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贵州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和学位建设规划
贵州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二○一一年三月为加强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更好为我省经济社会服务,根据XX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贵州省经济社会现状、战略要求和人才需求(一)、贵州省经济社会现状“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取得新的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然而,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经济水平总体上处于劣势地位,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经济总量小、速度慢、方式粗放;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多、贫困程度深,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教育事业滞后,资源环境压力大;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二)、贵州省经济社会战略要求今后五年,贵州省将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扣科学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水平,统筹区域,深化,优化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三)、贵州省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贵州要实现加速、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对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有着迫切而旺盛的需求。
据统计,到2015年我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非常紧缺,特别是围绕实施两大战略的重点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包括: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人才;能源、优势原材料、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开发领域人才;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领域人才,生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业和节能减排、污染防治领域人才;社会领域的教育、金融、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计生、社会保障、防灾减灾等领域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等领域的人才均严重匮缺.因此,在未来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将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统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人才的利用率。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I. 项目名称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II. 项目立项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医疗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我院决定开展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综合医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III. 项目目标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2.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3.提高综合医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IV. 项目内容1.学科建设规划首先需要对医院现有学科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
建议重点发展心脏内科、神经内科、肝病科、肿瘤科、妇科等学科,逐步提高这些学科的临床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2.设备改造和更新针对重点学科的建设,需要对相关的医疗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
比如,心脏内科需要进行心脏导管手术设备、心脏起博器等设备的升级;神经内科需要选购新型的磁共振、脑电等神经系统检查设备;肝病科需要选购高质量的超声、磁共振、CT等设备。
3.医师队伍建设医师队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之一,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医生培养和管理。
针对重点学科,招聘专业医师,提供优厚的薪酬和职业发展机会,同时加强医生的继续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医生的临床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
4.临床服务流程优化医院应该逐步推行标准化的临床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科室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患者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全程跟踪患者健康情况的系统;建设病间医疗管理系统,加强病区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控制。
5.科学研究和教学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医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与外界医学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科学研究项目,建立专业的科研机构,增强医院的科研实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为医护人员提供可以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的培训机会。
V. 项目落实计划1.学科建设规划:2022年底前完成2.设备改造和更新:2023年底前完成3.医师队伍建设:2024年底前完成4.临床服务流程优化:2025年底前完成5.科学研究和教学:2026年底前完成VI. 项目经费来源和保障措施本项目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医院自有资金以及社会资金。
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贵州省医学学科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全省卫生技术发展的核心专业,提升贵州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我省卫生事业持续、跨越性发展的目标,省科教办、省卫生厅决定开展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旨在现有医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重点学科建设布局,提高建设水平。
根据“重在临床、强化预防、突出特色”的原则,从我省防病、治病的重点领域和急需加强的学科着手,在全省医疗卫生单位中分阶段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学科作为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第三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择优立项,经重点扶持和建设,逐步造就一批国内先进、西南领先、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
自2010年起至2015年,为第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重点为与提高我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临床学科,目标是在全省医疗机构建设10个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西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临床重点学科,10个学术技术水平达到西南先进水平的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内先进有显著特色的临床特色专科,形成我省首批医学优势学科群,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第四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二)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的原则;(三)坚持标准、择优遴选的原则。
第二章申报基本条件第五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第一周期建设总量为30个。
第六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的基本条件:(一)必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二)学科(专科)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社会反映情况良好;(三)具有较高水平的、符合条件的学科带头人,学科人才梯队总体结构合理;(四)学科已被列为全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五)已被列入本单位(或地区)重点建设学科;(六)重视学科(专科)的内部管理,已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完善。
贵州省中医药条例
贵州省中医药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5.27•【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第7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第7号)《贵州省中医药条例》已于2021年5月27日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5月27日贵州省中医药条例(2021年5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中医药服务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第四章中医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第五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第六章中医药产业促进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振兴中医药产业,弘扬中医药文化,保护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中医药产业促进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中医药事业是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保持和发挥本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传承和发展以苗族医药、布依族医药、侗族医药等为代表的本省民族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承担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中医药卫生服务指导、中医医疗机构及人员管理、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监督管理等工作职责。
2024年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二篇)
2024年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医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了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临床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
重点学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就是要把其特色和优势加以充分发掘,并不断强化和延伸,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前每所医院的各学科之间发展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由于学科的基础、发展背景的不同,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不同,在国内外的影响存在差异。
这样,各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同时由于医院的财力问题,致使医院在考虑学科建设时不能要求所有学科齐头并进,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部分学科作为重点来发展,而这些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适当支持后能产生最大效应。
因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扶植医疗“精品”,创建“名牌”效应。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院”的重要举措。
实践证明,在以往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遵照上述原则,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了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
所以,重点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医院现有临床科室近____个,____津贴享受者____名,正高____名,副高____名,博士后____名,博士____名,硕士____名,博士学位副高职称以上____人。
医院开放床位____张,年门急诊量____万多人次,年出院病人____万人次。
年手术____余。
医院配备ct、dr、c 臂____光机、超声刀、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腔镜、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液透析仪、血滤机、心脏监护仪、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设有icu、ccu病房。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方案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方案一、引言医院重点学科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并提出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二、目标与任务2.1 目标本次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使其成为地区内乃至全国的知名学科。
2.2 任务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确定以下任务:1.选择符合医院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方向;2.提升学科的科研和临床水平,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3.加强学科团队合作,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4.提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5.加强学科建设与医院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协调。
三、实施计划3.1 学科选择根据医院的优势和特色,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科方向:1.与医院的定位和发展战略相符;2.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3.医院具备相关人才和资源支持。
3.2 学科水平提升1.加强科研投入,提升学科的科研水平。
鼓励学科师资团队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建立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积极性。
2.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招聘优秀的学科师资,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建立专业化的学科师资评价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3 学科团队合作1.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鼓励学科师资团队与其他学科开展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2.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建立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 学科影响力提升1.提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鼓励学科师资团队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并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2.加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推动学科师资团队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
3.5 学科建设与医院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协调1.将学科建设纳入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医院的各项工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方案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方案篇一: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促进医学科技进步,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建设一批达到省内先进、地区内领先的医学重点专科,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科定位医学重点专科是已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医学专科。
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和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省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建设目标通过开展医学重点专科建设。
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院1医学科技的整体实力达到地区内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申报条件医学重点专科的申报对象是我院突出的学科。
医学重点专科研究领域和技术攻关方向应是地区疾病防治的普遍性问题或难点问题,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站在地区医学科技的制高点,并符合以下条件:1、床位及基础设施。
有足够的工作用房,科室15张床位以上,配备专业发展必备的专用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完善。
2、临床技术水平。
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病种具有全省、全区首创或先进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诊治问题,本学科临床收治的病例数、治疗效果处于地区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该学科无丙级病历;技术能力建设能整体跟进,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达到重点突破,培育自身品牌,增强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根据专科建设方向,选准重点诊疗病种及优化方案;加强省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研究开发临床适宜技术。
3、医学科研优势。
拟在三年内主持1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群体三年内至少有1篇论文在核心杂志上发表。
学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2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省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相关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一、概述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学科建设,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了一份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本方案主要包括学科选取、建设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科选取
1. 根据医院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医院的重点学科。
根据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选择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学科。
2. 考虑学科专业性及医疗人才实际情况,选取以专业领域有优势,人才有一定积累及关注度较高的学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学科。
3. 医院重点学科尽可能与医院发展规划相结合,让学科建设对医院整体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三、建设目标
1. 打造一流的医疗品牌。
在重点学科的治疗技术、设备、医疗环境、患者服务等方面达到一流水平,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
2. 建立高效的医疗机构。
建立一流的诊疗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3.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学科建设的科研能力,建立专业科研团队,开展实验室研究,开展创新性的诊疗和治疗手段,提高学科建设和医院整体的科研水平。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建设一流的医学重点学科已成为提升医学专业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迫切要求。
本方案将围绕医学领域的特点和未来趋势,制定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根据现有医学专科的发展现状,通过加强师资力量、提升科研水平和加强实践教学等举措,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医学人才,提高医学专科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具体措施1.增强师资力量:建设一流的医学专科首先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师资力量:(1)招聘高水平的医学专家和教授,鼓励他们到校任教并开展科研项目。
(2)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吸引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博士生到校开展研究。
(3)组织教师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提升科研水平:医学科研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医学重点学科的科研水平:(1)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
(2)建立学科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3)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3.加强实践教学:医学专科的特点是需要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1)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临床实习时间和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的机会。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第一阶段(一年):建设基础,制定建设规划和招聘标准,招聘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2.第二阶段(一年):加强师资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第三阶段(两年):加强科研建设,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第四阶段(两年):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培养和发挥我院重点学科优势,提高我院医、教、研竞争能力,在总结“科教兴院”建设的基础上,选拔一批医疗管理、技术服务和科技优势明显的先进学科,力争经过3年的建设,使其总体水平达到省市先进水平行列。
二、建设目标医院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志性现代医学学科。
具有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能跟踪医学科技发展;具有较强推广应用医学高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成为本市的医学技术指导中心和优秀临床人才的培训基地。
三、申报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两项以上均可申报:(一)、医学技术水平。
具有一定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能力,病床周转率、疾病治愈率和各项医疗指标必须达到三级医院重点学科的要求,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市内先进水平。
(二)、医学科技优势。
近5年来已承担院级以上科研课题超过2项,有1项科技成果获奖。
近3年至少有3篇以上论文在CN刊号的专业杂志上发表。
(三)、学术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在全市有较高知名度,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或担任市相关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学术职务。
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学术上有较强发展潜力。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和病人满意率高。
(五)、支撑和保障。
所在科室必须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四、申报与审批(一)、推荐。
各科室根据申报条件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并认真组织论证工作。
(二)、审批。
由院学术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和论证,或必要的现场考察和答辩,并结合医院总体规划,择优审批。
五、实施与管理被批准建设专科在建设期间,每年要向院学术技术委员会汇报建设进度,同时学术技术委员会按照重点专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定期考核。
医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医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医学学科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医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和研究能力,我们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
二、实施计划1. 提高教材质量:组织专家对教材进行评估和审查,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并加强教师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强化科研能力:设立科研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活动。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
3. 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增加实习机会,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供实习岗位和培训机会。
4. 加强专业资源建设:建立医学图书馆和实验室,购买先进的医学设备和仪器。
拓展医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引进优秀的学术团队和人才。
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竞赛,提升学科的影响力。
5. 增加学科交叉研究:鼓励医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
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医学学科的专项经费,支持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
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捐赠,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2. 加强管理和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健全学科建设的评估机制。
定期对学科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 提升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优秀教师。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预期能够提高医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培养出更多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医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xxxx医院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1、为实现“54363”的总体发展规划及“423”工程,落实“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加速培养医学拔尖人才,全面推动我院医学科技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方针,认真贯彻“科教兴医”战略,落实省、市委“创建名牌专业,培养拔尖人才”的指示,坚持“人才是关键,学科是基础”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瞄准国内外医学发展的领先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
以重点促一般,带动全院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目标要求:1、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总体目标是专业特色突出、人才优势明显、设施条件先进、内部管理完善、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其整体学术水平达到省、市级先进水平,某些研究领域达到省、市内领先水平。
有一支学术造诣较深、治学严谨、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良好、善于团结协作、有能力冲击医学科学高峰的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队伍。
2、建设方针:以功能为目的实现最优组合;以科技为先导保证高新起点;以人才为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以信息为保障提高质量和效率。
3、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使之逐步迈向省级重点学科,同时继续大力发展省级重点发展学科——骨科建设,争取短期内进入省级重点学科行列。
三、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1、成立以院长任组长、主管院长任副组长,有科教科、医务科、人事科、财务科、护理部、器械科、后勤中心和部分专家组成的“廊坊市人民医院医学重点学科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指导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教科,由科教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与相关重点学科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实施计划、管理措施和配套政策。
2、对重点学科的管理采取重点建设、动态跟踪的基本策略。
由学科负责人按照重点学科实施办法和相关文件,提出学科建设发展构想,制定近、远期发展规划,确定各阶段量化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并组织实施。
消化内科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行方案xxxx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根据2023年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将我院消化内科列入省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发言精神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医学科学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以发挥特色医疗技术、提高诊疗水平、扩大服务能力为重要内容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充足发挥临床重点专科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管理水平,促进医疗机构合理调整技术结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此推动全院乃至全市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服务。
二、总体目的和具体目的(一) 总目的通过3年的发展,努力建成贵州省内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临床和科研一体发展的重点专科,再通过1-2个发展周期,努力建设成省内综合实力先进的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基地。
(二)具体目的三年建设期内,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开展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套扎技术:购买设备及耗材(组织胶、硬化剂、套扎器),派人外出进修学习或请帮扶医院专家现场指导,力争2023年第四季度开展此项工作。
2、开展超声内镜检查及治疗:逐步购买完善设备(超声内镜及相关配件),争取2023年上半年派一名医师外出进修同时请帮扶医院专家现场指导,力争2023年下半年开展此项工作;同时购买完善设备(具有高清、放大及染色功能内镜、双腔道治疗内镜及海博刀),同步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及治疗技术(ESD技术)。
3、开展ERCP和EST及EPBD:购买设备及耗材(电子十二指肠镜及相关配件),派人外出进修学习,力争2023年开展此项工作。
通过三年建设周期发展,不断缩小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的差距。
再通过1-2个发展周期,努力建设成省内综合实力先进的消化内科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基地,建成黔东内镜诊疗中心,在继续巩固和发展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的同时力争建成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
医学重点学科实施方案
医学重点学科实施方案医学重点学科是医学教育和医疗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和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重点学科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医学人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等措施,不断提升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为了提高医学重点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优化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临床教学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三、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医学重点学科需要不断进行科研创新,提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我们将鼓励教师开展科研项目,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强化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将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拓展临床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人才。
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医学重点学科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拓宽学科发展的思路和视野。
我们将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医学重点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
六、建立健全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医学重点学科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我们将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对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学科建设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医学重点学科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和提高医疗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贵州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申报贵州省第二批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的通知
贵州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申报贵州省第二批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3.10.31•【字号】黔卫办函[2013]56号•【施行日期】201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申报贵州省第二批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的通知(黔卫办函〔2013〕56号)各市、自治州卫生局,省直各相关医疗机构:为促进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我省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根据《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办法(试行)》(黔卫发〔2010〕127号),现决定开展贵州省第二批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时间2013年11月29日前,逾期概不受理。
二、申报对象三级及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每个医疗机构限报2个学科)。
三、重点申报领域1、内分泌科2、神经内科3、肾脏内科4、急救(重症)医学科5、风湿免疫科6、儿内科7、儿外科8、皮肤科9、眼科10、耳鼻咽喉科11、口腔科12、妇(产)科13、康复医学科14、临床病理科15、医学检验科上述重点申报范围尚未覆盖到的学科,与省内同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主攻目标与方向明确,学科梯队健全,预期可望取得明显建设成效者,可不受上述招标指南范围的限制和约束,可按项目申报程序择优上报。
四、申报条件申报学科需具备以下各项条件:(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二)学科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社会反映情况良好;(三)具有较高水平的、符合条件的学科带头人,学科人才梯队总体结构合理;(四)学科已被列为贵州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五)已被列入本单位(或地区)重点建设学科;(六)重视学科的内部管理,已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完善。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计划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水平
1. 深化学科改革,完善学科建设规划
2. 增加学科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
3. 推动临床与科研融合,提高学科学术水平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护水平
1.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
2. 提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学习
3. 继续加强医护团队建设,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三、提升医院设备装备水平,服务患者需求
1. 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2. 完善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3. 丰富医疗服务项目,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四、加强科研创新,推进学科发展
1.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支持学科研究
2. 鼓励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率
五、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1. 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2. 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3. 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提高患者就医安全保障
六、加强与外部合作,拓宽医院发展空间
1.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医学研究
2. 加强国际医学交流合作,引进先进医学技术
3.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医院发展渠道。
中医重点专业设立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重点专业设立计划和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中医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国内外均有重要影响。
为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中医文化,提高中医学科的研究和教育水平,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计划内容1. 确定中医作为重点专业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调研和专家意见,明确中医作为重点专业的学科要求和培养目标,确保学生获得扎实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
2. 规划中医重点专业课程设置:根据中医学科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中医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等专业课程,以及与现代医学交叉融合的综合课程。
3. 建设中医师资队伍:确保拥有高水平的中医教师团队,招聘优秀和有经验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中医师资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4. 提供实践和研究机会:为中医专业学生提供临床实和科研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5. 加强中医专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中医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中医专业教育的质量稳步提高。
三、实施步骤1. 将此计划提交给中医学科的相关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并进行讨论。
2. 根据意见和讨论结果,进行计划的修订和完善,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中医重点专业设立计划,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4. 招募中医师资团队,并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5. 安排中医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开设,并加强实践和研究机会的提供。
6.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专业教育质量。
7. 定期总结和评估中医重点专业设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效果,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预期效果通过中医重点专业设立计划和实施方案,预期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2. 培养一批具备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中医人才。
3. 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中医在医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我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引导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对全市医药的引领作用,根据国家、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是医疗卫生机构组织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医疗卫生科研前沿,开展创新性技术,提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支撑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医学重点(培育)学科是指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健委)、省中医管理局(以下简称省中医局)批准的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卫健委)批准的市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
所涉及的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专业主要面向中、西医临床及相关专业。
第四条全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坚持科教融合.创新引领,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第二章申报评审第五条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申报工作由省卫健委、省中医局统一组织、实施。
市卫健委根据要求,筛选合格的学科上报省卫健委。
省卫健委、省中医局统一组织评审评估、确定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目录,并对外公布。
第六条市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由市卫健委先确定总建设数量,由各单位自愿申报。
市卫健委在综合能力评价和专家评审结果的基础上,经定,最终确定纳入建设计划的医学重点(培育)学件。
第三章申报条件第七条市卫健委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市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总体规划和布局,组织开展市级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的项目建设,主要包括项目申请、评审、公示。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与计划
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科研平台建设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 平台。
科研项目支持
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 研项目。
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教学质量改进计划
教学团队建设
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
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推行案例教学、PBL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估与反馈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计划
医疗技术提升
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 设备,提高医院的诊疗 水平和服务能力。
服务流程优化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 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 服务效率和质量。
2023 WORK SUMMARY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 施方案的目标与计划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定位 •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计划 • 重点学科建设保障措施 • 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PART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1 2
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 ,医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学科水平和服务质量, 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患者满意度提升
关注患者需求和体验,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 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PART 05
重点学科建设保障措施
组织架构与领导机制
建立专门的组织架构
成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 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确保学科建设的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贵州省医学学科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全省卫生技术发展的核心专业,提升贵州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我省卫生事业持续、跨越性发展的目标,省科教办、省卫生厅决定开展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旨在现有医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重点学科建设布局,提高建设水平。
根据“重在临床、强化预防、突出特色”的原则,从我省防病、治病的重点领域和急需加强的学科着手,在全省医疗卫生单位中分阶段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学科作为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第三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择优立项,经重点扶持和建设,逐步造就一批国内先进、西南领先、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
自2010 年起至2015 年,为第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重点为与提高我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临床学科,目标是在全省医疗机构建设10 个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西南
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临床重点学科,10 个学术技术水平达到西南先进水平的临床重点专科,10 个省内先进有显著特色的临床特色专科,形成我省首批医学优势学科群,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第四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二)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的原则;
(三)坚持标准、择优遴选的原则。
第二章申报基本条件
第五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第一周期建设总量为30 个。
第六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的基本条
件:
(一)必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学科(专科)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社会反映情况良好;
(三)具有较高水平的、符合条件的学科带头人,
学科人才梯队总体结构合理;
(四)学科已被列为全省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五)已被列入本单位(或地区)重点建设学科;
(六)重视学科(专科)的内部管理,已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完善。
第三章申报和评审
第七条成立贵州省卫生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省科教办和省卫生厅共同组成),下设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科教处),负责医学重点学科的审定及建设计划的目标管理。
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自2010 年启动,2010 年确定第一建设周期重点学科入选名单。
今后将定期组织申报、评审确定建设名单。
第八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的申报采取科室申请、单位遴选、上级主管部门择优推荐的方式。
申请者填写《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申请书》,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由上级主管部门遴选并签署单位意见后,上报省医学学科人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九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的评审采取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省卫生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办公室受理申报以后,根据申报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核,相关专业征询贵州省医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意见,符合条件者择优进入“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评审委员会” (简称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程序。
(二)评审委员会推荐的入选项目名单经省卫生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审定后,向社会公示,经公示无异议者,正式列入建设计划。
第四章学科建设经费管理
第十条学科建设经费由省卫生厅建立专项资金和学科所在单位匹配经费共同解决。
学科建设经费为一次核定,省级资助经费作为引导资金一次性投入,学科所在单位按与省级资助进行1:20 的经费匹配,匹配经费可以分年度(3年)到位。
第一建设周期,省长基金给予支持,与省卫生厅资助经费和学科(专科)所在单位匹配经费共同组成建设经费。
第十一条学科建设经费的支出应严格遵照贵州省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执行,主要用于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
第十二条建设经费由所在单位财务部门单独设账,专项管理。
第十三条由于种种原因终止合同者,建设经费由所在单位归还省卫生厅。
第五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四条对列入建设计划的学科,由省卫生厅与其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签订为期三年的建设合同,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入围项目的建设目标,制订详细的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所在单位应在经费、设备、政策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为建设项目积极创造条件。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每年须向省卫生厅报送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年度报告,并按需随时报告重点学科列入建设计划后的发展情况和动态信息。
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列入建设计划的学科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对计划完成情况较差者提出整改意见,并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收回拨款。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发表、出版与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的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鉴定、上报成果等,均应注明“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
第十七条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获资助者不得替换,资
助经费不得转让。
如学科负责人离职或无法完成计
划合同等情况发生,应由所在单位向省卫生厅报告,提出终止培养合同,经省卫生厅同意后,撤消其建设计划。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省卫生厅负责
解释。
附件1:
贵州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第一周期
临床重点学(专)科招标指南
1 心血管内科
2 呼吸内科
3 感染科
4 内分泌科
5 血液内科
6 神经内科
7 肾脏内科
8 急救(重症)医学科
9 风湿免疫科
10 麻醉科
11 泌尿外科
12 神经外科
13 骨科
14 烧伤整形科
15 胸外科
16 心血管外科
17 肝胆外科
18 儿内科
19 儿外科
20 皮肤科
21 眼科
22 耳鼻咽喉科
23 精神科
24 口腔科
25 妇(产)科
26 康复医学科
28 临床病理科
29 医学检验科
30 医学影像科
注:1、上述招标指南范围尚未覆盖到的重点学科,与省内同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主攻目标与方向明确,学科梯队健全,预期可望取得明显建设成效者,可不受上述招标指南范围的限制和约束,按项目申报程序择优上报。
2、上述招标指南范围已经覆盖到的重点学科,按项目申报程序上报后,按坚持标准、宁缺勿滥的原则,慎重确定建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