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种 复种指数 轮作 套种 间作
套种的好处,套种和间作的区别
套种的好处,套种和间作的区别1、套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延后生长季节,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提升年总产量。
2、套种指的是某种作物生长后期时,再种上另外一种作物。
3、间作指的是同一块地同时期按比例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
3、轮作指的是两季种植不同作物的复种方式。
4、混种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混合后种植在同一片田里。
一、套种的好处1、套种的好处可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升复种指数,增加年总产量。
2、适宜套种的作物(1)玉米+南瓜(花生)南瓜花蜜可以引诱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黑卵蜂,能够有效的减轻玉米螟的危害。
种植花生也可以适量的减少玉米螟,且不会遮挡光照。
(2)玉米+辣椒(青椒)因为玉米有遮阴作用,可以减轻72%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隔行种植可减轻56.9%的青椒病毒病。
(3)玉米+黄瓜可以让黄瓜花叶病减少61.6%左右,还可以利用玉米秸秆来做黄瓜架条,省钱省力。
(4)玉米+红薯玉米是纵向生长,红薯是横向生长,两者结合有利于通风透光,加强光合作用。
二、套种和间作的区别1、套种和间作的不同(1)套种指的是在一种作物生长到后期时,种上另一种作物,共同生长的时间并不长。
(2)间作指的是在一块地上,同一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
2、轮种指的是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在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的作物的复种方式。
3、混种(1)指的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且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种在同一块田地里。
(2)混作是指不同作物的恰当组合,提高了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
选用耐旱涝、耐瘠薄、抗性强的作物组合时,还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达到稳产保收的效果。
高中地理知识点:几组农业概念的区分
高中地理:几组农业概念的区分1.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一般而言,粗放农业大多为自给农业,而混合农业、密集农业多为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成型、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的部门结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
2. 复种制度与复种指数复种制度(或叫做耕作制度)是指一年内,在同一耕地上种植作物一次、二次还是三次,即重复种植作物的次数。
复种指数则指某一地区全年总播种面积和总耕地面积之比,它是衡量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百分数表示。
如某农场有耕地1000亩,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00亩,则复种指数为150%(即复种制度为一年二熟)。
3. 间作与套种、连作与轮作间作指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且一种为主,其他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间作与套种的共同优势: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用地养地相结合;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发展;有利于错开农活。
连作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优点是充分利用同块土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没有倒茬的麻烦,产品单一、管理简便。
轮作指在同一田地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制度。
优点是有利于防止病虫害、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是开发土壤资源的生物学措施。
第三章种植方式复种
5959.5 4952.4 5291.9 10"110.0 6079.2 10470.7 20809.6 44448.7 54000.0 72538.0 101 346.0
16.8 17.0 27.0 12.9 11,6 5.25 3.60 2.85 2.71 2.33 约1.5 约1.4
我国历代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
0.30
不是任何情况下复种都能够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 率。生产条件差时,复种的效果一般也较差。
长生长期作物一熟与短生长期作物三熟的光合 效率及年产量比较(L.H.Allen等,1976)
(二)、提高对热量资源的利用率
• 1)生长季节集约利用
热量资源可以用生长季节的长短来表示。 一年一熟利用的生长季有限,复种能提高生长季的利用率 如长江流域: 水稻一熟制,利用生长季节150-180天,剩180-200天。 油-稻 , 利用生长季节350-360天 油-稻-稻, 利用生长季节450-470天,
6、撂 荒 Shift cultivation
撂荒是指荒地开垦种植几年后,较长时期弃而不 种,待地力恢复时再行垦殖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生产实践中,当休闲年限在两年以上并占到整个 轮作周期的2/3以上时,称为撂荒。
二、复种的意义
增加作物产量(production)的三种途径: 一是扩大耕地面积; 二是提高各种作物季单产; 三是合理种植多种作物,利用多熟种植提高耕
三、复种的效益原理
(一)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集约利用光资源
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 物年单产的核心。
E=P.L.D E 光能利用率 P 光合效率 L 叶面积 D 光合时间
叶日积 (LAI-D)
注:延长光合时间,但如果叶积系数不高,也不能提高光 能利用效率。所以用叶日积来衡时复种的效果。据研究, 作物产量与LAI-D相关系数高达0.95。
蔬菜轮作与间套复种技术要点
蔬菜轮作与间套复种技术要点1、露地蔬菜的轮作(1)轮作的概念轮作是按一定的生产计划,将土地分为若干区,在同一生产区的菜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换种植几种性质不同的蔬菜或作物的制度,也称换茬。
一年单主作区就是不同年份内把不同种类的蔬菜轮换种植,一年多次作地区,则是以不同的多次方式(或复种方式),在不同的年份内轮流种植。
(2)轮作在蔬菜生产中的地位和效益轮作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最佳途径。
合理轮作有利于防治病虫害,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是开发土壤资源的生物学措施。
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肥力,调节土壤酸碱度和土壤中的腐殖质,维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因为轮作时,前后作的蔬菜种类不同,它们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也不一样;其次,轮作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一般讲,凡是相同科、属、变种的蔬菜,病虫害也相近,每年轮换种植不同蔬菜,能够使病菌和害虫因失去寄主而si亡。
在一年二茬的栽培制度下,要求在同一块土地上不但与上一年各季栽培的蔬菜种类不同,而且与它的前后作蔬菜也不相同。
轮作周期的时间长短依据各类蔬菜主要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存活和侵染危害的不同情况而定。
采用粮菜轮作,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
粮菜轮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栽培制度,种粮保证了口粮,种菜又能增加经济收入。
总之合理的轮作制度是一项无法替代的可以有效保障蔬菜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轮作利用植物不同生长期、不同需光(热)和水肥特点,按次序种植充分利用季节,能提高土地的种植系数(复种指数)。
轮作的顺序性,即轮作应遵循的合理次序,安排这个轮作次序的原则是:轮作相邻近的作物茬应不同种类,不同种植方式,病虫害类型差异大,作物的需肥水特性有较大差异等。
轮作茬口相接的作物在季节利用上应当符合季节变化的特点。
从大农业观点出发,作物的轮作应不限于园艺植物,也可以插入农作物,如玉米、向日葵以及绿肥作物。
蔬菜轮作已是种植地区生产上普遍应用的种植制度,只要安排合理,总体种植效益可以保持一种很平稳的状态。
复种 、间作、套作、轮作的联系与区别_ABC教育网_(1)
复种、间作、套作、轮作的联系与区别一、复种和复种指数1、复种:在同一年内、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2、复种指数:是指全年内作物播种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它的数值可以大于100%,例如:全国平均复种指数理论上可达到195%,而1993年全国耕地平均复种指数仅为156%)。
计算公式:播种总面积复种指数= ——————*100%耕地总面积播种面积,是指播种季节结束时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是反映农作物生产规模的重要指标。
耕地面积,指主要用作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翻的土地面积,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用地。
耕地面积是用年末耕地面积反映的。
它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3年的耕地、当年休闲地、轮歇地和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茶树、桑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以及沿海、沿湖已围垦利用3年以上的“海涂”、“湖田”等。
但不包括专业性的茶园、桑园、果园、苗圃、林地、芦苇地和天然草场等。
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复种面积,指一定时期内在同一块耕地上重复播种作物的面积,它等于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减去耕地总面积。
计算公式:复种面积=播种总面积-耕地总面积二、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1)套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将后季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间、行间或畦间的种植方法。
(2)间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
在同一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式。
(3)轮作: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田地上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
三、复种增产的原因:(1)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对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2)促使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因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与消耗能力,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不同的。
复种既可提高对土壤肥力的利用,又有一部分残余的根、茎、叶补充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3)提高抗逆能力,稳产保收: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病虫害,对恶劣气候条件有不同的反应。
套作间作轮作概念辨析
套作、间作、轮作概念辨析前几日听课,听到光合作用影响因素,讲到套作、间作、轮作的概念,发现老师讲错了,他把套作讲成了间作,再问问其他老师,不少老师也有着同样错误的理解。
原因是我们教科书上的图把他们带到沟里了,而我们老师备课时也没有去查阅资料,或者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因此就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一、套作:〔主要功能:延长光照时间〕1.概念: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后期,将后一季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行间或畦间的种植方式〔这样两种农作物就有一段交叉生长时间。
如果等上一季农作物收获之后再种植下一种农作物,可能会导致后一季农作物生长时间缺乏而无法获得较高产量或无法生长〕。
2.举例:不少地区在早玉米即将成熟的时候,在玉米行间点种长豇豆,在玉米将收获之前一段时间,往往会先去掉已将失去效用的玉米叶子以加速玉米成熟,这时候长豇豆恰好得到充足光照,快速生长,等到玉米成熟收获后,长豇豆已经长到一定高度,正好延着玉米杆向上攀爬生长。
这种播种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农时,还可以有效利用其他资源〔如光照、农作物桔杆等〕。
此外,还有在水稻收获后不立即翻耕,而是套种绿肥〔苕子、草苜蓿等〕,等到第二年春天再与绿肥一起翻耕,以增加土壤费力;在小麦生长后期行间套载棉花等。
3.优点:在农作物播种中,常会出现后一季作物如果等前一季作物收获后再播种,会导致生长期缺乏,或影响到以后作物的播种。
套作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季节〔茬口〕矛盾,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面积上作物的光合时间〕,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农作物的年产量。
4.考前须知:套作必须根据作物种类的特征与特性进行合理搭配,掌握每种套种农作物的收、种时间,并要加强田间管理。
二、间作:〔主要目的: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甚至相互补充〕1.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要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等途径。
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的措施有:(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
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时间。
如将一年一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两熟制改为三熟制,复种指数不断提高。
也可以通过轮作、间作、套种。
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⑴轮作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常见的有禾谷类轮作、禾豆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水旱轮作、草田轮作等。
方法及实例:在一块地里一年内种几茬。
如: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种植白菜或萝卜.再如:小麦收获后种植百日熟大豆。
这些都属于复种.其实南方的三季稻也属于复种.使农作物达到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
轮作的意义:①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②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如小麦植株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白菜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马铃薯吸收钾元素.将小麦与白菜复种、马铃薯与白菜复种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达到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⑵间作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间作面积迅速扩大,有高、矮杆作物间作和不同作物种类间作,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的间作等多种类型;尤以玉米与豆类作物间作最为普遍,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如宽窄行间作或带状间作中的高杆作物有一定的边行优势、豆科与禾本科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
复种、复种指数、轮作、套种、间作
复种、复种指数、轮作、套种、间作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
复种是中国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是实现蔬菜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
依各地区条件及生产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复种程度有明显不同,通常以“复种指数”作为量度的指标。
复种指数: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
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中国南方水热条件好,耕地利用率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
提高复种指数,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复种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复种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2。
复种种类,主要的有稻-稻-麦(油菜)、小麦-玉米、小麦-棉花、小麦-甘薯等。
近几年四川、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发展了小麦-水稻-再生稻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
(复种指数是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或移栽)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作物熟制”(即一年几熟)是某地农业光热资源利用的外在表现。
复种指数的高低除受当地热量(积温)影响外,还受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许多条件的制约。
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
经济发达,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牧草复种轮作和混播技术
牧草复种轮作和混播技术牧草的复种轮作(1)间作: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相间种植。
种植的两种牧草的播种期基本相同或稍有先后。
例如:苏丹草与紫云英间作,籽粒苋与牧草王间作。
(2)套种:在前作的生长期内,把后作播种厂前作的行间。
例如;墨西哥玉米与冬牧~70黑麦套种、苜蓿与墨西哥玉米套种。
(3)轮作:在同—地块上当一种牧草生长结束时,再种植另一种牧草。
例如:在种植苜蓿5年后,将其耕翻,改种其他牧草,如苦荬菜、墨西哥玉米等。
牧草的混播为了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增加和培肥地力,常将几种牧草混在一起进行播种。
混播技术措施:(1)牧草的组合。
特别应做到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
利用2~3年的草地混播草种2~3种为宜;利用4~6年的草地,3~5种为宜;长期利用的则不超过5~6种。
(2)播种量、播种时期和播种方法。
两种牧草混播,每种草的种广用量应占到其单播量的70~80%;三种牧草混播,同科的两种应分别占35~40,另外一种要用其播量的70~80%:利用年限长的混播草地,豆科牧草的比例应少一些,以保证有效的地面覆盖。
混播牧草的播种期,如同为春性牧草或冬性牧草则可以同时存播或秋播,如果混播草种的播期不同则可以分期播种。
混播牧草的播种方法,可以将牧草种子混合一起播种;亦可以间行条播,条播可以是15厘米的窄间距,也可以是30厘米的宽间距,也可以是宽窄行相间播种。
保护播种为了抑制杂草的生长并保证牧草种植当年有收益,通常在建植多年生牧草地时种植一年生牧草,克服多年生牧草生长缓慢、当年产量低的问题,以提高土地的收益。
保护播种应选择好保护作物,如可以选择苏丹草、苦荬菜,墨西哥玉米、子粒苋等。
保护播种时,多年生牧草播种量不变,而一年生牧草的播种量应为正常播种量的50~75%;保护作物的播种可以与多年生牧草同时播种,也可以提前播种,提前的时间一般为10~15天。
保护作物与多年生牧草以条播为好。
第1页共1页。
第七章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节 复种
二、复种的条件
条件与 (一)热量:热量条件与熟制 (1) 热量 热量条件与熟制
≥10℃ 积温 ﹤ 2500 DD 2500 - 3600 DD 3600 – 4000 DD 4000 – 5000 DD 5000 – 6500 DD ﹥ 6500 DD 一熟 复种青饲料或套种早熟作物 复种早熟作物、套种、 复种早熟作物、套种、移栽 二熟 三熟 三熟或四熟
15
二、复种的条件
条件与 (一)热量:热量条件与熟制 (2) 热量 热量条件与熟制
省份 河北 甘肃 山西 陕西 江苏 湖南 浙江 福建 贵州 广东 一熟制 套二熟制 3 800 2700 3100 3500 3500-4000 3500-4200 二熟制 4300 3700 4000 4200 4600 二熟稳产区 4500 4400 4500 4700 4900-5000 4800 4000-4800 5000-5500 5200 5200-5 800 5500-6400 5500-6500 5200 双季稻 温三熟 热三熟
缓和粮、经、饲、果、菜等作物争地的矛盾; 菜等作物争地的矛盾; 缓和粮、 利于稳产。 夏粮损失秋粮补” 利于稳产。“夏粮损失秋粮补”
前进
9
年代(公元 年代 公元) 公元 2年(汉) 年汉 145年(汉) 年汉 775年(唐) 年唐 1110年(宋) 年宋 1578年(明) 年明 1661年(清) 年清 1776年(清) 年清 1933年(民国 民国) 年 民国 1949拄 拄 1965正 正 1981年 年 2004年 年
年均气温法: ℃ 年均气温法:8℃-12 ℃ -16 ℃ -18 ℃; 积温法: 积温法:3600℃-5000℃(≥10 ℃ ) ℃ ℃ 4000℃ -5800℃ (≥0 ℃ ) ; ℃ ℃ 生长期法(无霜期) 生长期法(无霜期):
复种制度、复种指数和耕作制度的区别
复种制度、复种指数和耕作制度的区别1.复种制度,即复种。
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
一年种植作物二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一年二熟或三熟,二年内种植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二年三熟。
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
我国是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积温逐渐增加,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400°C,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为3400°C-4500°C,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秦岭——淮河以南的广漠地区积温为8000°C,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及云南南部积温为8000℃以上,为一年三熟。
一年种植四次以上的复种,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2.复种指数,全年内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000亩,耕地面积为1000亩,复种指数为200%,说明该生产单位种植农作物平衡能达到一年两熟。
3.耕作制度,也叫“农作制度”,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
从广义来说,指农业熟制、作物布局。
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采取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
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
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
例如,我国长江流域大凡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
①轮作制度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年度间轮换种植例外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②复种: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持续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③间作:一茬【cha同一块田地上庄稼种植或收割的次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
④混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在同一块田地上的种植方式。
概念辨析|间作、套种、轮作与休耕、连作、熟制与复种指数
概念辨析|间作、套种、轮作与休耕、连作、熟制与复种指数间作:同一田地(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如图间种往往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种,如玉米间种大豆或蔬菜。
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如宽窄行间作或带状间作中的高杆作物有一定的边行优势、豆科与禾本科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
实行间种对高作物可以密植,充分利用边际效应获得高产,矮作物受影响较小,就总体来说由于通风透光好,可充分利用光能和CO2,能提高20%左右的产量。
其中高作物行数越少,矮作物的行数越多,间种效果越好。
一般多采用2行高作物间4行矮作物叫2:4 采用4:6或4:4也较多。
间种比例可根据具体条件来定。
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
因此对株型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种植行距,有助于提高间作效果。
当前的趋势是旱地、低产地、用人畜力耕作的田地及豆科、禾本科作物应用间作较多。
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种植(播种或移摘)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
如图套种作物的共同生长的时间短。
也就是说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栽种后季作物,即甲还没收就把乙种下,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两季作物,共同生长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
套种能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
套种侧重在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资源,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间作、套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产量稳定性;增加产品多样性;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保护资源环境;缓解作物争地的矛盾。
轮作: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第七章间作、套作复种及休闲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第七章间作、套作、复种和休闲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一年生牧草与一年生牧草轮作 4月下旬种苦荬菜或杂交狼尾草,9月中旬清茬后 种多花黑麦草 一年生牧草与农作物轮作 甘薯—多花黑麦草 苦荬菜或杂交狼尾草—胡萝卜
●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第七章间作、套作、复种和休闲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稻—草—稻轮作 利用秧母田、冬闲田种植黄花苜蓿、紫云英、多 花黑麦草等 稻—草—麦轮作 中稻收获后,种植一季短期速生的牧草,收草后 种小麦(油菜)
●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3、间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季节相近 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 间隔种植的方式 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种 ,一般多采用2 行高作物间4行矮作物叫2:4 ,也可采用4: 6或4:4也较多 果园 可选择耐阴的鸡脚草、白三叶等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
第七章间作、套作、复种和休闲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玉米—光叶紫花苕子 燕麦—光叶紫花苕子 马铃薯—光叶紫花苕子 思考题:举例说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粮草轮作、 陶作坊式
●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第七章间作、套作、复种和休闲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南方水稻种植区冬季填闲轮作 水稻—黑麦草 水稻—毛苕子、光叶苕子、紫云英、箭舌豌豆、 金花菜 南方旱作区冬季填闲轮作 玉米—多花黑麦草20%+紫云英80% 玉米—多花黑麦草25%+毛苕子75% 玉米—多花黑麦草30%+金花菜70% 混播牧草干物质产量5.31~5.77t/hm2
复种制度、复种指数和耕作制度的区别
复种制度、复种指数和耕作制度的区别复种制度、复种指数和耕作制度的区别1.复种制度,即复种。
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
一年种植作物二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一年二熟或三熟,二年内种植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二年三熟。
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
我国是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积温逐渐增加,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400°C,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为3400°C-4500°C,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积温为8000°C,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及云南南部积温为8000℃以上,为一年三熟。
一年种植四次以上的复种,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2.复种指数,全年内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000亩,耕地面积为1000亩,复种指数为200%,说明该生产单位种植农作物平均能达到一年两熟。
3.耕作制度,也叫“农作制度”,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
从广义来说,指农业熟制、作物布局。
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采取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
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
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
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
①轮作制度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②复种: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③间作:一茬【cha 同一块田地上庄稼种植或收割的次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
耕地的轮作/间作/套种/免耕/垄作/连作/休耕
耕地的轮作八旬作/套种/免耕/垄作/连作/休耕目录1 .轮作 (2)1. 1.年间单一作物轮作: (2)2. 2.作用: (2)2 .间作、套种 (2)2. 1.概念: (2)3. 2.作用: (2)3 .免耕 (3)3. 1.概念: (3)4. 2.作用: (3)4 .垄作 (3)4. 1.概念 (3)5. 2.作用: (3)4. 3.缺点 (4)5.顺坡垄作 (4)5. 1.概念 (4)5. 2.作用: (4)6.等高种植 (5)6. 1. 1.概念 (5)6. 2.作用: (5)7.休耕 (5)7. 1.概念 (5)7. 2.休耕基本原则 (5)7. 3.技术路径 (6)8. 4.实施意义 (6)7. 5.正确看待休耕 (7)7. 6.作用: (7)8.连耕 (7)8. 1.概念 (7)8. 2.作用: (7)1.轮作概念: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1.1.年间单一作物轮作:1)一年一熟的大豆f小麦f玉米三年轮作;2)一年多熟条件下既有年间的轮作,也有年内的换茬:如南方的绿肥一水稻一水稻一油菜一水稻一小麦一水稻一水稻轮作,这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因此,也称为复种轮作。
1.2.作用:1.减少土壤中的病菌病虫害数量,降低土壤病害传染几率;2.减少田间杂草,降低成本;3.避免4)单一作物其片面消耗,均衡利用土壤养分;5)还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6)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调节土壤肥力。
7.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5,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2.间作、套种2.1.概念: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
2.2.作用:1•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光照、土壤、水分等资源,改善作物通风条件;2.增加土壤养分;3.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作物种类,增强市场适应性,提高经济效益;4.减少病虫害;5.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6.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7,套作还可以缓解农忙时期用工矛盾。
农业知识
一、名词解释1、作物布局: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2、复种: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4、连作:也称重茬,与轮作相反,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同一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5、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6、净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其特点是作物单一,群体结构简单,生育期比较一致,便于统一种植、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7、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8、混作:也称为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方式。
9、套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10、立体种植: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上、时间上多层次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实际上立体种植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11、整地:整地是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是作物栽培的最基础的环节。
12、基本耕作:指人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3、表土耕作:是在基本耕作基础上采用的人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地,消灭杂草,为播种出苗和植株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4、少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15、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在播后和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16、播种方式:播种方式是指作物种子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状况17、穴播:是按一定的行株距开穴播种,又称点播。
18、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
药用植物种植制度和土壤耕作技术
一 药用植物的种植制度
(二)连作 1.概念: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植物的种植方式。
如:菘蓝→菘蓝→菘蓝;牛膝→牛膝→牛膝 2.不同植物对连作的反应 (1)忌连作的植物:(种1年后需隔2年以上再种)这些作物连作时,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发育异常,减产严 重,甚者绝收。
如:地黄、大黄、黄连、人参、三七、白术、丹参、川芎、当归、薯蓣、黄芪等。 (2)耐短期连作植物:(连作1~2年后需隔1~2年再种)这些作物在连作两三年内受害较轻。
壤,促进土壤熟化;粉碎或消除根茬和杂草残体,掩埋病菌及害虫,减轻病虫危害;改善耕层理化和生 物状况,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比例,为药用植物正常生长发 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土壤基本耕作技术包括耕翻、深松耕和上翻下松三种方法。
一、土壤基本耕作技术
(一)耕翻
1.耕地深度 在药用植物生产上,一般翻耕深度为15~20cm,浅耕10~15cm,较深的达20~25cm。 要根据药用植物种类、土壤特性和气候特点决定。
作用:减少水分、养分消耗,促进养分转化。
一 药用植物的种植制度
水稻田后种植泽泻
小麦过后种植水稻
水稻过后种植油菜
一 药用植物的种植制度
(二)复种的条件 1.热量条件 首要条件。
一般用积温表示。积温:是指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内大于某一临界温度值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积温小于3600℃一年一熟 积温3600℃~5000℃一年可两熟 积温5000℃~6500℃一年可三熟 积温大于6500℃一年可三熟至四熟
枣树与甘蓝(一高一矮)
一 药用植物的种植制度
(三)间作、混作、套作类型 1.粮药、菜药间、混、套作
粮药间作
芝麻套种菘蓝
一 药用植物的种植制度
间作、轮作、套种
自由扩散常见的物质:
• ①气体:CO2\O2 • ②脂质类:甘油,脂肪酸(相似相容) • ③小分子有机物:乙醇、苯、尿素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单作:
• 在同一块土地上一个完整的生长混作:
• 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在田间缺乏规则排 列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 间混套作效益原理:
• (1)立体而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种植密度,增加 叶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 (2)立体而合理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 • (3)增加抗逆能力,稳产保收。 • (4)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光合时间。
轮作、间作和套作
• 2.间作:
•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 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节成行或成带地 相间种植方式。即一行A一行B,通常将高 和喜阳植物与矮的喜荫植物间种。间作与 单作相比:是人工复合群体,个体间既有 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
轮作、间作和套作
• 3.套作:
• 同一块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株行间播 种或移栽后一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在前一茬作物即 将收割沿未收割之前将后一茬作物种入前茬的行间 株间。如在棉花尚未收完前种入豌豆,还可利用棉 花秆作豌豆的支架。 间作和套作的区别:共生期长 短不同、两种作物生长季节不同、提高光能利用率 途径不同。
轮作、间作和套作
1.轮作:
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 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 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 连作称为迎茬。
轮作的作用
(1)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 (2)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3)轮作能减轻病虫危害。 (4)轮作能减少田间杂草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种、复种指数、轮作、套种、间作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
复种是中国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能显着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是实现蔬菜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
依各地区条件及生产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复种程度有明显不同,通常以“复种指数”作为量度的指标。
复种指数: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
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中国南方水热条件好,耕地利用率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
提高复种指数,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复种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复种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2。
复种种类,主要的有稻-稻-麦(油菜)、小麦-玉米、小麦-棉花、小麦-甘薯等。
近几年四川、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发展了小麦-水稻-再生稻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
(复种指数是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或移栽)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作物熟制”(即一年几熟)是某地农业光热资源利用的外在表现。
复种指数的高低除受当地热量(积温)影响外,还受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许多条件的制约。
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
经济发达,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比如中国南方水热条件好,耕地利用率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
提高复种指数,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套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将后季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间、行间或畦间的种植方法。
二是间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
在同一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式,如玉米与大豆间作,高梁与甘薯间作等。
三是轮作: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田地上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充分
利用太阳光能,充分利用土地生产潜力。
复种增产的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对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
二是促使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因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与消耗能力,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不同的。
复种既可提高对土壤肥力的利用,又有一部分残余的根、茎、叶补充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三是提高抗逆能力,稳产保收。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病虫害,对恶劣气候条件有不同的反应,应用间、套、轮作可利用不同作物的不同抗逆和适应能力,减轻自然灾害,产量较稳定。
四是充分利用了生长季节。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季节内,把生育季节相近、生育期基本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成行或成带地相间种植。
如玉米与大豆间作,高梁与甘薯间作等。
混作: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季节相同的作物,生育期也基本相同,播种前事先将这些种子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混合播种。
例如:满园花与大麦(小麦)混作、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等。
上述两种种植方式,通过不同作物品种的搭配,有利于充分利用地上部的光照条件和耕作土壤中的养分条件。
套作:在前作物收获前半个月左右,将后作物播种于前作物的行间的种植方法。
套作是一种从空间争取时间的方式。
套作能使后续作物适当提前播种或移栽,但又不会使前后两季作物在共同生产的时期(一般称为共生期)内互相造成不良的影响。
连作:在同一块耕地上前后两季都种植相同种类的作物,如前季种水稻,后季又种水稻,这叫水稻连作。
连作还有一个类型,叫做“复种连作”,即头年的复种试民第二年复种方式完全相同。
例如:第一年是“早稻——双季晚稻——冬季油菜”一年三熟,第二年在同一块地上又是“早稻——双季晚稻——冬季油菜”,还是同样的一年三熟。
连作的主要危害是对土壤养分的不均衡消耗,重复种植的作物会大量消耗土壤中相同的营养元素,结果会引起某些养分的缺乏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此外,还会引起某些有毒物质积累在土壤中,使以后重复种植的同种作物受到毒害。
轮作: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由于不同作物对土壤中的养分具有不同的吸收利用能力,因此,轮作有利于土壤中的养分的均衡消耗。
同时轮作还有利于减轻与作物伴生的病虫杂草的危害。
例如,春季种烤烟,烤烟收获后再种一季双季晚稻,这种水旱轮作的效果一般都很好。
不仅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能,而且能非常有效地抑制病虫杂种。
生长期growing period,vegetative period
农作物能够生长的一段时期。
因为一些农作物在轻霜时期还能生长,所以生长期一般比无霜期长一、二十天。
另外一种角度指一年中植物显着可见的生长期间,称为生长期。
生长期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最低生长温度以上的温度可继续生长的期间就成为生长期。
通常,日平均气温5℃作为界限。
在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决定着生长期的长短。
进行正常生活周期所必需的生长期,每因植物种类而异。
生长期的长短多决定着植物(尤其是树木)分布的北限。
生长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也越高。
梅树为180天,苹果为170天,桃树为100天左右。