建设的技巧和方法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而在需要 快速决策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果断和权威的方式来快速做出 决策。
组织文化理论
01
02
03
组织文化理论定义
组织文化理论主要研究组 织的价值观、信仰、习俗 等文化因素对组织成员行 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塑造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领导者 言行、仪式和庆典等方式 进行塑造,形成具有特色 的文化氛围。
组织文化的作用
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 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组 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究
要点一
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文化差异 对组织行为和领导力有着重要影响。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 究需要深入探索文化差异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观、行为和团 队协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和提高跨文化沟通 能力。
教育组织行为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6
3.激励时间固定化
基本上,各院在进行奖励分配是,一般都 制定在每半年或教师节等时间,平时即使发现 有的教师表现得很优秀,值得表扬,往往也是 拖到既定的日期,不“趁热打铁”,错失激励 良机。缺乏时效性的激励,会使得实际效果大 大打折。
PPT课件
17
4.薪酬激励单纯数量化
由于每年各学院都要分别承担相当大的教学
PPT课件
21
3.高校文化和组织结构设计
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鼓励合作、尊重知识
的组织文化,建立有利于授权的组织结构,从而建 立与使命一致的、更加具体的目标并进行资源分配。
创新大学文化,创造和培养大学的人文精神,
给教师提供一个自主的外在激励软环境。高校教师 在高校组织中独立性、自主性和工作的思维性较强, 应加大内外开放的幅度和力度,强调更多的自律和 责任感,强调柔性的约束,强调更有张力的工作安 排,强调合作的自愿性和个人知识想象力的自动激 励。
PPT课件
20
2.构建使命
构筑使命,即一个所有教师都愿意为之奋斗 的发展方向,并且这个使命的构筑要充分考虑 教师的参与,以便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在构建使命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师们的需求 特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应该只是口 号,设置合理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 的成就需要,进而激励人们的行为。
PPT课件
6
4.支持发展,充分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1)加强教师的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 (4)支持教师个性发展 5.给与工作自由度
PPT课件
7
第二节 教师的激励
• 一、我国教师激励的内容: • 1.政府与社会对教师的激励 (1)职位保障(2)薪酬稳定 (3)评优机会(4)培训机会 (5)职业的社会地位 • 2.教育组织对教育的激励 (1)培训与学习机会(2)报酬(3)学校组织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选拔范围过窄,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和竞争机制 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对于普通教师岗位的应聘条件普遍存在要 求过高的现象,一方面使得岗位竞争性减弱,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11
2. 考评依据不完善——影响了激励的科学性 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设置不科学;考核
指标过于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考评过程不规范; 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
2
2.教师的特殊性
1.工作环境 2.人文关怀或个性化服务 3.尊重和认可 4.个人发展机会 5.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 6.个性张扬和创新 7.权利 8.归属感
3
二、高校教师的需要的特点:
1.物质需求的朴实性 高校教师有正当的未满足的物质需求,但是这种物质需求仍然是以
朴实性为特点的,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工作与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 质条件的要求是相对有限的,他们不完全为物质需求满足而工作,对物 质条件的要求虽然与个人生活相关,但更与他们完成工作任务和在专业 上的进步、成长相关。
5
三、教师需要的满足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教师需求 2.针对性地满足需求 3.引导教师需求 措施: 1.加强物质保障,并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2.改善环境,构建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 3.重视尊重,充分满足教师尊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其生
命、专业地位和工作成果的尊重。
6
4.支持发展,充分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1)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 (2)提供更多的职称晋级和职务晋升机会 (3)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 (4)支持教师个性发展 5.给与工作自由度
7
第二节 教师的激励
一、我国教师激励的内容: 1.政府与社会对教师的激励 (1)职位保障(2)薪酬稳定 (3)评优机会(4)培训机会 (5)职业的社会地位 2.教育组织对教育的激励 (1)培训与学习机会(2)报酬(3)学校组织中的日常激 励 3.教师的自我激励
8
二、教师激励的方法 1.自我 激励 2.需要 3.奖惩激励 4.目标激励 5.参与激励
4
3.需求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高校教师的需求具有普遍性特点,首先是由高校教师“人”的属 性决定的。由于教师自身的性别、年龄、职务层次、职称等级、价值 观念、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其需求也呈 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例如,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处在打基础、熟悉工作的阶 段,成家立业是第一大事,再加上精力充沛、敢闯敢干、好学爱问, 他们的物质需求是首要的,爱和归属的需求、认知需求和发展需求也 表现得较强烈;中年教师往往已打好生活基础,在事业上有较高的追 求,他们在晋升职称、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就需求表现得较强烈;而 老年教师一般事业有成,在心理上追求社会对他们事业的认可,渴望 获得尊重,他们的物质需求淡漠,尊重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表现 得尤为强烈。从性别构成来看,女教师一般注重归属感和工作的安稳 感,比较关注薪酬、福利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这方面的需求比较低 ,其满意程度显著高于男教师;男教师则更注重工作本身的乐趣、工 作的挑战性、发展前景和成就感等,对尊重和认可、个人发 展和创新 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格外强烈。
2.精神需求的突出性 他们在工作中也更多地接触精神文化产品,所以其一般精神需求更突
出,尤其是求知、自尊和尊重、发展和成就等方面的需求更强烈。其一, 他们从事的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事业,重视学习,欣赏学习,求知和 发展的需求特别突出;其二,他们具有学历高、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素 质优秀的特点,自主创新的愿望强烈,个性张扬的需求、人文关怀的需求 和尊重的需求格外强烈;其三,他们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期望“教有所 成”,以教学的成功与创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最大的乐趣和精神满足, 又注重自我更新,渴求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希望“科研有为”,最大限度 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与创新,多拿经费、多 出论文、多出成果,得到同行认可,期望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15
2.激励内容同一化
目前,各院级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政策时, 一般将教师按照行政、教学两类分别制定相关 激励内容,往往忽略对教师个体的差异化分析。 或者认为按照专业进行“细分”制定就是较为 明确了,其实这样的分类也忽略了个性心理特 征、社会背景、年龄、职称、专业等方面的差 异,搞一刀切,无法建立极具针对性的激励, 激励效果不佳。这也应该是各级学院普遍遇到 的问题之一。
9
三、教师激励实现的困境 1.教师激励缺乏需求分析 现在:
招聘
激励 培训
绩效 考核
薪酬
分配
10
1. 聘用过程不规范——影响了激励的公平性
由于聘用选拔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存在,使得学校在 教师招聘过程中应聘人员之间的竞争性和公平性减弱, 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岗位设置不够科学。 第二,招聘过程不够规范。
第六章 教师个体行为的管理
• 一、教师的需要
教师的需要是教师在生活和工 作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 一种状态。
1
1.高校教师需要的一般性
自我实 现的需 尊重需要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
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 重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社会需要:包括爱、友谊、归属和 接纳方面的需要
安全需要:即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 伤害的需要,包括避免人身危险、疾病、 生理需失要业:和这其是它人各维种持各生样存的的危险基本需要,也是需要 层次的基础
12
5.薪酬设置不科学——影响了激励的效益性
首先在于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与其他行业 相比,不具外部竞争力
其次,薪酬结构不合理 岗位津贴的差距不 足以反映相应岗位的责任与义务,课时津贴则 更难以拉开教师的薪酬差距。
最后,薪酬奖惩与考核结果并未实现对应 只奖不罚,激励与约束失效
13
4. 培训制度不健全——影响了激励的发展性 • 培训对象单一,激励范围过窄 • 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14
3.教师激励的方法存在缺陷
1.激励手段片面化
在进行教师激励时,对待表扬激励与惩罚 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群体激励与个人 激励、职称激励与岗位激励、科研激励与教学 激励等相互关系方面,一般往往只重视其中某 一个方面激励而忽视另一方面激励,致使激励 手段片面化,不能形成体系,未能达到激励的 效果。同时,还会极大地影响学院内部不同类 别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很难形成良性竞争和 合作意识。
其次是学校对于普通教师岗位的应聘条件普遍存在要 求过高的现象,一方面使得岗位竞争性减弱,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11
2. 考评依据不完善——影响了激励的科学性 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设置不科学;考核
指标过于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考评过程不规范; 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
2
2.教师的特殊性
1.工作环境 2.人文关怀或个性化服务 3.尊重和认可 4.个人发展机会 5.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 6.个性张扬和创新 7.权利 8.归属感
3
二、高校教师的需要的特点:
1.物质需求的朴实性 高校教师有正当的未满足的物质需求,但是这种物质需求仍然是以
朴实性为特点的,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工作与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 质条件的要求是相对有限的,他们不完全为物质需求满足而工作,对物 质条件的要求虽然与个人生活相关,但更与他们完成工作任务和在专业 上的进步、成长相关。
5
三、教师需要的满足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教师需求 2.针对性地满足需求 3.引导教师需求 措施: 1.加强物质保障,并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2.改善环境,构建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 3.重视尊重,充分满足教师尊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其生
命、专业地位和工作成果的尊重。
6
4.支持发展,充分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1)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 (2)提供更多的职称晋级和职务晋升机会 (3)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 (4)支持教师个性发展 5.给与工作自由度
7
第二节 教师的激励
一、我国教师激励的内容: 1.政府与社会对教师的激励 (1)职位保障(2)薪酬稳定 (3)评优机会(4)培训机会 (5)职业的社会地位 2.教育组织对教育的激励 (1)培训与学习机会(2)报酬(3)学校组织中的日常激 励 3.教师的自我激励
8
二、教师激励的方法 1.自我 激励 2.需要 3.奖惩激励 4.目标激励 5.参与激励
4
3.需求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高校教师的需求具有普遍性特点,首先是由高校教师“人”的属 性决定的。由于教师自身的性别、年龄、职务层次、职称等级、价值 观念、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其需求也呈 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例如,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处在打基础、熟悉工作的阶 段,成家立业是第一大事,再加上精力充沛、敢闯敢干、好学爱问, 他们的物质需求是首要的,爱和归属的需求、认知需求和发展需求也 表现得较强烈;中年教师往往已打好生活基础,在事业上有较高的追 求,他们在晋升职称、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就需求表现得较强烈;而 老年教师一般事业有成,在心理上追求社会对他们事业的认可,渴望 获得尊重,他们的物质需求淡漠,尊重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表现 得尤为强烈。从性别构成来看,女教师一般注重归属感和工作的安稳 感,比较关注薪酬、福利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这方面的需求比较低 ,其满意程度显著高于男教师;男教师则更注重工作本身的乐趣、工 作的挑战性、发展前景和成就感等,对尊重和认可、个人发 展和创新 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格外强烈。
2.精神需求的突出性 他们在工作中也更多地接触精神文化产品,所以其一般精神需求更突
出,尤其是求知、自尊和尊重、发展和成就等方面的需求更强烈。其一, 他们从事的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事业,重视学习,欣赏学习,求知和 发展的需求特别突出;其二,他们具有学历高、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素 质优秀的特点,自主创新的愿望强烈,个性张扬的需求、人文关怀的需求 和尊重的需求格外强烈;其三,他们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期望“教有所 成”,以教学的成功与创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最大的乐趣和精神满足, 又注重自我更新,渴求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希望“科研有为”,最大限度 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与创新,多拿经费、多 出论文、多出成果,得到同行认可,期望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15
2.激励内容同一化
目前,各院级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政策时, 一般将教师按照行政、教学两类分别制定相关 激励内容,往往忽略对教师个体的差异化分析。 或者认为按照专业进行“细分”制定就是较为 明确了,其实这样的分类也忽略了个性心理特 征、社会背景、年龄、职称、专业等方面的差 异,搞一刀切,无法建立极具针对性的激励, 激励效果不佳。这也应该是各级学院普遍遇到 的问题之一。
9
三、教师激励实现的困境 1.教师激励缺乏需求分析 现在:
招聘
激励 培训
绩效 考核
薪酬
分配
10
1. 聘用过程不规范——影响了激励的公平性
由于聘用选拔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存在,使得学校在 教师招聘过程中应聘人员之间的竞争性和公平性减弱, 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岗位设置不够科学。 第二,招聘过程不够规范。
第六章 教师个体行为的管理
• 一、教师的需要
教师的需要是教师在生活和工 作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 一种状态。
1
1.高校教师需要的一般性
自我实 现的需 尊重需要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
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 重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社会需要:包括爱、友谊、归属和 接纳方面的需要
安全需要:即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 伤害的需要,包括避免人身危险、疾病、 生理需失要业:和这其是它人各维种持各生样存的的危险基本需要,也是需要 层次的基础
12
5.薪酬设置不科学——影响了激励的效益性
首先在于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与其他行业 相比,不具外部竞争力
其次,薪酬结构不合理 岗位津贴的差距不 足以反映相应岗位的责任与义务,课时津贴则 更难以拉开教师的薪酬差距。
最后,薪酬奖惩与考核结果并未实现对应 只奖不罚,激励与约束失效
13
4. 培训制度不健全——影响了激励的发展性 • 培训对象单一,激励范围过窄 • 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14
3.教师激励的方法存在缺陷
1.激励手段片面化
在进行教师激励时,对待表扬激励与惩罚 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群体激励与个人 激励、职称激励与岗位激励、科研激励与教学 激励等相互关系方面,一般往往只重视其中某 一个方面激励而忽视另一方面激励,致使激励 手段片面化,不能形成体系,未能达到激励的 效果。同时,还会极大地影响学院内部不同类 别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很难形成良性竞争和 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