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性质小结
高中化学(有机官能团化学性质小结表)

高中化学(有机官能团化学性质小结表)
官能团 | 化学性质
---|---
烷基 | 烷基具有亲电性和碱性,能发生置换反应、氧化反应等卤代烷基 | 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
羟基 | 具有醇的性质,可发生酯化反应、醚化反应、酸催化裂解等反应
氨基 | 具有胺的性质,可发生酰化反应、还原反应、烧碱螯合反应等
羧基 | 具有酸的性质,可发生酯化反应、缩合反应、酸催化裂解等
酰基 | 具有酰化的性质,能发生酰化反应、烯醇化反应等
酰胺基 | 具有酰胺的性质,可发生烷化反应、加成反应等
酮基 | 具有酮的性质,可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
醛基 | 具有醛的性质,可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
环氧基 | 具有环氧的性质,可发生开环反应、环氧化反应等苯环 | 具有芳香性,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电子取代反应等醚基 | 具有醚的性质,可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
烯酮基 | 具有烯酮的性质,可发生加成反应等
烷基硫基 | 具有硫化学的性质,可发生醇化、氧化反应等。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一、烃类:
1、烷烃:
由单一的碳链和氢原子组成的构成,是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只有单键,没有明显双键,极易析出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可析出单质,不溶于水,碱下析出,常
ch2cl2 中溶解,能形成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碳链构型的不同,烷烃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差异,如丁烷小容易溶于水,而较大碳链烷烃如环氧戊烷,极不易溶于水。
2、烯烃:
具有环状碳链的有机物,由于对电子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常温下大部分烯烃是
含有稳定非极性的碳-碳双键,但易析出极性。
它们大部分是不溶于水,形成极少量的分
子间相互作用,但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
二、醛类:
由醛基与醇基所组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δ+醛δ-醇化合物结构,多用于有机化
学的合成。
醇以存在着一个极性空间的形式存在于有机溶剂中,它们极易与水反应,形成盐,破坏极性空间,有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和无色的现象,所以可以极易溶于水中,但不
溶于有机的溶剂。
三、酯类:
具有羟基组成碳官能团的有机物,主要由酯基和其它某种有机物组成,具有极性碳-
羰基极性空间,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但极不溶于水,因为在水中形成羰基,使
得酯类极难溶于水中,但与碱质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把水离子弱化的作用,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各种特殊目的。
有机物性质总结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官能团与Na或K反应放出H2: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与NaOH溶液反应酚羟基、羧基、酯基、C-X键与 Na2CO3 溶液反应酚羟基(不产生CO2)、羧基(产生CO2)与NaHCO3溶液反应羧基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能被还原)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酮羰基、苯环不易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羧基、酯基能与H2O、HX、X2 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醛基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能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醛基、醇羟基、酚羟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发生水解反应酯基、C-X键、酰胺键发生加聚反应碳碳双键与新制Cu(OH)2 悬浊液混合产生降蓝色生成物多羟基能使指示剂变色羧基使溴水褪色且有白色沉淀酚羟基遇FeCI3溶液显紫色酚羟基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苯的同系物使I2变蓝淀粉使浓硝酸变黄蛋白质12.有机物溶解性规律根据相似相溶规则,有机物常见官能团中,醇羟基、羧基、磺酸基、酮羰基等为亲水基团,硝基、酯基、C—X键等为憎水基团.当有机物中碳原子数较少且亲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易溶于水;当有机物中憎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难溶于水。
常见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CCI4、溴乙烷、溴苯、硝基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苯、酯类、烃【复习】甲烷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跟强酸、强碱不反应。
2.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与强氧化剂反应,3.不能使溴水褪色(既不发生取代反应,也不发生加成反应)。
4.取代反应——卤代反应:CH4 + Cl2CH3Cl + HClCH3Cl + Cl2CH2Cl2 + HClCH2Cl2 + Cl2CHCl3 + HClCHCl3 + Cl2CCl4 + HCl【现象】1.黄绿色逐渐褪去2.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3.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5.氧化反应:①纯净的甲烷可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色,无黑烟CH4 + 2O2点燃CO2 + 2H2O②不纯的甲烷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燃烧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燃烧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氢、氧、氮等其他非金属元素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构成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质是衡量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质的基本知识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是否能够稳定存在而不发生分解或者其他的化学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分子内的键能、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1. 键能: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能量大小直接影响其热稳定性。
一般来说,碳-碳键和碳-氢键的键能较小,而碳-氧键和碳-氮键的键能较大。
因此,含有碳-碳键和碳-氢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比含有碳-氧键和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更加热稳定。
2. 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也会对其热稳定性产生影响。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通常表现为环化合物比链状化合物更加稳定。
这是因为环状结构可以通过共轭体系来分散单倍键上的π电子密度,使得化合物的能量降低,从而提高热稳定性。
3. 分子间相互作用:在有机化合物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可以增强分子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热稳定性。
二、有机化合物的燃烧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燃烧性质是指有机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有机化合物与氧气在适当的温度和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1. 热能释放:有机化合物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中的碳氢键和碳氧键在燃烧过程中被氧气氧化,形成碳酸气体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种热能释放是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之一。
2. 燃烧产物:有机化合物的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一种完全燃烧的产物。
但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有机化合物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3. 阻燃剂:对于一些易燃的有机化合物,为了提高其燃烧安全性,人们通常会添加一些阻燃剂。
高中化学有机官能团化学性质小结表

官能团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与H2、X2、HX 、H2O等)-C=C-CH2=CH 2 +Br2 →(乙烯使溴水褪色)CH2=CH 2+ H2 ; CH2=CH2 + H2O催化剂催化剂△△(2)氧化反应:能燃烧、使酸性KMnO4褪色(3)加聚反应: a bn C=C催化剂△c d-C≡C-(1)加成反应:(与H2、X2、HX、H2O等)如:乙炔使溴水褪色: CH≡CH+Br 2→;CHBr=CHBr+Br 2→CH≡CH+HCl 催化剂n CH 2=CHCl催化剂(2)氧化反应:能燃烧、使酸性KMnO 4褪色△△醇-OH (1)与活泼金属(Al 之前)的反应:2R-OH +2Na→△ (2)取代反应:①与HX :ROH +HX浓H2SO4②分子间脱水:2R-OH1400C(3)氧化反应:①燃烧:C2H5OH+3O 2→(火焰)催化剂②催化氧化:2C2H5OH+ O 2 △浓H2SO4浓H2SO4(4)消去反应:C2H5OH1700C0C(5)酯化反应:C2H5OH+CH3COOH △注意:醇氧化规律〔O〕①R-CH2OH →R -CHO ②-OH所连碳上连两个烃基,氧化得酮③-OH所连碳上连三个烃基,不能被氧化(不完全氧化)但可燃烧。
酚-OH (1)弱酸性:①与活泼金属反应放H2②与NaOH:+NaOH →(酸性:H2CO3 酚-OH)(2)取代反应:+ 3Br 2 →(3)与FeCl3的显色反应:苯酚溶液遇FeCl3显紫色。
-X (1)取代反应:C2H5X +NaOH→醇(2)消去反应:C2H5X +NaOH△-CHO (1)加成反应:R-CHO +H2 (制得醇)催化剂(2)氧化反应:①能燃烧△催化剂△②催化氧化:2R-CHO+O2 (制得羧酸)③被新制Cu(OH) 2氧化:CH3CHO + 2Cu(OH) 2△④银氨溶液氧化:CH3CHO +2Ag(NH 3)2△--COOH (1)弱酸性:(酸性:R-COO>H H2CO3>酚-OH>HCO3)RCOOH 具有酸的通性。
官能团的性质及有机化学知识总结(打印)

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学问归纳]有机官能团代表主要化学性质烃烷烃C-C甲烷取代(氯气、光照)、裂化烯烃C=C乙烯加成、氧化(使KMnO4褪炔烃C=C乙炔加成、氧化(使KMnO4褪苯及—R苯取代(液溴、铁)、硝化、加烃的衍生物卤代—X溴乙水解(NaOH/H2O)、消去醇—OH乙醇置换、催化氧化、消去、脱酚—OH苯酚弱酸性、取代(浓溴水)、显醛—CHO乙醛复原、催化氧化、银镜反响、羧酸—COOH乙酸弱酸性、酯化酯—COO—乙酸水解重要的营养葡萄—OH、—/具有醇与醛的性质蔗糖前者无—/无复原性、水解(产物两种)淀粉(C6H10O5)/水解油脂—COO—/氢化、皂化氨基NH2-、/两性、酯化1、能使KMnO4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2、能使Br2水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3、能与Na反响产生H2的有机物:醇、酚、羧酸、氨基酸、葡萄糖4、具有酸性(能与NaOH、Na2CO3反响)的有机物:酚、羧酸、氨基酸5、能发生银镜反响或与新制Cu(OH)2反响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6、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的有机物:醛、烯烃、炔烃7、能发生颜色(显色)反响的有机物:苯酚遇FeCl3显紫色、淀粉遇I2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葡萄糖遇Cu(OH)2显绛蓝[有机物间的互相转化关系]图1:图2:[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1.引入官能团:①引入-X的方法:烯、炔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②引入-OH的方法:烯加水,醛、酮加氢,醛的氧化、酯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糖分解为乙醇与CO2③引入C=C的方法: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的不完全加成,*醇氧化引入C=O2.消退官能团①消退双键方法:加成反响②消退羟基方法:消去、氧化、酯化③消退醛基方法:复原与氧化3.有机反响类型常见的有机反响类型有取代(包括酯化、水解)、加成、加聚、消去、氧化、复原等。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总结1.甲烷(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
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2.乙烯(1)乙烯的燃烧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
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3.乙炔(1)点燃纯净的乙炔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炔。
观察乙炔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这是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
(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性质及鉴别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甲醛(...HCHO ....,沸点为....-.21..℃)..(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甲酸HCOOH 乙醛CH3CHO★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如,石蜡C12以上的烃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4.有机物的颜色☆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研究有机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性质。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物理性质1. 熔点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有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间距较大,容易发生相变。
同时,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也受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通常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与有机溶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但在水等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3. 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通常较小。
这是因为有机物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其分子体积较大。
二、化学性质1. 燃烧性:有机化合物一般易燃。
这是因为有机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键能,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燃烧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
2. 氧化还原性:有机化合物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醛或酮可被还原为醇,醇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
3. 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常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烯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卤代烃。
4. 反应活性: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芳香烃由于环上的共轭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加成或氧化反应。
三、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导致性质的差异。
例如,同分子式的不同衍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分子大小、分子间作用力、立体构型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组成决定的。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也能更好地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小结1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小结——【烃】部分有机物名称代表物质官能团名称、结构式及电子式相关的化学性质性质描述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要点烷烃甲烷烷烃(饱和链烃)通式:稳定性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特点及反应物要求烯烃乙烯单烯烃通式:官能团:官能团结构式官能团电子式易被强氧化剂氧化加成反应加聚反应乙烯制取炔烃乙炔单炔烃通式:官能团:官能团结构式官能团电子式易被强氧化剂氧化加成反应乙炔制取实验要点:芳香烃苯苯的同系物通式:稳定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甲苯氧化反应说明()对()的性质造成了影响取代反应说明()对()的性质造成了影响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小结——【烃的衍生物】部分有机物名称代表物质官能团名称、结构式及电子式相关的化学性质性质描述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要点卤代烃溴乙烷官能团: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醇乙醇饱和一元醇通式:官能团:官能团结构式官能团电子式醇与钠的置换反应醇的消去反应醇的取代反应醇的氧化反应酚苯酚酚的酸性结论:结论:结论:酚的取代反应用途:酚的显色反应用途:醛乙醛饱和一元醛通式官能团:官能团结构式官能团电子式醛的氧化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用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用途:与其他氧化剂反应:注意:包括氧气、()()()等醛的加成反应与氢气加成(属于还原反应):羧酸乙酸饱和一元羧酸通式:酸性酯化反应特点:()脱羟基()脱氢:实验要点:酯乙酸乙酯饱和一元羧酸酯通式:酯的水解在酸中水解:可逆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不可逆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立体异构体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立体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在有机化学中,立体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相似但在空间结构上存在不同的同分异构体。
由于空间构型的不同,立体异构体在化学性质上也会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立体异构体的定义、分类以及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整理和探讨。
一、立体异构体的定义立体异构体是指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但相互之间的化学键相同的同分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分为构象异构体和对映异构体两种,构象异构体是由于分子内部自由旋转而产生不同的构象形式,对映异构体则是由于手性中心的存在而产生的异构体。
二、立体异构体的分类1. 构象异构体构象异构体是由于分子的旋转自由度而产生的不同构象形式。
其中最典型的是环丙烷的椅式和船式异构体。
椅式异构体是指环丙烷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平面,其它两个碳原子分别向上和向下相对倾斜的构象,分别称为椅顶轴向和椅槽轴向。
椅式异构体的转轴可以经过椅顶、槽底和轴向原子,且必须途经轴向上每个碳原子进行无障碍的旋转。
船式异构体是指环丙烷中的轴向原子位于一个平面上,使得轴向上两个碳原子束缚在一起,形成船形构象。
船式异构体与椅式异构体相比,能量相对较高,不太稳定。
2. 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是由于手性中心的存在而产生的异构体。
手性中心是指一个原子与四个不同基团连接的碳原子。
对映异构体之间的镜像对称关系导致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并且在许多生物过程和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映异构体的化学性质中最重要的是光学性质,即对旋光的异性。
一般来说,对映异构体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沸点、熔点等,但对旋光的方向和数值则相反。
三、立体异构体的化学性质1. 构象异构体的化学性质构象异构体由于分子内部存在构象间的相互转变,所以其化学性质大体上是相似的。
然而,由于构象异构体在构象转变过程中必须克服能垒,因此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会表现出差异,如在光学异构体的合成、酶的催化反应等方面。
在药物合成中,构象异构体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药效的差异,因此研究和控制药物构象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终极最全版)

《有机化学基础》总结(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一、断键部位小结——预测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类型1、双键(C=C,C=O)、三键2、极性键:极性键极性越强越易断(共价键的极性)3、不同基团的相互影响(官能团相邻碳上的氢)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一)烷烃1、取代反应:注意:(室温下,在暗处不发生反应,但不能用强光直接照射,否则会发生爆炸)。
②反应物:纯卤素单质气体,如甲烷通入溴水中不反应。
③反应不会停留在某一步,因此产物是5种物质的混合物。
1 mol H被取代,需要1mol Cl2,认为1个Cl2分子能取代2个H原子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2、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n2n+2222C H+O nCO+n+1H O3n+12−−−→点燃3、裂化反应:注意: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
(二)烯烃1、加成反应:烯烃可与H2、X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如:反应物与烯烃R—CH=CH2反应的方程式溴水,卤素单质(X2)R—CH=CH2+Br2—→R—CH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氢气(H2)R—CH=CH2+H2∆−−−−→催化剂R—CH2—CH3水(H2O)R—CH=CH2+H—OH−−−−−→催化剂加热,加压R—CH—CH3或R—CH2—CH2OH氯化氢(HCl)R—CH=CH2+HCl∆−−−−→催化剂R—CH—CH3或R—CH2—CH2Cl氰化氢(HCN)R—CH=CH2+HCN∆−−−−→催化剂R—CH—CH3或R—CH2—CH2CNOHClCN2、氧化反应(1)将烯烃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直至消失。
5CH 2=CH 2+12KMnO 4+18H 2SO 4→10CO 2↑+6K 2SO 4+12MnSO 4+28H 2O 注意: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 4。
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 4拓展:烯烃与KMnO 4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烯烃被氧化成二元醇,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O 2。
第三章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常有氢和氧,还含有氮、磷、硫、卤素等元素。
【注意】(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碳的金属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2、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3、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燃烧反应:CH4+2O2CO2+2H2O 。
(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2)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条件:光照)五种产物(两种气体: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其他三种均为液体)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实验现象: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有油状液滴出现,同时试管上方有白雾生成,试管内液面逐渐降低。
二、烷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分子通式为C n H2n+21、烷烃的命名:烷烃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
例如:十一烷。
2、烷烃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的状态(设碳原子数为n),当n ≤4 时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烷烃的密度依次增大。
3. 烷烃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与甲烷类似,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
2、可燃性:都能燃烧,反应通式为C n H2n+2+213nO2nCO2+(n+1)H2O。
3、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4、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高二化学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总结

高二化学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总结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知识归纳]有机物官能团代表主要化学性质烷烃 C-C 甲烷物取代(氯气、光照)、裂化烯烃 C=C 乙烯加成、氧化(使KMnO褪色)、4烃炔烃 C=C 乙炔加成、氧化(使加聚 KMnO褪色)、4苯取代(液溴、铁)、硝化、加成苯及其同加聚—R 氧化(使KMnO褪色,除苯外) 系物 4甲苯卤代烃—X 溴乙烷水解(NaOH/HO)、消去(NaOH/2醇—OH 乙醇置换、催化氧化、消去、脱水、酯醇) 烃弱酸性、取代(浓溴水)、显色、的化酚—OH 苯酚衍氧化(露置空气中变粉红色) 生醛—CHO 乙醛还原、催化氧化、银镜反应、斐林物羧酸—COOH 乙酸弱酸性、酯化反应酯—COO—乙酸乙水解葡萄糖—OH、—酯/ 具有醇和醛的性质重前者无—无还原性、水解(产物两种) 蔗糖 CHO 要 / CHO 麦芽糖的有还原性、水解(产物单一) 淀粉 (CHO)n 水解 6105营前者有—/ 纤维素养后者有—OH 水解油脂—COO— / 氢化、皂化物 CHO 质 NH-、两性、酯化氨基酸 2/ -COOH 蛋白质水解其中: —CONH—1、能使KMnO褪色的有机物: 4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 2、能使Br 水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 23、能与Na反应产生H的有机物:醇、酚、羧酸、氨基酸、葡萄糖 24、具有酸性(能与NaOH、NaCO反应)的有机物:酚、羧酸、氨基酸 235、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反应的有机物: 2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机物:醛、烯烃、炔烃7、能发生颜色(显色)反应的有机物:苯酚遇FeCl显紫色、淀粉遇I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葡萄糖遇Cu(OH)322显绛蓝。
官能团性质的总结

1.有机官能团名称总结RT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小结官能团化合物类别结构名称实例烯烃 C=C 双键 CH2=CH2,乙烯炔烃C≡C 叁键 CH≡CH,乙炔卤代烃 -X 卤素 C2H5Br,溴乙烷烷基 -R 烷基 CH3-C6H5,甲苯醇 R-OH 羟基 C2H5OH,乙醇硫醇 R-SH 巯基 C2H5OH,乙硫醇酚 Ar-OH 酚羟基 C6H5OH,苯酚醚R-O-R' 醚键,氧杂 C2H5OC2H5,乙醚硫醚 R-S-R' 硫醚键,硫杂 C2H5OC2H5,乙硫醚醛 -CHO 醛基 C2H5CHO,丙醛酮 -CO- 羰基,氧代 CH3COCH3,丙酮 RCO- 酰基 CH3COCH2COC2H5,乙酰乙酸乙酯羧酸 -COOH 羧基 C2H5COOH,丙酸酰卤 -COCl 酰卤 CH3COCl,乙酰氯酰胺 -CONH2 酰胺 CH3CONH2,乙酰胺酯 R-COO-R' 酯基 CH3COOC2H5,乙酸乙酯硝基化合物 -NO2 硝基 C6H5NO2,硝基苯腈 -CN 氰基 CH3CN,乙腈胺 -NH2 氨基 C6H5-NH2,苯胺 [注:伯胺,RNH2 仲胺,R2NH 叔胺,R3N 季胺,R4N+ ] 偶氮化合物 R-N=N-R' 偶氮基 C6H5N=NC6H5,偶氮苯磺酸 -SO3H 磺酸基 C6H5SO3H,苯磺酸巯(qiu)基 -SH 硫醚 R-S-R 烷基(甲基.)氨基 -NH2 伯、仲、叔氨基。
2.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里官能团性质总结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
醇:官能团,醇羟基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
醛:官能团,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能被氧化成羧酸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小结官能团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小结官能团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的分支学科,其中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一定化学性质和官能性质的特定基团。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官能团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醇官能团醇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最为常见的官能团之一,由一个或多个氢氧基(-OH)构成。
醇的命名按照碳链上羟基个数来确定,以“-ol”作为后缀。
其中,甲醇、乙醇、丙醇等是最常见的醇类化合物。
醇是其他许多官能团的前体,醇的氧化可以形成醛和酮等官能团。
二、醛官能团醛官能团是由羰基(C=O)与一个氢原子连接而成,通式为RCHO。
醛的命名以最长链为主链,以碳链上的羰基为根,去掉末端的“-e”,并改为“-al”的后缀。
例如,甲醛、乙醛、丁醛等。
醛的氧化可以形成羧酸官能团。
三、酮官能团酮官能团是由两个烷基基团通过羰基连接而成,通式为RC(=O)R'。
酮的命名以最长链为主链,以碳链上的羰基为根,去掉末端的“-e”,并改为“-one”的后缀。
例如,丙酮、己酮、戊酮等。
四、酸官能团酸官能团是由羧基(-COOH)构成的,通常以“酸”作为后缀。
酸的命名以羧基所在的碳链为主链,羧基上的碳原子编号为1,并在主链前加上羧基所在的位置数。
例如,甲酸、乙酸、丙酸等。
酸可通过脱羧反应生成醛、酮等官能团。
五、酯官能团酯官能团是由醇和酸通过酯键连接而成,通式为RCOOR'。
酯的命名以酯基前的烃基为根,加上酸基名称,以“-ate”作为后缀。
例如,乙酸乙酯、甲酸甲酯等。
酯可以通过加水分解反应生成醇和酸。
六、胺官能团胺官能团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氮原子与一个或多个烃基连接而成,通式为R-NH2。
胺的命名按照氮原子数目和烷基名称来确定。
例如,甲胺、乙胺、丙胺等。
胺具有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盐。
七、醚官能团醚官能团是由两个碳链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通式为R-O-R'。
醚的命名以两侧的烃基名称来确定,用“-oxy”作为连接两个烃基的前缀。
(物质的性质)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性质)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五章烃第一节甲烷(9)环烷烃通式C n H2n(n≥3)(10)环烷烃化学性质:(1)燃烧(2)取代反应一、甲烷的分子结构1、甲烷:CH4,空间正四面体,键角109o28′,非极性分子电子式: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份是CH42、甲烷化学性质:+)等反应。
①稳定性:常温下不与溴水、强酸、强碱、KMnO4(H②可燃性:CH4+2O2 点燃CO2+2H2O(火焰呈蓝色,作燃料)③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CH4在光照条件下与纯Cl2发生取代反应为:一、不饱和烃概念: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叫做不饱和烃。
二、乙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CH4+Cl2光CH3Cl+HCl(CH3Cl一氯甲烷,不溶于水的气体) 电子式:CH3Cl+Cl2 光CH2Cl2+HCl(CH2Cl2二氯甲烷,不溶于水)CH2Cl2+Cl2 光CHCl3+HCl(CHCl3三氯甲烷,俗名氯仿,不溶于水,有机溶剂)结构式:CHCl3+Cl2光CCl 4+HCl(CCl4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有机溶剂)结构简式:CH2=CH2烃) 高温C+2H 2(制炭墨)④高温分解:CH4一、烷烃第二节烷烃1、烷烃: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烃称为烷烃(也叫饱和链2、烷烃通式:C n H2n+2(n≥1)3、烷烃物理通性:①状态:C1-C4的烷烃常温为气态,C5-C11液态,C数>11为固态②熔沸点:C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C原子数相同时,支键越多,熔沸点越低。
③水溶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烯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三、乙烯的物理性质颜气味状态溶解性溶沸密度色(通常)点无色度4、烷烃的命名原则:①找主链——C数最多,支链最多的碳链稍有气液体难溶于较低比水水小味四、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点燃2CO(1)燃烧氧化CH2=CH2+3O22+2H2O纯净的C H(O)能够在空气中或中安静地燃烧,火焰明亮且带黑烟。
化学有机物性质总结-烃类

自然界中的甲烷
物质的理化常数
甲烷的物理性质
1.甲烷的化学性质
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监测方法
环境标准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操作处置与储存运输
法规信息
甲烷--21世纪的主要能源
自然界中的甲烷
物质的理化常数
甲烷的物理性质
1.甲烷的化学性质
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监测方法
环境标准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操作处置与储存运输
*法规信息
系统命名法
1.选主链(含碳原子较多的碳链作为主链,有官能团的要选择包含官能团的链为主链)
2.主链编号
3.取代基的表示
4.名称的表示
5."等长"原则
6."等近"编号原则
甲烷
甲烷分子结构图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气、碳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化学符号为CH?。
高中有机物性质总结

高中有机物性质总结
首先,我们来讨论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有机物通常是非极性分子,因此它们在
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但是,一些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极性官能团,使得它们能够与水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
此外,有机物的沸点和熔点通常较低,这也是由于它们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所致。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有机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化学反应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碳原子能够形成多种共价键和官能团。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燃烧、氧化还原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
其中,燃烧是有机物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有机物还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化学变化。
而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则是有机化合物中双键和三键的典型反应,它们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加成或消去的化学反应。
除了上述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外,有机物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例如,有
机物的异构体现象十分普遍,同一种分子式的有机物可能存在多种结构异构体,这是由于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的不同所致。
此外,有机物还具有手性,即存在左右手对映体的现象,这对于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有机物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不仅在化学
实验和生产中有着重要应用,也为我们理解生命和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大家能够对高中有机物的性质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有机物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具有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1.分子结构特点:(1)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通常以单、双或三键的形式与其他原子连接,形成杂化轨道,使碳原子能够与多个原子组成稳定的分子框架。
(2)有机物分子中常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OH)、羰基(-C=O)、羧基(-COOH)、氨基(-NH2)等,这些官能团能够赋予有机物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力。
(3)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通常存在立体异构体,即同一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如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以及手性异构体。
这种立体异构体的存在使得有机物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主要化学性质:(1)燃烧性质:有机物可在氧气存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反应活性: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赋予了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特定活性。
例如,羟基使有机物具有酸碱性质,能够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羰基使有机物具有亲电性,容易发生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3)氧化还原性质:有机物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有机物失去氢原子或获得氧原子;在还原反应中,有机物获得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
(4)酸碱性质:有机物中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可以表现出酸碱性质。
羧基与碱反应生成盐,羟基与酸反应生成盐。
(5)缩合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可通过缩合反应与其他分子中的官能团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如醛缩、酮缩等。
(6)聚合反应:有机物中的双键或三键可以发生聚合反应,使有机物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总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化学意义。
通过研究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以推动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并开发出更多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
酚 醛 羧酸 酯
—OH
---------------
C6H5—OH R—CHO CnH2nO R—COOH CnH2nO2 RCOOR` CnH2nO2 CH3CHO CH3COOH CH3COOC2H5
—CHO —COOH —COO—
水解
酯化
卤代烃 水解 R-X
取代
醇
RCH2OH
氧化 还原
-2H
卤代烃
代表物
CH3CH2Br
化性:①强碱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醇(取代反 应) ②在强碱的醇溶液里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乙烯 制法:①乙烯加HBr ② CH3—CH3取代 ③C2H5OH、NaBr、H2SO4混合加热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OH,饱和一元醇CnH2n+1OH
烃
• 烃: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饱和烃 烷烃 环烷烃
CnH2n+2(n≥1) CnH2n(n≥3) CnH2n(n≥2) 碳原子数相同 为同分异构
烃
不饱和烃
烯烃
芳香烃
碳原子数 二烯烃 CnH2n-2(n≥4) 相同为同 炔烃 CnH2n-2(n≥2) 分异构 苯及其同系物 CnH2n-6(n≥6)
醛
R-CHO
氧化
羧酸
RCOOH
酯化
酯
RCOOR’
+16 R+ 29 R+ 45
水解
各类有机物的衍变关系
烃 消去 R—H
卤代
卤代烃 R—X
水解 取代
醇类 R—OH
氧化 加氢
醛类 R—CHO
氧化
羧酸 R—COOH
酯化 水解
酯类 RCOOR`
CH3CH3 CH2=CH2
CH3CH2Br CH3CH2OH CH2Br
特性
苯、甲苯、苯酚的结构与性质的比较
类别 苯
不被高锰酸钾 溶液氧化 液溴 催化剂 C6H5Br
甲苯
—CH3 可被高锰酸钾溶 液氧化 液溴 催化剂 邻、间、对三种 一溴甲苯
苯酚
—OH
常温下在空气中被氧 化呈红色 溴水 无催化剂 三溴苯酚
结构简式 氧化反应情况
溴 代 反 应 溴状态
条件 产物
结论 原因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包括:
醛类、 甲酸及其盐、 甲酸酯、 还原性糖如葡萄糖.
H2SO4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浓) 乙醇→乙烯(脱水、催化) (浓) 硝化反应(催化) (浓) 酯化 (吸水、催化) (稀) 酯水解(催化)
物质与水反应
反应物 烯水化 RX水解 酯水解 CaC2与水反应 生成物 醇 ROH+HX 酸 +醇 Ca(OH)2+C2H2
酚
代表物
OH
(1)易被氧化变质(氧化反应) 化性 (2)与Br2发生取代(取代反应) (3)与FeCl3显紫色(显色反应) (4)弱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Cl OH
制法: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CHO,一元饱和醛CnH2n+1CHO,分子式CnH2nO 醛类 (1)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 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化性 催化氧化成羧酸。 (2)还原(加成)反应:加氢被还原成醇
卤代烃的水解
酯化反应
酯的水解
醇变卤代烃
2.加成反应:
烯、
炔烃(加H2、HX、H2O), 苯(加H2)、 醛(加H2)、酮 油脂氢化(加H2)。
3.消去反应:
乙醇(分子内脱H2O)
卤代烃(脱HX)
4.加聚反应: 烯烃等。 5、裂化和裂解
烯、炔、 苯的同系物、
6、氧化、还原反应如:醇(去氢)
7、显色反应
2.加成反应:
H C C H + 易 H-C=C-H Br-Br Br Br 1,2-二溴乙烯
BrBr 稍难 H-C=C-H + Br-Br H-C-C-H BrBr Br Br
1,1,2,2-四溴乙烷
HCCH + 2 H2 HCCH + H--Cl nCH2=CHCl
催化剂
△
CH3-CH3
醇羟基 CH3CH2OH 反应生成醇 钠C2H5ONa 不反应
NaOH
Na2CO3 反应生成硝 反应生成 反应生成酚 酸钠、水和 CH3COONa、 钠C6H5ONa CO2 H2O和CO2 和NaHCO3
NaHCO3 反应生成硝
不反应
反应生成 酸钠、水和 CH3COONa、 CO2 H2O和CO2
还可以表示为
2.苯的物理性质
。
通常情况下,苯是 无 色,带有 特殊气 味的 液体 ,有毒,不 溶于 水, 密度比水 小 。熔点5.5℃,沸点80.1℃。若用冰水冷却,苯可以凝结成无色的 晶体。
苯的同系物中,苯环侧链上的烃基不管多长、 多复杂,只要与苯环相连的第一个C原子上有H原 子,与酸性高锰酸钾作用时,侧链上的烃基都被氧 化成—COOH(羧基)。
三、乙炔
乙炔的结构
电子式
● × ●● ●● ●●
结构式
C H
● ×
结构简式 分子式
CHCH
C2 H2
H C
HCCH
乙炔的物理性质:纯乙炔无色、无味的气
体,微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化学性质、用途
1.氧化反应:
2C2H2+5O2→4CO2+2H2O(l)+2600KJ 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氧炔焰温度高达 3000℃, 可用作焊接、切割钢铁。
醛(加氧)
酚
醇和酚的比较
类别 实例 官能团 脂肪醇 CH3CH2OH —OH 芳香醇 C6H5CH2OH —OH 酚 C6H5OH —OH
结构 特点
主要 化学性质
—OH与链烃基相连 —OH与芳香烃基侧 —OH与苯环直接相 链相连 连
(1)与钠反应 (2)氧化反应 (3)脱水反应 (4)酯化反应 红热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 (1)弱酸性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4)氧化反应 与FeCl3显紫色
性质
烃的衍生物概述
类别 官能团
—OH
通式
R—OH CnH2n+2O
代表物
CH3CH2OH
主要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 (2)取代反应 (3)消去反应 (4)分子间脱水 (5)氧化反应 (6)酯化反应
(1)有弱酸性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4)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1)具有酸性 (2)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二.烯烃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不饱和链烃。 1、定义: 2、分子通式: 单烯烃:CnH2n (n≥2) 3、官能团:碳碳双键 注意:与 C=C 4、物理性质: ①均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相连的四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状态: 气态(2-4)
液态
固态
③沸点、密度随 C 原子数递增而递增 (密度<1)
各种物质的初步判断:
与Na反应 : 水、 醇 、酚、酸
与NaOH反应 :酚、酸、酯 、卤代烃
与Na2CO3反应: 酸(产生气体)
酚醇
氧化
醛
氧化
酸
例1、①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醇、乙醛、乙 酸?
(Cu(OH)2溶液) ②如何分离乙酸、乙醇、苯酚的混合物? (加入NaOH蒸馏,加入少量水并通入CO2 后分液,再加入浓硫酸后蒸馏)
例2.已知乙炔(C2H2)、苯 (C6H6)、乙醛(C2H4O)的混 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 ) A.84% B.60% C.91% D.42%
不反应
不反应
几种物质与高锰酸钾和溴水的作用:
高锰酸钾 溴水
烯烃 炔烃 苯 甲苯 苯酚 乙醇 醛
氧化褪色 氧化褪色 不褪色 氧化褪色 氧化褪色 氧化褪色 乙酸
氧化褪色 乙醛
CH3CHO → CH3COOH
加成褪色 加成褪色 萃取 萃取 褪色 混溶不反应 氧化褪色 CH3CHO+Br2+H2O→ CH3COOH+2HBr
HgCl2 150-160℃ CH2=CHCl 氯乙烯
催化剂 △
[CH2
CH]n 聚氯乙烯, Cl
重要合成树脂,用于制备塑料、合成纤维。
催化剂 △ CH=CH HCCH + H-OH
H
OH
不稳定 分子重组
O CH3-C-H
=
1.苯的组成和结构 (1)苯的分子式是 C6H6 ,结构简式是 。苯分子是平面结构,其中 六个C原子构成 平面正六边形 ;因此,苯是一种 非极性 分子。 (2)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碳碳 单、双键 ,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 完全相同 ,这是一种介于 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因此,苯的结构简式
Ni △P
CH3-CH2-CH3
CH3-CH-CH2 Br H
加热、加压
马氏规则(马尔科夫尼科夫):凡是不对称结构 的烯烃和卤化氢(HX)加成时,氢原子主要加在 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
乙烯的用途
1.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 志。 2.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常用作果实催熟剂。
代表物 CH3CHO 制法: HCHO 乙醇氧化法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COOH,一元饱和酸CnH2n+1COOH,分子式CnH2nO2 羧酸
(1)具有酸的通性(羧酸盐几乎全溶于水) 化性 (2)与醇酯化成酯 (3)甲酸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